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学物理,离散数学,大数据计算,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课后答案操作系统,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要怎样才能考过?

第二十四届“我爱我师——我心目中最优秀的老师”公共课、专业课优秀教师日历翻新,又是一个毕业季经历了近三个月的多重评选第二十四届“我爱我师我心目中最优秀的老师”公共课、专业课优秀老师评选活动圆满结束我们终于迎来了揭晓结果的时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三十一位敬爱的优秀教师(以下排名不分先后)公共课1姜琳婧老师姜琳婧,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讲师。主讲课程:《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本硕博均就读于北京科技大学,先后获土木工程学士学位、结构工程硕士学位、工程力学博士学位。先后担任学院研工组组长、团委书记、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现为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研工组组长、博士生辅导员。曾获北京科技大学首届“十佳辅导员”,两次获得北京高校优秀辅导员,曾获北京科技大学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就业工作杰出辅导员等称号。2018年开始讲授《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两次获得学生最满意授课教师奖。老师寄语:广阔天地,任君飞翔,不经意感受母校追寻的目光,更请记得母校愿做你永远的蓄能站2姚琳老师姚琳,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信息基础科学系教授,北京市教学名师。主讲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应用》等。原教育部(2006-2012年)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高教学会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曾获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校级本科教学优秀奖一等奖等。主持或参与省部级教改项目多项。主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工信部“十二五”规划教材立项教材等多部。老师寄语:自信勇敢谋未来,感恩珍惜爱的人。不忘初心前行路,明日启程再辉煌。3汪红兵老师汪红兵,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信息基础科学系主任,教授。主讲课程:《数据与计算思维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基于人工智能的数字图像处理及应用》《计算机实践》。目前担任中国金属学会冶金流程工程学分会副秘书长、中国金属学会智能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工业互联网智库委员会专家。主持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中的课题一项,参加两项“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主持多个横向项目,特别在复杂工业机器视觉系统和智能决策系统方面实施了一系列工业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发表多篇行业顶刊论文,取得多项专利。曾获泰山钢铁优秀教师奖,“华为云与计算先锋教师”等荣誉称号。老师寄语:生命因为勤勉的努力而精彩, 青春因为执着的追求而绚丽。4曹丽梅老师曹丽梅,北京科技大学数理学院副教授。主讲课程:《微积分》(国家线下一流课程)《解析几何》《线性代数》《微分几何》《近世代数》等。主持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横向科研项目共7项;主持参加省部级及校级教改项目共15项;作为主编出版校级规划教材1部;参与录制《微积分(上)》《微积分(下)》《解析几何》3门慕课;曾获“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教学奖励10项;2022年入选北京科技大学青年教学骨干人才。老师寄语:厚德载物,勇往直前,勤学好问,艳阳高照。5李娜老师李娜,北京科技大学数理学院统计系高级讲师,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主讲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等。曾先后获得“北京市第九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理工A组一等奖、“第三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理科组一等奖、国家线上一流课程主讲教师、北京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负责人等。代表论著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4版)》、《数学实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分册》、《大学数学教学案例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篇》、《应用随机过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全程指导(第3版)》 。老师寄语:亲爱的同学们,愿你扬帆起航,归来仍是少年!6李响老师李响,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主讲课程:《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社会实践》。曾任2018级、2019级研究生辅导员,现任2020级研究生、2021级本科生辅导员、学院团委书记、工会文体委员。曾获首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北京科技大学十佳辅导员、优秀学生工作者、优秀工会干部、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就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老师寄语:你若盛开,清风自来。7游楠老师游楠,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讲师。主讲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欧洲联盟与中欧关系》。主要研究方向是欧洲社会思潮、欧洲政党政治、中欧关系等。曾于清华大学政治学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并担任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近5年来,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项,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清华大学人文社科类课题等。曾在国内外主流刊物和媒体发表多篇学术文章和报纸时评30余篇,部分被SSCI、CSSCI、北大中文核心、KCI、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 A刊收录。出版中文学术专著1部,英文2部,参与编著著作3部。2021年指导本科生暑期社会实践,荣获校级金牌团队。荣获第十二届北京高校教学基本功比赛《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二等奖、第十二届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功比赛三等奖和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国际政治研究分会第四届教学比赛一等奖。老师寄语: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青云万里,未来可期!8姜晶花老师姜晶花,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讲课程:《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青年伦理学会理事,中国政治伦理学会理事,南京儒家礼仪研究会副会长(1988年成立)。主要研究方向为伦理学、经济伦理、礼仪与伦理。参与多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项目、中央党校部级重点课题项目。独立发表论文30多篇,出版专著《人性:善恶之间的困惑》《城市价值与文化伦理》,编译《资本论》,主编《中学生文明礼仪读本》,《中华传统文明礼仪读本》。主持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企业伦理责任与企业家道德责任之当代建构路径研究”(16BZX101)(已结)。主持201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华传统文明礼仪读本”(15JPJ019)(已结)。主持2017年南京市社科联“社科知识与百姓生活”《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读本。2004年至2019年主持南京师范大学校级博雅课程《礼仪文化与交往艺术》。近年来,为社会、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开设近百场礼仪文化讲座与礼仪培训;多次参与江苏电视台《德行天下》电视栏目特约评论及江苏教育电视台、江苏广播电台等媒体活动。老师寄语:学习是学习者的美德!阅读沉思,让我们在人类熟悉的、经典的文字中感悟真理,品鉴趣味,提升美感,直至洞悉生命的真谛!9毕丞老师毕丞,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技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主讲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式与政策》和《辩论与演讲口才概论》,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概论》等。武汉大学哲学与新闻学双学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技哲学博士,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现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生态学哲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方法论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传统文化与生态哲学分会理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终身会员,北京科学史与科学社会学学会理事,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科学哲学(生态学哲学)、技术哲学(人工智能哲学)、科技与社会(科学与文化、环境与社会论、环境伦理学等)等领域的研究。老师寄语:观大千世界,永恒者二: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10王小宁老师王小宁,北京科技大学武装部军事教研室副教授。主讲课程:《军事理论》《军事技能训练》《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概述》。现任北京科技大学人民武装部副部长,曾任北京科技大学教务处注册中心主任,高等工程师学院副院长、副书记。现兼任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国防体育分会副秘书长、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国防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高校国防教育协会副秘书长、北京市教委军事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组组长。先后荣获 “北京市征兵工作先进个人”、“北京高校优秀德育工作者”、“北京科技大学先进工作者”、“北京科技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北京科技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老师寄语:未来之路上,要不惧生活的“欺骗式干扰”,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敢于对困难“压制性干扰”,不要后悔自己的努力。专业课1李飞老师李飞,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副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岩土工程专业博士。主讲课程《土力学》《土木工程数值计算》《岩土工程数值方法》。研究方向为岩土工程稳定性与耦合问题数值分析;多场耦合非连续、非线性地应力场反演及重构方法;岩土工程结构分析与优化算法。代表著论有《深部多场耦合作用的非线性地应力构建方法研究》《基于稀少样本数据的地应力场反演重构方法》《混合颗粒体光弹力链定量提取方法》等。老师寄语:愿同学们知行合一,笃行不辍,未来定会可期!2宋大钊老师宋大钊,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教授,现任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副院长,担任国际学术组织ICMSSE委员,全国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院长联合会秘书长,中国矿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煤矿智能开采与岩层控制分会理事,能源领域行业煤矿瓦斯治理与利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IJMST等期刊编委。主讲本科生课程《地下工程智能安全技术》、研究生课程《安全工程学》。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层次人才“天池百人计划”等人才计划,荣获北京市应急管理领域青年学科带头人称号。长期从事地下工程煤岩动力灾害预防研究,揭示了煤岩损伤破坏过程力-电耦合规律,建立了煤岩损伤破坏电磁辐射定位模型与方法,提出了冲击地压灾害多元融合预警原理与方法。成果成功应用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项示范工程等20多个工程现场。主持国家自然基金等纵向项目9项,出版中、英文专著各1部,一作/通讯发表SCI论文63篇,EI论文19篇,制定行业标准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美国发明专利4项,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0余项。老师寄语: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3金爱兵老师金爱兵,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资源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讲课程《岩石力学与工程》《边坡工程》《爆破工程》。2006年获北京科技大学工程力学博士学位,2012年到澳大利亚南澳大学做访问学者。主要从事采矿工艺与理论、边坡加固理论与稳定性分析、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等教学研究工作,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项目、863项目和教育部科技项目10余项,主持和参与矿山等企业委托项目40余项,主讲两门本科生课程。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各类科技论文80余篇,其中SCI、EI检索40余篇。老师寄语:求真务实,努力创新,既要仰望天空,又要脚踏实地。4张家靓老师张家靓,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讲课程《冶金物理化学Ⅱ》《有色金属二次资源回收》。2014年获中南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受聘于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期间赴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进行访学研究。近年来一直从事有色金属二次高效循环基础与产业转化研究。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青年科学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科研项目14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Green Chemistry(封底论文2篇)、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等期刊发表 SCI论文40余篇,其中,中科院1区论文20余篇,引用总数1500余次,单篇最高引用350次。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其中,10项专利实现技术转让,作为主要完成人开发的新技术在企业建成2项万吨级生产线。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13)、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2/16)、全国冶金高校院长奖、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循环经济科技创新青年优秀贡献奖、北京科技大学优秀班导师等,指导本科生团队获得全国大学生冶金科技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兼任《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英文版)》、《IJMMM》、《Tungsten》等7个期刊的青年编委。老师寄语:结硬寨、打呆仗,日拱一卒、功不唐捐。5王丽君老师王丽君,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共性材料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主讲课程《冶金物理化学》《冶金熔体》《冶金物理化学前沿展》。2002和2005年分别获北京科技大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09年获瑞典皇家工学院博士学位。2010年2月至今在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协同创新中心, 讲师、副教授、教授。分别在山西太原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英国剑桥大学和日本东京工业大学从事过研究工作;先后获中国金属学会“冶金青年科技奖”、北京高校青年英才计划、首届黄大年冶金教师团队、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北京科技大学泰山钢铁优秀教师等荣誉。获省部级一等奖3项和二等奖1项。在Metall Mater Trans B、J Hazard Mater、J Mater Chem A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5项,出版中英文专著各一部。参与编写冶金教材1部。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冶金物理化学》主讲教师。兼任《Acta Metallurgica Sinica (English letters)》、《Journal of mining and metallurgy section B: Metallurgy》、《Metals》期刊编委。老师寄语: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不忘初心,不畏将来。6滕蛟老师滕蛟,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2003年7月于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系获博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2016年12月到2017年6月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做访问学者,现为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教授。长期坚持本科一线教学工作,讲授《固体物理》《量子力学》《“老子”启》等课程,多次获“我爱我师-我心目中最优秀的老师”等荣誉;研究方向涉及宽禁带半导体材料、MEMS器件、磁性薄膜材料与器件、拓扑绝缘体、纳米晶可控生长和塑性形变、量子输运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面等多个方向。在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Nano letters、Physical Review Research、Physics Review B、Scr. Mater、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国际一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若干。老师寄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7郭翠萍老师郭翠萍,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系教授,为本科生讲授《材料科学基础》国家精品课程及《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材料热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选论》等课程。2007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2011年2-12月和2012年2月到2013年2月分别在德国弗莱贝格工业大学和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做访问学者。在科研方面,主要从事相结构与相平衡、材料热力学和材料设计等领域研究工作。近五年来,作为负责人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 项,作为主要参加者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在国外知名学术刊物,如: J. Alloys Compd. 、 Metall. Mater. Trans. A、CALPHAD 和Intermetallics 等发表SCI 论文100 余篇。在学术兼职方面,目前担任中国物理学会相图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老师寄语:愿你们今后在求学道路上勇攀高峰,在工作岗位上闪闪发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8张俊海老师张俊海,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业设计系讲师,主讲课程《计算机辅助二维设计》《人因设计》《设计工程基础》。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学士,设计艺术学专业硕士。设计作品曾获首都高校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国际工业设计展金奖、文博会银奖等奖项,拥有多项发明、实用新型及外观专利,长期从事产品设计研发、多媒体展览展示空间设计、计算机仿真动画、城市公共艺术等科研项目。近年参与多个国家级、省部级大型景观项目。主持开发的多款智能硬件产品及配套平台获得全国创新创业大赛奖项。指导学生获得多项国际大赛、“互联网+”大赛奖项,入围多项学校“种子计划”创新创业项目。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硬件及互联网创新产品研发、数字孪生产品开发、博物馆类公共空间装饰艺术等。老师寄语:稳扎稳打,砥砺前行!9何思倩老师何思倩,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业设计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讲《社会创新设计》《设计方法学》和《设计概论》三门专业课程。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在CSSCI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设计研究论文,曾获2022年《装饰》杂志(CSSCI)年度优秀论文。2015-2019年主持“幸绘京城手工艺寻访计划”,设计成果和教学实践被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新华网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已出版《幸绘京城守艺人》。主持标志设计项目中标“北京儿童友好城市标志”,两次获得红点设计大奖和台湾光宝创新奖,设计作品多次受邀参加国际国内设计展览。主持并参与北京市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课题。主要研究领域:儿童智能产品设计、数字健康产品设计、社会创新设计、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与再设计等。老师寄语:保持本色,做独一无二的自己。10汪群慧老师汪群慧,北京科技大学能环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讲课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1982年和1984年分别获哈尔滨工业大学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1997年获日本九州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获宝钢教育优秀教师奖,北京科技大学“研师亦友-我最喜爱的导师”,【我爱我师-我心目中最优秀的老师】, 北京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均排名1),30余次获各类科技竞赛和学生评优的优秀指导教师奖。研究方向有固体废物的资源化与能源化;环境生物技术;环境电化学技术;危险废物管理与风险控制技术。发表SCI论文16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主编论著和教材3部。老师寄语:让努力成为一种常态、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11张瀚文老师张瀚文,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博士。主讲课程《可编程控制器及应用》《电工技术B》。研究方向为工业过程监测、工业设备健康管理、流程行业数字孪生系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课题、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浙江省博士后择优资助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等科研项目,曾获中国自动化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自然科学二等奖、张钟俊院士优秀论文奖,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北京市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主讲本科生课程:可编程控制器及应用、电工技术B。获全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电工学课程教学竞赛北京赛区一等奖(第一名),北京科技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老师寄语:初上讲台的40个学时幸运地遇到了2019级,感谢你们的鼓励和包容,祝大家毕业快乐、前程似锦!12孙亮老师孙亮,北京科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智能无人系统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讲课程《控制工程基础》《智能感知》《参数检测及仪表B》《应用力学基础B》《线性系统理论》《自适应控制》。2016年1月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七研究室获得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17年11月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出站;2017年12月至2022年10月于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系工作,其中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于英国拉夫堡大学航空与汽车工程系作国家公派访问学者;2022年11月至今于北京科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智能无人系统研究所任教,并担任党支部书记。先后主讲的多门本科生课程均通过学校规范课认定,累计讲台学时达524学时,曾获得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三等奖1次、院一等奖2次。担任自1809班和智能181班主任及25位本科生的全程导师,曾获得院优秀本科生全程导师和校十佳班主任提名奖等荣誉。长期研究方向包括非线性力学系统控制、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空间飞行器控制、机器人控制等,近年来扩展到工业过程系统优化控制及多源信息融合等领域。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6项,相关学术成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5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老师寄语:树立远大理想,锤炼品德修为,练就过硬本领,保持健康体能,愿你不负盛世、不负重托,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人生华彩篇章。13班晓娟老师班晓娟,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主讲课程《编译原理》。北京科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导,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11次和12次党代会代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及智慧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数字孪生应用分会副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人机交互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总装备部探索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项目多项、三百万级以上企业重大课题多项。在Nature子刊及CCF-A等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300余篇,获发明专利30余项、软件著作权30余项。获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或二等科研教学奖励6项。注重国际学术交流,与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英国国家计算机动画中心、荷兰乌得勒支大学、格罗宁根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诸多知名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注重科技成果转化,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共建“5G+工业视觉联合创新实验室”,与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共建计算机科学与主动健康技术联合实验室等,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实际落地应用。老师寄语:计算机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需要自己多动手,在一遍遍重复和失败中增长经验。有意义的事情都不是轻易就可以达成的,每一次的尝试都是在为将来的成功铺就道路!希望同学们能够坚定自己的目标,不断学习和探索,勇于尝试和创新!同时,计算机学科也需要有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希望同学们能够注重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积极探讨问题,培养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最后,希望同学们能够保持热情和耐心,不断追求进步,学有所成!14王成耀老师王成耀,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计算机系教授,主讲课程《数据结构》《操作系统》。1987年获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学士学位,1990年获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硕士学位。1990年参加工作,2004年起任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系教授。获中石化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科技大学“我爱我师”— 毕业生心目中最优秀的专业课教师。代表论著《80x86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2版)》《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应用基础》。老师寄语:独立思考。15臧鸿雁老师臧鸿雁,北京科技大学数理学院教授,主讲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信息理论基础》《离散数学》《随机过程》。1998.04-至今,北京科技大学数理学院任教。2008.11-2009.01香港城市大学电机工程系高级研究助理,2019.09-2020.03南洋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访问学者。2022年,获第十八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曾获北京市第七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理工A组一等奖;第四届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竞赛全国一等奖;北京高校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奖。2022年,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2)。曾两次获评为“我爱我师—我心目中最优秀的老师”。老师寄语:不恋过往,不惧未来,用确定的坚持和勇气去面对不确定的人生。16苏永美老师苏永美,北京科技大学数理学院教授,高等数学教研室主任,北京科技大学教学名师,北京科技大学师德先锋,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优秀指导教师,主讲课程《数学分析》。热爱教学,常年担任专业和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工作,参与青年教师备赛指导,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奖励6项,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4个,校级教学奖励4项。作为硕士生和本科生导师,指导两名研究生和一名本科生获国家教学金,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获摇篮杯一等奖。主持和参与二十余项科研及教学项目,在Chaos, Solitons and Fractals,Biomedical Signal Processing and Control 等期刊发表50余篇科研论文。老师寄语:做好当下,拥抱未来!17陈飞武老师陈飞武,北京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讲课程《物理化学AI》《物理化学AII》《物理化学实验A》。北京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博士,曾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助理研究员;COE(Center of Excellence) 博士后,分子科学研究所,日本;计算科学技术研究员,日本科学技术事业团(JST),分子科学研究所,日本;博士后,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 Indiana, 美国;研究助手, (能源部)辐射实验室,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Indiana, 美国;北京科技大学应用科学学院,副教授,教授,博导。研究方向:开壳层微扰理论;多参考态微扰理论;约化密度矩阵理论;溶剂效应;数值计算方法。出版图书《量子化学中的计算方法》。老师寄语:有志者事竟成。18金家华老师金家华,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讲课程《Python程序设计》《商务数据分析理论与方法》《数据可视化》《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商务数据分析实践》《信息系统开发实践》。本科(2008年)、硕士(2010年)、博士(2016年)均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期间以访问学者身份赴台湾清华大学服务科学研究所开展为期半年的学术交流活动。曾就职于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和山东大学(威海)商学院,2018年至今就职于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从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同时兼任经济管理学院实验中心主任,负责学院信息化建设工作。多次荣获专业课优秀老师、本科教学优秀奖、优秀本科生班导师、优秀本科生导师等荣誉称号。在科研方面,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各1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3项、企业横向课题3项,以第一或通信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老师寄语: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念过往,不惧将来。19马胜强老师马胜强,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政治学理论博士。主讲课程《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比较政治制度》。主要研究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城市与基层治理、公共政策分析。主持国家社会科学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等多项课题。在《学术月刊》、《科学社会主义》、《中共党史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数篇。曾获2016年首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2016年全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北京科技大学2017年青年五四奖章,2017年全国“镜头中的三下乡”优秀指导教师,北京科技大学第一届本科生“十佳导师”,北京科技大学第二届本科“十佳班主任”,北京科技大学第十八、二十、二十二届“我爱我师”专业课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老师寄语:人生如棋,落子无悔。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驽马十驾,功在不舍。20高西峰老师高西峰,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语言文学系副教授,主讲课程《日语高级精读》《名著翻译鉴赏》。获得第十四、十五、十六、二十届“我爱我师”专业课教师荣誉,2012年获北京市日语演讲比赛优秀指导教师,2013年入选“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2014年获北京科技大学优秀班导师,2020年获北京科技大学先进工作者。代表论著:《记者、小说与知识分子关系》、《日本近代小说中的知识分子》等。老师寄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做一个真诚、温暖的人。21刘冀伟老师刘冀伟,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副教授,主讲课程《电路A》《机器学习基础》《现代控制理论》《自动控制原理》。研究方向为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智能信息处理,代表论著有《分形图像编码算法的参数选择对算法性能的影响》《一种基于H.264的帧间错误掩盖算法,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等。老师寄语:希望你们能够保持乐观和自信。人生充满了起伏和挑战,但只要你们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祝愿你们在未来的道路上一帆风顺,前程似锦!拒 虽然迟到!521贝壳er的渡“节”指南绝上头,要走心:出品
北科小博士新媒体工作室来源
北京科技大学学生会责编
宛曦 亚妮校核
岱源 馨钰 逸哲值班编委
小小进审核
王亮 于林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课后答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