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有哪些好吃到爆的台湾特色美食小吃大全推荐?

在台湾,如果说到哪里是美食之都,十之八九的人会跟你说就是台南。比起在台北的各种异国料理餐厅云集,台南饮食的主要特色在传统美食,或者可以用一个台湾人经常使用的词来形容-"古早味",有名的是那些农业时代的时候家家户户一早出门工作喝的牛肉汤或是巷弄口飘出的茶叶蛋香,许多让大家蜂拥而至的是那些个传统市场。
纪录台南有哪些好吃的绝对不是一篇文章可以完成的,今天就用我在近期跟朋友去台南旅游时,品尝过的几种料理来跟你们介绍这个城市,这些东西不可能只有台南有,但是你在台南绝对可以吃的到(废话,因为我都在台南吃的啊)。
每张照片都是亲手拍下的喔!白糖粿、地瓜椪白糖粿是将糯米粉、水、细白糖一起混合成黏稠状后静置一夜形成的米团,经过些许步骤后放入油锅中炸,就可以做成的简单零食。还记得以前在放学走回家的途中经常会有小摊贩就在街边卖着白糖粿,小小的手拿著一袋白糖粿,心情就会变得很好!地瓜椪又可以叫做蕃薯椪,经常跟白糖果摆在一块儿贩卖,作法自然也同样是油炸了。先将蕃薯蒸熟后压成泥,再将红糖包入其中,热锅油炸后蕃薯球会膨胀,这时候就可以吃到热呼呼,咬开来还会流汁的蕃薯椪啦!由于成本很低,售价不高,却可以满足很多人的口腹之欲,尤其小孩子吃到甜的东西总是特开心,所以这一个售价不到2软妹币的白糖粿以及4软妹币的地瓜椪相当受到欢迎。肉圆 首先,这要用台语(闽南语)发音肉圆是用地瓜粉、太白粉等做成透明圆皮,包裹着猪肉或其他配料制成的食品。在台湾是非常重要的传统饮食之一,南北的作法各有不同,喜好就见仁见智了,像我就只喜欢吃南部的肉圆,而受不了北部的口感呢!大致可以区分成两种,北部肉圆会在除了蒸的步骤之外,还要经过油炸,南部肉圆的作法则仅以蒸笼蒸熟即可。台南的肉圆以虾仁肉圆最为出名,用虾仁、肉臊做内馅而制成,最重要的则是酱料,以口味偏"甜"闻名的台南,各种料理都可以搭配甜的口感,所以即便是咸的食物,也可以配上特制的甜酱沾着吃。筒仔米糕筒仔米糕是和油饭、米糕相近的食品,将糯米、香菇、肉片等馅料放在铁罐、瓷罐或竹筒中炊煮而成的传统美食,和竹筒饭是不同的食品,在食用时经常会以香菜作为佐料,其一是配色,其二是配味。对于非常喜欢糯米料理,举凡是糯米肠、米糕、油饭等通通都在人生美食清单中的我来说,筒仔米糕实在是非常的可口,份量很小但味道十全,米糕上面的肉松也是很重要的关键!在台南,不管是粽子(咸粽)还是米糕类的糯米食品,"甜辣酱"都是不可缺少的酱料。就像许多大陆人去外地读书会带著一罐老干妈一样,对于许多台湾人而言,可以代表家乡味道的,"甜辣酱"绝对榜上有名,还有特定的牌子!碗粿同样要用台语发音的碗粿,是台湾各地传统市场都可以见到的料理,作法是将米浆糊化后把配料放在上方再蒸熟,经常搭配酱油膏或甜辣酱食用。扎实的口感配上菜脯,也总是令人再三回味。碗粿、米糕、粽子可以说是台湾传统美食饕客的必败清单。煎鸟蛋煎鸟蛋的摊贩在台湾各大夜市或是景区都可以见到,使用的但种是鹌鹑蛋,因为产量大价格低,非常容易负担得起。夜市里卖煎鸟蛋的店家工具基本都一样的,有许多小槽适合放置鹌鹑蛋大小的大铁盘,小凹槽呈同心圆分布,只要将鹌鹑蛋打入并加热,再搭配上将油膏增加口感。王氏鱼皮虱目鱼是台湾南部非常受欢迎的鱼料理,肉质鲜美价位也不高,除了台湾南部海域可见其踪迹外,本土也进行养殖产业。因此在台南有非常多虱目鱼料理的餐厅,其中以"王氏鱼皮"最为有名,也是我这次的清单之一。虱目鱼肚是最多人喜欢点的餐点,处理过后的虱目鱼肚已经去骨,所以对于很多喜欢吃于但讨厌挑鱼刺的客人来说相当方便。最常看到的料理方式是用煎的,酥脆的外皮搭配软嫩的鱼肉,中间还有一层厚厚的胶质,佐以芥末口味的盐巴是我最喜欢的搭配。新鲜鱼皮煮成的鱼皮汤是店内招牌之一,在台南绝对可以用低廉的价格来满足喜欢吃鱼的人,物超所值。虱目鱼皮的肉质很嫩,鱼皮又滑溜,通常会搭配芥末和酱油食用,不过我个人也很喜欢直接吃,毕竟鱼的味道非常鲜美。新鲜的鱼汤也是要在产地才能享受到的,大部分的鱼汤都使用芹菜调味,但如果你是像我这种遇到芹菜会一个一个挑起来放到旁边的人,也可以跟老板打声招呼说别放了...经常听到台湾的蚵仔煎,就知道蚵仔在台湾的地位,如果喜欢吃的人不妨来一份芥末蚵仔(在大陆好像叫做蚝),用芥末和酱油作为汤汁,芥末的味道去除了蚵仔的腥味,再搭配姜丝,絕配!虱目鱼头这道料理就很看人了,因为我是从小在澎湖吃海鲜长大的孩子,对于吃鱼头挑刺这种事情闭上眼睛也能做到,怕刺而不吃某些鱼部位的事并不在我的人生中。其实我一直都觉得,真正会吃鱼的人,吃的都是鱼头或是鱼骨上相连的肉,也就是鱼刺最多的地方,这才是一条鱼肉质最好的部位呀!好回来说说鱼头,虱目鱼头的脸颊上有非常嫩的胶质,是整个鱼头的精华,当然鱼眼睛还有胶质下覆盖的嫩肉谁跟我抢我跟谁拚命!另外靠近鱼下巴的部份则有扎实的鱼肉,不过这一块的鱼肉比较干,如果硬要说的话会是我比较不想吃的地方,而且这部份的鱼刺真的是多到一般人不是很能接受呢~吃东西总是要配上个饭的,肉臊饭不用我说,应该也已经名声响亮了,台湾最有名的饭类无非就是肉臊饭、卤肉饭了。一般在这种传统店面中,都是白饭一碗2软妹币,肉臊饭一碗3-4软妹币。如果到了便当店,或是一般用餐,点了一碗白饭,很多人还会在加点个油豆腐。我很喜欢味道卤得很好的油豆腐,那是可以把卤汁卤进豆腐里头的。对我而言,油豆腐之所以好吃,大概就是咬下去,汤汁会流出来的感觉吧哈!啊?你说这么小的东西为什么要介绍?因为我照片都照了不看白不看啊!在大陆称作"包菜"、"卷心菜",在台湾我们把它叫作"高丽菜",拿出来介绍是因为这是台湾非常容易出现在餐桌上的家常菜,尤以清炒的方式制作,在大陆读书期间比较少看到炒高丽菜,每次想家的时候也会想到它呢!重点是我很喜欢吃高丽菜芋粿想必吃到这里也不难发现,"粿"是台南很常见的食品,其实不只台南,在整个台湾都很常见呢!芋头粿我们一般都说"芋粿",台语发音。名副其实的由芋头做的,咬下去满满芋头香,真正的芋粿跟碗粿吃起来其实差很多,吃下去是可以吃到芋头丝的!香菇饭汤上面的料理都是我们几位好姊妹分着吃的,这一碗是我其中一位朋友的最爱(我吗?我就爱虱目鱼皮,恨不得餐餐吃),香菇饭汤。其实就是用把卤好的香菇、鲜虾、笋丝、肉等料理,配上汤及饭的料理,台湾一般常吃的是"肉羹"等有使用勾芡的汤种,这里的香菇饭汤较为清爽,吃起来口感不腻味。泰成水果店这是这趟吃货旅行中难得的"非传统美食",来自一家传统水果店。泰成水果店从1935年营业至今,以卖水果为本业,不过现在提起泰成水果店,大家会想到的都是他们的招牌"哈密瓜冰"。老板会用半颗哈密瓜当作碗,中间挖一个洞,放上水果料理还有冰品,特别的是,挖出来的哈密瓜肉会被老板拿去特制成小哈密瓜冰沙球放在里头,所以在享用这一碗哈密瓜冰的时候,除了能吃到哈密瓜果肉之外,还会吃到非常酷的哈密瓜冰沙球。哈密瓜冰分成两种款式在卖,一个是招牌哈密瓜冰,上面堆叠的会是超级多的哈密瓜冰沙球:另一个则是我们点的哈密瓜草莓冰。强烈推荐第一次吃的人可以点哈密瓜冰沙球那款,超级好吃呀!然后这碗冰虽然不算大,但真的很甜,2~3个人吃一碗就可以了。土魠鱼羹曾经介绍过土魠鱼羹,这里就不大费唇舌了,土魠鱼也是台南相当有名的鱼种料理之一,所以走路都会撞到土魠鱼店就没什么好稀奇了。比较不习惯台湾南部"甜"料理的人通常会讶异,这一碗羹怎么会是甜的(对于我这种从小在南部长大的孩子,我长大了才知道原来有甜的味道在里面啊,我怎么没发现过)。将土魠鱼油炸后制成羹汤,这一碗台南招牌料理,绝对是来到这个城市的人一定要体验的。蚵仔煎蚵仔煎其实源于闽南地区,逐渐变成台湾的特色小吃,台语中把"蚝"称作"蚵仔"(跟海蛎是不一样的东西)。主要就是把太白粉勾芡、鸡蛋、蚵仔、蔬菜制成食品的料理,最后佐以油膏、甜辣酱或辣椒酱食用。后来开始有各种变化版本,大部分的店面都是"蚵仔煎"、"虾仁煎"、"综合煎"这三种款式。文章牛肉汤这里说的牛肉汤不是我们一般吃牛肉面的那种汤,而是"牛肉清汤"牛肉汤是传统台南人的"早餐",在以前农业社会的时候,一出门就是一天的体力活,因此营养价值非常高的牛肉汤成了首选,现在则变成了旅客的排队美食。文章牛肉汤是我很喜欢的一家牛肉汤店,另外也有几家要一大早起来(五点起床)才能吃到的牛肉汤,这家到下午去吃都有得吃,我觉得亲民多了!小小一家店卖的东西也就那几样,毕竟主打的就是牛肉汤,不过根据肉的部位不同,软硬嚼劲等差异,也有区分款式,就看个人喜好了(上图三碗分别是不同部位的牛肉汤喔!)。在地朋友跟我们说,牛肉很怕煮太老,肉质会变得太硬而不太好吃,所以建议在汤端上来的时候就把肉先捞起来,保鲜。店家会附特制的沾酱,要用!相较于以往的肉臊饭,这家店卖的是"牛臊饭",好歹也是一家牛肉汤店,自然有它的特色了,说真的,比一般的肉臊饭好吃太多了!总不能都吃肉,绿色蔬菜也是要的,反正都点了,都拍了,你就看看吧,菠菜。=========================大东夜市这里做个小小分隔线,让大家的胃休息一下。前面介绍的食物都是在台南的大街小巷,其中包含了一些传统市场或是店面,另外台南的夜市也有名气,所以接下来几个东西是在夜市里吃到的。台南的夜市主要有三个,大东夜市、武盛夜市、花园夜市,每天营业的夜市不太一样,有一个口诀是"大大武花大武花",代表的是台南周一到周日营业的夜市时间,不过现在又有一家"小北夜市"窜起,所以听说口诀变成"大尖武花尖武花"...夜市因为是晚上逛的关系不好照相,然后手又这个油啊肚子又那个饿啊,所以漏拍了几样也很好吃的,吃到肚子里了但是没留下照片,真替你们可惜。东东拔丝地瓜拔丝地瓜是台湾各地夜市都有的食品,不过今天特别拿出来,是因为这家拔丝地瓜除了可以算是创始老店之外,也确实超级好吃!其实拔丝地瓜要做的难吃我觉得有点难,至少我到现在还没遇过难以下咽的拔丝地瓜,不过这家东东的地瓜作法跟其他家有点不同(我也不知道哪不同,但是吃起来不一样啊!),有一种说不上来的特殊,是好吃的那种。另外这家店的老板很可爱,可能是生意真的太好了,排队的人潮每次都会排到其他店前面(夜市的摊贩之间又相隔这么近),所以每次人潮太多老板怕妨碍其他人做生意,就会喊著"哀呀~拔丝地瓜不用排队排成这样啦,又不是一定要吃,去逛夜市啦,逛完还想吃再来!"糖葫芦不知道是不是我童心未泯的关系,到哪儿我都喜欢吃糖葫芦。台湾经常卖的糖葫芦分为几种:传统的蕃茄蜜饯糖葫芦、草莓糖葫芦、各式水果糖葫芦。蕃茄蜜饯糖葫芦是一间糖葫芦店必备品,很多店甚至只卖这款,包附糖衣的蕃茄中夹着可以解腻的酸梅蜜饯,是非常对味的组合。草莓糖葫芦有点像是糖葫芦中的名牌,因为草莓比较贵的关系,售价自然就高一点了,不过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在草莓产地买草莓,所以这部份吸引力对我还好。各式水果糖葫芦是比较后期推出的创意商品,相较于传统款式,会用橘子、蕃茄、芭乐、莲雾、葡萄等水果穿插,还会再包上一层可食用的糖果纸(就像是一些牛轧糖外面会有的那层透明纸,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款糖葫芦。可惜不是每个夜市都有这一款,一般还是蕃茄蜜饯和草莓的居多。香蕉起司麻糬我又要来推荐一款跟传统美食没关系的创意商品了,这是在很多夜市很有名气的"炸香蕉",把香蕉包在面皮中油炸,酥脆的皮咬下去后是热腾腾的香蕉,加热过的香蕉味道比平常来的香浓,光是用闻的就令人食指大动。同样的店面还卖有一些香蕉、麻糬、起司互相搭配的料理,这种创意料理越来越多,感兴趣的真的可以尝试,很不错喔!大肠包小肠大肠包小肠绝对是夜市必需品,对于热爱这份料理的我来说,一间夜市有没有卖决定了一个夜市的品质啊!"大肠包小肠"所谓的大肠是糯米肠,小肠指的是香肠,跟什么猪肠啊是没有关系的。常见的长相是将糯米肠纵切一条线,把香肠放置在其中形成类似面包夹热狗的形状,传统的样式会淋上酱油膏等佐料。这一份则是方便分食的盒装版本,另外搭配九层塔也有解腻的效果,有的地方则会使用泡菜、蒜头作为解腻的配料。臭豆腐台湾的臭豆腐据说是当年由湖南籍的老兵传入台湾,经过改良后形成带有台湾特色的台湾臭豆腐,主要搭配泡菜还有辣椒酱食用。不过我吃过最好吃的臭豆腐其实是在大陆吃的啦~另外我觉得,很多家夜市卖臭豆腐的店都已经变成一种"形式"了,这就是一种你做的不是特别好吃,依旧会有人来吃的食品,(去夜市就是要吃臭豆腐啊的想法。)所以很可惜不容易遇到好吃的店。最后附上一间台南起家的手摇杯饮料店,饮料店哪都有,可是我朋友说来台南怎么可以不喝自己家牌子的呢!与其说是介绍台南美食,不如说是跟你分享我们这趟台南吃了哪些好吃的东西,台南确实是我很喜欢旅游的地方,因为太好吃了,很多经典的店以前吃过,所以这趟就没有重复去吃(毕竟胃只有一个,一天只有那么几餐),有机会欢迎来吃吃喝喝啊!--------我是分隔线-----------我是一个来自台湾的女孩,你可以叫我小熊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或是更多跟台湾相关的介绍欢迎到微信公众号或微博搜寻"台湾小熊大世界"期待你的关注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湾特色美食小吃大全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