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城建是国企吗工业集团的产业分布有哪些?业界评价怎么样?

首页 >新闻 >即时新闻2023/
09/06
11:10
来源:
网络
作者:
朱萍手机查看
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传统制造业开始积极拥抱数字化、智能化,中城工业集团倾力打造了一个以智能升降装备整机与核心部件为主的数字化超级工厂——汾湖星舰超级工厂,为传统电梯产业提供专业化的共享生产制造、共享营销和共享测试研发服务。
作为中城工业集团融入长三角战略的重要产业载体,集团在苏州打造的智能升降装备超级工厂,汾湖星舰超级工厂整合了中城工业集团现有的智能升降系统、电驱电控、工业设计产业资源,对传统电梯产业智能化升级发展提供助力,并能够有效带动区域制造业转型升级,为当地制造业发展构建新生态。
中城工业集团汾湖星舰超级工厂建有共享技术中心、智能制造中心、检验检测中心、特种加工中心、数据中心与云仓等,能够实现年产整机15万套、核心部件30万套的生产目标,是一个在智能升降领域率先实现工业互联网及工业4.0升级的超级生产平台。
基于中城工业集团多年来的技术沉淀,汾湖星舰超级工厂聚焦电梯产业等制造业,致力于扩大产业规模,提升品牌形象与知名度,为区域产业赋能。项目顺利落地后,不仅能够为汾湖电梯产业提供共享生产制造、共享营销和共享测试研发的公共平台,还能够推动当地电梯产业及相关企业的转型升级。
同时,为顺利推进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带动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汾湖星舰超级工厂汇集多家智能升降领域的领先企业,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持续提升建筑设计、工业设计、工艺设计和创新设计等方面的专业实力,积极建设智慧产业园区。
未来,在数字化技术的持续升级下,工业互联网将得到更多应用,中城工业集团将依托自身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紧跟基础设施建设,依托汾湖星舰超级工厂,打造优质的数字科技服务平台,以数字化技术创新为驱动,在智能升降方面不断探索,赋能当地电梯产业的转型升级,助推我国智能升降系统等制造业的数字化升级。【广告】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责任编辑:陈良强

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支撑,各地区有代表性的产业、实力强劲的企业推动着高质量发展的前行。
在前不久发布的《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有129家中国大陆企业(不含公司总部在香港、台湾的企业)上榜,分布范围覆盖了我国半数以上(20个)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本文以这些企业为代表,分析支撑区域发展的关键产业呈现出了怎样的特点,又是怎样的企业发展模式促进了特点的产生。
上榜大陆企业的区域分布特点
整体来看,中国大陆企业的区域分布呈现出了“聚”“稳”“新”的特点。

东部沿海地区仍为上榜企业主力
虽然上榜企业区域分布较广,但企业数量达到5家以上的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东部沿海地区(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其中,北京53家上榜企业,除中央企业之外,也有9家地方国企和民营企业上榜。

省份分布变化小,企业在榜时间长
从上榜企业省份分布来看,与上年相比变化不大,仅有云南不再有企业上榜(原上榜企业为排名447位的云南省投资控股集团)。从各省上榜企业数量来看,60%的省份未发生变化,有变化的省份也仅调整1-2家。从在榜时间来看,12个省市的民营企业与地方国有企业上榜时间在10年以上。

新上榜企业体现地方新突破
在今年新增上榜的企业中,不乏新技术、新模式的代表。比如福建省新能源产业的代表企业宁德时代、深圳市高科技制造的代表企业立讯精密、广东省以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使命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代表广新集团等。
2023《财富》世界500强中国大陆企业分布情况
注:根据2023《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信息整理
区域产业发展的缩影
从产业角度来看,各地区呈现三种类型:
多元共进型
以北京、上海、山东为代表
北京地区除在京央企之外,9家上榜企业在多个产业平均分布
其中互联网、制造业、资源类(金属产品)、金融业企业各2家、地产企业1家。多元分布的产业体现了北京市重点发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网联汽车、科技服务业等核心产业,凸显了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
北京地区的产业类型及代表企业
注:根据2023《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信息整理,仅统计地方国有企业、民营及其他所有制企业
上海地区的12家上榜企业分布在6种类型的产业中
其中地产与工程建筑、金融业企业各3家,资源(钢铁)、交通运输业企业各2家,智能制造和批发类企业各1家。这些产业分布与上海市“五个中心”建设的区域定位相符(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也体现出采用引进来与本地培育相结合的模式,重点打造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生物医药等核心产业。
上海地区的产业类型及代表企业
注:根据2023《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信息整理,按照企业总部所在地统计
山东省上榜企业数量虽不多,但4家企业各有特色
具体包括1家能源企业(山东能源),1家纺织制造企业(魏桥创业),1家智能制造企业(海尔智家)和1家交通运输企业(山东高速)。另外,上年上榜的山东钢铁和潍柴集团未申报本次榜单。山东省上榜企业既有传统产业转型又有新兴领域,体现出了新旧功能转换,以新动能主导经济发展格局的特色。
制造支柱型
以广东省广州、深圳两市为代表
总部位于广州市的5家地方企业体现出了“制造业立市”的特点
其中,3家制造业企业既有传统医药制造(广药集团)、工业机械企业(广州工控),又有智能化、电动化代表的汽车制造企业(广汽集团)。1家投资控股企业(广新控股)是由传统单一外贸企业成功转型为以制造业为主体、以资本投资运营为优势的特色企业,近年来以投资控股形式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与食品领域打造了一批“链主”企业和冠军产品。
深圳市的上榜企业体现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升级发展的特点
11家上榜企业中不乏新兴制造业的代表(如:华为、立讯精密)、新材料新技术的代表(如:正威国际,以新一代电子信息与新材料完整产业链为主导)、新能源汽车的领衔企业(如:比亚迪)、以投资控股带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企业代表(如:深投控),以新技术推动转型发展的代表(如:顺丰控股,以智慧物流荣登《财富》物联创新榜单)。
转型+创新型
以福建、浙江代表
福建省的上榜企业体现出作为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质量
比如被称为大宗商品贸易“厦门三巨头”的建发、国贸、象屿,作为厦门经济特区发展的代表,通过打造供应链一体化的服务能力,充分应用科技手段增强行业竞争优势,成为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
又如福建省核心产业——新能源的代表企业宁德时代,推动动力电池行业从“有没有”迈入了“好不好”的新阶段。资源类企业紫金矿业也在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推动企业转型发展。
浙江省的上榜企业体现出新材料科技创新高地、高水平创新型省份的特色
8家上榜企业中有互联网行业的先行者(阿里巴巴)、汽车造业的转型代表(吉利控股)、同样也有以转型促发展的化学品制造企业(荣盛控股、恒逸集团)和资源类企业(青山控股、杭州钢铁),以及与厦门“三巨头”共同领衔供应链服务行业的贸易企业(物产中大)。据统计,物产中大在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生命健康、高端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占总投资已达到33%以上。
企业发展模式的实践
各区域的代表产业展现出了以创新为基因、以转型谋发展的共性特征。其中,企业“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国际化”的发展实践,是推动产业转变的动因。
01
汽车企业充分挖掘“智能化”潜能角逐行业转型
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中,我国各类新能源汽车展台纷纷吸引了众多国外汽车厂商的目光。中国车企把握住了转型发展的契机,从“三电”角逐向智能网联领域进一步延伸。其中,如何在关键领域不被“卡脖子”,同时把握住用户体验、实现快速迭代,是新能源车企竞争的核心因素。
广汽集团
通过下沉到底层架构和生态系统的建设,实现了电子电气架构的自主可控,将整个架构的定义、接口与核心软件把握在企业自己手中。同时,基于星灵架构打造了全新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5G互联、生态服务等场景化功能体验,建立可快速开发迭代的生态服务系统,进一步加强了产业链的韧性,把握能凸显差异化的板块。
02
资源企业把握“数字化”手段走的更广、更远
紫金矿业
把握数字化时代的自主能力,与达索系统合作构建了更适用于中国矿业场景的全球化信息数字支撑系统,作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支持手段,推动矿业向绿色、安全、高效和无人少人的方向迈进。另一方面,联手MTN、华为共建非洲首个5G智慧金属矿山。不仅接入5G高速宽带,还提供面向矿山的智慧化行业解决方案,比如矿车远程控制、物联网、企业数字化平台等方面。
03
传统企业与新兴企业共同把握“绿色化”,推动可持续发展
潞安化工集团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通过“管理提升、技术改造、结构调整”三条途径确保降碳。通过“覆水可收”实现减污。通过积极改善矿区生态环境、制定计划、压实责任,营造“植绿、护绿、爱绿”良好氛围,推动添绿增绿扩绿。通过综合施策,上半年综合能源消费量较预计值降低2.4%。
宁德时代
充分认识绿色发展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和根基,认为“零碳”是企业的责任和能力,更是发展机遇。今年4月,宁德时代公布了零碳战略,计划到2025年实现核心运营碳中和,2035年实现价值链碳中和。在实现方式上,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中引入大量工业4.0的工具,实现系统性降碳。另一方面,启动了业内首套针对锂电池供应链的审核工具CREDIT,通过价值链可持续透明度审核计划,帮助产业链企业找到可持续发展路径。
04
医药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实现“国际化”发展
广药集团
作为传统医药制造企业的代表、全国最大的中成药生产基地,其发展视野从未局限在国内。最近又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布局“国际化”发展。
一方面,广药集团与另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全球医药零售巨头沃博合作,共同成立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设立总规模不超过10医院的产业基金,用于在全球生物医药健康领域开展股权投资,拓展产业布局。
另一方面,广药集团采芝林药业与俄罗斯、印尼的中药材供应企业建立战略合作,打造集中药材种源保育、种植、加工、储存一体的国际化绿色产业链,推进中医药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按计划,广药集团将连续五年采购进口中药材,累计近3万吨,为平衡中药材价格、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总结
聚焦产业发展,畅通上下链条,把握科技创新,携手各类企业共同发展
通过对上榜大陆企业的分析不难发现,各类企业在支撑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适合中国企业“体质”的发展模式在于“稳中求新、求变、求进”。
一方面要把握好产业发展,布局战略新兴产业的同时,传统产业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实现转型升级;打破产业链的堵点,实现畅通循环。另一方面更要充分激发创新基因,以创新布局、人才、机制为基石,实现技术、管理、商业模式的多领域创新。相信有更多的中国企业将迈向世界一流、实现世界一流。

中智咨询研究院将围绕“建设世界一流”主题开展持续研究,预计将于今年10月发布《2023年世界500强企业研究白皮书》。本书也是中智咨询世界500强企业研究系列的第三部作品,敬请期待。
三大核心看点
01
看点一追踪榜单趋势,纵观中国经济格局与企业发展变化
02
看点二链接世界一流,价值创造视角的500强榜单解读与专业透视
03
看点三聚焦中国特色,探索建设世界一流的“中国答卷”
世界500强变化深度解读:直面中国大企业发展挑战,在高质量发展路上负重前行 2023-08-10
上下同力创一流 集团企业占先机——解读新规则下的中国500强 2023-07-28
看中国上市公司500强榜单,评企业价值创造能力 2023-07-28
通过对标辨差别,聚焦提升竞争力—中美上市公司500强对比分析 2023-07-20
看企业发展变化,评价值创造能力
2023年中国上市公司500强榜单研究 2023-07-14
中国企业,从500强迈向世界一流 2023-07-10
多元视角下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画像 2023-08-23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城建是国企吗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