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申遗必备条件。字画装裱机,古字画修复行业。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玩古字画重在“鉴考结合”
  目鉴和考订是两种常用的古字画鉴定方法,但都有局限。收藏者平时应多看一些书画史册、法帖画录等文献,多到大博物馆观摩真迹,深入体会不同时代、不同作者的风格气韵。
  文/本刊记者 柯思婷
  古字画收藏最要紧的难关就是真伪鉴定。明代大鉴藏家张丑曾经提出了&鉴考结合&的鉴定思路,后来徐邦达先生也对&目鉴&与&考订&两种方法做过阐释。&目鉴&法主要是识别字画实物的艺术表现特征和材质品相,&考订&法主要是核实作品内容信息的真实性。
  目鉴:磨眼力
  对书画作品的风格分析是目鉴的精华所在。书画鉴定专家、画家劳继雄自述其学习过程时说,研究作品的时代风格和个人风格是一项重要功课,时代风格与个人风格互相制约,对画的认识就像对人的认识,需要不断进行比较分析来沉淀。关于高境界的&目鉴&,自古就有一种&望气鉴定&的说法,实际上是一种凭借经验的&眼学&。&气&指的是作品的&气韵&,这是中国传统书画的特殊追求,只有海量地&读画&才能领会。
  目鉴的局限在于参照信息不足,有些时代、有些作者传世的作品很少,甚至没有传世作品,没有可以比对的实物,后人也无从感受其&气&,鉴定的难度就会非常大。此外,同一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境下的风格也有很多变化,气韵本身也是捉摸不定的。&要全面地看待作者的风格,不能只盯着一种风格,以一种风格来作为标杆,不符合的就认为是伪作,这是书画鉴定中很忌讳的一种做法。&劳继雄先生说。
  考订:做学问
  目鉴法遗留着一大堆悬案,考订法正是一种补充。考订对信息的核实主要通过查阅文献来实现。在操作中,作品款识、题跋(包括同代人题跋和后代人题跋)、印记(包括作者印章和藏家印章)、纸张装裱、流传历史等等,都能成为书画考订的破口。
  但是,市面上常常会出现真题跋、真款识配假画的高仿赝品,过去留存的纸墨、印泥更为高仿打开了便利之门,因此单靠这些细节来鉴定是不够的,对作品进行综合考察仍是鉴定的正途。目鉴与考订相冲突的状况也时常发生。天津博物馆藏有一件宋代范宽的《雪景寒林图》,关于此图的真伪一直有争议。当年启功先生在鉴定时看到&臣范宽制&的款识,认为不是真迹。原来,宋人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有这样一条小注,&或云名中立,以其性宽,故人呼为范宽&,《宣和画谱》也写道,&范宽,一名中正,字中立&,可见&范宽&是个诨名,他不可能将&臣范宽&这么不恭的款识呈供御览。但是另一种观点称,范宽的名讳为何本无定论,《图画见闻志》的那一条注解也只是传说,何况&名宽字中立&更符合古人取名用字的习惯,故范宽有可能是其真名。从艺术风格上看,《雪景寒林图》体现了范宽的画法,三拼绢幅也是宋画的特征,所以,即使考订上存疑,主流意见仍然认为这幅作品是真迹。
  如今的古字画鉴定仍然高度仰仗专家的水平,鉴定学者的意见举足轻重。然而,过去的鉴定大家或者是世家出身,家学渊源深厚,或者承担过系统性的鉴定工作,过眼经验极为丰富。现在有经验、有学识的鉴考专家十分稀缺,藏友们要自己训练出火眼金睛也很难。劳继雄先生建议书画收藏者平时多看一些书画史册、法帖画录等文献,多到大博物馆观摩真迹,深入体会不同时代、不同作者的风格气韵,最好能够自己动笔。
文章来源:理财周刊
责任编辑:贾雯
7月23日上午,甘肃省高校师生暑期红色之旅代表团来到岷县参观中共中央西北局岷州会议纪念馆。至此,整个活动圆满结束,师生代...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传统文物修复技术濒临失传 文博专家呼吁“申遗”_新闻中心_新浪网
传统文物修复技术濒临失传 文博专家呼吁“申遗”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甘宁)&经过实践证实,中国的很多类文物只有用中国传统的文物修复技术才能修复。&6月13日在南宁召开的第六届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上,国内多名文物专家有感于传统文物修复技术面临&失传&境况,发出了&传统文物修复技术应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呼吁。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局主办,广西博物馆、广西考古研究所承办。全国文博单位的100多位身怀绝技的文物保护、修复行业的专家学者参会。会议主题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统文物修复&展开。
   中国文物离不开传统修复技术
  据介绍,中国传统文物修复技术已经过几千年的历史传承,技艺精湛,拥有完整的工艺流程。比如书画装裱,其历史可以推至距今2000多年的战国时期。1973年湖南战国楚墓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顶上就横裹着一根很细的竹条,还系着丝绳。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帛画上,顶部也有类似的竹竿和丝带。这些实际就是早期的书画装裱工艺。
  从1840年以后至20世纪20年代,传统文物修复技术随着古董交易的活跃,发展成了专为古玩商修复古董的一个行业。目前,传统文物修复技术大致可分为古代书画装裱、金属类修复、陶瓷器修复、木器家具修复、壁画彩塑修复、碑帖传拓技术、囊匣制作技术等几个大项。
  专家们指出,中国很多类文物只能用传统修复技术来修复,这是因为中国文物有自己的特色,外国还没有相关技术。比如古字画修复,还得采用中国传统的装裱方法,几十年来虽有改进,也只是在所用材料和工具上,其传统装裱的核心技术没有变。
  就出土青铜器而言,出土时多是残破不堪,或是锈蚀得看不出模样,俗称&十铜九残&。对这类青铜器的修复,目前只能运用传统技术来修复或去锈保养。国内外先进的科技和仪器设备只能起到辅助作用,这是被近年来引入的外国修复技术所证实了的。
   传统文物修复技术面临人才&断档&
  在过去,文物修复行业附属于古玩文物服务行业,被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由于此行业精密度高、技艺性强,故不被大众所熟悉。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传承受到冲击,人才匮乏。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文博单位中,专职从事传统文物修复的工作者不足400人,有些技术濒临失传,高级人才十分稀缺。
  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会长王红谊说,目前该委员会已经举办了濒危修复技术的抢救性学习班,推广传统修复技术。在此次研讨会上,专家们达成共识,将积极推动传统文物修复技术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工作,整理相关理论,编写相关教科书等,积极进行传统修复技术的普及。
  另悉,广西博物馆的漆器、铁器文物修复保护计划已经被列入国家项目。目前,一批来自广西汉墓的漆器及在广西出土的各时代的铁器正在进行修复保护,以期早日与观众见面。
  四川灾区文物修复成热点
  在研讨会开始时,全体与会者起立为四川汶川地震的死难者默哀一分钟。地震灾区的文物修复也是此次研讨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据与会专家透露,地震灾区目前最受关注的是古建筑类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已经组织文物保护人员和相关力量进入灾区,对受损文物点进行维护。对这些受损文物点的修复主要分几个方面:对于还未垮塌的古建筑,将进行抢险加固,后期再进行修复;对垮塌损毁较为严重的古建筑,将考虑按照原有的测绘资料,进行重建设计。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兰州书画市场遭遇“寒流”
  原标题:兰州书画市场遭遇&寒流&
  记者 于娟
  名人字画,历来是高档礼品市场中炙手可热的商品,但近两年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书画市场不仅价格暴跌而且明显滞销。具有甘肃&字画风向标&之称的兰州市隍庙古玩市场,自去年&清场退市&后风光不再,周边不少画廊及书画装裱店铺陆续关门转让,书画产业市场从&癫狂热闹&进入到了持续寒冷的&冰冻期&。
  书画店铺纷纷歇业转让
  &低价转让&、&旺铺出租&、&商铺转让&&&近一周,记者先后走访兰州市隍庙一带的古玩市场、雁滩古玩城、兰州市工人文化宫等多家书画市场,看到多半书画店或关门或更换门厅,即使开着的也&门可罗雀&,还有不少书画艺术品店铺张贴着转让广告。10月16日上午,走进雁滩古玩城二楼,一家10平方米左右的书画店大门紧锁,窗框上贴着&旺铺转让&等字样,透过玻璃窗,只见室内的茶几上落了厚厚一层灰尘,墙壁上悬挂的各类卷轴书画琳琅满目,其中不乏省内名家作品。&连续几个月卖不掉一幅字画,每月还要倒贴三千元房租,扛不住了,只能转店歇业。&与之相邻的一家工艺品店主这样对记者说。
  近一个月,雁滩古玩城至少有三四家书画店贴出了关门转让的广告,但至今还未见有人接手。
  &唉!一个月等不来一位买书画的顾客,怎么今年的书画市场这么冷清?&在兰州三希堂古玩城开书画店的老王很是郁闷。而这,也许是多数书画店老板和艺术品投资收藏爱好者共同的疑问。
  当日,走进张掖路一家古玩城,偌大的市场内顾客寥寥无几,只有五六家开门的店主在埋头玩手机,有七八家关着门窗的店铺贴着招租或转让的字条。经营书画生意近十年的阮强告诉记者,前几年书画生意好做,利润空间大。自去年兰州市隍庙古玩市场&清场退市&后,他从隍庙搬到古玩城,没想到量价齐跌,有时甚至一个月都不开张。往年的&十一&黄金周,是书画艺术品市场最火爆的季节,而今年的&十一&长假,书画店连一位买家都没等来,阮强心里一紧,兰州书画市场真的&寒流&来了!他也准备下月转让店铺关门大吉。
  名家书画量价齐跌
  细心的书画藏友会发现,今年书画拍卖会的主题总是伴随&降温&、&疲态&、&调整&等关键词语;与几年前的&高歌猛进&、&全线飘红&等豪言壮语相比,形成了巨大反差。
  记者采访多家书画店的经营状况后了解到,因整体市场遇冷,名家书画价格大幅下滑。资深书画经营者马成祥表示,今年名家书画价格出现了暴跌现象,以甘肃一位著名画家的作品为例,最高时一幅四平尺的花鸟画售价5万元,如今叫价一万元还没有人收藏。究其原因,首先是藏家卖家都更趋理性,同时由于买涨不买跌的惯性思维,买家趋于避险心理,也多持观望态度,导致书画艺术品投资收藏市场量价急速降温。
  在兰州市工人文化宫,经营书画的店铺随处可见。开店多年的陈峰坦言,虽然价格表面上稳定,但暗地里买家们的出手价格已经出现了下降。
  记者在雁滩古玩城和兰州府城隍庙走访时了解到,如今画廊的生意已经明显进入&空巢期&,大多数只能够维持生计。
  甘肃塞尚文化有限公司刘姓经理告诉记者,自己珍藏的一幅甘肃名家画作去年开价2万,今年有爱好者最高只出六千元,至今未能出售。分析原因时,刘经理表示,前几年书画市场炒得过热,现在明显进入冷淡期,自今年年初至今,公司几乎没有成交的作品,主要原因是买家出价太低。
  兰州张掖路名人书画店的老陈是一位机关退休职工,他一生颇为喜好收藏古今的名人字画,退休后投资开了这家画廊,专营名家书画。
  前几年一年能净赚十几万,有时一幅画一转手就能赚上万元,但这两年字画行业生意十分冷淡,来欣赏购买的顾客少之又少,生意很不景气。老陈指着六平尺大的一幅山水画说,这幅出自国家一级画师之手的精品画作,三年前他花了4万元购得,如今叫价2万元也无人问津。&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平时不见一位顾客,周末来店里的客人也就两三位,近一个月才卖了一幅不足千元的字画。而去年同期销售额都在六位数以上。&老陈叹息,今年的书画生意出奇的冷清。
  对于今年名家书画的经营走势,雁滩古玩城一家书画店的老板王景坦言&清冷的不一般&,他自己在收购名家作品时则一定会反复考虑,再三斟酌。&藏家理性了,名家作品价格一路下滑,书画市场冷的让人打寒颤。&
  书画市场出路何在?
  今年以来,书画的成交一路下跌。这种急刹车式的降温,对书画产业市场和经营者而言,无疑是残酷的。
  对于当前兰州书画市场出现的冷清现象,资深书画收藏家胡敏表示:&不仅是兰州,全国书画艺术品市场都很萧条。&书画收藏爱好者张来成坦言,多年来,书画市场赝品泛滥也是造成市场冷淡的一个因素。假冒名家作品迫使藏家不得不冷静对待,少了浮躁,多了理智。
  甘肃塞尚文化有限公司刘经理表示:&前些年,有人把一些名家的书画作品炒高了几十甚至几百倍。而这些人为炒高的部分,严重违背了的本身艺术规则,是人为制造的价格泡沫,如今书画价值回归理性,泡沫时代自然终结。&
  胡敏指出,今年兰州的书画艺术品投资市场进入了深幅调整,而且未来仍然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其走向首先将考验艺术市场的价格和诚信度;目前兰州乃至整个甘肃书画市场的状态表明,行情调整的趋势不会有大的扭转,除非有巨额的资金动向。
  兰州市美术家协会相关负责人认为:&书画市场要想健康发展,必须抱团取暖,采取举办各种交流活动等形式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资深书画市场观察员汪建成表示,书画市场的清冷是暂时的,因为艺术品的价值还在。其实现在正是收藏的好时机,如果投资者瞄准的方向是对的,心态也是好的,书画市场还是可以持续发展的。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仁青东智
一颗苹果,成了天水农民致富的法宝,这颗苹果还多次登上各大媒体,成为天水人的一大骄傲。20日上午,2016年天水花牛苹果推介...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故宫古书画修复师徐建华:希望手艺传承下去
  修复古画时的徐建华。
  古书画修复,是个磨工夫的手艺。
  徐建华在故宫待了42个年头,屋外那条狭长安静、红墙高起的甬道,他走了42年。这辈子,他只安安静静地做了一件事,就是在这里修复宫里上上下下的书画文物:上到一墨千金的国宝《游春图》,下到乾隆花园的一张贴落。
  &干一行就是一行,就是拿来张卫生纸,也得把它裱好喽。&
  在这个拼速度的年代里,他依旧按照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和这座偌大的紫禁城一起,安静地守在这里。
  1师傅的背影
  最近,一部名叫《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火了,可主角之一的徐建华走在路上,并没有人认出他来。这位65岁的老人觉得,故宫和这些手艺才应该被记住,而自己不过是个普通人。
  他出现在纪录片的第三集里,面容微腴、头发花白,格子上衣外面套了一件旧衬衫。因为母亲是旗人,他说起北京话来圆润透亮,京韵京腔。镜头前,他拿着鬃刷,唰唰唰地往画上洒水,嘴里叮嘱着动作要领。徐建华是裱画科里年龄最长、资历最老的修复师,给作品接补颜色时,镜头里满是他握着毛笔、细纹密布的手部特写。
  5年前,干了一辈子文物修复的徐建华正式退休,但裱画室里徒弟多、师傅少,院里请他回来工作,他就每天挤一个小时的公交仍来上班。
  这天早上,他像往常一样,8点前就到了单位,从神武门的存车处骑上车,一路经过修葺一新的建福宫和四角挂龙的雨花阁,七转八绕到了办公室。裱画室的小院,位于慈宁宫的后身,是清代老太后颐养天年的地方,如今,成为整座故宫唯一有门禁的部门。
  屋里,一张宽大挺实、披麻挂灰的红漆裱画案前,徐建华喝足了茶,戴上老花镜,细细观瞧上面的几幅隔扇。那是他这几天留给徒弟高翔的作业。此刻,几幅乾隆花园里&臣字款&的隔扇画页,已经修复如初。
  晨晖时分,东面的阳光透过窗格斜射进来,一棱一棱地铺在地上,也挂在他雪白的头发上。
  在故宫工作了42年,徐建华记不清他度过了多少个这样的清晨。一代一代,师傅传给徒弟,徒弟又变成师傅。
  虽然世世相传,然而裱画技艺的起源时间,至今仍不可考。不过,从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可以判断,这项手艺在晋朝就已存在,迄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再加上故宫的六百来年历史呢?徐建华说,这份儿分量来得厚重。
  沉甸甸的回忆是从师傅们的记忆开始的&&
  &1954年,老师傅们是院里从上海、南京、北京请来的,都是大鉴定家张珩、郑振铎跟徐邦达亲自推荐,解放前,他们就已经非常有名了。&那一年,徐建华3岁,正值盛年的修复师们从五湖四海被请进故宫。这其中,就有&苏裱&名家、后来成为徐建华师傅的杨文彬,还有古画修复大家张耀选、孙承枝等人。
  苏裱,是装裱派别中的一种,细腻淡雅,修旧如旧,主要流行于江南一带。在清代,皇帝偏好这种装裱方式。皇家藏画,或送至南方装裱,或请南人北上。所以,这次各地的裱画师们进宫后,也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一间院子,南方人在前屋,北方人在后屋。前者水平高,主要负责修复一级文物,&主修画心、不管装潢&。
  裱画师们各个神通广大,院里的领导如获至宝,不敢轻慢,即便是物资困难的年代,也坚持给他们发糖发蛋、发茶发烟,他们被叫做&糖蛋干部&,工资拿得比院长还高。
  然而,老天也给了他们&九九八十一难&。
  上世纪50年代的北京,冬天极冷,手被冻得伸不直,再厚的棉衣也挡不住寒风。&太和殿顶上一见白,人的手上就生冻疮&。南方师傅从小没见过这阵仗,受不住的,就回去了。一同北上的苏裱名家洪秋生,就因为冻得厉害,没多久就申请调去安徽博物馆了。
  不过,让他们更头疼的,则是环境气候变了,书画装裱上的规矩跟着也变了。徐建华回身指指身后的墙,说,修复中有一道工序叫&上墙&,意思是把修补好了的画作贴到墙上,撑平晾干。以前在南方,气候湿润,师傅多用木墙。但到了北方,气候干燥寒冷,就得改用纸墙了。两种墙质的伸缩性,以及对纸产生的拉力差别都很大,一不留神,就容易撕裂画心。
  技艺早已熟稔于心的师傅们,进了故宫,不得不摸着石头过河,重新来过。
  徐建华搬来一本《中国书画装裱大全》,上面有一段讲他师傅杨文彬修复米芾《苕溪诗卷》的始末。
  1963年,这幅价值千金、颇具传奇色彩、甚至牵连着一桩命案的国宝重器,辗转到故宫时,已是四分五裂。领导看着它皱眉说,就请杨文彬先生主持修复工作吧。艰难的修复过程如今化作书上一个个复杂拗口的装裱名词。面对一堆从北宋年间流传下来的碎纸片,杨文彬巧夺天工,拿出了一身的绝活儿,最终,顺利使作品重现神采,全无破绽。
  &启功、徐邦达、谢稚柳来了,都主动给我师傅递烟。能在1949年以前靠书画修复吃上饭,凭手艺站住脚的人,都不是一般人。&徐建华合上书,嘴角一扬。
  当然老先生们也有自己的放松方式。&那时师傅挣110元钱,相当于现在的好几万,家眷又不在北京,发了工资干嘛去啊,几位师傅一合计,干脆下馆子吧。&
  徐建华说,那时故宫外面有洋车,出门一招手,&洋车!&拉起来就走。负责京裱的张师傅是地道老北京,知道哪儿的馆子好。&点菜点菜!&张师傅边看菜谱边招呼,&这菜多少钱?才几毛钱?几分钱?好家伙!这钱得花什么时候去!&
  他描述得活灵活现,让那些老先生的身影晃动眼前。
  &苏裱&在修复古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马蹄刀。
  2他成了第二代传承人
  1974年,第一次进故宫修复厂时,徐建华23岁。
  来前,他花了一毛钱进故宫,问看殿大爷修复厂是干嘛的,大爷说,是学技术的,年轻人都想来。
  上世纪70年代物资紧缺,没有工服,没有套袖,进门只分给他一条围裙。冬天,屋里没暖气,取暖靠烧煤;门口也没有门禁,几十颗镏金门钉里有一个是机关,跟武侠电影里似的,按下去门才会开。
  因为在南京当过兵,徐建华听得懂无锡话,这点特长,让他成了杨文彬的徒弟。
  见面的第一天,师傅对他说:&既然干就好好干,这行苦,干好不容易。&
  这行苦?有多苦?在部队当了5年空军的他,心想这还能苦过当兵去?
  随后,他便赶上了杨文彬主持修复《清明上河图》。
  上一次修复《清明上河图》,还是在明代。如今画作已是布满灰尘,伤痕累累。徐建华说,整个修复过程,他印象最深的,就是杨师傅的样子:&连着好几天都吃不下饭,烟一根接一根地抽。&那个耗神费力的身影,让他隐约明白了这行的苦。
  不过,徐建华是家里的老大,自幼扛苦。跟随杨师傅前,他已跟着其他师傅上过半年大课,学下了徒弟的规矩礼数和基本技能。每天早上,不管师傅来不来,他都会把师傅的马蹄刀磨得又快又亮;而备纸等书画修复的基本活计,他也操持得老练麻利。
  到了冬天,他还负责生火。下班前把报纸、煤球准备好,第二天不到7点就生上了炉子。烧到煤块在炉膛里烫起来,师傅来时,屋里已是热热乎乎。
  &当徒弟,你就得处处用心。&
  第一次穿画绳时,徐建华总穿错,师傅啪地一掏就过来了,变戏法似的,可自己怎么也没看明白其中的诀窍。晚上下了班,他就骑车奔了住在小石桥胡同的师傅家。
  &杨师傅,这怎么弄啊,我怎么穿了好几回还是不成啊?&
  杨师傅抽了口烟,笑着看他:&你这个线团总搁自己怀里待着就对了。&
  百思不得其解的事,师傅一句话就道破了机关。这些诀窍&抓住了,就是你的,抓不住就溜过去了&。所以,老师傅们聊天时,他从不懈怠,常常是竖着耳朵站边上听。不知什么时候,他们就会讲到浆糊的浓度,讲到托纸的选择,讲到宋末明初多竹纸,因为朝廷都在产竹的南方,讲到宋代的绢织得细密,所以破而不散&&
  长时间的恭谨,换来师傅多年的经验,更修炼了自己的悟性。
  &他们上午聊,下午我就按着师傅说的方法做,旁边还有一个师傅没走,也会问问他这么做行不行。&第二天一早,杨文彬进屋后,看见炉子生上了,茶沏好了,刀磨完了,笔备上了,再打开案子上的画,发现下一道工序也做完了,就会冲着站在旁边的徐建华点点头,&师傅觉得行,他也很高兴。&
  慢慢地,徐建华从师傅那儿零存整取地掌握了各个朝代用纸特点和选纸方法,学会了各种装裱格式,托绫子、打糨子、做立轴、做册页。三年出徒,一门不落。
  老师傅们觉得小徐不错,便把自己的好茶叶分给他喝。
  1977年,院里决定启动《游春图》的修复工作。这次,主修仍是杨文彬,而助手成了徐建华。
  他们面对的,是隋代著名画家展子虔唯一的传世作品。解放前,大收藏家张伯驹用了170两黄金才换回它来。历经了上千年的光阴,此时的《游春图》已丧失了昔日神采。
  古书画修复,讲究&洗揭补全&四个步骤。洗,是指去除画心上的污迹和霉斑,但处理不当,则会连颜色一同洗掉。《游春图》是近两千年的重彩绢本的青绿山水,年久颜色失胶,更易掉色。所以上水淋洗前,要先用一定浓度的胶矾水轻刷在画心正面,达到固色效果,&一遍胶往往不够,晾干后用小绒布擦,掉色的话要再刷一遍&。徐建华说,《游春图》绢薄,对胶的要求高,必须得小心翼翼,光上胶固色,他就前前后后刷了三遍。
  而这才是破题,文章还在后头呢。
  把命纸、背纸都去掉,画心背后露出的补条足有上千个。面对一堆伤痕累累的&绷带&,留哪个,换哪个,他必须都在脑子里记着。&补条上有画意,弄不好,小人的鼻子眼睛就没了。全揭下来不行,拼不上去了。怎么办?揭一半潮一半,涂上糨子,把它贴回去,之后再贴另一半。&就这样,如履薄冰,反反复复,补完之后,徐建华算了算,一共用去纸条七百多份。
  浩大繁复、步步惊心的修复工程持续了半年,不知是不是隔了几十年的缘故,他只说得云淡风轻。
  1978年高考时,北京大学考古系到故宫招生,院里推荐徐建华去。多少人打破了头的机会放在他面前,他婉拒了。他说,去了出来当官,可自己的手艺就断了。
  &为什么老师傅喜欢我,因为我没有别的心,一心想干这个。&
  故宫的古书画修复技艺,徐建华,成了第二代传承人。
徐建华说装裱的人大都腿不好,因为总得站着。
  3守护与传承
  学生高翔刚来故宫那阵儿,总往武英殿跑。她趴在展柜前,盯着师傅徐建华修复的那幅徐渭的《竹墨图》,怎么也看不出破绽。徐渭的画是没骨技法,十分难修,可高翔愣是&使劲看都没看出来&。
  徐建华说,想干好这一行,说来说去,就是经验多不多。看得多,干得多,熟了才能生巧。
  2003年,江阴市一栋民国初年的西洋小楼里,发现了4个神龛,正面雕着双龙,四周嵌满蝙蝠和牡丹。就在拆迁工人不小心把这些神龛打碎时,4份神秘的卷轴应声落地,由于破损严重,它们被紧急送往故宫修复。
  随着卷轴徐徐展开,徐建华和修复部的同事发现这是四份清代诰命书,用蓝、紫、黑、红、白五种颜色的麻丝制成,是光绪皇帝亲自颁发给江阴官员的文书。
  文物价值上,它们远不及这里曾经修复的《清明上河图》《五牛图》,但徐建华总会想起师傅杨文彬的那句话:&书画勿论价格都要同等对待,就像医生看病不论穷富,医德最重要。&
  4份文书中的3份还好,原绢尚全,只需对画心略作修补即可。而那份《章润华之父母诰命》则着实给大伙儿出了个难题:原先长240厘米、宽30厘米的画绢,如今只剩下个巴掌大的残片,所有的部分都需要重新补齐。
  放在早先,老师傅们会去库房找一些清宫藏绢作为修复材料。然而,从上世纪70年代末起,那些老年间的纸绢开始被定为文物,&一打报告,说不让用了&,没有材料,于是许多问题都得重新摸索。
  他们眼前的这件诰命残片是光绪年间的稀薄绢。老材料,不让用;新材料,买不着。到底怎么办?最终,徐建华决定带着同事改造现有补绢。有个成语叫&抽丝剥茧&,而他们要做的,就是把绢丝从补绢上一点一点抽调,把它变稀薄。
  他们先找出的是绢丝和织造方法类似的仿古画绢,接着按照残片绢丝的密度,一根根抽取经纬绢丝,经过反复比对,达到了和原绢最大程度的相似效果。
  最终,在经历托命纸、染色、上墙、包边、再上墙、砑光、加米贴、地杆、轴头、别子等步骤后,原本残缺不全的诰命残片,被修旧如旧地复原成和其它3份诰命文书大小、形制都一样的作品。
  至今可以看到当年的这样几张照片:同一块画绢上,左边是细密紧实的新绢,右边是丝缕分明的稀薄绢;而在一张铺满卷轴的画案前,是徐建华眯着眼专注修补的身影。
  他说,书画修复,既不能不管不顾乱逞能,也不能缩手缩脚,&是个胆大心细的活儿&。
  几十年来,徐建华始终守着这点匠人对技艺的初心和感悟,在这方紫禁城里的僻静小院,贴贴补补,描描画画。
  被溥仪带出宫的《湘江小景图》重返故宫时,画心碎成米粒那么大,他和同事光拼对就花了六七个月;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他守着裱画室里的文物,两个月没回家;&十年动乱&结束以后,他同时忙乎7个展览,一下累得急性胃出血;而几年前,新疆出土一双纸靴,他又搭飞机倒大巴地去高昌古城,帮人家做鞋纸&揭秘&。
  在他大半辈子修复的作品中,有展子虔的《游春图》、韩滉的《五牛图》、文征明的泥金《兰亭修契图》、赵孟頫的《百马图》、文彭的草书《千字文》、林良的《雪景双雉图》、解缙的《七方诗》、马和之的《唐风图》、张桂珪的《神龟图》、王原祁的《晴山叠翠》等几十件珍贵文物。2000年,他还承担了国家文物局&书画装裱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制&的研究工作,一年后,又带领同事共同完成了故宫博物院年度课题&清代书画装潢研究&。
  2012年,新一批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公布,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一栏中,写的正是他的名字:徐建华。
  紫禁城里,大家叫他徐老师,紫禁城外,大家叫他专家。人们信任他的技艺,也信任他的眼光。
  一天,故宫前副院长杨新找到他,兴致勃勃地问:&有这么一件事我跟你说说,我前几天在别人手里发现一张东西,是张旧画,元代的,上边有好多折痕。你给断断?&
  徐建华想了想,说:&那折痕规律吗?&
  &规律,都跟筷子似的那么长、那么宽。&
  &可能不真,&徐建华笑笑,&那折痕是用机器压出来的,所以长宽都一边齐。&
  也有拿着画直接去他家拜访的。徐建华哭笑不得地说:&说是让我装裱,可一进门就问我,徐老师,您看这幅画是不是故宫的,是不是宫里原装的?结果我说完后,人家就拿着画走了。第二天我才醒过昧儿来,合着装裱是假,就想听听这是不是真画啊。&
  虽然周围有盛情邀请,也有虚晃一枪,但不管怎样,徐建华心里还是挺高兴&&在过去,好的修复师都得会书画鉴定,对文物格式、工具材料、装裱技术和历代书画的作伪方法有些研究的,才敢张口。
  如今,徐建华有一个还没成型的计划,他想和几位同事一起,跟院里申请拍一部纪录片。不是《我在故宫修文物》那种,他说,想把以前的装裱格式,详详细细地录制下来,&手卷、册页、南北方不同装裱形式的区别、材料的使用等等&。
  &早晚有干不动的一天,那时就真得退休喽。&徐建华笑笑,把自行车存在车棚,空身儿往故宫外走。
  穿过神武门,仍是那座车辆来来往往,人群川流不息的城。他转身上了109路。上车前,他说:&咱就希望身上这点手艺,能够更久远地传承下去。&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金琼
记者从25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前三季度全省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前三季度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供给侧结...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字画装裱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