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区同和地铁附近这边有效率高的黄'金的回收金店吗?以前囤的银行金条和金店金条纯度一样吗想变卖了

说说哈尔滨公交/地铁的。三年前写过这么一篇回答,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屏蔽了,而且里面也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所以在这个问题底下重新写一篇吧。本贴以讨论、交流为目的,如有错误,欢迎指正。1.哈尔滨公交分国营和民营两种,目前最有效的区分方式是靠报站系统,使用天迈报站系统(车起步~请坐稳扶好~前方到站……)的是国营线路,其余为民营线路。此外,车身有“通”字logo的是国营线路,其余为民营线路。也有几个特例,335路、345路、383路、391路属于通翼巴士客运公司,即同时归属于哈尔滨交通集团和民营的飞翼公司。2.在2016年以前,1-50路以及1XX路均为国营(不考虑世纪之交一些国营线路暂时交由民营公司运营等情况),51-99路以及2XX/5XX/6XX路除74路、88路、95路、96路、210路外均为民营,3XX路则国营民营都有,从2016年开始,许多民营号段的线路陆续被收归国有;在2019年以前,自编码为4位数或5位数的线路基本上都是国营(当然也有全利等极少数例外),“公交XX-XX”则基本上都是民营(也有早期95路等极少数例外以及刚刚被收归国有的民营线路等特殊情况),从2019年开始,许多民营线路也将自编码改为4位数/5位数。3.目前哈尔滨国营公交车主要分以下几批:2017年底上线的宇通H12、2018年夏天上线的宇通E10、2019年夏天上线的黄海EV7、2021年底上线的中通N10以及2022年底上线的中通N10/N8/V7。除了目前已濒临下线的H12仍为非空调1元(不考虑分区点)外,其余均为空调2元。4.目前哈尔滨民营公交车最常见的车型是宇通E10,此外亚星纯电也占了一大部分。除59路等极少数线路外,大多数民营线路均为空调2元(不考虑分区点)。5.目前哈尔滨1-99路号段中,唯独38路、54路、88路是空号。54路曾经是哈东站至学海街的线路,2011年因经营不善被强制收归国有并改为如今的35路;88路曾经是征跃小区至龙江第一村的线路,因线路过长于2016年5月20日被拆分成如今的127路和128路(不过目前的127路也没比当年的88路短到哪去);38路则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当年的郊区线路被加了3字头,因而变成了如今的338路。6.目前哈尔滨起点终点完全相同的线路一共有两对,分别为11路和96路(哈站-哈西站东广场),以及65路和S4路(哈东站-哈西站东广场)。几年前还有一对是8路和16路(友谊宫-闽江路),不过目前早已完全不同。2020年初,76路、101路和102路起点终点也曾短暂地相同(天邑澜湾首末站-汽轮机厂),且3条线路可以两两扣成环,不久后76路恢复兰天制胶厂终点,102路也将终点调整至哈慈集团,3条线路便分道扬镳。7.目前哈尔滨1-4路所用车型完全一致,均为中通N10。位于防洪纪念塔附近的通江湿地枢纽站,站内的3条线路(2路、4路、16路)车型也均为中通N10。8.曾经的104路是哈尔滨公交的王者,客流量常年稳居全市前列,车次密度非常高,且2007-2011年每年都会换新车,然而2011年的宇通气猫却一直用到了2019年报废,此后至今一直使用其他线路下放的旧车,且坚守着1元票价。2013年哈尔滨地铁1号线开通后,与地铁线路完全重合的104路便再也没有了当年的风光,先是客流大减,然后减车10辆给107路,直至最后连用新车的资格都没有了。此外,曾经哈尔滨火车站门前排长队坐6路的场景也早已一去不复返,原因类似。9.哈尔滨有很多幽灵线路,包括但不限于67路、90路、201路等等,等到一辆车几乎要花掉所有运气。其中67路几年前还是运营很不错的线路,客流量很大,发车间隔也很短,2020年以来才开始走下坡路,直至被各个公司代运,最终变成了如今的幽灵线路。90路、201路则是常年摆大烂。10.哈尔滨很多民营公交开得真的很快,比如55路、87路、209路。答主曾在55路上见过有乘客因车速过快而提前一站下车呕吐,也曾在209路后排被颠飞起来;“天上飞机,地上87”的传说也不是盖的。而与之相反,国营公交开得普遍很慢。交通集团不仅有规定限速40公里,而且车速达到32公里就会有警报声。当路过公路大桥/阳明滩大桥时,公交车以40公里的速度慢悠悠地蹭,也是很煎熬的体验。11.曾经的哈尔滨公交车载电视有两种——龙视移动和巴士在线(CCTV移动传媒),一般来讲后者的节目更精彩,报站也更好听(个人觉得完爆如今的几种报站)。如今车载电视几乎已成为过去式,2023年7月答主曾经在51路、83路、203路车上见过仍在播放节目的巴士在线车载电视,但绝大多数车载电视早已不见踪影。12.哈尔滨公交一些让人头大的走向:93路的文政街站让人摸不着头脑;127路在龙江第一村和火车站附近两次兜圈让人晕头转向;122路和125路在科技创新城里面兜的一圈,且一个顺时针兜圈一个逆时针兜圈,上车前需仔细确认方向。13.哈尔滨许多民营线路都很长,57路、73路、90路、201路、209路、234路、251路这些市区线路均已超过30公里,但其中的209路串联了主城区多个繁华商圈,全线客流量都不小,也是民营线路里面末班车最晚的(21点30分),算是民营最牛的线路之一。14.哈尔滨有些公交线路重合实在是太多了,比如2路和103路、31路和104路、56路和102路、104路和114路、15路和113路等等。此外,也有些线路因本身就是主支线关系而有着很高的重合度,比如31路和44路、64路和94路、77路和78路、234路和235路等等。还有些线路最初作为支线开通,而后脱胎换骨,跟主线关系不太大了,比如37路、130路、133路、236路等等。15.哈尔滨公交曾经有各种乱七八糟的区间车、支线,比如47路曾有47路区间车和47路哈站北广场专线,68路曾有68路区间车和68路华南城专线,让人头大。几年前答主上高中时,有同学需要用票价来判断是否是自己要坐的那种68路(主线1元,各种区间车2元)。如今这些乱七八糟的区间车基本上都有了独立编码,对于乘客也就方便多了。16.哈尔滨亚麻厂早在37年前就已不复存在,但亚麻厂的站名至今仍然没有改。类似的仅仅存在于站名中的还有龙江锅炉厂、兰天制胶厂、兴隆八道街、驿煊广通招标集团等等。17.48路、49路、50路这些编码很小的线路却完全不经过主城区。41路也差不多。另外,49路和50路两条线路曾经共用唯一的一辆车。18.目前哈尔滨街头几乎已经看不到12米的公交车了,除了H12等极少数以外(但封尾的H12实际上跟10米车没什么区别),其余车型均为10米甚至8米、7米(点名2022年底上线的那批玩具车)。回想2010年-2017年,哈尔滨几乎每年都会有大量的12米车上线,那段时间也是哈尔滨公交百花齐放的时代。2017年以来,随着纯电动公交车的普及以及客流量的下降,哈尔滨公交上线的新车基本都以10米车为主了。答主在三年前的帖子里就曾提到过这一点,而随着当年还健在的宇通气鹰、大金龙于2021年底下线以及木材厂混动、龙华/通联混动于2022年底下线,如今哈尔滨的12米车已经越来越稀有。19.哈尔滨的前置车也早已退出历史舞台。最后的三款前置车中,2014年4月上线的中顺宇通前置随着交通集团大批中通N10的到来,于2021年12月最先下线。此后,2021年12月26日,75路亚星前置下线;2022年1月3日,67路宇通前置也随着交通集团支援车的到来而下线,至此,哈尔滨公交全部为后置车。当然,个人认为前置车对于老年人这一公交乘客主力军非常不友好,因此前置车的淘汰也是哈尔滨公交条件改善的体现。20.早些年一些民营线路收归国有时,会把民营号段的编码改至国营号段。比如2010年3月18日,原85路收归国有并改为现119路;2010年8月10日,原204路收归国有并改为现24路,同理52路改为30路,57路改为31路,58路改为32路,78路改为33路;2010年8月14日,原207路、208路收归国有,分别被改为现120路、121路。(btw,上述被改掉的编码如今只有204路和208路是空号,其余均有了新的公交线路)不过2011年8月88路收归国有、2012年9月74路收归国有以及2016年12月的一系列收归,都没有改线路编码。21.哈尔滨国营公交近年的几次大规模换新车中,2010年的主流是黄海MAN脸和一部分恒通客车,车型、涂装各有不同,而且既有前置也有后置;2011年是最百花齐放的一次,包含了各种品牌、各种颜色和涂装,且均为12米大容量车,也开了哈尔滨公交电显滚动字幕的先河;2012年的金旅个人觉得是最可爱的一批,当年被本地报纸称为“大肚公交”;2013年的主流是宇通气鹰以及一部分大金龙和12米空调中通,这些车外观基本无差别,但是非常美观,是当年哈尔滨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016年起,国营基本都是大规模购进同一车型,2016年的龙华/通联从上线起就因质量问题饱受诟病,且频繁出现故障,车况堪忧,最终于2022年12月提前下线。22.哈尔滨国营公交在2010-2011年换的新车以米黄色为主,2012年以橙色为主,2013-2016年以棕色为主,2017-2019年以柠檬黄色为主,2021-2022年以棕色为主。23.个人印象里,哈尔滨很少有主色调为粉色的公交车。当年的21路/22路/28路虽然有粉色图案,但还是以白色为主色调;而2010年的那批粉色恒通空调车后来也改成了米黄色涂装。24.哈尔滨涂装最有特色的当属63路,黄脸绿身的韭菜鸡蛋配色持续了近20年,但随着近日63路被收归国有,这种涂装也将成为历史。此外,飞翼的白色车身+橘红色前脸边缘线+橘黄色车身边缘线也挺有辨识度。还有当年中顺家76路/205路/357路的血红色涂装也很经典。(PS.当年中顺家76路的数字显示器也算是一大特色了)另外,个人认为东郊家的答辩色涂装是哈尔滨最丑的涂装。25.哈尔滨终点在河鼓街或顾乡一带的线路,很多都会延长到群力,12路、61路、63路、66路、90路、93路、105路、116路、209路皆属此类。近几年随着群力哈西之间的通道一条条打通,线路从哈西延长到群力或从群力延长到哈西也是一大趋势,比如65路、99路、130路、217路、220路等等。26.哈尔滨除了59路等极少数之外,绝大多数公交车的电显线路名称都居中。个人认为线路名称居左的方式(类似上海、杭州公交)更好一些,不仅节省空间,而且可以有效传递此班车方向的信息。比如『55路→南浦大桥』就明显优于『世界路新江湾城*55路 南浦大桥』。此外,交通集团那批E10的电显字体实在是太窄了,数字全都挤在一起,使得不同的线路在远处完全无法分辨。27.2012年9月初,哈尔滨74路不算破旧的车突然全部下线,开始使用国营线路的支援车,包括当时刚刚从11路淘汰下来的黄色黄海以及当时刚刚上线的大肚金旅/金龙,这使得当时的74路异常难等。据说是由于两家民营公司的财务纠纷。用百家车对付了半年后,2013年3月31日,34辆宇通气鹰新车的上线结束了这一居面。(PS.几年前74路客流量属实不小,防洪纪念塔出站经常爆满,如今的74路也没有了当年的辉煌)28.哈尔滨84路公交车曾在2014年9月购进5辆宇通混动,分别是37-41号车。在此前,84路的这五个号都是空号。原有的37-40号车于2011年5月25日在河鼓街附近的加气站内因液化气罐爆炸而被烧毁;而41号车是2005年上线的LPG试验车,于2013年寿终正寝。29.在2009年松浦大桥修建期间,哈尔滨经行东直路跨线桥的线路曾经改行南直桥或承德桥。如今松浦大桥已通车14年,但19路、76路、79路、120路、206路至今未恢复原走向,这十几年里也从未官宣改走南直桥。30.哈尔滨地铁2号线、3号线修建期间,公交曾有许多临时走向,而地铁开通后有许多走向至今未恢复,比如13路、90路的大有坊街走向,209路的保健路肿瘤医院走向,以及建北小区站的方位。此外,4路、116路等线路在3号线通车一年半后才取消太平大街走向,14路、110路等线路在2号线通车两年后才取消北安街走向,恢复得也够慢的。31.2014年9月,哈尔滨65路由于新车无法通过东直路跨线桥下桥匝道而改行红旗大街跨线桥。2015年初,65路恢复使用旧车并恢复原走向,同公司接了这批新车且同样经行上述匝道的70路也改行北宣桥。此后70路曾经多次变换车型并在东直路和北宣桥走向间反复横跳,走北宣桥时也曾开通太平桥至油坊街的直通车,最终在2016年初确定了北宣桥走向并取消直通车。此外,2017年3月,79路也曾从港务局起改行红旗大街跨线桥、道外公安分局,并在此走向与原走向间反复横跳,最终维持原走向。32.哈尔滨公交的车体广告以前基本上都是覆盖整个侧面车身或整个车体。2012年3月下旬,随着大规模的整治,全哈尔滨的车体广告都被撕掉,并在同年5月起采取只覆盖侧面车身的中间部分且依据车身颜色使用渐变色的模式,这使得车体广告美观了许多。此后,虽然在2015年也曾出现某某天华这种奇葩广告,但整体上还算美观。而从2019年开始,哈尔滨很多民营公交的车体广告又开始变得乱七八糟,有种糊膏药既视感了。33.目前哈尔滨最常见的车体广告当属荟萃楼珠宝,而最经典的是黑宝熊胆,从00年代起就经常能见到。34.哈尔滨公交末班车时间比较早,市区线路中民营末班车普遍在8点或8点30,206路(9点20)、209路(9点30)这些已经算晚的了;国营末班车基本上也是10点之前。35.哈尔滨有些公交站台命名比较奇怪,比如红旗大街站,一般指香坊大街一带的红旗大街;西大直街站,一般指通达街一带的西大直街。但是红旗大街和西大直街都很长。答主在哈东站等车时,曾有人询问33路是否到红旗大街,我告诉她到,后来才知道她的目的地是香坊大街一带的红旗大街(也就是红旗大街站所在的位置)。对于这种情况,个人认为可以借鉴上海的坐标式站名,比如红旗大街站可以命名为“红旗大街香坊大街”,西大直街站可以命名为“通达街西大直街”。此模式也适用于某些重名较多的站台,比如省政府站,2路/21路的站台为“中山路和平路”,28路/101路的站台为“中山路中宣街”,30路/60路站台为“和平路中山路”,这样更容易区分。36.哈尔滨124路原为由松北经阳明滩大桥至群力的线路,后来开通了由群力至哈西站的124路专线。再后来124路专线“篡位”成了现在的124路,而原124路主线改成了现在的129路。当年的376路区间车也以类似的方式转正。37.曾经的哈尔滨3XX路都是郊区线路,后来中顺家357路、全利家379路、376路、共祥家386路等线路的开通逐渐打破了这一规律。另外367路由最初的东郊线路变成了现在这样在东三环和红旗大街之间蛇形走位,算不算郊区线路也不好说了。38.2010年6月的某几天,6路、14路、53路、55路等经行南通大街的线路曾经改走红旗大街、先锋路、宣化街。2010年9月的某几天,4路、19路、76路、79路、205路、206路曾经改走南通大街、承德桥,并随机在位于北宣桥街的哈工程大学临时站停靠,造成极乐寺一带交通混乱。39.哈尔滨地铁开通初期电视播放内容为CCTV13,2014年9月26日起改为新开播的龙视地铁频道。40.目前哈尔滨地铁站名中的英文含量在中国内地位列第一(90.32%),甚至超过了上海地铁(82.93%)。然而在开通的头几年,哈尔滨地铁站名的英文一直是全拼,直到2019年初才将1号线的英文标准化,同时换掉了原先让人无力吐槽的报站,并将站名中的“哈东站”“哈南站”改为“哈尔滨东站”“哈尔滨南站”。而3号线直到2021年才将站名全拼改成英文翻译。41.哈尔滨地铁有许多由医院冠名的站,比如省医院站、市第二医院站、医大一院群力院区站(原计划站名分别为衡山路站、先锋路站、群力第六大道站)。其中省医院站距离省医院超过一公里。42.哈尔滨地铁以岛式站台为主,1号线烟厂至西大桥段由于使用7381工程建造的隧道而采用侧式站台。43.目前中国最东方的地铁站是哈尔滨的气象台站,最北方的则是哈尔滨的江北大学城站。而在2号线开通前,中国最东方、最北方的地铁站均为哈尔滨地铁1号线的哈尔滨东站站。44.哈尔滨地铁3号线自从2017年1月26日开通一期以来,长期相当于1号线的支线,并使用1号线的列车,直到2021年11月26日东南半环开通后才有了自己的列车。45.哈尔滨地铁3号线全线贯通后,将会成为东北三省四市唯一的环线。46.2015年初,哈尔滨地铁1号线桦树街至交通学院段曾经限速运行,列车经行此区间时保持起步速度。答主当时曾在桦树街站站台尽头的玻璃上看到一张纸,上面写的内容大概是请驾驶员遵守限速规定,如有异常请如何如何。不久后地铁不再限速,但或许是出于避免列车与轨道剧烈摩擦的考虑(2015年以前此区间的啸叫声、轨道摩擦声确实异常大),列车经行此区间的速度至今都比其他区间稍慢一些。47.哈尔滨地铁报站里的广告语“大钻石选莱驰”因过于魔性、洗脑而成为网络热梗,而哈尔滨地铁3号线全线贯通后的线路图恰好是大钻石的形状。先写这么多,其余的想到再更新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金条和金店金条纯度一样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