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革命烈士的句子事例

急求革命烈士的故事,紧急啊!
急求革命烈士的故事,紧急啊!
  各路大虾啊,白领啊,魔法师啊,快点救我啊!  跪求有关革命烈士的故事,很急啊,明天上午就要啊,否则要罚抄课文啊!  要求:  1.人物要比较“新”一点的,不要像什么董存瑞啊,之类的;  2.捡主要的,是故事!不是简介啊!  3.感人一点的  悬赏:  1.三条符合,悬赏50  2.两条符合10  3.一条符合5YJBYS小编推荐更多革命烈士故事相关文章:1.2.3.4.5.6.7.8.9.10.
/bbs/211001.html
  匡海龙(?~?)贵州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在国民党部队当兵并任连长。1928年秋于江西德兴率一个连起义,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赣东北土地革命军第十四团任连长、营长。1929年4月部队改称江西红军独立五团,任团长。同年12月改称江西红军独立第一团。率部参加巩固扩大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0年7月成立红十军,任第七团团长。率部参加攻克景德镇的战斗。9月团改旅,任红十军七旅旅长。同年11月旅改团,仍任团长。率部参加转战闽北扩大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1年率部参加反“围剿”作战。1933年1月红十军调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后,闽浙赣军区将地方武装编成新十军,任师长并代理军长。不久任皖赣挺进师师长,率部坚持皖赣边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1934年秋参与领导以江西浮梁小源为中心的农民暴动。成立红军皖赣独立师,任师长。同年底率独立师到皖南秋(浦)贵(池)东(流)地区活动。  1935年率部分红军回到都昌、湖口、波阳、彭泽地区,开展游击战争。  1936年后下落不明。  旷继勋()贵州思南人。又称邝继勋。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年在川军当兵。  1925年任川军江防军第七混成旅二团团长。  1926年通电响应中共组织领导的四川沪(州)顺(庆)起义,并支持共产党员在其部队中发展党的组织。大革命失败后,1929年6月任国民党川军第七混成旅代理旅长,率全旅官兵于四川蓬溪县起义,任红军四川第一路总指挥。不久起义失败,到上海中共中央军事部,任参谋科科长。同年冬被派往湖北荆州、当阳从事兵运工作,发动国民党军三个连哗变,带到洪湖地区,加入红军。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任军长,参加巩固扩大洪湖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后到上海中共中央军委机关工作。  1930年12月调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历任红四军军长、鄂豫皖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红四军十三师师长。  1931年10月成立红二十五军,任军长。参与指挥磨角楼、新集、双桥镇等重要战斗和第二、第三次反“围剿”作战,对巩固扩大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做出了贡献。  1932年10月随红四方面军西征入川。  1933年2月,任川陕省临时革命委员会主席。不久改任通江县军事指挥长。因反对张国焘的机会主义错误,多次受到打击。  1933年6月因肃反扩大化于四川通江洪口场被错杀。  1945年中共七大追认为革命烈士。  王若飞()贵州安顺人。原名王萌生,化名雷音、黄敬斋。  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贵阳达德学校毕业。曾参加辛亥革命和讨袁护国进步活动。  1918年春赴日本留学,入东京明治大学,初步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  日反对“二十一条”愤而回国,参加五四运动。同年10月赴法国勤工俭学,曾在钢铁厂、胶鞋厂做工。参与领导成立工学世界社,组织留法学生向中国公使馆请愿。  1922年秋在巴黎加入中国少年共产党,被选为执行委员。  10月加入法国共产党,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3年3月赴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  1925年3月回国到上海。参加五卅运动。  6月被派到河南郑州,成立中共豫陕区委,任书记。领导开展河南、陕西地区工人运动和国民运动,建立发展中共党、团组织,成立河南省总工会。组织农民协会,帮助国民二军建立政治工作。  1926年3月回到上海,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协助陈独秀处理中央日常工作。同年10月至1927年3月,参与领导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直接指挥南市区战斗。后出席中共五大。  6月任中共江苏省委常务委员兼农委书记。大革命失败后,任中共中央农委负责人兼江苏省委农委书记。为贯彻中共八七会议精神,制订了宜兴、无锡、江阴、常熟四县秋收暴动计划。同年11月组织领导宜兴、无锡东北乡农民暴动。  1928年4月到南通部署发动如皋、泰兴等八县五一农民大暴动,建了一批农民武装,为建立红十四军奠定了基础。同年夏赴苏联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并参加共产国际六大,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代表,经常去列宁学院听课。  1931年8月回国,到内蒙古包头开展工作。任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书记(西北工委特派员),曾派乌兰夫等深入发动包头西部农民运动。同年11月因叛徒出卖被捕。在狱中坚贞不屈,坚持斗争,积极宣传抗日救国主张。  1937年春经党营救出狱。  9月到延安。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共陕甘宁边区区委宣传部部长兼统战部部长,中共中央华北、华中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兼八路军副参谋长、军委总政治部联络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参谋长。协助毛泽东、朱德领导敌后八路军、新四军抗日游击战争。  1941年1月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同年秋任中共中央党务研究室主任。  1944年夏任中共中央代表,同林伯渠赴重庆同国民党谈判。中共中央南方局改为中央重庆工作委员会,任书记。在中共七大上被选为中央委员。解放战争时期,同毛泽东、周恩来参加重庆谈判,并参与签署《国共会谈纪要》。  1946年1月参加政治协商会议,为争取和平民主积极斗争。同年  4月8日乘飞机返回延安途中,于山西兴县黑茶山机毁遇难。  杨至成()贵州三穗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省立农业中学毕业。后入川滇黔联军任军需上士。1926年3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同年11月转入武汉分校政治队学习。1927年6月毕业后到贺龙部第二十军,任连指导员。同年秋参加南昌起义。后随朱德、陈毅转战赣粤边,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二营六连连长。1928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司令部副官。4月随军上井冈山。5月正式成立红四军。任第十师二十八团副官长兼井冈山留守主任。10月任第二十八团四连连长。参加巩固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29年5月任红四军军部副官长。1930年6月任红十二军军部副官长。1932年初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校务部部长。后改任中革军委总兵站部部长。1933年1月任中革军委总供给部部长兼政治委员。组织兵工军需生产,制造枪弹、医药和卫生器材,保障了中央红军各次反“围剿”作战的物资供应。  1934年10月参加长征,任军委先遣工作团主任。  1935年9月任红军陕甘支队后方部部长。到陕北后,11月任军委后勤部部长兼红一方面军后勤部部长。  1936年1O月任红一方面军后勤部部长兼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兵站部部长。  12月任军委总兵站部部长兼红军前方总指挥部后勤部部长。  1937年6月任黄河两延卫戍司令员。抗日战争时期,任抗日军政大学校务部部长。  1938年冬因病赴莫斯科就医。后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曾参加共产国际监察委员会会议。  1946年回国。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东北民主联军后勤部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军需部部长、中南军区军需部部长等职。全国解放后,历任中南军区后勤部部长兼中南军政委员会轻工业部部长、中南军区第一副参谋长、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兼院务部部长、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等职。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二、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  日于北京病逝。  周逸群()贵州铜仁人。原名周立风。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贵阳南明中学毕业。1919年赴日本留学,成应大学毕业。1923年回国到上海,参加创办《贵州青年》旬刊,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1924年10月入黄埔军校第二期学习。积极同国民党右派势力作斗争,任青年军人联合会常务委员。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率宣传队到贺龙部队,先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一师政治部主任、第二十军政治部主任。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南昌起义,任起义军第二十军三师师长,率部参加南征会昌等战斗。潮汕失利后转到上海。1928年1月被中共中央指派任中共湘西北特委书记。与贺龙到湘西北地区开展武装斗争,参与领导荆江两岸年关暴动。  3月到桑植洪家关发动湘鄂边武装起义。后转往石首,重建中共鄂西特委,任书记。统一了鄂西地区党的领导和军事指挥,深入农村发动群众,组织游击队、赤卫队。1929年春成立鄂西游击大队,后扩编为鄂西红军游击总队,兼纵队长。领导创建洪湖革命根据地,指挥洪湖红军战胜敌人多次“清剿”。同年秋任中共湖北省委委员兼军委书记。1930年2月组建红六军,兼政治委员。同年7月同贺龙率领的红二军会师,成立红二军团,任政治委员兼中共前委书记。成为湘鄂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为创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做出了重大贡献。  1930年9月任中共湘鄂西特委代理书记兼湘鄂西苏维埃联县政府主席。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组建江左、江右军和独立团,指挥部队取得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第一、第二次反“围剿”胜利,保卫发展了洪湖革命根据地。  1931年5月在岳阳贾家凉亭附近战斗中牺牲。  王殿生,日生。彰武县双庙乡双庙村人。1948年10月参军,被编入四野三十八军一一四师三四一团六连三排八班。同年11月随部队进关,参加了天津战役受表扬;保家卫国,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期间,与朝鲜战场德川阵地上坚守八昼夜,击退敌人多次进攻,胜利地完成了任务;沙坪战斗中,他冲锋在前,冲破敌人炮火封锁捣毁敌人阵地指挥所,生俘敌营长以下40多人。沙坪二次战役中不幸牺牲,时年25岁  毛岸英,湖南湘潭人。日生于长沙。毛泽东和杨开慧的长子。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随母亲杨开慧及两个弟弟(毛岸青、毛岸龙)回湖南长沙县东乡板仓。1930年10月杨开慧被国民党长沙警备司令部逮捕,随母亲入狱。杨开慧牺牲后,经家乡亲友保释出狱,于1931年春到上海,过了5年流浪生活。1937年初至1945年在苏联学习,先后在莫尼诺共产国际第二儿童院、伊凡诺市共产国际第一儿童院、彼得罗夫斯基中学、列宁军政学校、伏龙芝军事学院就读。1943年被授予中尉军衔。1944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46年1月离苏联飞回延安。同年转中共正式党员。按毛泽东教诲,在延安附近吴家枣园学习种地,1947年随中央土地改革工作团在山西临具郝家坡参加上改工作。1949年10月在北京中南海与刘松林结婚。  1950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前线作战。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任翻译和秘书。同年11月25日因美军空袭牺牲,遗体安葬在朝鲜平安南道桧仓郡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  毛岸英牺牲后,他的墓安置于朝鲜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碑文上写着:  “毛岸英烈士原籍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是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的长子。1950年,他坚决请求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于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  叶挺(年),原名为询,字希夷,广东惠阳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之一。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他开创人民军队之路的功绩以及崇高的气节,将永世流芳。1924年赴苏联东方劳动大学与军事学校学习。1925年回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独立团团长、二十四师师长、十一军军长。1927年先后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抗战时任新四军军长。1941年1月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身陷囹圄,坚贞不屈,曾作《囚歌》明志。抗日战争胜利后,经中共中央向国民党多次交涉,于日获释。出狱后立即致电中共中央要求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3月7日被中共中央批准。4月8日自重庆赴延安,因飞机失事在山西兴县黑茶山遇难。遗体葬于延安“四八”烈士陵园。
  --《金色的鱼钩》缩写  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我和两个小同志得了肠胃病,走得慢,老班长留下照顾我们。  才半个月,青稞面都吃完了,老班长为没吃的发愁时,他发现池塘边有鱼,便给我们钓鱼,做鱼汤喝。  我从未见老班长吃过一口鱼,而他却说吃过了。于是,一天吃完饭,我悄悄地跟在老班长身后,见他只吃草根和剩下的鱼骨头。老班长看我发现了这事,就给我讲弄吃的不易,让我别告诉那两个小同志。  渐渐地接近草地边了,可我们病得越来越重,老班长也  瘦得皮包骨头。这天,老班长说要好好弄点吃的。我们就四处找野菜,拾干草,老班长去钓鱼,过了很久,也不见老班长回来,我们在一个池塘边发现了老班长。当我们费了很大劲才弄好鱼汤时,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  老班长鼓励我们一定要走出草地,自己却慢慢地闭上了眼睛。我们扑在老班长身上,抽噎了很久。我把鱼钩包好,想等革命胜利了,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里,让子子孙孙都来瞻仰它。  红四方面军  即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1931年11月,由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第四军、第二十五军组成,徐向前任总指挥,张国焘任政治委员。1932年6月,国民党军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离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12月转移到四川、陕西边界地区,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1933年至1934年,先后粉碎国民党两次大规模的围攻。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开始长征。1936年10月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与红一方面军会师。抗日战争爆发后,红四方面军编为八路军一二九师。  小资料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曾经越过人迹罕至的松潘草原。松潘草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北部,在西倾山、岷山和巴颜喀拉山之间,纵横300余公里。它是块大草甸、沼泽地。上面看上去是一片水草,地下却是烂泥塘,行人稍不小心,陷下去就再也爬不上来。而且草地的气候变化莫测,忽风忽雨,忽霜忽雪,或者是一场大冰雹,环境极为恶劣。  青稞,也叫元麦,大麦的一种。成熟时麦粒易从壳内脱出。粒大皮薄,皮麸少。我国西藏、青海等地称作青稞,是当地人的主要粮食,也可酿酒。
  旮旯里藏毒蛇——不露头  胳肢窝里夹耗子——冒充打猎人  嘎小子买烧鸡——闹了个大窝脖  盖房请来箍桶匠——找错了人  盖了九床被子做美梦——想不透  盖了三年的破被——老套子  干草点灯——十有九空  干打雷不下雨——虚张声势  干旱的庄稼——熟得早  干河沟的鱼——跑不了  干河滩里种牡丹——好景不长  干萝卜缨熬汤——乏味;淡而无味  干泥巴做元宵——搓不圆  干手粘芝麻——不上手  干塘里的鲤鱼——没有几天蹦头;蹦达不了几天  干塘里的泥鳅——滑不到哪里去  干塘抓野鱼——人人有份  干鱼肚里寻胆——少见;少有肝脏的兄弟——窝囊废(肺)  甘蔗拔节——一节也不通  甘蔗当烟囱——不通气  甘蔗林里种香瓜——从头甜到脚  甘蔗皮编席子——甜蜜(密)  甘蔗支危房——不顶用;不顶事  旮旯里藏毒蛇——不露头  胳肢窝里夹耗子——冒充打猎人  嘎小子买烧鸡——闹了个大窝脖  盖房请来箍桶匠——找错了人  盖了九床被子做美梦——想不透  盖了三年的破被——老套子  干草点灯——十有九空  干打雷不下雨——虚张声势  干旱的庄稼——熟得早  干河沟的鱼——跑不了  干河滩里种牡丹——好景不长  干萝卜缨熬汤——乏味;淡而无味  干泥巴做元宵——搓不圆  干手粘芝麻——不上手  干塘里的鲤鱼——没有几天蹦头;蹦达不了几天  干塘里的泥鳅——滑不到哪里去  干塘抓野鱼——人人有份  干鱼肚里寻胆——少见;少有肝脏的兄弟——窝囊废(肺)  甘蔗拔节——一节也不通  甘蔗当烟囱——不通气  甘蔗林里种香瓜——从头甜到脚  甘蔗皮编席子——甜蜜(密)  甘蔗支危房——不顶用;不顶事
  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  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刘胡兰  【女英烈】  刘胡兰祭  刘家有女,胡兰是名。  云周西村,投身革命。  少年即入党,巾帼建奇功。  叛徒嘴脸恶,阎匪铡刀凶。  烈士信念坚,不为名利动。  视死竟如归,坚贞兼英勇。  【英雄世纪】  刘胡兰(公元日—公元日),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现改名为刘胡兰村)人,公元日诞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1945年进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分配回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任村妇救会秘书,同年任五区妇救会干事,并成为中国共产党候补党员。  日,她的家乡突遭军阀阎锡山的部队袭击,不幸被捕。面对敌人她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后在敌人的铡刀下英勇就义,时年15岁。牺牲后被中共晋绥分局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毛泽东亲笔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出生时父母给她起名“刘富兰”,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一个挣扎在苦难与贫困线上的家庭对富裕生活的企盼与追求。然而,在那黑暗笼罩的年代,数不清的苛捐杂税与劳役压得这个家庭连气都喘不过来。父亲刘景谦,虽是种地的一把好手,但是在封建地主与富农的残酷压迫剥削下,加上连年的天灾兵祸,虽使出了全身的力气也难以支撑这日渐贫困的家。由于长期的清贫与劳累,生母王变卿身体虚弱多病,特别是生下其妹爱兰之后,一病不起。刘胡兰4岁时,生母就撒手人间,使刘胡兰过早地失去母爱,倍加体尝到了人生的不幸与苦难。  公元日,日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全面开赴抗日前线。文水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也组织了抗日游击队,与日本侵略军展开了英勇斗争。不久,八路军来到文水,同人民一道抗战,刘胡兰和云周西村人民一起欢迎子弟兵。  抗日的烽火燃遍了吕梁山麓,救亡浪潮席卷了汾河两岸。1938年4月中共清(清源县)、太(太原县)、徐(徐沟县)特委文水特别支部成立,文水县抗日民主政府同时成立,年轻的共产党员顾永田同志担任了第一任县长。5月,文水县抗日游击队在离云周西村2.5公里远的大象镇伏击了日本侵略军,战斗结束后,刘胡兰跟父亲一起慰问游击队,祝贺新胜利。  顾永田是文水县人民爱戴的好县长,1938年,他来到云周西村,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刘胡兰认真听了他的演讲。这年秋天,云周西村成立了抗日民主村公所,广大人民欢欣鼓舞,热烈庆祝。  1939年秋天,云周西村成立了共产党地下组织,党组织十分重视对青少年的培养和教育,常给刘胡兰他们讲一些革命的道理,也就在这一年云周西村办起了抗日小学,还未入学的刘胡兰就经常和小伙伴们到学校听唱歌、看游戏。  1940年初,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次反共高潮,取得了反顽固斗争的伟大胜利,晋绥边区政府也在兴县成立了,抗日形势进一步发展。那时候,八路军经常在云周西村驻扎,他们出操、训练、学习、做群众工作,刘胡兰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常常模仿八路军和小伙伴们玩游戏。晋绥边区和党中央的领导同志经常路过这里,县干部们也经常在云周西村活动,刘胡兰常听他们讲革命故事,迟迟不想离去。伟大的革命时代,深刻地影响着刘胡兰,使刘胡兰在抗日战争的暴风雨中度过了童年时代。  同年,也就是刘胡兰生母王变卿撒手人间的4年后,胡文秀从南胡家堡嫁了过来,成了刘胡兰的继母。勤劳善良的胡文秀一家人和睦相处;特别是对胡兰、爱兰姐妹俩无微不至的关心、呵护,使幼小的刘胡兰重新感受到了母爱的温暖和幸福。  1941年,9岁的刘胡兰上了冬学,开学那天母亲胡文秀在用废纸订成的小本子上端端正正地给她写下了“刘胡兰”3个字,将“富”字有意改成自己的姓氏“胡”字,这一字之差透出了母女间的深情厚意。  由于连年的战乱,冬学不久就停办了,母亲胡文秀见刘胡兰勤奋好学,便利用在家纺线的机会,用家里盖面缸的石盖片做石板,用石灰块在上面手把手地教刘胡兰认字、写字。  刘胡兰的祖母经常给她和妹妹爱兰讲苦难的家史和村史,父亲刘景谦经常和乡亲们一起去根据地给八路军送粮食、布匹,他常对女儿说:“答应下八路军的事,咱就是拼上命也要完成。”  在艰苦的日子里,平川坚持斗争的八路军日夜活动在青纱帐里,刘胡兰常随情报员为八路军送干粮,传情报。抗日干部们顽强斗争的精神,给了她深刻的教育。  1942年,刘胡兰当上了儿童团长,经常和小伙伴们站岗、放哨,掩护抗日干部。  一天,晋绥专署抗联的米主任,正在云周西村召开干部会,刘胡兰发现日军偷袭,马上报告米主任,使他们安全转移。  1942年中共文水县敌后工作委员会成立了。一天,工委李书记来到云周西村,传达党的指示,刘胡兰听了十分高兴,积极为落实党的政策出力办事,她常随武工队员到敌人据点散传单、贴标语,对敌人展开政治攻势。就在这时,中共文水县委委员张振晋同志,隐蔽在云周西村,秘密领导这一带的抗日工作。刘胡兰经常受到他们的帮助和教育。  在艰苦的斗争中,许多优秀党员和革命战士为革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事迹使刘胡兰深受教育,特别是15岁的通讯员王士信、武占魁为掩护区长脱险,壮烈牺牲的情景,更使她永生难忘。  党的教育,先烈的影响,使刘胡兰更加无畏地在斗争中锻炼成长。这年夏天,刘胡兰和敌工站的刘站长,趁敌人据点唱戏的机会,侦察敌情,顺利完成任务。  1943年,日寇为了维护其日益残败的局面,拼命地抢粮抓丁,党领导农民针锋相对,开展了抗粮斗争。有一天,敌人又来抢粮食,刘胡兰机智地把敌人引向破坏抗粮工作的地主家,保护了人民的利益。  1944年夏天,抗日政府决定除掉汉奸刘子仁(住在保贤村),刘胡兰知道后,经常操心刘子仁的行踪一天,刘胡兰在下地回家的路口,看见刘子仁向保贤村走上,马上报告了区干部,协助武工队处决了汉奸刘子仁。  1945年1月,文水县工委领导全县万余军民打下了西社据点,夺回粮食50多万公斤,刘胡兰参加了这次大规模的战斗,经受了战火的考验。5月,八路军伏击了偷袭云周西村的日本侵略军,在战斗中,刘胡兰和青年们主动上前线为八路军送弹药,救护伤员。  八年抗战终于取得了胜利,日,八路军打下了文水县城。第二天,文水万余群在县城集会,欢庆胜利,文水县人民掀起了拥军热朝。中秋节,刘胡兰和乡亲们一起慰问八路军。刘胡兰像一颗幼松迎着抗日的烽火茁壮成长起来。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总统与中共未能按时履行停战协议,国共两党开始了内战。刘胡兰在共产党的培养下,投入了新的战斗。  10月,她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妇训班”的生活很苦,担任小组长的刘胡兰,经常帮助值日的同学拾柴、做饭、和同学谈心。  由于敌人的骚扰,“妇训班”曾几次转移,途中,刘胡兰拿文件、背粮食,帮助体弱的学员扛行李。她常常鼓励大家说:“八路军打仗死都不怕,咱们还能怕困难,怕困难哪能干革命……”  回村后,刘胡兰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积极组织妇女上冬学,宣传革命道理,带领妇女纺线织布、做军鞋、看护伤员、学习军事技术、参战支前。1946年5月,她被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候补党员。当时她才14岁。刘胡兰在党旗下庄严宣誓:“……不怕流血,不怕牺牲,困难面前不低头,敌人面前不屈服,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不久,她参加了区委组织的土地改革工作组,回云周西村领导土改运动,正确地执行了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1946年秋天,国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住文水一带的八路军调往晋西作战,阎锡山趁机扫荡晋中平川,形势恶化。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中共文水县委根据上级指示,决定留少数干部组织“武工队”,坚持敌后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刘胡兰也接到上山的通知。但经过锻炼逐渐成熟起来的刘胡兰,想到自己年龄小易于隐蔽,敌后工作更需要她,请求留下来坚持斗争,上级批准了她的请求。在艰苦的环境里,她深入敌区;收集情报,发动群众,开展斗争。经常出入“青纱帐”,隐匿“古墓穴”;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协助“武工队”镇压了云周西村罪大恶极的反动村长石佩怀。  石佩怀被镇压后,阎军七十二师师长艾子谦亲率驻大象镇二一五团一营二连及该镇的地主武装“奋斗复仇自卫队”,于日突袭了云周西村,抓走了我地下交通员石三槐、民兵石六儿等及村农会秘书石五则。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中,石三槐、石六儿坚贞不屈,毫不动摇;石五则却屈膝叛变投敌,供出了云周西村的革命干部和党组织。  1月11日晚,文水县第五区陈区长向刘胡兰传达了让她立即上山的紧急决定。  公元日,这是云周西村人民难忘的一天。这天早上,东方刚刚闪亮,刘胡兰早早起来,把她转移上山的消息告诉了父母,一家人忙着为她收拾行李,刘胡兰边洗衣服,边和母亲谈论上山后的打算,刘胡兰的心情十分激动。  就在这时,盘踞在大象镇的敌人和地主武装,忽然包围了云周西村,封锁了所有路口,严令不许任何人出村。由于敌人的严密封锁,刘胡兰已无法离开村子,她和母亲商量,先到隔壁刚生下小孩的金钟嫂家里隐蔽,如果被敌人发现,就说是伺候坐月子的。当刘胡兰来到金钟嫂家时,屋里已经有好几个人了。这时,街上又传来急促的锣声,紧接着就是敌人的嚎叫声:“大家听着。一家只许留一人,留下两个的就按私通八路办理。”  怎么办?留下来,万一被敌人发现,这卧床的产妇,初生的婴儿,这满屋的乡亲们,将要受到牵连,不!绝不能连累他们!刘胡兰毅然谢绝了金钟嫂的挽留,走出屋来,向村前的大庙走去。  刘胡兰来到大庙广场找到了母亲,女儿的突然到来,使胡文秀十分震惊,她悄悄地问道:“胡兰了,你怎么也来了?”  刘胡兰低声向母亲说明了原因。  不一会儿,“复仇”队员武金川忽然在人群中发现了刘胡兰,窜过来威胁说:“今天要你自白,不说就要你的命。”刘胡兰狠狠地瞪着他说:“我没有什么可自白的。”武金川灰溜溜地窜回了大庙。  天空乌云翻滚,广场气氛森严,这时候,刘胡兰已经清楚,一场严峻的考验就在眼前。她轻轻脱下了指环,掏出了手绢和万金油盒,郑重地交给了母亲,决心用鲜血与生命同敌人作一场殊死的斗争。  母亲胡文秀看着女儿这不寻常的举动,难过得说不出话来。刘胡兰没有眼泪,没有悲伤,她把母亲的手拉过来,让她把3件东西握紧……妈妈明白了,她擦干了眼泪,收藏好女儿留给她的3件东西,准备迎接将要发生的一切。  几个敌人扑上来要抓刘胡兰,乡亲们靠在一起保护她。敌人用枪托殴打群众,刘胡兰大声喝道:“闪开,我自己会走。”她昂首挺胸向大庙走去。  刘胡兰踏进大庙,大殿下满身血迹的石三槐、石六儿等6位同志巍然屹立,刘胡兰深表敬佩。  她跨进大庙的西厢房。审讯刘胡兰的是阎军军官大胡子连长张全宝,他根据叛徒的告密,已经知道刘胡兰是被捕中惟一的共产党员、区干部,也是年纪最小的一个,妄想从刘胡兰口中得到他所需要的东西,于是,他沉着脸问道:  “你就是刘胡兰?”  刘胡兰响亮地回答:“我就是刘胡兰,怎么样?”  “你给八路军干过什么事?”  “只要我能办到的,什么都干过。”  “那么你们村长是谁杀的?”  “不知道。”  “你们区上的八路军都到哪里去了?”  “不知道。”  张全宝一连碰了几个钉子,再也沉不住气了:“你,你,你就什么也不知道?”  刘胡兰镇静地回答:‘“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张全宝想发作,突然,贼眼一转,威胁着说:“现在有人供出你是共产党员。”刘胡兰知道自己被坏人出卖,她把头一扬,自豪地说;“我就是共产党员,怎么样?”  “你为啥要参加共产党?”  “因为共产党为穷人办事。”  “以后你还会为共产党办事不?”  “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为人民干到底”。  张全宝万万没有想到,共产党的一个小女孩,竟如此厉害。见硬的不行,就换软的,他奸笑着哄骗说:  “自白就等于自救,只要你自白,我就放你,还给你一份好土地……”  刘胡兰轻蔑地说:“给我一个金人也不自白。”  张全宝恼羞成怒,他收起阴险的笑睑,敲起桌子嚎叫:“你小小年纪,好嘴硬啊,难道你就不怕死吗?”  刘胡兰逼进一步,斩钉截铁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  张全宝无可奈何,站起来无耻地说:“刘胡兰,只要你当众说句今后不再给共产党办事,我就放了你。”  刘胡兰坚定地说:“那可办不到。”  敌人的利诱和威胁都失败了,但他们并不死心,妄图用血腥的屠杀逼迫刘胡兰投降。在大庙西侧广场上放下了铡刀、木棒,刘胡兰和石三槐等同志被押到刑场,他们怒视敌人,匪徒们如临大敌,惊慌失措。  群众们见自己的亲人来到刑场,一下子涌了过去,匪徒们急忙用刺刀阻挡,张全宝气急败坏地逼问群众:“你们说这7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群众中立刻爆发出了惊天动地的怒吼:“好人,都是好人。”张全宝慌了手脚,急忙命令匪徒准备屠杀,护村堰上架起了机关枪。  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开始了,敌人先将我地下交通员石三槐,民兵石六儿、张年成和干部家属石世辉、陈树荣、刘树山6位同志,用乱棍打昏后,用铡刀一个个杀害了。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大地,锋利的铡刀卷了刀刃,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了祖国的解放,人民的利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张全宝却洋洋自得,指着6位烈士的遗体向刘胡兰嚎叫;“你看见了吧,自白不自白,投降不投降?”  刘胡兰怒不可遏,痛斤敌人;“要杀就杀,要砍就砍,我死也不自白,共产党员你们是杀不绝的,革命烈火是扑不灭的,你们的末日不远了。”  刘胡兰遥望着吕梁山,仿佛想起了敬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想起了培育她成长的党,想起了未来的灿烂世界。  张全宝看见刘胡兰在思索,还梦想着刘胡兰能够转变,刘胡兰忽然转过身来,质问他:“我咋个死法?”  这惊天动地的声音,宣告了敌人的彻底失败,张全宝阴沉着脸,沙哑地发出了绝望的嚎叫:“一个样……”  群众再次向刑场涌来,这情景把敌人惊呆了。  突然,张全宝看到了护村堰上的机关枪,便恶狠狠地叫道:“快,快把机关枪调过来,把全村的人统统给我扫光。”敌人的机关枪在向几百名手无寸铁的乡亲们瞄准……。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刘胡兰大义凛然,挺身挡住了枪口,大声喝斥敌人:“住手!要死,我一个人死,不许伤害群众。”  刑场就是战场,英雄斗志如钢,刘胡兰昂首挺胸迈着矫健的步伐,向着烈士染红的铡刀走去。  铡刀前,刘胡兰止步回首,泰然自若地告别了父母,告别了养育她的家乡土地和勤苦勇敢的乡亲们。“永别了,乡亲们,战斗吧,同志们,敌人的末日不远了,胜利一定是我们的。”她鄙视了一眼垂死挣扎的敌人,甩了甩披在脸上的短发;仰望翻滚的乌云,环顾万里江山……她坚信,黑夜即将过去,祖国的明天将阳光灿烂,就在生命的最后一息,刘胡兰同志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她从容地走向铡刀……  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为了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刘胡兰同志从容就义,壮烈牺牲。  1947年春天,毛泽东同志为她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月1日,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做出决定,追认她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高度评价了她短暂而光辉的一生。邓小平同志题词:“刘胡兰的高贵品质,她的精神面貌,永远是中国青年和少年学习的榜样。”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山西视察工作时为刘胡兰题词:“发扬胡兰精神,献身四化大业。”  刘胡兰,以她的高贵品格、革命气节、英雄壮举铸就了光照千秋激励后人的“胡兰精神”。她的精神,她的英名和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  遗范垂后世,风采映苍穹。  主席毛泽东,感而撰其铭。  落笔仅八字,千载壮忠魂: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1947年2月,山西《晋绥日报》连续两天刊登的消息,使一个女共产党员的名字在华北大地不胫而走。随后,毛泽东又为她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个光辉的名字,就是后来闻名全国的刘胡兰。  毛泽东在指挥全国战局之余,为刘  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是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她凭着对人民的感情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在铡刀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这种表现,恰恰是共产党的革命教育深入千千万万农民心中的结果。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从本质上讲是一场新型的农民战争,是用先进阶级的思想发动和武装千百万原来是小生产者的农民。刘胡兰作为一个14岁的农村少年便能加入共产党,这首先在于她从儿童团起就接受了党的教育,并看到党领导的土地改革给贫苦农民带来了根本利益。为了捍卫本阶级的利益,她能不贪财、不惧死,最后面对敌人的利诱,只回答说:“给我一个金人也不自白。”在刑场上,她又大呼:“怕死不当共产党。”当时,匪军曾从现场的群众中拉出几个人,要他们去打刘胡兰,但没有一个人动手,这也恰恰表现出当时党与群众的鱼水关系。  日,毛泽东为刘胡兰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那恰恰又是中共中央刚刚从延安撤退的8天后,毛泽东正决定离开陕北以游击方式同国民党军周旋。在此紧要关头,全党的领袖在指挥全国战局的百忙中,为一个年轻的女党员写下这样的文字,正有着激励全党和全体解放区人民去英勇奋斗以赢得战争胜利的寓意。  故事  刘胡兰在短暂的花季青春中也曾有过丰富的情感生活,她生前两次订婚,一次恋爱,牺牲后又经历过一场冥婚。临刑前她把王连长送给她的小手帕当成最珍贵的物件交给继母保存。  全国解放后,刘胡兰的事迹被写成书,改编成戏剧、电影、电视剧,生前所在村曾被改为“刘胡兰村”。  1957年刘胡兰烈士牺牲10周年之际,当地兴建了刘胡兰烈士陵园。在烈士墓前,有一尊汉白玉雕成的、昂首挺胸的刘胡兰全身雕像。  当时生活在农村的刘胡兰从没拍过照片,塑造这个形象,是靠继母胡文秀口述介绍刘胡兰的外形特征,由著名雕塑家王朝闻创作出的原件放大、加工而来。  刘胡兰展示在外面的多是凛然无畏、至刚至强的艺术形象,实际在烈士的花季青春中也曾有过丰富的情感生活。  刘胡兰生前两次订婚,一次恋爱,牺牲后又经历过一场冥婚。1946年初,家长按照当地风俗,将刘胡兰与邻村男青年陈德邻订亲。不过因这两个当事人都主张自由恋爱,于是友好商定各自回家劝说父母解除婚约。  同年6月,刘胡兰被破格吸收入党,不久又有人上门提亲。因男方当时在太谷县当学徒不常回家,刘胡兰以不了解男方真实情况而拒绝。当时的刘胡兰已经青春萌动,追求的是自主的恋爱和婚姻。  同年秋,解放军某团连长王本固作战负伤被送到云周西村休养,刘胡兰因常去为王本固做饭、敷药,接触多了,两人产生了爱情。在那个年代,身处封建思想比较严重的乡村,这种行为表现出的恰恰是一种反封建的思想解放。  由于战争环境险恶,加之刘胡兰年纪尚小,她与王本固尚未论及婚嫁。当时王连长只把一条毛毯、一支钢笔和一副眼镜送给刘胡兰家,算是订亲的信物。伤好归队时,他又送给刘胡兰一块小手帕留作纪念。刘胡兰临刑前把这块手帕当成最珍贵的物件交给继母。  刘胡兰牺牲后,由大伯刘广谦操持,曾按当地习俗和一起牺牲的石六儿阴配。1957年,刘胡兰烈士陵园建成,刘胡兰遗骨单独迁进陵园,冥婚至此结束。  无情未必真豪杰。英雄也是血肉之躯,每一个英雄都离不开具体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环境。刘胡兰烈士生前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这使得她的英雄形象更加可亲可信。  她牺牲时二妹刘爱兰在场目睹,  后来参军被分配到战斗剧社,在《刘胡兰》中扮演姐姐。  周总理亲自过问刘胡兰的家事,  为刘的继母解了不白之冤  刘胡兰牺牲半年后,日中共晋绥分局决定破格(通常年满18岁方可转正)追认刘胡兰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不久,解放军攻克文水县城,杀害烈士的阎军连长许得胜、大胡子张全宝等先后被公审处决。  刘胡兰兄妹5人,其中有3人是继母所生。她牺牲时,二妹刘爱兰在场亲眼目睹,1948年底,刘爱兰参军被分配到了战斗剧社,在剧目《刘胡兰》的演出中扮演姐姐。  她的两个弟弟后来参军,分别被当地领导改名为“继英”、“继烈”。由于刘父不擅言词,外出做烈士事迹报告,一般由继母胡文秀担任。  不过,有一段时间,刘胡兰的继母遇到严重的政治麻烦。究竟是谁出卖了刘胡兰,这个疑团长期未能查清,胡文秀曾一度受到怀疑,为此还遭到过批斗。刘胡兰的父亲刘景谦敦厚老实,对此却无法沉默。他和女儿刘芳兰一同赶到北京,找党和国家领导人明断是非。问题最后反映到了周恩来总理那里,周总理亲自过问,才使胡文秀解了不白之冤。  事实真相直到1963年才查清:叛徒是云周西村农会秘书石五则,他曾因包庇地主段二寡妇受到过刘胡兰的批评,后被撤销职务、开除党籍,故怀恨在心。一俟阎军到来,便将刘胡兰等7人全部出卖。石五则于日被政府枪决,受到应有的惩罚。  在这个没有战火硝烟的和平年代里,刘胡兰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但我们不能忘记过去,尤其是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现在的孩子们吃着肯德基、麦当劳,喝着可乐,上着互联网,用着移动电话,他们当中还有多少人知道刘胡兰的名字?所以希望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在一味追求升学率的当下,是不是应该加强一下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教育,让他们不要忘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
  赵一曼的故事  在1935年11月,赵一曼率领的部队被日伪军包围,她要团长带队突围,自己担任掩护,左手手腕中弹负伤。她在村里隐蔽养伤被敌人发现,奋起迎战时左大腿骨被子弹打穿,因流血过多昏迷而被捕。她被押到哈尔滨伪滨江省警务厅受刑后几度昏迷,仍坚贞不屈。她生命垂危时,日寇担心死去得不到口供,把她送进哈尔滨市立第一医院监视治疗。负责看守她的伪满警察董宪勋和医院女护士韩勇义,都为她的英勇所感动,又听她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于是决心参加抗联队伍。在二人帮助下,她于日深夜逃出哈尔滨,朝抗日游击区的方向走。  伪骑警队在第三天凌晨追上了她们乘坐的马车,赵一曼再次被捕。敌人反复折磨了她一个月,她只是怒斥敌人:“你们可以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员的信仰!”  赵一曼负伤被捕解到哈尔滨后,日寇和伪满的警察头目立即对她进行审讯。此时,她伤口不断流出的鲜血湿透了棉衣,依然滔滔不绝地痛斥日寇侵占中国东北的暴行。负责审讯的日本特务恼羞成怒,竟用竹签从她的指甲缝中钉进去,用鞭子狠戳赵一曼的伤口,使她几次昏死过去。日寇将她送到医院,伤势刚好一点,日寇又在病床前审问,赵一曼依然坚不吐实,日寇拳打脚踢,她的伤口再度破裂,又昏迷过去。医护人员甚至包括看守的警察都对她产生了敬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革命烈士的作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