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国最大的奶牛养殖基地在哪里分布主要分布在哪些区域我知道的有新疆,内蒙,东北三省,河北,山东


2022-11-21 20:40
来源:
草原古都生活宝典发布于:北京市
11月11日至13日,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线上形式在重庆大学举办,我区共有10个项目参加角逐。11月21日,大赛组委会正式公布总决赛成绩,其中包头师范学院《林下黄金-国际领先育苗技术打造菌根共生体系》项目获得高教主赛道金奖;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粪”发有为-奶牛养殖场资源化利用开拓者》项目获得职教赛道金奖,这也是我区在职教赛道上获得的首金。内蒙古科技大学《大地生态焕肤新计划-“双碳目标”下高效修复老矿区,助力生态振兴》等3所高校的5个项目获得高教主赛道银奖,内蒙古大学《沙漠人参-锁阳,开启农牧民致富的金药匙》等2个项目获得“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银奖,内蒙古师范大学等20所高校的60个项目获得铜奖。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安全伙伴-化工企业智能巡检灭火机器人》成为我区首次入围总决赛现场赛的萌芽赛道项目。
近年来,自治区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从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扶持、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建设、营造大学生创新创业良好环境、办好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五个方面制定了20条务实举措,大力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为了更好地激发广大师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热情,做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创,今年初,教育厅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激励措施》,明确了11条激励措施。同时,教育厅指导承办高校办好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内蒙古赛区选拔赛,通过严把评审关、重点项目征集培育、强化项目打磨、联合东北三省教育厅举办线上专题辅导等多种措施全方位提升参赛项目质量,有效增强了我区参加国赛项目的竞争力。
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由教育部、中央统战部等12部委和地方省级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创新创业赛事,是覆盖全国所有高校、面向全体高校学生、影响最大的赛事活动之一,也是世界大学生实现创新创业梦想的全球盛会。2022年4月,第八届大赛正式启动,报名参赛人数1450万余人,参赛项目340万余个,覆盖参赛国家和地区111个,真正实现“百国千校万人”参赛。2015年以来,我区在前七届大赛中累计获得全国总决赛金奖4项、银奖26项、铜奖121项和单项奖2项。
一起来看金奖项目内容——
林下黄金——国际领先育苗技术 打造菌根共生体系
此项目由包头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18级至21级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团队倾力打造,依托学校的植物组织培养实训平台进行技术研究与创新。
自 21 世纪初开始兴起林下经济,已经逐步成为当代林业发展的主流形式之一。林下经济是新时代新征程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攻方向,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任务,要让农林民快速致富,广袤的林地合理利用方案正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而林粮结合模式、林药结合模式、林蔬结合模式等众多套种模式下,大多数存在着效益不高、管理繁琐、短季收获等痛点。
林下黄金团队针对林下经济问题潜心于研究与开发,采用菌根林苗共生体套种独特核心技术打破人工种植产量低的问题,使成菌产量提升了百分之四十,定植周期由之前的五到七年产菌缩短到三到五年、培养液雾化技术提升菌根生成量,使侵染苗的产菌量提高到自然产出的四到五倍,侵染成功存活率98.5%以上。
团队利用内蒙古等地区广阔的林地资源,为农林民、林业合作社、广大种植户,提供了具有双重效益的携菌林苗,有效改善林下种植的痛点。开发出的抗逆短期林苗与脱毒高产林苗两种林苗系类普适内蒙古大部分林区,并且侵染的优质菌种可以间接增加苗木的养分,保障林苗正常生长,使得林间生态系统更加稳定。而专利的脱毒技术留存优势共生菌类,提高块菌的产品、品质克重、使得鲜菌无虫蛀、无烂菌。
目前学生团队拥有核心技术专利五项,团队正以项目核心技术布局两种共生菌林区套种体系,一种是牛肝菌与油松共生体系,另一种是猪块菌与青杄共生体系,可以普适更多林区土壤,为未来林下经济市场夯实基础,赋能块菌行业正态发展。
在未来,团队将持续推进试验林合作地域推广,立足内蒙古,辐射陕西、山西、辽宁等地区发展核心地域,全面构建共生菌核心种植体系,开拓更多业务市场、发展更多周边产业,致力林间经济,打造智慧种植,真正做到产为民而产,商为民而商,利为民而利。
“粪”发有为——奶牛养殖场资源化利用开拓者
内蒙古是中国的绿色奶罐,奶牛存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奶业振兴是重要的发展战略。要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打造有机种养循环新局面,让畜禽粪便循环生“金”,奶牛养殖场粪污育肥至关重要。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粪”发有为》项目团队多次深入牧场实践,针对传统装置存在的过滤不精细、灭菌不彻底、生产效率低等问题,自主研发水流分配器和人字形筛网,过滤精度可达微米级,过滤效率高达96%,高效破解滤渣分离难题,同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两项,在市场竞争中形成有效的技术壁垒,并将新工艺、新技术成功应用于牛粪育肥I号和颗粒水溶肥Ⅱ生产线,实现有机肥的标准化生产。
项目集学院师生以及行业专家团队力量,首创了场中建厂模式,配套三种生产线组合,通过牧场配套还田,农业经理人等三种销售模式,因地制宜,多方共盈。解决牧场的污染排放问题的同时,把废弃的牛粪变成了宝贵的有机肥。
项目发展中,项目团队荣获多项国家级奖项,赛教融合的同时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学院产学育人的新模式。2022年,项目创始人贾国龙被评为“闪亮的日子—青春该有的模样”全国大学生创业典型人物,并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青年创客”活动主讲嘉宾,面向全国大学生分享创业经验。
未来,项目将面向其他省、市、自治区复制推广,预计3年内布局场中厂100家,提升产品质量和种类,5年内覆盖12个奶牛养殖大省,争做牛粪资源化循环利用的领跑者。以牛粪育肥,创新培肥技术,护良田亿亩,助力生态保护。
具体名单如下:
金奖项目
银奖项目
铜奖项目
萌芽赛道入围现场赛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编辑:孙雪滢
校审:包革命 义德仁 秦钰
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政务新媒体“内蒙古教育发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最大的奶牛养殖基地在哪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