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里木湖里面有什么鱼的鱼为什么出水就死?

出水即死的大黄鱼也要活着卖 强蛟女子把一个“活”字做到极限
发布时间:2020-10-19 13:37:55
信息来源:强蛟镇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10月的东海海风,刮在脸上已有些冰冷刺痛,也拉扯着宁海湾深处纵横交错的鱼排网箱,起伏摇摆。宁海强蛟永斌水产养殖场负责人金彩文稳稳地走在鱼排上,这里1200个网箱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金彩文边走边指着说:“这片是东星斑,边上的是黑鲷,总共养殖10万尾海鱼,其中占最多网箱的就是深水大黄鱼。”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一带,养殖大黄鱼的人很多,并不稀奇。但大黄鱼出水即死,所以市场流通的多是冰鲜,而金彩文卖的大黄鱼是鲜活的。利润就在“活”字上卖海鲜近30年,金彩文越来越想将一个“活”字做到极限。“当年,我卖活鲜虾蛄、鳗鱼时,市场上独我一家。后来美国红鱼、鲶鱼、鮸鱼等海鲜我都成功做成了活鲜。”细数起来,大黄鱼是她卖的第36种活鲜,也是最难的一种。“以前没有保鲜设备,也没有冷链运输,做活鲜特别难。”金彩文拿虾蛄为例,她找来特制的圆形竹筐,一筐里放五六斤,留一半空间。可土办法功效有限,就算只送到隔壁梅林镇个把小时的工夫,还是损失了75%的虾蛄。死的虾蛄每斤只能卖10元钱,活的售价高出两倍,能卖到二三十元,这也更坚定了金彩文做活鲜的念头。“利润就在活的这部分上,提高存活率,就能有更多的利润。”从那时候开始,金彩文便尝试各种方法。她买了辆车自己改造,用两个电瓶供电,带动鼓风机往水里输空气,海鲜存活率提高到70%。更重要的是,海鲜“走”得更远了。“卖活海鲜抢的就是时间,那时我一天只能睡两个小时,其他时间都在市场和来往的汽车中度过。”金彩文都是半夜零时出发,凌晨5时多送到宁波市场。没几年,她就凭借活鲜在水产市场闯出了名堂。可活鲜做得越多,就越避不开水产市场上的“爆款”——大黄鱼。2013年,金彩文在自己的养殖场里投下20万尾大黄鱼,开始挑战活鲜大黄鱼。出水再活24小时4年前,金彩文的第一批大黄鱼终于长成,约有一斤半到两斤左右的块头,但最难的时候也到了。“那天第一次打捞装运大黄鱼,我的手心全是汗。”即便对活鲜很有经验,但要把大黄鱼活着送到市场,金彩文心里还是没有底。大黄鱼娇弱,躲在幽深的海域,如果捕捞不小心,它们也会因承受不了快速降低的压强而死亡。还有捕捞过程中的碰撞擦伤,甚至太过嘈杂的环境,都能让它们致命。金彩文不敢掉以轻心,只拿出十几条鱼来试验,运到自家门店。鱼不能离水,金彩文就买来特殊的塑料袋,直接用海水装袋打包大黄鱼。“我们平时运输黑鲷鱼,是按照5斤水、1斤鱼来配比,而大黄鱼需要更大的空间,我们试了很多次,把比例调整到8斤水、1斤鱼。”光这个配比就颇费脑筋。水太多,不利于运输;太少,大黄鱼的存活率就降低了。“海水装进去之后,还需要精准注入氧气,这可是我们独有的专利包装技术。”金彩文兴致勃勃地说,被撑开的塑料袋就像一个圆形的管道,既节省体积,又给了大黄鱼充足的空间,模拟出了大黄鱼在海中的环境。即便为大黄鱼配上最万全的装备,它们还是不怎么“争气”,只能活几小时,送不远。苦恼的金彩文,又把眼光投向捕捞环节。“大黄鱼磕着碰着都容易致死,所以,每次打捞都是小心再小心,网箱稍稍收一点,就开始用网兜打捞,不让它们互相碰撞挣扎。”金彩文几乎想尽办法,一点点把大黄鱼的保活期延长。“现在能熬到24小时了!”金彩文说这话时,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减肥”后溢价3倍“运输零损耗!”当第一批大黄鱼活着运到客户手里,接到反馈短信的金彩文差点高兴得跳了起来,可她万万没想到,对方给的价格反而比冰鲜大黄鱼还要低。金彩文实在想不通,抓起电话就询问客户。得到的答复是:大黄鱼太肥,口感不够好!为了给大黄鱼减肥,金彩文在原来的基地旁边又承包了一块海域,并搭建24米长的“跑道”,就连网箱深度也从8米加深到13米。当鱼长到1斤左右,就把它们赶进“跑道”里运动。也就几个月时间,金彩文惊喜地发现了变化。“以前,养出的大黄鱼‘大腹便便’,现在每一条都精瘦有活力,吃起来很鲜嫩。”当金彩文再次把它们送到客户手中,价格一下提高了3倍。最惊喜的是,体格强健的大黄鱼,在运输过程中存活时间也更长了。市场很快打开。金彩文在宁波、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开设水产门店,还在福建、海南、青岛等地建立水产养殖基地,组建起高效、快捷的网格化海鲜配送车队,并注册了“永斌”商标。如今,金彩文年销售额已经过亿元,在行业内被称为“海鲜女王”,她还出任中国渔业协会常务理事。说话间,金彩文的手机微信“叮咚”一响:“10条大黄鱼,邮寄江苏!”她会心一笑,老客户的订单又来了。金彩文飞速打字回复:“收到。保证活蹦乱跳到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赛里木湖里面有什么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