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唯物史观揭示了什么的历史主体作用基础是什么?

原标题: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发展的新境界
核心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根植于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是在新时代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共同体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学理底蕴
“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关切人的存在、探究社会发展的理论结晶,渗透于唯物史观的创立和发展的全过程,并和马克思主义其他具体思想理论紧密联系、相互贯通。这一思想,是马克思对从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的“共同体”思想萌芽到19世纪上半叶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等德国古典哲学家的“共同体”思想元素进行系统性总结和超越性批判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并且同唯物史观的创立、发展过程具有同构性。
在1841年完成的博士论文中,马克思通过原子偏斜运动意义的分析来肯定人的自我意志,表达了人的自由是国家或城邦的本质的思想。而国家或城邦在古希腊话语中就是“共同体”的意思。
在1842年4月到1843年3月《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在《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中,看到了物质利益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立法中的重要作用,第一次对普鲁士国家这一国家共同体进行了反思。
在1843年秋到1844年春短暂的《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发表了《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在对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进行分析时大量使用了“共同体”的表述,指出资本主义社会是“虚假的共同体”。
在1844年《评一个普鲁士人的〈普鲁士国王和社会改革〉一文》中,马克思提出了“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他认为“真正的共同体”是在现实生活中体现出的人之为人的全部类本质和发展本质。同年,在未完成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以异化劳动为分析视角,提出消除劳动异化达至理想共产主义的社会形态,确立了共产主义共同体是人类社会共同体的最高阶段。
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合著的作为唯物史观奠基之作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了资产阶级国家“虚幻的共同体”形式,提出建立把人从被奴役、被统配和被忽视的社会关系中解放出来的“真正的共同体”。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在“自由人的联合体”中,个人与“共同体”之间已经消除了异化与对立关系,人的个性自由在“共同体”中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表明马克思对“共同体”本身的认识达到成熟。
1849年移居伦敦后,“共同体”思想在马克思揭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内在规律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他指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使人的行为的独立性依赖于物的外在性,人被彻底“物化”,受到货币资本等“抽象共同体”的统治。在《资本论》中,他指出“事实上,自由王国只是在由必须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终止: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真正物质生活领域的彼岸”。马克思所说的“自由王国”也就是“真正共同体”。
虽然马克思并没有对共同体作出明确定义,但根据马克思不同时期的著述中从人的生存、本质与发展角度对共同体进行的阐述,“共同体”可以概括地理解为:“现实的人”基于共同利益和共同解放诉求而形成的一种共同关系模式,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充分体现人的本质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只有通过“真正的共同体”即自由人的联合体才能实现自身的解放,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新时代中国为全球治理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国内国际重要场合,深刻阐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党的十九大把“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方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在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新时代,在全球治理层面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将马克思以阶级为视角的分析范式转向全球多元治理共治共享的分析范式,丰富和深化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了思想资源。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逻辑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是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相互贯通、密切联系的。作为唯物史观在空间向度展开的“世界历史”思想,被学界公认为最早的全球化思想。它认为,随着生产力与分工的发展,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突破了彼此隔绝的民族和地域界限,人类社会交往日益普遍化,“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在世界历史中,“每一个单独的个人的解放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真正的共同体”才能得以实现。
在21世纪的今天,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全球的整体相关性日益密切。全球化的发展实践已经完全验证了马克思所揭示的“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同时,世界范围内发展失衡,以及地区冲突、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也日益突出,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也在上升。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的情况下,这些涉及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和挑战的解决,依赖于国际社会多边的协调和沟通,依赖于世界各国携手努力。这也是百年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给我们的深刻启迪和昭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正是在深刻总结世界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顺应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大趋势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厚实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丰富和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开辟了新道路
当今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既有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也存在逆全球化思潮涌动现象,“人类向何处去”成为了时代之问。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早在新中国建立之初,毛泽东同志就发出了“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的庄严宣告。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也作出了“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的庄严宣告。所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必须对这个时代之问作出回应。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我国日益靠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新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敢于直面时代之问,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非常丰富,包括:在政治上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在安全上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在经济上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在文化上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在环境上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而其核心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所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开辟了一条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新道路,打破了“修昔底德陷阱”的魔咒,创新和丰富了全球治理理念。
2019-04-06 11:10
来源:
察网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实践,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成果丰硕,具有广泛的世界影响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既面临难得机遇,也充满严峻挑战。我们需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认真研究探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各项决策和部署上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这种意义,不仅体现在中国的发展有力推动了世界的发展,造福于各国人民,而且体现在为人类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中国向世界贡献智慧与方案的集中表现,它深刻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这一世界之问、时代之问,集中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和人类前途命运的深邃思考和博大胸怀。
第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唯物史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唯物史观揭示的是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回答的是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人类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条件、途径等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这一科学理论是创立在“人类历史成为世界历史”这一重大认识基础之上的。1845年到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科学地预见:“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基于人类历史成为世界历史这一时代发展大势,提出“自由人联合体”的伟大社会构想。马克思认为,每个人都得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自由人联合体”社会,是以世界范围内人类文明的普遍交往为前提的,只有在各种文明的交往中结成的共同体里,“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170多年后的今天,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人类前所未有地结成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这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世界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任何力量都抗拒不了、破坏不了的时代潮流。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只有顺应世界发展大势,跟上时代潮流,才能抓住历史机遇,推动自身又好又快发展,既造福国家和民族,又造福世界和人类。中国共产党正是从顺应历史潮流、增进人类福祉出发,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倡议。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和迫切需要。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福祉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日益融合,中国的快速发展引起国际上一些人的担心和焦虑,而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规则、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全球性问题也需要中国发出自己的声音,回应国际社会的关切与期待,体现中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正是在此背景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导向,推动我国对外工作理论和实践创新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党的十九大全面系统深刻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核心和精髓。
第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理想和奋斗目标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纵观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奋斗历程,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自觉把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在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同时,同各国人民一道,不断把人类的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向前进。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极大增强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深刻改变着国际格局和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极大鼓舞了世界人民和革命力量反抗黑暗、追求光明的信心和决心。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制定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以及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同和普遍赞赏,极大影响并改变着世界的政治格局和国际关系准则。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主动顺应世界潮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发展,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支持维护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1956年,毛泽东同志指出:
【“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而这种贡献,在过去一个长时期内,则是太少了。这使我们感到惭愧。”】
1985年,邓小平同志强调,
【“到下世纪中叶,能够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那才是大变化。到那时,社会主义中国的分量和作用就不同了,我们就可以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
1987年,邓小平同志又指出,
【“这不但是给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继续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继续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继续加强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不断拓展同世界各国的密切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在更多领域、更高层面上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个重大论断是掷地有声的,是有着充分事实依据的,透露出一个大党大国的高度自信与责任担当,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变为现实。
第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应对全球性问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必将在世界发展和人类文明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辉煌篇章。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深入发展,世界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人类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方面,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蓬勃发展,经济全球化浪潮方兴未艾,不仅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而且深度重塑着世界的经济政治格局与国际关系准则,既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又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难得机遇。另一方面,当今世界并不太平。保守主义、单边主义、技术壁垒与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逆经济全球化成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冷战思维、零和博弈观念大行其道,给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等世界潮流带来严重威胁和挑战。开放还是封闭,前进还是后退,需要各国人民做出正确抉择,人类又一次站在十字路口。
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面对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的新变化,面对经济全球化出现的波折,面对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全面系统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及其丰富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主张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内涵。
中国既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者,也是这一理念的积极实践者。随着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不断拓展,“一带一路”建设的扎实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由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世界上有越来越多的人支持和赞同中国共产党的倡议,并给予很高的评价。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实践,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成果丰硕,具有广泛的世界影响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既面临难得机遇,也充满严峻挑战。我们需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认真研究探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各项决策和部署上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教授。本文原载“中国社会科学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唯物史观揭示了什么的历史主体作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