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小象瓷砖什么颜色瓷砖显档次和样式选择多吗?

小学音乐优秀教案(1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音乐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小学音乐优秀教案1  1。了解《月光曲》是怎样谱写成的。从中体会音乐家贝多芬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2。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实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并体会二者结合的作用。  3。给课文分段,说出各段段意和全文的主要内容。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陶醉”、“断断续续”造句。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辨事物和联想。  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贝多芬弹奏第二首乐曲时的情和景。  三课时  第一课时  ①学会本课书的生字新词。  ②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梗概。  第二课时:  ①了解《月光曲》的谱写经过。  ②按事情发展,体会贝多芬感情的变化。  ③分辨课文中哪些是事物,哪些是由实在的事情引起的联想。  第三课时:  ①检查指导“片断练习”。  ②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中心。  ③完成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一)提出单元训练重点  ――分辨事物和联系(板书:事物和联想)。  (二)简介贝多芬,导入新课  板书:  9。月光曲  (三)讲授新课  1。弄清弹奏第一首乐曲的经过。  ①一天夜晚,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了什么?  (听到了断断续续的钢琴声。板书:听、琴声)  解释:断断续续。  ②这琴声为什么引起他的特别注意?(因为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③贝多芬靠近茅屋,又听到了什么?(兄弟俩的谈话声)(板书:谈话)(请一学生读这段话)  弄清这段话中的重点词、体会这段话的含义。侧重分析“随便说说”的含义。  ④贝多芬为什么要走进茅屋?  ⑤贝多芬走进茅屋干了什么?(弹琴)  ⑥他为什么弹琴?(他看到:茅屋中微弱的烛光。有架旧钢琴,坐在钢琴前面脸很清秀的盲姑娘。听到皮鞋匠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听到这话,看到这情形,这一切使贝多芬想到什么?(这家人贫穷,但爱好音乐)激起贝多芬怎样的感情?(激起贝多芬强烈的同情心。板书:同情)  让学生在文中找到贝多芬是怎样说的。  怀着这种感情,贝多芬弹了一首曲子给盲姑娘听(板书:弹第一首)。  ⑦贝多芬弹完第一首曲子盲姑娘有什么反应?  (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解释:纯熟、感情多深。)  ⑧为什么盲姑娘推测出陌生人是贝多芬呢?  这位先生的确弹得很好。这样纯熟的技艺,这样深沉的感情,只有贝多芬才能做到。当时贝多芬正在镇上演出。贝多芬没有直接回答,他想到了什么?(板书:激动)  ⑨这时贝多芬用什么来回答盲姑娘的问话?(琴声)(板书:第二首即《月光曲》。)  2。理解弹奏第二首乐曲的.经过。  ①让学生默读,找出课文中哪些是描写《月光曲》的内容。  贝多芬在怎样的环境里弹奏《月光曲》的?  为了描写这环境,文中用了个什么词?“清幽”。解释:“清幽”。  引导学生体会当时的环境。让学生说出,在这茅屋里,此时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板书:月光、琴声)知道这是实实在在的事物。(板书:事物)  ②在这清幽的月光下,听着美妙的琴声,皮鞋匠好象看到什么?  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这时的海面是平静的。微波粼粼,洒遍银光。(板书:月亮初升的海面出示图①)  (月亮越来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宁静被破坏了。  ③盲姑娘仿佛看到了什么?  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板书:波涛汹涌的大海,出示图②)看到这些现象是由月光、琴声产生的联想。(板书:联想)此时乐曲的弹奏是怎样的呢?(放录音,老师范读,学生体会)  ④听到这首乐曲,盲姑娘的神态怎样?  (“睁得大大的眼睛”。“恬静”――神情安静。本文指心中舒适)  ⑤乐曲弹奏完了,贝多芬离开了茅屋。兄妹俩发觉没有?为什么?(他们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  看到兄妹完全陶醉在他的乐曲中,尤其是给盲姑娘带来了欢乐和幸福,贝多芬也激动万分,哪个词可以看出?(飞奔)  ⑥贝多芬飞奔回旅店干什么?(花一夜功夫记录下这首曲子。板书:记)  ⑦记的是什么曲子?(板书:《月光曲》)  ⑧为什么要连夜把它记录下来?引导学生想一想,贝多芬在散步时,有没有想到要创作《月光曲》?(没有)是茅屋的人和物、情和景激发了他创作的激情。(板书:激情)  (四)归纳小结  归纳本课三个要点,并强调单元训练重点。用以联系后面几课。  ①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听――弹――记),是《月光曲》的谱写经过。(板书:谱写经过)  ②按事情的发展,了解贝多芬感情的变化。(同情――激动――激情)  ③分辨哪些是事物,哪些是联想。文章中运用事物和联想这种知识,究竟有什么好处呢?写文章时,我们分辨哪些是事物,哪些是联想,从而帮助我们很好地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写文章时,在记事中,加上自己合理的联想,能使文章深刻、感人。(板书:深刻,感人。这就是二者结合的作用。)  分辨事物和联想,是这课的重点,也是这个单元的训练重点。今天,我们初步学习了这种知识,在这个单元的《小音乐家杨科》、《一幅壮锦》和《读写例话》几篇课文中还要进一步学习。并把它运用到写作中去,使这种语文知识转化为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  (五)练习  1。学生朗读《月光曲》8、9自然段。  2。布置片断练习:《贝多芬回到客店》  提示:贝多芬回到客店记录《月光曲》,当时他可能怎么写,怎样想。请写一段话。  要求:1。交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2。贝多芬在追记时,眼前可能出现了什么景象。在写事中加入恰当的联想。小学音乐优秀教案2  教学内容:讲述《东郭先生》的故事;安排角色。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音乐剧的主题音调,为演唱打下基础。  教学难点:创编对话、选配音乐、表演。  教学目标:了解故事内容,为表演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阶段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东郭先生》的故事。  师:你们都听过啦,那你来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吧(教师播放音乐剧的主题音乐当作学生讲故事的背景音乐)。  二、学生讲故事  阶段目标:让学生了解《东郭先生》这个故事的梗概。  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学者,名字叫做东郭,他是一个善良又老实的人。有一天,他骑着毛驴,带着两袋子书去远方讲学。当他走到树林的中央时,碰到了一只狼。狼气喘吁吁的.请求东郭先生救救它。东郭先生听了狼的一番好话,就把狼藏进了他放书的口袋里。  音乐(四年级)培训资料狼躲过了猎人的追赶,不仅不报恩,还打起了东郭先生的主意。东郭先生急忙逃命,狼在后面不断地追赶。  这时,来了一个农夫,东郭先生让农夫来评理。农夫说:“小小的口袋怎么能装进一只狼呢?”狼听了急忙钻进了口袋里。农夫和东郭先生连忙把口袋扎紧,把狼扔进了山谷里。  三、教师唱故事  阶段目标:完整地感受整个音乐剧的旋律。  师:故事讲得真好。今天老师不是讲故事,而是要用歌唱的形式把这个故事表现出来。教师播放音乐剧中所有音乐的伴奏,教师边演唱边表演。  师:你们愿意和我一起来表演这个音乐剧吗?  四、安排音乐剧中的角色  阶段目标:为下节课的表演打下基础。  师:那我们现在商量一下,故事里都有什么角色?  有东郭先生,还有凶恶的狼有猎人还有农夫 还有一头毛驴。  师:除了这些主要的人物,我们再来装扮一下这个小村庄吧!  师:好,你们的想象力很丰富,可是我们这样还不能表现这个故事,如果我们能够装扮起来就更好了。同学们,现在就请你们看教科书,根据书上的提示,讨论一下,该作哪些准备呢?  (学生分组讨论)  师:下节课我们就要表演这个小小音乐剧,我们今天已经分配好了角色,请大家回家各自准备道具,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排演音乐剧《东郭先生》。同学们,我们下节课再见!小学音乐优秀教案3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脸谱,使学生了解脸谱是中国京剧中的一种脸部化妆方式。  2.通过学唱《唱脸谱》,让学生了解中国国粹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进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通过画脸谱,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美术这两种诉诸不同感官的艺术学科的结合,培养学生对综合艺术的审美感受。  教学重点:  1.了解脸谱知识,认识脸谱在京剧中的作用。  2.在歌曲演唱中分辨不同脸谱的不同表现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录音机、磁带、画笔、白纸等  教学过程 :  一、赏析与导入──看脸谱  ㈠组织教学:在京剧音乐声中开始上课  ㈡资料展示:多媒体展示收集到的有关脸谱的知识  1、脸谱的产生;2、脸谱的颜色 ;3、脸谱的样式  二、活动与体验──唱脸谱  ㈠新授引入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歌曲──《唱脸谱》(多媒体投影),了解一下歌曲中涉及到的脸谱人物。  ㈡歌曲范唱  1、谈话:听完这首歌曲,你从中知道了哪些有关脸谱及人物的知识。  2、学生自由谈  ㈢学唱新歌  1、学生先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中视唱旋律,然后随教师指挥一起唱。  2、难点突破,前半拍休止  3、随钢琴唱词(体会京剧风味的流行歌曲的.特点)  4、齐唱歌曲(加深情感体验)  三、思考与创作──画脸谱  ㈠欣赏:录音播放京剧唱段,学生思考剧中人物的脸谱可以看出他是什么形象?  ㈡创作:(背景音乐与播放京剧)  1、学生在音乐声中分组画脸谱。  2、在音乐中学生展示作品,师生共评。  四、反馈与小结──演脸谱  ㈠学生戴自制脸谱唱歌曲,教师伴奏。  ㈡小结(多媒体投影展示)  今天,我们一起愉快地学习了《唱脸谱》这首歌曲,学到了许多京剧中的脸谱知识,认识到了祖国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希望同学们在以后不要只欣赏流行歌曲,要多听听京剧,做一个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人……  五、结束课业 在京歌《唱脸谱》音乐中学生走出教室。小学音乐优秀教案4  教学目标  1. 聆听《小青蛙》,感受民族乐器所表示的小动物,通过聆听感受小青蛙的形态动作。  2. 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小青蛙找家》,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准确的与音乐一起开始和结束。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同学保护小动物的爱心  难点:歌曲《小青蛙找家》“跳跳,呱呱”的衬词要唱得短促有力,结束句唱得连贯。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录音《大家来劳动》在教室中进行律动.  二、师生问好  三、聆听《小青蛙》  1. 简要介绍中国民族拉弦乐器:二胡  2. 初听音乐,提示:你听到音乐中有什么的叫声?  3. 揭示课题:小青蛙。种子非常雨露,盼着喝饱了雨水发芽长大,小青蛙们也很喜欢下雨天呢。  4. 聆听音乐,由同学扮演小青蛙,边叫边律动  5. 再次聆听音乐,让同学随意做动作表示夜色、狂风、云雾  6. 让同学把听到的`音乐,想象并编故事  四、扮演《小青蛙找家》  1. 由聆听音乐《小青蛙》导入歌曲  2. 展示课本插图,让同学四人一组编“小青蛙找家的故事”。  3. 听音乐教师和同学互动  4. 同学跟音乐进行扮演  5. 教师范唱,同学跟琴进行模唱  6. 教师边唱边讲述青蛙的心情,  教学随笔小学音乐优秀教案5  【教学设计】  在《动物说话》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聆听描写动物的音乐、模仿动物的动作和叫声,演唱描写动物的歌曲、将自己喜爱的动物编入歌曲演唱,让学生充分认识动物、感受音乐中的动物,了解动物的生存环境,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教学中与自然科学常识整合,注重培养学生听辨能力和观察能力,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能力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聆听和学唱歌曲《动物说话》,在歌声与表演中表达出对小动物的爱护之情。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应和睦相处  2、通过聆听描写动物的音乐,模仿动物的动作和叫声,为学生积累了大量描写动物的音乐素材,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培养学生的创编歌词和节奏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律动。播放轻松、幽默的器乐曲《三只小猪》,教师和学生自由地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你喜欢什么小动物呢?用你喜欢的小动物的叫声问好吧!  师:“汪汪汪,朋友们好!”  学生们也用他们喜爱的小动物的叫声与我问好,  生:“喵喵喵,老师好!”  “叽叽叽,老师好!”……  二、感受导入新课。  聆听模仿。第一次播放歌曲《动物说话》  师:森林里的动物可多了。听!这是谁来了?让我们用动作和声音模仿、表现这些小动物。  聆听歌曲一遍。教师在黑板上贴上小朋友说到的动物图片:小鸡、小鸭、青蛙。  师:日常生活中你还喜爱哪些小动物,会模仿它的叫声或动作吗?  教师把学生说到的动物用简笔画画在黑板上  游戏猜一猜。请学生模仿动物动作和声音,其他同学猜一猜动物名称。  三、学唱歌曲。  师专门出示小鸡的图片。生模仿小鸡的动作和叫声。  板书:小鸡说话唧唧唧。(为学唱和创编歌曲作铺垫)  再次完整聆听歌曲。请学生感受歌曲的速度、力度,节奏特点和演唱情绪。  第三次听歌曲演唱,要求学生在没有唱词的地方做喜欢的动作。(学生们不由自主地活跃起来,有的晃头,有的拍腿,有的跺脚,有的学小兔跳,有的'学小狗叫……)  1=D 2/4  6 3 3 2│3 5 3 │(5656 3 3 │1212 3)│  6 2 2 1 │2 3 2 │(3535 2 │6161 2)│  学唱第一段歌词。  随歌曲伴奏反复唱第一段,并在间奏处学生自由加上自编动作。(正确的演唱为创编歌曲作铺垫)  四、创编歌词。  师:还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也想加入我们的演唱了,请同学们想一想该怎样演唱呢?(歌曲中小鸭、小青蛙、小鸟也可作创编对象)  (有的学生说我想请小青蛙来演唱,有的说我想请小羊唱歌,还有的说我想请小猫来演唱……)  1=D 2/4  6 3 3 2 │3 5 3 │(5656 3 3 │1212 3) │  青蛙唱歌呱呱呱  小羊唱歌咩咩咩,  小猫唱歌喵喵喵,  合作学习。学生自由分小组,改编和创编歌词,结合律动进行表演。  (其中部分学生为新加入的小动物编歌,另一部分同学为歌曲编动作。)  教师和学生讨论:如何把小鸭妈妈也请到我们的歌曲中演唱?讨论中得出:  1=D 2/4  6 3 3 2 │3 5 3 │(5656 3 3 │1212 3) │  老鸭说话嘎嘎嘎  模仿区别小鸭、老鸭的叫声。  朗读歌谣,注意强弱。朗读时,用木鱼敲出强弱。  表演展示。  师:欢迎大家来到“快乐大比拼”!把今天学唱的歌曲、编唱的歌曲表演个大家听。  (学生们尽情表现自我、展示自我,遨游在音乐王国。)小学音乐优秀教案6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乐曲和歌曲的舞蹈性。并能用编创适当的动作合着节拍表演。培养动作的协调性。  2.能看柯尔文手势,认唱la、si,借助听琴感受其音高。  3.能随音乐用手按课本上的图形谱划动或走步来体验音乐。  教学内容  聆听《加伏特舞曲》  聆听《霍拉舞曲》  表演《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  表演《哈里??》  第一节课时:7-1  教学内容:  1.表演《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  2.欣赏器乐曲《加伏特舞曲》  教学目标:1、通过乐曲的聆听,并能感受歌曲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听辨、感受、体验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入座!  2、发生练习。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导入。  2、聆听表演《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组织学生聆听《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的同时选放有关表演《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的多媒体课件,引发学生的兴趣。  (1)提示学生在生活中还有哪些高低不同的声音,模仿给大家听。  (2)分声部读一读。  (3)分小组进行歌表演,看那一组表演的合适,唱歌的效果好。  编创与活动;1.这一课的编创与活动中又安排了认识la、si唱句的知识,教师可结合本课柯尔文手势、结合键盘弹奏音高,让学生感受、模唱,可结合歌曲学会后,让学生模唱歌谱的方法,找出歌中有几处la和si,使学生将对la和si的认识溶入音乐实践活动中。  2.试用la、si与自己学过的音随意编唱。  三、欣赏部分:器乐曲《加伏特舞曲》  第二节课时:7―2  教学内容:表演《哈里??》管弦乐《霍拉舞曲》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表现出音乐的喜爱之情。  2、能够自编动作参与表演。  教学重点:聆听音乐,表现对小动物的喜爱。自编动作参与表演。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聆听《哈里??》完整地听乐曲两次  (1)听乐曲,在课本的方框中划线条,表示听到的声音。  (2)听乐曲,分别学做动作表演。  2、聆听  (1)完整地聆听音乐,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提示学生回答歌中表现的音乐形象听了这首歌后是愉快还是悲伤,并在课本上涂上颜色。  (2)复听歌曲随着歌曲录音用自编的动作表演。  三、欣赏部分:管弦乐《霍拉舞曲》  通过完整地聆听,感受歌曲的情绪、旋律,让学生小声跟唱,教师先不要引导学生注意歌曲中的`切分音,主要通过准确的范唱来解决。  2.教师可提示学生听着歌曲拍手的方式拍击节奏,在实践中体验。再按节奏读歌词、听着音乐填唱歌词,教师提示学生:看谁的耳朵最灵敏,跟唱的准确。讨论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歌曲。  3.编创动作表演歌曲,分小组编创,分别表演给大家看。也可选择好的动作排成一个完整的表演动作。  4.用锣鼓和碰钟为演唱歌曲伴奏,注意打击乐与歌曲演唱的配合。提示学生:打击乐的声音是否应比演唱的声音大?让学生自己分辨、控制声音,而不是教师去要求、学生在无认识的情况下被动地去做。小学音乐优秀教案7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读懂句子含着的意思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4、了解在剥削制度下,穷人的孩子即使有才能,也不可能摆脱悲惨有命运;感受作者同情受压迫者和憎恨剥削制度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重点 读懂句子含着的意思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自学生字新词;学习第1、2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谈话揭题。  同学们都生长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每个人的生活都很幸福。今天我们来看一看生活在人吃人的剥削制度下的穷人的孩子的悲惨命运。  2、以题设疑。  为什么称扬科为小音乐家?他能成为音乐家吗?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按要求课内预习课文。  (1)课文写了小音乐家扬科的什么事?结果怎样?  (2)根据拼音,自己读准生字的字音。  (3),给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屋檐 抗拒 恐惧 凄惨 憋着 惩办 寄居  三、检查、交流预习情况。  四、再读课文,按下列提纲把课文分成五大段。  1、扬科过着贫苦的生活。  2、扬科爱听自然界的乐声。  3、扬科在旅店外边听音乐。  4、扬科去看地主仆人的小提琴,遭受毒打。  5、扬科又一次被毒打后,悲惨地死了。  五、学习第一段。  1、带着下列问题阅读第一段:  (1)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扬科家里十分贫困?  (2)说说你读了扬科的.外貌描写后的感受。  2、交流评议阅读情况。  3、朗读指导(用深沉、缓慢的语气朗读)。  六、课堂练习:  课后习题第4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课文第二、三、四段。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二段  1、读读议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扬科十分爱听自然界的乐声?  2、体会句子里含着的意思,完成课后第2题的第(1)小题。  3、朗读指导。  读这一段话的时候,我们要认真体会扬科酷爱音乐的情感,仿佛也像他一样在欣赏自然界的乐声,读的节奏应该轻松活泼一些。  二、学习第三段。  1、读读议议:这一段和第二段都是写扬科爱音乐,但是有哪些地方不同?  2、体会句子里含着的意思。  先说说下列句子字面上的意思,再议议它们含着的意思:  (1)“窗户里灯光闪耀--都在歌唱,都在演奏。”--含着的意思:这句话实际上是写扬科沉浸在音乐欣赏中的感受,反映出他十分喜爱音乐。  (2)“小提琴的声音--他也够满足的了”--含着的意思:反映了扬科对音乐和小提琴的渴望和追求。  3、朗读指导。读这一段时,语调要轻快,表现出扬科兴奋、激动的心情。  三、学习第四段。  1、默读思考:  (1)课文是怎样具体地写出扬科多么想仔细地看看地主仆人的那把小提琴的?  (2)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扬科被抓住,并且被毒打了?  (3)说说自己对扬科被毒打的看法。  2、交流评议。  3、体会句子里含着的意思,完成课后习题第2题的第(2)(3)小题。  4、朗读指导。  读扬科进食具间看小提琴的部分时,语调要急促,表现出扬科恐惧、紧张和渴望的感情。  四、课堂练习:  课后习题第2题的(1)(2)小题。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课文第五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五段。  1、默读思考:  (1)扬科只想看一看、摸一摸小提琴,却导致了怎样的结局?你是从哪些话里看出来的?  (2)更夫夹扬科“像一只小猫似的”,说明了什么?  (3)扬科“像一只被抓住的小鸟”又说明了什么?  2、检查交流。  3、体会句子里含着的意思,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第(3)小题。  4、朗读指导。读杨科之死的部分,语调要缓慢,表现出对杨科之死的惋惜和同情。  5、总结全文。  (1)杨科只想看一看、摸一摸小提琴却被打致死,这说明了什么?  (2)你认为这篇课文的哪些地方写得最能使你感动?为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地方。  6、课堂练习。  (1)填空:课文记叙了这件事,反映了。  (2)摘抄2-3句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句子。  参考资料:  一、关于课后习题  1、第1题:说明了在人吃人的剥削制度下,穷人的孩子不但不能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无法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而且在遭到迫害致死的悲惨命运。  2、第2题:第(1)题应选(2);第(2)题应选(2);第(3)题应选(2)。小学音乐优秀教案8  教学内容:  一. 表演《可爱的小象》《两只小象》  二. 聆听《小象》《大象》  三. 编创与活动  单元目标:  一. 情感目标:通过听,唱,说,演,感受描绘大象的音乐,从而懂得爱护动物,懂得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二. 认知目标:能够通过对比听辨,区分大象和小象的音乐的不同风格。  三. 技能目标:1.能够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2.能够准确地拍击二,三声部的节奏。  课时安排:共三课时  1. 聆听《大象》《小象》  2. 表演《可爱的小象》,编创与活动  3. 表演《两只小象》,编创与活动  教学设计:  第 一 课 时11  课时目标:  1. 感受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和鲜明的音乐形象。  2. 在音乐中分辨大象和小象音乐的异同。  3. 用自己喜欢的动作参与音乐表演。  教学重点:能通过听辨区别大象和小象的音乐的异同。  教具准备:钢琴,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二. 聆听《大象》  1. 师讲故事导入,动物王国要召开音乐会了,请听这是什么动物来了?聆听音乐,猜猜音乐描写的是什么动物?  2. 生听音乐会,感受音乐描写的是什么动物?  3. 师生讨论  4. 复听音乐  提示:大象的音乐是缓慢沉重,还是轻快活泼的?  5.再次讨论,重点让学生理解音乐的表现与事物的形象动态有直接的关系。  6.复听音乐做动作  提示:大象有哪些习性,它是怎么样走路的?你能模仿大象的动作随音乐走一走吗?  三. 聆听《小象》  1. 师谈话导入,象是人类的好朋友,你知道象能帮人类做什么事吗?  2. 聆听音乐  设问:你感到乐曲是欢快的,还是优美抒情的?你想象小象在做什么?  3. 师生讨论  4. 复听音乐  设问:大象的音乐与小象的音乐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在对比感受中,加深对音乐形象的理解。  5. 再次复听  生在小象的叫声处加入自己的动作。  四. 小结  象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五. 板书  大象 小象  速度:缓慢 轻快  情绪;笨重 活泼  第 二 课 时12  一.组织教学  二.表演《可爱的`小象》  1.师谈话导入  2.生聆听歌曲范唱  设问:听一听,小象的歌曲是几拍子的?你能随音乐拍一拍吗?  3.聆听老师范唱  设问;仔细听听,歌中问了两个问题?小象是怎样回答的?  4.师生讨论,引出歌词的内容。  5. 再次聆听范唱,生随音乐轻轻哼唱。  6. 随琴练唱,师纠正  7. 编创新歌词  找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根据它的特点编创新歌词,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分组开展。  8. 展示编创成果,采用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边唱边表演。  9. 请几名同学用打击乐为演唱的同学伴奏。  三编创与活动  1. 指导学生认真看图,说出象的种类。  2. 设问:为什么说大象是人类的朋友?  四. 板书设计  小 象  第 三 课 时13  课时目标:  1. 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2. 唱会歌曲并演唱旋律。  3. 模仿大象和小象的姿态进行多声部的节奏训练。  教学重点: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具准备:钢琴,自制旋律卡片,教学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二. 复习歌曲《可爱的小象》  学生边唱边击拍  三. 表演《两只小象》  1. 师谈话导入  2. 完整聆听歌曲范唱,设问:歌曲演唱了什么内容?几拍子?  3. 听老师范唱  设问:歌曲中重复最多的是什么歌词?表现了小象的什么特点?  4. 出示旋律卡片  师演唱,生按老师演唱的旋律将卡片排列好  设问:每一句旋律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你发现了吗?  5. 师生配合接唱旋律,生唱每一乐句的第一小节,生接第二小节。  6. 填唱歌词  A. 出示歌词,用点谱法指导学生按歌词节奏朗读。  B. 生随琴填唱歌词  设问:“哟????”应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更恰当?  C.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7. 分小组编创动作,听着范唱录音  8. 配合打击乐完整表演歌曲。  四. 编创与活动  1. 生观察课本插图,师编讲短小故事  提示:大象怎样走?两只小象怎样走?  2. 将学生分成三组,分别担任象妈妈和两只小象,熟悉各自的节奏。  3. 将象妈妈的节奏分别和两只小象的节奏组合。  4. 三组节奏组合练习  五. 小结  象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和保护所有的动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六. 板书设计  两只小象小学音乐优秀教案9  教学内容:  一、学唱歌曲《土拨鼠》。  二、综合训练:三声部和唱片段。  三、欣赏:《欢乐颂》、简介贝多芬。  教学目的:  一、启发学生运用柔和、连贯的歌声和悠长、平稳的气息,唱出歌中主人公对土拨鼠的爱怜、亲切的情感。  二、初步接触三声部合唱,要求保持音准和节奏整齐。  三、通过本课歌曲和欣赏曲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德国音乐大师、交响乐之王贝多芬的生平、作品。  教具准备:  一、贝多芬画像。  二、《欢乐颂》器乐独奏、交响乐中重唱、合唱、管弦乐合奏录音带。  三、录音机。  课时计划:三节。(歌曲、综合训练二节,欣赏一节)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综合训练(十七页中)第一、三声部。  二、学唱歌曲《土拨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歌曲《转圆圈》。  1、用《转圆圈》乐曲进行二部视唱练习。  2、无伴奏合唱,教师指挥。重点:两个声部的音准与和谐。  3、随伴奏合唱。重点:速度、力度的变化以及表情的调动。  二、综合训练(十七页)  1、内容简述:这是一条三声部发声练习曲,选自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三乐章第一呈示部主题。这个主题原是一首捷克名歌,名为《念故乡》,是反映流浪在外的游子思念故乡亲人、期盼回到故乡的一首歌曲。  2、教师范奏(范唱)第一声部旋律。  1=bB 4/4  3.5 5 3.2 1 「2.3 5.3 2 - 「3.5 5 3.2 1 「23 2.1 1 - 「6.1 1 75 6 「61 75 6 - 「6.1 1 75 6 「61 75 6 - 「3.5 5 3.2 1 「2.3 5.3 2 - 「3.5 5 1.2 3 「2.1 26 1 - ‖  3、集体视唱第一声部旋律。  4、哼鸣第一声部旋律。  5、教师范奏(范唱)第三声部旋律。  1=bB  1 - - - 「7 - - - 「1 - - - 「7 - 1 - 「4.6 6 53 4 「46 53 4 - 「4.6 6 53 4 「46 53 4 - 「1 - - - 「7 - - - 「1 7 6 - 「7 - 1 - ‖  6、由学生们唱第一声部,教师唱第三声部的二部视唱,要求:力度稍弱、速度稍慢、平稳,唱时一定要注意自己声部的准确、清晰,还要注意倾听另一声部。  7、教唱第三声部旋律。  8、将学生分成两部分(可对半分),进行两部视唱。  9、在二部视唱基础上的二部哼鸣练习,注意音区的变化而引起力度的变化。  三、学唱歌曲《土拨鼠》。  1、歌曲简介:这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在1789――1792年与家乡波恩创作的许多歌曲之一。当时人们有随身带土拨鼠到处流浪的风俗习惯,就好比现代人在家中养狗、猫,并带他们外出游玩一样。这是一首表现流浪汉与土拨鼠相依为伴的歌曲。  土拨鼠,旱獭。  2、初听演唱录音。  3、6/8拍弱起节奏的练习。  4、视唱曲谱。  注意,带弱起的乐节(二小节为一乐节)、乐句(四小节为一乐句),在乐节、乐句处须用急呼吸换气。  5、按乐曲节奏读歌词,体会乐句与词的关系,找出并标出换气位置。  6、练唱歌曲。  注意前两句与后两句力度上的对比。  7、齐唱《土拨鼠》。  四、作业:  1、视唱《土拨鼠》乐谱。  2、用竖笛吹奏这个旋律。  下课。  课后记:本课三声部合唱片段中的第二、三声部是从属性质,主要以构造和声背景为目的,让小学生轻声哼鸣的同时,注意倾听整体音响效果。另外,当唱“啊”时,力度自然加强,不需要有意突出这个力度。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综合训练:(第十七页)三声部合唱片断。  二、歌曲《土拨鼠》的演唱、处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转圆圈》。  1、分声部视唱。  2、二部视唱练习。  3、二部合唱。  二:综合训练(第十七页)。  1、按第一课时的声部划分,分声部练第一、三声部的视唱。  2、第一、三声部的二部视唱练习。  3、用哼鸣的方法哼唱第一、三声部的二部合唱。  4、从第三声部的学生中抽四――六人,视唱第二声部。  5、第一、二声部的二部视唱练习。  6、第二、三声部的二部视唱练习。  7、三个声部的三部视唱练习。  8、三个声部的三部合唱哼鸣练习,注意调整力度和速度。  9、条件较好的班级,用竖笛合奏这个三声部合唱片断。  10、欣赏:《故乡的亲人》(第五十七页},注意体会想念故乡、思念亲人的那种忧伤心情。  三:《土拨鼠》的演唱、处理。  1、问答:《自新大陆》中的主题《念故乡》、美国歌曲《故乡的亲人》与《土拨鼠》在内容和情绪上有什么共同之处?(都表现了游子飘零他乡的孤独、凄凉和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2、唱一遍歌曲旋律,要求学生区分歌曲的'两个段落,并说出它们在旋律和情绪上的异同。(前一段旋律平稳,感情比较平静,后一段旋律上行,情绪显得较激动)。  3、朗诵歌词,请学生指出语气最为强烈的地方,(啊,土拨鼠),对照旋律(全取曲最高音“3”处),确定歌曲的高潮所在。  4、讨论:应如何运用力度来表现这个高潮部分?(用较强的力度),整句是否都用较强的力度?(应随旋律的起伏而作强弱的变化)。高潮部分出现了两次,是否可以在力度上做一些不同的处理?(前一个高潮部分力度较强,抒发对土拨鼠十分钟爱的强烈感情;而后面的高潮音则用较弱的力度来表现无可奈何的心情)。  在讨论中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方案都可以试一试,唱一唱,让大家进行比较,再得出结论。  5、有表情地演唱这首歌曲。  6、用竖笛练习吹奏这首歌。  四:小结本节课学习、练习情况。  下课。  课后记:《土拨鼠》这首歌的两大特点:一是6/8拍(3/8十3/8),二是每句都从小节的第六拍弱起。启发学生意识到这两点,再去感觉基本节奏,自学起来会很方便。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一、复习、巩固前两课时学习内容。  二、欣赏:《欢乐颂》,简介贝多芬。  较具准备:  一、贝多芬像。  二、录音机。  三、用电子琴演奏的《欢乐颂》录音;用童声合唱的《欢乐颂》录音;用重唱、合唱、管弦乐演奏(唱)的交响乐片段录音。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第十七页)三声部发声训练,《念故乡》片段。  (1)、三声部的视唱练习。  (2)、竖笛合奏练习。  2、抽唱歌曲《土拨鼠》。  3、抽学生用竖笛吹奏《土拨鼠》。  小结、过渡:  这是贝多芬的一首小品、他还创作了许多内容更深刻、规模宏大的大型作品。  关于贝多芬的简介,参看课本第二十一页。  二:贝多芬经典名作片段欣赏。  1、交响曲:  (1)《命运》(贝五)第一乐章主部主题。  (2)《田园》(贝六)第一乐章主部主题。  2、奏鸣曲:  (1)《月光》第一乐章呈示部主题主题。  (2)《热情》第一乐章呈示部主部主题。  (3)《春天》F 大调小提琴、钢琴第五奏鸣曲第一乐章主部主题。  3、歌曲:  (1)《土拨鼠》A、用电子琴演奏的。B、童声合唱的。  (2)《欢乐颂》A、用电子琴演奏的。B、童声合唱的。C、交响乐(贝九)第四乐章重唱、合唱片段。  4、另外欣赏童声合唱《念故乡》。  三:边听边想  1、再听《欢乐颂》片段,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感受(如:兴奋、热烈、雄壮、宏伟、激奋……)。  2、引导学生们将《欢乐颂》与《土拨鼠》从情绪、力度、速度、结束音、色彩等方面进行比较,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欢乐颂》 《土拨鼠》  情绪 热情、欢(明)快 忧伤、低沉  力度 强 弱  速度 快 慢  结束音 1 6  色彩 明亮 暗  3、用以上比较法将本节课所欣赏的八首作品归纳:  (1)《欢乐颂》类:《热情》、《春天》、《田园》及《命运》。  (2)《土拨鼠》类:《月光》、《念故乡》。  4、齐唱《欢乐颂》、或吹奏。  简单小结课堂学习情况。  下课。后记:通过对比,让学生懂得同是贝多芬的作品,整体上感觉反差很大。不同音的使用(特别是结束音)所造成明暗效果是不同的。这也说明使用某些音或节奏、速度、力度,可以反映某些特别的效果。小学音乐优秀教案10  活动目标:  1、培养同学的探索精神。  2、能制作出简易的乐器。  3、同学体验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同学从家里带来的易拉罐、果奶瓶、空塑料瓶、筷子、碗、沙子、豆子。  活动过程:  1、教师放一段优美的乐曲,请同学跟着一起拍节奏。  教师说:“这首曲子真好听,我想请小朋友们用小乐器演奏,可是没有乐器怎么办呢?”  2、请同学积极想方法,来制作乐器,听听用那两种东西敲击出来的声音好听。  3、请同学想一想,假如瓶子里装着东西将是什么效果,装的东西不同效果相同吗?  4、请同学分成三组(豆子、沙子、石头)来进行实验。  5、请小朋友们说一说音响效果有什么不同。  6、大家拿着制作的乐器来演奏。  教学内容  (一)唱歌  (二)唱游。它包括:律动,音乐游戏,歌扮演,集体舞。  (三)乐器;它包括:打击乐,竖笛,口琴,口风琴等。  (四)音乐欣赏  (五)试谱知识与试唱,听音教学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审美能力  (二)活动过程与创新能力  (三)知识与技能  教材分析  (一)歌曲的外部结构  一般指的是什么样的情绪:如欢快,抒情,活泼等。是什么民歌,是什么民族或者是哪个国家的。主要偏重于文学文字的分析。  (二)歌曲的内部结构  一般是指节拍,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色,音区,调式,曲试,复调,和声等。  教学重点(一)一般只写一点,重要的相对集中一些。不具体指知识技能。指用什么方法和教学手段。多次学习后力争达到解决教学重点的目的。  教学难点(二)一般也是比较单一,集中,但主要是指技能技巧,知识概念的具体掌握程度。  一、组织教学  (1)律动:听音乐进小跑步教室 。  (2)师生用音乐互相问好。  二、基本训练,节奏听辩和旋律创作练习。  (1)听教师击拍节奏,由学从复拍节奏,然后选择相应节奏花朵贴在花盆上。全班随教师指点的顺序连续击拍五朵花上的节奏。  (2)视唱旋律花盆上的音。选择节奏上的某种节奏进行do,mi,sol的旋律创作。要求组成一个短小的乐剧,同学相互商讨,逐一进行创作扮演9边唱边加上声势动作)  三、新课导入  (1)把歌曲旋律作为视唱练习。  (2)引导同学分析歌谱使用了几个音?(do,mi,sol)在同学自身墨唱后,指定同学视唱。进一步指导同学分析歌曲可以分为几个小乐句?每个乐句的句尾是否相同?师生边用中速唱边分析(五个小乐句,每句的句尾最后一小节都是do,mi sol节奏,音高相同)。再分析每个小乐句的长短是否相同?怎么不同?(2+2+3+3+3)同学按呼吸记号指示换气,边拍手边跺脚视唱,唱出二拍的强弱。  (3)熟悉do,mi,sol的音高,在五线谱上的线间位置,使用音条乐器(木琴,铝板等)演奏歌谱。同学只奏每一个乐句的句尾do,mi,sol教师奏其它局部  (4)用竖笛演奏歌曲旋律  四、新课导入  (1)学唱《乃哟乃》歌词。  (2)教师范唱并提问歌词内容歌曲情绪。  (3)同学以欢快的.情绪自身填唱歌词。  (4)引导同学理解歌词,“乃哟乃,乃哟呵”的意义,并在演唱时用强弱变化唱法。反映出欢快的情绪。让同学尝试创作填唱其它歌词。进一步体的会歌词的表情意义。  五讨论歌扮演  以各种扮演形式深入表示歌曲热烈,欢快的情绪,将同学分成小组进行扮演形式的创编。分组扮演,师生边唱边舞,在欢快的情绪中结束课程。小学音乐优秀教案11  教学目标:  1、发现和感受大自然中小水滴的可爱和小溪清澈透亮、蜿蜒曲折、缓缓流淌的秀美,具有爱水、爱大自 然的美好情感。  2、体验小小的我与集体的密切关系和自尊、自豪的情感,体会“汇涓成海、聚沙成塔”的哲理。  3、从描绘小溪的文学、音乐、等作品感受形象美、旋律优美感。  4、感受歌曲乐句的变化,能用二声部或三声部的形式唱歌。  教学准备:  1、各种水声音的录音,水滴、小溪、大海的图片资料。  2、歌曲《小小的我》 、散文诗《两条小溪》录音磁带。  3、打击乐器,电子琴。  教学重难点:  难点:学生能在教学情境的启发下畅所欲言,谈出自己对生活中所发现的颗颗小水滴汇成涓涓溪流的'感受。  重点:学生能从描绘小溪的文学、音乐、作品中感受到语言美、旋律美、节奏美,能用自爱、自豪的情感唱出《小小的我》 。  教学过程:  1、播放欢快的音乐旋律欢迎学生进入课堂,师生问好后先播放事先准本好的音乐片段,体验水声,引发兴趣,表达感受,由此引入新课。  (1)教师播放录音,让学生仔细听辨各种水声(水滴滴落、小溪流淌、大河奔流、海浪涛涛),由此活跃课堂气氛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  (2)学生交流各种水声给自己留下的感受,教师从中加以引导,并由教师用键盘乐器、打击乐器敲击模拟不同的流水声,也让部分学生参与敲击模拟。  2、欣赏有关保护水资源的招贴画及节约用水的公益广告,讨论交流招贴画、广告“如果你不珍惜水,那 么最后一滴水就是你的眼泪”的含义,表达爱护水资源的情感。  3、教师播放《小小的我》的音乐录像先让学生欣赏,并说说听后的感受(音乐风格,音乐的情感等等)  4、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歌曲旋律较为难唱的节奏和旋律,重点讲解。  5、学生在掌握歌曲旋律的正确演唱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来演绎歌曲!如小组唱,轮唱等等。  6、教师可以简单的教会学生一些身体律动,让学生在边唱边跳的欢快气氛中感受歌曲。  7、先由教师十分散文诗朗诵《两条小溪》并播放录音磁带。再由学生朗诵感受。  结束课堂:  让学生课后复习歌曲,并唱给爸爸妈妈听,讲讲今天的音乐可学习到怎么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加入爱水行列。小学音乐优秀教案12  教学目标:  1.扮演《摇船调》,感悟谜语的乐趣,课后收集更多的谜语进行民间文化交流。  2.猜谜活动交流。  3.单元小结。  教学重难点:  1. 感悟谜语的乐趣。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1.由《猜调》导入:一问一答的歌曲上节课我们学了《猜调》,今天我们再唱一首这样的一问一答歌曲  2.聆听(录音)范唱。要求:能听出问什么?怎样回答??  3.再听范唱。要求:能感悟到“摇船”的感觉吗?如当你有感觉时,请用摇船的动作为歌曲随同律动  4.用投影或幻灯打出歌谱(也可抄成歌片),让同学边听录音边做摇船动作边看歌谱,反应快的同学可以随录音轻声哼  5.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下,分男女声(或小组)试唱歌曲。教师从中获取反馈,纠正个别乐句的`错误,如第3、4小节的一字多音,和点节奏等  6.各人自学歌曲并设计扮演  7.各组排列成船形(四组4条船)教师手执口风琴到各组轮流伴奏(不带旋律,曲谱见课本),全班同学随教师的口风琴伴奏边唱边观察各组的扮演(即兴)。教师到哪一组中间,该组就边唱边扮演,各组唱一段歌词即间→答→问答。师生评价  8.同学学习口风琴伴奏:?  (1)找到G音和G=1,并顺次找到“1 2 3 5”四个音  (2)学奏伴奏谱8小节  (3)在教师弹奏钢琴的旋律下,同学吹伴奏  (4)学习最后4小节口风琴伴奏  9.两组为一歌队,一问一答(扮演、伴奏,均由队员自身承当)。  10.评价小结。  11.猜谜语活动?  ⑴各人把上节课后收集到的谜语进行交流  ⑵修改收集到的谜语  ⑶为《摇船调》编创新的歌词  ⑷演唱创作新的歌词的《摇船调》,并进行扮演  ⑸单元小结:音乐与人的关系给我们带来童趣、乐趣。  12.教学小结。小学音乐优秀教案13  目标  1. 通过听《阿细跳月》、《歌声与微笑》,唱《同坐小竹排》、《西伦达》,感受中外民族民间音乐,理解本课主题“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  2. 能主动参与听、唱、舞的音乐实践活动,表达自己愉快、欢乐的情感。  3.能准确地为歌曲打节奏和用打击乐伴奏,积极参加探索声音的游戏,主动与他人合作。  教学重点:  了解不同少数民族的歌曲及他们的民族特点。  教学难点:  歌曲变换拍子和弱起小节的准确演唱。  教学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聆听《阿细跳月》  1、 教师可在初听前,借助于幻灯、图片等简介彝族同胞的有关风俗、服饰特点。然后拍着手听音乐。  提示:你感到音乐描绘了怎样的场面?彝族同胞在做什么?试试看,编几个动作表达你的心情。  2、 复听时,让学生以轻快的动作随着乐曲跳舞,表现乐曲的.欢快情绪。  提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着极其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我们要多注意一些民族音乐的旋律,把它们牢牢记在心里。  3、让学生听听乐曲与歌曲的区别。  二、 表演《同坐小竹排》  1. 听歌曲录音,随着歌声拍手、拍腿,看谁的反映快,能跟上歌曲的节拍。(可放两遍录音)视学生的程度,教师可带着学生拍击,体验歌曲的强弱规律。  2. 随着教师的歌声和琴声边唱边拍,让学生拍击准确、跟唱准确。注意衬词要唱得连贯,结束音四拍,时值唱足。  3. 指导学生分两组进行打击乐伴奏,一组前4小节,另一组后4小节,两组衔接要准确,而且要求学生倾听,注意打击乐与歌声的协调。  4.一部分学生唱歌、拍手,一部分学生伴奏。小学音乐优秀教案14  教学目标:  1、能模仿各种动物的声音和动态,表现小动物活泼可爱的形象.  2、能学会唱《母鸡叫咯咯》,并大胆进行表演。  3、能大胆担任音乐故事表现中的角色,体验新的艺术表演形式。在表演中懂得热情好客,礼貌待人,能愉快与他人合作。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欲望,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体验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  能自主地创编动作,在表演中表现出热情好客,礼貌待人的好品德,能愉快与人合作。  教学准备:  课件、头饰、录音机、小动物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1、 走一走  听〈母鸡叫咯咯〉音乐,律动、活泼地走进教室,问好。  2、 激情导入  师: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旅游,去参观一个住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的家。请看大屏幕。  二、 引导掌握(故事设计)  1、 练一练。  师:早晨,太阳公公出来了,小动物们都伸伸懒腰,醒了。农场顿时热闹起来了,可小羊仍在恋床。羊妈妈催促:“小羊小羊,快起来,一(5)班的小朋友要来参观我们的农场了!”我们和羊妈妈一起催催小羊吧。  (唱咩、咩、咩)  师:有谁愿意当羊妈妈带着小羊。  (学生表演)  师:远处传来了叫声,原来鸭妈妈听说农场今天有许多客人来参观,也带着小鸭来了,他们排得整整齐齐、一摇一晃地走过来,边走边叫。谁来想学鸭妈妈和小鸭子?  (学生跟着老师学小鸭)  师:看小鸡也来了。小羊、小鸡、小鸭都来了,我们互相合作,老师当指挥,一起边唱边表演吧!  2、 唱一唱  师:(放录音《母鸡叫咯咯》)我们来听听、看看。大家在哪里听过这首曲子?母鸡是不是在生蛋?  生:有,母鸡在生蛋。  师:母鸡生蛋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一起来表演好吗?  3、 听赏  (1) 初听  师:热热闹闹的农场,又吸引了许多的小动物,你们瞧!(边放录音,边在屏幕上出现小动物)  (2) 复听  师:同学们,咱们把这些小动物画出来,贴在这个空旷的农场里,或贴在头饰上,代表动物们欢迎小朋友来参观好吗?  (边听,边画颜色)  (3) 再听  师:同学们,我们分角色各自表演吧!  三、 课堂小结小学音乐优秀教案15  音乐课:《猜》  教学内容:  唱:《夏天的雷雨》  听:《狮王进行曲》、《天鹅》、《森林狂想曲》  动:我们的发明 谜语童谣  教学目标:  1、 以“猜”为主线贯穿全课,让同学从不同视角联想感受音乐。  2、 学会用明亮丰满、有跳跃感的声音演唱《夏天的雷雨》,在一定程度上表示出歌曲的情绪。  3、 朗读谜语童谣,能够用卡农的形式进行两声部的节奏朗诵。  4、 欣赏音乐《狮王进行曲》、《天鹅》、《森林狂想曲》  教学过程:  一、 师生问好 30′  二、 热身舞 4分钟  三、 猜谜语 并介绍谜语的由来 2分钟  师:小朋友,看到这个“猜”字,你想到了什么呢?(猜谜语)  师:看得出你们都很喜欢猜谜语,桥,教师两边挂着许多小灯笼,上面有很多谜语,咱们现在就来猜一猜,好不好?  师:你们知道吗,谜语有着悠久的历史,古时候,每逢元宵节,人们将自身制作的谜语挂在花灯上,供人们边观灯边猜谜取乐,就这样谜语成了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并一直流传至今。  四、 我的发明:谜语童谣 8―9分钟  师:瞧,我今天就带来了一个花灯,上面有一个谜语童谣,请小朋友放把谜底先在心中不说出来。  1、 依照节奏来念童谣,先在心里默读一遍。请你观察这4句童谣的节奏完全相同吗?(不同)  2、 找出不同的一句,并把节奏读出来。  3、 把其他三句的节奏读出来。  4、 完整齐读 两遍  5、 老师要为童谣配上动作,小朋友看看老师做了那些动作?  6、 再请你仔细观察,那几句动作相同。  7、 请小朋友们边念童谣,边做动作。  五、 歌曲《夏天的雷雨》 15分钟  1、 师:其实谜语不只可以说,而且还可以唱出来,不信你们听?  2、 师范唱  (1)师:谁知道谜底呢?  (2)老师问请小朋友来回答。  (3)现在老师按节奏问,请小朋友按节奏回答,看看那几句节奏相同。  (4)唱着问答  (5)老师完整问,同学回答  (6)分组,一问一答,再换过来。  师:这么好听的谜语歌,一定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你们猜猜看,会叫什么名字呢?(出示歌曲明)  请小朋友们跟着音乐唱一遍。  六、 音乐猜谜游戏 8分钟  师: 下面咱们再来进行猜谜游戏好不好,我这儿有三个谜语,可是谜面不是用文字表示出来的`,而是三段音乐,  生活中处处都有音乐,有时我们还可以根据音乐展开充沛的想象,通过聆听音乐,你都听到了什么声音,猜猜描绘的仿佛是一副怎样的画面?  《森林狂想曲》介绍:音乐制作人耗时5年,深入台湾森林实地录音,收集了鸟类、蛙类、禅类等100多种自然声音,创作了这首《森林狂想曲》。  让我们伴着美妙的音乐,再读一读那种谜语童谣,体会一下美的意境。  七、 总结  今天音乐课,我们读着节奏猜出了童谣的谜底,唱着歌曲猜出了夏天的自然现象,同时我们还根据不同的音乐联想到不同的内容,最后让我们在这美妙的音乐声中结束今天的音乐课。  分析:热身舞,让小朋友们自然的进入到音乐的氛围当中,同时拉近了老师和同学的距离。猜谜,是小朋友最喜欢的游戏之一了,用猜谜导入童谣即自然又生动,在童谣的念说中,还交叉了节奏练习和卡农练习。歌曲的学习也和谜语不分开,老师和同学以接龙的方式学习歌曲,防止了保守的老师教、同学学的方式,使同学更加主动、积极。最后的音乐猜谜其实就是欣赏,猜,只不过是让小朋友表达自身对音乐的感受,但稍稍变换一下方式,小朋友们就觉得乐趣无穷了。  教学反思:在学校试教了多次,总的来说教学效果还不错。可能是追求完美的缘故,所以总觉得公开课的课堂上不应该出现问题,应该一气呵成。所以在学习歌曲的环节,我往往会忽视纠正的重要性,难点的乐句也只是略微讲一讲。所以我发现小朋友们在第一课时总是不能很好的把歌唱好。这是我在今后教学中要注意的。在课堂的最后中我设计了一个环节,就是让小朋友们欣赏《森林逛想曲》,并在乐曲中再来念一念谜语童谣。我这样设计一是为了前后呼应,二是想让小朋友们感受音乐的感染力。但这一设计比较有争议。有的老师觉得很好,因为《森林狂想曲》非常美,配上童谣别有一番意境。有的老师觉得多此一举,没必要欣赏这首乐曲,更不用回过头念童谣。我呢分别听取了两种意见,拭教了两节课,发现其实小朋友很喜欢这首音乐,他们听得聚精会神,因为他们喜欢,所以我坚持了我的最初设计。我想一切的设计都是为了小朋友,只要他们喜欢,只要让他们在我的课堂能够有所收获和快乐,那么费些心思又何妨?【小学音乐优秀教案】相关文章:小学音乐优秀教案01-29小学音乐优秀教案15篇03-25小学植树节音乐优秀教案03-02《音乐与绘画》教案-小学音乐教案09-29大班音乐优秀教案《音乐喷泉》09-22中班优秀音乐教案01-30关于音乐优秀教案03-01优秀小班音乐教案03-28优秀中班音乐教案11-07
《泥工》大班美术教案(通用11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泥工》大班美术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泥工》大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玩泥的乐趣。  2、尝试运用团、搓、按、捏等技能制作喜欢的作品,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3、感受陶艺艺术的特征,加深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5、愿意参加美术活动,感受绘画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黄泥、图片、泥工作品、牙签、珠子、竹签等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准备了一件好玩的东西,想送给大家,你们想要吗?  (出示黄泥并分泥)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泥巴可以怎么玩?幼儿演示,在玩泥的过程中提问:感觉泥巴是怎么样的?(引导幼儿说出泥巴的特性)通过玩泥了解泥巴可塑性强,比较容易成形。  2、欣赏陶艺作品,引导幼儿学习制作方法  泥巴的用途可大了,它可以通过多种程序来制作成一些好看的陶艺作品,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一种。(欣赏图片)  老师这里也准备了一些泥工作品,小朋友们想看看吗?(出示第一组作品)这里全是特色小吃,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它是怎么做成的?然后请小朋友讲解观察到的制作过程,老师加以补充。(然后出示第二组作品)这里是动物之家,请小朋友们讨论一下这些小动物是怎么做成的?请代表讲解,教师补充。  3、交代要求,幼儿操作,老师指导。  小朋友们想不想也制作这样的泥工作品,下面请每个小朋友选择自己的位置,制作自己喜欢的作品。在制作的过程中有些工具很危险,容易扎到同伴。像:竹签,等,小朋友们用时要注意安全。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注意提醒幼儿:分泥要注意大小比例,连接时要稍用力,连接位置要正确,特别是小动物的胳膊与腿。  4、欣赏作品  老师请幼儿评价,谁的作品最漂亮。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愉悦了孩子的身心,让他们尝到了久违了的快乐,同时给我也带了启发和深思,使我看到了孩子的另一面,特别是发现了一些平时默默无闻的孩子却有着一双灵巧的手,有着一个爱幻想的大脑。通过本次活动,使我看到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天真无邪的.童心,这是平时课堂上难以发现的,这次活动给了孩子一个动手的机会,一个创造设计的空间,活动中孩子们勤于思考,乐于动手,敢于创造,不论作品的大小、样式,只要他们动手了,只要他们感到快乐了,就一定有收获。  小百科:泥巴是与生俱来的大自然的产物,也是人类最原始、朴素、自然、温馨的建筑材料。  《泥工》大班美术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爱动物是小朋友们的天性,孩子们肯定也非常愿意把动物用各种形式表现出来,考虑到绘画蜗牛对中班的幼儿有一些简单了,所以我们改用泥工的形式来表现,正好我们班的特色就是泥工,孩子们平时经常用泥工做各种各样的物品,所以相信他们对这次的活动也一定会有很大的兴趣的。  活动目标及重难点  中班幼儿动手能力已经有了一个明显的提高,可以用多种方式来玩橡皮泥。而且每一个活动我们力求能够让孩子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所以我制定了一下的目标:  1、学习运用捏、团、搓、卷等技能用橡皮泥做蜗牛。(重点、难点)  2、感受泥工活动的乐趣。  3、萌发喜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的充分对于上好一节活动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也根据活动的需要准备了:橡皮泥、火柴若干,课件一份,小蜗牛的家的场景。  教学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借助多媒体,利用直观形象的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幼儿大致知道了制作小蜗牛的过程。  操作法:幼儿在操作中锻炼自己的手部肌肉的能力,在操作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教学过程  我把活动分成4大部分:引起兴趣――示范制作――幼儿操作――相互欣赏。  1、看课件,引起幼儿兴趣。  首先先出示泥工蜗牛的身体,请幼儿猜猜这是什么?通过猜测,发散幼儿思维,引起幼儿兴趣。再出示蜗牛的壳,请幼儿接着猜,最后出示完整的泥工蜗牛图片,请幼儿说说小蜗牛长得什么样子的?通过由身体――壳――完整的蜗牛图的展示,既引起了孩子的兴趣,又让孩子清楚的知道了蜗牛的整体构造,为之后的制作做好了准备。  2、示范制作小蜗牛。  先向小朋友们提问小蜗牛用什么材料做成?是怎么做出来的呢?请幼儿自由发言,然后教师示范讲解,注意要点:先选一种颜色的彩泥把它捏软,团成球,搓长做蜗牛的身体;再选另一种颜色的彩泥搓长,从一头开始卷,要卷得紧一点。在头上可以用火柴做小蜗牛的触角和眼睛。通过提问、让幼儿观察,让他们知道蜗牛制作的材料。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有助于幼儿接下来的自由操作  3、幼儿操作。  在操作前教师向幼儿提出要求:提醒小朋友橡皮泥、火柴不能吃,不能往地上扔,不和别人争抢彩泥;火柴头很尖不能对着其他小朋友和自己的眼睛。然后再请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在操作前提出相应的要求,避免孩子在操作中发生危险,教师的巡回指导有助于幼儿能够更好的完成制作。  4、相互欣赏。  请幼儿把自己做好的小蜗牛放在提前做好的场景里面,大家一起围绕着相互欣赏,幼儿边欣赏边听教师介绍:小蜗牛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特别喜欢在晚上或下雨的时候出来玩,最怕太阳晒了,所以,小朋友在外面看见蜗牛时,千万不能把它放在太阳底下跟它一起玩。在欣赏过程中听听教师的介绍,初步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萌发保护小蜗牛的情感。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轻松幽默的小故事,故事中弥漫着一股平静悠闲的气氛,而故事中对四季不同景色的描述,更为故事增添了美丽的色彩。这样精致的小故事适合各种年龄的幼儿欣赏。本节课在环节设计上合理有序,幼儿兴趣高,态度积极,课堂氛围融洽,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在幼儿表述四季特征的环节中,词语运用有些单一,需在以后的活动中不断累积。  《泥工》大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搓长、由内向外盘的技能用橡皮泥制作蜗牛。  2、初步学会将蜗牛的平面形象用立体形象表现出来。  3、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橡皮泥、泥工板;蜗牛图片、范作、牙签。  教学重点与难点  搓适当长度进行盘圆,用辅助工具表现头与身体的花纹。  教学方法与手段  示范讲解法;实物辅助教学。  一、激发幼儿对蜗牛的兴趣。  1、出示蜗牛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2、提问:“这是什么?它长的`什么样子?”  二、引导幼儿学习用橡皮泥制作“蜗牛”。  1、帮助幼儿感知制作方法。  教师出示事先做好的蜗牛,“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你们知道我是怎么做的吗?”  2、讨论制作方法。  教师与幼儿一同讨论并尝试制作蜗牛。  制作方法:先把橡皮泥挫长;再盘圆;在一侧插上短棒成头;最后在蜗牛身上用牙签刻上花纹。  3、指导幼儿进行操作。  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教师重点指导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帮助他们完成蜗牛的制作。  三、结束评讲活动。  1、请幼儿相互欣赏作品。  2、引导幼儿边欣赏边数一数同伴做了几只蜗牛。  3、讲评幼儿作品。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成功在于老师相信孩子,让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由于孩子在画自己的所想,所以作画时显得特别愉悦,也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中产生了那么多的创意,我也受益匪浅,有的孩子的蜗牛形态我都没有想到。  《泥工》大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喜欢玩泥,对泥工活动感兴趣。  2、能够用泥制作自己喜欢的冰棒。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将橡皮泥分桌摆放。  2、冰棒图片,冰棍棒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创设小象买冰棒的情境,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1)教师头戴小象头饰玩具,模仿小象声音买叫卖,又香又甜的冰棒谁来买啊!  (2)教师从盒子里掏出冰棒,边掏边提问:这是什么呀?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有代表性的)  (3)将水果放在幼儿的.桌子上的盘子里,让幼儿亲自感知一下。  2、交待制作要求,引导幼儿捏泥。  (1)教师引发活动兴趣:小象带来了这么多水果,它听说我们班小朋友的手特别能干,能捏出好多的水果是吗?那我们做些水果送给小象吧!  (2)教师介绍材料及制作要求。  (3)教师示范讲解:我喜欢苹果微,我拿一块红泥,放在手心里……  (取泥―――团圆―――用辅助材料做苹果瓣和叶子―――放在展架上)  3、幼儿捏泥,教师指导。重点引导幼儿练习团圆的技能。  4、幼儿作品展示。  幼儿将制作的冰棒展示架上,教师引导幼儿欣赏作品,用小象的口吻鼓励幼儿。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是通过欣赏泥工作品,让小班幼儿初步了解泥工艺术,并练习泥工的基本技能:团和捏,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及创造力。在活动开始时,先让幼儿掌握了怎样去和泥,由于小班孩子初次接触泥工活动,我又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孩子们积极参与,以引起他们的强烈兴趣,并在团团捏捏的过程中体验到玩泥的快乐。虽然孩子们的作品还较粗糙,但很可爱,有的还较有创意,虽然他们玩的手指黑黑的,但都很开心,而我陪着孩子们玩泥巴,也像回到了儿时快乐的感觉。  《泥工》大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搓、团、压、拼、粘等泥塑技能进行平面泥塑,制作不同形态的花朵。  2、能大胆想象,把制作出的花朵组合,制成“花环”、“花篮”等。  3、在动手操作中建立自信心,大胆表达对妈妈的爱。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橡皮泥每人一份、泥工板每人一个、泥工刀若干、纸盘每人一个。  活动重难点:  1、重点:引导幼儿在欣赏的基础上,学习用搓、团、压等方法制作不同形态的花朵。  2、难点:锻炼幼儿良好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活动过程:  1、教师播放课件,引导幼儿欣赏“美丽的花”,感受橡皮泥花的不同特点。  师:3、8妇女节快到了,今天我们一起来逛逛花店,给妈妈选一束她喜欢的花,作为节日礼物,请你仔细看一看这里都有哪些花朵?  师:这些花哪些地方一样?哪些地方不一样?师:每朵花有哪几部分组成?  小结:每朵花都由花瓣、花茎、叶子组成,但有的花茎是直的,有的叶子是尖的,有的叶子是圆的,大小也不一样,花瓣数量也不同  2、教师和幼儿一同探索了解花朵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1)教师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观看后思考花朵的制作方法。  提问:这样一朵美丽的花是怎么做成的呢?猜一猜我们可以怎么做?  (2)教师示范制作花朵。  小结:用团、搓、压等方法把彩泥做成长条形。将不同形状的.橡皮泥组合在纸盘上,制作出不同造型。  3、播放音乐,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你喜欢什么样的花朵呢?快来选择橡皮泥制作属于自己的花朵吧。  4、作品展示,分享交流。  引导幼儿相互介绍自己制作的花及制作方法。提问:哪朵花是你制作的?你是怎样制作的?提问:你最喜欢哪朵花?为什么?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把自己制作的泥工花,送给妈妈,大胆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泥工》大班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会运用泥工的多种技能,按书中的故事内容进行恐龙形象、动作的简单塑造。  2、学会正确使用工具,发展观察力、创造力。  3、会分工合作,共同体验成功的愉悦。  活动准备:  1、为每组选一本塑造有关恐龙故事的参考书,事先让各组幼儿都看过,引导幼儿对恐龙有初步认识。  2、恐龙玩具模型、各种恐龙图片,如霸王龙、翼龙、剑龙。  3、各种颜色的橡皮泥,泥工板,牙签、背景音乐。  活动重点:  抓住恐龙的外形特征,用泥塑的'形式独立完成捏制完成恐龙造型。  活动难点:  正确把握不同体型恐龙的身体部分的比例。  活动过程:  一、出示恐龙玩具模型,引起幼儿对泥塑活动的兴趣。  1、教师:“这些故事书中的角色――恐龙是我们大家最喜欢的了,今天老师正好也邀请到了一位小客人,让我们看看它是谁吧?  2、出示恐龙模型,了解恐龙不同的外形特征。  提问:这是什么恐龙?它最明显的特征是什么?你知道它的本领吗?  小结:恐龙一般身体大,尾巴粗而长,后腿粗壮,从头至尾线条像山坡一样,它们都有锋利的牙齿,有甲、剑等生长物。  二、讨论、明确泥塑的制作方法。  提问:看一看这个故事中有哪些恐龙?它们长得是什么样的?在做什么?可以用什么方法捏恐龙的头、身体和尾巴?  三、播放背景音乐,请幼儿分工制作,教师观察、指导。  1、鼓励幼儿既要相互合作,又要尽量独立完成自己的任务。  2、也可选用其他材料,如用树枝做树等。  3、做完的先分组进行讲述练习。  四、讲述表演,共同欣赏评价。  提问:谁来讲一讲你做的是什么恐龙?他在干什么?他们之间都发生的什么事情?  活动延伸:  1、在美工角展览幼儿的泥塑作品供大家观赏、交流。  2、鼓励幼儿阅读其他方面的图书,进行有关人物、动物等形象的塑造。  《泥工》大班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和制作,感受"脸"的怪诞美,开拓幼儿视野。  2、了解有关脸部变形的造型特点。能运用"叠加法"进行泥工制作。  活动准备:  PPT、刀具、泥工板、各色橡皮泥、音乐。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教师变脸,直观导入:  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教师变表情。  提问:刚才我做得表情有趣吗?你觉得哪里有趣?谁能来说说?眼睛呢?嘴巴呢?  请幼儿学一学:笑、哭、生气。  教师小结:我们脸上的眼睛、鼻子、嘴巴变化一下,故意变得大大的,或者小小的,或者皱皱的,就会很有趣。我们叫它"夸张"。  上次,黄老师带大家欣赏过夸张的.脸的画。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许多夸张的脸的泥塑。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看看,它们是这样变化的,哪里进行了夸张的变化。  二、观看PPT,欣赏"脸"。  提问:xx眼睛、嘴巴夸张。 xx脸上没有变化,头的周围又很多装饰物,很夸张。你觉得它们哪里进行了夸张?大小对比。  教师小结:这几幅作品,我们小朋友都看出来了。有的是眼睛、眉毛、嘴巴进行了夸张,有的是头上有很多装饰物,有的则是表情相反做对比。看上去也很夸张。那,请你来做这样的脸,你想怎样来夸张变形呢?  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三、要求与步骤  我们应该先做什么?(脸)怎么做?  示范:分泥。  要求:用叠加法装饰。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调节一下颜色,注意搭配。不要把颜色用力摁,会混色。使用工具注意安全。  四、播放音乐,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五、评价:  用照相机拍照幼儿作品,在视频展示仪上展现。请幼儿欣赏并说一说哪里夸张。  《泥工》大班美术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泥板法和短泥条粘贴的方法制作一件恐龙化石作品  2、能大胆地进行陶艺创作活动,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恐龙化石》PPT一份,动感影集一份。  2、陶泥人手一份,工具、辅助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欣赏幼儿已制作恐龙作品,导入活动。  孩子们,你们喜欢恐龙吗?  瞧!这些都是你们做的恐龙,谁先来猜猜,这是什么恐龙?它长得怎样?这又是什么恐龙?它有哪些特征呢?  教师小结:你们真棒!认识这么多的恐龙。怎么现在我们生活中没有恐龙了呢?  二、出示恐龙化石照片:  问:这是什么  问:你知道它是怎么形成的吗  (发言讨论)教师总结:化石形成视频(看回答问题情况)  讨论恐龙化石的组成部分:ppt帮助想象(头颈,胸骨,脊椎骨,尾巴,四肢)  三、教师示范  1、小组讨论:怎么做呢?  2、教师简单演示,加强印象:  1、制泥板  2、画形状  3、捏制龙骨  4、粘贴  四、幼儿操作  要求:两人合作,运用短泥条粘贴的方法,完成一件恐龙化石作品  教师重点指导:如何分工  五、作品展示,评价总结。  谁愿意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的作品呢?哪组是最快完成的,请你们说说是怎么合作的?  活动反思:  1、在这次的教学活动中,我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抓住幼儿喜爱恐龙爱玩儿、爱发现、爱创作的特点,引导幼儿塑造不同的恐龙形象,在绘画、讲述的过程中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提高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在这个活动开始的部分,先引出恐龙玩具来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让幼儿大胆的联想,能够根据自己了解恐龙的知识,接着采用视频的.形式,让孩子观察恐龙的不同特征及不同动态,即帮助幼儿发现恐龙的品种多,进一步的帮助幼儿建构了的知识经验,为幼儿绘画活动做准备。整节课来说,气氛都很高涨,课堂秩序也很好。  2、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我坚持以幼儿主体,教师只是参与者与指导者。在活动中鼓励幼儿发挥想象,鼓励幼儿的大胆创作。  3、在创作过程中,已经掌握了绘画技巧的幼儿,纷纷迫不及待的拿起笔来,独立创作出许多造型夸张、想象奇特的形象,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得幼儿明白如何化繁为简,灵活运用图形的组合变化出各种动物的形象,更加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增强了幼儿绘画的信心。  不足之处:  1、在范画展示时,一定程度上局限了部分幼儿的创作;  2、由于个体差异性,导致部分幼儿不能很好地观察并把握恐龙的特征画出来;  3、幼儿对美术表现能力的差异,有的幼儿不能较好地运用色彩夸张地表现。比如:线条不够连贯、流畅,色彩较单一、配色不够鲜明等。但在绘画过程中,没有很好的表现出来,这是本活动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以后活动中值得注意的是应加强对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增强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多进行个别引导,让幼儿带着问题去观察,并在观察中发现问题。为此,我通过鼓励幼儿采取合作的形式,进行经验的提升和分享,多加引导,对于能力比较弱的幼儿,应采用与幼儿共同合作,鼓励这些孩子,并带动所有幼儿愉快创作,争取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完成得更好!  《泥工》大班美术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观察鱼的外形特征,运用橡皮泥表现不同造型的鱼的特点。  2、能运用团、搓、捏、压、墩的技能制作身体不同形状的小鱼,尝试运用多种方式给小鱼装饰花纹。  3、通过制作小鱼,感受泥工活动的乐趣,产生喜欢海洋动物的情感。  活动重点:  能用团、捏、压、墩的技能制作不同形状身体的小鱼。  活动难点:  能用多种方式给小鱼装饰花纹。  1、知识经验准备:请家长配合帮助幼儿认识了解海底世界里的海洋动物,重点了解海底世界里各种各样的鱼的外形特征。  2、教具准备:泥工板人手一份、多色太空泥、泥塑刀、剪刀、贝壳。  3、课件准备:海底世界课件、制作步骤图、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海底世界小鱼课件,激发幼儿兴趣。  1、提问:“小朋友们知道海底世界吗?”激发幼儿对海洋动物的喜爱。  2、提问:“小鱼长什么样?”引导幼儿了解小鱼的外形特点。  3、小结:海底世界里的小鱼种类很多,它们长着会摆动的尾巴和鱼鳍,身上还有漂亮的花纹呢。  二、出示泥工小鱼,了解小鱼的外形特征,激发制作的兴趣。  1、“今天老师也带来了许多海底世界里的小鱼准备参加选美比赛,  快来看一看。这些小鱼长得什么样子?”激发幼儿观察泥工小鱼的兴趣。  2、提问:“这些小鱼是什么样子的?小鱼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身体上有什么样的花纹?”引导幼儿观察讲述泥工小鱼的特点。  三、出示步骤图,引导幼儿制作海底世界里的小鱼。  1、提问:“怎样做一条海底世界里的小鱼呢?”出示步骤图引导幼儿观察制作步骤和方法。  2、提问:“三角形身体的小鱼是怎样做出来的?”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小鱼的塑形方法。  3、教师用儿歌示范讲解制作的难点  儿歌:团呀团呀团成球,手掌轻轻压一压,一根手指当尺子,两根手指当镊子,夹住彩泥碰一碰,变成三角鱼身体。  4。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小鱼身体的花纹可以用不同的工具进行装饰。  提问:“小鱼身上都有什么样的花纹?是怎样制作的?”丰富幼儿制作经验。  四、幼儿制作小鱼,体验泥工制作带来的乐趣。  1、导语:“小朋友想不想来试一试?你想做什么形状的'小鱼参加选美比赛?装饰上什么样的花纹会更好看?”  2、幼儿动手制作(播放背景音乐)。  教师巡回指导:  (1)指导幼儿制作不同形状身体的小鱼。  (2)指导幼儿用多种方法给小鱼装饰花纹。  五、展示讲评作品,激发幼儿对小鱼的喜爱  1、交流讨论:“谁的小鱼做好了,快把小鱼带过来,和小伙伴说一说  你的小鱼是什么形状的?哪里漂亮?让你的小鱼交交朋友!”引导幼儿相互欣赏交流制作的小鱼。  2、请个别幼儿交流设计的小鱼  “什么样的小鱼可以参加选美比赛呢?小鱼身体的形状要多种多样,身体上的颜色、花纹要与众不同。谁想来说一说?请幼儿发现讲述小鱼的美,引导幼儿体验制作的乐趣。”  课后反思  海底世界里有丰富多样的海洋动物,孩子们最常见的就是各种各样的鱼,从孩子们的兴趣点出发,活动开始,我设计请幼儿欣赏“海底世界小鱼”让幼儿了解小鱼的外形特征,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之后通过实物激趣法让幼儿看一看、说一说用泥工制作好的小鱼,引导幼儿讲述泥工小鱼的特点,更清楚的了解泥工的可塑性以及花纹装饰带来的美,激发幼儿动手制作的兴趣。  在学习制作的环节中,我遵循幼儿学习的发展规律,让幼儿观察在前,给予幼儿充分的表达机会,理解小鱼制作的步骤图,由于三角形身体的小鱼制作方法对于幼儿来说有一定难度,所以我以朗朗上口的儿歌配以步骤分解图的形式展现三角形鱼的塑形方法,帮助幼儿掌握塑形的难点。  在幼儿制作的环节中,通过创设的情景“小鱼选美比赛”,引导幼儿想一想可以制作什么形状身体的小鱼,装饰上怎样的花纹会与众不同,通过制作体验法配以欢快的音乐推进幼儿泥塑制作的兴趣,发展幼儿的小肌肉动作。  分享交流环节中,为了推进幼儿之间的社会性交往,我设计让幼儿带着自己制作好的小鱼交朋友,为幼儿提供了相互欣赏、充分表达的机会,此外,我还将幼儿作品当中的闪光点进行了归纳、总结,让幼儿在泥工制作中掌握更多的技能。  但是,活动仍存在不足之处,在制作过程中可以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指导能力较强的幼儿设计更有创意有规律的花纹。  《海底世界》整节活动的设计遵循了美术教学的规律,引导幼儿从“赏”美开始,过程中感受美、表达美,最后表现美,萌发了幼儿对美的熏陶以及对海洋动物的喜爱之情。  《泥工》大班美术教案 篇10  活动目的:  1、通过学做饼干,培养幼儿对泥工的兴趣,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2、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椭圆形、三角形)。  3、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1、每人一盒橡皮泥、泥工板、各种印花工具(小雪花积塑、带有凸凹不平花纹的小玩具等)、几何图形模具(酸奶瓶剪成的圆形小圈、牙膏盒剪成的方形小框、朴克牌折成的小三角形等)、各种形状的饼干。  2、吃过不同形状的.饼干。  3、学习儿歌《饼干》。  活动过程:  一、复习朗诵儿歌《饼干》。  二、学习制作不同形状的饼干。  1、小朋友朗诵得很好,你们喜欢吃饼干吗?(喜欢);你们吃过一些什么形状的饼干呢?(圆、方、三角、椭圆)老师逐一出示食物饼干;我们吃过的饼干上有没有花纹呢?(有)今天我们就来学做饼干,好吗?(好)  2、请小朋友先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  a、先把橡皮泥捏一捏,团一团,团成圆形;  b、把团好的橡皮呢放在泥工板上压扁;  c、在橡皮泥上用印花工具印上自己喜欢的花纹;  d、用几何图形模具将橡皮泥切割下来,变成一块圆形、方形或椭圆的饼干,将边上多余的橡皮泥去掉。这样一块饼干就做好了,把做好的饼干放在盘子里,多余的橡皮泥放在盒子里。  3、小朋友自己来学做饼干......。(放一点音乐)  4、请小朋友把做好的饼干放到中间的桌上来,让大家都来参观,比一比谁最能干,做得最好。  三、评讲幼儿作品:  a、从颜色上看:多漂亮的饼干呀!有红色、绿色、蓝色.......;  b、从形状上看:这些饼干多美呀!有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  c、从数量上看:小朋友都很能干,做出了这么多的饼干,真棒!  四、活动延伸: 将橡皮泥、印花工具、几何模具放在活动区,让幼儿自己玩;老师也可准备一些小动物模具,教小朋友用同样的方法做其它的东西,如;小鸭、小鸡等。  教学反思  教小朋友用同样的方法做其他的东西,如:小鸭、小鸡等。我们在以后的活动中,要多多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鼓励幼儿自己动手,激发他们参与动手活动的兴趣橡皮泥、印花工具、几何模具放在活动区,让幼儿自己玩;老师也准备一些小动物的模  《泥工》大班美术教案 篇11  活动目标  练习揉、团、捏的动作,体验美术创作的快乐。  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活动准备  橡皮泥、小花瓶、长短不一的小树枝、泥工板、托盘。  操作要点  1、取一一小团彩泥,在泥工板上揉、捏成花状。  2、将泥团粘在树枝上。  3、依以上方法,让做好的小花和绿叶开满树枝。  4、清理剩余材料。  5、欣赏自己的作品,并摆放到展示台上。  指导建议  1、根据幼儿能力差异,可引导幼儿塑造出不同形状的'花朵。  2、可选用废旧瓶子,由幼儿用彩绘及皱纹纸条等材料进行装饰。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泥工》大班美术教案】相关文章:大班美术教案大班美术教案02-17小班泥工优秀教案08-25大班美术教案[经典]08-04(精选)大班美术教案08-09大班美术教案【经典】08-10大班美术教案[精选]08-10[经典]大班美术教案08-16大班美术教案10-11(精选)大班美术教案07-2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颜色瓷砖显档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