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下,东 二手东芝z30值不值得入手 7 0 0可以呈现接近人眼的真实画面吗?

选择困难的根源在你看的攻略太多了,每个博主都有自己的主观认知。哪怕对画质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首先你确定你的预算吧,既然你要看视频,就选画质好一点的。我这里给你归纳了一下!既然是75寸,我也不写OLED电视了,更多内容在我的文章,每年都更新!月200次真人收藏!声明:本文仅少部分内容用了AI组织语言(主要打字累),其余所有都是纯原创思路和攻略,做人要诚实主动声明!我绝不学某些用了还不敢说!我老实人就推荐实在的产品,请放心阅读!绝对没接任何厂家商单,写没良心的文章!亲民:长虹电视D7 PRO (65 75 85寸)比其它同价的互联网品牌性价比还高些;毕竟例如小米等很多互联网品牌的部分款型就是长虹代工的呀!最高288HZ刷新(原生120HZ刷新)对游戏玩家同样友好 65寸约3300元;长虹D7 PRO电视系列有三个尺寸型号可选,包括65英寸长虹65D7PRO、75英寸长虹75D7PRO和68英寸长虹65D7PRO,配备2个满血版HDMI2.1接口(支持巴拉圭VRR可变刷新率、ALLM自动低延迟、240hz MEMC运动优化),以及1个USB3.0接口和1个USB2.0接口。长虹D7R-PRO电视采用全景屏工艺,无边框设计,带来沉浸式的视觉体验。一体化机身和无螺丝钉金属背板设计便于清洁和散热。长虹D7R-PRO搭载新一代WiFi6网络配置和4+32GB大内存,相较于WiFi5,WiFi6提供多达4倍的传输容量,提升效率降低延时,保证电视流畅运行。音画效果方面,长虹D7R-PRO拥有杜比视界技术,而TCL的V8E PRO并不具备这一技术。长虹D7R-PRO还具有MEMC、8K解码、DC调光、AI画质巡航和AI摄影精修等技术,进一步提升观影体验。(观影体验是接近海信E5K这种水平了,看体育赛事有优势)中端区:主要就推荐四款海信E5K系列 (55寸,65寸,75寸,100寸)55寸价格约2900起 ULED 对普通的LED有比较大的升级(高阶的ULED X实际上本质也是MINI LED,但有所改进)适合预算不足对画质有要求的 !首先,E5K仍采纳了海信的ULED显示技术,与传统的LED电视相比,其在亮度、对比度、色彩准确度以及画面流畅度等方面都进行了卓越优化,展现出更上一层的画质。说到背光分区,这项技术使得电视的每个背光区块都能进行独立亮度调整,从而呈现出更为细致的明暗对比,增强观看体验。理所当然,背光分区越多越佳,但成本也随之增加。相对于TCL V8G的120个分区以及小米ES PRO的60个分区,海信E5K具有高达220个背光分区,这在同等级别中表现卓越。再加上它的93% DCI-P3高色域,其色彩表现尤为出众。至于屏幕刷新率,海信E5K能够实现原生的144Hz,并可以调整到240Hz。这对于游戏和体育节目来说,具有关键的意义,因为高刷新率保障了画面流畅且不会出现拖影。而市场上的某些同价位电视使用HSR技术做为插帧提高其刷新率,其本质仍是60Hz,与海信E5K相比显然差距颇大。在硬件方面,E5K搭载了MT9653芯片,这代芯片在接口类型和数量上都相较前代有了很大的提升,例如它配备了3个HDMI2.1接口,以及USB3.0,另外,还支持双通道WiFi。在画质算法上,其AI-PQ技术也经过了优化。机器配置4GB RAM和64GB的存储,使得运行各种应用程序都变得非常流畅。这里添几句国产一线双雄的另外一个产品 TCL T7H!(55 65 75 85 98寸可选 价位和E5K差不多) 这款电视的硬件配置略优于海信E5K。海信E5K有5种不同的分区数也是对应了不同的尺寸,65-100寸的分区数都有百级分区,只有55寸的分区数不到50,只有32级分区。反观TCL T7H,5种尺寸的分区都在百级以上。峰值亮度上,海信E5K和TCL T7H的差别也是蛮大的,55-75寸的海信E5K峰值亮度在300-500nits,100寸的则在500-800nits。TCL T7H虽然也是不同尺寸不同亮度,但所有的峰值亮度都超过了1000nits。所以在电视画质的清晰度和细节展示上,TCL T7H相比海信E5K会略胜一筹。当然也并不是说海信E5K的画质效果不好,以中端电视起码百级分区和500nits峰值亮度来说,海信E5K妥妥的达标,只不过TCL T7H的画质表现可能相对来说会更加好一些,再搭配1300万:1的动态对比度,无论是高亮部分还是暗场画面,TCL T7H都能很好的还原细节,不管是宇宙黑夜里的星光还是海底世界里的珊瑚水草,都能展现出层次分明的精彩画面。但是,我个人是觉得半斤八两,甚至有点倾向海信,因为就实际的调教来说,软件算法来说海信是要略优TCL这款产品,所以又弥补了硬件上的劣势。别忘了海信是国内目前唯一具备自研画质芯片能力的厂家,细节上还是非常好的。所以并不是买了E5K就亏了,也不是T7H就不建议买。至少今年我个人有海信倾向性。海尔 R9系列 65寸 75寸 85寸 98寸可选 65寸价格约4000起 这款是游戏和观影都不错的电视;毕竟海尔也是一线家电大厂中端电视还是能做的可以的,也请了专业调教团队了,请放心,我个人很推荐说起海尔都想到洗衣机,冰箱很厉害。这几年海尔的电视也正在起步,给了很多优惠,海尔这个品牌知名度很高,海尔几十年老厂品控请放心,这款电视配置给力,在海尔里面属于中高端系列了。如果海尔有海信电视那样出名可能就不是这个价位了,商场体验还很不错的。采用了杜比视界设计而成,大幅的提升了视频信号的保真度,能够快速的扩展动态的范围,在家我们就能享受到影院级的观影质感,也是个不错的体验,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所需。为什么人都要选择大屏幕的电视呢?因为这样我们打游戏还是看电影观看起来仿佛身临其境一般,置身到画面中,十分吸引大家的目光。这款海尔电视不管从任何地方都觉得是个不错的选择,搭配了远场语音操控设计,12M识别距离,即使我们在离电视远点的地方,电视也可以听得见,让人爱不释手,实现了360°全面收音模式,让大家体验一下智能化的时代,轻声说句话就能操作,简单省事,深受全家人的喜爱,解放了双手,摆脱了遥控器,没想到使用起来这么简单省事,再也不用为了找不到遥控器而发愁烦恼了。这款海尔电视的三路算法加持设计而成,采用了144Hz高速运动补偿技术,低延迟设计,防止我们电视的画面出现撕裂的问题,设计贴心,运行流畅不卡顿,照样清晰可见,帧率自适应,不会出现模糊、抖动的现象,大家可放心观看,有了它,让我们游戏爱好者的人们日常玩得更加尽兴畅快。三星CU8000系列(55寸,65寸,75寸,85寸可选)性价比高 价格约3700起 ;如果三星品牌倾向性不是特别高,下面的Z600MF更好一点。加上三星本身也有品牌价值,算比较好的产品!画质调教的不错的。三星CU8000系列电视具有多个优点。首先,该电视配备了动态水晶幻色技术,使画质更加真实生动。此外,还具有睿智对比度增强技术,为观众提供更好的视觉体验。三星CU8000系列电视内置20w扬声器,配有音画追踪OTS lite,提供3D环绕音效。这款电视还支持Q交响乐功能和自适应音效功能,为用户带来更加丰富的音效体验。三星CU8000系列电视具有环境屏模式,能够根据环境光线自动调节屏幕亮度,为观众提供更舒适的观看体验!东芝Z600MF 系列 55寸,65寸,75寸,85寸可选;价格约3500起!说实在这款是LED系列里面的顶流了!加上东芝的品牌,能多一点预算是推荐的!(东芝已经问鼎日本销量第一了)东芝85Z600MF平板电视拥有4K超高清分辨率和144Hz原生刷新率,使得画面更加清晰细腻,色彩更加真实。采用高分区全阵列背光科技的设计,画质不仅细腻饱满,而且富有层次感,使影像层次更加丰富。此外,多个独立分区设计可以准确控制屏幕的明暗程度,进一步提升画面的对比度。东芝85Z600MF平板电视配置了BR听觉感知芯片和五单元火箭炮音响系统,带来出色音效。用户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共鸣声,享受更美妙的音质。此外,内置的强悍配置使得音效响应更加流畅,帮助用户沉浸在观影和游戏中。具备REGZA画质引擎,综合音画质很优异的电视。独立的音画引擎,东芝国际大厂品牌,出色的屏幕稍微多一点预算很值得。中高端区:根据自己预算和要求可选国产一线双雄海信E8K(或旗下高端电视东芝Z750MF),TCL Q10G PRO;MINI LED 高品质领域中最具性价比的3款;以及三星QLED技术成熟应用的Q60Z新款;说白了这个区的电视已经从传统LED电视进化了。E8K系列(85寸和100寸2种,价格约11500起)ULED X 中高端 85寸已经属于同价位同尺寸顶尖了,而100寸经测评更加优秀!海信E8K电视是海信推出的一款高性能电视产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高刷新率:海信E8K展现了一块4K 144Hz原生显示屏,尺寸为85/100英寸,确保了画面的超高流畅性,尤其在高速动态场景如游戏中表现卓越。 明亮画面与精细控制:此款电视拥有高达1600尼特的亮度峰值,使得在高对比度场景下能够有出色的展现。并且,拥有1620个控光区域,为精准的画面优化提供了可能。 色彩丰富度:支持的99% DCI-P3色域确保了色彩展现的饱满与真实性。 专业画质芯片:搭载了信芯X画质芯片大师版,赋予电视在清晰度和细节上的独特优势。 超大显示屏:提供了两种选择,85英寸与100英寸,特别是100英寸版本,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 物有所值:与市场上其他同类产品相比,海信E8K在视觉与听觉体验上都展现了很高的性价比,对于追求高品质体验且预算约2万元的用户,它是个值得考虑的选项。 设计魅力:尽管100英寸版本与85英寸在设计上有所相似,但其大尺寸无疑更具吸引力,不仅增强观影效果,同时也能提升家庭观影氛围。 环境光感应:支持16bits的感控环境光功能,使电视可以自适应地根据周围环境调整亮度,提供更加舒适的观看体验。 相对竞品:虽然与TCL Q10G Pro相比,海信E8K的定价稍高,但其在画面表现上更胜一筹。对于不介意多花2000元追求更好体验的消费者,海信E8K无疑是个更好的选择。如果想买比E5K更好的画质,又不想买85 100寸的E8K,那么这里最值得推荐的肯定就是TCL Q10G PRO!海信齐名的品牌!画质整体略输海信E8K,但是便宜15%左右。至于要不要上Q10H和X11G我个人觉得Q10H勉强还可以上,X11G没有必要了;有X11G的预算我个人更建议下面的三星,东芝,索尼;反而Q 10G PRO拥有更好的性价比。针对TCL产品来说,我还是很认同Q10G PRO这款经典!再往上个人觉得性价比就越来越低了,毕竟硬件是可以堆料但是画质处理技术,算法,调教各种软的积累是长期的无法短时间突破,这方面东芝,三星,索尼就积累的更多,在高端区就显得有优势(个人体验后的意见)TCL Q10G PRO (55 65 75 85 98寸可选)55寸价格约4500起 TCL Q10G pro系列23年3月新上市电视系列,TCL Q10G Pro搭载98/85/75/65/55英寸4K144Hz Mini LED屏,并配有双晶miniled芯片,可以带来更多的分区数量、亮度、对比度。面板类型依旧采用VA软屏,背光方式采用动态直下式,Q10G pro相比于上代Q10G分区数有明显提升,98英寸1344分区、85英寸896分区、75英寸720分区、65英寸576分区、55英寸480分区;峰值亮度全系达到2200nits的水平,在DC1-P3标准下,色域值高达95%,大幅度提升了色域空间;A++ 广角超显屏,更强大的控光能力全通道,提升原生对比度,呈现出Mini LED更加通透和惊艳的画面;4K 144Hz高刷。性能方面搭载领曜芯片M2 TXR画质增强引擎,观影体验直线飙升。该机在性能方面搭载了领曜芯片M2(四核A73),4GB+64GB存储,并配有灵控桌面,无开机广告,支持WiFi6,配有4个HDMI2.1接口(注:其中两个为满速)+USB3.0接口。音质方面 TCL Q10G Pro搭载三个独立功放驱动的2.1声道Hi-Fi级专业音响,配有5单元60W扬声器,后置20W低音炮,支持杜比视界、杜比全景声等。音质最强 东芝Z750MF;画质和E8K差不多(微弱优势) ,比E8K贵点(一方面是因为品牌是可以卖点价钱;品牌溢价并不多。一方面是音质提升了很多)东芝Z750MF电视的优势如下:新款 双芯MINI LED 主要推荐给对音质要求较高的!这款音质几乎是天花板了!如果觉得Z750MF偏贵,下面的Z700MF就是一个非常合适的选择,这个取决于自己的预算和需求都是不错的产品!65,75,85寸可选,,65寸价格约9000起!属于高性价比,画质不错,更是极品音质电视!高质量显示效果:4K Mini LED屏幕:提供更高的分辨率和画质。1384分区:更精细的局部调光控制,实现更高的对比度和细节表现。3840*2160分辨率:4K超高清分辨率,画面更清晰。144Hz刷新率:画面更流畅,适合观看运动和游戏画面。97% DCI-P3色域:色彩表现更丰富,画面更真实。支持VRR可变刷新率:根据内容自动调整刷新率,减少画面撕裂和卡顿。防眩光技术:减少画面反光,保护眼睛。178°广视角:观看角度更宽,多人观看体验更佳。杜比视界和IMAX Enhanced:增强影院级视听体验。zr视觉感知芯片:自动优化画质,提升观看体验。2. 高性能硬件配置:四核A73处理器:确保流畅运行和高速响应。4GB运行内存:保证多任务运行无压力。64GB机身存储:大容量存储空间,满足各类应用安装和数据存储需求。3. 高品质音响系统:7单元70W音响系统:提供高品质音效。1.3L重低音炮:增强低频表现,带来沉浸式听觉体验3单元独立功放:提供更强大的音响输出,保证音效质量。BR听觉感知芯片:通过智能分析和优化音频信号,提升音质,为用户带来更出色的听觉体验。东芝Z700MF 65寸价格约6200元起 65 75 85寸可选这款比Z750MF要便宜很多,同样的MINI LED电视。整体配置略输一点,主要是没有MINILED 双芯的设计,但是就价格来说非常不错了,而且有独立的听觉感知芯片和画质芯片,还有东芝这个大牌!对于预算不足的人,又需要外资大牌的来说是非常合适的选择!和750MF一样号称今年的爆款!(这款的85寸偏贵,性价比不如750MF;但是65 75 寸还是很值得的)在音效方面,该电视搭载了5系统火箭炮音响系统,能够提供更震撼、浑厚的声音效果。通过内置的BR听觉感知芯片和65W火箭炮音响系统,这款电视的音效表现非常出色,能够带给用户身临其境的听觉享受。 在画面质量方面,该电视采用了精准控光技术,能够处理画面明暗有度,细节处理到位,清晰捕捉暗部场面的重要信息。这样用户观看电视时可以更清晰地看到画面细节,不易错过精彩。而且,该电视还搭载了4K144Hz超瞬屏和1296Mini全矩阵背光分区,能够准确捕捉画面细节,各种影片都能轻松驾驭。此外,高刷屏的设计还能够让观看精彩大片更加流畅,不会有拖尾现象,让用户更加痛快尽兴。 在互联方面,该电视配备了高清投屏技术,用户可以轻松地将手机、平板等设备上的内容投射到电视上,方便与他人分享。这个功能非常实用,可以让用户更好地利用电视屏幕,共享更多的娱乐资源。 在护眼方面,该电视采用了低蓝光调节策略,能够减少有害蓝光对视力的侵害,守护家人的视力健康。这对于长时间使用电视的用户来说是非常有用的,能够减少视力疲劳和眼部不适。QLED电视:三星Q60Z三星Q60Z电视!采用了QLED技术;55寸 65寸 75寸 85寸可选 价格约5600起,85寸约12000元PS注意:这款虽然画质很好但不建议拿去打游戏,刷新率只有60HZ在游戏里最大只属于中端体验。有游戏需求的建议后面游戏专区的三星QX3C或者高端NEO QLED(QX3C是同样的QLED,但是增加了游戏体验升级(主要是刷新率提升到了120HZ),另外QX3C去年款,但是降价了不少还是值得,新款的QX3Z需要等下);Q60Z相比Q60C在画质处理技术上,音响是有不小的升级。什么的QLED?实际上也是一种LCD电视,需要背光源!这个技术三星是实现的最好的!Q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优点: a. 高亮度:QLED电视可以实现非常高的亮度,使得画面在明亮环境下依然清晰可见。 b. 色彩鲜艳:QLED技术能够呈现丰富的色彩,使画面色彩表现更加鲜艳生动。 c. 良好的耐久性:QLED电视的寿命较长,且抗烧屏能力较强。缺点: a. 对比度相对较低:由于QLED仍然使用背光源,因此对比度相对于OLED和Mini LED较低。 b. 视角依赖:QLED电视在较大视角下,画质可能会有所下降。Mini LED: 优点: a. 高对比度:Mini LED技术可以实现局部调光,使得对比度相对于QLED电视更高,黑色表现更纯正。 b. 高亮度:Mini LED电视同样具有很高的亮度,适合在明亮环境下观看。 c. 更小的背光单元:Mini LED背光源尺寸更小,有助于提高显示质量和对比度。缺点: a. 成本较高:由于Mini LED技术较新,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使得电视价格相对较高。 b. 画质可能受到局部调光的影响:虽然局部调光有助于提高对比度,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光晕或亮度不均匀现象。高端区: 推荐2款东芝Z870MF;三星NEO QLED系列;至于索尼我主要推荐的是OLED说实在我个人觉得MINI LED的索尼品牌溢价更多了点,如果索尼品牌在心里面很值钱还是可以考虑。画质最强MINI LED 三星 NEO QLED系列:MINI LED的改进版三星最新,最强技术MINI LIED电视,画质的顶流(55寸,65寸,75寸,85寸可选)价格约9000起;这个系列分QN85C,QN85Z,QN800C,QN900C下面这款主要为QN 85C,新款刚出来老款降价了不少,还是可以!关于NEO QLED几个款型介绍!这绝对是MINI LED最高画质,不用多想,三星的色彩成像,软件算法都是非常优秀的并不会刻意在一些无关紧要的配置刷文章,这也是为什么高端电视领域三星傲视全球的原因!在MINI LED电视中如果你需要比E8K更强的画质体验,这款绝对是首选,即使NEO QLED入门系列QN85C也是顶流!QN85C 为基础版,为4K分辨率;(55寸,65寸,75寸,85寸可选)价格约9000起NEO MINILED 新款入口:QN85Z和QN85C价格差距不是很大,提升相对来说明显一些,所以预算多一点尽量QN85Z,不过预算少一点85C也不是一个错误的选择。QN85Z 为今年新款,为4K分辨率;(75寸,85寸可选)75寸 约21000元,85寸约28000元;由于8K片源很少,所以这款很适合MINI LED高端系列的追求者。QN85Z相对于QN85C的升级!此次上市的QN85Z在应用前沿音画技术的同时,还首次在三星Neo QLED 4K产品中搭载独家神经元量子点处理器,以智慧科技赋能大屏视听,全方位提升沉浸观感。通过20个独立的AI神经网络模拟人脑深度学习,实时分析画面内容,智能修复丢失的纹理和细节,将生动逼真的3D音效与4K高清画面自然融合,轻松升级画面呈现效果。搭配上HDR10+色调映射,QN85Z还可进一步展现每个场景的深邃对比度和精确色彩,用户得以感受4K分辨率的细微差别。说白了原来8K电视才有的神经元量子点处理器这次给4K用了,画质提升还是比较大的。QN800C是高级版,为8K分辨率;(55寸,65寸,75寸可选)价格约14000起QN900C是旗舰机,为8K分辨率,为顶流画质;(75寸,85寸可选)价格约70000起(这款和海信顶级激光电视虽都是10万级,但属于不同的需求哈,激光电视特点和MINI LED特点前面已经介绍了!)但是说实在QN900C和海信L9 PRO激光电视一样性价比还是低了点,只适合极致的土豪考虑(不在乎预算,只在乎极致)!而且新款可能也快要出来了,加上QN85Z也升级了神经元量子点处理器无疑QN85Z会是一个更好选择!Mini LED技术在接下来的5-10年被看好为主流显示技术的热门候选。与传统的LCD显示相比,Mini LED拥有更高的对比度、更强的亮度和更加纤薄的特性。这意味着在相同尺寸的屏幕上,使用Mini LED技术的显示屏能够提供更精细的画面和更真实的色彩再现。三星的Neo QLED系列电视利用了量子点矩阵技术来精确驱动其量子点Mini LED,该系列电视有4K和8K两种分辨率版本。特别是三星Neo QLED 8K系列,它配备了先进的神经元量子点8K处理器,该处理器可以通过其AI图像增强技术进行深度分析和画面优化,将低像素的内容升级至近似8K的质量。这确保了观众在欣赏经典老电影或是观看体育赛事时都能得到高清、生动的视觉体验,无论是精彩的瞬间还是细微的细节都展现得清晰明亮。除了画质上的升级,2023三星新款Neo QLED系列电视在智能互联体验上也更上一层楼。借助于智能家居平台SmartThings系统,2023三星Neo QLED系列电视将实现与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产品的无障碍互联,助力用户更加便利地控制互联设备。需要100寸(100寸为10周年限定款,所以单独列出来了)可以选择东芝Z870MF 价格约35000 优异画质,更强音质为750MF升级版;此外该款的75寸和85寸也上架了!此电视具有出色的画质表现。它采用了控光分区技术,拥有256个物理控光分区,这使得屏幕在亮度和暗度上有更好的控制,能够呈现出更富有层次感和更立体的画面。另外,其屏幕峰值亮度高达1400尼特,能够在各种光照条件下都提供清晰、生动的图像。东芝100Z870MF的屏幕尺寸为100英寸,比98英寸的屏幕大了近4%,这使得观看体验更加沉浸,视觉效果更佳。东芝100Z870MF采用了双芯驱动技术,音质和画质由其独立的芯片进行控制,这使得电视的音画表现得到更好的优化和提升。其推荐的观看距离为4米以上,这表明了其在大屏幕视觉表现上的优势。下面是75寸和85东芝Z870MF入口:东芝电视Z870在控光、画质芯片、调校等方面都有顶级的配置和调校水平。它搭载了新一代千级Mini LED显示技术,较普通的Mini LED技术灯珠更小而亮度更高,再加上1200+的超高分区配置,可以实现更加精准的控光,呈现真实细腻的画质。 价格约18000起,85寸约25000元。尤其是在架构上采用了主动矩阵式驱动以及高增益纳米复合设计,能够让整个背光系统控光更加高效,亮部画面更加鲜艳明亮,暗部场景更加清晰丰富。Z870系列搭载ZRα视觉超感芯片,基于人眼对世界的感知用多达10.7亿种色彩,重构本真色彩。70周年限定推出高浓度量子点技术,大幅度提升色域表现能力,给你万紫千红,也给你星光璀璨。东芝100Z870MF电视在画质、音质和屏幕尺寸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是一款非常优秀的电视产品。Z870MF和QN85Z如何选择?两款价位都差不多,音画质都很强,这里不说那么多配置了,电视画质硬件不是决定因素“技术先进”永远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唯硬件论更是错误实际要以自己体验为准,调教,做工,细节,色彩成像的算法等等都会影响。我在实体店体验的情况来看并没有感觉明显的差异都属于高端优异的产品,体验上强于X11 G这类产品(QD-QLED我个人认为还是PPT比较厉害完美融合了OLED和MINI LED,集成电路图我看不懂不知道实现是什么样的所以我也过多不评论,实际体验上Q10G PRO之后提升都是有限的!另外我特别要说的是PPT里面的画质天花板?是不是明年就要捅破天的技术了?三星,索尼国际大厂都没这样说过自己是天了,还是踏踏实实好点)!这2款闭着眼睛买就是了,不过我个人主观倾向于Z870MF!【618/双十一
京东/淘宝主会场、红包、优惠券、礼金领取入口】

初学摄影入门基础知识
推荐度:
相关推荐
初学摄影的基础知识  学习任何一门学问都要先由基本做起,要拍好照片,一定要先掌握基本的摄影知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初学摄影基础知识,欢迎阅读。  初学摄影的基础知识1  一、正确持机方法  在拍摄的基本知识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拿稳相机。无论其它的摄影要素和技术掌握得有多好,只要拍摄的一瞬间有震动,照片的质量一定会因影像模糊而大大降低。  虽然可以用三脚架来减低震动的可能性,但更多的时候是以手持相机拍摄为主,而且在“决定性的瞬间”内,往往不允许摄影者再花时间去放置三脚架并固定照相机。  数码照相机相对于传统照相机而言,它对拍摄稳定性的要求更高。这是因为,电子元件存储信息需要一段额外的时间,通常称为“时滞”。  1、持机的正确姿势  无论是站立、坐下还是跪下,持机的正确姿势都应该是、  (1)、右手紧握相机一侧的握手位,食指轻触快门键,以备随时拍摄。  (2)、以左手手掌托住机身底部,用拇指和食指握住相机来稳定镜头。  (3)、两手上臂紧贴身体,尽量保持自然下垂的状态并向身体靠拢。千万不要耸起双肩。因为长时间用耸起双肩的姿势拍摄,双肩关节会出现疲劳感,更难稳定相机。  (4)垂直握持相机拍摄时,一般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也要注意左臂紧贴身体。  2、站立或坐下摄影时的注意事项  (1)、站立摄影时,双脚宜微张,或以前后步方式站立,以便将整个身体的重量平放到双脚上。如果能借助一些固定的物体作为依靠,例如背靠树干或墙壁等,则效果更佳。  (2)、坐下摄影稳定性已经很高,但仍可借外物进一步稳定身体。以椅子的靠背或桌子作依靠是不错的选择。  3、跪下摄影时的注意事项  跪下摄影时左脚应该弓起,右脚跪地,托起机身底部的左手则支撑在弓起的左脚上。一般情况下,跪姿拍摄较难稳定身体,最好也能借助固定物体作依靠,如树、墙等。  4、相机带的重要作用  将相机带套在手腕上,握在虎口中绕两圈再拉紧,以拇指穿过带圈后再握紧相机,使相机和右手合二为一,不但可以减轻手的颤动,而且可以在不小心松手时将相机拉住,不至于掉到地上而损坏。  二、光线的运用  照片是光与影的艺术产品,将光线称为摄影的灵魂一点也不为过。要拍摄好照片,就不能不掌握光线这个关键的元素。  1、光线的性质  (1)直射光  在晴朗的天气里,阳光没有经过任何遮挡直接射到被摄者身上,受光的一面就会产生明亮的影调,不直接受光的一面则会形成明显的阴影,这种光线称为“直射光”。在“直射光”下,受光面及不受光面会有非常明显的反差,因此容易产生立体感。  当太阳被薄云遮挡,阳光仍会穿透白云扩散,这时所产生的照明反差将会降低,非常适宜于人像摄影。  (2)散射光  在阴天,阳光被云层所遮挡,不能直接射向被摄对象,只能透过中间介质或经反射照射到被摄对象上,光会产生散射作用,这类光线称为“散射光”。由于散射光所形成的受光面及阴影面不明显,明暗反差也较弱,光影的变化也较柔顺,因此产生的效果比较平淡柔和。  “直射光”会产生反差较强的光线,致使阴影较浓厚,调子变化较少,所拍出的影像线条及影调较硬。而“散射光”会产生反差较弱的光线,故阴影较淡,调子变化较丰富,会得出较软的柔和的影像线条及影调。所以摄影者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适合的光线。  2、光线投射的不同方向  拍摄同一个景物,运用不同方向投射来的光线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1)顺光  从照相机背后而来,正面投向被摄对象的光线叫做“顺光”。“顺光”照明的特点是、被摄对象绝大部分都直接受光,阴影面积不大,对象的影调比较明朗。这种光线形成的明暗反差较弱,对象的立体感主要不能靠照明光线反映出来,而是由本身的起伏表现出来。因此立体感较弱。  (2)前侧光  从照相机左后方或右后方投向被摄对象的光线叫做“前侧光”。受光的对象大部分都会受光,产生的亮面大,所以影调也较明亮,对象不受光而产生阴影的面积也不会太大,但已可以表现出对象的明暗分布和立体形态。这类光线既可保留比较明快的影调,又可以展现被摄对象的立体形态。  (3)侧光  来自照相机左侧或右侧的光线叫做“侧光”。它会使被摄对象的一半受光,而另一半则处于阴影中,有利于表现对象的起伏状态。  由于“侧光”照明使对象的阴影面积增大,因此画面的影调不亮不暗,明暗参半,不及由“顺光”和“前侧光”产生的那样明快,但亦不会太阴沉。立体形态表现会较好。  (4)侧逆光  来自照相机的左前方或右前方的光线叫做“侧逆光”。它令对象产生小部分受光面和大部分的阴影面,所以影调会较阴沉。这种照明方法在对象上产生的立体感会比“顺光”的好一些,但仍然偏弱。  (5)逆光  “逆光”是由被摄对象背后射来,正面射向照相机的光线。被摄对象绝大部分处在阴影之中。因光线的对比较弱,所以立体感也较弱,影调比较阴沉。可是,“逆光”可以用来勾画物体的侧影和轮廓,还可以突现物体的质感和形状,清楚地展示对象的线条。在明朗的天气下使用“逆光”更会创造出一种强烈的反差。  (6)顶光  光线由被摄对象上方而来的谓之“顶光”。日正当中的太阳光便是一个好例子。“顶光”常会在被摄对象上造成强大的阴影,若用于人像摄影,则人脸部的鼻下、眼眶、颚下等处会形成浓黑的阴影。  (7)底光  “底光”的光源位于被摄物的下方。这种光线在日常生活经验中较少见,故有怪异和戏剧性的效果,在一般摄影场合应用较少。  3、光线的反差  “反差”指的是被摄对象上“最亮”与“最暗”的色调关系。所谓“反差强”,是指光线在主体身上呈现的最亮部位与最暗部位的差别大,而且由最亮到最暗的转换过程中变化非常剧烈,对比度非常强烈。相对的,“反差弱”,表示最亮部位与最暗部位的差别不太大,由最亮到最暗的转换过程中变化非常柔顺,令色调很丰富。  三、摄影的构图  构图是在照片有限的空间内处理人、景、物的关系,并将三者安排在画面中最佳的位置以形成画面特定结构的过程。  构图最主要的目的是如何强调及突出主题景物,同时把繁琐的、次要的东西恰当地安排为陪衬。好的构图令照片看起来均匀、稳定、舒服、有规律,而且可以引导视线到主题点。构图不当,会出现杂乱、左右不平衡、头重脚轻及因主题过多反而变成没有视觉焦点等问题。  1、构图注意事项  要获得好的摄影构图,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照片不应太过单调,否则照片会显得呆板。但也不应太复杂,否则会令人觉得混乱。  (2)要选择适合的背景。好的背景不但有助于衬托主题及突出主角,亦会丰富照片的内容,增添画面的色彩。  (3)要了解人、景、物三者在照片中的关系,并适当地安排它们,以有效地表达主题,避免喧宾夺主的情况。  (4)要考虑各个景物色彩上的对比。鲜明的对比有助于突出主题,但若颜色混乱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5)要掌握光线的照射角度以及所产生的明暗阴影,它们都会影响照片的色彩和效果。  (6)要多利用照明、透视、重叠和影纹的层次变化,这将有助于在平面的照片内增加立体感。  2、以不同的拍摄角度造出不同的构图  大多数拍摄对象都是立体的,它们呈现出许多面。有正面、侧面、背面、顶面及底面。同一个对象,拍摄的方位角度不同亦会令画面展现出多种多样的构图效果。所以在拍摄之前应选取不同的方位、角度对物体作观察及比较,从中找出一个最佳、最可表达主题、最生动的视点,以找到最合适的构图。  (1)正面拍摄。  正面拍摄是一种最常用的摄影角度。正面拍摄可以产生庄严、平稳的构图效果。但平稳的线条、对称的结构也会因缺乏透视感而显得呆板。而且很多时候会因为对象的受光情况相似而不能突显对象应有的立体感。  (2)侧面拍摄。  用斜侧的摄影角度,画面上原来的并行线条变成了斜线,具有纵深感,能将人的视线引向深处,增强立体感。而视线跟随斜线延伸,也会使画面变得生动。随斜侧方位的角度变化,其透视效果也会出现有趣的改变。  (3)仰视拍摄。  仰视拍摄指的是向斜上方的角度进行摄影,多用于拍摄高大的景物。这种拍摄角度既可以拍到高大景物的全景,又可以形成垂直地面的线条向上汇聚的透视感觉。还可以突出对象的高耸特性,增加压逼感。  (4)俯视拍摄。  俯视拍摄就是从上向下进行拍摄。在高处作俯视的拍摄可以将大范围的景物都拍下来,所以在广角的风景摄影中会经常应用到。在人像摄影中使用俯视拍摄方法,可以为主角带来一种纤秀的效果。  3、构图的“三分法”  “三分法”是由希腊的数学家提出来的。摄影者将其运用在照片的构图上,往往可以拍出很多和谐悦目的照片。具体做法是、用两条直线和两条横线将画面平均分为9个同样大小的方格。拍摄时将主题放在直线和横线的交叉点上。  “三分法”可以应用在任何人物和景物的摄影上。  4、背景与前景的选择  背景或前景与主题在色彩、形状、线条、质感、明暗上的不同会造成反差,形成对比,有突出主题之用。  (1)简单柔和的背景。  简单的背景不会抢去主题的地位,有利于突出主题。但过于简单及单调的背景却会使照片过于呆板。  (2)避免杂乱的背景。  杂乱的背景会使照片看起来非常混乱,更甚者会令人辨别不出主题是什么。  (3)避免前景有太多的人和物。  如果前景有太多的人和物,将难以突出主体,会严重破坏照片的整体效果。  5、摄影构图的基本模式  (1)构图均衡平稳  均衡,就是平衡。它区别于对称。用这种形式进行构图的画面不是左右两边的景物形状、数量、大小、排列的一一对应,而是相等或相近形状、数量、大小的不同排列,给人以视觉上的稳定,是一种异形、异量的呼应均衡,是利用近重远轻、近大远小、深重浅轻等透视规律和视觉习惯的艺术均衡。当然均衡中也包括对称式的均衡。  均衡式构图,给人以宁静和平稳感,但又没有绝对对称的那种呆板无生气,所以是摄影家们在构图中常用的形式,均衡也成了摄影构图的基本要求之一。  要形成均衡式构图,关键是要选好均衡点(均衡物)。什么是均衡点呢?这要从艺术效果上去找,只要位置恰当,小的物体可以去与大的物体相均衡,远的物体也可与近的物体求均衡,动的物体也可以去均衡静的物体,低的景物同样可均衡高的景物。要多加实践和学习,用好这种艺术技巧。  (2)打破均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一些新潮的摄影家认为均衡刺激性不强,反映不出新时代的生活节奏和特点,他们主张打破均衡,而且也在实践他们的观点,拍出了一些不均衡的作品。我们把这些作品的构图形式,称为非均衡式构图。生活是多种多样的,现实生活中既有均衡也有不均衡。只要是内容的需要和创作意图的需求,形式可以任意选择。  非均衡式构图具有不稳定,不和谐,紧张刺激、动荡不安等特点。从景物形象上来表现动势较为理想;从心理反映上用来表达烦燥不安的情绪、不协调的动作或不一致的注意力和不同的表情等,具有优势;如展示战争的残酷、革命风暴、狼藉现场等场面,亦可取得好的视觉效果。  (3)框架式构图  框架式构图是用一些前景将主题框住。常用的有树枝、拱门、装饰漂亮的栏杆和厅门等。这种构图很自然地把注意力集中到主题上,有助于突出主题。另一方面,焦点清晰的边框虽然有吸引力,但它们可能会与主体相对抗。因此用框架式构图多会配合光圈和景深的调节,使主体周围的景物清晰或虚化,使人们自然地将视线放在主题上。  (4)直角三角形式构图  直角三角形式构图一般是以画面的一个竖边为三角形的一个直角边,底边为三角形的另一个直角边。这种构图大都注意被摄物的方向性。景物的运动方向或面向应该对着三角形的斜边,使运动物体的前面或景物的面向前留有空间,给以出路。  直角三角形式构图,在横幅或竖幅画面中均可选用,其特点是竖边直线可显示景物之高耸,底边横线又具有稳实、安定感,并且富有运动感,具有正三角形式和倒三角形式构图的双重优势,同时左右直角边灵活多变,很受摄影家们的喜爱,所以使用较多。  直角三角形式构图的灵便性还表现在底边长竖边短或底边短竖边长均可选用,只要三个角中有一个角可形成直角,便可用这种形式构图。  (5)圆形构图  圆形构图是把景物安排在画面的中央,圆心正是视觉中心。圆形构图看起来就象一个团结的团字,用示意图表示,就是在画面的正中央形成一个圆圈。  圆形构图,除了圆形物体以这种图式表示其圆外,实际上有许多场景可用圆形构图表示其团结一致,既包括形式上的,也包括意愿上的。如许多人围着一个英雄模范在签名,不少少年儿童正聚精会神地听老人讲故事,小朋友们围着圆圈做游戏等,均可选用圆形构图。  圆形构图给人以团结一致的感觉,没有松散感,但这种构图模式,活力不足,缺乏冲击力,缺少生气。  (6)S形构图  S形实际上是条曲线,只是这种曲线条是有规律的定型曲线。S形具有曲线的优点,优美而富有活力和韵味。同时,读者的视线随着S形向纵深移动,可有力地表现其场景的空间感和深度感。  S形构图分竖式和横式两种,竖式可表现场景的深远,横式可表现场景的宽广。S形构图着重在线条与色调紧密结合的整体形象,而不是景物间的内在联系或彼此间的呼应。  S形构图最适于表现自身富有曲线美的景物。在自然风光摄影中,可选择弯曲的河流、庭院中的曲径、矿山中的羊肠小道等等,在大场面摄影中,可选择排队购物、表演等场景;在夜间拍摄时可选择蜿蜒的路灯、车灯行驶的轨迹等等。  (7)十字形构图  十字形是一条竖线与一条水平横线的垂直交叉。它给人以平稳、庄重、严肃感,表现成熟而神秘,健康而向上。因为十字最能使人联想到教会的十字架,医疗部门的红十字等,从而产生神秘感。  十字形构图不宜使横竖线等长,一般竖长横短为好;两线交叉点也不宜把两条线等分,特别是竖线,一般是上半截短些下半截略长为好。因为两线长短一样,而且以交点等分,给人以对称感,缺少了省略和动势,会减弱其表现力。  十字形构图的场景,并不都是简单的两条横竖线的交叉,而是相仿于十字形的场景均可选用十字形构图。如正面人像,头与上身可视为垂直竖线,左右肩膀连起来可视为横线;建筑物的高与横的结构等。也可以这样讲,凡是在视觉上能组成十字形形象的,均可选用十字形构图。  四、光圈、快门、对焦、景深  曝光的控制主要取决于光圈的大小和快门的速度。要学会手动拍摄就必须学会光圈与快门的设定配合。  1、曝光量与光圈的关系  光圈是照相机镜头中可以改变大小的孔洞。它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线量。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光圈开得越大,通过镜头进入的光量就越多。这就好比房间里的窗子,它开得越大,进来的光线越多。  光圈的数值通常用f-stop值来表示,要注意的是、f-stop值越大,光圈开得反而越小。例如、f16的光圈就比f8的光圈小。  在快门速度不变时,光圈的大小决定了相片的明暗。光圈太大,曝光会过度,照片就会白茫茫一片。光圈太小,曝光会不足,照片就会是黑漆漆的。  2、曝光量与快门的关系  快门是控制光线进入的闸门。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快门速度越高,通过镜头进入的光量就越少。反之亦然。它相当于开窗子时间的长短。  光圈与快门都可以控制曝光量,它们的组合是控制曝光量的主要因素,并互相影响着。如果将光圈收小一级(例如由f/4收小至f/5.6),将快门速度调慢一倍(例如由1/60减至1/30),它们的曝光量是一样的。  3、对焦的重要性  对焦是指将镜头对准被拍摄对象后,调整镜头的焦距,使图像变得最清晰的过程。只有对焦正确图像才可能清晰,否则图像就是模糊的。  4、景深与光圈、距离、焦距的关系  景深的“景”是指我们要拍摄的景物,“深”就是清晰度的纵深范围。当镜头对焦于拍摄目标时,这一点对应在CCD感光元件上能清晰成像。它前后一定范围内的景物也能被记录得较为清晰,这个范围就是景深。  景深越大,纵深景物的清晰范围也就越大。景深越小,纵深景物的清晰范围也就越小。  影响景深的三大要素是、  (1)光圈、在镜头焦距及距离不变的情况下,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反之亦然。  (2)距离、在镜头焦距及光圈不变的情况下,越接近拍摄的目标,景深越小,越远离拍摄的目标,景深越大。  (3)焦距、在距离及光圈不变的情况下,镜头焦距越短,景深越大。即短焦镜头的景深大,长焦镜头的景深小。  五、摄影常用名词解析  焦距(Focal length)、从镜头的中心点到胶片平面(其它感光材料)上所形成的清晰影像之间的距离。焦距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一般会标在镜头前面,例如我们最常用的是27-30mm、50mm(也是我们所说的”标准镜头”,指对于35mm的胶片)、70mm等(长焦镜头)。  光圈(Aperture)、控制镜头通光量大小的'装置。开大一档光圈,进入相机的光量就会增加一倍,缩小一档光圈光量将减半。光圈大小用F值来表示,序列如下、f/1, 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 f/44, f/64 (f 值越小,光圈越大)。拓展阅读、光圈的应用  快门(Shutter)、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装置。一般可分为镜间快门和点焦平面快门。  快门速度(Shutter speed)、快门开启的时间。它是指光线扫过胶片(CCD)的时间(曝光时间)。例如,“1/30”是指曝光时间为1/30秒。1/60秒的快门是1/30秒快门速度的两倍。其余以此类推。  景深(Depth of field)、影像相对清晰的范围。景深的长短取决于三个因素、焦距、摄距和光圈大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1)焦距越长,景深越短;焦距越短,景深越长;  (2)摄距越长,景深越长;  (3)光圈越大,景深越小。拓展阅读、什么是景深  景深预览(Depth of field preview)、为了看到实际的景深,有的相机提供了景深预览按钮,按下按钮,把光圈收缩到选定的大小,看到场景就和拍摄后胶片(记忆卡)纪录的场景一样。  感光度(ISO)、表示感光材料感光的快慢程度。单位用“度”或“定”来表示,如“ISO100/21”表示感光度为100度/21定的胶卷。感光度越高,胶片越灵敏(就是在同样的拍摄环境下正常拍摄同一张照片所需要的光线越少,其表现为能用更高的快门或更小的光圈)。  色温(Color temperature)、各种不同的光所含的不同色素称为“色温”。单位为“K”。我们通常所用的日光型彩色负片所能适应的色温为5400K-5600K;灯光型A型、B型所能适应的色温分别为3400K和3200K。所以,我们要根据拍摄对象、环境来选择不同类型的胶卷,否则就会出现偏差色现象(除非用滤色镜校正色温)。  白平衡(White balance)、由于不同的光照条件的光谱特性不同,拍出的照片常常会偏差色,例如,在日光灯下会偏蓝、在白炽灯下会偏黄等。为了消除或减轻这种色偏,数码相机可根据不同的光线条件调节色彩设置,使照片颜色尽量不失真。因为这种调节常常以白色为基准,故称白平衡。  曝光(Exposure)、光到达胶片表面使胶片感光的过程。需注意的是,我们说的曝光是指胶片感光,这是我们要得到照片所必需经过的一个过程。它常取决于光圈和快门的组合,因此又有曝光组合一词。比如,用测光表测得快门为1/30秒时,光圈应用5.6,这样,F5.6、1/30秒就是一个曝光组合。  曝光补偿(Exposure Compensation)、用于调节曝光不足或曝光过度。  “Stop”、网上没有对应的中文词,英文全称是The unit of exposure。它只是一个衡量亮度的单位,但前提是必须有参照物。你不能说某个物体是3个Stop的亮度,但你可以说物体A比物体B亮3个 Stop。但是翻成曝光的单位也不完全符合它的本意。它是一个单位的亮度变化。但前提是必须有参照物。使用这种方法是因为没有标准的界限来限定明亮和黑暗。一块黑石头在很亮的地方看上去会比在暗处的灰色石头要亮。  模糊、画面不清晰。可能是由失焦,相机晃动等原因造成。  像素(pixel)、简单来说就是CCD/CMOS上光电感应元件的数量,一个感光元件经过感光,光电信号转换,A/D转换等步骤以后,在输出的照片上就形成一个点,我们如果把影像放大数倍,会发现这些连续色调其实是由许多色彩相近的小方点所组成,这些小方点就是构成影像的最小单位“像素” 。像素分为CCD像素和有效像素,现在市场上的数码相机标示的大部分是CCD的像素而不是有效像素。  分辨率(ppi/dpi)、指的是单位长度中,所表达或撷取的像素数目。和像素一样,分辨率也分为很多种。最常见的就是影像分辨率,我们通常说的数码相机输出照片最大分辨率,指的就是影像分辨率,单位是ppi(Pixel per Inch)。  红眼(Red eye)、数码相机在闪光灯模式下拍摄人像时,在照片上人眼的瞳孔呈现红色斑点的现象。在较暗的环境中,人眼的瞳孔会放大,此时强烈的闪光灯光线会通过人的眼底反射入镜头,眼底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血管是红色的,所以就形成了红色的光斑。防红眼是闪光灯的一种功能,是在正式闪光之前预闪一次,使人眼的瞳孔缩小,从而减轻红眼现象。  CCD、译为“电子耦合组件”(Charged Coupled Device),它就像传统相机的底片一样。CCD像素数目越多、单一像素尺寸越大,收集到的图像就会越清晰。因此,尽管CCD数目并不是决定图像品质的唯一重点,我们仍然可以把它当成相机等级的重要判准之一。  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功能相当于CCD。  AE锁、是自动曝光(Automatic Exposure)控制装置的缩写,AE锁就是锁定于某一AE设置,用于自动曝光时人为控制曝光量,保证主体曝光正常。  使用AE锁有几点需要注意、  手动方式或自拍时不能使用自动曝光(AE)锁。  按下自动曝光(AE)锁之后不要再调节光圈大小。  用闪光灯摄影时不要使用(AE)锁。  SM闪存卡、即Smart Media,智能媒体卡,一种存储媒介。SM卡采用了SSFDG/Flash内存卡,具有超小超薄超轻等特性,体积37(长)×45(宽)×0.76(厚)毫米,重量是1.8g,功耗低,容易升级,SM转换卡也有PCMCIA界面,方便用户进行数据传送。  光学变焦(Optical Zoom)、远距离拍摄时放大物体,因为取决于镜头的焦距,所以成像不影响画面清晰度。与数字变焦相反。  数字变焦(Digital Zoom)、只能将原先的图像尺寸裁小,让图像在LCD屏幕上变得比较大,但并不会有助于使细节更清晰。  单反相机(SLR)、摄影者可以从取景器中直接观察到通过镜头的影像。光线透过镜头到达反光镜后,折射到上面的对焦屏并结成影像,透过接目镜和五棱镜,我们可以在观景窗中看到外面的景物。这种结构完全透过镜头对焦拍摄的,它能使观景窗中所看到的影像和胶片上永远一样。  噪点(Noise)、数字图像中的“颗粒”,产生的原因往往是高ISO设置、长时间曝光、或在电脑上对曝光严重不足的图像进行过度的提高亮度处理。  Mega、英文中“百万”的前缀,如,百万像素(MP)。  饱和度(Saturation)、表示色彩鲜艳程度。  镜头光斑(Lens flares)、杂乱的光线会聚到屏上形成模糊不清的像叫光斑。  初学摄影的基础知识2  什么是光圈、光圈,就像一个水库闸门,闸门开的越大,泄出的水越多,光圈也同样道理,开的越大,进入光圈孔洞的光线也越多,光圈数值是用F来表示的,以后你看到摄影上的F值,比如F/2.8 F/4.5 F/10等,就知道这个说的是光圈值,是不是学到知识了?呵呵…这里大家要注意,F数值越大,其实是代表光圈越小,进光量越少,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小光圈。F数值越小,反而代表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大光圈。这点大家要尤其注意。另外,光圈的大小还会影响景深,大光圈,背景会虚化,也就景深浅,小光圈,背景比较清晰,也就景深比较深,远近都清晰。  什么是快门、快门,简单的表述就是“控制开启时间”装置,就像上面光圈知识点举的例子,水闸开启了,但要开多再关呢?这个就要由快门来决定了,快门用秒来表示,比如1/60 1/125 1/500 1/1600等等…利用好快门,可以拍摄到高速转动运动的物体,能及其清晰的定格住这个运动的物体,也可以借助快门时间,拍摄如丝般的水流效果,如梦幻般的星空等…这都是快门的功劳。  什么是ISO、ISO是相机的`感光度,简单来说,这个东西能帮助你提高照片亮度,不至于欠曝,但代价是照片随着你ISO数值的提高,噪点也会随之增多。ISO用数字表示,比如ISO100 ISO200 ISO500 ISO1600等等…数字越大,ISO越高,照片也就越亮。一般我们将ISO分为三档,分别是“低感光度,中感光度,高感光度”。低感光度一般在800以内,这样的数值,拍出来的照片在平时商用是可以接受的,画质比较顺滑细腻。中感光度在800-6400之间,这时的照片会有比较明显的噪点,这时你就需要考虑你照片是用来干嘛的,要放大多少,再考虑用还是不用这样高的ISO值。高感光度在6400以上,用这样的感光度拍照片,已经不求摄影艺术上的美感,而是拍到就好,这类照片往往内容胜过照片的艺术性观赏性,使用场合比如在昏暗的地方拍摄能起证据的画面等方面…  什么是焦距、焦距就是镜头上的标的焦段,用数字来表示,焦距越短,拍摄的视角就越大,焦距越长,拍摄的视角就越小。拍摄什么题材,就需要用什么焦段的镜头,比如拍风景,一般都是用24mm以下的广角甚至超广角镜头来拍摄,能很好的表现出大场景效果,是拍摄风景理想的选择。拍人像一般选择50mm 85mm焦段的镜头。  什么是对焦、对焦是指使用照相机时调整好焦点距离,通常数码相机有多种对焦方式,分别是自动对焦、手动对焦和多重对焦方式。  对焦也叫对光、聚焦。通过照相机对焦机构变动物距和相距的位置,使被拍物成像清晰的过程就是对焦。下面教给大家几个对焦小技巧1.拍摄时保持相机的稳定,可以借助三脚架,或者倚靠在固定物上,避免相机的抖动,达到快速对焦,否则一抖动,焦点又跑了。2.光线弱的情况下,相机自动对焦无法合焦时(无法合焦时,相机快门是按不下去的,当你发现按不下快门,说明相机无法对焦),这时你可以把镜头上的自动对焦开关拨到FM手动对焦端。  什么是景深、  这里我用通俗的语言给大家解释下什么是景深, 景深就是当镜头聚焦在被摄物上显示出清晰的影像,在这个被摄物一前一后两个方向一定范围内的物体都是可以被较为清晰的记录的,这个前后清晰距离的这个范围就是景深。景深的作用主要用来表达作者拍摄意图,能让观者视线引导到作者要表达的景物上去。  初学摄影的基础知识3  Q: 什么是数码“单反”相机?  A: “单反”相机是单镜头反光镜相机的简称,指摄影者可以从取景器中直接看到通过镜头的影像的相机结构。在单反相机的感光元件和镜头之间有一个反光镜,它将光线反射到光学取景器中,在按下快门的瞬间反光镜弹起,使镜头传来的光线到达感光元件。反光镜的运动速度非常快,即使是1/4000秒或1/8000秒的高度快门,取景器被遮挡也只是瞬间而已。  Q: 尼康相机和镜头中出现的“DX格式”是什么?  A: 除了部分专业相机,大部分数码单反相机目前仍在使用APS-C画幅的感光元件,也就是所谓的“APS-C”画幅。这种画幅的感光元件的尺寸与过去的“APS-C胶片”几乎完全相同,面积约为23.5毫米×15.6毫米,所以就笼统地称之为“APS-C画幅”。尼康将此规格称之为“DX格式”。  Q: “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是什么?  A: 大部分数码单反相机都以35毫米相机的镜头为基础。因此,为了与APS-C画幅的数码单反相机相区别,一般将感光元件和35毫米胶片大小相同的照相机称为“全画幅相机”,尼康将之称为“FX格式”。 由于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与一般的APS-C画幅相比,感光元件面积是其2.21倍,因此能拍摄出画质较好的照片。  Q: 取景器旁边的小拨盘是干什么用的?  A: 取景器旁边的小拨盘是用于调节取景器的屈光度的,相当于取景器的眼镜,让有近视、远视、老花等视力问题的摄影爱好者也能正常使用取景器。在有些相机上,该拨盘可能被取景器护罩(安装在取景器接目镜上的护罩)所遮掩。如果找不到该拨盘,可以尝试去除取景器护罩。近视时可将拨盘负向调整,远视则往正向调整。边观察取景器边调节,直到取景框内物体显示最清晰。  Q: 机身防抖和镜头防抖,两者中哪个效果更好?  A: 一般来说,镜头防抖和机身防抖的补正效果是相同的。防抖组件装载在机身内时,补正作业的位置位于光学系统的后端。而装载在镜头内时,则位于光学系统的中央。虽然位置略有差异,但对于防抖来说,更重要的是进行补正作业时的调整方法,所以尽管位置不同,效果差异不大。 但是,从使用的方便性来说,镜内搭载的“镜头防抖”更有优势。这是因为在取景器取景时,可从取景器内实时观察到补正效果,可以对被摄体进行仔细观察后等待拍摄时机。这种优势尤其在焦距超过400毫米的超长焦摄影及拍摄高速运动的动物或赛车时表现明显。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装载在机身内的“机身防抖”对任何镜头均有效,可以使所有镜头具有防抖效果,可以说既方便性价比又高。  Q: “景深预览”按钮有什么作用?  A: 拍摄时在光学取景器中看到的画面是镜头光圈全开状态下的画面。因此,如果将光圈收缩时,在取景器中预览的画面与实际拍摄出的照片相比较,其背景虚化等状况是不同的。为了在取景器中确认景深,可以一边注视取景器一边按下“景深预览”按钮。如果拍摄者在这时收缩光圈,取景器里的画面会变暗,但可以预览当前光圈下拍摄时的虚化情况和合焦范围。  Q: 为什么连拍数张之后会无法按下快门?  A: 数码单反相机拍摄的照片需要经过相机内部的影像处理器的处理后才能存储到存储卡上。最近,随着影像处理器性能的不断提高,相机的连拍速度也在提高,连拍张数也增加了。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感光元件的有效像素数也在增大,每张照片的数据量也随之增大,如果连拍的`话,有时影像处理器的数据处理速度就会跟不上。相机说明书在“最大连拍张数”中会说明影像处理器的数据处理能力。如果超出了它的处理能力,拍摄者就不能按下快门,无法再继续拍摄,所以需要预先确认影像处理器的数据处理能力。 而且,存储卡也有数据传输速度,如果速度慢,那么数据存储速度就慢,两次拍摄之间的间隔时间就更长。因此,我们建议使用传输速度较快的存储卡。  Q: 为什么照片中出现了光学取景器里没有见到的景物?  A: 如果仔细观察数码单反相机拍出的照片,就会发现照片的实际范围比透过取景器所见的范围要大。这是由于透过取景器所见的范围比感光元件的成像范围小而造成的。 如果将感光元件的成像范围看做为100%,那么透过取景器所见的范围与感光元件的成像范围之间的比值就叫做“取景器视野率”。如果想使取景器视野率达到100%,那么对技术水平和零件精度的要求很高,一般很难实现。因此,只有部分专业级高端相机的取景器视野率为100%,普通数码相机的标准视野率一般为95%。  Q: 为什么照片的四角会变暗?如何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A: 照片四角变暗的原因之一是镜头的“周边光亮不足”。镜头是由好几个凹凸镜组成的,所以有时候会出现画面中心部分亮,四周暗的现象,这一现象在变焦镜头中最为常见。 四角变暗的另一个原因在于滤光镜和遮光罩。比如说装了好几个滤光镜或者遮光罩没装正、镜头和遮光罩没有很好地咬合在一起等等都会造成画面“缺角”。焦距在广角端到标准之间的镜头多出现这种现象,在装滤光镜和遮光罩时一定要注意。  Q: 寒冷的地方拍摄时,电池的使用时间会减少,这是真的吗?  A: 在寒冷的地方使用数码单反相机,最大拍摄张数有时会变得非常少。这是由于电池温度下降所引起的暂时现象,并不是相机的故障。 在寒冷地区不仅可充电式锂电池的性能会大大降低,所有的电池都会出现这个问题。如果电池的温度升高,性能就可以恢复,所以可以准备几个备用电池。将备用电池放在口袋中,拍摄时经常更换电池,可使电池保持一定的温度,不至于对拍摄造成太大影响。 在寒冷地区拍摄,除了电池之外还必须注意另一个问题,即湿气凝结问题。当把相机从温度低的地方拿到温度高的地方时,不仅是镜头表面,相机内部也可能出现湿气凝结。要避免这种现象,最好先将相机放入相机包内,不要直接接触温暖的空气。  Q: 在更换镜头时,需要关闭相机的电源吗?  A: 在更换镜头时关闭相机电源是基本常识。一般的数码单反相机在打开电源时,相机和镜头都处于连接状态(通信状态)。而且,电源的开关还有复位功能,不仅能够检查镜头和存储卡的状态,还能够进行防抖补偿功能的初始化。 当然,即使是在电源打开时卸下镜头,相机也会检查镜头卡口的状态,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任何问题。但是,如果由于错误的操作造成相机系统的混乱,可能会错过某些宝贵的拍摄时机。因此,如果时间有富余,更换镜头还是应该遵守正确的“操作守则”,防止出现某些意外事故。此外,与更换镜头一样,更换存储卡最好也要在关闭电源的状态下进行。我们还是需要慎重对待,以防发生意外,造成数据的丢失。  Q: 镜头上面的“NORMAL”和“ACTIVE”两种防抖模式有什么区别?  A: “NORMAL”模式是最常用的防抖模式,上下左右四个方向上的抖动全都会进行补正。而“ACTIVE”则只对上下或左右两个方向进行补正,适合于追拍赛车等运动场景。  初学摄影的基础知识4  热爱生活的人多数爱旅行,热爱旅行的人多数爱摄影。摄影在扩展人类的视界和知识范围方面是一个很有用的方法。一个瞬间即逝的脸部表情,主体与环境之间突然出现的美妙关系,或是一个微小事物的放大,一个快速动态的“冻结”等等,使人们在闲暇时可以慢慢欣赏或仔细研究。  花钱可以买到一台自我喜爱的相机,但想要拍出好的照片就不太容易了。因此,掌握相机的基础知识,对于那些非美盲的旅行者尤为重要。下面分享单反相机的44条基础知识,希望对你有用。  01、要常常重设你的相机设置  有时候你看到了可以成为一张好的照片的场景,却却因为相机感光度和饱和度还停留在上一张照片拍摄的数值从而错失机会更让人沮丧的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要依靠检查和重置。关于你相机的设置都需要在拍摄完一张照片后更换,从而将每一次拍摄最佳照片的机会,留给下一次的拍摄。  02、要格式化,而不是删除  格式化你的记忆卡是将它的所有数据擦掉,从而重新记录任何有关相机的信息。而删除你的图片则不是。因此,永远记得格式化你的记忆卡,从而将数据资料损坏的风险降到最低。  03、更新你相机的固件  固件是在相机内传输图像、设置全机参数甚至是决定哪些功能是使用者可以操作的软件。要时常查阅你的机器制造商的网站,确保你的单反相机的固件是最先进的。  04、给你的相机充电  不要总是假设你相机的电池是充满电的,要确认它是充满电的。在出行前给你的电池充电,从而确定你的电池是能量充足的。去投资购买一块备用的电池,如果你常发现自己的拍摄频率超过了一块电池所具备的拍摄时间。  05、设置图片分辨率大小  大多数时候,不论被摄物是什么,你都使用相机提供的最大图片分辨率进行拍摄。但是这样是必要的吗?有的时候,小一些的图片分辨率其实已经满足你的需要了。有时,降低图片分辨率不仅可以使你的记忆卡拍取更多的图片,还能增加你的拍摄速度。如果你拍摄的是体育图片,那么降低分辨率将帮助你避免因为相机清理缓冲区而造成的延时。  06、文件格式、RAW?JPEG或者两者兼顾?  如果你想对图片做后续的操作和修补,RAW格式因为拥有高度的色位深度从而成为最好的选择。然而,RAW格式相比其他图片格式是所占内存要更大,因此在使用此格式时需要更长的时间拍摄图片,而在对写图片进行印刷时,也需要对他们进行再加工。JPEG格式,从另一方面说,是在拍摄时同时在相机内进行数据处理的,因此你可以立即打印或者分享它们。而且,你可以使用更快的速度,更长时间的使用这个格式进行多张连拍。如果你不后期对图片进行大规模和根本意义上的改变,你会发现这两种格式之间几乎没有差别。  至于最终的选择,在拍摄速度不是很重要的情况下,可以两者都选择。大多数的数码单反相机都是可以选择图片格式的,然后你可以在电脑上决定要对图片进行什么处理。需要确保的是,你带了一张备用的内存卡。  07、测试你的设备  专业的摄影师在没有进行专项拍摄时,总是把很多时间花在对他们相机的测试上。这可以是对一个新镜头的最佳焦距段和快门速度的测试,也可以是对相机ISO和白平衡在什么数值下会取得最好图片结果的测试,或者是对动态范围内传感器极限的测试。你也可以像他们一样对你相机进行测试,从而得知你相机最优良和最薄弱的部分。这样做并不是为了得到最佳的图片,而是通过对你的装备进行测试从而更加了解它。或者,你也可以尝试实验一些你今后或许会使用的新技术。  08、不要吝啬使用三脚架  一个好的三脚架如同黄金一样有价值,所以不要吝啬购买它所需的花费。20英镑购买的三脚架不会使用太久,也不能很好的完成它的使命。一个良好的脚架可以给你多年优良的服务,从而将这项花费变成一项明智的投资。当然,不要忘记将它带在你的身边,否则....  09、手持或者三脚架拍摄  将相机置放到三脚架上的简单行为会降低你的拍摄速度,而这足够让你更加专注于你拍摄的事物和所想取得的拍摄效果。同时,每次拍摄都把相机放在三脚架上会减少你的创造力,可以在每次拍摄时大胆的将两种方式结合起来。如果你是个虔诚的三脚架使用者,你可以尝试在拍摄时远离三脚架,然后看看拍摄结果。如果你常常在旅行时不随时携带三脚架,带上一个脚架看看降低拍摄的速度会给你的摄影结果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10、学会利用周围辅助物  你不完全需要一个三脚架来固定你的相机,你可以从背靠着墙或者树来获得支持,从而避免拍摄时机身的晃动。同样,一袋豆子或者一袋米也同样可以提供更加稳定的拍摄平台。  11、修正水平线  水平是在地平线的基础上发现的,这也是这个词得名的原因。如果你的相机有内置水平功能,请使用这项功能。如果没有,你只需很小的投资就可购买到一个热血超级水平仪。它将为你节省大量的图片拍摄完成后在photoshop里修正的时间。很多数码单反相机在拍摄时都可以激活在实时取景框里出现的网格,从而轻易获得水平功能。或者,使用横穿取景器的自动对焦点也可以得到相同的效果。  12、仔细检查你的装备  这或许听起来很平常,但是如果你需要离家进行远途拍摄之前,请检查你的摄影包。你或许会会带上你的相机、镜头和三脚架,但是如果你携带的是一个简易三脚头,它能否适合你的三脚架或者相机底座呢?如果你使用的是COKIN或者LEE的滤镜,你是否携带了正确的口径的配接环呢?这些细小的事情往往比主要设备更加容易破坏你的旅程。  13、自动对焦还是手动对焦?  过度依赖你相机的自动对焦功能是很容易的事情,然后,在一些情况下手动对焦则是更好的选择。比如在赛跑中对迅速移动的物体重新聚焦,或者对某一局部细节描写的微距摄影。  14、你该选择什么样的AF对焦点  数码单反可能有很多令人混乱的AF聚焦点让你选择,但是大多数时期的拍摄你只需要一点,那就是中心的那一点。将这一点放在你的拍摄主体上,半按快门去锁定焦点,然后开始拍摄你的照片。  15、购买镜头  不好的镜头永远是不好的,不论你将它放在什么相机上。因此,在你决定淘汰你的老数码单反相机前,问问你自己是不是投资一个新镜头更好?更高的像素和更智能的功能或许听上去很吸引人,但是更快更更大口径的光圈和更高质量的光学成像效果,将更长远的在现有的相机基础上帮助你拍摄更优秀的照片。  16、手动对焦镜头  大多数数码相机(尤其是尼康和宾得)对于从35毫米胶片的时代遗留下来了大量的镜头是可以兼容的,他们在电子时代也可以继续使用。而且这些十分便宜的镜头是你扩展不懂焦距段镜头的最佳选择。从另一方面来说,一些镜头的成像质量是好于其他镜头的,而唯一将这些好的镜头从坏的镜头中分辨出来的方法是将不好的镜头淘汰掉。大体来说,变焦镜头和广角镜头的成像质量是最差的。此外,对于需要手动聚焦的镜头,相机自带的测光方式是不可预估和不可靠的。然后,在某些情况下,一些手动对焦的镜头性价比是相当出色的。  17、选择什么样的焦距段  广角镜头可以增加从远到近的物体上的视觉距离感,而长焦镜头则会压缩这种镜头的透视感。在拍摄时根据自己的拍摄需求选择镜头的焦距,远远胜于随随便便使用一个能够囊括所有景物的焦距段镜头。  18、使用超焦距  如果你想把你镜头的景深使用到最大限度,手动将镜头调到超焦距段,从超焦距点开始,从超焦距点的一半距离到无穷尽时你所取得的图像都将是清晰的。  19、检查相机的框边  大多数的单反相机的取景器并没有完全的显现出你所拍摄的图片,所以你不想被拍摄的物体会很容易出现在你的画面里。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的最好方法是在你拍摄完照片后从相机的LCD显示屏里检查你的照片。如果画面里有任何你不喜欢出现的景物,你只需要校正你的取景,并再次拍摄。  20、在你的需求外更多的拍摄  即使是拍摄静态物体,也可以考虑使用相机的连续拍摄功能。由于云彩在风景内移动而产生的光线微妙变化,或者被摄人物换了一个表情都可以被列为因为只拍摄一张图片而错失了经典瞬间的范例。因此,选择连续拍摄功能,然后从中选出最佳的图片。  21、预先设置曝光模式  严谨的摄影师或许并不赞成,但是你相机的曝光设置模式是不可以被浪费的。景物拍摄模式会设置小光圈并增加色彩饱和度,人像摄影模式融合了宽泛的色彩饱和度和柔和的色彩。两者都可以达到事前拍摄他们的目的,这有助于理解预设参数的功能和开发这项功能的创造力。  22、不要忘记相机的程序转化  常常,相机的自动模式被使用者严重低估,P模式有光圈优先和快门优先两个半自动模式组合。如果你想要大光圈,轻松的变换程序就可获得。如果你想要慢一些的快门速度?那么就转到相反的方向吧。  23、光圈优先和快门优先,哪个更好  简单的说,光圈控制画面的景深而快门控制拍摄照片的时间。不清楚你应该如何选择?在这两项中选择你的拍摄图片注重的方面,然后把这个方面列为优先选择项。  24、确定你相机的动态范围  除非你知道你相机传感器的动态范围,否则在拍摄画面时,你很容易丢失掉场景中的亮部和暗部细节。有很多种方法可以测试你相机的动态范围,其中DxO实验室的研究方法曾经测试过众多单发相机,你可以使用他们的数据进行指导。  25、尝试使用包围曝光  你或许可以使用后期制作软件来修正你的图片曝光,但是增强曝光不足的照片会增加图片的噪点,而想要修复曝光过度的照片则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你不是很肯定使用那种曝光参数,使用包围曝光将保证你至少获得一张曝光正常的照片,即使你选用的是RAW格式也可以使用这种曝光方式。  26、研究直方图  当你的数码相机LCD屏幕显示的某张图片曝光非常完美时,那并不一定能完全相信。在明亮的环境中,图片往往比它们实际的亮度显得黑,当在夜晚查看屏幕时,图片则会显得比它们的实际亮度亮,即使它们已经有一些曝光过度了。直方图是唯一可以确切表现出你的图片曝光是否正常的途径。在拍摄时需要避免的是舍弃高光和暗部阴影,如果直方图位于数值范围的左边,则可以考虑降低曝光,并再次拍摄一张图片。  27、对高亮度部分进行曝光  还原曝光不足的阴影部分的细节比修饰曝光过度的高光部分要容易很多。所以,当反差对比强烈时,要首先保持高光部分的细节呈现。  28、锁定中间色调  相机的图像测光模式可以处理大部分的场景,特别是局部测光模式和点测光模式在拍摄大面积明亮和大面积暗部的情况下是非常有帮助的。你可以使用它在就近的物体中读取中间色调,比如人行横道或者草地。  29、对对比进行评估  当你能精确的读懂曝光数值时,你可以用你相机的点测光去决定场景中的曝光亮度对比。从最亮的高光部分和最暗的阴影部分分别取一个读数,超过了你相机的动态范围,那么你必须接受从舍弃亮部、暗部或者这两个部分一同舍弃。或者你可以按照亮部曝光、暗部曝光分别拍摄两张HDR(高动态值)照片。  30、拍摄高动态范围值照片  测试拍摄HDR图片的曝光范围,可以使用光圈优先模式分别从场景中最高亮度和最低亮度部分取得两个数值进行试验。切换到手动档,设置光圈大小,用你的点测光按顺序作为高动态范围值的起始点和结束点。校准快门速度,并停留一次直到你覆盖了所有的曝光范围。(阅读我们的高动态摄影指导,以便了解如何使用二次曝光拍摄高动态图片,或者阅读21个高动态摄影范例)  31、使用渐变滤镜平衡曝光  你可以使用中间密度的渐变滤镜来平衡地面和天空的亮度,从而在你的风景摄影中舍弃毫无特色的天空。最好的是你拥有一系列配套的渐变镜和滤镜,可以再不同条件下使用。作为一种选择,可以在拍摄场景时使用两种曝光参数,一种按天空亮度曝光,一种按前景曝光,然后再后期图片处理软件中将它们混合起来。  32、使用灰镜延长你的曝光时间  如果你想延长你的.快门曝光时间,中密度灰镜是不错的选择。同时,它们也常被用来控制快门大小。三次曝光减光镜可以让你三次打开光圈,从而加深你景物的景深,在明亮的环境中也同样可以实现。  33、偏光镜  偏光镜的功能不是数字在线图片,而是帮助户外摄影师在拍摄中避免反光和加剧图片中蓝天的效果。别在价格上节省,负责,你就将在图片质量上大打折扣。  34、黑和白、前期还是后期  如非你明确想要从记忆卡中打印出一张黑白照片,要不拍摄彩色照片再在后期软件中将它变成黑白会使你更好的掌握拍摄过程。如果你决定使用JPEG格式拍摄黑白照片,不要忘记在相机滤色系统中中,红、橙、黄*可以给无聊的天空增加戏剧效果,而且橙色还能在人像摄影中帮助消除色斑和污点。  35、使用预设白平衡功能  因为是在相机内部进行处理的,所以如果你想让你的JPEG格式图片颜色正常的话只能在拍摄图片时预先设置好。因此,使用你相机的预设选项(白天、阴影下、钨丝灯条件中等)替代自动白平衡。当然,如果你使用RAW格式拍照,那么你大可以放心的使用自动白平衡,然后再在后期处理时修正你的图片。  36、白平衡包围模式  如果你的图片是JPEG格式,你可以使用白平衡包围模式进行拍摄。JPEG格式能最小的占用你内存卡的空间,并且可以节省大量修正白平衡不正确图片的时间。  37、使用错误的白平衡  有意的设置错误的白平衡可以给你的图片增加不一样的色彩。如果你将白平衡设置在钨丝灯照度选项,在白天拍摄,图片会是蓝的,反过来,在钨丝灯条件下使用白天的白平衡选项拍摄,图片会偏橙。在落日里,使用自动白平衡会相机是可行但,但是使用另一种效果会给图片带来全面的暖色调,这也正是你想捕捉的。这是使用阴天模式带来的小“诡计”,它的功能是暖化冷色调的场景。  38、设定一个色彩的标准  如果你希望图片的色彩从头到尾始终如一,设定一个色彩标准在正数的第一帧画面里。当相机开始处理图片时,设置灰点值(同时设定黑点和白点值)作为标准的参照数,你的相机内置软件将在后续的一系列相片中对你设置的色彩标准进行匹配。  39、使用机带闪光灯  机带闪光灯可以用来提亮暗部细节,但是也可以被用来创造富有戏剧性的图片。使用你相机的曝光补偿功能,在整体上降低曝光二分之一档,然后增加闪光曝光补偿二分之一档平衡曝光(一些相机允许你在不影响闪光灯曝光的基础上修正背景光,在这种情况下你不需要增加二分之一档的闪光灯曝光)。在这张闪光曝光占主导的照片中被照亮的主体会良好的呈现在精致的暗部背景中。  40、关闭相机的闪光灯  将闪光灯远离相机会转变你的人像拍摄效果,特别是你使用一盏专业有的由相机无线控制的闪光灯。你可以尝试使用反光板来减低线条很硬的倒影。  41、高速闪光灯  闪光灯曝光的持续时间大大的短于你相机的曝光时间,这使得它将高速度的事件拍摄变得“凝固”。最简单的起步是拍摄水滴掉落,你所需的设备仅仅是一间黑暗的房子,一个闪光灯和一颗耐心。跟着指导来做惊奇的水滴摄影,开启你高速闪光摄影的第一步。  42、使用你的相机拍摄视频  有摄影功能的数码相机使用CMOS传感器,利用一个“滚动”快门拍摄录像,而它将会给你的拍摄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滚动快门按照顺序对每一帧画面进行逐一曝光,从上到下,工作原理和扫描仪扫描文件相同。如果相机在拍摄过程中不移动,则不会产生问题。如果相机在录像时摇移镜头,特别是水平的移动,同一水平面上的单张图片则会变形。手持相机并使用长焦镜头会加剧这一现象的产生,因此,最好使用三角架和广角镜头。使用CCD原件的传感器则因为它们使用球形的快门而不受影响,他们将每一帧画面整全面的同时间的拍摄下来,就像是拍摄静态图片一样。  43、选择视频的帧频率  大多数有视频功能的单反相机都提供一系列的视频帧频率供你选择。在英国,电视的制式是PAL制的,每秒钟有25帧。如果你需要在电视上播放你拍摄的视频的话,在拍摄时你需要考虑你视频的制式。此外,如果你的相机功能允许,你可以使用50帧创造慢镜头效果。当视频以25帧每秒的速度进行播放时,它看起来会是以影片两倍的速度播放。因此,一分钟的画面,会被播放两分钟。另一个可以考虑的帧频率是24帧,标准的电影帧频率。虽然一帧的差别听上去不是太多,但是已经足够创造给许多电影制造商和电视制造们喜爱的电影镜头了。  44、更换镜头  有很多关于镜头积尘的谈论(一些细小的微尘停留在你相机的传感器上,从而在你的图片上形成污点),一些摄影师有些偏执的热爱更换镜头,因为那是数码单反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在更换镜头时,有一些简单的防范措施。在更换镜头时要保持相机的关闭,因为关闭相机可以防止传感器上的静电荷吸引微尘。避免在风吹雨打的地方更换相机,同时确保你需要更换的相机保持在准备好的状态。最后,确保相机的镜头接入口在更换镜头时向下放置,以避免灰尘掉落其上的风险。  初学摄影的基础知识5  1、巧妙打光得以突显金属质感  金属表面容易反光,而且会把周围环境中的物体反映到金属表面上,所以拍摄金属一般都是在昏暗环境里操作,用全包围式或半包围式打光都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拍摄金属物品重在突显金属的质感与立体感,应根据金属色彩选择单一的背景,以便有效地突显主体。  2、逆光展现玻璃通透的质感  逆光拍摄是将被摄体置于相机和光线中间的一种拍摄方式,属于比较难掌握的光线。不管是人物摄影或是风景摄影,运用逆光展现被摄对象是常用的拍摄手法之一。在静物摄影中,利用此方法有利于表现玻璃制品通透感以及玻璃的造型特色。  3、利用阴影表现展览品的厚重感  出于保护展览品的需要,博物馆内的灯光亮度都较暗,因为光线越强,对展览品的损伤就越严重。我们在使用数位相机拍摄展览品时,博物馆通常不允许使用闪光灯,且闪光灯在拍摄时也会破坏画面效果。因此应借助现场光线,利用大光圈进行拍摄,将博物馆真实的光影效果呈现在画面中,结合阴影可表现出展览品的厚重感。  4、利用倒影增强立体感  成功的静物摄影作品,不止需要画面的曝光准确,还要突显物体的质感以及立体感,给人真实的感觉。拍摄展览品时,由于室内的光线比较暗,使用相机的内建闪光灯直接闪光会由于反光而造成画面效果不自然。这时,测光就显得尤其重要,镜头前强烈的明暗反差和光影变化能够突显展览品的视觉效果,此时应选择点测光模式对拍摄对象测光。为了让画面色彩正确,还要适当调整白平衡,还需要利用较大光圈和低速快门来表现物体的质感,并借助光影效果表现物体的立体感。  5、使用柔光翻拍图片  除直接拍摄景物对象外,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对已有的照片进行翻拍。要翻拍时,要保证光线充足且柔和。拍摄时要将翻拍的对象平放在桌面上,让其均匀受光,拍摄者还要注意避免手持相机时的震动。翻拍的镜头应选择没有像差且解析度较强的镜头,以求得最佳的解析度。  在阳光下进行翻拍时,太阳光线充足,可快速对焦并拍摄,也可加用反光板,但要防止阴影的产生。拍摄完成后还可以藉由软体作后制调整,让画面的影调色彩更饱满。  6、搭建简易静物摄影棚  在拍摄静物时,在家就可以搭建摄影棚。首先要确定摄影棚的大小,根据所需大小搭建简易式摄影棚,利用白纸或者白色透光性好的`布料,组成如左上图所示的形状。接下来根据被摄体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纯色背景或者卡纸,再利用台灯或者手电筒为被摄主体打光,同时可将白色卡纸作为反光板使用。  7、使用柔光表现反光率高的物体  柔光是指照射在被摄体上不会产生明显阴影的光。它属于漫反射性质的光线,光源方向性不明显。一般来说,柔光照明的面积较大,光线比较均匀,使用柔光拍摄的画面影调平和。对于反光率较高的物体,如玻璃、金属、水面等,常常使用柔光进行拍摄,这样有利于避免反光破坏画面效果,同时还突显出被摄主体的特点。  拍摄玻璃制品时,拍摄者利用窗外照射进来的柔和光线进行拍摄,突显出主体的质感。同时,横幅的构图方式,增强了画面的透视感。  8、使用硬光突显静物立体感  利用硬光拍摄的物体都具有明显的阴影,被摄体有明显的受光面和背光面,获取的画面明暗反差较大,对比强烈。透过利用这样的光影效果拍摄粗糙的物体时,能将其质感真实地表现出来,同时突显被摄体的立体感。  拍摄木质品,在侧光的照射下,画面形成明显的阴影,明暗反差增大,主体的立体感增强,色彩也得到了真实呈现。  初学摄影的基础知识6  1拍摄用滤镜有哪些种类?  A: 使用“拍摄用”滤镜可以呈现出各种特效 。比如,在直接拍摄水或玻璃时,由于其表面有反光,照片的色彩会变得不鲜明。“PL(偏振)滤镜”就可以抑制表面反光,让色彩更加鲜艳,如果用它拍摄蓝天或树叶等,可以让天空更蓝,树叶更翠绿。此外还有可以让照片整体变得更轻盈的“柔焦滤镜”等等。需要注意的是,滤镜的口径必须要和镜头口径配套。因此在选择滤镜时,不仅要确认滤镜的种类,还要确认它的口径。  2闪光灯的光线强弱可以调节吗?  A: 调节闪光灯发光量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闪光灯自身上调节,TTL测光是通常使用的手段。因为这种方法是在闪光灯自身上进行调节,所以不论光圈如何调整全都有效。因此,不必担心在景深等方面受到限制。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调节光圈值和ISO感光度调节接收光量,这是在使用不能进行调整输出功率的闪光灯时的一种有效的技巧。在这种情况下,虽然闪光灯的发光量是一定的,但通过调节光圈值和ISO感光度,可以选择适当曝光,避免死白、死黑现象的出现。但是,因为这是手动调光,所以每次调节相机和拍摄对象之间的距离,都需要再次进行调整。如果提高ISO感光度,还能够延长闪光灯光线的有效距离。  3闪光灯的“闪光指数”是什么?  A: 闪光灯指数是表示闪光灯的发光量(光线强弱)的数值。这个数值越大,闪光灯就能照的越远。而且,闪光灯光线的到达距离可以通过闪光灯指数的数值、F值(光圈)、ISO感光度三者计算出来。如果用“GN”表示闪光灯指数,“F”表示光圈,那么计算公式如下(单位米)、到达距离=GN÷F×ISO/100。一般的数码单反相机搭载的内置闪光灯的闪光灯指数是“12”。在ISO感光度为100时进行拍摄,F4时到达距离为3米,F5.6时到达距离为2.1米。在ISO感光度为200时进行拍摄,F4时到达距离为6米,F5.6时到达距离为4.2米,是ISO感光度100时的2倍。  但是在多数情况下,数码单反相机的闪光灯是自动调节输出功率的,因此很少有人会意识到闪光灯指数的存在。此外,快门速度对闪光灯有效距离完全没有影响。  4遮光罩是必备品吗?  A: 遮光罩是摄影的必备物品。要想拍出美丽的照片,最重要的就是只让参与成像的光线进入镜头。使用遮光罩可以遮挡各个方向射向镜头的干扰光线,仅仅保留来自拍摄对象方向的光线。在拍摄过程中如果有干扰光线进入镜头,就会在镜头内引起杂乱的内反射,造成照片对比度低下、画面不清晰等情况。  顺便一提,有些镜头的遮光罩上有小窗。在使用能抑制拍摄主体表面反射的`PL(偏振)滤镜时,需要通过旋转PL(偏振)滤镜来控制画面效果。这时如果安装遮光罩,在调整PL(偏振)滤镜时会很困难,而遮光罩上的小窗就是为了在这种情况下更方便地旋转PL(偏振)滤镜而设计。  5闪光灯的前帘同步、后帘同步有什么区别?  A: 前帘同步指的是当前帘打开,闪光灯就开始照亮被摄物体,然后相机进行曝光。后帘同步指的是当前帘打开,闪光灯先不闪光,而是等到后帘关闭前的一瞬间,闪光灯才闪光并完成曝光。  当拍摄静止物体时,画面中的主体不存在运动轨迹,所以这两种闪光方式的作用是一样的,都是保证主体和背景都曝光正确。但是在用低速快门在傍晚、夜间或室内拍摄动体时,如果用前帘同步,当闪光灯闪光后,由于被摄体还在移动,所以会在曝光位置前方留下被摄体移动的虚影;但如果用后帘同步拍摄,虽然仍然会拍下被摄体移动的虚影,不过闪光灯是在后帘关闭之前才闪光,所以能把被摄体拍得很清楚。【初学摄影的基础知识】相关文章:初学摄影入门基础知识08-11初学电脑基础知识打字08-19初学摄影入门知识大全08-02初学摄影入门教程大全07-19影视摄影基础知识03-09摄影光线基础知识04-02摄影基础知识问答09-14摄影影调的基础知识10-09摄影技术的基础知识02-02
写在前面
我个人对尼康这个品牌还是挺有感情的,所以想先说一点题外话,简单介绍一下我与尼康这几年的故事,还有拍的一些片子。技术一般,片子可能也难登大雅之堂,跟大神们比不了,只是单纯地因为热爱摄影,想用照片记录下一些回忆。
最开始的标题的图片想了半天,本来打算用单反机皇D850或者目前最强的Z9机身的照片,但是后来觉得最能体现尼康光学大厂的应该是Z 58 F0.95 Noct,夜神这个镜头。所以就最终把图片换成了这个。一、我与尼康
我与尼康的故事要从2016年说起,我的第一台可换镜头的相机是尼康的D7200。当时是2016年的6月份,因为我准备7月份去新疆和青海旅行,想买一台专业一点的相机来记录旅途的风景。当时的我完完全全是个小白,对于相机、镜头这些完全不懂,自己也在网上摸索着查了一些资料。由于那时主流的还是单反,所以我就在佳能和尼康里面进行选择,也不懂什么是APS-C和全画幅,自己的预算也只有6000左右,对比了一下,最终决定在佳能80D和尼康D7200里面选择一个。然后看到有些人说尼康的宽容度好,适合拍风景,而且同样的价位,尼康的机子性价比更高。所以就选择了尼康D7200。由于我买相机之前本来就自学过一点后期技术,所以前期拍raw文件,后期用PS的ACR插件这些基本的流程还是知道的。花了十几天时间熟悉了一下相机的基本操作,买了个100多块钱的三脚架,搭配一个1000多块的适马18-200 F3.5-6.3的狗头天涯镜,就这样去了新疆。然后就第一次用D7200加上狗头和100多块的三脚架这套装备,拍到了很多漂亮的风景。特别是第一次拍到银河的时候,别提有多兴奋了。喀纳斯禾木村 D7200+适马18-200 f3.5-6.3新疆喀纳斯银河
D7200+适马18-200 f3.5-6.3 喀纳斯月亮湾 D7200+适马18-200 F3.5-6.3新疆赛里木湖 D7200+适马18-200 f3.5-6.3后来我又在2018年去了云南,因为我准备以后升级全画幅,所以去云南之前直接买了全画幅的尼康F卡口适马14-24 F2.8这个超广角,拿来用在半幅机D7200上面,然后又从适马的微信公众号上面借用了20mm F1.4这个头,准备拍星空,三脚架也升级了,买了曼富图的190系列铝合金脚架和三维云台。可惜云南的天气不给力,没有机会拍到星空,不过20mm F1.4这个头在使用过程中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云南泸沽湖 D7200+适马14-24 F2.8云南泸沽湖 D7200+适马14-24 F2.819年跟表弟自驾去了川西,由于之前使用20mm 1.4这个头给我的感觉非常不错,所以去川西之前我专门去闲鱼买了一个二手的适马20mm F1.4,准备这次去川西好好拍一下星空。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后面确实拍到了。川西·新都桥 D7200+适马18-200 F3.5-6.3川西·稻城亚丁 牛奶海
D7200+适马14-24 F2.8川西·稻城亚丁 五色海
D7200+适马14-24 F2.8川西·稻城亚丁 D7200+适马14-24 F2.8川西·稻城亚丁 D7200+适马20 F1.4川西·稻城亚丁 D7200+适马20 F1.4川西·稻城亚丁 D7200+适马20 F1.4后来在2020年双11我买了尼康Z7陪了我4年的D7200终于暂时退役了,不过后来疫情一直反复,我也没机会出远门,我也在考虑了一段时间之后,把适马14-24 F2.8这个头卖掉了。换了Z7之后没机会出去,所以也没能拍一点像样的片子,只能在武汉本地拍一拍。下面这些都是换了Z7之后拍的武汉中央商务区
尼康Z7转接适马20 f1.4武汉龙王庙公园龙王阁
尼康Z7+FTZ转接适马40 f1.4武汉东湖樱花园 尼康Z7+FTZ转接适马40 f1.4武汉·长江大桥 Z7+FTZ转接适马14-24 F2.8武汉·长江大桥 Z7+FTZ转接适马40 F1.4武汉 Z7+FTZ转接适马40 F1.4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再去川滇藏青疆这些地方,拍出好看的片子吧2022.8更新2022年7月,我去了一趟西藏。自从2020年疫情以来,我就没出过省,这次终于有机会出去旅行拍片子了。这是我第二次进藏,上一次还是9年前。这次去西藏拍到了很多不错的照片,在这里也顺便发几张自己比较喜欢的片子吧,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这次去西藏旅行带的相机是尼康Z7,这也是我换了Z7之后第一次出远门拍照。这次去的是阿里南线,我会经过羊湖、珠峰大本营、冈仁波齐、玛旁雍错等等,沿路的风光都非常漂亮,所以我在镜头上面的准备也比较充分,自己带了适马40 f1.4 ART、尼康Z85 f1.8S这两个定焦用来拍人像。除此之外,我还租了两支镜头,分别是尼康Z14-24 f2.8S和尼康Z 100-400 ,前者负责超广角风光和星空的拍摄,24端还能兼顾拍环境人像;后者拍风光和兼顾野生动物。这个搭配从焦段上面来看还是比较完善的。既然是去西藏,到了拉萨首先当然就是拍布达拉宫了这一张用了ND镜长曝光,所以街道上面只留下了车灯的轨迹,没有留下人和车的残影,拍得比较随意,算是打卡照吧拉萨布达拉宫广场 尼康Z7+尼康Z14-24 f2.8羊湖依然是颜值担当,虽然已经看过喀纳斯、泸沽湖、牛奶海、五色海等,我个人觉得羊湖仍然是我心目中的NO.1西藏 羊卓雍措 尼康Z7+尼康Z14-24 f2.8下面是离开羊湖路上看到的某无名雪山的山顶,用的Z100-400的400端拍的,这个光影很好看,后期简单调了一下西藏无名雪山 尼康Z7+Z100-400然后就是冈仁波齐了,可惜去的时候天气不太好,是阴天,后期修图的时候强行加了一些光影的效果,显得有层次一些西藏阿里 冈仁波齐 Z7+100-400拼接这张图是从冈仁波齐去扎达土林路上拍的,有时候美丽的风景并不一定在景点,而是在路上尼康Z7+尼康Z14-24 f2.8这里顺便说一下,扎达土林和古格王朝的风景一般,但是非常适合拍人像,喜欢拍照的小姐姐建议准备红色衣服和围巾之类的,拍照效果非常好。我平常很少拍人像,都觉得这两个地方非常出片。为了保护隐私,还是给小姐姐打个马赛克西藏阿里 扎达土林 尼康Z7+Z14-24 f2.8西藏阿里 古格王朝
尼康Z7+尼康Z14-24 f2.8路上也用100-400的长焦镜头拍到了一些野生动物,像野驴、藏原羚等等这个藏原羚距离有点远,用了400端也不够,还好Z7像素还比较高,后期裁切了一下西藏阿里 尼康Z7+尼康Z100-400最后就是珠峰了,我是从萨嘎到的珠峰。上一次2013年来珠峰带的卡片机,拍不出星空,这一次带了好的设备,终于可以用相机把这些都记录下来了白天的珠峰云雾缭绕,难以看见其真容。随着夜幕降临,喧闹的人群也逐渐散去,周围只剩下我一个人,珠峰也露出了它的真实面貌。此刻星空璀璨,天地寂静。我默默注视着珠峰,拍下了下面这些画面下面请静下心,慢慢欣赏吧西藏日喀则 珠峰大本营 尼康Z7+14-24 f2.8西藏日喀则 珠峰大本营 尼康Z7+FTZ转接适马40 f1.4 ART西藏日喀则 珠峰大本营 尼康Z7+14-24 f2.8西藏日喀则 珠峰大本营 尼康Z7+14-24 f2.8西藏日喀则 珠峰大本营 尼康Z7+14-24 f2.8
24端拼接其实在大本营拍摄珠峰星空,除了银河拱桥需要接片之外,直接拍摄并不需要太广的镜头,第一张的视角是14-24的24端,上面第二张我就用的适马40 f1.4拍的,所以40焦段都能拍照片就不继续放了,想了解尼康品牌历史的朋友,可以看看B站的视频,传送门我放在下面我与尼康的故事就先说到这里,下面正式开始介绍尼康Z系列的机身和镜头。如果有拍摄或者器材方面的问题也可以走付费咨询二、尼康Z系列机身
单反我就不想介绍了,毕竟已经2023年了,F卡口基本上已经停止更新,有些镜头也已经停产了。目前尼康、佳能、索尼这几家都把主要精力放在无反和镜头的研发上面,所以确实不太推荐这个时候买单反。下面主要介绍的是Z系列无反,尼康Z系列主要有下面这些机型半画幅:Z30、Z50、ZFC全画幅:Z5、Z6、Z62、Z7、Z72,当然还有Z91.半画幅Z50尼康Z50是最早出的Z系列APS-C半画幅机型,它的CMOS貌似跟D500是同一块,由于当时Z口的镜头群还不完善,所以Z50刚推出的时候会很尴尬,机身确实是还不错,但是可用的Z卡口半幅DX镜头太少了。感觉尼康不想完全放弃APS-C市场,但是又忙于开发全画幅镜头,所以就匆匆忙忙出了个Z50,却没有做好配套的镜头,这部分我放到后面镜头部分再详细讲。抛开镜头群只看机身的话,Z50有着2088万的像素,expeed6处理器,机身只有395g,视频能拍4K30P,而且这块CMOS高感也不错,Z50的机身性能综合来说其实是非常优秀的。当然它也不是没有缺点,比如快门速度最高只能到1/4000秒,只有单卡槽,连拍11张只能在12位的raw格式或者只拍jpeg的模式下才能用,如果拍14位的raw就最高只能达到9张每秒。还有就是Z50的翻折屏也不错,可以直接下翻180°,不如其他品牌的翻转屏那么好用,但是也勉强够用了。这个看似并不起眼,但是要知道,作为旗舰的Z7也只能翻折成下面这样而已ZFCZFC是2021年新出的半画幅无反,复古的外观非常好看,好像卖得也确实不错,可以看出一向直男的尼康终于开窍了。懂得了除了性能之外,颜值也是很重要的。除了复古的外观之外,尼康还提供了更换不同颜色的饰皮的服务,这波操作确实让我没想到,尼康的市场部看来真的开始做事了。说完了外观,再来看看机身性能,因为这个跟Z50也是同一块CMOS,也是2088万像素,所以机身的主要性能跟Z50基本一致,这里就不再重复了。不过话又说回来,选择ZFC的,也没有几个人是因为它的性能而选择它的吧还有一点,看B站links的评测,ZFC的对焦和追焦性能应该比Z50要略好一点。视频传送门我等会放在下面,想买ZFC的也可以先看看评测再来决定。再说回Z卡口半幅DX镜头群的问题,由于现在唯卓仕已经推出了Z卡口半画幅的三剑客,所以目前Z卡口用原厂的变焦和唯卓仕的定焦,基本上就可以满足日常需求了,镜头群的问题基本上已经解决了。详细的介绍我还是放在后面镜头部分。Z30尼康Z30是2022年6月新发布的半画幅机器,目前已经开启预售,单机身4799,16-50套机价格是5899尼康Z30的竞争对手应该是佳能的R10和索尼的ZV-E10,属于入门半画幅无反。详细介绍可以参考下面这个回答2.全画幅尼康Z9尼康Z9已经发布了,性能爆炸,只要35999交个朋友,性能参数我就不详细讲了,可以参考这个回答目前Z9已经基本可以原价买到了尼康Z5尼康Z5可以说是万元内全画幅相机性价比最高的机器了Z6和Z7上面有的镁铝合金机身、双波轮和摇杆,1/8000秒的快门,Z5上面全部都给了(不得不说一句,尼康确实是老实人,要是换成刀法精准的佳能,又不知道会在哪给你来一刀了),而且带了双卡槽,新的EN-EL15C电池提升了电池容量,机身配合最新的15C电池可以支持充电宝边拍边充。CMOS是用的D750那块CMOS改版而来的,比Z6上那块CMOS略差,但是一般用户应该感觉不出来明显差距,在极限情况下才能感知得到。缺点话就是相比Z6和Z7少了肩屏,Z5的视频能力较差,最高只有4K30P,而且拍4K30P的时候会有1.7倍的裁切,而且连拍速度也较差,只有4.5张/秒如果能忍受上面这些缺点,选择Z5性价比是真的高。尼康Z6Z6是2450万像素,Z6、Z62跟A7M3都是用的同一块CMOS,IMX410,这块CMOS是背照式传感器,性能非常强。ISO范围是100-51200,Z6的高感和动态范围都很强,这也是索尼CMOS的传统强项。连拍速度最高能到12张每秒,但是这是在拍JPEG和12位RAW的情况下。详细的连拍参数在下面,如果拍摄14位的RAW,Z6最高能到9张每秒。拍视频的话支持4K30P,全高清1080支持120P。但是Z6和Z7都没有内录log。可以付费升级固件,然后外接录机,可以拍prores raw视频Z6还带机身五轴防抖,这个在夜晚或者其他弱光环境下是非常好用的,可以让你的ISO不用开得很高,也能拍出不糊的画面。如果现在买的话,我其实不太推荐Z6,因为它是单卡槽,只能用昂贵的XQD卡或者CF express B卡,而且还要买专用的读卡器,这些都是隐性成本,买个主流品牌的卡加上读卡器至少也得1000多。所以我觉得Z6现在的处境很尴尬,有点高不成低不就。要么追求性价比就直接买Z5,要么就加点预算买Z62有预算买Z6的话,还不如去买索尼的A7M3。尼康Z62尼康Z62是Z6的升级版,大部分参数都差不多,我这里就不再详细介绍了,只说一下Z6和Z62的区别。我觉得Z62才算是真正的完全体,如果当初刚发布的时候就能达到Z62的水平,Z系列应该会卖得更好Z62相比Z6有下面这些提升双expeed6 处理器双卡槽(SD卡槽+XQD或CF express B卡槽)增加了4K60P(有1.5倍的裁切)机身配合最新的EN EL-15C电池,可以支持边拍边充还有一些感知不太明显的提升,比如连拍速度提升了一点点,新增了900S的长曝光,还有增加了机身的缓存,这样连拍的时候可以拍的张数更多。如果预算足够的话,直接买Z62吧尼康Z7Z7是4575万像素,跟单反机皇D850用的同一块CMOS。Z7属于高像素机型,像素高了之后,对镜头的锐度要求也更高,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镜头能不能“喂饱”机身。Z7还有尼康祖传的独门绝技——原生ISO64,而且Z7是去低通滤镜的,配合4500万的高像素,拍出的照片放大之后各种细节一览无遗。Z7也可以拍摄4K30P,而且还可以在1.5倍裁切模式下拍摄5K超采4K的视频,全高清1080下最高支持拍摄120P因为我自己就是用的Z7,所以了解得更多一点,Z7拍摄的图像尺寸是8256×5504,可以给大家看一下4500万像素到底是什么概念。我就以之前的那个照片为例,注意中间的那个牌匾我把这个图片放大很多倍之后,可以看见牌匾上面的字是“龙盘虎踞”,甚至可以看见旁边的几个小字是“贾平凹”一方面是因为Z7的4500万像素确实已经比较高,一般人足够用了。另一个方面也是因为我用的适马40mm
F1.4 ART这个头确实很变态,锐度超级高,4500万像素还完全不能体现它的实力,而且这个图是光圈全开F1.4的情况下拍的,并没有收光圈。我个人对Z7的表现其实已经很满意了,当然如果预算足够,可以买Z72。还是一样的原因,Z7的处境很尴尬。如果有Z7的预算,不如直接买索尼的A7R3a,省掉了XQD或者CF expressB卡的钱。尼康Z72Z72相比Z7有下面这些提升(跟Z62与Z6差不多)双expeed6 处理器双卡槽(SD卡槽+XQD或CF express B卡槽)增加了4K60P(有1.07倍的裁切)机身配合最新的EN EL-15C电池,可以支持边拍边充喜欢尼康的话,预算够就直接买Z72,配合Z卡口的高素质镜头,已经非常够用了。Z系列机身一般,但是镜头还是给力的,我之前买了一个原厂的Z85 1.8S,也是非常喜欢,镜头也超级锐。三、尼康Z卡口镜头1.半画幅变焦头尼康原厂的半画幅变焦镜头有下面这几只Z DX 16-50mm
F3.5-6.3Z DX 50-250mm F4.5-6.3还有一只 Z DX 18-140mm 还没出如果日常使用的话,16-50这个头就可以了。因为在半画幅机器上面,等效全画幅焦距要乘以1.5的系数,所以16-50相当于有全画幅的24-75,这个焦段已经可以覆盖日常使用的范围了。如果是想出去旅行,或者对长焦有需求,那就可以考虑50-250这个头,等效全画幅焦距是75-375,这个焦段范围已经相当大了,拍拍鸟、月亮都已经勉强够了16-50跟机器一起买套机比较划算,50-250也有套机,但是好像断货了。2.半画幅定焦头原厂Z卡口目前没有尼康原厂的DX半画幅定焦,如果想用原厂定焦,就只能把Z口全画幅镜头用在半画幅机身上面,但是这样性价比不高,因为尼康Z卡口的全画幅镜头普遍不便宜。目前适合用在半画幅机身的Z口原厂定焦可能只有28mm F2.8和40mm F2这两个头,分别等效全画幅的42mm和60mm,而且这两个头也比较小巧,适合装在半画幅上挂机。但是可惜的是,当时Z50出来的时候,并没有这两个头,试想一下,当时要是先推出28mm F2.8和40mm F2这两个小巧轻便的定焦头,Z50的销量是不是有可能会好很多?不过至少现在ZFC能赶上这一波了。副厂副厂定焦头目前主要是国产镜头厂家在做,包括唯卓仕、老蛙、永诺等品牌首先推荐最新出的唯卓仕Z口半画幅三剑客,总共3只1.4的定焦头,分别是23、33、56。等效全画幅的35、50、85这三个经典的人像焦段。这几个头也是今年七八月份才出来的,这几个头出了之后,尼康半画幅系统基本成形了,不至于再没有定焦镜头可用。当然永诺、铭匠等也有副厂定焦头,我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查一下。3.全画幅镜头我按照超广角-广角-标准焦段-长焦-超长焦的顺序来介绍超广角Z 14-30mm F4和 Z 14-24mm F2.8超广角一般用来拍自然风光、城市建筑等题材。因为超广角的视角广阔,画面可以容纳更多的元素,超广角的视角跟我们人眼的视角差别很大。除了拍风光之外,有时候也会利用超广角夸张的近大远小的透视效果,来拍一些人像照片,拍出那种大长腿的效果。尼康原厂Z卡口的超广角有两只,分别是Z14-30mm F4和Z14-24mm F2.814-30 F4对于普通爱好者来说已经很优秀了,没有星空拍摄需求的话,买这个足够用了14-24 F2.8这个头可以说是目前超广角镜头的天花板,做到镜头素质、体积、重量各方面的平衡,而且官方对于慧差是像下面这样描述的,所以这个头非常适合拍摄星空题材这两个的区别有以下这几点14-30的性价比更高,更适合一般玩家,它只需要14-24一半的价格14-30前镜组是平口,可以直接上圆形滤镜,而14-24的前镜组是微微突出的14-30重量更轻,只有485g;14-24略重一点,650g14-30只有F4的光圈,14-24有F2.8的光圈,在拍普通的风光时没有太大区别,但是拍星空银河这种题材的时候,区别就很大了。虽然F4光圈也能拍,但是相比F2.8来说,光圈有点小,需要把ISO提得很高,但是ISO太高之后噪点会变多。所以这种情况下,F2.8的大光圈就显得很重要了老蛙15mm F2还有一只副厂的超广角,15mm F2 如果平常有星空需求,觉得14-30 F4光圈太小,拍星空效果不好,但是买14-24 F2.8价格又太贵,这时可以考虑一下老蛙的15mm F2这个镜头,价格也实惠,光圈也足够大。15mm足够广,能拍普通风光,光圈F2也足够大,又能兼顾拍星空,价格还不算很贵。当然它的成像素质跟原厂14-24肯定没法比,但是性价比来说已经很不错了。耐司NISI 15mm F4如果没有星空拍摄的需求,预算又不够买原厂的14-30,可以考虑看看耐司的这个15mm F4的镜头,这个镜头自带星芒特效,就算是最大光圈F4也有,拍城市风光非常好看。15mm也够广了,日常拍拍风景还是不错的,毕竟价格便宜,性价比高最后我再解释一下,为什么拍星空需要大光圈超广角镜头不管是拍星空还是银河,一般都需要一定的前景,并且尽可能多的把银河都容纳进去,所以需要广角。而晚上的光线很弱,由于地球自转,从人的视角来说,星星是移动的,所以曝光时间不能太长,一般是500法则,也就是曝光时间(单位是秒)不能超过500除以你的镜头焦段,为了保证进光量就需要大光圈,最好F 2.8以上的光圈,当然F4的光圈也能拍,但是这样就要把iso开得很高,画质会差很多。所以拍星空需要广角大光圈,所以这种头一般都比较贵。当然如果用上赤道仪的话,可以用小光圈长时间曝光,但是比较麻烦,而且也很重,还是推荐大光圈镜头直接拍。广角我这里就把大于20mm,小于35mm的镜头定义为广角吧。这其中常见的有20mm,24mm、28mm这些常见的焦段。Z 20mm 1.8S和Z 24mm 1.8S尼康原厂有这两只广角1.8的定焦这两只头可以拿来拍星空,因为他们也属于大光圈广角镜头。也可以用来拍人像,一直都有24mm私房之眼这个说法嘛。但是我觉得其实用原厂的这两个头来拍星空也有点中庸。20mm和24mm说广也不够广,光圈F1.8也不算特别大,毕竟同规格其他厂家还有F1.4光圈的,比如隔壁索尼家的24 F1.4GM。最关键的是7000左右的价格也不算便宜,拍星空我个人觉得不如一步到位直接买Z14-24mm F2.8S拍人像方面,对于新手来说其实也不太推荐用这种广角镜头拍人像,因为太广了不太好控制。所以综合来说,我觉得这两个头在Z口1.8军团里面应该是属于销量比较差的,我个人也不是特别推荐如果真的想要廉价一点的Z口星空解决方案,我推荐要么就选之前介过的老蛙15mm F2,要么就选择下面的唯卓仕20mm F1.8,画质肯定不如原厂,但是价格便宜太多。只需要原厂20mm F1.8 价格的1/3就能买到唯卓仕同规格的头,这才是真香。标准焦段我这里说的标准焦段,定焦主要是指拍人像为主的35mm到85mm这个焦段范围,变焦的话就是指的24-70mm先看定焦Z 35mm F1.8、Z 50mm F1.8、Z 85mm F1.8这三个头应该也是Z卡口1.8军团里面卖得最多的镜头了,因为焦段都是人像经典焦段,素质也确实不错,价格虽然看起来有些贵,但是镜头素质完全对得起这个价格。然后说一下这三只镜头应该怎么选择如果你只准备买一只1.8定焦头,那么我推荐你买50mm焦段。因为50介于35和85之间,可进可退,也是比较接近人眼的一个头。再加上50在这三只里面是最便宜的,只要3000多,而35和85都是5000多如果你有打算买两只头配合使用,那么我推荐你买35+85,这两个头搭配起来非常好。35可以扫扫街,拍下环境人像;85则是人像黄金焦段,85的焦距配合1.8的大光圈能产生较强的虚化效果,适合拍半身人像或者特写。Z 50mm F1.2当然,如果是土豪不差钱的话,推荐直接入手Z50 1.2S这个头,毕竟是尼康Z口第一只1.2光圈自动对焦镜头,1.2的光圈拍人像,效果肯定是没得说,只是这个头有点重,重量有1090g,长时间使用的话应该还是有点吃力。上面都是定焦,下面再说说标准焦段的变焦Z 24-70mm f4和Z 24-70mm f2.8这两个头的区别也很简单,一个光圈大,一个光圈小。其实24-70F4这个头画质很好,也就是光圈小了一点,但是我觉得这个缺点有点致命。这个焦段一般都是拿来拍人像的,有时候背景杂乱了,需要用大光圈虚化掉,看起来画面更加干净,所以这个焦段肯定是光圈越大最好,为什么这样说,看看隔壁佳能就知道了,RF在这个焦段可是有两只大光圈变焦头,RF24-70 F2.8和RF28-70F2因此我觉得24-70F4这个头有点鸡肋。我推荐标准焦段要么就直接用变焦,大三元的Z24-70 F2.8;要么干脆用定焦,比如Z35mm F1.8加上Z85mm F1.8,爱好者我推荐用定焦,如果是职业或者半职业,建议用24-70 F2.8,因为变焦构图方便,干活时效率更高。Z 28-75 f2.8后来尼康还发布了Z28-75 f2.8这个头,关于28-75这个头,可以参考下面的回答,我就不赘述了。我觉得还是适合干活用,觉得24-70 f2.8太贵,就可以选这个28-74 f2.8长焦Z 70-200mm f2.8S这个也是大三元的最后一只,人称“超电磁炮”,因为是内变焦,所以防尘防水性能比佳能RF那只70-200要好,当然佳能那只更加轻便,各有各的好处。Z卡口的大三元基本上都是几家里面的天花板级别,素质绝对不用担心,直接买就行了。还可以配合Z卡口的增距镜,扩展焦距,增距镜有1.4倍的和2倍的,注意焦段增加的同时,光圈也会减小。比如70-200 f2.8加上两倍的增距镜,会变成140-400 f5.6Z 24-200mm f4-6.3目前尼康比较尴尬的一点就是长焦镜头不多,达到200mm的除了大三元的70-200,就只有这只24-200的大变焦头,当然100-400也发布了,但是价格太贵。24-200这个头虽然是大变焦镜头,但是画质还不错,属于“一镜走天涯”,出门旅行带这个头非常合适。所以我之前不推荐你们买24-70 F4,如果想买便宜一点的变焦镜头的话,我强烈推荐24-200这个头。Z 24-120 f4目前24-120这个镜头也已经发布了,24-120这个头属于S-line高端镜头,画质比24-200要好一些。关于24-120和24-200的选择,我个人的看法是这样的,如果你平常在城市里面拍摄比较多,可以考虑24-120这个头。但是如果是出门旅游,建议还是选择24-200。还有就是看你的镜头怎么搭配,如果已经有或者以后打算买70-200、100-400这种类型的镜头,长焦端已经够用了,那么可以考虑24-120。如果你没有打算买70-200和100-400这种长焦头,我建议你还是选24-200。关于24-120和24-200如何选择,可以参考下面的回答Z 100-400 f/4.5-5.6随着尼康Z9的发布,尼康同时也发布了Z 100-400,终于也有了200mm以上的超长焦。这个带了S标,看了MTF曲线,素质也绝对是顶级的。最强的是这个头也可以使用增距镜,所以如果使用2倍增距镜,可以扩展成200-800的焦段……所以如果对于超长焦有刚需的话,比如拍摄大型活动、野生动物这种,那就无脑入吧,如果是业余爱好者买这个有点奢侈,除非你经常去新疆、西藏这些地方拍风光或者野生动物Z 400 f2.8看完了之后只是感觉这个MTF曲线有点逆天,从中心到边缘都很强400mm端,基本上全程都在0.9以上。560mm端由于用了内置增距镜,MTF曲线略微差一点,但是也已经很强了。再就是内置1.4倍增距镜这个设计非常棒,用一只镜头实现了400 f2.8和560 f4两只镜头的功能,这个设计太实用了。而且不需要改变姿势,用手微调一下就行了。以前尼康经典的金圈又回来了尼康Z400 f2.8的重量是2950g,索十万的重量是2895g,两者差不多,但是尼康有内置1.4倍增距镜,实用性更强。综合来说,我觉得尼康400 f2.8这个头是很值的价格99999,跟索十万也差不多。发售日期2022年2月,以后我尼康也有尼十万了。还有一点最变态的是,看看下图微信公众号推文有一句话,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没有,除了内置1.4倍增距镜以外,还可以支持用Z卡口的外接增距镜。那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如果内部1.4倍增距镜打开,同时再装上2倍外接的增距镜,最高可以支持1.4×2=2.8倍,也就是400mm直接变成1120mm……如果是真的,那这个的可玩性就很高了不过毕竟是10万块的镜头,一般人根本就不会去买,大家关注这支尼十万,也就是看看热闹Z400 f4.5这个镜头相比上面的尼十万,要亲民得多从MTF曲线看,比尼十万略差一些,但是也已经非常强了如果有拍野生动物、打鸟、打月亮这些需求,我推荐可以考虑400 f4.5这个镜头,还可以再加上1.4倍或者2倍增距镜,扩展成560或者800焦段Z 800 f6.3这个镜头是目前尼康焦段最长的镜头了去青海、西藏这些地方拍野生动物,或者专业打鸟的大神,觉得400焦段不太够,就选这个吧,当然价格也是很贵,要5万多。不过有一说一,横向对比其他家类似规格的镜头,这个价格不算贵。Z600 f4又一支尼十万,也是内置1.4倍增距镜,素质极好,价格也是非常感人。适合专业打鸟和野生动物的玩家普通人看看就好,真买不起。微距微距镜头主要用于拍那些非常微小的东西,比如拍珠宝首饰、小昆虫等等。尼康Z卡口之前出了两只微距,一只是 Z MC 50mm f/2.8,一只是Z MC 105mm f/2.8 VR S 这两个的区别在于105微属于S-line,画质更好,而且上面带有显示屏,目前原价基本上买不到,都要加价购买,要加到8000多,而且这个头的变焦行程很长,貌似要转几圈才行,这样的话能够更精准地进行对焦50微没有S标志,但是也锐度也很高,普通玩家也够用了。最后看一下尼康2022年9月发布的最新的2023年的镜头路线图这个镜头路线图里面亮点也很多,黄色就是还未发布的镜头,可以看出Z卡口f1.2高端定焦更新了35 f1.2Z卡口f1.8军团新增加了135 f1.8长焦还有一支600mm的定焦,属于S-line尼龙系列的廉价大三元70-180也在路线图上DX半画幅会有一支12-28PZ本来我已经写完发布了,结果最后发现漏掉了一个很重要的镜头没有讲,就再把它补上。因为它太过于特殊,我也不想把它跟别的镜头放在一起。对的,就是那只夜神,也算是首尾呼应吧。夜神这个头,确实无愧于它的称号。虽然现在很多国产头也做到了f0.95的光圈,但是跟尼康夜神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的东西。夜神这个头强在光圈全开依然可用,而且即使光圈全开,锐度也极高。如果非要说缺点的话第一个就是重量。重量达到了接近2000g,而且作为一直标准镜头,居然配了脚架环。第二个就是手动对焦。作为一个F0.95的镜头,本来光圈全开时,景深就很浅,还要手动对焦,就更增加了使用难度。第三个就是贵,那不是它的缺点,是我的缺点,所以这个不算吧。这个头没多少人真正去买,但是不妨碍我们欣赏。我还是放几个B站知名UP主评测的视频,大家看完就明白这个头为什么敢叫“夜神”了,传送门放在下面。我相信你看完了之后,会对这个镜头有新的认识我自己在2023年去了上海尼康直营店,也试用了这个镜头,确实很牛,当时还跟我的Z7拍了一个合体照。如何搭配镜头?新手往往买了机身以后不太会选择镜头,我个人建议是一个变焦外加一个定焦变焦我推荐24-120和24-200里面二选一定焦我推荐50 f1.8S,也就是大家平常说的狗王我之前写过一个文章,专门介绍怎么选择镜头的,可以供大家参考。还有各种相机配件的选择,可以参考下面两篇文章,有兴趣的可以看看这次是真的写完了,如果对你选择尼康Z系列机身和镜头有所帮助,请多多点赞、收藏和转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手东芝z30值不值得入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