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学佛的,可是我感觉自己没有思想没有灵魂在世界上我的思想灵魂就像是一个另类一样,没有人和我思想信仰一样,感觉自己没有思想没有灵魂好孤独?


lrc/lyrics 文档
txt 文档
[00:00.17]Kungfu-Pen - 跳跳蛙2.0
[00:01.23]作词:功夫胖
[00:02.08]作曲:功夫胖
[00:02.99]BEAT:老道
[00:03.64]混音:小武录音棚sync studio
[00:19.85]Shout out to my 跳跳蛙Squad 顶呱呱
[00:22.42]一群井底之蛙 一群井底之蛙
[00:24.73]比比谁叫的大 比比谁更嘻哈
[00:27.30]一群井底之蛙 一群井底之蛙
[00:29.81]相爱相杀 相互揭发 相互揭疤
[00:32.18]一群井底之蛙 一群井底之蛙
[00:34.59]比比谁吹的大 吹到肚皮爆炸
[00:37.11]一群井底之蛙 一群井底之蛙
[00:39.80]Shout out to 宋岳庭 My idol
[00:41.11]我知道Life's a struggle
[00:42.17]我知道你还活着 会改成
[00:43.78]圈子是个Trouble
[00:44.73]一个个像冤大头
[00:45.89]为偶像名利发愁
[00:47.15]在网上演着Thug Life
[00:48.21]家里敲键盘不下楼
[00:49.57]你还真挺逼真的 别把爸妈气昏了
[00:51.94]他们辛苦做人教会你黑粉一生了
[00:54.40]我只想说更多真的 无所谓WorldWide
[00:56.87]我只想让更多中文说唱不用学国外
[00:59.48]我只知道真的MC一直都在
[01:01.65]我也知道有人想来我的土地偷菜
[01:04.07]兄弟No lie 我还背着花呗的债
[01:06.72]但是再穷我的仁义礼智信不卖
[01:09.48]要换个频道在0731
[01:12.25]我的歌在Hater心里下了冰雹
[01:14.77]小赢几把是因为你的命好
[01:17.23]我的正气凛然从来不怕你的阴招
[01:19.34]Shout out to my 跳跳蛙squad 顶呱呱
[01:21.70]一群井底之蛙 一群井底之蛙
[01:24.07]比比谁叫的大 比比谁更嘻哈
[01:26.64]一群井底之蛙 一群井底之蛙
[01:29.00]相爱相杀 相互揭发 相互揭疤
[01:31.47]一群井底之蛙 一群井底之蛙
[01:33.90]比比谁吹的大 吹到肚皮爆炸
[01:36.57]一群井底之蛙 一群井底之蛙
[01:38.88]一群井底之蛙几匹害群之马
[01:41.40]不明情况的群众已经难辨真假
[01:43.82]别太相信领头羊 也许会领向悬崖
[01:46.34]别太相信你的偶像也许只想有钱拿
[01:48.96]我灵感来自成长和我成长的人
[01:51.27]所以真不在乎那些自以为是的评论
[01:53.89]给每个努力的人尊重徐圣恩
[01:56.25]但是中指依旧送给那些无脑喷
[01:58.72]我只在乎每一次我用力扯着声带
[02:01.27]在每一个现场证明中文说唱的存在
[02:03.92]也许你的卫星信号已经连到了村外
[02:06.14]但是让这里真的富起来那才是真爱
[02:08.61]好歌就是好歌 那缺的就是缺的
[02:11.28]不是靠键盘拼的 是你用耳朵听的
[02:13.80]只听走心的 污浊被清除掉
[02:15.91]如果用心了 怎么会怕听不到
[02:18.43]噼里啪啦 叽叽喳喳 每只都很冲
[02:21.21]一群蛙在一口井里打 每只都很痛
[02:23.48]只要每只蛙一起动 不再起哄
[02:26.14]也许就能跳出这个污浊的无底洞
[02:28.41]噼里啪啦 叽叽喳喳 每只都很冲
[02:31.12]一群蛙在一口井里打 每只都很痛
[02:33.19]只要每只蛙一起动 不再起哄
[02:35.90]也许就能跳出这个污浊的无底洞下载txt文档
Kungfu-Pen - 跳跳蛙2.0
作词:功夫胖
作曲:功夫胖
BEAT:老道
混音:小武录音棚sync studio
Shout out to my 跳跳蛙Squad 顶呱呱
一群井底之蛙 一群井底之蛙
比比谁叫的大 比比谁更嘻哈
一群井底之蛙 一群井底之蛙
相爱相杀 相互揭发 相互揭疤
一群井底之蛙 一群井底之蛙
比比谁吹的大 吹到肚皮爆炸
一群井底之蛙 一群井底之蛙
Shout out to 宋岳庭 My idol
我知道Life's a struggle
我知道你还活着 会改成
圈子是个Trouble
一个个像冤大头
为偶像名利发愁
在网上演着Thug Life
家里敲键盘不下楼
你还真挺逼真的 别把爸妈气昏了
他们辛苦做人教会你黑粉一生了
我只想说更多真的 无所谓WorldWide
我只想让更多中文说唱不用学国外
我只知道真的MC一直都在
我也知道有人想来我的土地偷菜
兄弟No lie 我还背着花呗的债
但是再穷我的仁义礼智信不卖
要换个频道在0731
我的歌在Hater心里下了冰雹
小赢几把是因为你的命好
我的正气凛然从来不怕你的阴招
Shout out to my 跳跳蛙squad 顶呱呱
一群井底之蛙 一群井底之蛙
比比谁叫的大 比比谁更嘻哈
一群井底之蛙 一群井底之蛙
相爱相杀 相互揭发 相互揭疤
一群井底之蛙 一群井底之蛙
比比谁吹的大 吹到肚皮爆炸
一群井底之蛙 一群井底之蛙
一群井底之蛙几匹害群之马
不明情况的群众已经难辨真假
别太相信领头羊 也许会领向悬崖
别太相信你的偶像也许只想有钱拿
我灵感来自成长和我成长的人
所以真不在乎那些自以为是的评论
给每个努力的人尊重徐圣恩
但是中指依旧送给那些无脑喷
我只在乎每一次我用力扯着声带
在每一个现场证明中文说唱的存在
也许你的卫星信号已经连到了村外
但是让这里真的富起来那才是真爱
好歌就是好歌 那缺的就是缺的
不是靠键盘拼的 是你用耳朵听的
只听走心的 污浊被清除掉
如果用心了 怎么会怕听不到
噼里啪啦 叽叽喳喳 每只都很冲
一群蛙在一口井里打 每只都很痛
只要每只蛙一起动 不再起哄
也许就能跳出这个污浊的无底洞
噼里啪啦 叽叽喳喳 每只都很冲
一群蛙在一口井里打 每只都很痛
只要每只蛙一起动 不再起哄
也许就能跳出这个污浊的无底洞
更多
歌手最新歌曲
更多
歌手热门歌曲
最近30天
点击: 6.89K
收录: 2019-06-23
皮格马利翁效应 模拟监狱实验(挑情绪稳定、成熟守法的21名中产阶级、白人、本科学历,随机10人犯人,11名看守。正常健康受过教育的年轻人在监狱环境的团队压力下迅速转变,当一个人遭遇消极的期待时,他可能会变得消极起来)、罗森塔尔实验(小学任选学生专家告知校长和老师是学业冲刺潜力很大的学生)金钱奖惩未必有效失败的幼儿园改革:父母接孩子迟到,采取罚款制度,反而让父母迟到率上升。解释:家长按时接孩子,原本的动机是父母的责任感,是道德刺激。而罚款则把其变成了经济刺激。
高尚的献血者:金钱奖励献血者反而献血人数减少。解释:最初的无偿献血人们是出于一种道德刺激,津贴出来后变成了经济刺激,献血由高尚的慈善行为变成了痛苦的牟利行为。
道德刺激不仅读人的行为产生激励作用,还使得追求某种需要的人的道德境界趋于崇高,给他人和社会带来良好的道德影响。社会认同原理我们进行是非判断的标准之一就是看别人是怎么想的,尤其是我们决定什么是正确的行为时。在社会认同的过程中两个因素很重要:不确定性和相似性。当人们对自己的处境不是很有把握时,即面临很大不确定性时,更可能根据他人的行为来决定自己该如何做。(追小偷)另外,与我们相似的人的行为对我们最有影响。(普通人做广告)
喜剧片加上笑声
“人民圣殿教”集体服毒事件习得性无助用沉默迎接解放的集中营
不知所措的小狗:饥饿的小狗按按钮要么电击要么获得食物。无助指小狗什么都不愿意尝试的状态,这种状态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习得的。任何尝试都报以电击,小狗就不知道什么才是被鼓励的行为,变得无所适从,并从根本上失去自信。
不会学习的学生(3组学生,一组听无论如何都不能停下来的噪声,二 听噪声,但是通过努力可以使得噪声停止 3组 对照组,不听噪声。)什么影响我们服从命令发出命令的权威人士和命令执行后产生的后沟,这两者与接受命令者之间的物理距离对于接受命令者的服从效果影响最大。人们离发布命令的权威越远,对头脑中的独立判断的束缚就越小;
折磨别人的实验(检验惩罚对学习的影响,30个等级电击),高估了人们抵制邪恶命令的能力,尽管有些人需要一定监督才能按下开关,但65%以上的人都能听任学习者尖叫,继续发出电击直到最大电压。为啥会服从:(1)志愿者对实验不熟悉,对电击也无经验,在实验中没权利,只能按电击开关,权威不关心学习者,让志愿者以为不用关心学习者(2)志愿者认为自己只是服从命令,用不着负责。
如何避免(1)下命令的领导离下属远点。(2)明确办事人员的责任自我设障现象个体为了保护自己有能力的自我意象,而事先为自己的行为安排一种困境的过程。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目的是为了逃避失败的责任。这样如何失败了可以归因于其他因素。(作业拖拉。努力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努力而未成功,会更沮丧)。对自己能力不太相信的人最容易采取自我妨碍行为,那些认为自己一点能力也没有的人或认为自己很有能力的人,都很少自我妨碍。认知失调当你做决定、采取行动或者遇到跟你原先预想不一样的信念、情感或价值观后引起内心冲突,所体验到的一种心理状态。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有维持自己的观点或信念一致性的需要,以保持心理平衡,如果人们的观念出现了前后不一致或相互矛盾时,就是出现了所谓的认知上的失调,这时人的心理会出现紊乱或不安,于是很可能放弃或者改变一种认知,迁就另一认知,以恢复调和一致的状态。(世界末日信徒、中奖短信受害者、痴情女、戒烟、无聊实验(付费高的如实评价,付费低的评价反而更高))。让别人吃亏了,别人反而会努力为我们讲话,不然就证明自己是个笨蛋或无能的人。
如何走出认知失调(1)改变自己的行为使得和环境相协调 戒烟(2)改变对环境的看法或改变环境使之与自己的行为相协调 不承认吸烟有害(3)找出新的理由,使得认知得以协调一致 eg 吸烟可以活跃思维,有助于文艺创作。魔弹论&潜隐说服魔弹论认为受众像射击场里一个固定不动的靶子,只要被枪弹打中就会应声倒下,就像护士面前一位昏迷不醒的病人,只要针头扎下去注射液就可以进入体内。所以媒体可以把各种各样的思想、感情、知识或动机几乎不知不觉地灌输到另一个人的头脑中,改变受众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
潜隐说服:使对方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潜移默化地接受说服信息(电影放映“请喝可口可乐”,速度肉眼无法察觉,但是实验持续六周后,销量增加57%)
一面之词&两面都说(大众次品广告)宣传自己优点的同时,巧妙地交代一下自己的不足,结果反而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观众会认为这种宣传比较客观和坦诚,更愿意接受。但碰到没啥文化的人,反而会把他搞糊涂。两面之词还具有免疫效果。在发动宣传攻势时,以其对人们拼命地灌输最有利于自己的观点,不如事先适当地暴露一些反面的观点,让他们有些思想准备和抵抗力,以免发生意外的反面信息入侵,民众产生思想动摇。
消息报征订广告:不做明确结论,寓观点于材料中,给读者一种结论得自于自己的感觉,容易记忆,效果更好、
情感战胜理智(在宣传中,适当注入感情可以唤起人们的亲切感,使道理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特别是有些光靠说理不容易被人们接受的问题,情感还可以起到催化剂的效果。一般而言,以情动人比以理服人更奏效。):润发100广告,我不跟你谈当机立断地挂断电话,正是为了进一步谈下去。放弃自己的控制权的同时,你已经将谈判掌握在手中。《王牌对王牌》的谈判。
这种切断联系的谈判方法其实就是等于放弃自己的控制权,做出任凭事态发展的姿态,对于对手来说,这是一种非常可信的威胁,既然谈不下去了,就必须认真考虑你的开价。
让对手相信他们的权限只到这里。假如每个人都知道你没有能力满足他们,拒绝起来就容易多了。斯德哥尔摩症候群(人质情结)爱上绑架犯
这种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情结。解释1,人性能够承受的恐惧有一条脆弱的底线,当人遇到了一个凶狂的杀手,杀手不讲理,随时要取他的命时,人质就会把生命权渐渐托付给凶徒,时间拖久了,人质吃一口饭、喝一口水,每一次呼吸,都会觉得是恐怖分子对他的宽容和慈悲。对于绑架自己的暴徒,他的恐惧会转化为对暴徒的感激,然后变成一种崇拜,最后人质也下意识地以为暴徒的安全就是自己的安全。解释2: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和绑匪建立关系是一种求生策略,假如绑匪和人质间建立某种联系,绑匪便比较难以加害人质,人质可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企图借此方式来应付危机并避免伤害。当人质尽最大的努力不去激怒或挑衅绑匪时,也会渐渐失去自我意识,直到完全接受绑匪的观点为止。于是,当人质以绑匪的立场来看外界时,他们就不再渴望自由,结果当救援到来时人质可能会抗拒营救。
出现的特定条件:(1)人质自己面临巨大危险(2)必须处于一个封闭的环境,除了绑架者的思想观点什么也接触不到(3)人质在情感上习惯依赖他人,容易受感动,并且感到绝望而屈服。(4)绑架者对受害者施加一些小恩小惠。
情结可推广到政治上,人民最终拥护暴君。记忆并不可靠(尤其在我们处于极端环境下)审判恐怖伊万:把集中营的囚犯变成聋子和瞎子。在集中营恶劣的条件下,囚犯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已经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观察了。要活着离开集中营的首要条件就是尽量不要引起别人的注意。任何人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只要让德国党卫军士兵留意到自己,就会命悬一线。第二条禁令就是,不该看的东西千万不要看,犯人看到党卫军虐待另外的犯人,便迅速把头扭转过去,撒腿就跑,装作什么也没有看见,显然,他们突然狂奔清楚说明他们看到了,不过只要他们很明确表示自己会离不该知道的事情远一点就不要紧。失去比得到更让人心动人们对所损失的东西的价值估计高出得到同样东西的价值的两倍。厌恶损失。群体迷思群体在做决策过程为了追求高度一致,忽视并抵制少数人的观点,从而达成错误决策的现象。一般人认为集体决策能够集思广益,然而多数情况下,当人们聚在一起时却并不能自如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而倾向于人云亦云。内聚力极强的团队可能产生群体幻觉,高估自己团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认为自己群体既定的方案会获胜,意见的过分一致往往淹没了真实的、有价值的反对意见,当他们对于议题有疑惑时总保持沉默,忽视自己心中所产生的疑惑,认为自己没有权利去质疑多数人的决定或智能。
珍珠港事件、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肯尼迪猪湾事件。阿比勒尼悖论讨论中,某成员提出自己看法,其他成员虽觉得不妥,但发现无人提出反对意见,于是最初的提议成为最后决议。众人心中虽各自叫苦,但是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公开反对,直到计划开始实施,团队已经开始为错误的决策付出代价,成员才忍不住提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但为时已晚,错误已经铸成。
如何走出群体迷思:(1)领导人努力做到公正,培养一种公开咨询和讨论的气氛(2)集体不能过于团结,必须制造出合理的冲突(3)请局外的专家们对群体成员提出挑战,对最后的决定方案进行评价或提出看法,以期给群体带来新的思路(4)在达成共同意见后,应安排一个第二次机会的会议贴标签医疗机构无法区分正常人和精神病患者。当给别人贴了标签后,不太可能客观地看待别人的一举一动。智子疑邻挫折---攻击假设攻击行为乃是个体遭受挫折引起的,如果一个人胆小怯懦,认为挫折不可避免,放大自身的痛苦,将挫折和失败归结为自我因素,以自我虐待的方式理解挫折和失败,就易产生自杀或自残的冲动和行为;如果一个人性格中具有反抗、暴力和易怒素质,就会把挫折和失败归结为外部原因,从而放大对他人、对社会的仇视,产生系列的凶杀和报复行为。不同人对同样挫折的耐受能力差别很大,被父母过分溺爱和过分自卑的人更差。攻击的发生强度与欲求不满的量成正比,挫折越大,攻击的强度也越大。从经济情况看,穷困者的挫折要比富裕者的挫折大,故穷困者的犯罪率更大,家庭地位低下的人,身体有缺陷的人,种族受歧视的人都挫折较大,所以攻击行为也多。
韩国纵火犯金大汉造成198人死亡、本拉登、英国的爱尔兰共和军被迫妄想症患者通常草木皆兵,无论何时何地总觉得有人要害你,干什么事都觉得有人监视着你,而且看到的每一个人都觉得他们是不怀好意的,就连吃饭、喝水都会害怕有人在里面下毒。严重者甚至认为素不相识大的人、亲友都被收买,自认为求助无门,四面楚歌,找不到一个可以信赖的人。严重妄想症的人有特殊的性格缺陷,如主观、敏感、多疑、缺乏自信、以自我为中心。如果再遇上生活上挫折频频,压力骤增,失去了安全感,导致对外界的极度不信任,就可能产生被迫妄想症。
发疯的皇帝--明朝的皇帝崇祯(面对危难时局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但是最后把一切归于“士大夫误国”,杀死多名忠臣:袁崇焕等等)
民族被迫妄想症:美国麦卡锡主义的“共产主义阴谋论”掀起“揭露和清查美国政府中的共产党活动的浪潮”。处于封闭环境里、缺乏开放心态的民族容易产生这种心态,如果国际环境出现难以控制的压力,便有可能抓住一些极为脆弱的事实充当蓄意谋害它的证据,总认为有国家要加害于它。爱国贼打着爱国旗号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人。对于古今中外的野心家、阴谋家、专制统治者而言,爱国主义是一面极堂皇极趁手的旗帜、幌子。有了这个旗帜,他们既可以在自己已经丧尽人心、通知不能照旧进行下去时利用爱国主义口号来蛊惑人心,摆脱困境,又可以把自己打扮成民族代表和英雄,煽起民主主义狂热,让人民心甘情愿伟他们的野心卖命。他们擅长给持不同意见的人扣上不爱国的帽子。人们更珍惜来之不易的东西
神秘的骷髅会:是美国最有权势、最成功的校友会,它的秘密入会仪式虐待式。
中国土匪、美国街头黑帮“MS-13”、西点军校新兵被虐、各地艰难的成人礼(虐待仪式让未来的成员觉得这个组织更有价值、吸引力。当新加入者经过精神和肉体的诸多痛苦终于挺过来之时,他们会倍加珍惜自己在部落里的身份,勇于为维护这个组织而献身,因为履行一个承诺所要付出的努力越多,这个承诺对许诺者的影响就越大。当经历身体上的痛苦而不是面子上的难堪才能加入一个团体时,他们对这个团体的评价往往会更高。经历了这些仪式才成为会员的人所具有的忠贞不渝的态度和献身精神,会极大地增强团体的凝聚力和生存能力。)传销组织鹰派占上风
在人类心灵深处,人们做决定时有数不清楚的偏见,但是几乎所有的偏见都是宁愿对抗而不愿妥协。国家领导人在局势紧张或者有冲突的时候总是得到各种各样的建议,顾问们一般来说可分为两大基本派别:一鹰派,倾向于强制性行为,更愿意使用武力,很可能怀疑妥协的价值;二为鸽派,怀疑武力的效果,更愿意通过政治办法来解决冲突。在鹰派看到敌意和对抗的地方,鸽派常常能指出对话的微妙机会。
清朝主战派、伊拉克战争
在政治决策中,不管鸽派的说法如何确凿合理,占上风的往往是鹰派。因为有些国家安全的决策者容易出现一系列心理偏见。(1)心理学研究显示,大多数人相信自己比实际更聪明,更有魅力,有超出一般的才华,往往高估未来的成就。鹰派喜欢军事行动而不是外交手段,建立在胜利能够很容易、迅速完成的假设上。而外交官们在是否能够与对方达成妥协的问题,往往是悲观情绪盛行。(2)政治家们还常出现一种控制的幻觉,高估自己观察、分析和控制外部世界的能力。面对对手做出的敌对举动,控制幻觉意识强烈的决策者往往不愿意认真分析冲突发生的前因后果,而是理所当然地认为对方是出于恶意的结果。(3)喜欢在不同的偶然事件之间寻求联系。(4)某些国家往往容易高估对方的团结程度和领导能力。反应性贬值什么东西只要是对方给的,就会被看做价值不大。敌人提出的建议也是如此。因此,美国政府对伊朗作出的任何让步都心存疑惑,这些怀疑常常是有意无意贬低对方建议价值的结果。让未来的朋友先帮个忙想赢得别人的忠诚,最好的办法居然不是先给别人好处,而是让别人给你恩惠。如果你想交一个朋友,就先请他帮你一个忙,因为人们很容易忘记别人对他的帮助,却很难忘记自己对别人的帮助。你要求别人给予的帮助越多,你拥有的支持者就越多。那些把自己的心血和银行存款都倾注到你的命运中的人,是不情愿对你太挑剔而使他们的努力化为泡影的,因为他们已经付出了太多。
超级粉丝(超级女声发短信支持)、苦难的百姓更爱国王(受困城市民众对国王的忠诚度反而进一步加深,因为百姓为保卫国王做了牺牲,所以就仰望国王,认为对他负有某种义务。人的天性就是,无论是要求他人承担义务还是自己履行义务,他都感到同样的快乐。)
那些伸手帮助过你一次的人往往会养成习惯,在你未来的道路上一直关注你、照看你,努力提供条件让你证明他们当初是多么有远见,帮助你不是没有道理的。
高明的政治家知道,当你向一个人提请求时,并不等于你只是在要求他付出,你也是把他想要的东西给了他,让他有了一个参与其中的机会。eg 马英九竞选借宿农家、肯尼迪敲门请工人支持竞选虚假记忆记忆可能悄悄地欺骗我们,而我们却一直被“蒙在鼓里”。存在于大脑中的大部分记忆都是短期记忆,容易被遗忘掉。只有通过一个叫做“凝固”的过程,一部分短期记忆才能够转化为长期记忆,在大脑中存储起来。当记忆处在这种“忘却的边缘”,变得十分不稳定的时候,新的印象便很容易在脑海中和旧的记忆叠加起来,出现人们常所的虚假记忆。而这种虚假记忆在我们日常生活是司空见惯,比如人们常将自己从刊物中读到的东西说成是自己亲眼所看到的,而说他们在报纸上读到什么新闻,实际上是朋友告诉他们或在广告里看到的。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在作证时都会出现虚假记忆,谈不上谁更可靠。但是6-9岁儿童在区分一件事时自己真实做的还是自己想象做的,要比承认困难。
最新研究表明,人的很多记忆都是模糊的,仅仅时意思概括。概括思维的确时件好事,它使我们能够归纳和联想,如果没有它,我们即使做最简单的决定也非得记住所有相关经历的每个细节不可。但某些情况下,这种思维会让我们载跟头。小孩作证未必比青少年或成人更可靠,但是根据不同时间的性质以及证据和证词,他们的记忆有时可能会更准确。
将记忆植入大脑 eg 皮亚杰两岁被诱拐记忆是保姆植入,西雅图华盛顿兔子罗杰实验
心理学家被当成强奸犯(一心理学家被控告在自己做现场节目时强奸一女人)被目击证人错误指证的犯人()被外星人绑架投射性认同把内心的某种形象投射到别人身上,并对其产生认同。投射了,认同了,还不算完,你很可能还企图控制你投射的那个对象,让他一直保持你想要的样子。如果不行就很失望,甚至愤怒。
eg 刘翔退赛挨骂(投射性认同失败的结果)、小媳妇看韩剧、一见钟情(内心有清晰或模糊的关于恋人的形象,是曾经在你梦中出现过的白马王子或公主。当你在现实中碰到的他或她部分或全部符合你内心的那个形象,便会狂热地、痴迷地爱上他或她)、偶像崇拜(把偶像看成是理想自我地化身,将自己心中最完美地我投射到了偶像身上。理想地东西往往是人们想得到却又难以得到的,因此,在这种焦虑面前人们需要一种持续的力量来支撑自己。这种力量就是来自于与自己的理想自我十分接近的偶像。从这种持续的崇拜行为中可以一再缓解自我价值实现的焦虑与困惑。(2)某些追星族是被明星某些特别气质所吸引,正是很多人内心潜藏的自我的一部分,由于他们平时并不能承认和表现这部分,因此当他们从明星身上看到了类似的表现时,就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到他们身上,并感到压力得以缓解,内心得到满足。)粉丝对明星的爱恨情节、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沉默的螺旋--公众的意见是如何产生的社会使背离社会的个人产生孤独感,而这常常使个人陷入恐惧之中。对孤独的恐惧使得个人不断地估计社会接受地观点是什么。对于一个有争议地议题,人们会形成有关自己身边意见气候地认识,同时判断自己地意见是否属于多数意见,当人们感觉到自己地意见属于多数或处于优势时,便倾向于大胆地表达这种意见;当发觉自己的意见属于少数或处于劣势时,遇到公开发表的机会可能会为了防止被孤立而保持沉默。越是保持沉默的人,越是觉得自己的观点不为人所接受,由此一来他们越倾向于继续保持沉默。多次反复,便形成占优势地位的意见越来越强大,而持劣势意见的人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弱。媒体响亮的声音未必时大多数人的意见。在外力作用下,人们很容易改变自己本来的想法,发出和周围人一样的意见。社会生活中,人们总是力求不犯错误,并依照规范行事来博得他人的欢心,这就是叛逆者不受欢迎,和大多数人保持一致最得人心。
沉默的旋螺提供考虑问题的视角:舆论的形成不一定是社会公众理性讨论的结果,而可能是对强势意见趋同后的结果。但强势意见所强调的东西不一定就是真理。媒体在引导舆论时,应首先尊重公众,深刻理解已有舆论,估计到少数人的意见,多提供一些选择,
1965年,德国议会选举,在竞选过程中,双方支持率一直不相上下,但在最后投票之际却发生了选民的雪崩现象,后者以压倒性优势战胜了前者。调查发现虽然双方支持率一直没有变,但是对获胜者的估计却发生了明星的倾斜,这是选民们对周围意见环境的认知和多数意见对个人的压力造成前者的惨败。缸中之脑你以为你正坐在这里读书,其实你只是一颗浸在营养液中、接受电信号的肉乎乎的大脑。当你翻页时,你感觉到自己正在触摸纸张,但这只是因为电信号让你感觉到自己真实的手指正在触摸一本真实的书,而实际上你根本没有手指,也没有什么书。大脑上做做手脚可以让人产生感觉,那么谁能证明我们的感觉都是真实的呢?eg 《推理的迷宫》、楚门的世界、黑客帝国
不可靠的知识,对于任何一个东西,任何问题都能用科学方法给予解决吗?答案时否定的。我们的无知是必然的。
笛卡尔:“若干年前,我发现了要给令我震惊的事实。我童年时信以为真的许许多多的东西其实是假的,而我的整个知识大厦是建立在这些错误之上的。”充满怀疑的笛卡尔唯一给人们留下的希望就是:无论这世界是虚幻的还是真实的,无论如何,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本身是存在的,所以我也存在。即“我思故我在”,别人他是管不了了。幻想的深渊--用神经心理学揭秘神话的起源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的英雄神话大同小异,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产生方式--迷幻。
当人在电流刺激、火光闪烁、药物、过度疲劳、感觉剥夺、精力多分集中、操纵听觉、偏头痛、精神分裂、换气过度、节奏运动等手段作用下,产生意识变态,也就是迷幻恍惚状态时人的神经系统和视觉系统不依靠外部的光源就能够产生一系列的知觉形象。美心理学家罗纳尔德。西格尔提出一神经心理学模式,根据这种意识变态程度的深浅,将景象分3个阶段(1)意识变态程度最浅的阶段。人们可以看见诸如点、之字形、格子、成组的平行线等各种几何形状。有些纹样似乎具有某种意义,但是另外一些纹样却并无实质的意义(2)主观意识似乎要把这些几何图像同具有宗教和情感意义的物体联系起来。如渴了出现杯子的图景,恐惧时出现炸弹影像,之字形或许成了一条蛇(3)迷幻最深的阶段。人们会经历一个漩涡或是一段隧道,漩涡或隧道的尽头时明亮的光。在漩涡的内表上还会出现方格纹,在方格不同的间隔会出现人、动物、怪物等与人们主观意识或文化背景有关的图景。当上述题材从隧道的尽头浮现时,人们会发现它们实际上处于一个奇异的迷幻世界之中,人类、怪物都愈发显得清晰和真实。人们感觉到自己能飞翔或是已然变成了某种鸟类。
神话诞生于深度迷幻的所见所闻,而非人们异想天开的杜撰。人与人之间距离1、亲密距离。人际交往的最小间隔或几无间隔,即亲密无间。距离<=15cm,彼此可以肌肤相触,耳鬓厮磨,以至于相互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味和气息。最远距离在(15cm,44cm)之间,身体上的接触可能表现为挽臂执手或促膝谈心
2、个人距离。人际间隔稍有分寸感的距离,直接的身体接触比较少。最近距离(46cm,76cm)正好能相互亲切握手,友好交谈,这是与熟人交往的空间。陌生人进入这个距离会构成对别人的侵犯。最远距离(76cm,122cm)。
亲密距离与个人距离通常都是在非正式社交情景下使用,在正式社交场合则使用社交距离。
3、社交距离。体现一种社交性或礼节上的较正式关系。最近(1.2m,2.1m)一般在工作环境和社交聚会上人们都保持这种程度的距离。最近(2.1m,3.7m),表现为一种更加正式的交往关系。
在社交距离范围内,已经没有直接的身体接触,说话也需要适当提高声音,需要更充分的目光接触。如果谈话者得不到对方的目光支持,他或她会有强烈的被忽视,被拒绝的感受。这时,相互间的目光接触已是交谈中不可避免地感情交流形式了。
4、公众距离。这是公开演说时演说者与听众所保持地距离。最近(3.7m,7.6m)最远(7.6m,)时一个几乎容纳一切人地门户开放地空间,人们完全可以对处于空间的其他人视而不见,不予交往,因为相互之间未必发生一定联系。当演讲者试图与一个特定的听众谈话时,他必须走下讲台,使两个人的距离缩短为个人距离或社交距离才能够实现有效沟通。
人际交往空间距离依赖具体情境,如交谈双方的关系、社会地位、文化背景、性格特征、心境等。距离随人们对自我理解不同造成。北美自我仅包括皮肤、衣服及体外几十厘米的空间,而阿拉伯人自我则仅限于心灵,他们把皮肤当作身外之外。所以阿拉伯人步步逼近,北美人连连后退,接受不了过度亲热 。社会地位,有权利有地位的人对个人空间的需求相应会大些。迷信迷信是为了一个结果找到了一种错误的原因,并深信不疑。一旦迷信形成,就变得非常难以消除。这是因为人们的期望值很高,期望米星行为会产生自己想要的结果。尽管从定义上说迷信行为并不会导致你想要的结果,但它们还是有积极的功能。当一个人身处困境时,迷信行为经常能产生力量,使人不再失控。危险职业的人更迷信。迷信行为带来的力量感和控制感可以降低焦虑、增强信心,并提高成绩。木乃伊情节人类的潜意识中存在一种战胜时间,以生抗死的木乃伊情节,总是倾向于把经历过的生活尽可能真实完整地记录下来,仿佛是给时间涂上香料,如木乃伊一般,使之免于腐蚀。
古埃及人认为,人死后只要肉身不腐败,生命就留存了下来。于是,人们就将尸体处理后制作成木乃伊。保存尸体,以获得永生。其实就是能打破时间的控制,能无限地在时间的长河中“存在”,也就是保存生活。
屏幕上的俊男靓女实质和僵硬的木乃伊一样,是人类自身的复制品。天才的隐私:梅毒梅毒让人遭受疾病的罪与罚,但疾病间歇引发的狂喜,催生了天才们一系列的伟大作品。末期梅毒患者会精神错乱和瘫痪,但在发疯前,患者会感到充满创意的兴奋喜悦,精力充沛,兴致高昂,感知能力大大提高,洞察力敏锐,甚至具有近乎神奇的知识体验。梅毒患者忍受极端的痛苦与狂喜的兴奋,有时沮丧得想自杀,有时变成妄自尊大的偏执狂,到了末期还会可怕的发疯。故梅毒深深影响了他们的世界观、性行为与人格,如果他们是艺术家,当然也影响他们的创作。
贝多芬、舒伯特、舒曼、波德莱尔、福楼拜、莫泊桑、梵高、尼采、王尔德、乔伊斯、希特勒,梅毒患者。出生顺序对人性格的影响具有反叛精神的弟弟们,龙生九子各不相同,出现顺序对人性格有影响。对科学的发展有过重大建树的科学家,他们身上的叛逆精神是一种天赋,而非后天造成的。而出生顺序对科学家是否拥有这种叛逆精神,有重大的影响。诺贝尔奖是授予那些解决科学上公认难题的人士,而长子们正好在解答公众认为的难题方面较擅长,而弟弟们则对一些未曾尝试过的全新的想法更感兴趣。
政治领域,哥哥保守,弟弟激进。
原因(1)哥哥先天具有的优势,在资源不多的情况下,父母会为了避免前功尽弃,一无所获,对某一个特别照顾,而放弃其他的。在几个孩子中有所偏爱。为了保证成功率,父母可能重点保护年龄较大,已经度过生命中最为脆弱的时期、长得比较茁壮的孩子,即长子。(2)家庭中的进化论 兄弟从出生在家庭中所占的地位、所受到的关注、拥有的资源都不同,在他们逐渐成长的过程中便形成了不同的性格。隐含着自然界生存选择的原理,和同一祖先的生物面临不同的自然环境最终会变成不同的物种是同样的道理。幼年大部分时间,哥哥比弟弟更高、更壮、更聪明,故自信心更强。因具有相当优越的家庭地位,哥哥也会和猴子中的雄性头领一样,为维护自己的特俗地位而战,故成年后的哥哥们在社会交往中也往往处于支配和防卫的地位。而个头较小的弟弟们却不得不谨慎地将对抗降低到最小程度,采取合作的态度,更容易宽容和放弃,长大以后往往更富于同情心,更喜欢交际。而作为父母早期的帮手,哥哥们比弟弟妹妹们更认真严谨,更倾向于赞同父母的是非标准和价值观,所以哥哥显得更愿意负责任,更喜欢接受权威。而弟弟们却因为与父母的认同比较少,又一贯收到哥哥的压制,变得不喜欢遵守惯例,有叛逆倾向。长大后往往热衷支持平等主义的社会变革,也乐于冒险。由于家庭条件限制,弟弟们常常表现得多才多艺,心胸开放。一方面可以减少与哥哥的竞争,另一方面也可能吸引父母的关注,争取更多的资源。如果这些都无济于事的话,至少还可以让这些无助的小弟弟们具有更强的独立能力,不必完全依赖父母。
当然,出生顺序的影响能够被其他因素抵消、放大或者掩盖。eg 年龄会让大多数人趋于保守,从而冲淡出生顺序的影响。另外,先天的缺陷,与父母的冲突都会改变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进而改变他们的性格。兰陵王的狰狞“面具”兰陵王武艺高超,非常勇猛,但是俊美得像纤洁的女子。于是,命人制作了一些狰狞可怕的面具,每逢出战就戴着脸上,使敌人心惊胆寒。他面对敌人带上可怕的面具,面对军民,露出俊美得面容。荣格认为,你在潜意识里具有一种能力,能够依照不同的场景场所调整自身角色,就好像戴着看不见的面具。
eg 海明威硬汉形象,但是幼年母亲把他打扮的像小姑娘。他长大后对自己的性别产生了一种不确定感和恐怖感。为了躲避这种恐惧感,他努力向世人展示其硬汉形象。
为什么带面具:面具是公布于众的自我,它是由于人们必须在社会中扮演各种角色而发展起来的。人在外界明显的或潜在的各种伤害的威胁下,为了获得生存、满足需求而不得不违心地扮演各种角色。面具是人与外部环境协调的部分,是心灵的一部分。面具保证了一个人能够扮演某种性格,而这种性格却不一定就是他本人的性格。面具是一个人公开展示的一面,其目的在于给别人一个很好的印象,以便于得到社会的承认。相反,如果我们不能在不同的环境中灵活地表现自己,就可能导致情绪上的忧伤或适应不良。面具保证我们能够与别人,甚至与那些我们并不喜欢的人和睦相处。它是在人与复杂社会的接触中起到润滑剂的作用,同时也是人的一种修养。如果人完全按照内心中的阴影来生活的话,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而且也不会顺利满足自身的需求。这时需要面具来帮助自己。一个人如果不善于根据外界的情境来表现有别于本性的行为,那就会受到社会的歧视和攻击。
戴面具的领袖人物,是典型的经过化妆的权利情结。一个人在与他人的关系上表现的极端柔顺而谦恭,总说不要管我,他总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实现对他人的操纵。这种人将自己对某种事物,特别是权利的积极兴趣隐藏在强烈的消极态度背后,他大声反对的东西,事实上是他内心真正想要的。
古典小说有人物搭配。仁德宽厚主人公+粗野滑稽的伙伴组合(长厚君子刘玄德+怒目圆睁张飞;孝义三郎宋江+黑旋风李逵;智勇双全的秦叔宝+胡搅蛮缠的程咬金),其实就是一个故事主人公以面具和本真两种态度示人的体现。
摘不下的面具:荣格认为面具在整个人格中的作用也可能是有害的。一个人如果过分热衷和沉溺于自己所扮演的觉得,把自己仅仅认同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人格的其他方面就会受到排斥。这种受面具支配的人,就会逐渐于自己的天性相异化而生活在一种紧张的状态中,因为在他过分发达的人格面具与极不发达的人格的其他部分之间,存在尖锐的对立和冲突。很多人因为长时间戴面具而让自己感到持久的紧张,最终导致生理上的病变。被人格面具主宰了的人,还常将自己的角色投射到他人身上,要求他人也扮演这种角色。人在社会,要会戴面具,也要会适时摘下面具。荒岛上的残酷游戏《蝇王》野蛮战胜文明的故事。原因:心理学家荣格认为令孩子们变得如何疯狂的是心理学怪兽--“阴影”。荣格认为,在人类的心理活动中存在着一种具有全人类的普遍性的心理活动--集体无意识。这种心理活动常常说是从人类的祖先那儿遗传下来的,它使得人们常常会以与自己祖先相同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和对某些事物作出反应。如人们常常对黑暗,蛇等一种天生的恐惧感并不需要后天经验的获得,就是因为我们的祖先把长期生活经验中形成的对黑暗与蛇的恐惧遗传给了我们,而我们却很少或者丝毫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在集体无意识中最核心的部分被荣格称为“阴影”。它来自人类祖先的远古遗产,包括动物所有的本能部分,是集体无意识中最危险的内容。它是人性中阴暗的、未被意识到的一面,包括一切激情和欲望。人身上的一切邪恶的根源存在于阴影之中,比如侵略、贪婪、残酷无情。所有,人如要避免邪恶,就必须压抑和排斥阴影中的动物性的一面。然而,阴影却惊人地坚韧不拔,它绝不会彻底征服,人格中被压抑和压制的阴影总是暂时隐退到无意识之中,并且伺机进行反扑。在梦中,它将会以各种危险可怕的形象出现,如怪兽、恶鬼等,使梦极为恐惧。阴影一旦进行反扑或突破,就会导致人格的分裂,乃至包括战争在内的灾难。
故事中除了阴影外,荒岛上的孩子还遭遇了另一种心理学怪兽--群体心理。所谓群体心理就是指个体聚集为群体后的心理状态,无论是谁,无论他们的生活方式、职业、性格、智力水平是如何相似或不同,只要他们构成了一个集体,他们就会处于以一种集体心理的控制之下,感觉、思维以及行动都会与他们各自独处时截然不同。因为,在一个群体中的个体身份被取消,只保留整体身份。他们的情感、观念、追求都转型同一个方向,自觉性、个性不见了。尽管作为个体每个人都是有理性的,但有理性的个人聚合一处时,这种理性就可能会变成一种非理性的无意识。法心理学家勒庬认为,群体心理有两个特点(1)具有天人的破坏性(2)易受暗示。
群体具有破坏性(1)带来虚幻的安全感(2)释放出蛰伏在个体身上的野蛮本能,并使人因感受到力量的存在而变得兴奋。
群体不仅蕴藏着巨大的破坏性,而且用于漫游在无意识地领地,会随时听命于一切暗示。因为群体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形象思维,而躯体中某个人对真相的第一次歪曲会在众人中造成一连串幻觉,从而成为传染性暗示的起到。偷窥:人人乐此不疲每个人都在偷窥,每个人都喜欢偷窥。偷窥是人性的需要。人天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驱使他弄清楚周围的一切,搞清楚身边同伴的一举一动,作为自己行为的参照,而且越不容易了解到的东西越能引起他的兴趣。这种心理需求在社会情绪不稳定、个体缺乏安全感时尤其强烈。在这种大的社会背景和心理状态下,一部分社会成员为了缓解内心压力、寻找行为参照依据、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不知不觉地养成了偷窥的癖好。偷窥还可满足窥探者的征服欲和控制欲。一般而言,偷窥者处于主动的、安全的位置,而被偷窥者则处于被动的、不安全的位置。电影《偷窥》
电影、电视肥皂剧、真人秀是偷窥。隐藏在你内心的自相杀戮电影《致命ID》,多重人格障碍
多重人格:《美国精神病大词典》一个人具有两个以上的、相对独特的并相互分开的人格,是为多重人格。这是一种癔症性的分离性心理障碍。多重人格的每一重人格都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反应。表现为不同的性别、年龄、种族、家庭特征;具有着不同的智商和视力;更有甚者,有的对同一种药物居然也有不同的反应。尤其戏剧性的是,有些人格还可以相互交换意见,并合作进行某项活动。多重人格的诞生与童年不幸经历有关。这些病人在孩童期曾遭受身体虐待或性虐待。当患者承受不了痛苦时,就会幻想这件事不是发生在我身上,从自己身上分裂出另一些自己来承担。这些分裂的人格就像一个个单独的人,患者以此营造出不同的假想世界,以象征性的逃跑来保护脆弱的自我,防止自己濒于崩溃。医生以融合的方式企图将不同人格融合成一个完整的人格。但是不容易,有些人格不愿意被融合,也可能会产生更具攻击性的新人格。变态的老鼠科尔霍恩老鼠实验
类似人待着非常拥挤的环境,要求人完成相当复杂的任务,结果发现这些人的成绩明显比不拥挤条件下的差。同时,他们的血压会升高,心率加快,感到周围人对自己充满敌意。随着人口密度增加,感到时间过得越来也慢。
拥挤环境中的监狱囚犯死亡率、杀人率、自杀率、生病次数及狱警不得不对其进行的惩戒次数都比相对不太拥挤的监狱高。
强烈的暗示了过度拥挤将最终毁灭我们今日所认识的社会。失去控制感的噩梦心理学上的控制感并不是指控制别人的那种能力,而是指贯穿于个人生活实践中体现出来的力量。当你的控制感感受到威胁时,你就会郁闷、生气,乃至狂怒。如果一个人拥有较强的自我责任感和对生活的控制感,那么他的生活质量会提高,生活态度也会变得更加积极。控制感是一种能够对人类所有行为产生重要影响的东西,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也是人类应对环境的重要心理资源。
陈凯歌《无极》网友的搞怪小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
电击老鼠实验;养老院实验(老人随机分两组,一组给予老人们控制感,自我负责个人生活;另一组则剥夺老人们的控制感,要求安心养老即可,其他事情不需要操心。结果有控制感的老人的生活会更快乐积极,并且死亡率更低。)
非典型肺炎刚开始地方政府官员封锁消息,隐瞒甚至公布不实信息。
银行排队等待,通过叫号机增加书报、座椅、电视,并及时对延迟做解释,从而让顾客对所处局面有更多的控制感,缓解人们等待煎熬。
情绪低落是疯狂购物、沉迷于电脑游戏死亡就在你的脑海中死亡一指都存在于我们的脑海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正在与死亡作抗争。死本能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与生本能相对应,构成人类心灵底层最重要的两种本能力量。弗洛伊德开始认为人类有两种基本本能:(1)以食欲为基础的自我保存本能(2)以性欲为基础的种族延续本能。后来,认识到人性中海油破坏性、攻击性的一面,于是他把自我保存本能和种族延续本能合在一起,称为生本能,而把每个人都有趋于毁灭和侵略的冲动称为死本能。几乎所有人在潜意识的底层都有死亡本能。死本能可以用来解释人类行为中的黑暗面。当死本能向外表现时,就称为破坏、伤害、征服、侵犯的动因,引发个体间、群体间的冲突、战争;如果死本能向外表现受阻时,它就会转而退回自我之中,成为自我惩罚、自我谴责乃至自我伤害的动因。死本能的这两种表现形式被佛洛依德分别称为自虐和虐他,其对应的精神病患者包括受虐狂和施虐狂。
电影《死神来了》、《生化危机》恐怖电影的流行是死本能在作怪。
文身是通过自伤和自残获得快感。死本能的冲动通过自残自虐得到释放。
生本能主宰的爱情希望过美好的生活,希望对方好,希望爱对方超过对方爱自己;死本能的爱追求的是飞蛾扑火的快感,追求的是狂热,追求的是死亡的绚美。
泰戈尔: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莎士比亚:死的震击似爱人的技巧,它似伤害着,也是被欲求者。
人希望幸福地死去实际上并不会真正去死,只是对人类生命有限性的无可奈何的颠覆。人在美好面前的死亡冲动实际上是用结束来定格于此刻的美好,在情感达到一定强度时希望用想象的死的方式来定格体验,这和自杀完全不同。你喜欢福娃吗?很多时候人们对一个艺术作品的喜爱就是源于看得多了。一种新奇一书乍一出现常常令人们难以接受,但是接触多了也就喜欢了。
日久生情:个体接触到某一外在刺激的机会越多,个体就将对该刺激越喜欢。因为重复呈现的刺激(人或物)增强了人们的知觉流畅性,再现时更容易被辨认,于是被试者无意识中产生了对该刺激的喜欢,不知不觉地对对象做了正面评价。应用:轰炸式广告,恋爱中有喜欢的人,增加碰面机会。当上领袖才英雄有些领袖只有在成为了领袖之后才能显示出领袖的气质。有些人平时或许并不出众,可一旦成千上万的目光落在他们身上,群体无意识中的期望就能激活他们的潜能,使其表现出独自一个人时达不到的勇敢、坚毅和智慧。一只强悍的军队中,将军和士兵往往就处在这种相互精神支持和精神麻醉的关联中,士兵从将军镇定的眼神中得到勇气,而将军也靠士兵的期望来给自己壮胆。领袖如果没有热情如潮的支持者,也不过是凡人一个。领袖的力量来源于群众。
韩信、拿破仑。你可以这样保护自己逃避影子的小猫:(1)永远闭着眼睛(2)永远呆在其他东西的阴影里。讲的是人们如何自我防御,否认和扭曲。闭上眼假装他根本不存在;躲在影子里,既然一切都这么糟糕,那么让自己最伤心的那件事就不是那么疼了。
阿Q的精神胜利法(1)认同。无意识把自己等同于更有成就的人,增加自我价值感。(2)幻想。用想象的方式抚平受挫的伤痛。所谓白日梦(3)置换 将敌意等强烈的情感从最初唤起的情绪转移到较少危险的另一个目标。家暴,岳不群,李鸿章合理化的方法解决自己心理压力
好的心理防御方式(1)补偿。一个人也许某些方面存在缺陷,却可以通过极大的努力使原来的缺陷改变为自己的优势。残疾人成为运动员;口吃者成为演说家;失明者听觉触觉敏锐。不足,如果过分补偿,可能导致心理的畸形发展。宦官(2)升华。在现实中无法满足的愿望,通过某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方式获得满足。爱玩火的人成为火灾调查员。攻击欲望旺盛的人成为运动员;抵消爱情的痛苦而写作;性情感受压抑的艺术家创造美丽的裸体雕塑。这是比较有益的自我防御【1】转移和实现了原有情感,达到内心平衡【2】创造了积极的价值 (3)幽默。在人类的幽默中,关于性爱、死亡、淘汰、攻击等话题是最受欢迎的,他们包含了大量的受压抑的思想,这正说明幽默是人们处于困难和尴尬境地自我解脱的一种方法。越具有幽默感的人,受压力事件而导致负面影响的程度越小。没有杀戮的战斗敌对势力抢夺奥运火炬:为啥我们如此愤慨,因为是仪式性的战斗起作用。
自然界的动物与生俱来都具有攻击的本能。这种本能可以使同一个物种的个体分布更加合理,以免都拥挤在一起把食物都吃光,大家全部挨饿。不过斗的太厉害也不行,最后这个物种搞不好会自取灭亡,于是,很多动物,尤其是那些具有致命战斗武器的动物,都聪明地采用了仪式性攻击法。这是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避免在战斗中受伤或死亡的适应行为,能将死亡和受伤的几率降至最小。大学取外号、耍贫嘴,相互捉弄、国家元首间的欢迎仪式
人类各个民族的跪拜意识是弱者认输的仪式。追逐痛苦的英雄心理学家认为:格瓦拉投入献身革命,根源于一种受虐心理。人类天生对痛苦怀有某种即惧怕又渴望的心理,这种心理可以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下转化为一种对受虐的追求,通过对受虐时痛苦的感受,受虐者可以获得犹如新生一般的心理快感。就个体而言,有受虐性格的人潜意识相信:灾难,痛苦和贬低最终会得到报偿。信奉公式:被惩罚既是被爱。李银河认为,有受虐倾向的人会在遭受折磨和陷入无力之中获得享受。
格瓦拉、卢梭、劳伦斯、托尔斯泰、甘地流言点燃的革命风暴法国大革命和中国武昌起义。
流言产生的公式:R=i*a。流言的强度=消息的重要程度和环境不稳定程度的乘积;大环境越不确定,消息越重要,流言也越强。当社会的固有秩序开始紊乱,社会组织日趋松懈,制度纲纪职能低下时,人们凭直觉感到社会将发生重大事件,就会对社会现状和未来种种猜,议论纷纷,以讹传讹,流言四起。社会上无足轻重、不引人注目的人,不会引起流言。一旦成为某个群体内的著名人物,居于重要地位,关于他的流言就会多起来。如果没有关于你的流言,说明你还不够重要。人们在描述一件事情或传播某个消息时,为增加听众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往往有意或者无意言过其实。即使不喜欢夸张的人也很难在口口相传中保证信息的完整。流言在传播过程找那个不断被简化,遗漏掉某些细节,变成更加简明、通俗,易于被更多人接受。艰深繁复的逻辑推理向来不是流言的特色。流言止于透明。不知不觉攥紧你的心恐怖电影常用三招(1)扭曲:把原本正常、无害的东西忽然变成不正常、或者是一种威胁。从哲学意义上讲,扭曲的本质就是现代人无可奈何的生存状态--异化。指人们的生产活动及其生产出来的产品反过来作用于人的自身。在异化活动中,你的能动性丧失了,遭到异己的物质力量或精神力量的奴役,从而使人的个性不能全面发展,只能片面发展,甚至畸形发展。异化使得人的自我消失在他人之中,是一种存在的危机。《午夜凶铃》(2)无知者有畏,无知状态产生的心理结果就是无依无靠的无把握感。在无知状态下,人毫无抵抗能力。《寂静岭》(3)让人绝望的封闭空间。封闭空间是一种隔绝状态,一种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双重割裂。《沉默的羔羊》、《德州电锯杀人狂》、《异形》、《血色玫瑰》、《黑暗来袭》、《咒怨》、《鬼水幽灵》犬儒学派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第欧根尼觉得人应该抛弃道德、荣誉之类的限制,毫无顾忌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藐视财富、名声、快乐、生命等社会公认的价值,反而大肆宣扬他们的反面:贫困、恶名、痛苦和死亡。愤世嫉俗、玩世不恭无动于衷地否定一切彻底放弃认识,怀疑论着的10个论证(2)对于同样的东西,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感觉(2)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征(3)对同一个对象,不同的感官获得不同的对象(4)处于不同状态的人对同一个对象的认识不同(5)各地的各种风俗习惯、法律道德都是不同的(6)事物因各种因素混合在一起而分不清楚(7)依据不同的位置和距离,人们对同一个对象的认识不同(8)事物因适度与否而对同一事物看法不同(9)因习惯与否而对同一事物看法不同(10)事物的性质由于与对象的关系不同而不同。他们宣扬我们不可能知道什么事物背后的真相,最多是明白事物呈现给我们的样子。
怀疑主义怀疑客观世界、客观真理的存在性和可知性,所以,人们往往把它作为一种错误的哲学理论进行批判。但是它揭示了现象的相对性和不确定性,指出了感性认识的局限,发现了认识本身所包含的矛盾,从而有利于破除人们对知识的盲目迷信和对求知的盲目自信,迫使哲学进行自我反省,促进了理论思维的提高和哲学思考的深入。爱享福的哲学家爱金钱,却不受金钱支配。eg 阿里斯提波创立了快乐主义哲学,主张一个人享受物质的同时要做到不被物质支配,即“我役我,而不役于物”。他认为金钱其实和其他身外物一样无足轻重,人既不能受累于它们的存在,也不能受累于它们的不存在。当金钱成为享受快乐的必要条件时,要能轻松地得到它,当金钱成为负担时,失去它也毫不吝惜。出入豪门而不趋炎附势。豪宅做客吐痰到管家脸上,因为地方高贵,吐到脸上合适。跪地求借钱,因为对方耳朵长在脚上。快乐才是最大的善。寻找自由的国王黑格尔说,自由是趋利避害。当人们认识了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之后,依据其固有的规律去行事,从而游刃有余地生活,这就是自由。
康德:自由是舍生取义,当人们明白自己的行为在客观世界会遭到阻力的时候,却又知其不可而为之,成为自己给自己立下规矩的主人。
斯芬克斯之谜(俄狄浦斯情结)
卢梭: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黑格尔相信人类可以掌握客观世界的固有规律,从而获得自由。但是这条道路不仅艰难曲折,而且永无止境。人类知识水平总是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而人类所要把握的知识却又是无穷无尽的。只要这两者之前存在差距,俄狄浦斯的悲剧就不可避免。
人类通过智慧获得自由,看似充满自信,却可望而不可即,最终难逃命运的陷阱;人类为自己立法获取自由可以实现,但要付出惨痛的代价。追求自由看来注定是个悲剧。骆驼、狮子和婴儿尼采:人的本质是自我超越。人不过是一座桥梁,一边是动物,一边是更新更高的物种--超人。人的生命应该是从动物这边走向超人那边。在这个历程中,人的精神会经历三种变形,尼采将其分别比喻为骆驼、狮子和婴儿。
骆驼代表人生中的第一个阶段--成长。负重的骆驼代表着成长的痛苦体验。外在异化力量的统治和重压之下,负重的骆驼深切地感受到自我的存在被忽视了,生命常常体验着孤独、无奈、焦虑、忧郁、苦闷、无助的痛苦,面对这一切,有三种不同态度(1)让步,通过服从、迷信、接受、妥协、崇拜等方式转身向外以寻求解脱(2)逃避,通过放弃、取消、搁置、忽略、转移、倒退等方式回避现实(3)承受,通过坚持、抗争、拼搏乃至牺牲实现突破和创造,发挥出生命的本能,从而战胜压力,征服外在世界,获得自我的解放,赢得自由和尊严,实现自我超越和自我肯定。
毁灭的狮子。骆驼不能批判和创造,只能承载。它与狮子差别在于:骆驼必须听从他们的指导,接受他人的命令。所听到的是别人说你应该如何。而狮子则是自己做决定、对自己负责,说的是:我要如何。狮子和巨龙的搏斗表现了个体与群体的分裂和冲突,表现了自我意识对历史的批判、审视、消化和吸收,表现了人类内心自我意识觉醒时所面临的分裂与煎熬。
真正自由的婴儿。婴儿意味着完美的开始,提供了所有的可能性。当一个人的心灵重新回归到婴儿般的原点,他可以看淡并抛弃一切的世俗困扰,而将心灵回复为最初的那张完美白纸。婴儿对个体差异的充分尊重,也就是对自我价值的充分认可。他标志着自由自主、自立自信、自我肯定、自我设计、自我超越。人在自我肯定和自我超越的双重意义上实现自我的生成。这种生成即表现为个人的精神成长过程,也体现了人类思想的发展过程。不愿下船的钢琴师电影《海上钢琴师》1900。众生总是看不见自己眼前的所有,宁愿舍弃一生去忙碌奔波,追逐着他们自己其实也看不见的那些幻想,他们盲目地寻找,换来的或许是居有定所,经历悲欢离合,最终生老病死。1900紧紧抓住他看得见的幸福,一条船,一架琴,兴之所至地弹奏,固守着他的音乐,也固守着自己心灵的自由和纯洁。不愿意下船是不愿在文明中迷失自己的自然本性。琴键有限,世界无限。陆地有无限个选择,选择之下又有无数个子选择,每个选择都通向一条未知的道路,从而走向截然不同的人生。太多的选择让他无所适从,在那样的地方,他没有梦,只是恐惧,迷茫和孤独。他只可能在那个无限的陆地世界中过着有限的生活,在有限的生活中一步一步走向穷途末路。我选择,我存在人生的意义在于通过自有选择来确定自己的本质,人的存在也就是一系列自有选择的总和。
人的本质是什么:(1)中世纪神学家认为人是上帝的创造物,人的本质就是神的意志的体现(2)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理性的体现(3)莎士比亚认为人的本质是人性(4)黑格尔认为人要服从绝对理念(5)法哲学家萨特认为,因为人之初空无所有,后来人才按照自己的意志造就自身,也就是说首先有人的存在,然后才能自己下定义。如果你还不了解个体的人的行为和意志是什么,哪里有资格谈人的本质?
存在主义看来,世界是荒谬的,人生从来没有什么本质可言,但是人生的意义在于通过自有选择来确定自己的本质,人的存在也就是一系列自有选择的总和。人的命运取决于人们自己的选择,人的存在价值多待自己去设计和创造;选择的自由是人的基本权利,无论处境多恶劣,人毕竟可以按自己的一致决定行为走向,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话剧《恭顺的妓女》一黑人被白人杀害,妓女是目击证人。诱惑其做伪证。描述善良、软弱的丽瑟想作证却无法作证的过程,表达出一个人进行选择时的那种执著、焦虑和面临的困难。个体存在与否,才是萨特真正关注的。
萨特认为人在选择自己的行为时是绝对自由的,无论面对什么环境,无论想采取什么行动、怎么采取行动,都可以自由选择,人的思想和行动都不应受到除自己以外的上帝或者其他权威的制约,人应当完全可以拒绝、抵制外部强力对自己的压抑而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思想和行动,求得自的自由,选择自己的前途。但是只有符合人道主义精神的自由选择才能够实现一个人的存在。很多人在行动时总爱受别人意志所左右,不能按个人的意志作出自由选择,等于去掉了自己的个性,失去了自我。这种人不能算真正的存在,或者说他没有真正的存在。他人就是地狱萨特《禁闭》描写了一个真正让人不堪忍受的精神地狱。他人就是地狱。萨特指出,人在面对世界时是孤独的,然而,人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自由和个性的发展呢?在萨特看来,必须保持个人的独立性,并且在思想和行动上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就是说,人愈孤立,愈突出个性,就愈自由。相反,如果个人沉浸在他人和社会之中,就会失去个性,失去自己,也就失去了自由。因为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是一种对立、否定的关系。他人会把握当成一个客体,从而使我失去主体性,也就失去了自由。他人的目光是及其可怕的,它在双重意义上把我根本改变了。(1)他人的目光把我僵化为对象、客体。对于我自己来说,我就是自由,具有改变和重演的无限能力你;但对于他人来说,我只能是今天甚至昨天的那副样子,我是一个固定的人物,具有永远不变的属性,具有各种美德和恶习,总之是一个已定的命运(2)他人的目光还会迫使我或多或少地按照他们的看法来判定自己。当你面临各种排斥、伤害、压抑的时候,他人的确就是你的地狱;当你不顾周围的一切强行按照自己的意志完事的时候,你也可以成为他人的地狱。
他人就是地狱三层意思(1)如果你和他人的关系发生了恶化他人就成为你的地狱。(2)若你太依赖于他人对你的判断,那么他人的判断也是你的地狱。(3)如果你不能正确认识自己,那么自己也是自己的地狱。
20年后,萨特修正了自己的观点,说要是一个嗯和他人的关系恶化了,弄糟了,那么他人就是地狱。世界上的确有相当多的人们生活在地狱中,因为他们太依赖别人的判断。但是并不是说和别人就不可能存在另一种关系。人生就是荒谬的等待大仲马《基督山伯爵》:在上帝揭露人的未来之前,人类的一切智慧都是包含在两个词里面的:等待和希望。
加缪:一旦世界失去幻想和光明,人就会觉得自己是陌路人。他就成为无所依托的流放者,因为他被剥夺了对失去的家乡的记忆,而且丧失了对未来世界的希望。这种人与他的生活之间的分离,演员与舞台之间的分离,真正构成了荒谬感。
萨缪尔贝克特《等待戈多》认为是荒诞派戏剧的重要代表作。两个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一概不知,只是知道他们在等待戈多。他们准备在这里做什么、聊什么完全听凭随意即兴,没有道理可言。
上帝死了,理性和科学登场,
等待戈多以一种荒诞的艺术形式表现出人们信仰破灭之后的尴尬处境和无助,表现了人生的荒诞和无望。体现了存在主义对人生的观点。存在主义认为人类与万物只是处于存在状态,外部世界对于人类无所谓意义可言。这种本身毫无意义的存在只有当人对其未来作出选择时才能产生意义,而选择正是人获得尊严的过程。也体现了“存在就是荒谬的”存在主义观点。
主题不是戈多,而是等待,是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本质特征的等待。等待是人们的生存内容。(1)等待是一种源于痛苦的痛苦。当人们深陷于混乱荒谬的境地,而又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时,就只能等待。(2)等待也是希望。(3)等待也是抗争。集中营的三重感悟奥地利弗兰克尔:人活着是为了追寻生命的意义,而我们所蒙受的灾难和痛苦帮助我们发现生命的意义。一个人无法选择环境和命运,但是可以选择面对命运的态度,保持着人性的尊严以高贵的姿态去面对苦难。这种对生命的尊重与责任,独立于生理、心理的精神自由是死亡也无法剥夺的。人是自由的。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自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未经我允许,任何人都不能伤害我。一个人不放弃他的这种最后内在自由,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这本身就是一项是实实在在的内在成就,它显示的不只是一种个人的品质,而且是整个人性的力量与光辉。弗兰克认为,你是一种寻找意义的生物,追寻生命的意义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动机。我们都是为了整个目的才活着。无论我们处境多么悲惨,我们都有责任为生命找出一个意义来。
意义治疗的心理学方法
如何寻找到生命的意义(1)通过创造一件作品或一项工作。获得这种生命意义不在于人从事什么工作,而在于他是如何从事这项工作的,他对工作采取了什么态度。积极的、创造性的、富有责任感的工作态度赋予工作以意义(2)精神的体验 当一个人已无法操控环境,他依旧可以通过一种光荣的方式--以爱来充盈内心(3)受苦受难。生命的意义不仅通过创造和欢乐来实现,也通过痛苦来完成。当一个人遭遇到一种无法避免的情境、必须面对一个无法改变的命运时,就等于得到了一个最后的机会,去实现最后的价值,即苦难的意义。因为坦然正视命运所带来的痛苦本身就是一种进取,而且是人所具有的最高的进取。如果人勇敢地接受苦难的挑战,则生命在最后一刻仍然具有意义。当你意识到痛苦的意义,你就会更加顽强地活下去。命运迥异的爱国者本杰明马丁和郎两个爱国者。爱国主义的道德悖论,根源于社会群体(国家、民族、阶级等)自私的道德本性。本杰明为民族自由解放而战的热情和当时美国民族的抗英战争的追求在正义的道德评价上是一致的,所以他在战争中获得了个人的道德提升;而郎为止战斗的民族荣誉和理想在美国对越南的不正义战争中转化成了民族的利己主义。当时美国正是利用这种崇高的爱国主义道德情感对群体成员个人精神灵魂的绝对效力,将这种对民族荣誉最深的爱国主义道德情感钉在了历史耻辱的十字架上。
道德的人和不道德的社会。哲学家认为,社会群体的道德低于个人的道德。单个的人具有利他的道德本质,可以成为道德的人,而社会群体的道德本质上却是自私的,缺少利他的维度。在面临问题时,人们虽然首先会考虑自身的利益,但是人同时也能换位思考,感同身受地去考虑他们的利益和难处,甚至可以把他人的利益放在自己的利益之上。但是一个社会群体就不是这样了。虽然说社会群体是由人组成的,个人的道德本能却不能无条件直接延伸到社会群体的道德行为中。因为社会群体是由不同的个体组成的,每个人都有自己个人的利益。当面对个人问题时,我们可以作出牺牲自己利益的道德选择,然而当面临一个群体的问题时,我们没有办法作出牺牲群体利益的利他行为,因为这会涉及群体里其他的人的利益。即使我们个人考虑到了群体中他人的利益,牺牲了自己的利益,也只是增强了整个群里谋求私利的能力而已,对这个群体而言还是利己的。所以,一个群体不可能具有个体那样的无私的利他道德。个人的道德行为一旦表现在社会群体的行为上就成为一种群体不道德行为,这就是道德的悖论。基于此,哲学家表示,用扩大个人的同情心来解决人类较大范围内的社会问题是没有希望的,这对于我们认识和分析当前的国际冲突、民族矛盾也很有意义。诱拐皇后的牧羊人柏拉图《理想国》拥有随心所欲能力时是否能保持善良。柏拉图认为,当一个人做任何事别人都无法看到他时,也无从得知是他做的时,他不仅逃脱了法律的制衡,也逃脱了舆论的约束。这样一个随心所欲的人,必然会变得邪恶起来。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正义的人。那些做正义事的人并不是出于心甘情愿,而仅仅是因为没有本事作恶。人都是在法律的强迫之下才走上正义之路的。任何一个人,如果拥有随心所欲做事的权力,他必将走上邪恶之路。一个流氓的洗脑故事伯吉斯《发条橙子》只能行善,或者只能行恶的人,就成了发条橙子。即他的外表是有机物,实际上仅仅是发条玩具,由着上帝、魔鬼或无所不能的国家来摆弄,彻底的善或彻底的恶一样没有人性,重要的是道德选择权。治理犯罪的实验路德维克疗法。
用反乌托邦的形式表现了一个有关人类社会的自由难题。即,意志的极端自由将会给社会带来无尽的暴力灾难,而极权社会对人的无情控制又将导致人的自由的全面丧失。彻底的恶是自由意志无情放纵的结果,而在极权控制之下的彻底的善又意味着自由意志的沦丧。让印第安人过自己的生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欧洲殖民者企图改造印第安人的风俗习惯。合乎习俗就是道德。伦理学家五方面达成共识,形成今日的文明底线(1)禁止酷刑(2)不虐待囚犯、战俘(3)不以平民为武器袭击的目标(4)不征募童兵(5)不食人肉。在这五条底线之上,我们应该尊重每个民族的风俗,这就是道德。达尔文惹下的大祸达尔文《物种起源》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英哲学家和社会学家斯宾塞把达尔文的进化论引入到社会学中,提出了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变化过程有如生物的进化过程,生物进化的规律也就是社会历史的永恒的自然规律。在人类社会,不论是个人还是民族,也同动植物一样,生存竞争是一种进步力量,自然选择将淘汰社会中那些贫穷的、无能的、鲁钝的、染病的和无业者,只有最健康、最健壮的社会成员才有机会成熟长大并繁衍后代。任何帮助社会最弱者的努力,从长远来讲都只能使个人变得更坏。任何向穷人提供住宿、教育、失业救济的行为都只能进一步刺激他们的生育、从而损害社会。人类的历史就是生存斗争适者生存的历史,资本主义社会的国际、国内剥削和压迫是生物学规律作用的结果,是合乎自然的。
消灭劣等种族
纳粹德国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忠实实践者
在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作用下,后起的资本主义列强为饿重新瓜分世界,爆发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战争。从根本上说,现在战争是社会达尔文主义制造虚假威胁的必然结果。
社会达尔文主义作为一种理论,有其自身的学术价值,它指出人类社会之间存在相互竞争,强调人类社会不进则退,有其真理性的一面。但是,真理向前多跨出了一步,就会变成谬误。社会达尔文主义将自然界的生存竞争规律生搬硬套到人类社会的研究中,甚至公开主张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弱肉强食,优胜劣汰,公然将倚强凌弱的强权主义宣称为社会伦理,是完全错误的。他们有意淡忘或刻意否认的一个基本事实是:人类社会,除了优劣、强弱之分外,还有同情、怜悯,还有爱。这种闪耀着人性光辉的伦理和感情,让人类区别于自然界所有其他生物,也决定了人类的社会有着完全无法套用自然界丛林法则的地方。社会达尔文推崇的弱肉强食现象,把人类兽性化,最终导致理性必然遭到泯灭,其智慧也必将被引向争斗、杀伐、阴谋、贪婪的歧途。而且,人类的智慧一旦与兽性结合,必定更阴险、狡诈、残忍、恶毒,比野兽更胜十倍、百倍。其结果只能是人类社会向野蛮社会的倒退,而不是真正的进步。科学屠夫以科学为名,做了很多残忍的事。美用兔子测试化妆产品的刺激度;用猴子实验评估军人在核生化战争中的战斗能力;猫大脑植入电极检测对电信号的反应;铁锤打狗的脚,观察其所导致的心理压迫;修改老鼠DNA,使其皮肤布满褶皱,用来做反老化的化妆品实验。
人类如何看待世界(1)原始社会认为万物有灵,自己只是其中普通一员,不会残害生灵(2)走出蒙昧时代后,举起人类中心主义大旗。亚里士多德“植物为着动物存在,动物又为着人类而存在。”康德“只有人才拥有理性,动物不是理性存在物,所以没有资格获得道德关怀,只配被当做工具使用。”笛卡尔“动物是无感觉无理性的机器,它们像时钟那样运动,感觉不到痛苦,所以,你完全可以在实验室里放开手脚,把那些动物像机器零件一样拆散一地。”
现代很多人开始提倡动物保护,但是理由仍然是那些东西对人类有益,要不就是破坏了生态平衡,对人类生存不利。
20世纪70年代,彼得辛格伦理学家掀起了遍及全球的动物解放运动。他认为我们的理论责任在于使世界上总体的痛苦能少则少。如果一种生物具有感受痛苦的能力,就没有理由拒绝关心它的苦乐。真正的动物保护只能是为了保护而保护,它与人类死活完全无关,亦非对自然的恩赐,而是人类身为自然之子对于自然母亲和万物同胞的与生俱来的的道德责任与自然义务。在辛格看来人和动物是平等的。将动物排除在道德考虑之外的行为,正如当年将黑人和妇女拒之门外一样,是一种类似于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物种歧视。既然解放被压迫者是一种社会的进步,那么动物的解放也同样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归根结底,动物解放运动也是人的解放的一部分。电影《人猿星球》透露这个论断。人猿是平等的两类生命体,彼此没有相对于对方的特权存在,人不能统治动物,动物也不能统治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感觉自己没有思想没有灵魂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