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苟且诗和远方的田野野!急需资金周转,求助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我的图书馆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各位读者,晚上好。今早,观察君在浏览澎湃新闻的时候,看到一条让人苦笑不得的新闻:有点意思,讲廉洁的片子开进了中小学,还包括幼儿园,那些懵懵懂懂的小朋友们,不过才五六岁。然而,小朋友就正襟危坐在教室看《郑义门》普及一下《郑义门》,里面讲的江南有个郑氏家族,900年历史,治家有道,谨守纲常,其乐融融,所以邻里羡慕,官府不吝赐牌匾以表彰。在正式的宣传中,《郑义门》讲的是一个“孝义故事”,当然,“孝义”背后隐含着一个“忠”字,秘而不宣罢了。这个片子,是由浙江省纪委和省委组织部联合在地方推广的,本来是给党员干部看的,喏,有图有真相......看得越认真,感觉就越滑稽......好吧,大人逢场作戏也就罢了,现在还要拉上小学生来凑合.......这是要闹哪样。我们都知道,这只是放个片子而已,两小时后可能便一切如常,但往深里想,细思恐极。因为,整个体制根本就不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和自由天性。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教育的独立性还是付诸阙如。难怪学者邓晓芒批评“忠孝立国是当代中国教育的病根”,他说:“如果说到道德教育,那么把这种教育仅仅局限于“孝”和由此扩充开来的对权威的服从,那是极其狭隘的,对受教育者来说是一种片面化和畸形的教育。”都21世纪了,中国教育还是不能纠缠了数千年的梦魇。上面这则新闻,实在微不足道,以前如此,现在如此,今后估计还要继续演下去。只是,无意中注意到,有种莫名的悲哀。现在整个社会和经济不是都在提倡创新么?创新人才从哪里来?好奇、怀疑、敢于质疑权威、有想象力,这些都是创新人才的特质。要培养这样的人才,就应该鼓励孩子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习惯,而不是老早就他们的大脑塞进各种被视为“天经地义”的伦理观念,如此做法,自私,太自私。一边肆意践踏教育的自主空间,一边打算建设创新社会,可能做到吗?如果两者真的可以兼得,那才真的是对人类治理经验史无前例的“创新”呢!最近一首歌很火,许巍唱的,叫《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高晓松填写的歌词有这么一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成人的生活大多已经无可救药地陷于眼前的苟且,如果还不为孩子们保留一点“诗和远方的田野”,请问,这个民族的希望在哪里?
发表评论:
馆藏&363212
TA的最新馆藏[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急需钱周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