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震中国叫好为什么还不把日本震进下水道?谁能解答、

因为像宫殿一样的下水道只存在于东京,就好比你站在上海的金茂大厦上在想,为啥上海陆家嘴的楼这么高,而XX地方却没有超过10层的楼房一样。而熊本县为啥被淹,主要是天气和自己作死。先说天气,今年是非常诡异的一年,以往日本的梅雨季节大概是7月上中旬就结束了,而今年九州地区昨天才刚刚出梅,比平均年份足足晚了2周。日本东北地区还是大雨连绵,东京要下周才出梅。更诡异的是,今年居然没有台风了,整个7月居然没有生成一个台风,这是有统计以来历史未见的事情。当然,等梅雨完全过去以后,8月估计会有台风产生的。再说说熊本县自己作死的事情。截止7月15日,熊本的洪水已经造成了70人死亡,还有十多人失踪,估计最终死亡可能突破百人。洪水造成了泥石流,以及球磨川河水暴涨,淹没了边上球磨村一处养老院,造成14名老人去世,136w人被要求避难。说起来九州熊本县已经不是第一次受灾了,这几年熊本县多灾多难。2017年7月几乎和现在同一时期,熊本就因为台风造成了326栋房屋损坏,40人死亡(包括福冈和大分县)。2016年的熊本7级地震更是造成了8千多栋房屋损坏,260多人死亡的惨剧(包括大分县)。而再往前看,几乎每年的梅雨季节都会给熊本造成一定的灾害,只是大小不同而已。2000年以后熊本地区受灾情况,台风和梅雨占了绝大多数这个损失不是熊本熊卖萌几次就能补回来的损失了。要说这次熊本大雨是几十年没见的天灾,这个话是没错。当地居民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记忆中从来没有这么大的雨。专家认为,有可能是最近几年气候变暖,导致海洋温度上升,梅雨线西移,集中在熊本地区,雨量特别大。还有专家分析,受灾地上游正好是球磨川的地形狭窄部,由于河道很窄,造成了水量的囤积,一旦有大量降水,下游的盆地很容易受灾。这个道理很通俗易懂,也很明白。但从今年熊本的降雨量来说,虽然很大,倒也没大到让人吃惊的地步,72小时的降水量最集中的地区为400-500mm。日本最大的降雨量是2011年的奈良,72小时降雨为1650mm的惊人记录。所以这次大雨因为地形和局部的集中,造成了这次灾害。但这种事情是不是就一定没法避免呢?也不尽然,某种意义上,是熊本县当地人民要背锅。球磨川本来就是日本三大激流之一,又因为地形,其实一直是历史上洪水灾害多发地区。1963年-1965年,曾经连续三年发洪水,流量达到每秒7000吨。为此,1966年日本国土交通省就设立了在球磨川上游建设水坝的计划,通过蓄水、拓宽河道可以把最激流时候7000吨的流量减缓到3000吨,大大缓解球磨川的洪水泛滥灾情。并且还能利用蓄水发电,九州地区的用电情况也能缓解。这就是著名的川边川水坝计划,如果建成,将是九州地区最大的水坝工程。原定计划费用350亿日元,1976年建成。但是,这项利国利民的好计划有一个问题,会使得当地部分村落被淹,预期有403户528个家庭需要迁移到别处。虽然日本政府展开了积极的赔偿计划和补助,但当地居民强烈反对。在野党也利用居民的反对情绪做文章,导致这个计划从1966年开始立项,到2008年还没开始建。而计划费用已经从350亿日元一直涨到了2200亿日元。而此时的日本已经不是经济高速增长的哪个日本了,经历过泡沫经济崩溃和高龄少子化,加上当地居民一直反对,那干脆停建算了。2008年熊本县知事蒲島郁夫上台,明确反对建设川边川水坝计划,支持民主党上台,民主党承诺只要上台,就取消川边川水坝计划。结果2009年民主党如愿上台,川边川水坝计划就此终止。而没有了川边川水坝,球磨川进入2000年以后几乎年年泛滥,今年更是20w受灾的群众。已经在任上12年的熊本知事蒲島郁夫终于说了:“好悔恨没有水坝就治理不好洪水呀。”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7月28日,同样是日本三大激流之一的最上川也泛滥了,但最上川的治理就比球磨川好很多。1968年,日本东北地区山形县的最上川因为强降雨导致泛滥,史称“羽越大雨”,这场大雨造成了104人死亡,1000多栋房屋全毁,2000多栋半毁,5w多栋房屋被淹。日本决定治理最上川,山形县人民积极响应,反抗声音很小。1979年完成大石大坝,1980年完成白川水坝,到2011年所有水系的水坝全部完成。此后山形县无人因为水灾死亡,1997年几乎和“羽越大雨”同样级别的大雨也只造成了67户人家进水。就算是今年的超大暴雨,目前也只是造成了2400人避难,无人死亡。而且,最上川水系的水利发电达到了202700kW,在东北地区核电站停止后稳定的供给电力输出,东北地区的用电十分之一是水力发电。最上川虽然也泛滥了,但这是历史规模的大降雨,而最上川自从哪个羽越大雨之后由于好好治理就没怎么泛滥过了。所以对比两条河,对比山形县和熊本县,你说熊本县为啥被淹?而且还是年年被淹。为了促进旅游搞了熊本熊、为了赈灾树了海贼王雕像、为了募集资金用了机器猫。大家为了熊本县也是用心良苦,但你一开始熊本县要是和山形县一样好好治理修水坝,哪有今天的泛滥?虽然可怜,但真是熊本县人民自己作死。
瞧你这话问得就不合适,你要说是什么大灾大难,死了好多人,是吧?那确实不妨捐个款啥的。毕竟人心都是肉长的,这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捐点钱富不了你穷不了我,多少是这么个心意,我觉得也没什么不合适。但问题是人家简中知日派都说了啊,这次日本地震是0死亡。0死亡的所谓“灾难”,对于日本这种高度发达的迪歪罗普特国家来说,再怎么说也不至于跟国际社会求援吧?这点小灾小难,像我们这种发展中国家如果还特意援助他们,就太矫情了。有市恩于他国的嫌疑啊。倒不如说,7.2级地震着实不小,即便如此却0死亡,这简直是生命的奇迹,天大的好事。我们应该恭喜日本,贺喜日本才对。怎么能这时候搞什么“灾难援助”,仿佛人家真有多大伤亡似的,触人家霉头呢?
2021-07-26 09:58
来源:
卓杰海外不动产
近日,我国河南洪灾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祈祷被困群众早日脱险、灾区百姓早日恢复正常生活。其实,人类在自然的力量前太过渺小了,面对洪水地震等灾害,世界各国都想尽办法防灾减灾。日本地震多是很多朋友都有所耳闻的,但除了地震,洪涝也是日本比较头疼的灾害。
2018年西日本暴雨,受灾群众数不胜数。2019年,台风19号重创日本,河流泛滥。2020年7月,鹿儿岛县、熊本县等多地遭暴雨侵袭,突发十年一遇的大洪灾,一所养老院中有14名老人死亡,这个新闻当时在我国也受到很多关注和报道。受地理因素影响,日本是世界上受洪水威胁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此日本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就开始出台了相关法律,也比较早的开始对洪水的现代化管理。日本航空航天局曾发明了一种降水雷达,可测量雨水的3D分布、区分雨和冰、检测雨滴大小,提高传统预测技术的准确性。日本很重视地下商场、通道、车站、隧道等人员密集场所的防洪措施,通过增加防洪屏障等措施提高防洪等级。为了在洪水到来时保障城市排水,日本非常重视下水管道的修建。有数据称,日本所有的下水道连在一起可绕地球11圈半。此外,日本有公司研发的“抗洪屋”也是比较有意思的发明。
日本的一企业和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研发的抗洪屋有很强的水密性,门窗没有缝隙,使用了防渗水和倒灌的特殊阀门,当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房子会像船一样漂浮起来。经过模拟洪水和暴雨的实验,房子在高达三米的洪水中没有被淹和进水。这种抗洪屋比普通住宅造价高,以115平米的住房为例,修建为抗洪屋的建筑费用要增加约百万日元。
对于洪水这种灾害,提高预警能力提前撤离群众可以有效降低人员伤亡。日本和美国合作研发的一套洪水预警系统,可准确预测91%的洪水破堤位置,预测洪灾发生时间也从以前的几小时提前到三十多小时,给群众疏散、撤离提供了更充足的时间。该系统以地面与河道模型为基础,整合气象资讯及统计分析来比较洪泛区的水流状况,可预测日本所有河川的水灾。
既然日本水灾多发,那在日本投资买房需要怎样选择才能增强房产资产的安全性呢?日本国土交通省会根据海拔、地势、往年灾害等因素,预估出日本海啸和洪水可能受灾的范围,离铁路、河岸、海岸较近的土地大多属于这个范围内。日本建筑给人的印象多是“严谨”“高质量”,但日本也有很多洪水决堤的情况发生。一方面是因为常年的侵蚀,降低了堤坝自身的坚固性,更主要原因是强降雨和洪水的力量太过强大。在东京等大型城市,地下修建了超强的排水系统,但在等级较低的城市,排水系统没有这么强大,如果是山区,即使有这样的排水系统也不一定能消化得了地形因素带来的洪灾。
卓杰海外地产认为:在选择日本房产时,首先尽可能选择在东京等大城市的房产,城市建设更完备,房产地产价值高、安全性也高;其次,对于临近铁路、河岸、海岸较近的房产,在选择时要把洪灾侵扰这项安全指标考虑进去;对于乡居田园等离亲近自然的房产,除了考虑其回报率的问题,也别忘了安全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地震中国叫好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