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钢板厚度堆放高度是多少毫米?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企业标准Q/ASB 314-2006代替Q/ASB 314-2004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 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2006-04-04发布 2006-05-01实施鞍山钢铁集团公司 发布前 言本标准代替Q/ASB 314-2004《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本标准与Q/ASB 314—2004相比,主要变动如下: ——增加了边缘状态分类代码; ——增加了切斜分类代码; ——扩大了公称尺寸范围;——增加了厚度超高级精度,修改了厚度允许偏差; ——修改了宽度允许偏差; ——修改了尺寸测量方法; ——增加了理论计重计算方法。本标准由鞍钢新轧钢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鞍山钢铁集团公司企业管理部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鞍钢新轧钢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制造部、鞍钢新轧钢股份有限公司冷轧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玥、王越、陈建光。 本标准水平等级标记:Q/ASB 314—2006Y。本标准历次发布情况为:Q/ASB 314—2001、Q/ASB 314—2004。1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本标准适用于鞍钢新轧钢股份有限公司冷轧厂生产的冷轧宽带钢(以下简称钢带)及其剪切钢板(以下简称钢板)、纵切钢带。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Q/ASB 311 冷轧低碳钢板和钢带(JIS) Q/ASB 313 碳素钢冷轧钢板和钢带(ASTM)ASTM A568/A568M 碳素钢和高强度低合金钢冷轧薄板的一般要求 DIN 1623.1 冷轧钢板与钢带供货技术条件 冷变形用低碳钢prEN 10131 冷成型用低碳及高屈服强度无镀层冷轧扁平产品尺寸和形状偏差 JIS G 3141 冷轧钢板及钢带 3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 钢带:指成卷交货,宽度不小于600mm的宽钢带。 3.2 纵切钢带:由钢带纵切而成,并成卷交货。 3.3 钢板:指由钢带横切而成。 4分类、代号钢板和钢带按边缘状态分为:4.1切边………………………………………………EC 不切边(轧制边)………………………………EM 4.2钢板和钢带按尺寸精度分为:1Q/ASB 314-2006普通厚度精度……………………………………PT.A 高级厚度精度……………………………………PT.B 超高级厚度精度…………………………………PT.C 普通宽度精度……………………………………PW.A 高级宽度精度……………………………………PW.B 普通长度精度……………………………………PL.A 高级长度精度……………………………………PL.B 4.3钢板和钢带按切斜精度分为:普通切斜精度……………………………………PU.A 高级切斜精度……………………………………PU.B 4.4钢板和钢带按镰刀弯精度分为:普通镰刀弯精度…………………………………PS.A 高级镰刀弯精度…………………………………PS.B 4.5钢板和钢带按不平度精度分为:普通不平度精度…………………………………PF.A 高级不平度精度…………………………………PF.B 5尺寸钢板和钢带的尺寸范围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单位为毫米品种 厚度 宽度 长度 钢板钢带- 纵切钢带-5.15.2 6成卷交货的钢带或纵切钢带,其内径规格为610mm或508mm。尺寸允许偏差钢板和钢带的厚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6.12Q/ASB 314-2006表2 单位为毫米厚度允许偏差a b c普通精度PT.A 高级精度PT.B 超高级精度PT.C公称厚度 公称宽度 公称宽度 公称宽度>1200 >1200>1200≤1200 >1500≤1200>1500≤1200 >1500~1500 ~1500~1500≤0.25 ±0.02 ±0.03 ±0.03±0.015±0.020±0.025- - - >0.25~0.40 ±0.03 ±0.04 ±0.05 ±0.020 ±0.025 ±0.030 ±0.015 ±0.020 ±0.025 >0.40~0.60 ±0.03 ±0.04 ±0.05 ±0.025 ±0.030 ±0.035 ±0.015 ±0.020 ±0.025 >0.60~0.80 ±0.04 ±0.05 ±0.06 ±0.030 ±0.035 ±0.040 ±0.020 ±0.025 ±0.030 >0.80~1.00 ±0.05 ±0.06 ±0.07 ±0.035 ±0.040 ±0.050 ±0.025 ±0.030 ±0.035 >1.00~1.20 ±0.06 ±0.07 ±0.08 ±0.040 ±0.050 ±0.060 ±0.030 ±0.035 ±0.040 >1.20~1.25 ±0.07 ±0.08 ±0.09 ±0.050 ±0.050 ±0.060 ±0.035 ±0.040 ±0.045 >1.25~1.60 ±0.08 ±0.09 ±0.10 ±0.050 ±0.060 ±0.060 ±0.040 ±0.045 ±0.050 >1.60~2.00 ±0.10 ±0.11 ±0.12 ±0.060 ±0.070 ±0.080 ±0.050 ±0.055 ±0.060 >2.00~2.50 ±0.12 ±0.12 ±0.12 ±0.080 ±0.080 ±0.090 ±0.060 ±0.060 ±0.060 >2.50~3.00 ±0.14 ±0.14 ±0.15 ±0.090 ±0.090 ±0.100 ±0.070 ±0.070 ±0.075 >3.00~3.50 ±0.14 ±0.15 ±0.15 ±0.100 ±0.100 ±0.110 ±0.070 ±0.075 ±0.075a 钢带两端15m内的厚度允许偏差,当钢带厚度小于1.5mm时,允许比表2的规定值增加50%;当钢带厚度不小于1.5mm时,允许比表2的规定值增加30%。b 焊缝两侧15m内的厚度允许偏差,允许比表2规定值超出50%。c 对规定屈服强度最小值大于260~<340MPa的牌号,其厚度允许偏差允许比表2规定值增加20%,对规定屈服强度最小值≥340MPa的牌号,其厚度允许偏差允许比表2规定值增加40%。 6.2钢板和钢带的宽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 单位为毫米边缘状态公称宽度 >800 ≤1200 >1200~1500>1500宽度允许偏差普通精度PW.A 高级精度PW.B+8 — +4 +2 +5 +2 +6 +3不切边(轧制边)EM切边 EC6.3 钢板的长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 单位为毫米公称长度长度允许偏差普通精度PL.A+6 0.003×L高级精度PL.B+30.0015×L≤2000 >2000注:L为钢板的公称长度。7 外形 切斜7.1钢板的切斜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 单位为毫米切斜公称长度 ≤3000 >3000普通精度PU.A 不大于钢板宽度的1%≤1200 ≤2 ≤3高级精度PU.B 公称宽度>1200 ≤3 ≤33Q/ASB 314-2006 7.2镰刀弯钢板和钢带的镰刀弯应符合表6的规定。表6 单位为毫米公称长度钢板 钢带≤2000 >2000 —镰刀弯允许偏差普通精度PS.A 0.0025×L 5/2000 5/2000高级精度PS.B+2 2/2000 2/20007.3 不平度7.3.1 钢板的不平度应符合表7的规定。表7 单位为毫米不平度允许值(不大于)钢板厚度≤1200普通精度PF.A<0.7≥1.2高级精度PF.B普通精度PF.A高级精度PF.B普通精度PF.A高级精度PF.B7.3.2 对规定最小屈服强度小于260MPa的钢板,按高级精度供货时,仲裁情况下另需检验波浪度,波浪度应符合以下规定:——当波浪长度不小于200mm时,波浪高度应小于波浪长度的1%(适用于公称宽度小于1500mm的钢板),或波浪长度的1.5%(适用于公称宽度不小于1500mm的钢板)。——当波浪长度小于200mm时,波浪高度应小于2mm。7.3.3 当用户对钢带的不平度有要求时,在消除钢带弓形后,表7规定值也适用于用户从钢带切成的钢板。 7.4塔形7.4.1 钢带应牢固地成卷,钢卷一侧的塔形高度不得超过10mm。 7.4.2 钢卷内径5圈、外径3圈处塔形可不超过30mm。 8尺寸及外形的测量 尺寸8.1厚度的测量部位距边部不小于表8的规定。宽度应在垂直于钢板或钢带中心线的方位测量。4Q/ASB 314-2006表8标准 Q/ASB 311 Q/ASB 313 其他标准分类-普通精度PT.A 高级精度PT.B 超高精度PT.C切边 EC不切边(轧制边) EM与边部距离(不小于)15mm10mm 25mm 25mm 40mm8.2 切斜8.2.1 钢板的横边在纵边的垂直投影长度,如图1所示。1 切斜,2 直尺(线),3 侧边图1 切斜的测量8.2.2 也可测量钢板两对角线之差的一半及钢板两对边长之差的一半,取其最大值。 8.3镰刀弯8.3.1 钢板和钢带的镰刀弯是指侧边与连接测量部分两端点的直线之间最大距离,在产品呈凹形一侧测量,如图2所示。1 镰刀弯,2 凹形侧边,3 直尺(线)图2 镰刀弯的测量8.3.2 钢带镰刀弯的测量部位是在距钢带头部或尾部不小于5000mm处。5Q/ASB 314-2006 8.4不平度8.4.1 将钢板自由地放在平台上,除钢板本身重量外,不施加任何压力,测量钢板下表面和平台间的最大距离。如图3所示。1 不平度图3 不平度的测量8.4.2 对于钢带,可任意截取2000mm进行不平度的测量来替代全长不平度的测量。 9重量钢板和钢带按理论或实际重量交货。钢板按理论重量交货时,理论计重采用公称尺寸,碳钢密度为7.85g/cm3,其他牌号9.1 9.2按相应标准规定。 9.3钢板理论计重的计算方法按表9的规定。表9计算顺序基本重量,kg/mm·m2单位重量,kg/m2钢板的面积,m2一张钢板的重量,kg总重量,kg计算方法7.85(厚度1mm,面积1m2的重量)基本重量(kg/mm·m2)×厚度(mm)宽度(m)×长度(m)单位重量(kg/m2)×面积(m2)各张钢板重量之和结果的修约-修约到有效数字4位修约到有效数字4位修约到有效数字3位kg的整数值9.4 数值修约方法按GB/T 8170的规定。6
(单选题)A0.4~1.4B0.4~1.6C0.4~1.2(单选题)薄钢板通常是指用冷轧或热轧方法生产的钢板,其厚度不超过()答案解析(单选题)热轧钢板的厚度一般是()mm。答案解析(填空题)接焊接在钢板厚度等于或大于()mm时,一般应开坡口,钢板搭接缝的宽度一般为()倍板厚,常取()mm。答案解析(判断题)薄钢板通常是指厚度在4mm以下的钢板。答案解析(判断题)厚度为4mm的钢板通常称为厚钢板。答案解析(单选题)某角焊缝连接的两块钢板厚度分别是8mm和10mm,合适的焊脚尺寸为()答案解析(判断题)制样室应为水泥地面。堆掺缩分区需要在水泥地面上铺以厚度3mm以上的钢板()答案解析(填空题)井下主接地极一般采用面积不小于()平方米,厚度不小于()毫米的钢板制成。答案解析(判断题)在悬架周围特别容易受到腐蚀的地方,采用经过表面处理的冷轧钢板作为防绣钢板。答案解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冷轧钢板厚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