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种苹果,绿苹果有100千克,苹果红苹果绿占总数的3/5,两个苹果一共有多少?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学习是数学的基础入门,只有把这部分的内容学好了,才能让孩子在数学王国中快乐地遨游,我整理了一年级上册数学基础算法,希望能帮助到您。
  小学一年级数学基础加减法规律和法则
  加法
  (1)两个数相加,保持得数不变:如果相加的这两个数有一个增大了,则另一个数就要减小,且一个数增大了多少,另一个数就要减少多少。
  (2)两个数相加,其中的一个数不变,如果另一个数变化则得数也会发生变化,且加数变化了多少,结果就变化多少。
  (3)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得数不变。
  减法
  (1)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保持减数不变:如果被减数增大,结果也增大且被减数增大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则结果也减小,且被减数减小多少,结果也减小多少。
  (2)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被减数不变:如果减数增大,结果就减小,且减数增大了多少,结果就减小多少;如果减数减小,则结果增大,且减数减小了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
  (3)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得数不变:被减数增大多少,减数就要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多少,减数也要减小多少。
  先教分解
  加法,实际上就是:将两个集合和在一起,变成一个集合。
  减法:将一个集合分开,分成两个。
  孩子真正的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不是算会那道题,而是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比如:6个苹果,可以分成2个和4个苹果,也可以反过来说是4个和2个苹果,同时,2个和4个苹果(或者4个苹果和2个苹果)合起来就是6个苹果。
  也就是说:
  1、从分解组合开始教孩子,一边分,一边用语言表述,一定要用嘴巴说出来,能说出来的孩子,表示她自己真的掌握了。
  2、从5以内的开始。先从分解2开始。
  3、每次分开后表述完,要记得在合起来。
  打基础的方法
  1、学数数
  学计算之前先学数数,这谁都知道,但是利用多种数数形式来为计算打基础,却被相当多的父母所忽视。不少父母在孩子会唱读1~100之后就认为孩子已学会了数数,而可以教计算了,但实际上孩子并没有真正建立数的概念,也没有真正掌握计数的技巧。
  数数的内容其实很多,除了要建立数的一对一的概念以外,还要包括多种数数的技能,主要形式有:
  ①N加1,即按递增1的顺序正着数,这是学N加1计算的基础;
  ②N减1,即按递减1的顺序倒着数,这是学N减1计算的基础;
  ③数单数,建立奇数概念;
  ④数双数,建立偶数概念;
  ⑤逢10数,建立进位概念;
  ⑥逢5数,将5作为一个基本单元,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数数技能,因为在提高数数和计算技能方面,5的重要性仅次于10。
  2、计算N加1,凡是能正着依次数数并理解其含义是依次递增1个的幼儿,都能轻而易举地学会计算N加1,包括10加1、20加1、99加1乃至100加1。
  3、计算N减1,凡是能倒着数数并理解其含义是依次递减1个的幼儿都能学会计算N减1的题,包括11减1,21减1、100减1乃至101减1。
  4、整10相加或相减,如10加10、20加10、……90加10,凡是会逢10数数并理解其含义是依次递增或递减10个的幼儿都能很容易地学会。
  5、整5相加或相减,如0加5、5加5、10加5乃至95加5,凡是会逢5数数并理解其含义是递增或递减5个的幼儿,掌握起来并不难。
  6、计算10加N,包括10加1、10加2……10加9,幼儿一旦理解10加几就等于十几,不仅能快速运算10加N,还能推广至20加N、30加N乃至90加N。
  7、两个相同数相加,包括1加1、2加2……9加9,对于会数双数的幼儿,当发现两个相同的数相加后的结果都是双数时,便会很容易地学会运算这类题。教学实践发现,幼儿普遍对两个相同数相加的题有自发的关注与兴趣,因而幼儿对这组题的掌握往往要先于10以内非N加1的题。
  8、计算两数之和等于10的题,包括1加9、2加8、3加7、4加6及5加5,这组题的熟练与否对于进行10以上的运算是至关重要的。
  9、口算(20以内),当幼儿已掌握了上述技能之后,就可以做20以内的口算题了。父母应注意提醒幼儿学会运用已掌握的计算技能来推算其它题,如由2加2等于4而推知2加3等于5,由3加7等于10而推知3加6等于9,9加9等于18而推知9加8等于17,等等。
  10、竖式笔算(100以内),口算100以内的数即使是对学龄儿童也是不容易的,可是列成竖式之后,凡具备上述技能的学龄前幼儿稍加指点即可完成运算,因为一道两位数相加的题列成竖式后实际上就变成了两道一位数相加的题。目前,5岁左右的幼儿都在幼儿园里学会了书写阿拉伯数字,因而这个年龄段的幼儿进行独立的竖式运算是完全可能的。
  编故事的方法
  我在教孩子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的时候,经常编一些小故事,让孩子参与其中,不知不觉孩子就学会了运算。而且,每次孩子都对这种小故事表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学起加减运算来非常轻松。
  比如,学习8的加减法,我编了一个这样的小故事,其中经常和孩子互动一下,互相提问,甚至让孩子把故事编下去:
  小猴子要买8个苹果送给奶奶。它来到市场上,看见红苹果挺诱人的,绿苹果也挺好的,于是,这两种苹果它一样买了几个。(红苹果买5个,绿苹果买几个?)
  小猴子拎着装了8个苹果的框高高兴兴地往奶奶家走去。路上同小猪撞了一下,结果撞掉一个苹果,它们都不知道。(这时还剩几个苹果了?)
  小猪是小猴子的好朋友,见到小猴很高兴。小猪说口渴了,小猴子就给小猪一个苹果解渴。(这时还剩几个苹果?)
  看到小猪吃苹果吃得津津有味的,小猴子也想吃,于是它也拿了一个苹果吃了起来。(这时还剩几个苹果?)
  突然,背后响起一声狮子的吼声:“吼——”不好了,狮子看见小猴子了,快跑啊!小猴子拎着框使劲往前跑,框里的苹果噼里啪啦地往外掉。
  好不容易跑到奶奶家了,狮子也没有追来,小猴子终于松了口气。小猴子把苹果送给奶奶,可是它往框里一看:“咦?怎么只剩下2个苹果了呢?”
  奶奶听完小猴子讲的途中的遭遇后,哈哈笑了起来。奶奶对小猴子说:“你来了就是最好的礼物了!”
  就这样,故事讲完了。讲的过程中我还不时让孩子算算还有几个苹果,而后面的遇到狮子的事情也是孩子自己编出来的。整个过程非常轻松,既让孩子开拓了思维,又达到了学习的目的。
  凑十法
  凑十法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本思路。运用凑十法能将20以内的进位加法转化为学生所熟悉的10加几的题目,从而化难为易。例如9+5,将5分成1和4,因为9凑十缺1,所以要分出1。所以9+5,就分解计算9+1=10、然后10+4=14,所以,孩子要牢记“9要1”、“8要2”、“7要3”、“6要4”、“5要5”凑十法简便易行,思考过程有“一看(看大数),二拆(拆小数),三凑十,四连加”
  应该是用破十法:12可以分成10和2,用10-9=1,再用1+2=3,所以12-9=3
  在教学中,我深有体会,低年级数学教学,使学生学好“两法”非常重要。“两法”即“凑十法”和“破十法”。凑十法是几和几合成十;破十法是从10里面拿出几还剩下几。
  比如:教7+8=15有两种算法。一种是一个一个地加,算式:7+1+1+1+1+1+1+1+1=15,或8+1+1+1+1+1+1+1=15,这种方法对于接受能力差的学生不错,但这样加太繁,又浪费时间,多数同学都不适用。而凑十法就简便多了,方法是想8和几或7和几合成十(8和2、7和3),那么从7里面拿出2,7拿出2还剩下5元,或从8里面拿出3,8拿出3还剩下5,算式:8+2=10,10+5=15;或7+3=10,10+5=15。
  教几加几等于十几,只要教会学生想几和几合成十,从几里面拿出几还剩下几,那么10加几就等于十几。
  又如:教15-9=6有四种算法。一是用数数方法,一个一个地减,算式:15-1-1-1-1-1-1-1-1-1=6;二是用“平十”的方法先减5,再减4,算式:15-5=10,10-4=6;三是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等于15,15减9就等于几;四是用“破十法”,即把15分成10和5,10-9=1,1+5=6。几法比较,我觉得“破十法”最管用。第一种数数法太繁,浪费时间;第二种“平十法”先减5,再减4,因为这个“平十”不固定,有时是5,有时是6,有时是4……中间这个几和几合成9或几加几等几也就不固定,对于接受能力差一点的学生不好学;第三种“想加算减”就更难了。
  我认为“两法”既好教又易学。因为“凑十”只有五组:1+9、2+8、3+7、4+6、5+5,我把它当成5个生字词来教给学生记,而1+9、5+5都比较容易记,剩下3个也不难,课前经常反复练习,师:1和9,生:凑成十;师:2和8,生:凑成十;师:倒过来,生:8和2凑成十;师“3和7……这样久而久之就能熟能生巧,所以教十几减几时,只要让学生懂得十几可以分成10和几,10减几剩下几,几十几=几就可以了。好几个接受能力较差的同学学了“两法”后,作业基本独立完成。如:12-7,他们很快就能说出:“10-7=3,3+2=5”13-8呢?“10-8=2,2+3=5。”从这些差生转化来看,教好“两法”非常重要。
  而“两法”既互相联系,又互相转化,学生只要掌握“凑十法”,“破十法”也就容易了,但愿教低年级数学的老师都能教好学生学好“两法”,“两法”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儿歌法 一加九,十匹小马骝;
  1+9 10匹小马骝
  2+8 10只老母鸭
  3+7 10只小公鸡
  4+6 10个小皮球
  5+5 10只大老虎
  6+4 10只水彩笔
  7+3 10根小竹竿
  8+2 10只小白鹅

选择擅长的领域继续答题?
{@each tagList as item}
${item.tagName}
{@/each}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展开全部在有益健康的纤维含量方面两者持平,但是在维生素C含量上红苹果占有绝对优势,比青色苹果含量高达4倍之多。因为苹果中有栎精,同其他蔬菜水果相比,新鲜苹果里含有的“栎精”是最好的。栎精是抗氧化剂的一种,抗氧化剂能抵抗阳光辐射、化学反应以及日常生活压力所造成的化学损伤。红苹果又比黄苹果和绿苹果含有更多的栎精。但无论是红苹果还是绿苹果,它们都有以下相同的好处,不妨看看:降低血脂:日本果树研究所的人体试验表明,每天吃两个苹果,3周后受试者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水平降低了21,而甘油三酯水平高正是血管硬化的罪魁祸首。苹果的果胶进入人体后,能与胆汁酸结合,像海绵一样吸收多余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然后排出体外。同时,苹果分解的乙酸有利于这两种物质的分解代谢。另外,苹果中的维生素、果糖、镁等也能降低它们的含量。降血压:过量的钠是引起高血压和中风的一个重要因素。苹果含有充足的钾,可与体内过剩的钠结合并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压。同时,钾离子能有效保护血管,并降低高血压、中风的发生率。英国著名药理学家苏珊。奥尔里奇博士发现,苹果中所含的多酚及黄酮类物质能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癌症:日本弘前大学的研究证实,苹果中的多酚能够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而芬兰的一项研究更令人振奋:苹果中含有的黄酮类物质是一种高效抗氧化剂,它不但是最好的血管清理剂,而且是癌症的克星。假如人们多吃苹果,患肺癌的几率能减少46,得其他癌症的几率也能减少20.法国国家健康医学研究所的最新研究还告诉我们,苹果中的原花青素能预防结肠癌。抗氧化作用: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小组把老鼠的脑细胞浸到含有栎精和维生素C的液体中,发现脑细胞的抗氧化能力明显增强。同其他蔬菜水果相比,苹果里含有的栎精是最好的,而红苹果又比黄苹果和绿苹果好。所以,对于老年痴呆症和帕金森综合征患者来说,苹果是最好的食品。强化骨骼:苹果中含有能增强骨质的矿物元素硼与锰。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硼可以大幅度增加血液中雌激素和其他化合物的浓度,这些物质能够有效预防钙质流失。医学专家认为,停经妇女如果每天能够摄取3克硼,那么她们的钙质流失率就可以减少46,绝经期妇女多吃苹果,有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防治骨质疏松。维持酸碱平衡:70的疾病发生在酸性体质的人身上,而苹果是碱性食品,吃苹果可以迅速中和体内过多的酸性物质(包括运动产生的酸及鱼、肉、蛋等酸性食物在体内产生的酸性代谢产物),增强体力和抗病能力。减肥:苹果会增加饱腹感,饭前吃能减少进食量,达到减肥的目的。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
收起展开全部苹果颜色可以预示保健功效。比如:红苹果:更有益心脏,提高记忆力,保持泌尿系统的健康。青苹果:更利于牙齿和骨骼强壮。黄苹果:可强健人体免疫系统,对预防某些癌症也有好处。中医认为:不同颜色苹果的保健功效各有侧重。红苹果:降低血脂、软化血管的作用更强,可保护心脑血管健康,老年人可以多吃一些。青苹果:具有养肝解毒的功效,并能对抗抑郁症,因此较适合年轻人食用。此外,青苹果还可促进牙齿和骨骼生长,防止牙床出血。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扫描二维码下载
×个人、企业类侵权投诉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类别色情低俗
涉嫌违法犯罪
时政信息不实
垃圾广告
低质灌水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说明
做任务开宝箱累计完成0
个任务
10任务
50任务
100任务
200任务
任务列表加载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苹果红苹果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