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刘娟勤学善思务实创新助力人工智能助推教育技术落地生根

2021-12-20 16:30
来源:
走路带风啊
在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人工智能正在成为高校大力投入的重点方向,相关专业建设在全国百余所高校中推进、铺开。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如何“教”依然存在诸多痛点和难点。组织师资培训是破局的最佳途径之一。
12月13日,全国高校第26期深度学习师资培训班,暨“全国高校人工智能系列课程高级研修班”正式收官。近百位高校教师齐聚云端,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云结业典礼”,并为培训中涌现出的优秀学员和最佳小组授奖,共同为这场为期4天的AI之旅画上句号。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系列课程高级研修班(26期)部分学员线上合影
全国高校深度学习师资培训班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共同主办,清华大学出版社、百度公司协办的系列活动,迄今已培训3000余位AI专业教师,共计覆盖700余所高校。
新工科人才培养,产学研协同成共识
当前,人工智能正在进入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新阶段,新工科建设也已经成为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体现。如何在新形势、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加速探索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是当前的重要议题。
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李彦宏对此曾提到,新工科时代的人才,要具备创新、跨界和开放三大能力。并建议要加强校企双方的联动,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在本次师资培训的开班仪式上,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蒋宗礼教授表示,在新工科背景下,科技人才培养不仅要依靠高校的力量,更需要借助企业的产业优势,多方协同发展,共同推进复合型人才培养。
蒋宗礼教授通过视频致辞校企合作优势互补,补齐AI师资培养短板已是共识。作为企业方代表,百度高校合作部总监李轩涯也阐述了此次活动的初衷。在致力于技术创新的同时,百度也深刻洞察到AI教育蓬勃的生命力和产业对人才的强烈渴求。因此,“我们一直在探索怎么样能够和高校一起发挥各自的优势,能够为国家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百度高校合作部总监李轩涯由此可见,在夯实AI人才基础的过程中,产学研多方协同发展是不二之举,而师资培训正是其中一个重要切口。把知识和经验带回高校课堂对于高校教学来说,动手实践是AI学习的关键环节。因此,师资培训班特别采用“理论讲解+实践应用”的教学模式,通过理论教学、实验讲解、实验操作、比赛PK及心得分享等多种方式,帮助高校一线教师“亲历”技术从开发到落地部署的全流程,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在本次师资培训中,以“计算机视觉”为主题,并在以往课程的基础上特别增设了百度飞桨智能硬件体验和实践。参训教师将通过桌面交互一体机+人脸口罩识别,并结合《手写数字识别》应用性强的课题,扎实掌握深度学习的技术方法。此外,本次培训还特别邀请到教指委专家、中科院、天津大学、百度公司等资深专家、工程师,组成培训讲师团现场授课,助力学员们快速提升AI能力,拓宽AI教学思路。培训结束后,百度还为参训教师提供了可携带回校的详实全套教学材料及配套实验资源,为广大教师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全方位授课支持。这一举动也收获了不少老师的好评,并有许多老师“返场”学习,二刷甚至三刷培训课程……一直以来,百度持续积极布局“人工智能+X”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围绕着学习、就业、认证、实践、比赛等环节,将AI教学与场景应用充分结合,积极构建产教融合的AI人才培养体系。今年8月,2021百度世界大会官宣成立百度松果学堂,打造源于产业的AI人才培养平台,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更便捷地获取AI知识、学习AI技术。目前,百度已累计培养超过100万AI人才,未来还计划为社会培养超过500万AI技术和产业人才。未来,百度还将通过百度松果学堂的体系化实践持续赋能,助力“人人皆可成为AI开发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工智能助推教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