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善良慈悲的八字更高大上的,是不是慈悲?

有人信佛多年,烧了无数香、磕了无数头,却迷信愚痴,执着地认为佛菩萨就住在寺院里,不在他处。这是对正法的曲解。佛菩萨到底在哪里?到何处去求?在这里给大家讲一则禅宗故事。有一个寺院,道场庄严,每天信众不断、香火鼎盛。寺院有一个小和尚,毫不避讳地在寺院大殿前“撒尿”,让他的许多师兄看到,大家都嘲笑他,寺院的住持老和尚听说这事,更是责备他污染寺院清净,对三宝不恭敬。可是小和尚的一句话,让老和尚惭愧不已。老和尚责备小和尚说:这是佛菩萨在的地方,你怎么能在这里“撒尿”?小和尚反问道:那哪里是佛菩萨不在的地方?老和尚突然语塞:是啊,我们若心中时刻有佛,则佛无处不在,何止在庙堂啊?我们信佛学佛,不是追求和执迷佛菩萨的神通 来帮助自己走捷径,而应是敬信因果,修正自己,只有自己种善因、持善行,才能结出福报之果。“一切唯心造”,法在心内,莫向外求。“祸福无门,惟人自召”,一个人身上最好的“风水”就是他的善良,他的善念、善言、善行,三业清净、德行善业,自然吉祥圆满。“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心中有座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内心慈悲清净,则无处不是极乐世界。以下这3种人,不用拜佛,却离佛最近,看看是你吗?一、有“善心”之人,存好心内心善良的人,不用拜佛,也离佛最近、佛缘最深。《六祖坛经》里有句话: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就是说我们若想与佛菩萨感应道交,得到慈悲加持,应当去修我们的心,一念善,则菩萨现,佛菩萨就是我们心中的善念。然而,现实生活中人们都学颠倒了,认为每天守着佛菩萨宝像就离菩萨最近,每天多烧高香,佛菩萨就会感动。真正离佛最近,不是表面距离,而是人心。内心慈悲的人,纵使不信佛,也很有善根、佛缘深厚。有人说,现在的时代,善良的人只会被欺负,你若退让,只会纵容对方变本加厉,还能选择善良吗?我们要明白,我们与人为善,不是软弱,是善待他人,亦是利益自己。别人待我如何,是我的因果;我待别人如何,是我的修行。有句话叫:天欺、人欺,因果不欺,人在做、天在看,没有什么能逃避因果报应。别人伤害你,自有天道安排。“人有善念,天必佑之”,记住善良的人,自有善神护持、护人平安。二、有“善语”之人,说好话《佛说吉祥经》里说道:言谈悦人心,是为最吉祥。我们说出去的话,若能令众生心生欢喜,这也是一种无量功德布施,是布施他人,亦是庄严自己。而现实生活中,人性往往自私贪吝,因嫉生恨,说话尖酸刻薄,这些恶行对自身而言,是更大的损害。别人的福报,你再嫉妒也不是你的,反之,你若心生邪念,只会让自居更加无福。反之,若能发心随喜赞叹别人,自己也定能吸引来同样的福报。有些人喜欢无事生非、造口业,说些恶语、挑拨离间,说话轻佻、空话连篇,等等,对别人说这些话,最终都会回到自己身上,伤人如伤己。口业不清净,自会让自己福德越来越浅、离佛越来越远。言语吉祥,人生才会越来越顺遂。三、有“善行”之人,做好事有句话叫: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做人,要多行善,多做好事,这是为自己积德。“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修善,就是积德修福,有福报的人才能在危难时刻逢凶化吉、消灾解难,所谓的“好运”,都是曾经善业和人品的累积。我们要力所能及地去布施穷苦,广发慈悲心,救度众生,多护生放生。“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你所付出的善良,上天必会以加倍的福报偿还给你。有人常问我,善人真的会有善报吗?我不敢保证,因为因果通三世、很复杂,但是至少可以让人此生活得心安。为善最乐,常做善事心清净。感恩阅读与分享。祝您法喜充满、六时吉祥。南无阿弥陀佛。
导语:今天敢于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明天才可以拥有别人不能拥有的事业,不要在乎身边的闲言碎语,因为未来是自己的,不是能不能,而是要不要给自己一个完美的交代,为自己而努力!你要知道:善良比聪明更难,聪明是一种天赋,而善良是一种选择!善良是什么?善良是一个人的美德,善良是一个人的品行,善良是不耍手段,不玩心眼,善良是简单真诚,本本分分。做一个善良的人,对别人没有坏心,对朋友没有恶意。与人相处,真心实意,与友同行,不骗不欺。做一个善良的人,遇到有难的人,帮一下,遇到摔倒的人,扶一把。也许你的善良会被人利用,但是上天看在眼里,一定会还你一个公道。做人,一定要善良,善良,能积攒运气,善良,能逢凶化吉,而那些作恶多端的人,欺负善良的人,迟早有一天,霉运不减,灾祸不断!善人有善报,好人有好福,真正有福气的人,都是善良的人,因为人在做,天在看,人越善,天越爱,心越善,福越来!我很喜欢这段话,善良是每个人的本性,千万别丢失,善良是我们一生的财富,永远要保持下去,永远做个善良的人,才能无悔一生。有一天你会明白,善良比聪明更难。聪明是一种天赋,而善良是一种选择。人生,就是一种糊涂,一份模糊,生命中的灿烂,人生中的辉煌,往往不期而遇,尽在偶遇。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心尽力,得到是一种幸运,得不到也是一种幸运。因为尽心,我们总有收获,因为尽力,我们总有进步!在我们还缺少足够的智慧,还不能够理解慈悲的意义,甚至还不具备足够的经济能力之前,先要积极努力,自强不息,让自己强大起来,学会与周边环境和谐相处。让自己成为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一个需要别人解决的问题,这是我们善良人生第一步。完成这一步,才有余力言及其它。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2020-11-26 15:57
来源:
西西视界
一颗真诚的心是难能可贵的,真心实意的对一个人好,更是人性中难得的一抹光辉。
一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人们常常感慨世态炎凉,人心难测。但事实上,更多的人,其实内心都趋向于善良,也相信善有善报。
都说人生难得一知己,生命中能遇到一个全心全意对人付出,发自内心对一个人好的人,确实很少很少。
但也有些朋友,满腔热忱,不求回报对人掏心掏肺的好,这些善良的人们,总会不自觉地默默付出,事必躬亲不辞劳苦去做很多他们认为对人好的事。
对于这样的朋友,相信每一个人都羡慕不已,因为从缘份上说,可遇不可求。但是,善良,真的能收获好心吗?
假期闲来无事,偶然入山,路遇一位老僧,两人并肩同行,言谈之间,觉得老僧佛法精深,并对此问题向他求教,想听听佛门高僧是如何看待善良这两个字。
老僧听完,沉默片刻,说到:“虽然佛家讲究慈悲为怀,存好心,做善事,但是佛教教义也不是让人盲目的去做好事。
善良的前提是要懂得保护自己,再善良,也别掏心掏肺对别人好,当心好心被糟蹋,善良中要带点锋芒。”
听完老僧的解读,自己顿时豁然开朗,也对善良有了新的认知,在此,也把老僧的见解分享给大家,共勉之。
01慈悲生祸害,方便出下流
老僧说:“慈悲生祸害,方便出下流。”意思是,如果不能善用慈悲,就很容易滋生祸害,如果一味处处与人方便,就很容易会使自己生活路上无底线退让。
华夏五千年,代代相承告诫要多行善,不作恶。但行善如果缺乏智慧,那自己的善心就很容易被人利用,做了恶事都不自知,最后落得后悔不已。
慈悲是要有智慧的,慈悲心里面包含真诚、清净、平等、正觉。如果不具备这些,唯心的慈悲就是感情用事,就有祸害。
再说方便,人如果没有戒定慧的基础,方便就成了随便,无视戒律,无视规矩。如果觉得不要持戒不守规矩是方便,那么又怎么会有成就呢?
佛说“恒顺众生,慈悲为怀,方便为门”,但这个慈悲并非滥用的善心,方便更不是随便,不是什么都可以方便,要看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的。
正所谓:慈悲生祸害,方便出下流。没有方法没有分寸的行善布施,常常会招致误解。
说到底,慈悲和方便其实是没有错的,但一定需要在智慧的观照下去处理。慈悲之心运用不当,很容易衍生祸端,于人于己,都是祸事。
02欲望像海水,越喝越口渴
老僧说:“欲望像海水,越喝越口渴。”
世人离不开欲望,它包罗万象,有人痴迷金钱美女,有人执着于争权夺利,有人偏好沽名钓誉,在欲望的国度里,每个人经受着坚守本心和自我膨胀的挑战。
欲望和追求很相似,都是从达成愿望出发,会有一个努力的过程,都是为了实现目标而获得满足,但贪念过度,就会变味。
看看,很多金银满屋,大权在手,流连于声色犬马中的人,住着千尺豪宅,却不能安然入梦;坐享珍馐美味,却食欲全无。这些人拥有者许多人仰望并为之奋斗不止的一切,却活得郁郁寡欢。
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任何现象都有一个缘起法则,有一个因果规律。
古语有云:“欲壑难填”。当人实现一个初始的小目标以后,便会把眼光投放于更远大的目标之上。
被欲望所支配的人生,便是如此,欲望随着一次又一次得到满足便会日渐膨胀,越容易得到满足,便越容易膨胀,直到最后,完全沉溺在欲望之中,失去了本我。
如同路边的乞丐,最初或许他只求一个温饱,当得到了温饱以后,有人施舍了可供其挥霍的金钱,只要继续施舍更多超出他初始期望的金钱,乞丐的欲望就会无限滋生,想要得到更多,并且无法满足。
其实人最难分得清的就是,在自己追逐的人生目标中,有多少是愿望,有多少是贪欲?
人生中,为实现愿望而努力,是一个坚定的拼搏过程,是值得称颂和效仿的。但如果陷入贪欲之中无法自拔,那就是一个悲剧了。
因为欲望说到底,就是一个口渴的人眼中的海水,水的滋润让人感受到了瞬间的畅快,随之而来的,却会被大量的盐分中和,越喝,越口渴,甚至无异于饮鸩止渴。聪明人会学会,做欲望的主人,不做欲望的奴隶。
03吃饭七分饱,对人七分好
听老僧说了这些话,不禁有人问他:“那是不是以后不要行善积德了。”
老僧微微一笑,说:“非也,吃饭七分饱,对人七分好。”
如果对人太好,是不是就能获得更多的尊重和感恩呢?其实,或者可以看看这个小故事:
公司里的小李新买了车,一起上班的张姨恰好和她上下班同路,出于好心,小李上下班的时候,都会等着张姨一道,稍她一程。有一天,小李家里出了事情,父亲住院了,为了照顾父亲,请了假没去接张姨。
结果张姨说不乐意了,还到处跟人说小李做事不厚道,不靠谱。小李觉得很委屈,但也没说什么,从那以后,小李再也没有捎张姨。因为家中一次意外这样的小插曲,让两个关系熟络的人差点变成了陌路人。
人们常说,最薄不过人情,最凉不过人心。越是主动示好,越会让人觉得廉价,总是掏心掏肺,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寒了自己的心。
人性本就如此,因此,永远不要对一个人太好,没有人能事事尽善尽美,人无完人,问心无愧便好。
否则,时间一久别人只会当作是理所当然,善意就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笑话,真心都给了白眼狼。
没有谁天生就该对另一个人不求回报的付出与包容,虽然社会都在倡导好人好事,但是好人虽好,也不能没有原则底线的给予。
人们常说,帮是情分,不帮是本分。吃的太饱容易撑着,对身体不好,而对人太好容易让人滋生骄横,不懂珍惜。
不是什么情分都可以毫无保留付出,谨记留三分给自己。因此,吃饭吃个七分饱就好,对人示好,也是七分便足够了。
听完老僧这一席话,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我们从未决定不善良,但不该让人糟蹋我们的善良。
朋友们,如果你希望你的付出能让人记在心里,并且懂得感恩,尊重你的付出,那就记住了:再善良,也别掏心掏肺对人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善良慈悲的八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