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鲁孜节是哪个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大全表的节日 诺鲁孜节是什么节日

诺鲁孜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 天气加
诺鲁孜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泪不会落下2021-03-24威猛先生2021-03-24诺鲁孜节是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兹别克族、塔吉克族等的传统节日,该节日每年自3月21日起,延续3天至15天不等。诺鲁孜节仪式在节日的黎明后开始,各家的家长首先起床,在房屋正中燃烧起一堆松柏树枝,将冒烟的树枝在每人头上转一圈,预祝他们平安快乐。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万物复苏、充满活力的季节。无论是哪个时代,人们对春天的赞美是数不胜数,因为春天承载着希望、孕育着无数个新的生命、传递着耀眼而美丽的色彩。所以从古至今,我们用各种华丽的方式来迎接春天的到来。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春季第四个节气。春分之后,气候变温,雨水充沛,阳光充足,正是开始农耕的好时机。“秋分春分,昼夜平分”,也就是说春分这一天昼夜等长。因此,诺鲁孜节的意义也同样在于此。迎接冰雪消融、草木返青、大地复苏、牧畜产仔的时节,庆祝一切新的开始,为进入春耕生产,绿化、美化、净化环境做准备的节日。眼看就要到春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诺鲁孜节也即将到来。诺鲁孜节在每年的3月21日,也叫“迎春节”或“开春节”。这一天,人们通过节日表达自己对新春的期盼与祈愿,希望一切新的开始都将顺利美满,全家平安快乐,新的一年收获满满。节日当天家家户户都提前对房屋进行一次彻底大扫除,穿上自己漂亮的民族服饰,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诺鲁孜饭。亲朋好友、邻居间也相互赠送诺鲁孜饭以示祝贺节日,原先有恩怨或纠纷的人们也互相拜年谅解和好,愿借此机会消解对彼此的误会。享用完一顿美餐,大家欢聚一堂,载歌载舞,享受欢乐的节日气氛。以前,各家长辈会先在房屋正中间燃起一堆松柏树枝,将冒烟的树枝在每一个人头上绕一圈,预祝他们在新的一年平平安安;之后长辈又把冒烟的松枝带到畜牧圈门口让畜群从烟上踏过,祈求牲畜膘肥体壮,迅速繁殖。松柏有很多药用价值,它散发的香气能够清热解毒、祛病抗邪,还能杀灭一些细菌和病毒。而春季恰好是万物复苏,各种细菌也开始弥漫的时候,所以古人通过点燃松柏熏香来起到预防病菌的作用。节日期间还举行达瓦孜、斗鸡、斗羊、摔跤和叼羊比赛等竞技活动。这些比赛都具有十分激烈的竞争性,无论是人还是动物都展现着力量与勇气的较量。比赛过程扣人心弦,充满激情的比赛气氛加上观众们的喝彩声使人情绪高涨,流连忘返。“隆冬时我播下一粒麦种,愿大家用甘露把它滋润。我把青苗送给尊贵的客人,这礼物比世上一切都贵重。把寺里的唱诗者请来做歌手,把美丽的少女请来做舞星……”这是哈密青苗麦西来普的开场词。在哈密,每年诺鲁孜节时都要举行一次“阔克麦西来普”,也就是“青苗麦西来普”。这个活动需要很早就开始准备。在前一年秋天收割小麦时,人们会把颗粒饱满的种子挑选出来,然后切取一只大葫芦的底部,把种子放在里面,在适宜的温度下让它们发芽,用来准备青苗麦西来普的主角“青苗姑娘”(kok henim);再起个可爱的名字并把它培养到下一年春天,等到春天了就会长出鲜绿的嫩芽。在青苗麦西来普举行时将为整个冬天精心培养的“青苗姑娘”揭开头盖。同时大家会对着青苗姑娘奏唱歌谣,舞者们高抬青苗姑娘像婀娜多姿的柳条舞动,美得让人陶醉。大家尽兴地跳完一场麦西来普之后,一起把青苗放在清澈的河水中使它随着河流流走,预示新的一年万事顺风顺水。除此之外,还有最必不可少的诺鲁孜节专属美食“诺鲁孜饭”。诺鲁孜饭是用7种不同的谷类和豆类加上各种蔬菜和佐料煮成的稠粥。食材包括大麦、稻麦、青稞、黄豆、鹰嘴豆等,哈萨克族还会加酸奶酪。小时候,全家人团聚在一起,甚至全村人团聚一堂吃热腾腾的诺鲁孜饭,简直再美好不过了!诺鲁孜粥在各地的做法不尽相同。在哈密地区“诺鲁孜饭”(ündürma),即青苗粥,是用人工发芽的小麦为原料做成的,和乌孜别克族的苏麦莱克(sumalak)十分相似,味道香甜。当小麦长出一至两厘米的嫩芽时,就把它平铺在纱布上,在干燥的条件下晾干后把它们磨成面粉,再放入大锅中,加入油、食盐等各类佐料熬制五到七小时,直至变成浓稠状。做好之后和家人、亲戚、邻居们共享诺鲁孜饭,共祝团圆、和谐和丰收。还记得我小时候特别喜欢吃奶奶亲手做的,而且每年只能吃到一次的青苗粥(ündürma)。麦芽和汤汁完美融合,一口下去入口即化,未完全碾碎的麦芽壳留在舌头上散发出一股甘甜清香,味道甜而不腻。口感使人回味无穷,足以让春天的味道久久留在味蕾之上。除了各种诺鲁孜饭,还有一道广受大家喜爱的美食——苜蓿饺子。苜蓿(bida)称得上是新疆人春天里的第一道尝鲜菜。苜蓿俗称金花菜,富含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极高,具有清脾胃、利大小肠、下膀胱结石等功效。因为苜蓿的最佳赏味期是在每年的三月份到五月份,所以在这段时间做苜蓿饺子口感最佳。饺子馅儿是用刚发芽的新鲜苜蓿叶、羊尾巴油和些许调料做成的,做出来的苜蓿饺子不仅美味可口,还有排毒减肥、降血脂、提高免疫力的功效。▲图片来源:@木头的远方相信每到春天迫不及待地拎着塑料袋跑去野外和小伙伴一起摘苜蓿叶,是很多朋友们共同的回忆吧。吃到自己亲手摘的苜蓿做成的饺子时,吃进肚子里的不仅是美味,还有满满的成就感。伴随着一股勾引人心的野草香味,将热腾腾的苜蓿饺子放入嘴中,慢慢咀嚼出苜蓿隐约带有一丝苦涩而又混杂着清新甘甜的味道,真的是越嚼越香!一个个油而不腻,咸甜适中的“小元宝们”在口腔中散发着大自然的气息,就是说一口一个春天,根本停不下来再沾上一点醋和辣椒,那味道真的是绝了!最后大口喝完碗里的羊肉汤,春天完美不过如此!无论是诺鲁孜饭还是苜蓿饺子,它们作为一道美食的同时也是新疆人对春天的一份情结,是一段对春天独有的美好回忆。随着时代的发展诺鲁孜节的庆祝方式也有所变化,但唯独不会改变的是我们对美食的热爱。无论是什么节日,无论我们在哪里都不会忘记用美食来庆祝节日,思念家乡,重温美好。最后祝大家诺鲁孜节快乐!在这最美的季节所有的美好都将属于最幸运的你!-END-—本文由“我从新疆来”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了解陌生又熟悉的新疆!—
2022年03月20日 09:14--浏览 ·
--喜欢 ·
--评论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万物复苏、充满活力的季节。无论是哪个时代,人们对春天的赞美是数不胜数,因为春天承载着希望、孕育着无数个新的生命、传递着耀眼而美丽的色彩。所以从古至今,我们用各种华丽的方式来迎接春天的到来。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春季第四个节气。春分之后,气候变温,雨水充沛,阳光充足,正是开始农耕的好时机。“秋分春分,昼夜平分”,也就是说春分这一天昼夜等长。因此,诺鲁孜节的意义也同样在于此。迎接冰雪消融、草木返青、大地复苏、牧畜产仔的时节,庆祝一切新的开始,为进入春耕生产,绿化、美化、净化环境做准备的节日。眼看就要到春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诺鲁孜节也即将到来。诺鲁孜节在每年的3月21日,也叫“迎春节”或“开春节”。这一天,人们通过节日表达自己对新春的期盼与祈愿,希望一切新的开始都将顺利美满,全家平安快乐,新的一年收获满满。节日当天家家户户都提前对房屋进行一次彻底大扫除,穿上自己漂亮的民族服饰,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诺鲁孜饭。亲朋好友、邻居间也相互赠送诺鲁孜饭以示祝贺节日,原先有恩怨或纠纷的人们也互相拜年谅解和好,愿借此机会消解对彼此的误会。享用完一顿美餐,大家欢聚一堂,载歌载舞,享受欢乐的节日气氛。以前,各家长辈会先在房屋正中间燃起一堆松柏树枝,将冒烟的树枝在每一个人头上绕一圈,预祝他们在新的一年平平安安;之后长辈又把冒烟的松枝带到畜牧圈门口让畜群从烟上踏过,祈求牲畜膘肥体壮,迅速繁殖。松柏有很多药用价值,它散发的香气能够清热解毒、祛病抗邪,还能杀灭一些细菌和病毒。而春季恰好是万物复苏,各种细菌也开始弥漫的时候,所以古人通过点燃松柏熏香来起到预防病菌的作用。节日期间还举行达瓦孜、斗鸡、斗羊、摔跤和叼羊比赛等竞技活动。这些比赛都具有十分激烈的竞争性,无论是人还是动物都展现着力量与勇气的较量。比赛过程扣人心弦,充满激情的比赛气氛加上观众们的喝彩声使人情绪高涨,流连忘返。“隆冬时我播下一粒麦种,愿大家用甘露把它滋润。我把青苗送给尊贵的客人,这礼物比世上一切都贵重。把寺里的唱诗者请来做歌手,把美丽的少女请来做舞星……”这是哈密青苗麦西来普的开场词。在哈密,每年诺鲁孜节时都要举行一次“阔克麦西来普”,也就是“青苗麦西来普”。这个活动需要很早就开始准备。在前一年秋天收割小麦时,人们会把颗粒饱满的种子挑选出来,然后切取一只大葫芦的底部,把种子放在里面,在适宜的温度下让它们发芽,用来准备青苗麦西来普的主角“青苗姑娘”(kok henim);再起个可爱的名字并把它培养到下一年春天,等到春天了就会长出鲜绿的嫩芽。在青苗麦西来普举行时将为整个冬天精心培养的“青苗姑娘”揭开头盖。同时大家会对着青苗姑娘奏唱歌谣,舞者们高抬青苗姑娘像婀娜多姿的柳条舞动,美得让人陶醉。大家尽兴地跳完一场麦西来普之后,一起把青苗放在清澈的河水中使它随着河流流走,预示新的一年万事顺风顺水。除此之外,还有最必不可少的诺鲁孜节专属美食“诺鲁孜饭”。诺鲁孜饭是用7种不同的谷类和豆类加上各种蔬菜和佐料煮成的稠粥。食材包括大麦、稻麦、青稞、黄豆、鹰嘴豆等,哈萨克族还会加酸奶酪。小时候,全家人团聚在一起,甚至全村人团聚一堂吃热腾腾的诺鲁孜饭,简直再美好不过了!诺鲁孜粥在各地的做法不尽相同。在哈密地区“诺鲁孜饭”(ündürma),即青苗粥,是用人工发芽的小麦为原料做成的,和乌孜别克族的苏麦莱克(sumalak)十分相似,味道香甜。当小麦长出一至两厘米的嫩芽时,就把它平铺在纱布上,在干燥的条件下晾干后把它们磨成面粉,再放入大锅中,加入油、食盐等各类佐料熬制五到七小时,直至变成浓稠状。做好之后和家人、亲戚、邻居们共享诺鲁孜饭,共祝团圆、和谐和丰收。还记得我小时候特别喜欢吃奶奶亲手做的,而且每年只能吃到一次的青苗粥(ündürma)。麦芽和汤汁完美融合,一口下去入口即化,未完全碾碎的麦芽壳留在舌头上散发出一股甘甜清香,味道甜而不腻。口感使人回味无穷,足以让春天的味道久久留在味蕾之上。除了各种诺鲁孜饭,还有一道广受大家喜爱的美食——苜蓿饺子。苜蓿(bida)称得上是新疆人春天里的第一道尝鲜菜。苜蓿俗称金花菜,富含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极高,具有清脾胃、利大小肠、下膀胱结石等功效。因为苜蓿的最佳赏味期是在每年的三月份到五月份,所以在这段时间做苜蓿饺子口感最佳。饺子馅儿是用刚发芽的新鲜苜蓿叶、羊尾巴油和些许调料做成的,做出来的苜蓿饺子不仅美味可口,还有排毒减肥、降血脂、提高免疫力的功效。▲图片来源:@木头的远方相信每到春天迫不及待地拎着塑料袋跑去野外和小伙伴一起摘苜蓿叶,是很多朋友们共同的回忆吧。吃到自己亲手摘的苜蓿做成的饺子时,吃进肚子里的不仅是美味,还有满满的成就感。伴随着一股勾引人心的野草香味,将热腾腾的苜蓿饺子放入嘴中,慢慢咀嚼出苜蓿隐约带有一丝苦涩而又混杂着清新甘甜的味道,真的是越嚼越香!一个个油而不腻,咸甜适中的“小元宝们”在口腔中散发着大自然的气息,就是说一口一个春天,根本停不下来再沾上一点醋和辣椒,那味道真的是绝了!最后大口喝完碗里的羊肉汤,春天完美不过如此!无论是诺鲁孜饭还是苜蓿饺子,它们作为一道美食的同时也是新疆人对春天的一份情结,是一段对春天独有的美好回忆。随着时代的发展诺鲁孜节的庆祝方式也有所变化,但唯独不会改变的是我们对美食的热爱。无论是什么节日,无论我们在哪里都不会忘记用美食来庆祝节日,思念家乡,重温美好。最后祝大家诺鲁孜节快乐!在这最美的季节所有的美好都将属于最幸运的你!-END-—本文由“我从新疆来”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了解陌生又熟悉的新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大全表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