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据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解释的内容,我下面的词语填上同样的字思大话的意思是什么?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1  教学目的:  1、识记本课8个会写的生字,14个会认的生字;学会一个新部首“夕字旁”。  2、正确规范的书写生字,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为什么说童年是在问号中慢慢长大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计情景、导入新课  二、朗读课文,认识生字。  (1)教师范读  (2)课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哪些人物?  (3)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知道么?  (4)你们想知道问题的`答案么?  (5)请同学们先学会生字。  三、看图、读文、感悟。  (1)出示书中图:请你仔细观察,他在干什么?  (2)他的表情怎么样?出示“为什么”一词。  (3)带这种语气读一读。  (4)看书中一共有几个为什么?  (5)他们的答案你知道么?  ①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②瓦特发明了“蒸汽机”  ③李时珍写下《本草纲目》  正因为他们善于提问,善于动脑,最后才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希望你们像他们一样,勤于思考,成为博学多才的人。  四、复习巩固  五、课外拓展  回家查找科学的故事。  板书设计:童年的问号  牛顿图  瓦特图  李时珍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良、受、赞”等14个生字,会写“良、使”等7个生字和以下词语:咱俩、泥人、使劲。学习新部首工字旁和力字旁。  2、正确、流利地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固结合作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议题导课,激发兴趣。  从课题入手,课文可能会写些什么内容?请大家围绕题目猜想。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1、自读。轻声朗读课文,画出不容易读准、不容易读好的字、词、句反复练习。  2、帮读。同桌互读,互相正音、评议,再互相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分段读课文,读后评议交流。  2、质疑解疑,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请学生再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句,同学之间互相合作解决。  3、讨论“王京为什么在灯笼下写下‘合作真快乐’”这几个字。  4、说说自己和别人合作的事情,谈谈自己的体会。  5、学了课文之后,你明白了什么?和老师同学互相交流。  四、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巩固会认字。  2、教师指导写字,提醒学生注意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重点笔画的书写运笔方法。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3  同学们一定读过这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它高度赞颂了春蚕和蜡烛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在黑暗的夜晚,蜡烛为人类带来了光明,蜡烛燃烧时,蜡变少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燃烧时,蜡烛芯底下的蜡被熔化了,蜡,到底是怎样燃烧的呢?  点燃蜡烛时,先点燃的是蜡烛的烛芯,当火焰的热量温度大约60℃时,固体的蜡就会熔化成液体。在蜡烛火焰的底下,储存着液态的蜡。液态的蜡,会沿着蜡烛芯绒爬上来,再被火加热变成气体。最靠近蜡烛芯的是刚变成气体的蜡。如果吹熄烛火,可以看到烛芯上面有一缕“白烟”上升。这就是没有燃烧的气态的蜡,如果立即去点燃这缕“白烟”,火焰会迅速窜回烛芯,蜡烛又重新燃烧起来。  蜡白液体状态变成气体状态,是烛芯的作用。在装有煤油的瓶子里,放进一根纱线(蜡烛芯),在纱线的上端点上火,同样可以持续燃烧。跑到纱线上去的煤油,被火焰加热成气体而燃烧了起来。就这样,纱线起着输送液体,把液体变成气体,使燃烧继续下去的`作用。只要能使液体的蜡爬上来,即使芯不是纱线做的,蜡烛也能燃烧。几根金属丝掺合起来,在金属芯的上端点火,预先涂在金属丝上的蜡就会燃烧起来。燃烧产生的热,同样能使下面的蜡熔化变成液体爬上来,所以蜡烛也能继续燃烧。与纱线相比,金属丝传热快,所以随着蜡烛的燃烧,芯周围的蜡很快熔化,形成一个很深的凹坑。  蜡和煤油等液体为什么能爬到芯上来呢?可以做一个实验,把玻璃管立在水中,水就能在管子里升上来,管子越细,水上升的位置就越高,这就是毛细现象。变成液体的蜡,和水一样,通过蜡烛芯线中的缝隙爬上来。  同学们,了解了蜡烛燃烧的原理,你一定觉得十分有趣!其实,生活中许多看似简单的事物中,往往包含着一定的科学原理,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用脑去思考,用手去实践,定会感受到无穷的乐趣!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4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首诗歌,主要写了春雨能促使万物生长,少年儿童在春雨中植树,绿化祖国。  全诗用拟人的手法描绘了春雨轻柔细密的特点、滋润万物的作用和小朋友在雨中植树,绿化祖国的活动。  本课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  通过多种形式,了解春雨的特点和作用。准备纸和画笔。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醒、蒙:是后鼻音。  洒:声母是s,不是sh;右边是“西”,不是“酉”。  醒:左边是“酉”,不是“西”。  蒙:秃宝盖下不要丢掉一横。  2.写字教学。  本课生字中带有三点水的字较多,可归类指导,使学生掌握这类字的写法。  染:下面“木”字的横是长横,撇、捺要伸展,把上面的部件托起。  蒙:共13画,注意下部要尽量写得紧凑。  (三)词句教学  理解词句,可先让学生自己朗读诗歌,再想一想课文写了春雨中的哪些特点,然后结合课文和观看投影片理解。“飘、洒、落、降”,写出了春雨轻柔细密的特点。“点红”是指桃树上开满了粉红色的花朵;“染绿”是指柳树发芽,长出嫩绿的叶子;“滋润”是指庄稼得到雨水的灌溉;“唤醒”是说青蛙经过冬眠醒来了。  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朗读,来领悟春雨的特点和作用。  读一读,写一写下列词语:  飘洒点红染绿唤醒淋湿庄稼蒙蒙细雨  (四)朗读、背诵指导  句式相似、节奏感强是这首诗的语言特色。要引导学生把读和悟融为一体,边读边展开想象,让学生在朗读时感受春雨细微绵密的特点,以及使万物恢复生机、充满活力的作用和小朋友把握时机,在雨中绿化祖国的行动。  全诗四次出现“春雨沙抄”,要读得稍轻、稍慢,前后略做停顿,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人感受到它“润物细无声”的特点。“细如牛毛,飘飘洒洒”,可利用挂图、多媒体演示唤起学生的回忆,让学生以轻柔缓慢的语气读出春雨的特点。  “点红、染绿、滋润、唤醒”四个动词要读得清晰而略微拖长。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充分地读出来。  在分句朗读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春雨飘洒、滋润万物和绿化祖国的顺序,进行背诵。  (五)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1―2课时。  词语解释  沙沙春雨的声音。  如好像。  树梢树的末端。本课指树枝。  柳芽从柳枝上刚刚长出的嫩芽。  点红促使桃花开放。  染绿本课指促使柳芽变绿。  蒙蒙细雨雨点很细很密的小雨。这是春雨的特点。  飘飘洒洒雨细如毛,飘飘悠悠下落。  沾湿使衣服有一点湿,而不是“淋湿”。  绿化种植花草树木,美化环境,防止水土流失。  滋润增添水分,促使庄稼长得更快更好。  课文理解  这首诗先讲春雨的样子“细如牛毛”。接着讲了春雨对万物生长的好处:使桃花盛开、柳树发芽、庄稼滋润、青蛙醒来。最后讲了春雨一下,我们又可以种树了,又可以加入绿化祖国的行列。我们少年儿童要抓住春天的大好时机,多多种树,美化我们的祖国。  重点词句  “飘在果林,点红桃花;洒在树梢,染绿柳芽;落在田野,滋润庄稼;降在池塘,唤醒青蛙。淋湿我的帽沿,沾湿她的花褂。”  这一段话,具体描绘了春雨给大自然和人们带来的神奇、美妙变化,字里行间洋溢着同学们对春雨的无比喜爱之情。  教学设计示例  7春雨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5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由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了解春雨的特征与作用,教育学生珍惜春光,开展种植活动,为绿化祖国做出贡献。  教学步骤  (一)欣赏歌曲,揭示课题  1.放歌曲《春雨沙沙》,学生边听边想歌曲中唱的是什么?  2.学生自由谈。  3.板书课题:《春雨》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借助拼音读课文,画出不容易读准、读好的生字词反复读。  2.默读,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3.学习生字词,小组内读卡片。  (三)议读  1.同桌读,互相正音,评议,教师相机指导。  2.小组合作学习,提出不懂的问题,互相交流,组内不能解决的,全班交流。  (四)感情朗读,并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1.教师范读,学生听老师的语气、语速和节奏。  2.学生练读。  3.朗读比赛:各小组选一人参加全班的比赛。  4.教师发评分卡。  5.师生共同评议。  (五)结合插图,品词析句,理解课文  1.学生提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2.教师梳理共性的、有价值的问题。  3.师生互动,实破重点、难点。  (1)春雨有什么特点?  点击课本,结合图让学生认识到:“飘、洒、落、降”写出了春雨轻柔细密的特点,通过对“点红、染绿、滋润、唤醒”等词语的理解。  (2)让学生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生动以及春雨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配乐朗读全文  1.放音乐,点击课本,展示《春雨图》。  2.自由练读。  3.学生配乐朗读。(指名)  (七)扩展练习  1.想一想,春雨还飘落在哪些地方?它还带来了哪些变化?  2.搜集描写春雨的古诗、儿歌、歌曲等。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5  (一)情景创设,走入课堂  师: 同学们喜欢过新年吗?再过一个月,就要过新年了。在新年到来之际,你喜欢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对你的好朋友,对亲人的祝福呢?(学生讨论)  师:对呀,贺年片是我们常用的一种表达问候的方式,(出示贺年片并且展示于黑板上)你看,一张张精美而有趣的贺年片,表达了我们深深的祝福和新年的希望。看,这张带有幼苗的贺年片,这是我的学生刘晓明送给我的,表达了对老师新年的无限祝福,这张带有鲜花的贺年片,是王良送给他的同学的,他希望他们之间的友谊能够地久天长。每一张贺年片,都表达了我们不同的'祝愿。课前,老师建议同学们搜集贺年片,下面,老师想请你们在小组内作一下交流,互相说说你手中的贺年片是什么样子的,表达了作者什么祝福和希望。(学生交流)  今天,老师还为你带来一首好听的诗歌,他的名字就叫《贺年片》,我们看看这张贺年片为我们带来了什么祝福。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师:我们一起读读课文。在读书前,请看老师的读书建议。  1、出示小小读书建议:A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B找出生字娃娃,用你喜欢的方式记住它的名字,和它们交朋友。  2、学生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3、生字学习:  师:刚才同学们都读的非常认真,那课文里面的生字都学会了吗?下面,赶快拿起手中的生字卡,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在小组内互相学习一下吧!  (1)学生用教师准备的生字卡在小组内自主学习生字。(各小组可以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2)生字反馈:同学们学的非常认真。可是,调皮的生字娃娃和我们捉起了迷藏。看!(教师操作课件,生字飞走了)  快,让我们一起来找找可爱的生字娃娃吧。  (3)教师叫生字娃娃名字,学生找。  (4)学生叫生字娃娃名字,学生找。  (5)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找生字娃娃。  (6)同学们真聪明,一会儿就把这么多生字学会了。那假如他们再回到课文中去,你还能认识他们吗?下面再请同学们读课文,这次读书,老师还有个小小建议:(教师出示读书建议:A记住生字娃娃的名字。B有感情地读课文。)  4、学生读书。  5、师:谁来读给大家听?(学生举手)  师:谁来说说她读的怎么样?有没有带上感情去读?你可以夸一夸她,也可以提个小建议。(学生评价)  师:谁再来读?(学生读书)  师:同学们,他读出感情了吗?(学生评价)  6、刚才听了同学们的读书,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读书就应该带着自身的感情去读,只有这样,才干够读好。谁还想读?(学生举手)  师:你准备带着什么感情去读?(学生回答)  7、学生读书。  (三)分组学习,读好课文  1、学习分组。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可能已经发现了,课文共讲了几种颜色的贺年片?对,是四种。你喜欢哪种颜色的贺年片?好,现在,我们按颜色来分组。喜欢绿色的请坐在这儿,喜欢红色的请坐在这儿,喜欢白色,喜欢蓝色……(依照颜色,分四个学习小组,按指示牌分别坐在四个不同的位置,称红队,蓝队,绿队等)  2、提出学习要求:我们先学哪种颜色的贺年片呢?(学生争议)  为了体现公平合理的原则,我们来竞赛读书,看哪个小组读得好,就学习那一段。你们先自身练练吧!  3、学生读书练习。  4、开展读书竞赛,请学生做评委。  5、依照学生评选结果定位学习课文的段落。  (1)学生说为什么喜欢这个段落?你能把你喜欢的感觉读出来吗?  (2)学生读出自身的感觉。  (3)师:谁来说说他读的怎么样?(学生评价)  (4)谁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5)学生汇报。  (6)分组一起学习各自喜欢的段落,出示自学建议。  6、各小组交流。(既学会了自身感兴趣的内容,又通过交流学会了其他的内容)  7、刚才听了同学们的读书,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贺年片所带给我们的温馨和祝福吧! (学生齐读课文)  (四)动手制作,升华内涵  师:同学们,当我们领略到贺年片深深的浓情厚意,你想不想也用它表达你对好朋友的祝福?(学生回答)接下来,就让我们用我们灵巧的双手,来做一张精美的贺卡吧!也许,你的好友正在远方等着你的祝福呢!  1、学生动手做。(放映《新年好》音乐)  2、展示自身的贺年片,并且谈谈自身的祝愿。  3、教师选出局部贺年片贴在黑板上,进行简单的评价。  (五)小结  同学们,精美的贺年片固然能表达我们的良好祝愿,可是每当我们动手做贺年片的时候,旧的一年过去了,而新的一年正在向我们招手。你看,时间如流水,匆匆不复返。我们一定要抓住大好的时光,学得更多的知识,将来描绘祖国这幅更大的贺年片。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6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9个生字。  2、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学习重点:识字学习  难点:较流利地朗读学习  准备:音乐磁带学习  方法:自主学习为主学习  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讲一讲平时看到的认为美的或丑恶现象的例子。  2、引导归纳,谈话导入  二、朗读课文  1、初读感知  ⑴自读课文,圈出生字学一学  ⑵朗读展示,把自己最喜欢的内容读给同伴听。正音,评议  ⑶引读课文,感受词语的`意思及反义词的特点  2、再读入情  ⑴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⑵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⑶讲讲身边助人为乐的人和事。  ⑷朗读单元引言  三、指导认字  1、小黑板出示相关词语,认读正音  2、小组自学要求认识的字3、交流识字经验,发现识字方法  四、熟读课文,巩固识字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巩固生字,会写8个字。  2、流利地朗读课文。  3、在识字,朗读的过程中,陶冶美好的情操,树立关爱他人的感情。  学习重点:朗读学习  难点:朗读感悟学习  方法:朗读学习  准备:田字格小黑板,生字卡片  学习过程:  一、复习回顾、复习字词  1、抽读词语卡片,评议纠正  2、多种形式读词语  3、读其他生字  4、组词,扩展说话  二、诵读课文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课文。  1、同桌读  2、自由选择伙伴读  3、读给伙伴听  4、自己小声读边读边品位课文的思想和韵味  三、指导写字  1、结合范写,观察字形  2、书空,描红,临写  3、展示,评议,提高四、扩展活动  收集反义词,试着组成几句对子。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7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习口头表达。  二、教材说明  《村居》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居住农村亲眼看到的景象。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写时间和自然景物。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柳树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写人物活动。孩子们放学回来得早,趁着刮起的东风,赶忙放起了风筝。儿童处在人生早春,东风带来融融的暖意,纸鸢是放飞的乐趣,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几分希望。  本课教学重点是朗读、背诵和识字写字。难点是通过朗读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投影片或教学挂图。  课文朗读录音带(光盘),或多媒体课件。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本课要求学会3个字,要求认识4个字。要在学生自学生字的基础上,用生字卡片检查指导,使所有学生读准7个生字的读音。  烟:要用形声字规律记字形和字音。  趁:翘舌音,声母不要读成“c”。  纸:翘舌音,声母不要读成“z”。  长:多音字,本文读zhǎng。  莺、拂、堤、醉四个字只识不写,要记住字形,读准字音。  2、写字教学。  要一个一个指导学生把要求学会的字写好。注意字的各部分在田字格里的占位。  趁:半包围结构,走字旁的捺脚要写长些,包住里面的“”。  纸:右边是氏字边,不要在下面多加一点。  (三)词句教学  村居:在农村居住。诗以《村居》为题,指诗所写的情景是在农村居住看见的。  拂:轻轻地擦、扫。  纸鸢:风筝。  春烟:春天蒸腾起的烟雾。  本课难理解的字词不多,大多数词句都可以联系实际生活理解。诗句的大意可根据词语意思和生活实际了解,以下描述供教师参考:  早春二月,草儿发了芽儿,黄莺唱起了歌,  烟雾里,柳树舒展枝条轻轻拂着长堤。  孩子们放学回来得早,  趁着东风,赶忙放起了风筝。  不要让学生死记如上的句意描述,教师要引起学生的想象,开启思维,要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以帮助了解内容。  (四)朗读、背诵指导  朗读、背诵是小学低年级学习古诗的主要方法,也是教学指导的重点。指导小学低年级学生读古诗,可先范读或放课文朗读录音,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整体印象。再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认识生字,把句子读流利,在练读中对词句有个初步的感悟。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逐句了解大意,对诗中的内容有个基本的了解。然后就可以指导学生理解地朗读了。所谓理解地读,就是读出诗句要表达的意思和思想感情,要逐句地指导,读出诗的节奏,读出韵味。通过读加深理解诗的内容,加深体会思想感情。  这首诗的朗读,可参考如下示例。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可看图练习背诵。  (五)练习提示  课后1、2题,是教学重点内容,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完成。  课后第3题,是想象能力训练。为了做好此题,教学中应多方面着力渗透:借助课文插图(或投影、课件)引起学生的想象;结合词句意思的理解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教师应适当描述诗中情境;指导朗读时,引导学生想象诗句描写的情景。  在充分渗透的.基础上,做诗情画意的想象和表达练习会变得容易。  (六)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1-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导入新课。  1、最近学习的几首古诗都是写自然景物的,谁来背一背其中写春天美景的诗。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赞美春天的古诗――《村居》。  2、解题,引导看图。诗题《村居》,表示诗中写的情景是作者在农村居住时亲眼看见的。那么,诗人村居时亲眼看到了什么景象呢?请同学们看画面(出示挂图或投影),说一说画面的内容。  (二)看图听录音,整体感知诗意。  作者诗中是怎样描写所看见的景物的呢,请同学们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边听边看图。  (三)初读课文,识字,读正确、流利。  1、自己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流畅。在文中画出生字,多读几遍;同桌互读生字。  2、用卡片检查生字、指导识字。  3、检查指导读课文,指导读流畅。  (四)理解词句,了解诗的大意。  1、自己逐句读诗,想一想每一句诗什么意思,可以同桌或小组商量,提出不懂的词句。  2、教师针对学生质疑,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每句诗的大意。  (五)指导朗读,体会诗情画意。  1、学生自己试读,评议指导。  2、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3、多种形式朗读比赛。  (六)看图练习背诵。  (七)指导写字。  (八)完成课后第3题:进行想象、口述训练。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9个生字,认读7个字,认识“石字旁。  能力目标  能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把字写端正。会读本课的词语和字族儿歌。  情感目标  体会汉字造字知识的趣味性。  教学重点:  通过字族识字、写字。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能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把字写端正。  2、会读本课的词语和字族儿歌。  3、情感目标:体会汉字造字知识的趣味性。  教学重点:  通过字族识字、写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一首非常有趣的儿歌,打开书。  (二)初读课文  1、初读儿歌,将字音读准确。  2、复读儿歌,加快朗读速度。  3、个别同学读。接读。自由读。  (三)了解课文内容  1、通过读这首儿歌,你么知道这首儿歌都告诉我们什么了吗?  2、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情况谈一谈。  (四)学习生字  1、自读儿歌。你发现儿歌中的部分字的特点了吗?  2、把这些字找出来,用笔圈起来。  3、出示汉字“纺、访、防、芳、妨”你是怎样记住这几个字的?和小组内的同学们交流交流。  自主学习。你是怎样记住这几个字的?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说说结构记字形。  全班交流  (1)识字方法:结构识字:左右结构:桃、收上下结构:菠  形声字构字规律:菠,上面的草字头表意,下面的“波”表音。  加一加的方法:三加一竖就是丰。  (2)教师指导:丰:三横中的'中间一横最短。  收:第一笔是竖提,一笔写成。右半部分是四笔反文。  桃:左窄右宽。  (3)组词。  4、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指导汉字运笔、占格。  (2)学生照田字格里范字描红、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  抄写生字和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认识各种水果。  2、学会本课中的4个生字。  教学重点:  通过读词语、读句子识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生字,指导字形。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四个生字,谁想到黑板上来写一写这几个字。(指名学生生书写)教师指导、纠正这几个字的书写。  2、检查读课文。  (二)学习生字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词组和句子。  2、在这些词语中,有四个生字“弯、梨、沙、甜”,你是怎样记住这几个字的?和小组内的同学们交流交流。  自主学习。你是怎样记住这几个字的?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说说结构记字形。  全班交流  (1)识字方法:结构识字:左右结构:沙、甜上下结构:弯、梨  换一换:变――弯  (2)教师指导:甜:要写的左右大体相当。  梨:木,横要写的长一些,托住上面的“利”  弯:第三、四笔都是竖。  (3)组词。  3、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指导汉字运笔、占格。  (2)学生照田字格里范字描红、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4、认读二类字。  (三)作业  抄写生字和词语。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9  昨天读了寒雨的《登鹳雀楼》的教学过程,很受启发。我想通过上一首古诗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所以我想在这一课的教学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  一、初读古诗。  分组练读,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准确字音,读通顺诗句。然后进行小组汇报朗读情况,可以派代表朗读,也可以小组一起读,由小组自己决定朗读形式。朗读之后可以师生一起点评,指出其中难读的字或纠正其中读错的字。  二、理解诗意。  小组交流,说说读懂了什么,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字词,组内讨论。我想送给他们一些妙计:“看看图,想想意思。”“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联系你理解的句子,想想你不解的字词。”这些锦囊妙计我想在学生讨论遇到困难时送给他们。(打印在纸条上,藏在一个小钱袋里。)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我想孩子们对第一句的理解能结合图用自己的话来说,对于第二句的理解中,对“高洁”的.理解一定有困难,我想可以利用课件给学生看雪化后的青松,说说雪化后的青松是怎么样的?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到雪化后的青松更洁净苍翠。  三、有感情朗读、背诵  小组练习,通过点评让学生读出青松的“挺”“直”“高洁”。读的形式多样化(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有读的机会,在生动的朗读练习中逐步达到熟读成诵。  四、指导书写。  小组交流识字方法,着重对“挺”字的书写指导。  五、小练笔。  观察校园里的松树,写写外形,再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写写自己的想法。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  2.能看图体会字义,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小诗。  二、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生字,能按笔顺正确书写,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  三、教学难点  看图体会字义,识记生字。  四、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五、教学时间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正确书写“亭、闻”两个生字。  2.能看图体会字义,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小诗。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在书写,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  教学难点:看图体会字义,识记生字。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第一部分  (一)检查课前三到位情况。  (二)课前分钟训练:猜字游戏  一、创设情境,导入古诗  今天, 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小诗,请听。  1.出示配乐图片,引入小诗。  2.播放小诗朗读录音。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识字7。(板书课题,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请同学们自由拼读课文,然后在小诗里圈画出课文的生字,再把生字放声读一读,不会读的字看着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确。  2.出示带拼音生字。你们觉得这些生字里,哪个字音容易读不准?  随机交流。  3.同桌互读生字。  4.(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5.过渡:我们读准了字音,接着来学习课文的识字部分。  三、图字联系,探究规律  (一)出示第一幅图。  1.请看书本上的第一幅图,看看图,再看看字,你发现了什么?请把你的发现与同桌说说。  2.同桌互说。  3.指名说。你发现了什么?  根据生回答演示亭字的演变过程。  揭示:我们的祖先就是根据亭子的样子造出了“亭”字!  4.请看图,由这幅图你想到了哪个字?:(课件出示一组字:人――从――众)  这些图形就像汉字的样子,所以看图可以帮助我们记住字形。  (二)出示第二幅图。  1.边演示边讲:一个人走到小亭边停了下来。人和小亭就组成了一个新字――停。(拼读生字)  2.看看图,再看看字,这图与字有什么联系吗?  指名说。  3.请你用停字组词。  4.停是什么意思呢?指名说。  5.出示:“亭”和“停”。你能区分他们吗?  指名说。  6.出示课件练习:选字填空。  7.小结(出示课件:学习方法):刚才,我们运用了图文联系、记住字形、理解字义的方法来学习生字。  过渡:接下来,请同学就用这种方法去学习下面的'几个汉字吧。  (三)出示课文中的后三幅图。  1、请你仔细观察课文下面的这几幅图,看看图和字有什么联系?把你的发现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  2、小组交流。  3、汇报交流。  (1)预设第一幅图:看看图和字有什么联系?  小组代表回答。 看到这个字,你能想到是什么意思吗?指名说。  出示一朵花,演示用鼻子上闻。指名说闻的另一种意思。  出示课件:电视机正做播放“新闻联播”。引导学生理解“新闻”的意思。  (2)预设第二幅图:这两幅图有什么联系?  小组代表回答。  过渡:像“闻、鸣”这样看图就能知道汉字的字,也有很多,比如,我们学过的笔。  出示图――笔、尖、看  (四)小结方法:这节课我们看的几幅图,认识的几个字,都是通过看图认识这些字,记住了字形,理解了字义!  四、诵读小诗,巩固生字  过渡:把这些生字放进小诗里再读一读。  1.自由朗读。  2.指名读。  3.齐读小诗。  第二部分  一、复习巩固  认读生字。  二、指导诵读,理解诗意  1.学生自由读。  2.检查生字读音。  (1)带拼音认读。  (2)去掉拼音认读。  3.指名朗读,检查是否正确、流利。  4.学生自由读,要求:边读边看图,想想这首诗写了什么意思?  5.反馈讨论:  (1)这个人来到小亭边做什么?  (2)为什么他只听到鸟叫声,而看不见鸟儿?  6.再次朗读,读出树木茂密,环境清幽的意境来。  7.背诵诗歌。  三、指导书写  1.卡片认读,组词。  2.指导书写5个生字:鸣、耳、深、但。  3.认读词语。  4.练写字词。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11  一、看图、导入  1出示图片:(1)图上都有什么?  (2)指出"井沿、井壁、井底、井口"的位置。  2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问:观是什么意思?  那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  那坐在井里看天,天是什么样的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全文。要求:看汉字读,不会的字看拼音。标出全文共几个自然段,圈出田字格里的生字。  2有感情的`再读一遍课文。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3回答问题  三、朗读课文2―7段  1指名读,要求正确流利。  2自己挑一段最喜欢的读给同桌听。(评价方法:如果觉得同桌读的好,就伸出大拇指或者微笑点头)  3质疑(无边无际、坐井观天。)  四、细读  1第一次对话  ⑴分男女声读青蛙和小鸟的话  ⑵读了小鸟的话,你知道了什么?(小鸟飞的很远)  ⑶全班情境表演(出示相关图像),体会小鸟飞的远:小鸟飞呀,飞呀,飞过山川;飞过河流;飞过田野。。。。。。它口渴了,落到了井沿上。(板书:井底、井沿)  ⑷自己读第一次对话,读出小鸟飞的远。  2第二次对话  ⑴指名读,注意语气  ⑵青蛙和小鸟为什么争论呢?(天的大小)他们是怎么认为的呢?(板书:只有井口那么大、无边无际)  ⑶出示句子:朋友,别说大话!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①把"说大话"换个词,意思不变(吹牛皮、撒谎。。。。。。)然后读一读。  ②理解"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a让学生用纸筒当井看天,体会青蛙的话,知道是因为井壁挡住了它的视线;  b朗读并加手势,加深理解。  ⑷①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无边无际"。(没有边,很大。。。。。。)  ②指名读,读出天的大  ③联系生活,选词填空  教室海洋麦田沙漠  ()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⑸朗读第二次对话,加动作,注意争论的语气。  3第三次对话  ⑴分组读  ⑵它们为什么都笑了?引导学生想象青蛙,小鸟是怎么想的。  五、体会寓意  1分角色朗读、听音乐朗读,用自己的掌声给朗读的同学打分。  2假如你是青蛙,跳出井口,你会看见什么,想些什么,说些什么?(练一练)  3带头饰表演。  4假如青蛙上天,小鸟下井,那么会说些什么?  5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什么?(先分小组讨论,然后汇报讨论结果各小组相互补充)  六、总结全文  指名看板书总结,不完整的地方其他同学补充。  七、作业  回家给爸爸妈妈讲讲这则寓言,表演一下。  看看其他的书,像《成语词典》开阔眼界。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12  《我要的是葫芦》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讲读课文,属寓言性质。文章短小精悍,语言活泼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是深爱孩子们喜爱的一篇课文。结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一至三年级“要培养学生通过上下文理解课文中重要词语的意思,并能在阅读中不断积累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上作了如下的几点思考:  一、明确一种思想――以读品文  阅读教学应立足于培养孩子阅读文章的兴趣,引导孩子品味语言,积累语言,从而发展他们的语言,达到自能读书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教者应始终把语言的学习、体会、感悟作为重点,注重学生的个人感受,且能结合各自生活的实际赋予其不同的内涵。而对语言感受的最重要手段就是“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可见“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多读可以训练学生的语感,多读可以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多读可以丰富孩子的表象。可谓是一举多得,事半而功倍,何乐而不为呢?但这所谓的“读”必须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匠心设计下,有针对性去阅读。是为着更深层次的理解课文,更深层次的感受语言而选择的途径。  在《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中,我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通过品读、评读、个人读、分角色读、齐读、选择读,引读等不同方式的阅读,从多个角度引导孩子们体会种葫芦的人的心态,以读悟文,品析词句。让孩子们在读的过程中思考领悟,最终达到“豁然开朗”“柳暗花明”的境界。在日积月累的训练中,让孩子们养成结合语境理解字词以及主动阅读的习惯,从而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找准一个切入点――以题导文  每篇课文的教学都有一个切入点。找准了切入点,将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很大的方便。这切入点犹如是照相摄影时寻求的角度,又如高明的服装设计师在衣料上最关键的一剪。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我从课题入手:“我要的是葫芦,言外之意是我不要叶子”。顺机启发学生用“我要的是,而不是”句式说话。因为切入点选得准,孩子们的思维很活跃,纷纷提出:那个人结果得到了葫芦吗?那个人为什么得不到葫芦?甚至有的学生还提出了颇有深度的问题――“蚜虫吃的是叶子,可落下的为什么是葫芦?”  三、明确一条思路――以“变”理文  文学作品都有一条线索,或为情感线,或为叙事线。教师要善于把握这条线,并且力求使自己的教学贴近这条线。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在教学中抓了芝麻而丢了西瓜,《我要的葫芦》一文,篇幅虽短,但要落实的知识点却不少。在教学设计上,我始终抓住一条线:“变”。刚开始时叶子长得怎样?葫芦长得怎样?过了几天,叶子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这变化告诉我们叶子葫芦之间究竟有什么密切的关系?明确了这么一条线,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我采取了分散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当学生学完第一自然段时,通过看图――学文――品文,引导得出:因为叶子长得好,所以葫芦才长得可爱。从而为后文的学习打下铺垫。当学生学完3、4自然段时,我又引导学生小结:因为叶子长了蚜虫,所以葫芦才一个一个都落了。最后通过这种变化对比,学生明白了叶子与葫芦之间的密切联系,重难点的突破也就势如破竹。  四、创设一种情境――以境品文  低年级学生对人物的感知通常要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巧妙地创设情境可以激活孩子们的思维,从而使之更有效地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13  一、谈话导入  1。快过年了,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礼物,请看:  (课件:点击新年好歌)。会唱的我们一起边拍手边唱。每到新年我们都要相互祝福,你知道平时都用哪些方式向我们的亲戚朋友表达自己的祝愿吗?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的`题目就叫做《贺年片》。  2。板书课题:贺年卡  二、自由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2、画出生字词。  3、讲一讲你读懂了什么?(一段一段讲)  4。师串讲或生串讲。  三、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文中的生字词。  2、自由拼读并组词。  3、指名认读 。  4、集体评议、正音。  5、重点强调:后鼻韵母、前鼻韵母、翘舌音。  6、同桌同学比赛认读生字词 。  7、从词中抽出生字,开火车认读并扩词。  8、交流识字方法。  9、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测读。  四、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开火车认读并组词  2、观察生字间架结构及在田字格中位置。  3、交流识字方法。  4、教师重复指导。  5、学生独立书写,教师巡视。  五、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六、作业  抄写生字。  板书设计:  贺年片  hè zhù yuàn zhuàng chì bǎng yíng  贺 祝 愿 壮 翅 膀 迎  wàng ài xī  望 爱 希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14  教学目标:  一、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字。  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  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认识9个生字。  二、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时间的宝贵。  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一分钟》  思考:那个青年人从著名教育家本杰明那里受到了什么教育?懂得了什么道理?  二、导入新课《7 一分钟》  看配音课件动画片或图片《一分钟》,边看边想: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元元为什么后悔了?  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一)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圈出意思不懂的词语。  (二)同桌合作轮读课文,一个人读时,另一个同学注意帮助纠正错误。  (三)当热心的小老师,提醒小朋友哪些字易读错?告诉小朋友你用什么好办法来记这些生字?  (四)全班齐读课文,要求读正确、通顺。  四、感悟课文,明白道理。  (一)读课文,讨论。  1、读读课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2、课文的哪些句子具体写了元元非常后悔?挑一句来把它读好,读出自己的体会。  3、指导朗读,体会学生找出来的这几句重点句。  (二)学生表演读全文(先自由准备,再上台加上动作表演读)。  (三)说说读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五、拓展练习:搜集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读一读。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15  1882年,一名女婴因高发烧差点丧命。她虽幸免于难,但发烧给她留下了后遗症――她再也看不见、听不见。因为听不见,她想讲话也变得很困难。那么这样一个在19个月时就既盲又聋的孩子,是如何成长为享誉世界的作家和演说家的呢?  高烧将她与外界隔开,使她失去了视力和声音。她仿佛置身在黑暗的牢笼中无法摆脱。万幸的是海伦并不是个轻易认输的人。不久她就开始利用其它的感官来探查这个世界了。她跟着母亲,拉着母亲的衣角,形影不离。她去触摸,去嗅各种她碰到的物品。她模仿别人的动作且很快就能自己做一些事情,例如挤牛奶或揉面。她甚至学会靠摸别人的脸或衣服来识别对方。她还能靠闻不同的植物和触摸地面来辨别自己在花园的位置。  七岁的时候她发明了60多种不同的手势,靠此得以和家里人交流。比如她若想要面包,就会做出切面包和涂黄油的动作。想要冰淇淋时她会用手裹住自己装出发抖的`样子。海伦在这方面非比一般,她绝顶的聪明又相当敏感。通过努力她对这个陌生且迷惑的世界有了一些知识。但她仍有一些有足。海伦五岁时开始意识到她与别人不同。她发现家里的其他人不用象她那样做手势而是用嘴交谈。有时她站在两人中间触摸他们的嘴唇。她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而她自己不能发出带有含义的声音。她想讲话,可无论费多大的劲儿也无法使别人明白自己。这使她异常懊恼以至于常常在屋子里乱跑乱撞,灰心地又踢又喊。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怒气越为越大。她变得狂野不驯。倘若她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就会大发脾气直到家人顺从。她惯用的手段包括抓别人盘里的食物以及将易碎的东西猛扔在地。有一次她甚至将母亲锁在厨房里。这样一来就得想个办法了。于是,在她快到七岁生日时,家里便雇了一名家庭教师――安尼。沙利文。安尼悉心地教授海伦,特别是她感兴趣的东西。这样海伦变得温和了而且很快学会了用布莱叶盲文朗读和写作。靠用手指接触说话人的嘴唇去感受运动和震动,她又学会了触唇意识。这种方法被称作泰德马,是一种很少有人掌握的技能。她也学会了讲话,这对失聪的人来说是个巨大的成就。  海伦证明了自己是个出色的学者,1904年她以优异的成绩从拉德克利夫学院毕业。她有惊人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同时她还具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毅力。上大学时她就写了《我的生命》。这使她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而有能力为自己购买一套住房。  她周游全国,不断地举行讲座。她的事迹为许多人著书立说而且还上演了关于她的生平的戏剧和电影。最终她声名显赫,应邀出国并受到外国大学和国王授予的荣誉。1932年,她成为英国皇家国立盲人学院的副校长。  1968年她去世后,一个以她的名字命名的组织建立起来,该组织旨在与发展中国家存在的失明缺陷做斗争。如今这所机构,"国际海伦。凯勒",是海外向盲人提供帮助的最大组织之一。  体验失明――我教《海伦。凯勒》  苏教版12册课文《海伦。凯勒》一课讲述了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海伦不屈不挠、坚韧不拔地战胜了命运,成为了生活的强者的动人事迹。怎么让学生体会到课文蕴含的深意呢?我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语文课上,我把学生带到了操场上,告诉学生:今天,大家都来当一回盲人,体验一下双目失明是什么感受。学生一听立刻纷纷议论起来,我又宣布了规则:两人一组,一人用红领巾蒙上眼睛,由另一人搀扶到目的地。学生们立刻行动起来,为了亲身体验,我也参与了这次行动,我和学生韩枫一组,带着蒙着眼睛的韩枫在操场上走,我走得挺快,目的地很快到了,韩枫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我对这次教学安排有了一点疑虑:这节课这样让学生体验是不是无效劳动?该我蒙上眼睛了,韩枫拉着我向前走,就在被蒙上眼睛的那一刻,我才真正感受到心中多么紧张害怕,总怕一脚踩空或撞上什么东西。我走得极慢,紧紧拉着韩枫的手,心中除了害怕还有对韩枫的歉疚,当我终于走到目的地的时候,才长舒了一口气。  进了教室,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谈论了自己的感受,有的说:我眼前一团漆黑,什么也看不到,总觉得前面像有悬崖峭壁一样。有的说:太难受了,我特别想把布拿下来。有的说:再次见到阳光,我感到了光的美好。有的说:我觉得脚下像是有个洞,一不小心就会摔下去,心里特别害怕紧张。  学生不由自主地打开书,认真读起来,他们读得那样认真投入,每一个学生都是那么严肃深沉,当他们读到海伦一岁半就双目失明、双耳失聪时,读到海伦与这个有声有色的精彩世界完全隔绝靠触觉感知外界事物时,有的学生眼睛湿润了。当他们读到海伦在沙利文老师的帮助下学会阅读、书写、算术时,当他们读到海伦考上大学,毕业后献身于福利教育事业时,他们的眼中流露出的是对海伦的尊重、敬佩和崇拜。  这一堂课,学生学得是那么积极主动,那么自觉自愿地深入学习课文,他们正是有了当盲人的痛苦的深切体验,才有所感悟和思考,才受到了情感熏陶,获得了思想启迪。在学生的日记中我看到了这样的话语:学了《海伦。凯勒》这一课,我的心被震撼了,对我们正常人来说司空见惯的事物、情景,对于一个盲人来说是多么神奇美丽呀!这一堂特殊的语文课让我体会到双目失明的恐惧,我同情盲人!我更佩服海伦的奋斗精神!跟海伦。凯勒比,我们是多么得幸运!我们难道不能比海伦更强吗?  也正是由于有了亲身体验,我也被课文感动,被海伦感动,被学生感动。【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相关文章:小学语文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1-22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11-09小学二年级语文的教案01-23小学二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2-10小学语文二年级假如教案01-30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1-07小学二年级教案语文教案12-31小学二年级语文《草》教案12-30小学二年级语文《村居》教案12-26

【摘要】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卢新宁在第23届全国省级党报总编辑年会上表示,新闻报道和评论,涉及复杂的社会认知和人生感悟。“算法”流行的时代,还是离不开新闻“把关人”。
◎传统媒体是什么?能做什么?
近年来融合发展已成为媒体最闪亮的关键词。如果说2014年中央深改组将媒体融合确立为国家战略是“融合元年”,那么如今已是融合三年。站在3年的基础上回望,我们既欣喜于融合的决心之大、步伐之快,也感慨于融合的任务之重、道路之长。在某种程度上,报业转型仍然处于前端的探索期、艰难的爬升期。
在国内,我们听到了一些都市类媒体黯然退场的消息;而美国大选之后,有人更是把川普的胜利总结为自媒体对传统媒体的胜利,进而认定川普获胜是自媒体和社交媒体的加冕礼,也是传统媒体丧失话语权、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在今天这个时代,传统媒体到底是什么?又能够做什么?是被新技术的冰山击中、行将沉没的泰坦尼克号,还是摆脱民粹主义的裹挟、拯救一个时代理性和价值的诺亚方舟,又或者还有更合适的定位和未来?
◎老编辑的茶缸,沉淀着岁月
1991我从大学毕业后进人民日报工作,对于老夜班编辑的茶缸印象深刻,大茶缸里浓重的茶垢,沉淀着党报工作者煎熬着心血办报的无私奉献;同时也提示着传统媒体几十年如一日波澜不惊的生产方式。
而互联网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百度一天收到60亿次搜索请求,微信公众号平均每天增加1万个,现有公众号2000万个,而目前全国报纸约2000家、杂志约1万家。媒体人只要不坐井观天,都会感到外面世界的变化,也正在谋求自身的改变。然而,在互联网海量信息、庞大流量的冲击下,我们没有必要怀疑自己,失去媒体人的尊严和自信。
◎“算法”流行,离不开“把关人”
有人说,今天是靠互联网精准分发新闻的时代,用户对什么感兴趣就推送什么信息。今年谷歌AlphaGo机器人战胜围棋高手李世石,当时很多媒体都做了报道,这是人工智能引人入胜的华彩瞬间,也是对人类自身的一个巨大挑战。但我依然相信,人类作为万物的灵长、世界的主宰,李白的豪迈、苏轼的狂放,李清照的婉约,辛弃疾的爱国情怀,杜甫的家国忧思,绝不是人工智能所能尽知的。上海学者赵鑫珊说过:科技的进步一年一个样,但人性的进化很慢,千年难变。更何况我们所从事的新闻报道和评论,涉及最复杂的社会认知和人生感悟。我们这个时代还是离不开总编辑的角色,离不开对信息的筛选和评论,离不开新闻把关人。
◎我们这一代党报人,都是历史的见证人
今年3月,我给人民日报评论部策划了一组文章,题目叫《坚守融合时代的媒体信仰》。当时我写了一段话:“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传统的平台介质或许会式微,但是新闻没有消亡,媒体还有责任,理想还有价值,职业还有担当。我们相信不管媒体形态怎么变,舆论格局怎么变,原创依然是这个社会最宝贵的资源,思想依然是媒体最重要的品质,理性仍然是时代最需要的力量。”我觉得只有认可了媒体作为优质内容提供者、作为思想生产者的不可或缺,才能进一步讨论媒体所应当承担的社会角色和历史使命,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讨“政治家办报”的命题。
毫无疑问,互联网自媒体的普及,为实现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提供了技术保障。但我们也要看到,网上的信息常常真伪莫辨,人们的情绪有时也会剑走偏锋,需要职业媒体去还原真相、疏导情绪、引导舆论,从而更好地回应网民关切,凝聚社会共识,这可能是传统媒体,特别是党报的优势。
我们这一代党报人都是历史的见证人。在推进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面临一些时代课题,主要是四个方面:如何做到导向、立场和效果统一;如何做到技术、渠道与内容的统一;如何做到分享、开放与保护的统一;如何做到存量、增量与流量的统一。
◎主流叙述,也应有话语魅力
第一是导向、立场和效果统一。我们看到,在融合发展进程中,党报旗下的新媒体,即便去掉书名号,加上了“@”,国内外仍然视同为党报发声。不管是在纸媒生产中,还是在新媒体舆论场,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应该是党报始终不渝的生命线。
但同时我们还要尊重新闻传播规律,要创新方法手段,政治立场最终要用传播效果来检验。融合发展提出的第一个挑战就是,面对全媒体的受众,我们如何根据舆论阵地的变化,完善自己的主流叙述。这种主流叙述不是说大话、空话、硬话,也不是小清新小时代小感怀;不是自娱自乐,也不是媚俗迎合。这种“主流叙述”,要有“为党立言”“凝聚共识”的政治定力,也要有“感染人、吸引人、打动人”的话语魅力。
◎渠道是“霸道”,内容是“王道”
第二是技术、渠道和内容的统一。现在的微博和微信已超出了社交应用的范畴,成为一种平台级的入口。微信公众号平台的文章每天阅读量是30亿, 25%的微信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30次,55.2%的微信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10次。在技术大江大流纷涌的时代,媒体人很容易产生一种诱惑,有些人可能被技术和渠道压垮了心智,有些人甚至为了刷屏干脆牺牲掉内容。我觉得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媒体短时间看起来是要依附于技术的发展,但是如果技术发展到了很成熟的阶段,成为了媒体的“基础设施”,媒体最根本的东西,即能生产有思想、有价值的内容的能力,就会显现出来。
目前,各地党报都有了两微一端。比如人民日报客户端,在不到两年内下载量超过了1.4亿,开辟了一个新媒体的战场。这对媒体而言好像不是一件难事,但关键是从长远来看,我们是否有优质的内容去聚拢用户、黏住用户。渠道是霸道,内容是王道,一时胜负在于力,千古兴亡在于理。王道才是根本。党报加强内容供给建设、提供主流价值的优质产能,用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这是推动融合发展的核心因素。
当然,也不是说简单的把传统媒体生产的内容直接放到技术平台上。媒体融合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融合,也是化学意义上的融合,还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转基因工程。我们必须在内容上植入互联网的思维,才能在智能屏幕的时代保有优势。
◎团结起来,亮出版权保护旗帜
第三是分享、开放和保护的统一。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点击、分享”成为人们阅读新知、传播信息的日常方式。而移动端的版权意识薄弱,有人声称“不做新闻生产者,只做新闻搬运工”。那么,传统媒体花大力气出产优质内容,是否依然会沦为免费的“内容奶牛”?
今年两会后,武汉的一个微信公众号“光谷客”花了三个多月时间,推出深度报道《武钢减员5万人背后 一个普通钢铁家庭的命运沉浮》。但这篇报道迅速被疯狂抄袭,复制粘贴转发到PC端网站论坛和自媒体头条号。愤怒的作者写了一篇檄文,名为《从武钢稿看传媒生态――抄无可抄,新闻已死”》。我认为,职业媒体在移动端的版权保护问题比pc端更严峻。因此,媒体人更应团结起来,亮出版权保护的旗帜,保护原创内容的生产。
从PC互联网时代开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竞争就是高度不对称的。时至今日,主流媒体也好,报纸也好,应该有更强的底气去进行版权保护。我们有了自己的两微一端和新媒体平台,不至于饮鸩止渴贱卖内容产品。主流媒体和各级党报系统可以携手声张原创的价值,做一些联合和推转,保护新闻的原创力,其实也是保护文化创造力。
◎梅长苏后面,有一个信息机关
第四是存量、增量和流量的关系。经过了几年的努力,媒体融合站到了一个转折点上,这个点就是从“相加”阶段向“相融”阶段迈进。对于各级党报而言,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处理报纸的存量、新媒体的增量和受众流量之间的关系,换言之,如何推进新闻生产方式和体制机制的深度融合,从而真正占据舆论场上的优势和强势?
今天说媒体融合,不只是一方面坚守纸媒生产、一方面在新媒体开疆拓土,但两部分各干各的,“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毫不相关,而是要推动体制机制的变革,从“相加”到“相融”的突破。为了这种突破,人民日报“中央厨房”2015年2月启动,这是“供给侧改革”的一种尝试:以重大事件为突破口,重构新闻内容生产、写作、分发的业务模式和流程,至今已经启动20次,总计发布新闻作品超过3000件。为推进这种“融合机制”常态化,我们计划在中央厨房的框架下设立10―20个内容频道,以牵头人的形式组建“融新闻工作室”,成立了新地平线、新长征路上、麻辣财经、长三角等一系列融新闻工作室,用新流程、新机制去激活新产能、发动媒体人,为人民日报盘活存量、做大增量、汇聚流量。
媒体特别是纸媒,由于兵力有限,我们的原创内容只能做精做深。但我们必须学会在这个大数据时代做好数据挖掘和数据新闻。现在80%的数据在政府手里,而党报征集和研究政务数据,具有先天的优势。此外,社会上“互联网+”蓬勃发展,每天都产生了大量极具研究价值的数据,能够体现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提示中国人的商业消费、出行习惯和生活方式,构成转型期社会的“全息地图”。充分挖掘后,可以帮助我们进行议程设置,可以提升舆论引导效果,也能作为决策参考。拿电视剧《琅琊榜》为例,说“得梅长苏者得天下”,但梅长苏背后有琅琊阁的“大数据”支撑,所以其实是得信息者、得数据者得天下,对于我们今天的媒体而言也同样如此。
最后想引用一句话:“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任何人的死亡是我的损失,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对传统媒体而言,媒体融合正是这样一种命运与共的事业,我相信这也是激发我们携手探索未来道路、寻求共识的基础。
(本文由解放日报记者刘璐、徐佳晨根据卢新宁在第23届全国省级党报总编辑年会上的演讲整理,原标题为《在全媒体舆论场构筑我们的“主流叙述”》,有删节)(责编:袁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解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