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会出现负增长吗负增长是好事吗

文/陈玉琪根据国家统计局2月28日发布的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2年末全国人口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死亡人口1041万人,自然增长率为-0.60‰。这是中国人口近61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人口负增长拐点已至,将带来哪些改变?未来是否还会出现新的人口机遇?“人口机会加上政策环境才能变成人口红利。”2月17日,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在老龄社会30人论坛和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主办的专题研讨会上表示,中国面临的是人口红利转型而非人口红利消失,人口发展的未来并非一成不变,未来收获人口红利的手段可以从提高劳动参与率转向提高劳动生产率。人口红利消失了吗?原新认为,首先要厘清人口红利与人口机会两个概念,前者是指人口转型的过程中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条件,后者是指由人口机会转化而来的实实在在的经济产出。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老龄社会研究院院长马旗戟也表示,人口的增减是动态复杂的,是由综合多元的内生、外生变量、偶然、必然因素叠加导致的结果,人口红利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资源和要素进行重新配置、重新适应的过程。马旗戟认为,人口负增长也可能带来三大人口红利:一是负增长下直接可见的红利,比如劳动参与率的上升;二是老龄化背景下各项社会资本积累带来的红利,比如老年活力群体智力、知识的应用;三是发展目标的红利,比如倒逼科技创新、产业结构优化等。与此同时,马旗戟也指出了几大挑战,包括社会政策变化带来的对于生命意义、生命尊严的再次确认,社会关系、利益关系和文化伦理更加复杂,如何把握制度、政策干预的边界等。“所有的红利实现之前都叫潜力或者机会,需要激发,红利的释放和使用都要本着对社会发展、民生福祉最大化进行考虑。”马旗戟说。“我们既不能陷入人口决定论的谬误中,也不能陷入人口虚无主义。”原新强调,人口机会要转化为人口红利,需要包括健康、教育、社会治理、经济等多方面政策干预因素的加持。为此,面对新时期的人口红利,要坚持12字原则——科学认识、主动适应、积极应对。未来30年人口规模仍然巨大“未来中国人口负增长和人口老龄化的交汇将成为最大的灰犀牛。”尽管人口负增长大势已定,原新对未来30年的人口发展仍保持乐观。他表示,即便生育率下降得非常快,未来30年人口规模仍然巨大。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月5日电(记者 付强 冷昊阳)中国人口负增长时代即将到来?日前,一则有关中国人口学术报告的发布,引发舆论热议。中国的人口负增长,是否真的在所难免,有啥长远影响?应对人口趋势,二孩政策如何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则在北京发布的报告,全称为《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9》,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其中指出,对于中国的人口而言,21世纪上半叶发生的最大的人口事件莫过于人口负增长时代的到来。  绿皮书预测,中国人口将在2029年达到峰值14.42亿,从2030年开始进入持续的负增长,2050年减少到13.64亿,2065年减少到12.48亿,即缩减到1996年的规模。如果总和生育率一直保持在1.6的水平,人口负增长将提前到2027年左右出现,2065年人口将减少到11.72亿,相当于1990年的规模。  马力解释称“原来生孩子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养儿防老、增加家庭劳动力,多一个儿子多一份养老保障、多一个劳动力多一份收入。但随着经济发展,尤其是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家庭功能外化,孩子的家庭效益逐步弱化,主要是精神慰藉,而社会效益大大提升,为社会提供劳动力及发展动力。”  此外,马力还强调,生育率的惯性增长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这是人口发展的规律,低生育率不断积累人口负增长惯性。一旦启动了低生育率的列车,你怎么‘刹车’也得有一段惯性增长。所以对中国而言,未来的低生育率,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  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根据绿皮书数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根据全国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的推算分析表明,2016年二孩出生数量大幅上升,2017年二孩数量进一步上升至883万人,比2016年增加了162万人;二孩占全部出生人口的比重达到51.2%,比2016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在全部出生婴儿中,二孩的比例明显提高,并且超过了50%。  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政策对生育率的积极影响已经开始显现,但绿皮书同时指出,生育率提高的幅度不尽如人意;不少民众亦体会到,放开二孩后,想象中的生娃热潮似乎并没有那么热。  对此,马力分析,生育愿意与生育行为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原国家卫计委2013年全国生育意愿调查显示,我国理想子女数为1.9个,但抚养成本、工作与生育关系、孩子照顾等原因,使已有一孩打算生二孩的妇女,最终生育的仅一半左右。也是“生娃热潮”不够热的原因。  对于这一阶段,绿皮书作出详细阐释:老龄化的中期阶段是从2011年开始到2040年左右结束,从2011年开始,中国老年人口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时期,2010~2040年老年人口将总共增加2.24亿人,年平均增长率为3.62%,平均每年净增746万。  在过去的一个时期里,中国经历了劳动力的快速增长,劳动力的无限供给曾经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曾经是中国经济比较优势的重要基础。进入21世纪后,劳动力供给发生了重大变化。  绿皮书提出,2003年出现的“民工荒”标志着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时代的结束,而到2013年,劳动年龄人口(16~64岁)比前一年减少了160万,又标志着中国潜在劳动力资源缩减时代的到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人口会出现负增长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