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苹果手机id登录不了是怎么回事账号不能用了?

iCloud到底有什么用?很多苹果用户都有这样的问题。iPhone这么贵,作为iPhone特色服务之一的iCloud一定要用上。以下这几个功别的手机都比不上!iCloud是什么?简单来讲就是苹果会员账号,只有在登陆iCloud账号的情况下我们才能享受苹果数据同步等服务。想要搞懂iCloud,一定要知道iCloud的这几个主要功能:1、同步:同账号多设备同步如果你有多台苹果设备,在登录同一个iCloud账号的情况下,这几台设备的通讯录、照片流、备忘录等内容是可以进行同步的,当然,数据删除也是同步的。所以,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尽量避免和其他人共用一个iCloud账号,否则你的“艳照”很有可能被其他人看光光了。另外还可以同步备忘录、通讯录、Safari书签等内容,所以,更换新iPhone转移通讯录并没有那么麻烦,只要登录原有的iCloud账号就可以实现秒速转移。2、备份:iCloud自动备份经常有用户会接收到iCloud储存空间不足的提醒,那是因为每一个iCloud账号只有5G的免费储存空间,在开启【iCloud云备份】后,手机在满足一定条件下会自动备份!没错,是自动备份!所以当我们出现数据丢失的情况,是可以通过iCloud备份进行恢复的。开启办法【设置】——【iCloud】——【备份】——开启【iCloud云备份】iCloud储存空间不足怎么办?只有两个方法:清理iCloud内存和付费扩容。对有实际需求的用户来说,这个价格真的不贵,6块钱一个月就有50G了。3、定位:查找我的iPhone手机丢了怎么办?手机在开启【查找我的iPhone】后,就可以通过电脑iCloud官网或者其他苹果设备上的【查找iPhone】应用登录自己的iCloud账号,就可以查看自己手机的定位、抹除数据和锁定iPhone。当然,想要通过这个功能找回自己被偷的手机,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就怕小偷比你有文化。另外手机密码忘了的情况下,同样通过抹除数据来重置手机,重新设置密码。所以自己的iCloud账号千万不要被泄露哦,否则会被定位、锁定或者抹除数据。现在你还觉得iCloud没啥用处吗?记得转发给身边的果粉普及一下哦!
  “周六去了趟营业厅,发现十个有九个在问:流量去哪儿了?”知名通信专家刘启诚在朋友圈感叹道。这只是个缩影。工信部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3.41GB,同比增长154%。流量消费早已稀松平常,成了每一个人手机套餐里的重头。但同时大幅增长的还有消费者们关于手机流量的各种疑问:为什么流量越买越多,而我的流量却越来越不够用?为什么送我那么多本地流量,而我根本用不上?套餐那么多,为什么没有我的菜?  “原本1个G够用一个月,如今却挺不过15天。”身边不少人在抱怨手机流量不够用,甚至许多人开始对手机流量的“非正常消耗”提出质疑。有网友在微博上抱怨,下午睡一觉起来,居然跑掉了19.46GB的流量。而这种非正常的情况屡见不鲜。“偷跑流量”成为网络热词。那么谁偷走了你的流量?  360首席反诈骗专家裴智勇对北京晨报记者表示,现在手机流量的确“跑得快”。首先是因为手机用户使用习惯的改变。以前我们手机上网主要看文字,图片也往往压缩得很小,现在图、文、视频大行其道,往往一张图就四五兆,更别提各种小视频了,客观上肯定会消耗更多的流量。尤其手机重度使用,长时间驻足在社交软件上,不经意点开的视频都会悄悄下载到手机中。其次,很多软件即便没有打开,都在后台默默地运行,甚至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悄悄地更新,这样做也吃掉了不少流量。他举例说,孩子刚才玩植物大战僵尸,每次弹出广告都点一下,结果不知不觉下载了很多软件。另外还有非法软件盗取流量的不正常情况。  360互联网安全中心烽火实验室此前曾发现一个名为StealthBot的刷量作弊木马,采用了自我隐藏方式以及成熟的模拟点击流程,如同一批由工厂自动流水线生产出来的隐形机器人,伪装成系统服务通知,通过开机自动运行、外部唤醒等启动方式耗费用户的数据流量,还能够自动更新并加载最新版本的恶意插件,响应服务器下发的指令。一些安全意识薄弱的用户群体,以及安全性较差的手机品牌成为了StealthBot出现率最高的领域。这只暴露了流量黑产猖獗肆虐的冰山一角。  其实,“没关4G流量,一觉醒来房子归了移动”的时代早已过去。还有人质疑运营商“偷流量”,但这种说法显然缺乏依据。电信分析师付亮认为,运营商修改用户流量数据或许得不偿失,假设运营商要“黑”用户的流量,其改造系统所需投入的成本,比偷流量带来的收入要更多。  有报道称,为验证运营商对流量测算的准确性,浙江省质监局和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进行的通信流量检测试验结果显示,在三台多制式无线通信上网流量监测器中随机插入三大运营商SIM卡,下载同一文件,重复测试数为10次,流量检测数据偏差值均为0.1%至0.15%。从检测结果对比来看,与运营商提供的流量统计几乎没有区别,因此运营商调整计算方式“偷流量”的说法并不成立。  作为一名手机重度依赖症患者,小郭经常要外地出差。她订购的某套餐有1GB全国流量,运营商还会赠送3GB本地流量。但是她发现率先消耗的是全国流量,而高达3GB的本地流量却不能用。“为什么在北京的时候不能率先用本地流量呢?”也有用户调侃说,月底收到了运营商赠送的大额流量,可是已经没有时间用了。  事实上,像小郭这样“全国流量不够用,本地流量爆棚”的人大有人在。但是因为运营商设置全国流量使用优先级:套外赠送流量的优先级低于套内流量。就是说,先使用套餐内的流量,等套餐内的流量用完了,赠送的流量才能派上用场。不过,这种尴尬很快就会作古,因为从7月1日起,流量漫游费将全面取消,不再区分省内、省外/本地、全国。  而北京晨报记者注意到,运营商经常会给用户赠送流量示好,也常常推出一些抢流量的促销活动。但有业内人士指出,其实对于目前这种流量赠送方式,赠送的流量往往原路返回,用户感知并不强。既然赠送了,为什么不索性大方些呢?电信观察家项立刚指出,赠送流量更多的是运营商的市场策略,吸引用户。不过相信取消流量漫游费以后,运营商恐怕就没有这么“豪气”了。  运营商们最近在卖力吆喝“不限量套餐”,但是引来不少消费者的质疑:超过20G后被降速,回到3G时代,甚至2G时代,使用超过100G后被直接停网。网友们纷纷抱怨,惠民套餐暗藏套路,运营商缺乏诚意。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剑秋分析指出,目前的网络条件下,运营商很难做到真正的流量上不封顶。由于移动网络带宽有限,多用户同时持续高速占用的话,很可能造成网络拥塞。此前美国电信巨头AT&T曾经推出不限流量、不限速的套餐,但结果因为网络无法承受而叫停。  现在如果运营商真的不限速,那么会发生什么?可以想象一下,很多人把它开成WiFi热点,供很多人共同使用,然后网络不堪重负,上网速度也会变成“龟速”。这显然背离了运营商和消费者的初衷。  消费者李先生给北京晨报记者算了一笔账,他目前订购的是某运营商158元的套餐,每月6G的全国流量+700分钟通话时长。在实际使用中,上网流量用得多,每个月常常流量不够用,通话时长却剩下大半。“用不完的话费能不能自动折算成流量?”  2016年9月,中国电信山东分公司启动全流量计费新模式,将语音、短信统一折算成流量进行计费,且语音与流量可相互自由转换。其中,1M等于1分钟,打多少分钟电话就扣多少M流量,不会产生套餐内通话时长的结余。同时,套餐内的“国内流量”可折算为“国内通话”。此外中国电信其他一些地方公司也纷纷试水。不过目前北京还没有实现。  不过,这种模式目前并没有流行起来。在项立刚看来,全流量计费从技术上没有难度,但是运营商改变计费系统投入不菲。最重要的是,5G即将到来,届时运营商的计费体系可能面临重塑,因此运营商目前没有太大的积极性。  作为一名资深手机用户,退休工人老李的困惑是:运营商那么多的套餐让人眼花缭乱,可是没有一款是我的菜。理想的模式是,我提供每月的消费需求,然后运营商量身订做最适合的套餐。  显然,老李想要的资费是“私人订制”模式。其实运营商也有类似方案。比如中国电信早在2013年就推出了全国统一的客户自选型资费方案——积木套餐。为帮助客户搭配“积木”,中国电信在网厅提供了许多人性化的辅助工具,如流量计算器、流量应用实例等。积木套餐由语音、流量、短信和3G应用四块“积木”组成,客户可根据自己的消费需求,自由混搭,并随时根据需要变更套餐。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也有类似的“积木套餐”,设计的目的都是自由搭配语音通话、上网流量。但是用户选择的空间依然有限,比如打开某运营商的客户端,寻找到套餐计算器,它根据你近几个月的消费使用情况来推荐合适的套餐,不过推荐的语音最低也要18块,显然并不能满足老李DIY的需求,因此,该业务在三大运营商中都没有获得真正的成功与普及。  资深电信分析人士马继华指出,经过多年的发展,电信运营商不断推陈出新,套餐体系庞大,不仅能绕晕客户,甚至连营业人员自己也搞不太明白。这种情况下,很容易造成价格不透明的外在表现,给用户感觉自己被忽悠。而打包消费让用户享受到了比单项累加更实惠的价格,可是很多人对有些附加部分并没有需求,往往感觉被强制消费了。即使免费使用,感觉依然不爽。  随着提速降费的深度推进,手机资费新方案层出不穷。运营商每一季都会想方设法推出新卖点来吸引用户。比如校园促销大流量套餐,比如手机宽带捆绑的融合套餐。但是很多看上去很美的新套餐只面向新用户,老用户被挡在门外。  比如北京移动68元的畅享不限量卡仅面向新用户。而老用户可以选择的最优惠的不限流量套餐为98元/月,内含150分钟语音,20G国内流量。流量用尽后上网限速至最高1Mbps,当月累计使用流量超过100G后可继续上网,但是限速至128Kbps。北京电信的65元融合套餐也只面向新用户,且需要交足两年费用。  运营商对老用户的关怀有一定差距,这是多年来一直存在的事实。新老用户为何要区别对待?有运营商人士无奈地吐苦水说,市场日渐饱和,用户增速放缓,而很多促销的目的就是为了抢上客量,因此促销的力度大。不过,老用户们在入网的时候享受过当时的优惠方案。  去年11月,因为老用户转互联网套餐的问题,工信部曾喊话电信运营商,要为老用户更改套餐提供方便,不得推出限制老用户选择资费的方案,并且要求企业来梳理排查现有的资费方案,如有限制用户资费选择权的行为,立即整改。  电信分析师付亮认为,最理想的做法是,从用户进门开始,就经营一个用户,让用户感受到越来越便宜的资费、越来越优质的服务,而不是用高优惠政策将用户吸引过来,然后任其流失。在他看来,老套餐不升级或老用户仍需主动申请已经过时的资费,这种现象目前依然很普遍。  从第三方软件市场上下载的应用存在风险,有些不合法软件会偷走流量。因此,小伙伴尽量在正规渠道下载应用,如手机厂商自家的应用商店、官网等等,避免不慎装上刷流量软件。  很多时候我们关闭一个应用,都是直接返回桌面。如果后台有太多联网APP,当其待机时有可能会不断自动刷新等数据访问,所以要养成及时关闭清理APP后台运行的习惯,只留下需要时时在线的软件。这样也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手机运行速度。现在很多手机都提供一键关闭应用的快捷方式。  在不上网或者使用WiFi上网时,记得关闭手机移动数据,这样可以从根本上防止后台程序消耗流量。尤其是在有WiFi环境下,虽然系统会优先使用WiFi,但在特殊情况下或者信号不好的时候会自动切换到移动数据上。  其实吃流量最多的主要是几个常用APP,在手机的数据流量使用量上都能查到,一般微信、QQ、浏览器、游戏软件都是流量大户。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微信朋友圈小视频开启仅WiFi环境下自动播放设置;朋友圈晒照片时尽量使用经过压缩的照片;尽量用纯文字方式交流,少发表情包、语音、短视频;不要随意点开链接、短视频、照片等。  目前运营商联合各大互联网公司推出了不少定向套餐,比如腾讯大王卡刷微信、看腾讯视频、玩王者荣耀流量全免,不过,你如果偶尔去刷个微博、发个抖音,还要额外付出流量费。订购这些套餐的时候,要注意其限定范围。  现在运营商在很多节假日经常会推出一些流量赠送、抽奖、特惠等活动,关注运营商客户端、公众账号、微博之类的官方平台,经常会被免费流量砸中。比如北京移动客户端有一个签到送流量的常规性活动,每月能免费得到总计160M的流量兑换券。而北京电信签到可以得到总量300M的流量。
屏幕上沾了点油脂和指纹,咋办?疫情过后家中常备酒精棉片,我立刻撕一张棉片随手一擦,屏幕焕然一新。 可怎么总有人说“千万别用酒精清洁电脑屏幕“啊!还经常有网友称使用酒精擦拭电脑屏幕后,屏幕出现了严重的损坏。 随后各类科普都出来了,有的说用酒精会破坏屏幕涂层,有的说酒精会直接腐蚀屏幕。 酒精:我是王水吗??? 酒精这么可怕吗?为什么我用了这么久也一直没事?要是想擦擦手机给它消毒也不行了? 擦擦就坏的 不是屏幕,是涂层 你要是去网上搜索“能否使用酒精擦屏幕”,答案是“不能”的文章中,几乎都会提到涂层。对于到底能不能用酒精擦,这里先说结论:手机屏幕没啥问题,电脑、电视屏幕不建议使用。 显示器表面的涂层脱落丨appleinsider 对于电视、电脑屏幕来说,为了避免反光、改善显示效果,会在屏幕表面覆上一层“抗反射涂层”。不过这个涂层并不是与屏幕“融为一体”,它就像一层膜一样“贴”在你的屏幕上。 不同厂商设计的涂层材料并不相同,酒精作为良好的溶剂,确实会损坏可溶的涂层,从而导致屏幕亮度不均匀、明显可见的涂层脱落等情况。而且非触控的电脑、电视屏幕一般也不会出现指纹印,所以厂商一般都建议用水蘸湿软布轻轻擦拭即可。 电脑不用酒精擦好像问题不大,不过作为经常带出门使用的手机,能不能用酒精消消毒呢?手机作为触控产品,通常会在屏幕表面增加“疏水疏油涂层”,以避免变成“指纹收集器”影响使用。目前常见的疏水疏油层使用的是含氟涂料,这类涂料性质稳定,不会与酒精反应。华为、苹果官方的清洁指南中,都提到了可以使用酒精软布、湿巾对屏幕进行清洁。 华为手机清洁消毒注意事项丨华为官方客户服务内容 如何清洁 Apple 产品丨苹果 让你用酒精擦, 没让你直接喷酒精啊! 不对啊,媒体报道里的电脑屏幕,可不只是涂层没了那么简单啊,那一整块屏幕是完全没法正常显示啊。 坏了的屏幕丨微博@新闻晨报 几乎没有任何一家公司会建议你直接把酒精或者是清洁剂喷在屏幕上,就算是水也不行啊!虽然现在的设备一体化做得还不错,部分还达到了较高的防水等级,但这不代表你可以直接把酒精泼上去。 直接在屏幕上喷洒,液体可能会流到边缘接缝处,从而渗入机器内部,就算是防水的设备,接缝处的防水胶遇到酒精、清洁剂后也可能被溶解。 正确的清理方式是喷湿布料丨samsung.com 所以不管清理什么屏幕,如果需要使用液体(水、酒精、清洁剂等)时,都应该将液体喷洒在清洁软布上,轻捏清洁布使其挤不出液滴时,再去擦拭屏幕。 关键不是酒精 而是用啥布 你可能会觉得,不管用不用酒精擦屏幕,手机总是会变得越来越“油”。针对大部分屏幕涂层的最大杀器并不是酒精,而是摩擦。 几乎所有品牌的清洁指南中,都对清洁使用的擦拭物有明确的要求:使用无绒软布(比如买电脑时附送的清洁软布),避免使用粗糙的布、毛巾、纸巾或类似物品。 苹果产品清洁指南丨Apple 其实,屏幕涂层的效果本身就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减弱,如果使用了粗糙的布料、纸巾,就算直接使用清水擦拭屏幕,涂层也可能因为过度摩擦而加速脱落。 同时对于笔记本电脑来说,如果你使用了键盘膜,合上盖子时凸出的键盘膜会直接接触屏幕,如果键盘膜本身材质粗糙,或者上面残留了较硬的尘埃颗粒,都会对涂层造成磨损。 对于才购买的新设备来说,不需要过度清洁,清洁时使用合适的软布最为重要。而对于老旧设备,可以在网上购买到各类“修复膜”,其实本质上就是在屏幕表面再形成一层涂层,但这类方法持续时间并不长。 如果实在影响正常使用了,可以去品牌官方售后咨询和申请换修服务。 非必要不擦它!丨pixabay 简单来说,如果以清洁为目的,没有必要使用酒精,使用柔软的清洁布对屏幕进行擦拭即可,如有必要可以打湿软布并挤干至不滴水。 如果以消毒为目的,华为、苹果都表明可以使用酒精棉片对手机屏幕进行擦拭消毒,但需避免酒精进入孔隙,同时如果有皮质材料后壳请不要使用酒精。 噢,如果你贴了膜,那就放心大胆用吧,大不了重贴一张。 顺带一提:电脑、电视等大尺寸屏幕产品,对于视觉效果追求更加严格,各家使用的涂层也不相同,需要以官方文档或客服咨询为准。(比如苹果纳米纹理玻璃显示器只能使用 Pro Display XDR 或 iMac 随附的抛光布清洁) 我们收集了部分品牌的清理指南: 华为:手机清洁消毒注意事项https://consumer.huawei.com/cn/support/content/zh-cn00825407/ 华为素皮产品使用和护理: https://consumer.huawei.com/cn/support/content/zh-cn00770431/ 苹果:如何清洁 Apple 产品https://support.apple.com/zh-cn/HT204172 三星:如何清洁Galaxy手机?https://www.samsung.com/cn/support/mobile-devices/how-do-i-clean-my-galaxy-phone/ OPPO手机清洁指南:https://support.oppo.com/cn/search-detail/?q=%E6%89%8B%E6%9C%BA%E6%B8%85%E6%B4%81%E6%8C%87%E5%8D%97 VIVO(以y9s为例):https://www.vivo.com.cn/instructions/index?modelName=PD1945&pageId=68240&modelNameExt=vivo%20Y9s&androidVersion=1.0&funtouchVersion=1.0&scrollTop 诺基亚:如何安全清洁和消毒 Nokia 手机?https://www.nokia.com/phones/zh_int/support/topics/cleaning-your-mobile-phone/how-can-i-safely-clean-and-disinfect-my-nokia-phone 一加:清理手机灰尘和脏污https://support-cn.oneplus.com/app/answers/detail/a_id/206/~/%E6%B8%85%E7%90%86%E6%89%8B%E6%9C%BA%E7%81%B0%E5%B0%98%E5%92%8C%E8%84%8F%E6%B1%A1 戴尔:显示器液晶屏的维护事项https://www.dell.com/support/kbdoc/zh-cn/000129907/%E6%98%BE%E7%A4%BA%E5%99%A8%E6%B6%B2%E6%99%B6%E5%B1%8F%E7%9A%84%E7%BB%B4%E6%8A%A4%E4%BA%8B%E9%A1%B9 联想:如何清洁计算机显示屏https://iknow.lenovo.com.cn/detail/dc_090488_1.html 参考文献 [1]How Many Disinfecting Wipes Can Your Smartphone's Screen Take?
WSJ [2]Coating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专利号:US20200095449A1 [3]Tips for Keeping Your Smartphone Clean https://news.samsung.com/global/tips-for-keeping-your-smartphone-clean [4]Gupta, Vipul, et al. "Data and device protection: A ToF‐SIMS, wetting, and XPS study of an Apple iPod nano." Surface and Interface Analysis 46.2 (2014): 106-108. 作者:Owl 编辑:Luna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苹果手机id登录不了是怎么回事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