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这种动物的智商在进化吗,如果在某某一个世纪要灭绝的话,那不会再次出现那人类智商更高级的动物的智商在进化吗呢?

尼尔·波兹曼第2节:媒介即隐喻(1)2020-12-23作为我们民族性格和抱负的象征,这个城市的标志是一幅30英尺高的老虎机图片以及表演歌舞的女演员。这是一个娱乐之城,在这里,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2020-12-23此外,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曾把自己的一次竞选失败归罪于化妆师的蓄意破坏,他就如何严肃对待总统竞选这个问题给了爱德华·肯尼迪一个建议:减去20磅体重。虽然宪法对此只字未提,但似乎胖子事实上已被剥夺了竞选任何高层政治职位的权利,或许秃子也一样不能幸免于此,当然还有那些外表经过美容仍无法有较大改观的人2020-12-23政治家原本可以表现才干和驾驭能力的领域已经从智慧变成了化妆术。2020-12-23那些不上镜头的人其实已被剥夺了向大众播报所谓"今日新闻"的权利,但是那些在镜头前魅力四射的人确实可以拥有超过百万美元的年薪。2020-12-23美国的商人们早在我们之前就已经发现,商品的质量和用途在展示商品的技巧面前似乎是无足轻重的。不论是亚当·斯密备加赞扬还是卡尔·马克思百般指责,资本主义原理中有一半都是无稽之谈。就连能比美国人生产更优质汽车的日本人也深知,与其说经济学是一门科学,还不如说它是一种表演艺术,丰田每年的广告预算已经证明了这一点。2020-12-23斯·威斯西马博士是一个心理学家,她主持了一档很受人欢迎的广播节目及一个夜总会节目,在这些节目中,她向听众们介绍有关性事的林林总总,所用的语言在过去只能是卧室和某些阴暗的街角里专用的。她第3节:媒介即隐喻(2)2020-12-23正如赫胥黎所说的,我们没有人拥有认识全部真理的才智,即使我们相信自己有这样的才智,也没有时间去传播真理,或者无法找到轻信的听众来接受。2020-12-23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公众话语的方式是怎样规范乃至决定话语内容的。2020-12-23不可能用烟雾来表现哲学,它的形式已经排除了它的内容。2020-12-23再举一个我们更熟悉的例子:塔夫脱,我们的第27任总统,体重300磅,满脸赘肉。我们难以想像,任何一个有着这种外形的人在今天会被推上总统候选人的位置。如果是在广播上向公众发表演讲,演讲者的体型同他的思想是毫不相干的,但是在电视时代,情况就大不相同了。300磅的笨拙形象,即使能言善辩,也难免淹没演讲中精妙的逻辑和思想2020-12-23电视上会话的表现形式是形象而不是语言。政坛上形象经理的出现以及与此相伴的讲稿作家的没落证明了这样一点,就是:电视需要的内容和其他媒体截然不同。电视无法表现政治哲学,电视的形式注定了它同政治哲学是水火不相容的2020-12-23还有一个例子,更复杂一些:信息、内容,或者如果你愿意,可以称之为构成"今日新闻"的"素材",在一个缺乏媒介的世界里是不存在的--是不能存在的。我并不是说,火灾、战争、谋杀和恋情从来没有在这个世界的任何地方发生过。我想说的是,如果没有用来宣传它们的技术,人们就无法了解,无法把这一切纳入自己的日常生活注媒介不对,则会言不由衷2020-12-23今日新闻"的产生全然起源于电报的发明(后来又被其他更新的大众传播工具发扬光大),电报使无背景的信息能够以难以置信的速度跨越广阔的空间。"今日新闻"这种东西纯属技术性的想像之物,准确地说,是一种媒体行为。第4节:媒介即隐喻(3)2020-12-2320世纪后半叶美国文化中最重大变化的探究和哀悼:印刷术时代步入没落,而电视时代蒸蒸日上。2020-12-23这种转换从根本上不可逆转地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因为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媒介不可能传达同样的思想。2020-12-23马歇尔·麦克卢汉1有一句著名的警句:"媒介即信息。"如果我上面所说的有引用之嫌,我决不否认其中的联系(虽然很多值得尊敬的学者觉得否认和他的联系很时髦,但是如果没有麦克卢汉,他们也许至今仍然默默无闻)。2020-12-23我年轻时研究过《圣经》,在其中我获得了一种启示:媒介的形式偏好某些特殊的内容,从而能最终控制文化。2020-12-24我们可以冒险作一猜测:那些如今已经习惯于用图画、雕塑或其他具体形象表达思想的人,会发现他们无法像原来一样去膜拜一个抽象的神。犹太人的上帝存在于文字中,或者通过文字而存在,这需要人们进行最精妙的抽象思考。运用图像是亵渎神祇的表现,这样就防止了新的上帝进入某种文化2020-12-24我们的文化正处于从以文字为中心向以形象为中心转换的过程中,思考一下摩西的训诫对我们也许是有益的。即使这些推想有不妥之处,我仍然认为它是明智而中肯的。2020-12-24语言无愧为一种原始而不可或缺的媒介,它使我们成为人,保持人的特点,事实上还定义了人的含义2020-12-24我们对语言的了解使我们知道,语言结构的差异会导致所谓"世界观"的不同。人们怎样看待时间和空间,怎样理解事物和过程,都会受到语言中的语法特征的重要影响,所以,我们不敢斗胆宣称所有的人类大脑对于世界的理解是一致的。第5节:媒介即隐喻(4)2020-12-24如果我们考虑到,在语言之外还有如此丰富多样的会话工具,我们就不难想像,不同文化在世界观方面会存在多大的分歧。虽然文化是语言的产物,但是每一种媒介都会对它进行再创造--从绘画到象形符号,从字母到电视。和语言一样,每一种媒介都为思考、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的方式提供了新的定位,从而创造出独特的话语符号。这就是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即信息"2020-12-24他的警句还需要修正,因为,这个表达方式会让人们把信息和隐喻混淆起来。信息是关于这个世界的明确具体的说明,但是我们的媒介,包括那些使会话得以实现的符号,却没有这个功能。它们更像是一种隐喻,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2020-12-24不管我们是通过言语还是印刷的文字或是电视摄影机来感受这个世界,这种媒介-隐喻的关系为我们将这个世界进行着分类、排序、构建、放大、缩小、着色,并且证明一切存在的理由。卡西尔曾说过:随着人们象征性活动的进展,物质现实似乎在成比例地缩小。人们没有直面周遭的事物,而是在不断地和自己对话。他们把自己完全包裹在语言形式、艺术形象、神话象征或宗教仪式之中,以至于不借助人工媒介他们就无法看见或了解任何东西。2020-12-24芒福德总结说:"钟表是一种动力机械,其产品是分和秒。"在制造分秒的时候,钟表把时间从人类的活动中分离开来,并且使人们相信时间是可以以精确而可计量的单位独立存在的。分分秒秒的存在不是上帝的意图,也不是大自然的产物,而是人类运用自己创造出来的机械和自己对话的结果。2020-12-24在芒福德的著作《技艺与文明》中,他向我们展示了从14世纪开始,钟表是怎样使人变成遵守时间的人、节约时间的人和现在被拘役于时间的人。第6节:媒介即隐喻(5)2020-12-24我们学会了漠视日出日落和季节更替,因为在一个由分分秒秒组成的世界里,大自然的权威已经被取代了。确实,正如芒福德所指出的,自从钟表被发明以来,人类生活中便没有了永恒。所以,钟表不懈的滴答声代表的是上帝至高无上的权威的日渐削弱,虽然很少有人能意识到其中的关联注自然的时间在人的意识中减弱2020-12-24钟表的发明引入了一种人和上帝之间进行对话的新形式,而上帝似乎是输家。也许摩西的"十诫"中还应该再加上一诫:你不可制作任何代表时间的机械。2020-12-24语音的书写形式创造了一种新的知识理念,一种关于智力、听众和后代的新认识,这些东西柏拉图在其理论形成的初期就已经认识到了。他在《第七封信》中写道:"没有一个有智力的人会冒险用语言去表达他的哲学观点,特别是那种会恒久不变的语言,例如用书面的文字记录下来。"他对此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他清楚地认识到,用书面文字记录哲学观点,不是这些观点的终结,而是这些观点的起点。没有批评,哲学就无法存在,书面文字使思想能够方便地接受他人持续而严格的审察。2020-12-24柏拉图深知这一点,他知道书写会带来一次知觉的革命:眼睛代替了耳朵而成为语言加工的器官。相传,为了鼓励这种变化,柏拉图要求他的学生在来他的学园之前先学习几何学。如果确有其事,柏拉图就确实很明智,因为正如伟大的文学批评家诺思洛普·弗莱所说的:"书面文字远不只是一种简单的提醒物:它在现实中重新创造了过去,并且给了我们震撼人心的浓缩的想像,而不是什么寻常的记忆。"12020-12-24柏拉图对于书面文字重要性的推断现在已被人类学家所深刻理解,特别是如果在他们所研究的文化中语言是复杂对话的唯一源泉时。人类学家知道书面文字不仅仅是话音的回声,这一点诺思洛普·弗莱也曾提到过。这完全是另一种声音,是一流魔术师的把戏。在那些发明文字的人眼里,文字确有此神力。考虑到这些,那么埃及神话中把文字带给塔慕次国王的月神透特同时也是魔术之神,就不足为奇了2020-12-24有什么比把问题诉诸文本时的沉默更奇怪的呢?有什么比向一个无形的读者倾诉,并且因为知道有一个无名的读者会反对或误解而修正自己更玄妙的呢?而这正是每一本书的作者必须做的。2020-12-24提出上述的观点,是因为本书后面将讨论我们的民族怎样经历从文字魔术向电子魔术转换的巨大变化。我这里想要指出的是,把诸如文字或钟表这样的技艺引入文化,不仅仅是人类对时间的约束力的延伸,而且是人类思维方式的转变,当然,也是文化内容的改变注时钟是一种人类理解时间的媒介2020-12-24这就是为什么我要把媒介称作"隐喻"的道理2020-12-24在学校里,老师非常正确地告诉我们,隐喻是一种通过把某一事物和其他事物作比较来揭示该事物实质的方法2020-12-24通过这种强大的暗示力,我们脑中也形成了这样一个概念,那就是要理解一个事物必须引入另一个事物:光是波,语言是一棵树,上帝是一个明智而可敬的人,大脑是被知识照亮的黑暗洞穴。如果这些隐喻不再有效,我们一定会找到其他适用的:光是粒子,语言是一条河,上帝是一个微分方程(正如罗素曾经宣称的),大脑是一个渴望栽培的花园第7节:媒介即隐喻(6)2020-12-24为了理解这些隐喻的功能,我们应该考虑到信息的象征方式、来源、数量、传播速度以及信息所处的语境。2020-12-24例如,钟表把时间再现为独立而精确的顺序,文字使大脑成为书写经历的石碑,电报把新闻变成商品。2020-12-24有人指出,12世纪眼镜的发明不仅使矫正视力成为可能,而且还暗示了人类可以不必把天赋或缺陷视为最终的命运。眼镜的出现告诉我们,可以不必迷信天命,身体和大脑都是可以完善的。我觉得,如果说12世纪眼镜的发明和20世纪基因分裂的研究之间存在某种关联,那也不为过。2020-12-24即使是显微镜这样不常用的仪器,也包含了令人惊讶的寓意,这种寓意不是关于生物学的,而是关于心理学的。通过展示一个肉眼看不见的世界,显微镜提出了一个有关大脑结构的解释。2020-12-24如果事物总是不同于它的表象,如果微生物不可见地隐藏于我们的皮肤内外,如果隐形世界控制了有形世界,那么本我、自我和超我是否也可能不可见地隐藏在某个地方?精神分析除了充当大脑的显微镜之外还有什么?我们对于大脑的理解除了来自某些工具所产生的隐喻之外,还有什么途径?我们说一个人有126的智商,又是怎么一回事?在人们的头脑里并不存在数字,智力也没有数量和体积,除非我们相信它有。那么为什么我们还要相信它有呢?这是因为我们拥有可以说明大脑情况的工具2020-12-24确实,我们思想的工具能帮助我们理解自己的身体:有时我们称自己的身体为"生物钟",有时我们谈论自己的"遗传密码",有时我们像看第8节:媒介即认识论(1)2020-12-24我们认识到的自然、智力、人类动机或思想,并不是它们的本来面目,而是它们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我们的语言即媒介,我们的媒介即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的文化的内容。2020-12-24首先,我想证明,在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话语和现在有很大不同--清晰易懂,严肃而有理性;其次,我想论证,在电视的统治下,这样的话语是怎样变得无能而荒唐的。但是,为了避免我的分析被理解成是对电视上的"垃圾"的司空见惯的抱怨,我必须先解释一下,我的焦点是放在认识论上,而不是放在美学或文学批评上。说实话,我对这些所谓"垃圾"的喜爱绝不亚于其他任何人,我也非常清楚地知道,印刷机产生的垃圾可以让大峡谷满得溢出来。而在生产垃圾这一点上,电视的资历还远远比不上印刷机。2020-12-24我对电视上的"垃圾"绝无异议。电视上最好的东西正是这些"垃圾",它们不会严重威胁到任何人或任何东西。而2020-12-24我们衡量一种文化,是要看其中自认为重要的东西,而不是看那些毫无伪装的琐碎小事。这正是我们的问题所在。电视本是无足轻重的,所以,如果它强加于自己很高的使命,或者把自己表现成重要文化对话的载体,那么危险就出现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样危险的事正是知识分子和批评家一直不断鼓励电视去做的。这些人的问题在于,他们对待电视的态度还不够严肃。因为,和印刷机一样,电视也不过是一种修辞的工具。要想严肃对待电视,我们必须谈一谈认识论,否则其他的任何评论都是没有意义的。2020-12-24认识论是一门有关知识的起源和性质的复杂而晦涩的学问。2020-12-24我特别想证明,真理的定义至少有一部分来自传递信息的媒体的性质。我想讨论的是,媒体在我们的认识论中充当了什么角色?2020-12-25为了简单地说明本章标题的含义,我觉得有必要从诺思洛普·弗莱那里借用一个词。他把自己运用的原理称作"共鸣"。他写道:"通过共鸣,某种特定语境中的某个特定说法获得了普遍意义。"1他举"愤怒的葡萄"2为例。这个表达方式第一次出现是在《以赛亚书》中,人们庆祝即将到来的对于易得迈人3的屠杀。但是这个词组,弗莱继续写道:"早已超越了这个语境并且进入了很多新的语境,这些新的语境赋予人类尊严,而不是仅仅反思它的盲从。"4通过这样的阐述,弗莱把"共鸣"的概念扩展到词组和句子以外。2020-12-25在谈到"共鸣"的来源时,弗莱总结说隐喻是它的动力,也就是说,词组、书、角色或历史都具有组织不同态度或经历的力量,并且可以赋予它们以意义。于是,雅典成为优秀文化的象征,哈姆雷特代表了犹豫不决的忧思,爱丽斯的漫游象征着在无意义的语义世界中寻求秩序。2020-12-25我认为,任何一种媒介都有共鸣,因为共鸣就是扩大的隐喻2020-12-25不管一种媒介原来的语境是怎样的,它都有能力越过这个语境并延伸到新的未知的语境中第9节:媒介即认识论(2)2020-12-25第一个例子来自西部非洲的一个部落。他们没有书面文字,但他们丰富的口述传统促成了民法的诞生。1如果出现了纠纷,控诉人就会来到部落首领的面前陈述自己的不满。由于没有书面的法律可以遵循,首领的任务就是从他满脑子的谚语和俗语中找出一句适合当时情形的话,并使控诉人双方都满意。这一切结束之后,所有各方都会认为正义得到了伸张,真理重见天日了2020-12-25。当然,你会意识到这也是耶稣和其他圣经人物的方法,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完全口口相传的文化中,凭借语言的各种资源来发现和揭示真理,如各种记忆的手法、公式化的表达方式和寓言2020-12-25沃尔特·翁格所指出的,在口口相传的文化中,谚语和俗语不是什么偶一为之的手法。"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绵延不断,它们构成思想自身的内容。没有它们,任何引申的思想都不可能存在,因为思想就存在于这些表达方式之中。"22020-12-25对于我们这样的人,谚语和俗语通常只用于解决孩子之间的矛盾。"东西在手,败一胜九"、"先来先得"、"欲速则不达",这些语言形式可以用来解决孩子的小危机,但如果在决定"严肃"问题的法庭上使用就会显得荒唐了。如果法官问陪审团是否形成意见,而陪审团回答说"犯错人皆难免,宽恕则属超凡",甚至说"把现实事交给现世君主,把神的使命交给上帝",你能想像会是什么情形吗?可能一瞬间法官会觉得很有趣,但如果陪审团不能马上提供一个"严肃"的语言形式,法官就可能会做出一个超长的判决。2020-12-25法官、律师和被告都认为谚语或俗语不适合解决法律纠纷,正是在这一点上,媒介-隐喻关系把他们和部落首领区分开来。2020-12-25因为在以印刷物为主的法庭上,法律文书、案情摘要、引证和其他书面材料决定了寻求事实的方法,口述传统失去了共鸣--但不是全部。证词是口头的,因为人们认为口头表述比书面表述更能真实地反映证人的思想状况2020-12-25在许多法庭上,陪审员不允许记笔记,也不提供法官解释法律条文的书面材料。陪审员要听事实,而不是看。所以,我们可以说我们对于法律事实的理解存在共鸣的冲突:一方面,人们仍然相信口头语言的威力尚存,只有口头语言才可以代表真理;另一方面,人们更愿意相信书面文字的真实性,尤其是印刷文字。持第二种看法的人不能容忍诗歌、谚语、俗语、寓言或任何其他代表人类口头智慧的表达方式。法律是立法者和法官制定的,在我们的文化中,律师不需要聪明,他们只要了解案情就可以了。2020-12-25另一个类似的矛盾是在大学里。在那里,共鸣的分布大致相同,也就是说,仍然有一些传统是基于"口头语言是真理的重要载体"而保留下来,但大多数情况下,大学里对于真理的认识是同印刷文字的结构和逻辑密切相关的。2020-12-25我想用自己亲身经历的"博士生口试"中发生的一件事来作例子2020-12-25口试是大学里仍然流行的一种中世纪的仪式。我用"中世纪"这个词,指的是它的字面含义,因为在中世纪学生们经常接受口试,并且渐渐地人们认识到考生口头解释其作品是一种必备的能力,于是这种传统被沿袭下来。当然,书面作品还是最重要的。第10节:媒介即认识论(3)2020-12-25想提出一个问题:你们为什么可以相信印刷文字的引用,却不能相信口头引用的内容呢?他得到的回答是:你认为表达思想的方式同思想的真实性无关,这是错误的。在学术界里,出版的文字被赋予的权威性和真实性远远超过口头语言。人们说的话比他们写下来的话要随意。书面文字是作者深思熟虑、反复修改的结果,甚至还经过了专家和编辑的检查。这样的文字更加便于核对或辩驳,并且具有客观的特征,这就是为什么你在论文中称自己为"本调查者"而不是自己的名字。书面文字的对象从本质上来说是客观世界,而不是某个个体。书面文字可以长久存在,而口头语言却即刻消失,这就是为什么书面文字比口头语言更接近真理2020-12-25第三个关于媒介对于认识论影响的例子来自对伟大的苏格拉底的审判。2020-12-28在他开始为自己辩护之前,苏格拉底向500人的陪审团道歉,说自己没有很好地准备发言。他告诉他的雅典兄弟他可能会结巴,希望他们不要因此打第11节:媒介即认识论(4)2020-12-28他,他请求他们把他当作一个陌生的外乡人,并且承诺一定会不加任何修饰和技巧地告诉他们事实。这样的开场白当然是苏格拉底的特点,但这不是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特点。苏格拉底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他的雅典兄弟从来不认为修辞原则同表达事实的方式是互不相干的2020-12-28像我们这样的人在苏格拉底的请求中可以找到很多意趣,因为我们习惯于把修辞当作语言的一种装饰品--往往表现得矫饰、肤浅和多余2020-12-28对于发明修辞的人,对于那些公元前五世纪希腊的诡辩家及他们的后裔,修辞不仅仅是戏剧表现的一个机会,而且是组织证据的不可或缺的方式,因而也是交流事实的方式2020-12-28对于希腊人来说,修辞是口头写作的一种形式,虽然它往往有口头表演的性质,它揭示真理的力量最终存在于书面文字有序展开论点的力量之中。尽管苏格拉底本人驳斥这种观点(我们可以从他的请求中猜测出来),但他的同时代人相信,修辞是"正确的观点"得以被发现和阐明的正确途径2020-12-28忽视修辞原则,杂乱无章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缺乏正确的重点或得体的激情,都会被认为是有辱听众智力或者暗示说话人自己的错误。所以,我们可以假定,280个陪审员之所以投票宣判苏格拉底有罪,是因为他的态度同所陈述的事实不相吻合,而他们认为这两者是紧密相关的。2020-12-28我用这些例子想要说明的是,对于真理的认识是同表达方式密切相联的。真理不能、也从来没有,毫无修饰地存在。它必须穿着某种合适的外衣出现,否则就可能得不到承认,这也正说明了"真理"是一种文化偏见2020-12-28一种文化认为用某种象征形式表达的真理是最真实的,而另一种文化却可能认为这样的象征形式是琐碎无聊的2020-12-28对于亚里斯多德时代的希腊人来说,在他们那个时代以及他们之后的两千年里,科学事实都是通过对一系列不言自明的前提进行推理而发现和表述出来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亚里斯多德会相信女人的牙齿比男人少,以及刮北风时怀孕的小孩更健康2020-12-28亚里斯多德结过两次婚,但据我们所知,他从来没有想过要数一数两任夫人中任何一任的牙齿。至于他对于生孩子的见解,我们可以肯定他没有用过任何问卷或者躲在别人的卧室里偷看。这样的行为在他看来是庸俗而多余的,因为这不是用来验证事实的方法--推理逻辑的语言提供了一条更可靠的道路。2020-12-28我们不必因此就嘲笑亚里斯多德的偏见,我们自己也不乏偏见,例如我们这些现代人总认为可以把真理和数量对等起来2020-12-28我们的很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其他当今的政客往往借助数字来陈述事实,否则就一无所能。2020-12-28对于深受媒介即隐喻这种观念影响的现代人来说,数字是发现和表述经济学真理的最好方式。也许这是对的,但似乎还不足为证。我只是希望人们注意到,决定用什么方式来揭示真理其实是有些武断的。我们一定都记得2020-12-28伽利略只是说大自然的语言是数学,他没有说一切的语言都是数学,甚至连描述大自然的特征时也不一定要使用数学语言。2020-12-28在人类历史中的大多数时期,大自然的语言是神话和宗教仪式的语言。这些形式具有让人类和大自然相安无事的优点,并使人们相信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第12节:媒介即认识论(5)2020-12-28为什么我要极力强调,任何讲述事实的形式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其产生的影响会发挥巨大的作用。"眼见为实"作为一条认识论的公理,从来都享有重要的地位,但"话说为实"、"阅读为实"、"计算为实"、"推理为实"和"感觉为实"的重要性,随着文化中媒介的变化,也在跌宕起伏。2020-12-28尼采说过,任何哲学都是某个阶段生活的哲学。我们还应该加一句,任何认识论都是某个媒介发展阶段的认识论。真理,和时间一样,是人通过他自己发明的交流2020-12-28技术同自己进行对话的产物。2020-12-28既然智力主要被定义成人掌握事物真理的一种能力,那么一种文化的智力就决定于其重要交流方式的性质。在一个纯粹口语的文化里,智力常常同创造警句的能力相关,即创造具有广泛适用性的精辟俗语的能力相关。据说,所罗门知道3000条谚语。在一个印刷文字的社会里,有这样才能的人充其量被人看作是怪人,甚至是自大的讨厌鬼。在一个纯粹口语的社会里,人们非常看重记忆力,由于没有书面文字,人的大脑就必须发挥流动图书馆的作用。忘记一些事该怎样说或怎样做,对于社会是一件危险的事,也是愚蠢的表现2020-12-28印刷文字的文化里,记住一首诗、一张菜单、一条法规或其他大多数东西只是为了有趣,而绝不会被看作是高智商的标志2020-12-28印刷文字对于我们的身体和大脑都提出了相当苛刻的要求。但是,控制你的身体是最低限度的要求。你还必须学会注意书本上文字的形状。你必须看穿它们,这样你才能直接了解这些形状所代表的意思。如果你仅仅专注于文字的形状,那么你就是一个让人不能容忍的低效读者,会被人当作傻子。如果你已经学会了怎样不受外观的干扰去理解意义,那么你就应该采取一种超然而客观的态度,这包括你要能够区分文字的感官愉悦、魅力或奉承语气(如果有的话)和文字所表达的观点之间的逻辑。2020-12-28你还必须能够根据语言的语气去判断作者对于所写内容和读者的态度。换句话说,你必须知道笑话和观点之间的区别。在判断观点性质的时候,你要同时做几件事情,包括把判断推迟到整个观点完成时做出;把问题记在脑中,直到你已经决定何时、何地或是否能回答它们;用你所有相关的经历作为现有观点的反证。第13节:媒介即认识论(6)2020-12-28你还必须能够舍弃那些同所涉观点无关的知识和经历。在你作这些准备的时候,你必须摒弃原来认为文字具有魔力的看法,更重要的是,你要接受一个抽象的世界,因为这本书里几乎没有什么词组和句子要求你联想具体的形象。在铅字的文化里,我们可以说某个人不够聪明,需要给他画张图才能帮助他理解。而现在,聪明则意味着我们可以不借助图画就可以从容应对一个充满概念和归纳的领域。2020-12-2818世纪和19世纪的美国也许是有史以来最以铅字为中心的文化。在更后面的章节里,我想证明,在20世纪我们对于真理的看法和对智力的定义随着新旧媒介的更替发生了很大变化。2020-12-28第一点是,我从来没有说过,媒介的变化带来了人们思想结构或认知能力的变化2020-12-28我不想证明这样的可能性,即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只有口头语言的人在智力上不及有书面文字的人,而"电视文化"里的人比前两者都表现得智力低下。2020-12-28我的观点仅仅是说:一种重要的新媒介会改变话语的结构。实现这种变化的途径包括:鼓励某些运用理解力的方法,偏重某些有关智力和智慧的定义以及创造一种讲述事实的形式,从而使某个词语具有某种新的内容。我想再次说明,在这件事上我不是相对论者,我相信电视创造出来的认识论不仅劣于以铅字为基础的认识论,而且是危险和荒诞的。2020-12-28第二点是2020-12-28对这个问题我觉得这样考虑会有所帮助:符号环境中的变化和自然环境中的变化一样,开始都是缓慢地累积,然后突然达到了物理学家所说的临界点。一条被逐渐污染的河流会突然变得有毒,大多数鱼类都灭绝了,游泳成为一种危险。但即使是这样,这条河看上去还是正常的,人们还可以在上面划船。换句话说,即使河里的生命都已经死亡,这条河还是存在的,它的用途也还没有消失,但它的价值大大降低了,并且它恶劣的条件对于周围环境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我们的符号环境也是一样的情况。2020-12-28我们也已经达到了一种临界点,在这种情况下,电子媒介决定性地、不可逆转地改变了符号环境的性质。2020-12-28我们的文化里,信息、思想和认识论是由电视、而不是铅字决定的。2020-12-28不否认,现在仍有读者,仍有许多书在出版,但是书和阅读的功能和以往是大不相同了2020-12-28。有人相信电视和铅字仍然共存,而共存就意味着平等。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想法。根本没有什么平等,铅字只是一种残余的认识论,它凭借电脑、报纸和被设计得酷似电视屏幕的杂志还能存在下去。像那些在有毒的河流中幸免于难的鱼儿以及那个仍在上面划船的人一样,我们的心中仍保留着过去那条清清小河的影子。第14节:媒介即认识论(7)2020-12-28第三点是,我上面打的比方中,河流主要是指公众话语--对话所采用的政治、宗教、信息和商业的形式。我说的只是以电视为中心的认识论污染了大众交流和相关活动,而不是说它污染了一切。首先,我不断提醒自己,电视给那些老弱病残以及在汽车旅馆里饱尝孤独寂寞的人带来了无尽的安慰和快乐。我也意识到电视在为大众提供一个电影院方面具有很大潜力(我认为我们还没有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也有人提出,虽然电视削弱了人们的理性话语,但它的情感力量是不容忽视的,它会让人们反对越南战争或种族歧视。对于这些好处我们不能视而不见。2020-12-28我之所以不愿被人误解为是在攻击电视,还有一个原因。任何稍稍了解人类交流历史的人都知道,每一种思想的新工具的诞生都会达到某种平衡,有得必有失,虽然这种平衡并不是绝对的。有时是得大于失,有时是失大于得。我们在或毁或誉时要十分小心,因为未来的结果往往是出人意料的。印刷术的发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印刷术树立了个体的现代意识,却毁灭了中世纪的集体感和统一感;印刷术创造了散文,却把诗歌变成了一种奇异的表达形式;印刷术使现代科学成为可能,却把宗教变成了迷信;印刷术帮助了国家民族的成长,却把爱国主义变成了一种近乎致命的狭隘情感。2020-12-28我的观点是,400年来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的印刷术利大于弊。第15节: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1)2020-12-28在《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中,有一段来自迈克尔·威尔法尔的精彩引语。此人是德美浸礼会教派的创始人之一,与富兰克林相交多年。事情的起因是威尔法尔向富兰克林抱怨,说其他宗教派别的狂热分子四处散布关于德美浸礼会教派的谣言,指责他们宣扬令人发指的教义,而这一切实际上都是子虚乌有的。富兰克林建议他们发表文章阐明自己的信仰和原则,认为这样可以让谣言不攻自破。威尔法尔答复说,他的教友们曾经讨论过这样的做法,但是最终还是加以否决了。他用以下的这段话解释了他们的理由:2020-12-28在人类社会存在之初,上帝以启蒙人智为乐,他让我们意识到,有些我们尊为真理的其实是谬误,有些我们斥为谬误的却是真正的真理。他不时地为我们拨去迷雾,使我们不断完善自己的原则,改正自己的错误,在这个过程中,他得到了无限的满足。现在我们不知道我们是否达到了发展的终极,是否达到了精神知识或神学知识的完满,我们担心,如果我们裹足不前,不愿意接受他人的意见,那么我们的后人会效仿我们,认为我们--他们的前辈和创立者,所做的一切都是神圣的,是不可丝毫背离的。12020-12-28不难理解,《圣经》是所有家庭的必读书,因为这些人都是新教教徒,他们和路德一样,相信印刷品"是上帝天恩的最高表现形式,耶稣的教义将借此被不断推广"。当然,耶稣的教义也可能是通过《圣经》以外的书得到推广的,例如1640年印刷的著名的《海湾州圣歌》,在当时该书被视为美洲的第一畅销书。但我们也不能认定这些人只读宗教书籍,那个时期的遗嘱记录表明,在1654年到1699年之间,米德尔塞克斯县60%的家庭拥有藏书,其中92%的家庭拥有《圣经》以外的书。3事实上,在1682年到1685年之间,波士顿最大的书商仅从一个英国书商那里就进口了3421册书,其中大多数都是非宗教书籍。2020-12-28三个因素也能解释这些来到新英格兰的殖民者们对于铅字的痴迷。第一,既然17世纪英国男性的文化普及率不到40%,我们可以猜测,移民到新英格兰的人大多应来自英国文化教育程度较高的地区或阶层。5换句话说,他们热爱读书,相信到新的世界里读书仍然非常重要,就像在过去一样。第二,1650年之后,几乎所有的新英格兰城镇都通过了法令,要求建立"读写学校",一些大的社区还要求建立语法学校。6这些法令都提到了撒旦,认为他的邪恶力量将被教育摧毁。当然,推行教育还有其他原因,我们从下面这首流行于17世纪的小诗可以略见一斑:第16节: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2)2020-12-28公立学校是知识的源泉,2020-12-28路易斯·芒福德写道:"印刷书籍比任何其他方式都更有效地把人们从现时现地的统治中解放出来……铅字比实际发生的事实更有威力……存在就是存在于铅字之中:其他的一切都将渐渐地成为虚无。所谓学习就是书本的学习。"22020-12-28耶鲁大学校长德怀特曾精辟地描写过当时美洲的情况:几乎每一种类型、每一种题材的书都已经有人为我们写就。在这方面我们是得天独厚的,因为我们和大英帝国的人说着同一种语言,而且大多数时候能与他们和平相处。和他们之间的贸易关系长期为我们带来大量的书籍,艺术类、科学类以及文学类的书籍,这些书大大地满足了我们的需要。2020-12-28。丹尼尔·布尔斯廷这样写道:"阅读蔚然成风。四处都是阅读的中心,因为压根就没有中心。每个人都能直接了解印刷品的内容,每个人都能说同一种语言。阅读是这个忙碌、流动、公开的社会的必然产物。"2到1772年的时候,雅各布·杜谢已经可以做出这样的评论:"特拉华河畔最穷苦的劳工也认为自己有权像绅士或学者一样发表对宗教或政治的看法……这就是当时人们对于各类书籍所表现出来的兴趣,几乎每个人都在阅读。"3第18节: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4)2020-12-281770年,《纽约报》用下面的这段话(节选)来庆祝自己和其他报纸的成功:这是事实(让我们向大学表示敬意)报纸是知识的源泉,是现代人每一次对话的灵感来源。12020-12-28到了18世纪末,塞缪尔·米勒教士自豪地宣称,美国已经拥有相当于英国三分之二的报纸,而人口只占英国的一半。22020-12-281786年,本杰明·富兰克林评论道,美国人醉心于报纸和小册子,以至于没有时间来看书。(有一本书是个例外,那就是韦伯斯特的《美国拼写课本》,此书在1783年到1843年之间销售了2400万册。)3富兰克林所说的"小册子",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伴随报纸在各殖民地广泛传播的还有各种小册子和大幅印刷品。2020-12-28阿历克西斯·德·托克维尔在他1835年出版的《美国的民主》一书中提到了这个事实:"在美国,各党派之间不是通过写书来反驳对方的观点,而是通过散发小册子,这些小册子以惊人的速度在一天之内迅速传播,而后消失。"2020-12-29下面这段话中他也提到报纸和小册子:"枪炮的发明使奴隶和贵族得以在战场上平等对峙;印刷术为各阶层的人们打开了同样的信息之门,邮差把知识一视同仁地送到茅屋和宫殿前。"5在托克维尔发表这番议论的时候,印刷术已经传播到了美国的各个地区。南方和北方相比,不但在办学方面落后(南方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是私立的),而且在使用印刷机方面也晚了一步。例如,弗吉尼亚州一直到1736年才有了自己的第一份定期出版的报纸--《弗吉尼亚报》。但是到了18世纪末,通过铅字传播思想的运动蓬勃发展,很快成为一次全国范围的对话。例如,亚历山大·汉密尔顿、詹姆士·麦迪逊和约翰·杰伊(全部用"帕布利厄斯"的化名)写了85篇支持美国宪法的文章,1787年至1788年期间,这些文章原本只是出现在纽约的报纸上,但后来在南方人中的影响完全不逊于在北方。进入19世纪的美国,在它所有的地区都开始形成了一种以铅字为基础的文化。在1825年至1850年之间,收费图书馆的数目翻了三番。1那些专门为劳动阶层开设的图书馆也开始出现,并成为提高文化教育程度的一种手段2020-12-293虽然当时并不提倡阅读小说,美国人仍然表现得如饥似渴。塞缪尔·古德里奇就沃尔特·司各特1814年到1832年之间发表的小说写过这样一段话:"他笔下诞生的任何一部新作在美国产生的轰动更胜于拿破仑的某些战役……每个人都在读他的小说,不论是名人雅士抑或凡夫俗子。"2020-12-294出版商为了得到某些潜在的畅销书,有时甚至会派信使去等候邮船,然后"在一天之内,把布尔沃或狄更斯的最新小说印刷装订成书"。2020-12-29那时还没有国际版权法,"盗版"书四处泛滥,大众对此绝无微词,那些被视为名人的作者也不能有所抱怨2020-12-291842年狄更斯访问美国的时候,他所得到的待遇简直可以同现在我们对电视明星、体育明星和迈克尔·杰克逊的崇拜相媲美。第19节: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5)2020-12-29狄更斯在给朋友的信里写道:"我无法向你形容我所受到的欢迎,人群四处追随着、欢呼着,各种富丽堂皇的舞会和酒会,各种公众人物左右相随,这个地球上大概没有一个国王或皇帝有过这样的待遇……如果我乘着马车,人群就会把车簇拥起来并送我回家;如果我进了剧院,所有的人都会起立,然后音乐从头开始。"2020-12-29他们还为另一个现象所叹服,那就是演讲厅的普及。在这些演讲厅里,程式化的演讲为铅字传统提供了持续巩固的手段。很多这样的演讲厅起源于"学园运动"--一种成人教育形式。据说这个运动是由一个新英格兰的农夫发起的,其目的是传播知识、推行普通学校、设立图书馆以及建立演讲厅。1835年前,在美国的15个州中有3000多个演讲厅,3但大多数都在阿勒格尼山东部。到了1840年,一些边远地区,如衣阿华州和明尼苏达州,也出现了演讲厅2020-12-29所有这些例子都表明,从一开始到19世纪,美国比任何一个社会都痴迷于铅字以及建立在铅字基础上的演讲术。2020-12-29美国是一个由知识分子建立的国家,这在现代历史上是罕见的。他写道:"这些开国元勋都是智者、科学家、学养高深之人,他们中的很多人都精于古典学问,善于借助熟知的历史、政治和法律来解决当时紧迫的问题。2020-12-29我们也许甚至可以说:美国是由知识分子建立起来的国家,我们用了两个世纪和一次传播革命来改变这种状况。霍夫斯塔特对于美国公众生活中的这种反知识分子的努力有过令人信服的分析。但是他也承认,他分析的重心扭曲了事实的全貌,这就像原本要写一部美国经济史,但重点却放在了破产史上一样。2020-12-29铅字在公众话语的各种舞台中产生的影响是持久而强大的,这不仅是因为印刷品的数量,更重要的是因为它的垄断地位。这一点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对于那些不愿承认过去和现在的媒介环境存在重大差别的人来说。有时我们会听到有人说,如今的印刷品远远多于过去,这无疑是对的。但是从17世纪到19世纪末,印刷品几乎是人们生活中唯一的消遣。那时没有电影可看,没有广播可听,没有图片展可参观,也没有唱片可放。那时更没有电视。公众事务是通过印刷品来组织和表达的,并且这种形式日益成为所有话语的模式、象征和衡量标准。2020-12-29托克维尔在《美国的民主》中写道:"美国人不会交谈,但他会讨论,而且他说的话往往会变成论文。他像在会议上发言一样和你讲话,如果讨论激烈起来,他会称与他对话的人"先生们"。"1这种奇怪的现象与其说是美国人固执的一种反映,不如说是他们根据印刷文字的结构进行谈话的一种模式2020-12-29托克维尔这里指的谈话无疑正是一种印刷文字式的口语,在口头话语中它表现出多种形式。2020-12-29在布道坛上,布道者用一种庄重的语气读出书面准备好的讲稿,语气中充满"关于神性的客观分析,并希望将这种神性通过自然和自然法规揭示给人类"。2即使在信仰复兴运动向自然神论者的这种冷静分析提出了挑战时,充满激情的布道者仍然还是使用一种能轻易转换成书面语言的演讲术第20节: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6)2020-12-29很显然,我并不是说印刷术只是影响了公众话语的形式。只有意识到形式决定内容的实质这一点,我的观点才会显示出其重要性。2020-12-29那么我可以引用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一段话:"如果印刷机存在,这世上是否还可能有《伊利亚特》?"他反问道:"有了印刷机,那些吟唱、传说和思考难道还能继续吗?这些史诗存在的必备条件难道不会消失吗?"1马克思完全明白,印刷机不仅是一种机器,更是话语的一种结构,它排除或选择某些类型的内容,然后不可避免地选择某一类型的受众。他没有深入这个话题,但其他一些人毅然担起了这个任务第21节:印刷机统治下的思想(1)2020-12-29我也是这些人中的一个,我要探索印刷机作为一种象征和认识论是怎样使公众对话变得严肃而理性的,而今日的美国又是怎样远远背离这一切的。2020-12-29亚伯拉罕·林肯和斯蒂芬·道格拉斯之间七场著名辩论的序幕,是1858年8月21日在伊利诺伊州的奥托瓦拉开的。按照事先约定,道格拉斯先发言半个小时,然后林肯作一个半小时的答复,最后由道格拉斯再次发言半个小时来反驳林肯。这次辩论持续的时间在两人的历次辩论中算是相当短促的。事实上,在此之前他们已经交锋过几次,每一次都是唇枪舌剑,不到筋疲力尽誓不罢休。1854年10月16日在伊利诺伊州的皮奥里亚,道格拉斯首先发言3个小时,按照约定,他发言之后应该是林肯作答复。当轮到林肯发言的时候,他提醒听众当时已是下午5点钟,他可能需要和道格拉斯一样长的时间,而且在他发言之后,按规定道格拉斯还要继续反驳。他建议听众们先回家吃饭,然后再精神饱满地回来继续聆听4个多小时的辩论。1听众们非常愉快地接受了这个建议,一切都照林肯的计划进行。2020-12-29这是怎样的听众啊?这些能够津津有味地听完7个小时演讲的人是些什么样的人啊?我们顺便还应该提一下,林肯和道格拉斯都不是总统候选人,在他们进行辩论的时候,他们甚至还不是美国参议员候选人。但是他们的听众并不特别关心他们的政治级别,这些人把这样的场合作为政治教育的一部分,他们认为这是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而且他们早已习惯这种极为耗时的演讲2020-12-29我们应该指出,并不是所有的演讲者都是男人,在斯普林菲尔德持续了几天的一次集市上,"每天晚上都有一个女人在院子里作关于"妇女在当今进步运动中的影响"的演讲2020-12-29"树墩"演讲者在当时非常盛行,特别是在西部各州。在伐木之后的树墩边或任何一块空地上,只要有演讲者,他的周围就会聚集起一群人听他说上两三个小时。2020-12-29在林肯和道格拉斯的辩论过程中,常常有人大叫着来鼓励其中一方("告诉他,亚伯!")或表示蔑视("有本事你就快回答")。如果听到什么精彩之处,他们常常情不自禁地鼓掌。在奥托瓦的第一次辩论中,道格拉斯以一句发人深省的话来回答经久不息的掌声,"我的朋友们,"他说,"在讨论这些问题的时候,沉默比掌声更得体,我希望你们能够用自己的评判力、理解力和良知来听我的演讲,而不是用你们的激情或热情。"2020-12-29对于听众的良知,甚至他们的判断力,我们无法过多评判,但谈到他们的理解力却是有话可说了。2020-12-29今天有哪一个美国听众能够容忍7个小时的演讲?或者5个小时?甚至3个小时?尤其是在没有任何图片的情况下?其次,那时的听众必须具备非凡的、理解复杂长句的能力。2020-12-29在伊利诺伊州的弗里波特进行的第二场辩论中,林肯用以下这段话向道格拉斯作答:你们很容易意识到,我不能,在半个小时之内,涵盖一个像道格拉斯法官这样的能人在一个半小时里讲到的所有方面;所以,如果有什么是他已经提到的,你们也想听听我的看法,而我却未作任何评论,我希望你们能够明白,要我充分评论他的所有观点是不可能的。12020-12-29很2020-12-29难想像,白宫的现任主人能够在类似的情况下组织起这样的句子。如果他能够,恐怕也要让他的听众百思不得其解或精神高度紧张了。电视文化中的人们需要一种对于视觉和听觉都没有过高要求的"平白语言",有些时候甚至要通过法律规定这样的语言。葛底斯堡演讲对于今天的听众来说,恐怕近乎天书。第22节:印刷机统治下的思想(2)2020-12-29我选择林肯和道格拉斯的辩论作为本章的开头,不仅因为他们是19世纪中叶政治话语的杰出典范,同时也因为他们充分证明了印刷术控制话语性质的力量。那时的演讲者和听众都习惯于充满书卷气的演讲。在那种喧闹的社交场所,除了语言,演讲者无所奉献,听众无所期盼;而且,那种语言完全是书面语的风格。对于那些读过林肯和道格拉斯辩论的读者来说,这是不言而喻的。第24节:印刷机统治下的思想(4)2020-12-2918世纪,资本主义被证明是一种理性而开明的经济生活制度,宗教迷信遭到猛烈攻击,王权的神圣受到挑战,人们认识到社会需要不断的进步,普及教育势在必行。2020-12-29不论是在英国,还是在美国,印刷术从来没有让理性如此彻底地出现在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但是,我们也不难证明,18和19世纪的美国公众话语,由于深深扎根于铅字的传统,因而是严肃的,其论点和表现形式是倾向理性的,具有意味深长的实质内容。2020-12-29让我们用宗教话语为例来加以论证。18世纪的宗教信徒们深受理性主义传统的影响。新的世界让人们享受充分的宗教自由,这意味着,除了理性,没有人能使用任何其他力量为不信教者指点迷津。"在这里自然神论大有用武之地,"埃兹拉·斯蒂尔斯1783年在一次著名的布道中这样说,"无神论者无须抱怨受到任何武器的威胁,他们面对的只有温和而有力的论点和事实。"12020-12-29在《理性时代》一书中,潘恩大力抨击《圣经》和后来的所有基督教神学。关于耶稣,潘恩承认他是一个德高望重、亲切和蔼的人,但那些关于他神性的故事却被潘恩斥为荒诞不经的。作为一个理性主义者,潘恩是对《圣经》进行了细致的文本分析才得出这样的结论的。他写道:"所有的教堂,不论是犹太教、基督教或土耳其教,在我看来都只不过是人的发明,是为了吓唬和奴役人类、垄断权利和利益而建立的。2020-12-29因为写作了《理性时代》,潘恩失去了他在开国元勋神殿中的位置(直到今天,美国的历史课本对此仍态度暧昧)2020-12-29埃兹拉·斯蒂尔斯没有说过无神论者和自然神论者是受人爱戴的:只有让理性作为陪审团时,他们才可能在一个开放的法庭上拥有发言权。第25节:印刷机统治下的思想(5)2020-12-29他们开始内部争斗。到十八世纪中期,西奥多·弗里林海森和威廉姆·坦南特在长老会教友中领导了一次宗教奋兴运动。在他们之后有三个伟大人物参与了美国的"大觉醒运动2020-12-29这些人都是非常成功的传教者,他们的影响达到了理性无法控制的意识领域。2020-12-29这也许就如亨利·考斯威尔1839年所写的:"宗教狂热据说是美国精神病的最主要形式。"3 但是我们应该记住,18世纪和19世纪奋兴运动倡导者和传统教堂为不同教义的争论是通过行文理智、逻辑严密的小册子和书进行的。2020-12-29爱德华兹是美国历史上最聪明、最富创造力的人之一。他对美学理论的贡献和他对神学的贡献几乎一样重要。他潜心学术,常常每天在书房里呆上很长时间。他从不即兴向听众发言,他总是朗读他的布道词,他对神学教义的论述观点明确、逻辑严密。4听众可能会被爱德华兹的语言感动,但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需要理解其意义。爱德华兹的名声源自他1737年出版的《上帝感化北安普顿数百灵魂之忠实记录》。他后来于1746年出版的《信仰的激情》被认为是美国最杰出的心理学研究著作之一。2020-12-29各教派之间的纷争在18世纪是通过论述严谨的说理进行的,到了19世纪则是利用建立大学作为解决矛盾的应急手段。有时候我们会忘记,美国的教堂为我们的高等教育制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哈佛大学是为了给基督教公理会培养教士而于1636年创办的。65年后,当公理会内部为教义争论不休时,耶鲁大学成立了,目的是为了纠正哈佛大学的松散风气(但到了今天,它自己也难免这样的弊端2020-12-29在18和19世纪,美国的宗教思想和宗教组织被一种质朴、博学的话语形式统治着,而这正是今天的宗教生活所缺少的。要想找出过去和现代公众话语形式的不同,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对乔纳森·爱德华兹同当今杰瑞·法威尔、比利·格雷厄姆或奥拉尔·罗伯茨之流的神学观点进行对比。要想理解爱德华兹的神学观点,人们必须开启智力;但是,如果当今电视新教徒们也有什么神学观点的话,恐怕他们还未能清楚地表达出来。第26节:印刷机统治下的思想(6)2020-12-29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向法律系统,也同样会发现,在以印刷品为基础的文化和以电视为基础的文化中,话语特征的区别是非常明显的。2020-12-29在以印刷品为基础的文化中,律师往往受过良好教育,相信理性,擅长论证。在美国历史上,人们常常忽视了一点,那就是如阿历克西斯·托克维尔所说的,律师这个职业代表了"脑力劳动的一个特权团体"。一些律师被奉为民间英雄,如亚拉巴马州的普兰提斯,或伊利诺伊州"诚实"的亚伯拉罕·林肯。而当今电视里出庭律师的表演根本无法同林肯操纵陪审团的机智表现相比。2020-12-29今天的人们很难想像,早期的美国人不仅熟知他们那个时代的重大法律事件,甚至还熟悉著名律师出庭辩护时使用的语言。第27节:印刷机统治下的思想(7)2020-12-29我全文引用了这段话,是因为它对19世纪深受铅字影响的人所形成的话语特征作了最好的描写2020-12-29在18和19世纪,那些有商品出售的人绝对是把每个顾客都当成了丹尼尔·韦伯斯特:他们以为那些潜在的顾客都有很高的文化程度,都能做出理性的分析。确实,美国的报纸广告在某种程度上是印刷术统治下的思想日渐衰落的象征:以理性开始,以娱乐结束。2020-12-29经典著作《广告的历史和发展》中,讨论了印刷术的衰落,他把印刷术的衰亡追溯到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他把这个阶段之前的时期称作排印技术的"黑暗年代"2020-12-29他所指的"黑暗年代"开始于1704年,那一年美国的《波士顿新闻信札》上第一次出现了付费广告。当时共有3个广告,占了报纸一栏的4英寸。其中一个是为抓小偷悬赏;另一个是为找回被不知名者"占用"的铁砧悬赏;第三个广告是想卖什么东西,但和我们今天在《纽约时报》上看到的房地产广告毫无相似之处:在纽约长岛的牡蛎湾,有一个很好的漂洗作坊,可供出租或出售。此处亦可作为农场,有一新造的砖石房屋,旁边有另一房子可作厨房和作坊,有粮仓、马厩、果园和20亩空地。作坊可以单独出让或和农场一起出让。有意者可向纽约的威廉姆·布赖德福特·普林特询问详情。22020-12-29到19世纪和20世纪相交的时候,广告商们已不再期待顾客的理性选择。广告成为一种半是心理学第28节:印刷机统治下的思想(8)2020-12-29半是美学的学问,理性思维只好移师其他领域2020-12-29我们应该记住,18和19世纪的阅读同今天的阅读有着截然不同的特征2020-12-29首先,如我前面提到的,铅字垄断着人们的注意力和智力,除了铅字以及口头表达的传统,人们没有其他了解公共信息的途径。公众人物被人熟悉,是因为他们的文字,而不是因为他们的外貌,甚至也不是因为他们的演讲术。我们完全可以相信,美国的前十五位总统如果走在街上,没有人会认出他们是谁。那个时期的著名律师、牧师和科学家也是如此。想到那些人就是想到他们的著作,他们的社会地位、观点和知识都是在印刷文字中得到体现的。2020-12-29想想尼克松或吉米·卡特,或比利·格雷厄姆,或爱因斯坦,首先进入你脑海的是一个图像,一张图片上的脸,或一张电视屏幕上的脸(对于爱因斯坦来说,则是一张照片上的脸)。而至于他们说过些什么,你可能一无所知。这就是思维方法在以文字为中心的文化和以图像为中心的文化中的不同体现。2020-12-29这也是一个几乎没有娱乐的文化和一个充满娱乐的文化所体现出来的不同。农家小孩一手执书一手扶犁,母亲在周日的下午向家人大声朗读,商人宣读剪刀进货的通知--这些读者和今天的读者完全不同2020-12-29在1790年或1830年或1860年的人眼中,把阅读独立于其他活动而作为一种测试读者"理解能力"的手段,可能是一件荒唐的事情。除了理解,阅读还有什么意义呢?据我们所知,根本就不存在什么"阅读问题",当然,除了那些无法上学的人以外。上学就意味着学习阅读,因为如果不能阅读,你就不能加入到文化的对话中去。大多数人都能够阅读并且也参加了文化对话。对于这些人来说,阅读为他们和外部世界的联系提供了纽带,同时也帮助他们形成了对于世界的认识。2020-12-29在书本里,这个世界是严肃的,人们依据理性生活,通过富有逻辑的批评和其他方式不断地完善自己。第29节:印刷机统治下的思想(9)2020-12-29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3在一本书中写道,激励美国人的是一种永无止境的开拓精神,这也许没错。但同时,正如保罗·安德森所说的:"不管读的是莎士比亚、爱默生或是梭罗,农家孩子一手执书一手扶犁绝不是摆摆样子的。"1使堪萨斯成为第一个允许妇女参加学校选举的州,或者,使怀俄明成为第一个实现完全平等选举权的州,光靠开拓精神是不够的。妇女也许比男子更擅长阅读,甚至在边远地区,公众话语的主要途径也是来源于铅字。2020-12-29对于印刷机统治美国人思想的那个时期,我给了它一个名称,叫"阐释年代"。阐释是一种思想的模式,一种学习的方法,一种表达的途径。所有成熟话语所拥有的特征,都被偏爱阐释的印刷术发扬光大:富有逻辑的复杂思维,高度的理性和秩序,对于自相矛盾的憎恶,超常的冷静和客观以及等待受众反应的耐心。到了19世纪末期,由于某些我急于解释的原因,"阐释年代"开始逐渐逝去,另一个时代出现的早期迹象已经显现。这个新的时代就是"娱乐业时代"。第30节:躲躲猫的世界(1)2020-12-29到19世纪中期,两种观念的融合为20世纪的美国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公众话语理念。它们的结合大大冲击了"阐释时代",为"娱乐业时代"奠定了基础2020-12-2919世纪的美国人非常关心怎样"征服"空间的问题。到19世纪中叶,美国的边境线已经延伸到了太平洋,始于19世纪30年代的基本铁路系统使得人和货物可以在全国范围流动。但是直到40年代,信息的传播还是无法超过信息传播者行进的速度,准确地说,无法超过火车的速度,更准确一点说,只能达到每小时35英里的速度。由于这种局限,美国作为一个国家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到19世纪40年代,美国仍然只是由不同地区组成的一盘散沙,各个地区有自己不同的对话方式和利害冲突,要想实现全美洲统一的对话还只是一个梦想2020-12-29,他在《瓦尔登湖》中写道:"我们匆匆地建起了从缅因州通往得克萨斯州的磁性电报,但是缅因州和得克萨斯州可能并没有什么重要的东西需要交流……我们满腔热情地在大西洋下开通隧道,把新旧两个世界拉近几个星期,但是到达美国人耳朵里的第一条新闻可能却是阿德雷德公主得了百日咳。"1事实证明梭罗是完全正确的。他深知电报会创造一2020-12-29电报对于印刷术统治下的话语定义进行了三路进攻,遭到攻击后的话语内容无聊,表现无力,形式散乱。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电报使脱离语境的信息合法化,也就是说,信息的价值不再取决于其在社会和政治对策和行动中所起的作用,而是取决于它是否新奇有趣。电报把信息变成了一种商品,一种可以置用处或意义于不顾而进行买卖的东西。2020-12-29但电报单独的力量还不能做到这一切。如果没有和报纸的合作,电报将信息转化成商品的潜力也许永远无法发挥出来。19世纪30年代稍早于电报出现的小报,已经开始了把无聊素材奉为新闻的过程。2020-12-29背离了发表理性政治观点和紧急商业信息的传统,尽管他们的报纸充满了耸人听闻的新闻,但大多是有关犯罪和性的内容。这些"具有人情味的新闻"虽然不能影响读者的决定和行动,但至少是事关当地的,是关于他们熟悉的人和地方的,这些故事往往不需要一定是最新的报道。小报上的这类故事不受时间的限制,它们的吸引力不在于其时效性,而在于其对于时间的超越。并不是所有的报纸都刊登这样的内容,对于大多数报纸来说,它们提供的信息不仅要事关当地,而且还要具有实用功能--要同读者面临的问题和决定密切相关,并且能帮助他们处理个人和公共事务。第31节:躲躲猫的世界(2)2020-12-29在很短的一段时间里,一些实际问题(主要是因为电报线路的紧张)使新闻保留了作为功能性信息的定义。但是美国出版商中那些具有远见的人很快看清了未来,他们不遗余力地在整个美洲大陆设立电报线路。威廉姆·斯温,《费城大众报》的拥有者,不仅大力投资磁性电报公司--第一个商业电报公司,而且还在1850年成了它的总裁。2020-12-29不久之后,报纸的财富不再取决于新闻的质量或用途,而是取决于这些新闻来源地的遥远程度和获取的速度。2020-12-29在1848年的第一个星期里,他的报纸中包括了7.9万个字的电报内容1--至于这些内容和读者有什么关系,他没有说。1844年5月24日,莫尔斯开辟全国第一条电报线路4年后,美联社成立了,从此,来路不明、读者对象不定的新闻开始横扫整个国家。战争、犯罪、交通事故、火灾和水灾--大多是阿德雷德公主得百日咳新闻的社会版本和政治版本--开始成为所谓"今日新闻"的主要内容。2020-12-29梭罗说过,电报使相关的东西变得无关。这些源源不断的信息与它们的受众之间很少或几乎没有任何关系,也就是说,这些信息并没有可以赖以存在的社会环境和精神环境2020-12-29柯勒律治2关于"到处是水却没有一滴水可以喝"的著名诗句,也许很能代表这个失去语境的信息环境:在信息的海洋里,却找不到一点有用的信息。缅因州的人和得克萨斯州的人可以交谈,但交谈的内容却是他们不了解或根本不关心的。电报可能已经使这个国家成为"一个社区",但这个社区却是奇怪的,因为这里住着一群彼此之间除了了解一些最表面的情况外几乎一无所知的陌生人。2020-12-29既然我们现在确实生活在这样一个"社区"里(现在有时被称作"地球村"),那么你可以通过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来了解到底什么是没有语境的信息:早晨的广播或电视,或者早晨的报纸,有多少次为你提供了需要改变一天计划的信息,或让你决定采取本来不准备采取的行动,或帮助你更加了解了你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天气预报有时有用;对于投资者来说,关于股票市场的新闻可能有用;或许有关犯罪的报道也会影响我们,特别是如果犯罪行为碰巧发生在你住的地方或涉及某个你认识的人的话。但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新闻都是不起作用的,至多是为我们提供一点谈资,却不能引导我们采取有益的行动。2020-12-29这正是电报的传统:通过生产大量无关的信息,它完全改变了我们所称的"信息-行动比"。2020-12-29不管是在口头文化还是在印刷术文化中,信息的重要性都在于它可能促成某种行动。当然,在任何一种交流环境中,输入(人们得到的信息)总是多于输出(在所得到信息的基础上采取行动的可能性)的。第32节:躲躲猫的世界(3)2020-12-29我可以大胆地帮你回答:你什么也不打算做。当然,你可能会为某个自称有计划、也有能力采取行动的人投上一票。但每两年或四年你才可能有一个小时来投票,这根本不足以表达你满脑子的想法。我们也许可以说,投票选举是逃避政治无能的表现。比投票选举更糟糕的是参加民意测验。民意测验的组织者通过一些呆板的问题得出你的意见,然后把你的意见淹没在相似的意见中,最后把这些意见变成--还能是什么呢?--另一则新闻。所以,我们就陷入了一个无能为力的怪圈:你心里有很多想法,但你除了把这些想法提供给记者制造更多的新闻之外,你无能为力;然后,面对你制造的新闻,你还是无能为力。2020-12-29电报引入的这种公众对话形式有着鲜明的特征:其语言是新闻标题的语言--耸人听闻、结构零散、没有特别的目标受众。新闻的形式类似口号,容易被记住,也容易被忘记。新闻的语言是完全不连贯的,一个消息和它前面或后面的另一则消息毫无关系。每个"标题"都是独立存在的。新闻的受众必须自己找出其中的含义,发布新闻的人没有义务这样做。久而久之,经电报描绘过的世界开始变得无法控制,甚至无法解释了。报纸上一行行有序而连贯的文字渐渐失去了帮助我们获得知识和了解这个世界的能力。第33节:躲躲猫的世界(4)2020-12-29于是,对于莫尔斯提出的问题--上帝创造了什么--我们有了一个令人不安的答案:一个住满陌生人的拥挤的社区;一个破碎而断裂的世界。当然,上帝和这一切无关。但是,尽管电报有如此的力量,但是,如果它只是作为一种新的话语象征,那么印刷术文化很可能能够经得住它的冲击,至少能够守住自己的阵地。就在莫尔斯重新定义信息的意义时,路易斯·达盖尔1重新定义了自然的意义,或者我们可以说,重新定义了现实的意义。1838年,为了吸引投资者,达盖尔在一个通告里说:"达盖尔银版法不只是用来再现自然的一种工具……(它)赋予了自然再生的力量。"22020-12-29当然,不论是再现自然的必要性还是自然本身获得再生的力量,都意味着自然是可以被改造的,通过改造它可以变得容易理解和控制。早期洞穴壁画很可能是对尚未发生的捕猎的视觉表现,是期待征服自然的一种愿望。"改造自然"这种说法已经历史悠久了2020-12-29但是达盖尔脑中并没有"改造"这个概念,他的本意是说摄影术能够使每个人都拥有随时尽情复制自然的能力。他想说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种"克隆"技术,他还想说,摄影术和视觉经验的关系就像印刷机和书面文字的关系一样。2020-12-29事实上,光靠达盖尔银版法还不能达到达盖尔讲的这种对等关系。威廉·亨利·福克斯·陶尔伯特,一个英国数学家和语言学家,发明了从底片翻出正片,直到这时,照片的大批量冲洗和发行才成为可能2020-12-29摄影术"这个名称是著名天文学家约翰·F.W.赫歇尔起的。这是一个奇怪的名称,因为在英语里,它的字面意思是"用光书写"。也许赫歇尔起这个名字本身就是有讽刺意义的,因为很明显,从一开始大家都明白,摄影和书写(任何形式的语言)是不能存在于同一个话语空间的2020-12-29但是,自从摄影术被确定下来以后就一直被作为一种"语言"。其实这样做是很危险的,因为这无形之中抹杀了两种话语模式之间的本质区别。第一点区别是,摄影是一种只描述特例的语言,在摄影中,构成图像的语言是具体的。与字词和句子不同的是,摄影无法提供给我们关于这个世界的观点和概念,除非我们自己用语言把图像转换成观点。摄影本身无法再现无形的、遥远的、内在的和抽象的一切。它无法表现"人",只能表现"一个人";不能表现"树",只能表现"一棵树"。我们无法拍出"整个大自然"的照片,也无法表现"整个海洋",我们只能拍下某时某地的个别片断--某种光线下某种形状的悬崖,某个角度某个时刻的海浪2020-12-29正如"整个大自然"和"整个海洋"无法被拍摄下来一样,在照片的词典里也无法找到可以表现"真理"、"荣誉"、"爱情"、"谬误"这些抽象概念的词汇。"表现"和"谈论"是两个非常不同的过程。加弗里尔·萨洛蒙曾经说过:"看照片只需要能辨认,看文字却需要能理解。"2020-12-29他这样说的意思是,照片把世界表现为一个物体,而语言则把世界表现为一个概念。即使最简单的命名,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把一样东西和其他东西进行比较,选择共同的某些特征,忽略不同之处,然后进行归类。在大自然里没有"人"或"树"这样的东西,因为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如此简单的分类,有的只是变化多端和形形色色。照片记录的是这些形形色色中的特例,而语言的作用则是使它们变得更加容易理解。2020-12-29照片中没有句法,这使它无法同这个世界理论。作为某时某地的"客观"片断,照片可以证明某个人在那里或发生了某事,但这样的证明却无法提供任何意见--无法提供"本来应该怎样"或者"本来可能怎样"2020-12-29照片表现的是事实,而不是关于这些事实的讨论或从这些事实中得出的结论。但这并不意味着照片没有认识倾向2020-12-29苏珊·桑塔格说过,照片是"我们通过照相机表现出来的东西对世界的理解"。2但她又进一步论述,一切真正的理解起源于我们不接受这个世界表面所表现出来的东西。当然,语言就是用来挑战、讨论、质疑那些我们眼中表面事物的一种工具。"真""假"这样的表述只能出自语言的范畴第34节:躲躲猫的世界(5)2020-12-29当我们看到一张照片的时候,"这是真的吗?"只能表示"这是某时某地的真实再现吗?"如果答案是"是",那么就没有任何值得讨论的理由,因为不相信一张真实的照片显然是荒唐的。照片本身就是不容置疑的观点,代表着确定无误的事实。它无心辩驳,所以它就是无可辩驳的。2020-12-29照片记录感受的方式也不同于语言。只有在表现为一系列的主题时,语言才有意义。如果一个字或一个句子从语境中被抽走,如果读者或听者不了解前因后果,语言表达的意思就会被扭曲。但对于照片来说,就不存在脱离语境这种事情,因为照片根本就不需要语境。事实上,照片的意义就在于能把形象脱离语境,从而使它们能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2020-12-29照片具有能脱离现实和语境,并把很多没有逻辑、彼此无关的事件和东西堆积在一起的能力。像电报一样,照片把世界再现为一系列支离破碎的事件。在照片的世界里,没有开始,没有中间,也没有结束,就像电报一样。世界被割裂了,存在的只是现在,而不是任何一个故事的一部分。2020-12-29大家都知道,图像和文字功能不同,抽象程度不同,反映模式也不同。绘画至少比文字古老三倍,图像在交流中的重要性早在19世纪就已经深入人心了。到了19世纪中期,照片和其他插图突然大量侵入了符号环境,这就是丹尼尔·布尔斯廷在其著作《图像》中所称的"图像革命"。2020-12-29刷画、海报、图片和广告,这些图像无可遏止地迅速蔓延于整个美国文化。我这里特意用了"攻击"这个词,是为了强调布尔斯廷的"图像革命"中表达的深刻含义2020-12-29以照片为中心的这些图像不仅仅满足于对语言起到一个补充的作用,而且试图要替代语言诠释、理解和验证现实的功能。关于布尔斯廷对图像革命的暗示,我想在这里做出一个明确的解释:图像的中心地位削弱了对于信息、新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现实的传统定义2020-12-29照片以一种奇特的方式成为电报式新闻的绝好补充,这些电报式新闻把读者淹没在一大堆不知来自何处、事关何人的事实中,而照片正好为这些奇怪的干巴巴条目提供了具体的图像,在那些陌生的名字旁附上一张张脸孔2020-12-29:"新闻"和我们的感官体验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这些照片为"今日新闻"创造了一个表面的语境,而"今日新闻"反过来又为照片提供了语境。第35节:躲躲猫的世界(6)2020-12-29在电报和照片成功地把新闻从有用的信息转变成没有语境的事实时,纵横字谜在美国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消遣。这种巧合说明现代技术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于信息的态度:过去人们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搜寻信息,现在是为了让无用的信息派上用场而制造问题。纵横字谜就是这样的一种伪语境,鸡尾酒会则是另一种"伪语境",30年代和40年代的广播智力竞赛和现代的电视游戏比赛也是这一类东西,最典型的可能就是广受欢迎的"欢乐问答"2。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伪语境",都为"这些彼此没有关联的事实和我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提供了答案,而且答案是一致的:为什么不利用它们作为消遣、娱乐,或在游戏中找点乐?在《图像》一书中,布尔斯廷认为图像革命的主要产物是"伪事件",即蓄意安排用于被报道的事件,如记者招待会之类。2020-12-29源于电报和摄影术的一个更重要的产物也许是伪语境。伪语境的作用是为了让脱离生活、毫无关联的信息获得一种表面的用处。但伪语境所能提供的不是行动,或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变化。这种信息剩下的唯一用处和我们的生活也没有真正的联系。当然,这种唯一的用处就是它的娱乐功能。伪语境是丧失活力之后的文化的最后的避难所2020-12-29摄影术和电报并不是一锤击倒了印刷文化的大厦。正如本书前面所提到的,阐释的习惯已经有很长的2020-12-29在它们的语言中,没有关联,没有语境,没有历史,没有任何意义,它们拥有的是用趣味代替复杂而连贯的思想。它们的语言是图像和瞬息时刻的二重奏,一起吹响了迎接美国公众话语新时代的乐章。2020-12-2919世纪末20世纪初加入电子对话的每一种媒介,都步步紧随电报和摄影术,并且在表现形式上有过之而无不及。有一些媒介,例如电影,从本质上就具有这样的潜能。其他的媒介,如广播,比较倾向理性的话语,但在新的认识论的冲击之下也转而成为新认识论的俘虏。所有这些电子技术的合力迎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躲躲猫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一会儿这个、一会儿那个突然进入你的视线,然后又很快消失。这是一个没有连续性、没有意义的世界,一个不要求我们、也不允许我们做任何事的世界,一个像孩子们玩的躲躲猫游戏那样完全独立闭塞的世界。但和躲躲猫一样,也是其乐无穷的。第36节:躲躲猫的世界(7)2020-12-29娱乐本身也没有过错。正如有些精神病学家指出的,我们每个人都会筑起自己的空中楼阁,但如果我们想要住在里面,问题就出现了2020-12-29电视是新认识论的指挥中心。没有什么人会因为年幼而被禁止观看电视,没有什么人会因为贫穷而不得不舍弃电视,没有什么教育崇高得不受电视的影响。最重要的是,任何一个公众感兴趣的话题--政治、新闻、教育、宗教、科学和体育--都能在电视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所有这一切都证明了,电视的倾向影响着公众对于所有话题的理解。2020-12-29这里还有一个具讽刺意义的小例子:在过去数年中,我们了解到电脑是未来的技术。总有人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不会使用电脑,我们便无法完成学业,继而会成为生活中的失败者。也有人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没有电脑,就无法经营生意,无法列出购物单,无法把支票本保持整洁。但是,关于电脑的一个最重要的事实就是,我们对于它的任何了解都来自电视。电视已经赢得了"元媒介"的地位--一种不仅决定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而且决定我们怎样认识世界的工具。第37节:躲躲猫的世界(8)2020-12-29我们不再重复电视给我们带来的奇迹;我们不再只把电视机放在某些特定的房间里;我们不再怀疑在电视上看到的一切,根本不会意识到电视提供给我们的特殊视角;甚至连"电视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这个问题也被我们丢到了九霄云外。这个问题本身已经成为一个奇怪的问题,就像有人问耳朵和眼睛是如何影响我们的一样2020-12-2920年前,"电视到底是塑造文化还是仅仅反映文化"这个问题曾引起许多学者和社会批评家的广泛兴趣。随着电视逐渐成为我们的文化,这个问题已经被遗忘了。我们不再谈论电视本身,我们只谈论电视上的东西,即它的内容。电视的生态学(不仅包括其物质特征和象征符号,而且还包括我们和它的关系),如今在我们看来都是天经地义了。2020-12-29电视的认识论已经悄无声息地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它建立起来的躲躲猫世界在我们眼里已经不再显得陌生。2020-12-29电子和图像革命所产生的最令人不安的后果是:电视呈现出来的世界在我们眼里已经不再是奇怪的,而是自然的。这种陌生感的丧失是我们适应能力的一种标志,而且我们的适应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的变化程度。2020-12-29我们的文化对于电视认识论的适应非常彻底,我们已经完全接受了电视对于真理、知识和现实的定义,无聊的东西在我们眼里充满了意义,语无伦次变得合情合理2020-12-29如果我们中的某些人不能适应这个时代的模式,那么在我们看来,是这些人不合时宜、行为乖张,而绝不是这个时代有什么问题。第38节:印刷机统治下的思想(1)2020-12-29;"严肃的电视"这种表达方式是自相矛盾的;电视只有一种不变的声音--娱乐的声音。除此之外,我还想证明,为了加入伟大的电视对话,美国文化机构正竞相学习电视的术语。换句话说,电视正把我们的文化转变成娱乐业的广阔舞台。很有可能,到最后,我们会接受它并且喜欢它。这正是奥尔德斯·赫胥黎50年前担心过的,现在终于发生了。
我觉得不可能。宇宙之大,无边无际,从概率角度,整个宇宙也不会仅有人类这样的生命体,想想宇宙存在了多长时间,地球存在了多长时间,人类存在了多长时间,其结论就是,人类不可能是宇宙中最高等文明。那么,为什么人类至今没有发现其他生命体呢?不妨试试从一些玄而又玄的思路来分析这个世界。人类的固有思维是,认为其他生命的存在也跟人类一样,需要氧气,需要水等等条件,于是,我们探索外星球,寻找其他星球环境是否符合生命的诞生条件,但仔细想想,好像不对,这哪里是寻找外星生命,这分明是寻找外星人类!一个思路:其他的生命体跟人类不一样,比如人类是碳基生命,其他生命体可能是氮基生命或者其他形态,以一种人类无法想象的状态存在着。二个思路:人有五官,可以看到摸到闻到感受到,假如其他生命体有六官呢,有一百官呢,他们可以摆脱人类五官的追踪,人类感受不到,就以为他们不存在。三个思路:牛鬼蛇神,我们假使它存在,是否意味着它们也是一种生命形态,以一种远高于我们的形态存在着,因为某种限制,彼此存在不同的时空空间中。四个思路:宇宙是一个细胞,人类是细胞里的一个微不足道的物质,永远的被束缚在细胞内,人类无法想象细胞外面的世界,细胞之外还有无数的细胞,无数的细胞又组成一个新的生命体。五个思路:人类是虚拟的形态,由高等级计算机系统控制,包括人的七情六欲以及疼痛感,都可以用计算机信息模拟。假设高等文明设计出了一个非常强大的虚拟现实,并通过自然法则的算法让AI在虚拟现实中竞争,由此进化出虚拟生物人类,那么人类对于自身的世界是由计算机代码构造、虚拟出来的这一事实,能否看清呢?六个思路:细菌有细菌的世界,虫子 有虫子的世界,蚂蚁有蚂蚁的世界,人类有人类的世界,我们都生存在地球,相互共存依赖着,但它们却不一定能感知到人类,因为人类比它们高级,同理,是不是有更高级的文明,也跟我们在地球共存,只是我们感知不到他们。七个思路:三体世界,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必须小心翼翼,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他。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这就是宇宙文明的图景。八个思路:人类本身就是外星文明流放到地球监狱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地球上只有人类文明,其他动物文明却不存在。高等文明设置了光速来限制人类逃离监狱。九个思路:只要这个世界还有人类不能解释的东西,那么有没有可能,其他生命体就是造成这种不可解释的原因呢。也就是说,人类还在不断地探索这个宇宙,那么只要有其他文明存在,必然也会探索这个宇宙,文明存在的世界越久,对宇宙的了解越多,文明程度越高。如果人类不是最早出现的文明,那么,必然就存在比人类更高级的文明存在,而他们的存在,导致了人类很多的未解之谜。……脑洞大开,哈哈,目前就这些,畅所欲言的话题,博君一笑。
准备好了吗长命百岁的时代就要到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一句“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时代”时常出现在人们眼前然而当无数的年轻人走出校园,却只能面对一封封拒信时他们却总是忍不住扼腕叹息,当初怎么就相信了这句话然而,十多年前,在世纪相交的那几年里,发生过两件轰动世界的大事第一件当然就是哺乳动物克隆技术的发明,简单来说,就是克隆羊多利的诞生而另一件,则是堪比阿波罗计划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这两件震惊了整个世界的事情,将生命科学推到了风口浪尖多利和克隆羊项目主管伊恩·威尔默特克隆羊多利的诞生自是成就了不少名动天下的科学家而那个耗资数十亿美元,6国科学家联手完成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仔细算来,基本上也只成就了他这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科学家他似乎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做低调不同于那些在实验室里默默无闻的同行他时不时召开发布会,将自己的研究置于闪光灯之下有人指责他狂妄,有人讽刺他是个骗子可他似乎完全不在意外界的这些看法,他是科学狂人——克雷格·文特尔(Craig Venter)…1946年10月14日,文特尔出生在美国犹他州盐湖城的一个平民家庭里忙于工作的父母鲜少有时间陪伴他玩耍,这给了文特尔无限的自由骨子里刻着热爱冒险的基因的文特尔很喜欢玩“心跳游戏”童年的文特尔他住在铁路的旁边,每天都有来来往往的火车文特尔将硬币扔在铁路上,让来往的火车把上面的数字压平还在火车到来之前把耳朵贴在铁轨上,和小伙伴比谁坚持的时间长甚至他还会在火车司机的怒吼声中爬上来往的车厢文特尔不喜欢学校,在他眼中,上学简直是世界上最无聊的事情了中学时候的他,成绩糟糕得一塌糊涂,连最简单的单词拼写也错漏百出毕业考的时候,若不是他写下了一篇热情洋溢的支持共和党候选人的文章,让持保守政治观点的老师手下留情给了他一个D,恐怕他根本拿不到毕业证虽然文特尔学习不好,可他在游泳方面却展现出了非常的天赋从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他,居然在一次比赛里一举打破了当地的游泳记录高中时期的文特尔(前排左四)和他所在的游泳队看上了他的游泳天赋,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可是厌倦了循规蹈矩的生活,文特尔一口拒绝了亚利桑那州大学的邀请他来到了南加州,过起了喝酒、冲浪、泡妞的潇洒生活1967年,大洋彼岸的越南正炮火连天,美国也卷入了这场战争时任美国总统的约翰逊做出了扩大战争的决定文特尔说服了家人,来到了充满了死亡气息的越南雨林越战期间的文特尔,手里拎了条海蛇应征入伍的文特尔参加了新兵智商测试结果让人大吃一惊,这个从小成绩糟糕透顶的捣蛋鬼居然有着142的高智商碾压所有新兵的智商让他有了选择兵种的权利文特尔决定进入海军医院,成为一名医护兵在越南战场服役期间的文特尔(左一)战争是残酷而血腥的,在那段日子里文特尔曾经五天五夜没有合眼,为数千名士兵进行治疗可怕的战争让他对世界产生了怀疑这个曾经天不怕地不怕的孩子一度想用自杀来逃避这一切“我想要逃离从丛林中运来的成千上万的尸体”他站在海滩上,头也不回地朝着深海游去他以为自己能安然的面对死亡,可当一条鲨鱼试探着撞他的时候,他还是退缩了求生的本能催促着他远离鲨鱼,他飞快的游上了岸上岸后的他想明白了很多东西,曾经桀骜不驯的少年迅速的成长了起来要死的想法消失了,我想活,我想与众不同。这种念头比以往21年中的任何念头都要强烈。我几乎是在最艰苦、最恶劣的环境下对医学和科学产生兴趣的。当时我只是惊讶我们掌握的医疗知识和技术是如此匮乏。在越南战场,生命是如此廉价,我的使命感由此而生,不能再浪费时间了。退役以后,他决定要重新拾起书本,继续学业他始终记得越南的那位大夫说的话,“战争结束之后,你一定要去上大学,你给人的感觉就像那些没受过教育但是天赋很好的人”回到加州的文特尔,进入了一所社区大学——圣马特奥学院里学了3个学期拿到了全A的优秀成绩后,他顺利的进入了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开始认真学习的文特尔丝毫没有辜负他那超人的智商6年的时间,他从一个差点毕不了业的高中生成为了生理学和医药学的博士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毕业后的文特尔加入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尽管有了充足的资金和设备来进行研究,文特尔却怎么都开心不起来天性热爱自由的他在国立的研究院里工作,就像是鸟儿被关在了笼子里没玩没了的审批工作让他感到十分的烦躁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1990年,HGP(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这项集合了6国之力的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而美国,作为HGP的领头羊,一下子就向这个项目里砸了好几个亿文特尔所在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更是承担了大量的测序工作可在当时,主流的测序方法是通过加入链终止核苷酸,将一条DNA上的几千万甚至上亿个碱基对一个一个测出来而且承办项目的多数是类似国立卫生研究院这样的官方机构浓浓的官僚主义作风下,项目的进展极为缓慢文特尔在他自己的自传中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称作“bureaucratic hell”(官僚地狱)桑格尔测序法项目缓慢的进度让文特尔看不下去了他决定用一种全新的基因测序技术来进行基因的测序工作这种测序方法被成为“鸟枪法”(霰弹枪法)霰弹枪测序法的思想是将基因组打断为数百万个DNA片段,然后用一定的算法将片断的序列信息重新整合在一起,从而得到整个基因组序列。鸟枪法(霰弹枪法)文特尔相信鸟枪法的使用将会极大的提升基因测序的速度他使用鸟枪法,在一年的时间里就解开了10万个碱基的编码而这个时候,6国的科学家们还在艰难的排列着基因里碱基的顺序文特尔的成功像是往科学界扔了一颗原子弹人们既惊讶于他在基因测序方面的成就,又不喜欢他那张狂又“唯利是图”的样子独断专行的性格让他无法在研究院继续待下去申请不到资金的文特尔离开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几乎净身出户的文特尔只有一个野心勃勃的计划他想要组建公司,单挑6国科学家,独立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可想要进行实验,必须要有资金才行他开始四处游说,宣称他能给他检测出来的基因申请专利,现在给他投资进行实验,将来就会拿到高昂的专利费这听上去就是个天方夜谭的计划可偏偏有公司相信了他,还给了他3亿美金进行实验1998年5月,文特尔与珀金-埃尔默公司合作成立了塞莱拉公司他“狂妄的”对着媒体的话筒说,“我要在3年内完成人类基因组的序列测定,还会为测出的基因申请专利保护”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负责人——弗兰西斯·柯林斯坚持使用着桑格尔测序法这种一个个拼接碱基的方法固然准确度高,可是检测的速度实在是太慢了而文特尔这个“偏离正统科学界的狂人”使用着速度很快的鸟枪法并且使用计算机发展出了拼接算法来弥补鸟枪法准确度不高的缺陷一年过去,文特尔的公司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突破不管他的对手们是多么讨厌他的炫耀卖弄不管有多少人批判着他那“申请基因专利”的野心可他们不得不承认,文特尔似乎真的走到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前面文特尔的鸟枪法测序效率高得惊人,很快就名声远扬想到文特尔之前的声明,柯林斯终于慌了要知道,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投资是30亿美元,是文特尔获得投资的10倍还是6个国家的科学家一起通力合作进行的计划可此时的文特尔,却在以一己之力碾压全世界在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的撮合下不情愿的文特尔加入了柯林斯领导的6国合作组,同意将测得的数据上传到数据库,提供免费下载在过去的8年多里,人类基因组计划仅仅完成了3%可当文特尔加入后,短短3年时间,人类基因组计划就完成了90%文特尔与克林顿2000年,原定于2005年完成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基因草图完成文特尔站在了克林顿总统身边,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科学家他登上了《时代》杂志封面,更是被评选为“千禧年年度科学家”登上《时代》封面的文特尔,右边的是遗传学家、领导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弗朗西斯·柯林斯(Francis Collins)然而,由于没有能申请到人类基因组的专利文特尔之前对投资人的许诺成了一句空话塞莱拉公司的股价一落千丈,公司的运营出现了极大的困难为了挽救公司,文特尔提出了一个更为大胆的计划他要以1000美元的价格为顾客进行基因测序鸟枪法(霰弹枪法)这是个乍一听上去十分有吸引力的计划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基因组,拿到自己的基因图谱,不仅可以定制自己的医疗与保健服务,还能为个人的法律、商务活动提供坚实的保障可在十多年前,几乎没有人敢于做这样的大胆尝试并且那时候的基因测序费用居高不下,1000美元的测序只会是卖得多亏得多2002年1月,塞莱拉公司董事会一致决定将文特尔开除听说了这个事儿的文特尔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公司他说,“我没想在任何地方长待,其实我早想辞职,但他们不肯,说要走也得是我们开除你”离开塞莱拉公司,文特尔一度情绪十分低落他躲到自己的游艇上,独自喝着闷酒,终日与海浪为伴他大肆挥霍着自己的存款,疯狂的购物但这样的生活显然并不适合他,他愈发的烦躁不安文特尔与他的私人游艇有人说,文特尔被解雇这件事提醒我们科学家不应该从商可文特尔一点儿也不这么认为在他眼中,没有商业价值的科学是没有任何用处的从商对于科学家来说,也并不是那么难的事情商业讲究敏锐度和逻辑性,如果你坦诚去做,要么你真有好东西能卖出好价钱,要么你就歇菜回家。大家总是错误的将我描绘成一个对财政收益比对开拓科学知识的疆域更感兴趣的科学家。3个月后,执着的文特尔重新回到了研究与商业的道路上他用从塞莱拉拿到的1亿美元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研究所他召集了一批和他一样才华横溢、具有反叛精神的年轻科学家他们像全世界宣告新理想——创造新的生命形式文特尔在他自己的自传里写到我的遗传学作品预示着我的未来。只有像我一样勇气十足、无所畏惧的人,才敢于正视自己的未来。时间一年年过去,那个桀骜不驯的科学狂人似乎没有了消息正当学术界似乎有些遗忘了文特尔这个曾经单挑6国科学家的风云人物的时候他又搞出了一个大新闻——人造生命“辛西娅”2010年5月20日,8年之后重出江湖的文特尔又给科学家带来了“惊喜”他又一次集合了猎奇的媒体们,宣告全世界,“我们创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人造生命’!”人工合成细菌文特尔给他的人造生命起名“辛西娅”(Synthia),意即“人造儿”“辛西娅”是第一个人工合成的细胞,也是第一种以计算机为父母的可以自我复制的生命在“辛西娅”的基因组里,文特尔还加了4个水印,包括了所有研究人员的姓名当带着水印的细胞开始生长繁殖研究所的所有人都欣喜若狂激动的文特尔急忙拿起相机,记录下了这一幕“它是一个活生生的生物了,成为了我们地球上各种生命体的一部分”这些名为JCVI-syn3.0的人工细胞簇均为球型,且大小不一(比例尺:1cm=200nm)成功引发了争议的文特尔并没有过多的与媒体纠缠他根本不管那些伦理学家和科学家们是怎么争吵的是“扮演上帝的角色,在亵渎生命”还是“研究很有意义,可能能用于疾病的治疗”在他的眼中,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他相信,我们已经进入了生物学的数字化时代而他,是第一个踏上自我发现的终极之旅的人他与干细胞先驱罗伯特·哈里利等人一起成立了HLI(人类长寿有限公司)公司门口的大道有一个别称——康复之路HLI的理念是先识别出风险基因,然后进行修改,让人能安然无恙的健康的活下去人类长寿有限公司文特尔痴迷于理解生命,他想要破译生命的所有密码HLI的成立是为了实现他那个宏伟的愿望“不仅要实现长寿,更要实现健康的长寿”他发起了健康核心(Health Nucleus)项目参加了项目的顾客可以在一个App上面看到自己所有的身体数据从头顶到脚底,从皮肤到心脏,所有部位的基因信息与是否有患病风险的信息都可以查看健康核心(Health Nucleus)项目作为一个以商业价值为导向的科学家文特尔当然很关心项目是不是能赚钱为了让顾客放心,督促保险公司将基因测序服务纳入医保范围他雇佣保险精算师来证明人类长寿公司的测序服务物有所值如今的文特尔,依然在他的各个公司里忙碌着HLI已经完成了对10000个人类基因组的分析他的研究所设计制造了最简单的人工合成生命体(仅有473个基因)甚至圣诞节的时候,他们还抽空用微生物画了几幅画真菌圣诞树关于他的研究,科学界从来没有停止风言风语甚至还有人叫嚣着要将文特尔赶出科学界,说他不配做科学家可这个饱受争议的“科学狂人”只是一笑置之“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唯一的办法就是等我退休”他正在推开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扇门通过它或许能窥见未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动物的智商在进化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