中国古代官吏级别制度对西方国家公职制度的影响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高三l历史综合练习2016_高三政史地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高三l历史综合练习2016_高三政史地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03任务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中西古代监察制度之比较_慕寒3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65贴子:
中西古代监察制度之比较
我国自秦汉以来,历代咸有监察制度,其历史之悠久,体制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在世界各民族中都是很罕见的。在上个世纪之初,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就曾嘱意于此,他在《民权主义》第八讲中说:监察权是中国固有的东西,“象满清的御史,唐朝的谏议大夫,都是很好的监察制度。”[1]在《五权宪法》演讲中他又说:“说到弹劾有专管弹劾的官,如台谏、御史之类,虽君主有过,亦可冒死直谏,风骨凛然。”[2]中国古代的这种监察制度是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一大特色。从政治学的角度来说,这是封建国家的一种自我调节和监控的机制,它对于维持封建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维持封建地主阶级统治的长治久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值得我们今天加以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本文拟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与西方古代监察制度作一比较研究。
一、西方古代亦建立了监察制度,西方古代的监察制度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条件。
公元前6世纪至前4世纪,古希腊雅典国家就逐步确立和实施了奴隶制民主共和政体。其监察体制可分成三个组成部分:一是民众大会,民众大会本身是国家权利机构,由它来选举产生行政官员,但它同时也是最主要的监察机关,随时可以对行政官员实行弹劾和惩罚。民众大会监督行政官员最有力的方式就是可以对行政官员或公民提出不信任案,认为其有危害国家安全、危害公民自由等行为,就可以提交民众大会全体举行表决,如多数通过,则对其人实行放逐。这种监察弹劾的传统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公元641年的乔康宪法时期。但民众大会最足称道的还是在公元前509年的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所确立的“贝壳弹劾法”,即把那些滥用权力、危害国家和公众以及破坏雅典民主制度的人的名字写在贝壳上,过半数则该人在10天内必须离开国境,10年之内不准回国。二是500人会议。500人会议是民众大会的常设机构。500会议是分全国为10个选区以抽签方式各选50人组成,按地域部落分成10组轮流值班。在没有召开民众大会期间500人会议承担着对国库、国家印玺和政府官员进行监察的职责,同时也负责监督民众大会通过的各项法律的准确执行。三是陪审法庭。陪审法庭主要是司法机关,但在一定程度也行使着监察机关的权力,对行政官员的活动实行监督。古希腊雅典国家的监察制度赋予了公民很大的监督权力,在其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需要指出的是,雅典国家并没有独立的专门监察机关出现,在监察体制上呈现着一种多元化的局面。
古希腊斯巴达国家实行的是奴隶主贵族统治政体,全社会实行的是斯巴达军营制。但斯巴达奴隶主们却建立了西方历史上最早的独立的专门的监察机关。斯巴达设立了元老院和民众大会,元老院是最重要的国家权力机关,拥有实际上的创制权、决议权和司法权,也拥有相当的监察权,可以审判和施逐它认为不称职的官员,直至国王。元老院系由部落长老会议发展而来,由两名国王和28名经差额选举产生的年满60岁的显贵公民组成,实行终身制。元老院还负责起草法律和其他议案,几乎所有拟向民众大会提交的议案均须元老院预先加以讨论。而民众大会却无权讨论和批准,只能倾听元老们对提案的解释,并以呼喊的方式通过提案。民众大会在斯巴达国家的政治体制中作用实际有限,但民众大会却有一项非常重要的职能,就是选举出5名监察官组成监察院。监察院的任务是限制国王的权力,负责战利品的分配,监督招募军队和税收,享有全面的监察权。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监察官的政治作用进一步膨胀,取代国王成为民众大会的主持者。监察官员负责召集元老院会议和民众大会,监督国家法律和习惯的执行,同外国使者谈判,民事案件的审判等等,握有相当大的行政、司法、监察权。顶峰造极之时,监察官还可以拘禁、废黜国王。监察院和长老院决定国家的重要问题,如果他们不满意民众大会的决议,有权解散民众大会。由上可见,古希腊斯巴达国家首次创设了独立的监察机关和专职的监察官,但是,监察院和监察官职权不专,严重干预了国家的行政活动乃至取而代之,这样,反而不利于监察活动的开展。
古罗马共和国时期(公元前6世纪至前1世纪)的监察体制可以分为三个组成部分:一是设置了专门的监察官,这是古罗马监察制度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古罗马最早是由执政官兼领监察权,公元前443年首先设置了专职监察官。监察官最初的任务只是调查户口,认定人民的身份以决定其是否从军或担任公职。后来权力扩张,拥有编制户籍,查明年龄、子女、奴仆和财产的数字;监察庙堂、道路、水渠、财政和赋税;编制并保管军人子弟的纪录;监督社会风气,取缔独身主义等等种种权力,但罗马监察官最大的权力还是推选元老院的元老,并监督元老院。监察官通常由退职的执政官担任,由国民大会选举,起初只限于贵族担任,公元前339年法律规定两个监察官中必须有一人为平民。二是国民大会,国民大会是由罗马具有公民资格的人组成,其职权是选举执政官和监察官,制定或拒绝执政官和元老院所提出的法律案,履行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三是元老院,元老院在法律上是国家的咨议机关,但实际上握有国家最高的军事领导权、外交权、对于宗教事务的监督权、以及种种财产和财政的管理权等行政权,但也同时行使相当大的监察权,主要是通过受理公民控告官员勒索案及对此进行审判而体现出来。由上可见,古罗马实行的是专职行政监察机关和权力监察机关相结合的形式,而以行政监察为主,从而开创了后世监察制度的先河。
欧洲的历史一进入中世纪,在人所共指的漫漫黑暗之中,欧洲虽然在政治上形成了封建制度,但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监察制度,一直到了中世纪的中期,欧洲的监察制度才开始孕育。而且首先出现在英国。其时英国并没有出现国王的专制,国王必须取得骑士、市民的支持才能维持稳定统治,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了英国封建社会的国会制度。这种国会制度与资本主义时代的议会制度在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它是英国国王为维护封建统治而采取的一种统治阶级各阶层联合的形式。1265年,英国第一次国会召开,它不但有大贵族参加,也有地方骑士和市民代表参加。14世纪时,国会又分为上下两院。上院由僧俗贵族组成,也称为贵族院;下院由骑士和市民代表组成,也称为平民院。国会的主要职权是讨论决定税收,后来又取得了制定法律的权力,也就是说有了立法权。以国会的成立为标志,英国也就建立了等级君主制。和法国的三级会议一样,英国国会完全是封建国家统治机器的一部分,是阶级压迫的工具。广大农奴在国会中没有自己的代表,因而国会丝毫也不能代表人民的利益。1343年,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慑于国会的压力,宣布贵族院有权控告大臣,这是国会监察弹劾权之开始。1386年,平民院又因财政大臣萨福克伯爵滥用职权,向贵族院起诉,经过判决,萨福克被撤职。这样,就确立了平民院提出弹劾案,贵族院审判的监察弹劾程序,并作为惯例保留下来。以后,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后,这种程序又被继承下来,并得到1701年英国《王位继承法》的确认。该法规定:国王的赦免权对弹劾案无效。1787年,美国第一次以宪法的形式肯定了议会的监察弹劾权,规定了弹劾的范围、标准的程序。此后,监察弹劾权作为议会监督政府的手段,被资本主义国家广泛采用。
将西方古代的这种监察制度与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进行比较,我以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通常说,“有比较才能鉴别”,在学术研究上尤其如此。通过比较,不仅可以增进对西方古代监察制度的了解,同时也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色,而且更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究竟属于何种类型。当然,在进行比较之先首先必须说明的是,要进行这种比较往往是很困难的,因为任何比较都是有缺陷的或者说是很蹩脚的。尤其是对中西古代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文明,其地理环境、经济形态、文化传统不同,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差之甚远。比如古希腊,它是奴隶制的城邦国家,每个城邦都很小,最大的也只相当于我们的一个大县;即或是古罗马,其人口、疆域也无法与古代中国这样一个泱泱大国相比,这种状况影响到政治上,前者就可能实行直接的民主制,后者则没有这个可能,它盛行的是超经济的强制,高度强化的君主专制。此外,古希腊、古罗马有相当发达的个人经济所有制,有着较完备的规定个人权力的私法,而中国古代虽然自秦汉以后实行了土地私有制,但总的情况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土地国有制始终处于优势地位。尽管中西古代文明有如此种种差别,我们仍然没有理由不对中西古代监察制度进行比较,从政治学和比较文化的角度看则尤其如此。
二、将西方古代的这种监察制度与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进行比较,我们就会发现,监察制度作为对行政权力实行监督、制约的一种政治制度,它是政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政治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任何缺少监察制度设计的政治体系,均谈不上是一种成熟的政治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同民族国家的监察制度也是有其共同点的。比较中西古代的监察制度,我以为至少具有以下几个相同点:
1、在中西古代的政治制度中,从总体上说,都有关于监察制度的设计,而且都有悠久的历史。尽管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等条件的不同,中西方古代监察制度各自的具体形式和内容有所不同,如希腊、古罗马表现为民众大会,监察院,而中国表现为御史台、都察院,但从总体上看,都有关于监察制度的设计。而且都有悠久的历史,西方古代监察制度于奴隶制的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就已产生,中世纪前期尽管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监察制度,但在中期又孕育出了封建的监察制度。中国监察制度在封建制开始确立的秦代即已确立,而且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由于存在和发展的时间较长,应该说中西古代监察制度均形成了各自的传统,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共同成为人类政治文明的宝贵遗产。
2、在中西古代的政治制度中,监察制度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典》称大唐“以法理天下,尤重宪官,故御史复为雄要”[3]。元世祖忽必烈曾经说:“中书朕左手,枢密朕右手,御史台为朕医左右手。”[4]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更是说:“国家立三大府,中书总政事,都督掌军旅,御史掌纠察,朝廷纪纲尽系于此,台察之任尤为清要。”[5]说明统治阶级多么重视监察权的作用,也说明监察机关地位之重要性。西方古代的监察权多由权力机关执掌,即使是独立的监察机关和监察官员,如古希腊斯巴达的监察院、古罗马的监察官,也在其国家的政治体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而监察制度的地位非常突出,这是中西古代国家的共性。
3、中西古代的监察制度,都以不同的形式和手段突出对行政权和行政官员的监察制约。韩非子强调“圣人治吏不治民”,管子强调“有道之君……下有五横以揆其官,则有司不敢离法而使矣。”其实都是在强调对行政权的监督。西方古希腊、古罗马和中世纪中期以后的国会都强调对于国王或执政官的制约,因为行政权往往属国王或执政官所掌,故必须突出对其的监督制约。中西古代的统治阶级都有一个共性,即都把监察机关对于任命罢免官吏权、调查权、财务税收监督、询问和质询权的监控放于重要地位,乃是出于监察制度的本旨使然。
4、在中西古代的监察制度中,都存在职权庞杂,职能分工不明确的现象。监察机关和监察官员承担了许多非监察任务和工作,而许多非监察机关又承担了不少监察任务,中国古代的监察官员在君主专制之下自不待言,西方古代的监察官员也难免此点,如古罗马的监察官员就还要对社会风气、道路桥梁等社会生活进行监督。如此种种,造成了监察活动混乱、监察力度不强的局面。体现出古代的特点和历史的局限性。
三、当然,由于中西古代每个民族国家所处的政治、经济、地理及文化传统等历史的客观环境和条件不同,故其监察制度又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具有很大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点:
1、监察制度产生的时间和结果不同。西方在奴隶制的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就产生了监察制度。进入中世纪以后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监察制度,至封建社会中期才又孕育出封建的监察制度,而在封建社会基本瓦解以后,在资本主义时代又保留下来,并发展为现代西方国家的监察制度。而中国在奴隶制的时代并无严格意义上的监察制度,所谓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实质就是封建的监察制度,它几乎与中国封建社会同时产生,并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最后又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而衰落,可谓共始共终。
2、行使监察权的主体和客体均有不同。在古希腊、古罗马,行使监察权的主体往往是500人会议、民众大会或元老院等等,即使是独立的监察官或监察院,往往也是对民众大会负责。至于中世纪中期以后的欧洲,行使监察权的主体也是议会(即国会),但议会不是专职的监察机关;而在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下,行使监察权的主体往往是御史台及其官员,这是专职的国家监察机关。至于监察客体,中西也有差别,西方中世纪之监察制度主要是一种弹劾制度,故其监察弹劾的对象多为达官贵族;而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虽然也以弹劾为主要内容,但范围却更为广泛,及于中央和地方的一切部门,政治、经济、文化的所有领域,可谓无所不察,无所不纠,锋芒所指已及于内外上下一切文武官员。
3、中西古代监察制度所依据的理论不同。西方古希腊、古罗马的政治体制相对保持了较多一点的原始民主制因素。其监察制度依据的理论更是不同,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的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就首次提出分权思想,认为“一切政体都有三个要素,议事功能、行政功能和审判功能”。[6]公元前2世纪,居住在罗马的著名学者波利比阿在继承亚里士多德分权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国家机关相互制约平衡的思想。他认为就罗马国家而言,执政官(君主制成份)、元老院(贵族制成份)、民众大会(民主制成份)这三种构成成份实际上是同一国家的三种职能机关。这种混和政体之所以最优秀,是因为每个国家机关彼此密切联系,都具有对其他国家机关的某种限制力,都不能行使排他的专政机能。“凡三者之中,如果有任何一部分妄自尊大,挑衅捣乱,过分越权的时候,就会立即受到其他部分的限制与抵抗,这样,就一定能阻止此类的不良倾向。其结果是,由于每一部分都因畏惧其他部分而受到阻挠,这种平衡局势就得以维持。”[7]波利比阿的这种制约平衡理论,当然是为了防止出现专制独裁的统治,以维护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政治体制,但他也为西方古代监察制度作了理论的注脚。与分权、制约学说不同,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所依据的理论是君主集权学说,战国时代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子的法术势理论就是如此主张,在韩非子看来,对于官吏的监察权当然是君主的大权,“此人主之所执也”[8]。当然,要说封建时代的政治体制没有一点分权的意味恐怕也不行,朱元璋说:“国家立三大府,中书总政事,都督掌军旅,御史掌纠察,朝廷纪纲尽系于此,而台察之任尤为清要。[9]”这里所谓中书总政事即掌行政权,都督掌军旅即掌军事权,御史掌纠察即掌监察权,这也是一种分权,但分权主要不是为了互相制约和平衡,而是为了向皇帝集权。因此,对各级衙门和百官公卿的监察,实质上是对他们的行为是否符合君权要求的监察,是为了维护君权的绝对权威。这是东西方监察理论的一个根本不同之处。
4、中西古代监察制度的实施程序和惩处方式也有所不同,这在弹劾权的行使上表现得特别突出。在中国古代,如果监察官员发现行政官员的行政行为有违典制或者个人有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的行为,监察官员可以个人也可以几个人联名向皇帝“奏劾”,然后由皇帝决定监察官的“奏劾”是否成立,并由皇帝决定是否惩处和如何惩处——这是一般的程序。从程序上看,监察程序相对较为简单,但由于弹劾是否成立和最后的惩处须由皇帝个人作出,尽管皇帝在政治上代表整个封建地主阶级,但从数量上说他只是一个人,而且是作为专制君主的个人,因而其随意性也就比较大。而在西方古代却完全不同,无论是在实行奴隶制民主共和政体的古希腊、古罗马,还是中世纪实行等级君主制的欧洲封建诸国,比较强调分权和权力之间的制约,因而在实施监察的程序上相对较为复杂,而且在弹劾是否成立及如何实施惩处上往往是以票决为结果的,它没有个人意志的随意性或者说随意性很少,它体现的不是个人的意志而是民主,当然它不是我们今天的人民民主,也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而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或封建主阶级的民主。无论如何,其监察的准确性严密性随之提高,却是不争的事实。
5、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与西方古代的监察制度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监察类型。西方古代的监察制度主要是一种议会监察。尤其是在欧洲中世纪的等级君主制下,国王不是君临天下、掌握一切大权的专制君主,他虽然是国家的象征,却只是封建领主中地位最高的一个,因此,议会监察体现的乃是统治阶级内部各阶层对于王权的约束。而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乃是一种司法监察。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制度下,皇帝作为地主阶级总代表,握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国家的最高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乃至监察权均集于皇帝一人之手。“联即国家”,“法从君出”,其旨意、诏令、手谕、御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所谓不可逾越的金科玉律。在皇帝的绝对控制下,不断强化监察机关和监察制度,对封建官吏实行司法钳制。这就决定了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类型只能是一种司法监察。中国古代称监察官为“宪官”或“法吏”,大概也能说明这点。这种司法监察体现的主要是专制君主对于臣下的控制,而不是对于君权的限制。这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与西方古代监察制度的根本不同之处。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与西方古代监察制度的最终结局为什么不同,其原因也在这里。
总之,通过以上比较就不难看出,中西古代监察制度是在不同历史背景和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两大不同体系的监察制度。他们各自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形成了各自的传统,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有着各自存在的历史合理性。但是,作为一种职能指向相同或者相近的政治制度,他们又呈现着相当的共性。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今天,当我们建设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监察制度之时,完全可以根据我们具体的国情,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原理,批判地吸取其民主性的精华,排斥其封建性的糟粕,塑造出我们时代我们国家更加光辉灿烂的政治文明。 注:
[1]《孙中山选集》第779页,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
[2]《孙中山选集》第493页,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
[3]《通典•职官六》,中华书局1984年影印本。
[4]叶子奇:《草木子》,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5]《明史•职官志》,中华书局1974年整理本。
[6]亚森:《政治学》第214-215页,商务印书馆1965年出版。
[7]参见谷春德、品世伦:《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第92-93页,辽宁人民出版1986年出版。
[8]《韩非子•有度》,陈奇猷:《韩非子集释》第二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出版。
[9]《明史•职官志》,中华书局1974年整理本。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信访局(办公厅)粮食局(发改委)烟草局(发改委);海洋局(国土资源部)测绘局(国土资源部)邮政局(;中医药局外汇局煤矿安监局;山西省人民政府;省政府组成部门(24);办公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委员会教育厅科学技术厅;国家安全厅监察委员会民政厅司法厅财政厅人事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国土资源厅建设厅交通厅水利厅农业;林业厅商务厅文化厅卫生厅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审计
信访局(办公厅)
粮食局 (发改委)
烟草局(发改委)
外专局(人事部)
海洋局(国土资源部)
测绘局 (国土资源部) 邮政局 (信息产业部)
煤矿安监局
山西省人民政府
省政府组成部门(24)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经济委员会
科学技术厅
国家安全厅
监察委员会
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国土资源厅
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省政府直属机构(18)
地方税务局
工商行政管理局
质量技术监督局
环境保护局
广播电视局
新闻出版局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宗教事务局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
中小企业局
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
省政府直属特设机构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煤炭地质局
省政府部门管理机构
政府法制办公室
煤炭工业局
监狱管理局
按照工作性质、内容和作用,可分为:
1、领导机关
2、职能机关
3、直属机关
4、辅助机关
5、咨询机关
6、派出机关
四、转轨时期我国行政体制改革
帕金森原理(Parkinson’s Law
1957年提出“官场病”、“组织麻痹症”):
无论政府工作量增加、减少甚至无事可做,政府机构及人员的数量总是按同一速度增长
根源:官僚机构及官僚按“经济人”模式行事(自身利益最大化),追求升官、高薪、轻松的工作,各种附加的权力,这可以通过扩大机构的规模及增加人员来实现
主要内容:
1、凡行政首长与主管都有一种特殊的癖好,即增加下属人员与机构,以显示自己的权势,每年约以5%-6%的速度发展,从而导致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2、行政首长与主管对所增加的下属,都喜欢用比自己能力低的人
3、行政首长与主管采用委员会制决定问题,凡事关重大的问题,决议时间较短
4、凡采用委员会制决定问题,委员人数越多,效率就越低
5、行政效率越低的机关,越注重机关外观的装饰、豪华
6、行政效率越低的机关,行政首长和主管越会人为地“制造工作”,并且越会提前花掉预算金,以便来年增加预算
推拖原理 (无效能原理):行政机关增人、增机构,不增效;原因是多数“ 行政人” 只是公文传递者、责任推诿者,并且掌握了一套艺术和技术,包括向上、下、左、右的同僚推诿
彼得原理:基于人事晋升制度的缺点和行政首长的偏心,专爱提升阿谀依附的人员,从而导致行政组织人员才能递减法则和反才能病态
格勒善原理
行政权力扩张原理:
要点:一是行政机关及其人员要履行所担负的职能,必须拥有必要的行政职权,而这样的职能与职权,都有不断扩张的趋势;二是这种权力扩张趋势直接对内外部的驱动,尤其是使内部掌权者“权欲”膨胀,导致权力滥用,从而产生权力专横的负效应
寻租原理(Rend-seeking)
一切利用行政权力大发横财的活动称为寻租活动
特点:利用各种合法或非法的手段,以获得拥有租金的特权
寻租活动导致政府失败
(一)建国以来历次机构改革的回顾
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政务院下设35个委、部、署、院。政务院是管理国家行政最大的部门
第一次行政机构改革年
第二次行政机构改革年
第三次行政机构改革年
第四次行政机构改革年
第五次行政机构改革年
第六次行政机构改革年
第七次行政机构改革年
第八次行政机构改革年
历次行政机构改革始终是在以下怪圈中循环运动:
行政职能:分分合合
“合并――分开――再合并――再分开”
行政权力纵向划分:放放收收
“上收――下放――再上收――再下放”
从机构数量:减减加加
“ 撤销――恢复――再撤销――再恢复”
从行政机构人员:
“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
(二)行政体制改革的内容
行政体制:即国家行政机关的管理体制,是指行政组织的设置、职权的划分、人事制度及运行机制等的关系模式
本质:属于政治体制改革
核心:行政权力的重新定位划分及行政职能的重新配置
政府机构改革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1、行政权力结构的调整
2、政府职能的转变
3、政府机构改革
4、人事制度的改革
5、行政行为的规范
(三)转轨时期推进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措施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2、转变职能,政企、政事、政社分开
3、制定完善的部门组织法加以规范,合理划分职责权限规范政府行为
4、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实现合理分权
5、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公务员制度
6、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各项配套改革措施
第五章:人事行政
一、人事行政概述
?(一)人事行政涵义
劳工管理:目的在于提高及增加工人的生产量额,或在设法防止工人怠工,或加重其工作分量与时间,多为消极防范管理。只是凭权力自上而下监督,缺少科学技术与方法的运用。
雇佣管理:含义较劳工管理广泛、进步。不仅限于对工作人员劳动力的榨取与消极防范,对于职工的选用、训练及考绩等均积极的注意。并且利用科学的方法作动作研究、职务分析。
工业关系:其内容除包括所有雇佣管理外,还注重人与人之间,特别是劳资关系的调整,及各生产部门间彼此的合作与协调。
人事行政是以国家行政人员或公务员为主要对象的一系列管理理论、法规、制度、政策、措施的总和,是国家行政机关对其工作人员依法管理的一系列行动
公务员制度是人事行政(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化、法律化、科学化管理较完备的形式,是人事行政的核心内容
(二)人事行政基本原则
1、选贤任能、德才兼备的原则
2、扬长避短、人事两宜的原则
3、考试考核、晋升惟功的原则
4、不断更新、合理流动的原则
5、依法管理、用人治事一致原则
二、人事行政沿革与发展
(一)中国古代的官吏制度
中国古代历代王朝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逐步建立起一整套等级森严、管理严密的官吏制度,其中包括选官、爵位、俸禄、考课、监察、官学、致仕、丧葬抚恤等一系列制度
?中国古代官制,尤其是科举取士制度曾对现代西方文官制度的形式与原则的确立产生过重大影响 ?
1、官吏的选用制度
2、官吏的品位制度
3、官吏的工资制度
4、官吏的考核制度
?5、官吏的奖惩制度
6、官吏的监察制度
7、官吏的培训制度
8、官吏的回避制度
?9、官吏的退休制度
(二)西方国家的人事制度
君主恩赐官职制(patronage)
资产阶级革命前的西方国家,在官吏制度上一般实行恩赐官职制,即所有官员都是国王奴仆,任免都掌握在国王一人手中,官职是国王给予官员的恩赐。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拜金主义的盛行,政府的挥霍浪费与财政经费的经常性不足,促使政府与国会开始将官职也作为商品出售,卖官鬻爵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
?政党分赃制:即政党在选举获胜后,把官职作为战利品据为己有,公开在其支持者之间进行肥缺分赃 ?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西方国家政府公职任用制度的弊端与危机:
1、行政道德日益败坏,给政府带来结构性的贪污腐败
2、行政效率低下
3、政党倾轧日甚,国家政局不安
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源于中国,但是不能由此认为它就是中国古代官吏制度在西方的翻版。近、现代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内在原因,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
文官制度建立的社会背景:
1、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的新变化,召唤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政治制度,尤其是新的行政管理制度 ?
2、资产阶级选举制的广泛推行,构成了公务员制度产生的政治原因
3、19世纪最后30年西方科技的巨大进步、先进科技手段的推广应用,为纷繁庞大的文官制的建立与发
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4、人人平等思想,构成了公务员制的思想文化基础
英国文官制度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率先确立并成熟,是西方国家文官制度的基础与蓝本
1870年,第二号枢密院令:标志着英国现代文官制度的建立
美国: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由议员彭德尔顿提出的《文官制度法案》。《彭德尔顿法》标志着美国公务员制度的形成
德国:在二战前始终未能颁布完整系统的现代公职人员根本大法。1953年,《联邦公务员法》颁布
?法国:“二战”后期,戴高乐着重研究公务员制度。战后,借鉴英美的文官制度,法国逐步建立了现代公务员制度
日本: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日本现代化起步最晚。二战后,日本在美国占领军的指导下,参照英美文官制度,吸取德国公职任用制度的经验,逐步建立了现代公务员制度
三、我国人事制度改革与公务员制度
(一)我国传统干部人事制度及其弊端
我国传统干部人事制度是在民主革命时期解放区和人民军队干部人事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
传统干部人事制度弊端:
1、“国家干部”的概念过于笼统,缺乏科学分类
2、管理权限过于集中,管人与管事脱节
3、管理方式陈旧单一,阻碍人才成长
4、管理制度不健全,用人缺乏法制
邓小平改革人事制度的措施:
确立干部人事工作的指导思想
干部队伍“四化”方针
建立了老干部离退休制度,废除了实际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
打破了干部任用上的单一委任制模式
行政机关推行岗位责任制,采用民主评议的办法考核
初步形成了分类管理的思路
(二)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
第一,酝酿阶段()
第二,提出阶段
第三,法规颁布阶段
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第四,推行阶段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重大突破
A、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同时也表明我国国家行政机关人事管理逐步纳入科学化、法制化轨道。
B、推进了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
C、推进了政府管理队伍的精干、高效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立法层次较低
2、公务员范围过窄
3、公务员激励机制不健全
?4、公务员制度创新成果期待法律予以确定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颁布实施
1、制定颁布《公务员法》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传统干部人事制度――《公务员暂行条例》――《公务员法》
2 、制定颁布《 公务员法》 填补了我国法律体系的空白
3 、《 公务员法》 的颁布实施将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内容体系
《公务员法》形成了完善的公务员管理机制
1、科学分类机制
2、更新机制:录用、职务任免、培训、交流、辞职辞退、退休
3、激励保障机制:考核、职务升降、工资、奖励
4、监督机制:义务权利、惩戒、回避、申诉控告、职位聘任、法律责任
18章共107条
1、总则(第1章)
2、分则(主体部分,包括2――16章)
?3、罚则(第17章)
4、附则(第18章)
公务员的范围(第二条)
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七类机关纳入:
?中国共产党机关的工作人员
人大机关的工作人员?
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
?政协机关的工作人员
审判机关的工作人员?
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
民主党派机关的工作人员
第七章:行政立法
一、行政立法概述
(一)行政立法涵义
行政立法: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定权限与程序制定、颁布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二)行政立法与立法机关立法的区别
1、立法权力性质不同
2、立法规范的内容不同
3、立法的效力不同
4、立法的程序不同
(三)行政立法的必要性
1、积极行政的需要
2、依法行政的需要
3、完善民主的需要
4、提高效率的需要
(四)行政立法主体
2、国务院各部、委、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
3、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
4、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
5、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
6、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
《立法法》规定:
包括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原本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都被统称为较大的市。这个概念的统一,使得较大的市此后成为拥有立法权的城市的统一称谓
副省级城市(15个):
哈尔滨 、长春 、 沈阳
大连、 济南 、青岛
南京 、 杭州 、宁波
厦门 、广州、 深圳
武汉 、 成都 、 西安
(重庆曾经一直是副省级城市,1997年成为省级的直辖市)
计划单列市:
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
经济特区:
中国政府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实行特殊政策的地区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文学作品欣赏、中学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专业论文、外语学习资料、行政管理学笔记53等内容。 
 行政管理学考研必备笔记(夏书章、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_研究生入学考试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夏书章行政管理考研笔记整理版 行政管理学考研必备笔记 (夏书章主编 第...  《行政管理学》教材讲义笔记 第一章概述一、行政的三种含义 行政的三种含义:1、与立法、司法相对应的“行政”,就是政府的行政机关实施立 行政的三种含义 法机关...  行政管理笔记整理_管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行政管理笔记整理 第一讲 行政管理概论 一. 含义 1. 起源 奴隶社会 2.提出 把行政管理从政治学分离出来 3.系统 ...  行政管理学笔记_管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行政管理学第一讲 什么叫行政 一、行政的定义 (一)三分法的观点(法律执行说)――从狭义的角度解读 这个观点是美国的...  自考行政管理学笔记_管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自考专科行政管理学笔记第一章一、行政的三种含义: 概述 第一节 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 1、与立法、司法...  (郑传坤)现代行政管理学笔记_管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郑传坤 现代行政管理学笔记。西南政法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课笔记、真题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行政管理与行政管理学...  第四,行政管理关系到 国计民生,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工作必须积极到位和积极有效。 2)内容。行政管理学是由行政管理的基本范畴和原理所构成的基本逻辑...  3、信息资源管理的要素 (1)信息资源管理架构 (2)信息资源管理组织 (3)信息资源管理环境 (4)信息资源管理的服务 (5)信息资源管理技术 (三)、行政信息管理 1、...  行政管理学 第一章 行政和行政管理学 第一节 行政管理学的对象、内容和特点 一、行政管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 《牛津词典》对行政的解释: “一种行政执行行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代官吏等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