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走空白一直有杂质峰系统杂质E不出峰,但是单标E出峰是为啥?

来源:实验与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查有关物质时容易被误认为是杂质的峰。方法 结合日常检验工作和相关文献,对易被误认为是杂质峰的进行了研究总结。结果易被误认为是杂质峰的峰包括溶剂峰、有机酸盐峰、无机酸盐峰和辅料峰,并对这些峰的形成原因进行简单分析。分析工作者在药物的有关物质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方法开发和检查,应对检验过程中出现的杂质峰予以重视,以免出现误判。(内容来源:北京药研汇 由实验与分析小析姐整理编辑)根据药品注册的国际技术要求中杂质的含义,杂质分为有机杂质、无机杂质和残留溶剂。有关物质是杂质的一种,主要是指有机杂质,它可能是原料药合成过程中带入的原料药前体、中间体、试剂、分解物、副产物、聚合体、异构体以及不同晶型、旋光异构的物质,也可能是制剂过程或是在贮藏、运输、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降解物。有关物质的检查方法很多,主要有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气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等。其中,HPLC法由于分离效果好、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在有关物质检查中最为常用。在采用HPLC法对药物进行有关物质分析时,一般要求考察最大杂质峰面积或各杂质峰面积的和,将其与对照溶液的主峰面积(主成分自身对照品法)或总峰面积(面积归一化法)比较,规定应不超过某一特定的数值。但在实际检验过程中,排除配样引进或者是柱子没冲干净这些因素外,色谱图上仍然会出现保留时间较弱的峰,易被误认为是杂质峰,从而造成结果的误判。笔者结合日常检验工作和相关文献,选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品种,将这些易被误认为是杂质峰的峰归纳为溶剂峰、有机酸盐峰、无机酸盐峰和辅料峰,并对这些峰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以期对药物的有关物质HPLC方法的研究和常规检查提供参考。溶剂峰在HPLC法中,由于溶解对照品或供试品的溶剂和流动相在某一波长的吸光值不一样,因此产生了吸光值的变化,表现为出现溶剂峰。溶剂峰可能是正常形状的峰,也可能是倒峰,还有可能是一组奇形怪状的峰。减小该类溶剂峰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流动相作为溶剂溶解样品,这样既可以避免样品溶剂和流动相之间任何强度或黏度的不匹配,也可以减少样品分析时基线的漂移。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有关物质分析时,要等基线平稳后,再进空白溶剂。一般进样2次,计算供试品溶液的杂质峰时,溶剂峰位置的峰是不参与计算的。有机酸盐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采用HPLC法对苯磺酸氨氯地平的有关物质进行控制。以甲醇-乙腈-0.7%三乙胺溶液(取三乙胺7.0 mL,加水至1000 mL,用磷酸调节pH值至3.0±0.1)(35:15:50)为流动相,色谱柱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检测波长为237 nm。标准规定:氨氯地平杂质I峰的峰面积乘以2与其他各杂质峰面积的和应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1.5倍(1.5%)。实际检测时,氨氯地平的出峰时间为17.5 min,但是在溶剂峰出峰的位置有响应较高的峰(保留时间3.0 min),色谱图见图 1。若将该峰判定为杂质峰,则会出现有关物质超标的情况。将苯磺酸配制成一定浓度进样后最终确定该峰为苯环酸的峰。也有研究采用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对苯磺酸的出峰予以确证。苯磺酸为一元有机酸,其pKa为0.7,在通常的流动相pH范围内,苯磺酸氨氯地平主要解离为氨氯地平阳离子(被质子化)和苯磺酸阴离子(C6H5SO3-),因此,苯磺酸氨氯地平会出现两个峰,一个是苯磺酸(保留时间较短),一个是氨氯地平。同时,研究表明,采用反相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感冒药中的多种成分时,对马来酸氯苯那敏色谱峰的识别易出现判断错误,将马来酸的峰误认为是马来酸氯苯那敏。马来酸为二元有机酸,其pKa分别为2.00和6.26,在通常的流动相pH范围内,马来酸氯苯那敏主要解离为氯苯那敏阳离子(被质子化)和马来酸阴离子(HOOCCH=CHCOO-),因此,马来酸氯苯那敏也会出现两个峰。在色谱系统开发过程中,一般会调节流动相pH,与目标化合物pKa相差2个单位以上,使药物全部解离或结合,这样才能准确定量。对于带有机酸根的化合物的液相检测,比如马来酸氯苯那敏、富马酸喹硫平、苯磺酸氨氯地平,在选择的流动相pH条件下,若目标化合物以离子型存在,则马来酸、苯磺酸和富马酸等有机酸也会以盐的形式存在,这些有机酸因含有共轭结构均有紫外吸收,从而在液相条件下也会出现一个色谱峰。因此,做此类物质的有关物质和含量测定时就应注意,不应将有机酸的峰误认为是杂质峰,或者是将有机酸的峰误认为是目标化合物的峰,造成结果的误判。无机酸盐峰《中国药品标准》采用HPLC法检测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有关物质。以硫酸铜D-苯丙氨酸溶液(取D-苯丙氨酸1.32 g与硫酸铜1 g,加水1000 mL溶解后,用氢氧化钠试液调节pH值至3.5)-甲醇(82:1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3 nm。标准规定,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如有杂质峰,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实际分析时,在3.3 min出现一个很大的峰,色谱图见图 2。经过分析,认为与盐酸稀释后进样的峰位相同,因而在计算有关物质时不应将该峰误认为是杂质峰。笔者在参与针对新版药典用的氢溴酸右美沙芬化学对照品的标化工作中,参照《中国药典》 中氢溴酸右美沙芬胶囊含量测定的方法,对氢溴酸右美沙芬进行有关物质检查,流动相为乙腈-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和三乙胺各5 mL,加水至1000 mL)(28:72),检测波长220 nm,实际检测时发现在2.5 min出了一个很大的色谱峰。为了验证该峰,用溴水稀释后直接进样分析,结果在同样位置出峰。见图 3。因此,在结果判定时,应注意不要误将该峰归纳入杂质峰。类似于含有有机酸的药物,含有无机酸的药物在通常的流动相pH条件下也均会发生解离,以盐形式存在的化合物进入液相系统后会以游离碱的形式存在,盐酸和氢溴酸是强酸,也在流动相里解离形成氯离子和溴离子。肖欣等在对不同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比对分析中,用1 cm的石英比色皿,取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标准溶液作为待测液,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扫描范围280~350 nm,确定了氯离子在波长为308.7 nm左右处有最大吸收。吕伟等研究也验证了溴离子在200~220 nm波长范围内有较强的紫外吸收。分析原因,可能是氯离子和溴离子有8电子的稳定结构而导致紫外吸收,具体原因还有待进一步分析。辅料峰药用辅料是指在药品制剂中经过合理的安全评价的不包括有效成分或前体的组分。例如,在配制注射剂时,可以根据药物的性质加入适宜的辅料,如渗透压调节剂、pH值调节剂、增溶剂、组溶剂、抑菌剂和抗氧剂等,注射剂中所用到的辅料应在标签及说明书中说明。对于在HPLC法中会出峰的辅料,在对药物进行有关物质检测时,应扣除辅料峰的影响。《中国药典》收载了利巴韦林原料及利巴韦林注射液,标准规定利巴韦林原料及其注射液中单个杂质的峰面积应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0.25倍(0.25%),各杂质峰面积的和应不得大于对照溶液的主峰面积(1.0%)。研究发现,采用《中国药典》的方法检查利巴韦林注射液的有关物质时,对于加有氯化钠的利巴韦林注射液而言,氯化钠会在利巴韦林的杂质峰处同样出现吸收峰。文献报道,氯离子在200~220 nm范围内有较弱的紫外吸收,而且氯离子在磺酸型阳离子交换柱上存在离子排斥,故氯化钠在色谱柱上基本不保留,对有关物质检查干扰很大,故在有关物质检测时应排除氯化钠峰的影响,或者建议企业在利巴韦林注射液的处方中标注氯化钠的量或不加氯化钠以利于检测。同时,在对硝酸甘油片有关物质研究中,建立了液质联用法确证了色谱图中保留时间2.8 min前的色谱峰为聚维酮K29/32的辅料峰,解决了硝酸甘油片质量标准中有关物质辅料峰的判定和扣除问题。在扣除辅料峰后,3批硝酸甘油片样品的有关物质结果均符合规定,为《中国药典》中硝酸甘油片质量标准修订提供了参考。此外,《中国药典》收载的阿奇霉素分散片的有关物质检验明确规定了计算时予以扣除相对保留时间0.12之前的色谱峰为辅料峰,必要时应取辅料进行对照。研究表明,罗红霉素分散片中的辅料糖精钠的保留时间受仪器、色谱柱、流动相配比影响不大,在一定的流速范围内只根据保留时间就能很好地对其进行定性,在做有关物质检查时可以直接将其扣除。国家药典委员会药典业化函8号文对杂质峰的问题作了如下规定:“杂质峰不包括溶剂峰和确认的辅料峰,药品说明书应列出制剂中所用辅料名称”。按照理解,已被确认的辅料峰在有关物质判定时不被认为是杂质峰,可以将其扣除。但将其扣除前必须对其进行研究,以确认其确实为某种辅料峰,而非辅料中的杂质峰,如无法确认是何种辅料则无法扣除。笔者建议,在制剂的有关物质方法开发中,也可以避开辅料存在的吸收波长,同时选取主成分和各杂质的特征波长,使辅料无吸收或有较低吸收,以消除或降低辅料峰的干扰;或者更改提取溶剂,利用药用辅料和主药的溶解性差异,在充分了解辅料和主药理化性质的情况下更换提取溶剂,将辅料峰降至最低干扰,以便可以忽略不计。结语药物中有关物质的研究是药物研发和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贯穿于药品研究、生产和储存的整个过程。这就要求分析工作者对检验过程中出现的杂质峰予以重视,以免出现错误的结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HPLC法测定有关物质的检验数据准确、可靠。
色谱的分析过程比较复杂,诸多因素都可对结果产生影响,经常会出现预料不到的现象,出峰异常就是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一般表现为色谱出鬼峰,色谱峰分不开,色谱峰拖尾,色谱峰出现圆顶峰,进样后不出峰等,这些问题的出现看似无规律,认真分析大部分有迹可循。气相色谱作为一种成熟稳定的分离、分析技术,在石油化工领域应用非常广泛,利用气相色谱分析技术进行定性、定量检测时,出峰异常问题的出现往往会给结果判定带来严重干扰。对气相色谱分析时这类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可以减少处理结果时的干扰,进而提高分析结果判定的准确性。
气相色谱分析测试常见问题及解决一、峰丢失可能的原因及应采用的排除方法1、注射器有毛病,用新注射器验证;2、未接入检测器,或检测器不起作用,检查设定值;3、进样温度太低,检查温度,并根据需要调整;4、柱箱温度太低,检查温度,并根据需要调整;5、无载气流,检查压力调节器,并检查泄漏,验证柱进品流速;6、柱断裂,如果柱断裂是在柱进口端或检测器末端,是可以补救的,切去柱断裂部分,重新安装。二、前沿峰1、柱超载,减少进样量;2、两个化合物共洗脱,提高灵敏度和减少进样量,使温度降低10~20度,以使峰分开;3、样品冷凝,检查进样口和柱温,如有必要可升温;4、样品分解,采用失活化进样器衬管或调低进样器温度。三、拖尾峰1、进样器衬套或柱吸附活性样品:更换衬套。如不能解决问题,就将柱进气端去掉1~2圈,再重新安装;2、柱或进样器温度太低:升温(不要超过柱最高温度)。进样器温度应比样品最高沸点高25度;3、两个化合物共洗脱:提高灵敏度,减少进样量,使温度降低10~20度,以使峰分开;4、柱损坏:更换柱;5、柱污染:从柱进口端去掉1~2圈,再重新安装。四、只有溶剂峰1、注射器有毛病:用新注射器验证;2、不正确的载气流速(太低):检查流速,如有必要,调整之;3、样品太稀:注入已知样品以得出良好结果。如果结果很好,就提高灵敏度或加大注入量;4、柱箱温度过高:检查温度,并根据需要调整;5、柱不能从溶剂峰中解析出组分:将柱更换成较厚涂层或不同极性;6、载气泄漏:检查泄漏处(用肥皂水);7、样品被柱或进样器衬套吸附:更换衬套。如不能解决问题,就从柱进口端去掉1~2圈,并重新安装。五、宽溶剂峰1. 由于柱安装不当,在进样口产生死体积:重新安装柱;2. 进样技术差(进样太慢):采用快速平稳进样技术;3. 进样器温度太低:提高进样器温度;4. 样品溶剂与检测相互影响(二氯甲烷/ECD):更换样品溶剂;5. 柱内残留样品溶剂:更换样品溶剂;6. 隔垫清洗不当:调整或清洗;7. 分流比不正确(分流排气流速不足):调整流速。六、假峰1. 柱吸附样品,随后解吸:更换衬管,如不能解决问题,就从柱进样口端去掉1~2圈,再重新安装;2. 注射器污染:用新注射器及干净的溶剂试一试,如假峰消失,就将注射器冲洗几次;3. 样品量太大:减少进样量;4. 进样技术差,进样太慢:采用快速平稳的进样技术。七、过去工作良好的柱出现未分辨峰1. 柱温不对:检查并调整温度;2. 不正确的载气流速:检查并调整流速;3. 样品进样量太大:减少样品进样量;4. 进样技术水平太差(进样太慢):采用快速平稳进样技术;5. 柱和衬套污染:更换衬套。如不能解决问题,就从柱进口端去掉1~2圈,并重新安装。八、基线不规则或不稳定1. 柱流失或污染:更换衬套。如不能解决问题,就从柱进口端去掉1~2圈,并重新安装;2. 检测器或进样器污染:清洗检测器和进样器;3. 载气泄漏:更换隔垫,检查柱泄漏;4. 载气控制不协调:检查载所源压力是否充足。如压力≤500psi,请更换气瓶;5、载气有杂质或气路污染:更换气瓶,使用载气净化装置清洁金属管;6. 载气流速不在仪器最大/最小限定范围之内(包括FID用氢气和空气):测量流速,并根据使用手册技术指标,予以验证;7. 检测器出毛病:参照仪器使用手册进行检查;8. 进样器隔垫流失:老化或更换隔垫。九、其他故障及解决方法A、负峰1. Detector有数据处理系统信号极性接反,信号连接倒置;2. TCD中,样品导热系数大于载气导热系数,选择数据处理中的“负峰处理”;3. ECD被污染,可能在正峰后跟随负峰,清洗ECD,更换之(若有必要)。B、样品的检测灵敏度下降1. 色谱柱,衬管被污染,使活性物质灵敏度小,可以清洗衬管,用溶剂(优级纯甲醇)清洗色谱柱,更换之(如有必要);2. 进样时样品渗漏(对易挥发物质更甚),查找渗漏点;3. 在splite汽化进样中,OVEN初始温度过高,用低于样品溶剂的初始温度,致使样品汽化后扩散加剧,导致撕沸点样品灵敏度下降,使用高沸点溶剂。C、峰分叉1. 进样过激,不稳定,形成二次进样,练习手动进样:使用自动进样器;2. 色谱柱安装失败,重新安装;3. spliteless或柱头进样,样品溶剂的混合 使用相同的溶剂;4. 柱子温度波动,修理稳控系统;5. spliteless进样,量大/时间长。希望用“溶剂在毛细管色谱柱前端安装5米的去效应谱带浓缩时,溶剂的固定相的湿润性差活化,未覆盖固定液的毛细管溶剂将在柱子中形成几米长,厚度不等的溶剂带破坏正常的浓缩,使峰拉宽分叉。D、保留时间漂移1. 温度变化,检查柱温箱的温度;2. 气体流速变化,注射甲烷,测定载气线速度;3. 进样口泄露,检查进样垫;判断其他泄露处;4. 溶剂条件变化样品,标准品使用相同的溶剂;5. 色谱柱被污染切除柱头10cm;6. 高温老化,清洗。E、分离度下降1. 色谱柱被污染;2. 固定相被破坏(柱流失) 更换之;3. 进样失败,检查泄露,检查吹扫时间;4. 检查温度的适应性;5. 检查衬管、6. 样品浓度过高,稀释;7. 减少进样量;8. 用高分流比。十、鬼峰出现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有这些1、进样口硅胶垫的影响(1)原因分析:与硅胶垫质量和进样针头质量有关,主要有几个方面:① 进样针头质量不好,边缘不够平整,硅胶垫容易损坏。② 硅胶垫使用次数过多或时间长老化,硅胶垫质量不好,材料弹性差,硅胶垫碎屑进入汽化室,便会形成鬼峰。③ 硅胶垫被污染,如进样时针头处附着的样品液滴被硅胶隔垫所吸附,在之后的分析过程中一点点脱附后进入色谱柱中。 (2)解决办法:检查所使用的进样针及硅胶垫,对质量不好的进样针、使用时间过长或质量有问题的硅胶垫进行有针对的更换。2、色谱柱影响(1)原因分析:① 色谱柱未充分老化,柱温过低老化不充分,温度过高产生液相遗失。② 色谱柱长时间使用。柱自身有吸附特性,柱内余留高浓度样品或柱内留存高沸点物质,柱头被污染。再者毛细管柱低负荷量,需要高灵敏度检测器,这样就特别容易出现鬼峰。(2)解决办法:截去受污染的柱头部分,升高进样口温度到合适的值,进行柱头老化;在进行组成复杂的样品分析后,采用程序升温对色谱柱进行吹扫,清除色谱柱中的残留物质。在程序升温的过程中,设置的最高柱温必须低于柱子最高使用温度20℃左右,以避免柱流失。3、进样口、检测器或衬管和分流平板污染(1) 原因分析 污染产生的原因较多,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① 长时间未进行色谱仪的定期维护;② 待测样品的组成复杂,进样口温度设置不够高,使样品汽化不完全,较重的组分滞留在进样口当中;③ 汽化室和衬管内经常会聚集一些沉积物及高沸点物质,如果碰到某次分析高沸点物质时,进样口温度升高时就会使聚集的物质逸出多余的峰;④ 在检测器中和分流平板的凹槽中未挥发的物质会慢慢积累,造成鬼峰无规律出现(2) 解决办法 根据实际污染情况对仪器的各部件进行清理:① 清洗进样口。首先拆除色谱柱,之后在保证加热和通气的前提下,将无水乙醇或丙酮由进样口注入,重复3~5次,最后加热通气干燥进样口。② 更换衬管或清洗衬管。在衬管被污染时可清楚的看到有颗粒物沉积或石英棉颜色变暗,污染严重时需要更换新的衬管。清洗衬管的方法: 取出衬管中的石英棉,将衬管浸泡在铬酸洗液中24小时后取出,再分别用蒸馏水、甲醇、丙酮清洗后干燥。③ 分流平板的清洗。将分流衬板置于色谱纯的甲醇等有机溶剂中进行超声处理,干燥,注意在拆卸和安装分流平板的过程中不能直接用手触摸,以防污染。④ 检测器清洗。热导检测器:根据检测器污染的程度选择合适的清洗溶剂,将丙酮,乙醚,十氢萘等溶剂装满检定器的测量池,浸泡大约20分钟左右后倾出,如此重复多次至所倾出的溶液比较干。4、仪器分析条件设置不合适(1) 原因分析:在分析未知的新样品时,可能会由于仪器条件设置不当产生一些干扰峰。一般原因是:① 样品可能会在分析条件下发生降解产生一些干扰成分,如果这些成分恰好在该条件下有响应,就可能产生鬼峰;② 选择的色谱柱不合适,不利于分析高沸点的化合物。(2) 解决办法:通过查阅文献,进行试验,查找方法,尽可能的了解检测样品的各种性质,如极性、分子结构、分子量大小等方面,选择适当的分析条件,包括柱箱、进样口、检测器的使用温度,色谱柱的极性、膜厚、长度、内径等。5、样品污染(1) 原因分析:样品在进样前的处理过程中受到污染,鬼峰在检测时有规律出现,有良好的重复性,且溶剂空白不包含此峰,这种情况比较容易判断。(2) 解决办法:由于色谱分析是一种痕量分析方法,所以在样品处理的各个过程中用到的所有物品必须保证清洁,以免使干扰物质进入样品。

水峰&倒峰
在液相色谱中,水出峰通常是作为溶剂出峰,因此在出峰的时间上通常都是位于溶剂峰的位置(0~5min之间)。峰形上,相比于其他有机溶剂的溶剂峰,水峰多表现为明显的基线波动,甚至为倒峰。
而色谱分析中的倒峰则不仅仅局限于水溶剂峰,因此倒峰可能在色谱分析的任何位置出峰。这种情况下,引起倒峰的原因多为在此波长下有造成负吸收的杂质通过检测器,或更有甚者,检测器的电极接反了。......阅读全文
液相色谱主峰后出现未知杂峰是什么原因一般是过载了,浓度太高,超出了检测器的最大响应值,需要稀释。还有一种可能是,上一次进的样品中途停掉,再次重新进样后,相同的化合物在相距很短的保留时间出现,导致出现两个分叉峰。高效液相色谱出现肩峰,有什么解决办法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在经典液相色谱法的基础上,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引入了气相色谱理论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与经典液相色谱法的区别是填料颗粒小而均匀。因为较小的填充颗粒具有高柱效,但会引起高阻力,需用高压输送流动相,故液相色谱有两个部分重叠峰怎么分割积分一般直接从两个峰连接处的峰谷处中间切开连接底部的积分线就可以了,如果峰分不开,建议使用峰高当作响应值来测定,如果使用峰面积定量,由于一部分的峰被切掉,会导致响应值偏小,使得数据偏小。气相色谱峰拖尾怎么解决一般情况下柱子不会突然变得很糟糕,检查是不是样品前处理不当,或者什么样品过期,样品酸性增强等原因气相色谱峰为什么会分叉  因为进样量太大,过载了,应该减少进样量,或者调节下分流比。  peak  组分流经检测器时响应的连续信号产生的曲线。流出曲线上的突起部分。正常色谱峰近似于对称形正态分布曲线(高斯Gauss曲线)。不对称色谱峰有两种:前延峰(leading peak)和拖尾峰(tailing peak)。前者少见气相色谱异常峰分析直角峰  (1)仪器输出负信号超出了数据处理的范围;  (2)数据处理装置零点未校正,或量程设置太大无法判断基线位置;  (3)数据处理装置输入信号极性接反,零点设置不对;气相色谱峰为什么会分叉  因为进样量太大,过载了,应该减少进样量,或者调节下分流比。  peak  组分流经检测器时响应的连续信号产生的曲线。流出曲线上的突起部分。正常色谱峰近似于对称形正态分布曲线(高斯Gauss曲线)。不对称色谱峰有两种:前延峰(leading peak)和拖尾峰(tailing peak)。前者少见气相色谱峰拖尾怎么解决一般情况下柱子不会突然变得很糟糕,检查是不是样品前处理不当,或者什么样品过期,样品酸性增强等原因,具体情况等专家来回答。气相色谱出峰先后顺序楼主用的什么柱子?说清楚条件,出峰顺序和柱子有很大关系 分析测试百科网乐意为你解答实验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基本上问题都能得到解答,有问题可去那提问,百度上搜下就有。可以通过色谱柱的说明书查询,各种柱子验收单上应该有各种组分的出峰顺序气相色谱仪不出峰原因首先要看检测什么样品,选择被检测样品所用的检测器和合适的色谱柱,在就是检测条件要合适,还有柱子连接的位置,这些条件都可能造成不出峰。一.样品问题1.样品在氢火焰检测器是否有响应;2.样品是否与色谱柱不匹配;3.样品浓度是否过低,低于检测器检出限;二.气相色谱仪问题首先要看检测什么样品,选择被检测样品气相色谱峰为什么会分叉1.可能是浓度过载。降低进样量,或者稀释样品之后再试一下。2.可能是色谱柱不好了。调到比色谱柱最高温度低30℃的温度烧两个小时。不行的话就截掉柱后的一届色谱柱。如果还是不行就是柱子废了。3.方法不好。换一款同款同款色谱柱,液膜厚度大一些的试一下。或者给买色谱柱的工程师打电话,咨询你的物质适合用哪一款气相色谱峰为什么会分叉  因为进样量太大,过载了,应该减少进样量,或者调节下分流比。  peak  组分流经检测器时响应的连续信号产生的曲线。流出曲线上的突起部分。正常色谱峰近似于对称形正态分布曲线(高斯Gauss曲线)。不对称色谱峰有两种:前延峰(leading peak)和拖尾峰(tailing peak)。前者少见如何推测气相色谱出峰顺序  色谱分离中物质的分离次序一般是根据相似相容原理。也就是固定相与被分析化合物之间的极性关系来判定处分次序。  常规气相色谱柱一般都是非极性的。一般而言,你的上述物质出峰次序如下:  甲醇、乙醇、异丁醇、正丁醇。气相色谱不出溶剂峰?这样解决  气相色谱的不出峰的原因有:  1、样品在色谱柱上保留:确认色谱柱不会永久吸附待测组分,提高柱温观察组分是否流出;  2、灵敏度不够:检查检测器状态,或增加进样浓度;  3、溶剂峰包覆:样品和溶剂的保留性能相近时,大的溶剂峰有可能将待测物峰包盖;  4、进单标确认问题,或采用分流进样模式、加大分流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配比调换对出峰时间的影响朋友,那要看你分离的是什么物质,一般来讲有机相比例大的,出峰时间较快.还要分用的是哪一色谱类型,反相还是正相等 。影响很大,甚至会在一个梯度内冲洗不出峰这个问题跟你检测的目标物质和色谱柱的性质有关系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配比调换对出峰时间的影响你做的是正相色谱,固定相为极性较大的硅胶,按相似相溶的原理,增加有机相比例,极性物质的保留增加,所以出峰时间后移。如果是反相色谱,则相反。液相色谱怎么把两个连着的峰分开计算面积或者手动积分,从起峰处积分至落峰处。不过误差比较大。工作站上有这样一个图标(这个是安捷伦的工作站,其他工作站应该也差不多是样子)这个图标是表示两个连着的峰整体积分,然后点击这个功能,在波动处断开。其实如果是未知杂质,一般来说可以把两个峰整体当做是一个色谱峰进行计算。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配比调换对出峰时间的影响你做的是正相色谱,固定相为极性较大的硅胶,按相似相溶的原理,增加有机相比例,极性物质的保留增加,所以出峰时间后移。如果是反相色谱,则相反。气相色谱出峰时间推后,峰面积增大是什么原因变了多少?是10%?还是100%?或者是成倍增长?是同一个方法,同一根柱子吗?如果不是就没有可比性。柱子,就算是同一个型号,同一个厂家的柱子也会有区别。比如以前的柱子被截过,新柱子略长一点,这样没法比较。如果都没有变的话,可能就是载气流速调节的不好,有一点点误差。因为保留时间变了,峰面积自然也会变的GPC色谱峰色谱峰宽的影响因素,为什么峰越窄越好不是峰越窄越好,而是峰越对称越好(峰终点和起始点判断容易,积分计算准确),峰的宽窄一般说明载气流速,之所以会说峰越窄越好,是从分析效率出发讲的,在能将各组份完全分离的情况下,当然是越快完成分析越好了。但如果有部分组份不能完全分离,就应该放慢载气流速,尽可能让所有组为什么气相色谱的峰型不好导致峰型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样品量以及样品通过检测器的流速。你用的是什么色谱柱,填充柱的话进热导很有可能拖尾严重,或前沿严重。如果用毛细管进行分流后进样,峰型会有所改善。如果还感觉不好可以再加一路尾吹气。水凝胶拉曼峰12001600是什么峰水凝胶拉曼峰1200-1600是Raman特征峰。D-峰和G-峰均是C原子晶体的Raman特征峰,分别在1200cm^-1和1600cm^-1附近,D-峰代表的是C原子晶的缺陷,G-峰代表的是C原子sp2杂化的面内伸缩振动,另外,固体物理里的解释是声子振动模,过于难理解。三个手性出几个液相峰8个。出峰的计算公式为有几个手性,就是几个手性的平方。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HPLC)又称“高压液相色谱”、“高速液相色谱”、“高分离度液相色谱”、“近代柱色谱”等。高效液相色谱是色谱法的一个重要分支,以液体为流动相,采用高压输液系统液相峰型不好是什么原因首先确定进的是纯物质,把柱子重新连接一次,再进一次样,还是发现主峰分叉,估计是柱头塌陷了。不过柱头塌陷的话一般所出的每个峰都会有分叉现象,很容易辨别的。塌陷的柱子一般要换了,也可以修补,比较难,不做介绍了。峰型不对称原因比较多,一般理论板数和拖尾因子合格,都没什么影响。要解决它的话,找点专业的书看看为什么液相出峰时间不断提前原因分析:1.你的流动相中有三乙胺或二乙胺等扫尾剂,应控制扫尾剂的用量,不要过量,严格按照标准方法配制。2.含有扫尾剂的流动相平衡时间本身就很长,不建议每天都清洗色谱系统,可以采用在不工作的时候将废液管接回流动相瓶中低流量连续平衡色谱系统,减少每次工作的流动相平衡时间。3.环境温度的影响也较大,应当气泡会影响液相出峰时间嘛气泡会影响液相出峰时间。气泡可以影响液相色谱(LiquidChromatography,简称LC)中的出峰时间。液相色谱是一种分离和分析化合物的技术,其中液相通过固定相柱进行分离。当样品溶液中存在气泡时,气泡会影响流体的流动性质,从而对分析结果产生影响。为什么液相出峰时间不断提前原因分析:1.你的流动相中有三乙胺或二乙胺等扫尾剂,应控制扫尾剂的用量,不要过量,严格按照标准方法配制。2.含有扫尾剂的流动相平衡时间本身就很长,不建议每天都清洗色谱系统,可以采用在不工作的时候将废液管接回流动相瓶中低流量连续平衡色谱系统,减少每次工作的流动相平衡时间。3.环境温度的影响也较大,应当为什么液相出峰时间不断提前原因分析:1.你的流动相中有三乙胺或二乙胺等扫尾剂,应控制扫尾剂的用量,不要过量,严格按照标准方法配制。2.含有扫尾剂的流动相平衡时间本身就很长,不建议每天都清洗色谱系统,可以采用在不工作的时候将废液管接回流动相瓶中低流量连续平衡色谱系统,减少每次工作的流动相平衡时间。3.环境温度的影响也较大,应当液相峰型不好是什么原因液相峰形不好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柱效不好,柱子中有气泡或填料不均匀,或柱子类型选择错误; 2、流动相比例错误; 3、流速不稳定|(压力不稳定); 4、紫外灯能量不稳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液相色谱走空白一直有杂质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