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报复实体店餐饮店?求解救。

2023-06-07 09:20
来源:
火锅餐见
导语
最近,我家火锅店旁边,新开了一个火锅店,他们做开业活动,直接放了近万张低价团购券,导致我家客流受到影响,该怎么办?
餐饮迎“报复性开店”
被动卷入低价战
餐饮业没有迎来报复性消费,却迎来一群竞争对手报复性开店。
五一小长假之后,很多餐饮老板说,自己的门店突然没生意了。本就是“僧多肉少”,如今更是一群人抢一块肉,竞争惨烈。
今年很多老板都感觉了危机:今年周边一下子新起了很多重庆老火锅店,这些新店开业都会发好多优惠券,我们这些老店生意下滑有内部原因,但今年的淡季来得太早太快了,生意真的不好做。
◎淄博烧烤降温
豪侠传蒋毅在朋友圈称,在成都,今年特色餐饮(快餐除外)的业绩下滑,是普遍现象,小龙虾只是其中一个代表,各个品类都在大面积下滑。
尤其处于50~150元价格带区间的品牌,内卷很严重,拼杀很厉害,绝大多数都被动的卷入低价套餐和低价团购,挣扎着求生存!
加入“团购大战”的,不止生意不好的小餐厅,还有诸多连锁餐饮品牌,涵盖火锅、快餐、西餐、奶茶等多个业态。
甚至有的门店称,“100多桌生意,有80桌都是低价来的”。
而且,折扣力度都特别大,7折、5折、4折、2折……价格只有更低,没有最低。
◎小龙虾降温
更多老板是因为门店生意不好,做一波低价团购,也是无奈之举,但根本不赚钱,菜品和服务都会大打折扣,就会出现一个现象:做活动就有人来,不做活动就没人来。
年轻人的消费力本就在下滑,在低价的“攻势”下,打开抖音和大众点评/美团对比一下价格已成为他们的习惯。
疫情期间积聚已久的消费激情退却,年轻人消费力下滑,对手的疯狂入局,种种因素影响之下,今年下半年,对于许多餐饮人来说的确很难熬,而5、6月份只是刚刚开始。
与别人拼低价团购
纯粹是饮鸩止渴
最近,不乏有很多同行询问,怎么应对低价团购?
蒋毅表示很无奈,建议跟风做团购吧?这是不负责任的违心之言;如果建议以不变应万变吧,又要承受巨大的经营风险,所以应该根据自己情况而定,但有一点需要明确:
目前抖音上低价团购确实很火,但与十二年前团购模式刚刚出现,同时与几百家团购网站疯狂打折相比,完全是小巫见大巫,但结果呢?
除了美团之外,当年所有团购网站都倒闭了,伴随他们倒闭的是那些疯狂做低价团购的餐厅。
所以,餐厅做低价团购,相当于病入膏肓的晚期病人打止疼药,主要作用是减少过程中的短暂痛苦,或者延后了死亡时间,即便是身边有人依靠低价团购赚到钱了,那也是少数个例,属于特例,不成为跟风的理由。
跟蒋毅有相同观点的,还有朱光玉火锅馆创始人梁熙桐,“低价没有留存,没有转化,他来吃的不是你的产品,来享受的不是你的服务,没有利润就没有服务,没有利润就没有品质。”
但从某种意义上,套餐并不一定都是低价的,不要把套餐和低价挂钩,餐饮老板切勿谈套餐色变。
近期,巴奴公众号推文表示将推出“天价土豆”套餐包括2人餐与4人餐,不同城市的价格也不同,据大众点评显示,南京的2人餐价格为246元,4人餐440元。
◎巴奴天价土豆4人餐
这大概是巴奴史上第一次套餐优惠活动,相比正常客单(144元),天价土豆套餐的客单要低上许多,不管是不是营销手段,总归是再短期内起到了引流作用。
如何有效地做套餐活动呢?北步园火锅建哥认为,双人餐4荤4素,我一定会上线4荤3素,另外一道菜是等客人到店后,单独再送给他,不会因为套餐就区别对待,还会做客调,增加与客人的黏性。
当然,餐饮老板还可以做一两种低价薅羊毛的单品,备注仅在食堂可用,像赵美丽火锅就把一元涮品排在了菜单上最起眼的位置,像什么“井水豆芽”、“冬瓜坨坨”、“木耳”等菜品只卖1块钱。
抄姐老火锅菜品1.1元起;红地瓜老火锅,在菜单上用大写的黑体字标出“素菜1元 荤菜3元”;香六六火锅1元、3元、6元素菜铺满了半页菜单;古木枫老火锅,推出“1元杨梅冰汤圆”、“1元重庆老酸奶”、“3元芋泥冰汤圆”……
◎1元低价“薅羊毛”菜品
门店生意不好
“向内求生”是关键
内卷,成为今年餐饮行业挥之不去的雾霾,生意下滑也成为大多餐饮老板现状。
但也有例外,有两个价格带的餐厅受影响不大:其一是人均500以上的商务接待和人均1000以上的高端特色餐饮,这部分消费者的消费虽然小众,但稳定且持续。
其二是走性价比路线的小餐饮,客单价在50元左右,这个价格带很多餐厅不敢碰,因为毛利低,累死累活的赚辛苦钱,但人群数量大,生意也稳定。
◎生意火爆的老店
而对于50~150客单的餐饮,尤其以火锅品类为主,这个时候,你天天思考的是,能不能上一轮推广,属于没有分清轻重缓急,如果自身有问题,做了这些,就是快速自杀。
李子坝梁山鸡杨艾祥认为,生意不好的门店一定是自己的问题——
产品:品质下降,工业化,平淡无奇,甚至是难吃。
服务:服务员没精打采,“永远听不见”,照顾不到客人的情绪,没有眼力见儿。
环境:脏乱差,让人担心,让人不适。
……
这个时候,不是向外求,而是向内求,当别人都在偷懒工业化、标准化的时候,你回到原始状态,手工花、精细化做产品。
◎重庆火锅店
当别人因为生意好而忽视用户体验的时候,把你好不容易到店的每一桌客人服务好,日积月累,石破天惊。
当别人坐等客人上门时,你主动给客人发个消息,嘘寒问暖,告诉他,你可以是他吃饭的最优服务商。
流量潮水褪去,卷新品和卷流量都见顶,该到比内功比深耕比专业的时候了。
同时,疫情后所谓“报复性消费”五一后也彻底回落,内卷和低价横飞,没有差异化没有扎实积淀的门店,够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原本打算在春节期间大有作为的餐饮业,却被新冠肺炎疫情来了一次“精确打击”,成为受疫情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最近一段时间,各地陆续传出了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餐饮企业恢复营业的消息。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我国2019年餐饮行业的整体收入达到了4.67万亿元,而其中有15.5%的收入便是来自春节期间。这意味着,春节期间餐饮行业的收入约为7200亿元。而今年春节,全国各地的餐厅纷纷关门停业,人们也都居家不敢出门,很多提前预订了年夜饭的,也纷纷取消。恒大研究院前不久发布的一份疫情报告估算,受此次疫情影响,餐饮零售业仅在春节7天内的损失就可能高达5000亿元。而受疫情影响,餐饮行业在股市也同样遭遇了至暗时刻,市值大幅缩水。以海底捞为例,有“券商”做了一份数据调研报告,假设海底捞停业15天,它的营业收入损失将高达50.4亿元。众所周知,餐饮行业最大的魅力是现金流。现结现卖、实付实销的交易模式,让餐饮企业通常拥有丰厚的现金流,这样才能承受日益增长的人力与土地成本。但这一切的前提都是正常营业,一旦闭店歇业,现金流也就断裂了。有业内人士认为,在现金流高度紧张的情况下,一些餐饮企业可能只能维持2至3个月。真正困扰这些商家的问题是:复工之后,店铺是继续开业还是不开?总体来说,这轮疫情让餐饮业衍生出一个系统性的寒冬。努力求生的企业度过寒冬的主要方式,是关闭堂食,发力外卖。此外,将员工派遣到生鲜快递企业工作,也是自救方式之一。比如,云海肴、青年餐厅、西贝等餐饮企业员工赴盒马生鲜各地门店“上班”,此举既能补充盒马激增的人力需求,也能缓解停业餐企的成本压力。盒马生鲜和这些员工签订的是短期劳务合同,疫情结束后,员工可回到原来的餐厅上班。广东餐饮服务行业协会秘书长程钢表示,政府的行政十分高效,极大地鼓舞了餐饮行业的士气。目前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复工复产,庞大的员工用餐仅靠外卖平台难以支撑,同时作为民生服务行业重点保障领域的餐饮行业,在此次疫情中面临严峻的生存压力,仅靠外卖收入难以维持巨大的成本开支。通过开放一定程度的堂食,让餐饮行业能有更多正向收入,同时也能保障餐饮店周边社区家庭,以及复工企业的正常餐饮需求。长期看来,很多餐饮企业依然看好未来,这是基于中国每年在增长的5万亿元餐饮消费的需求量级,也是认定在疫情过去后,餐饮等第三产业会有报复性反弹的判断。疫情迟早会过去,在一些从业者看来,真正的挑战在复工之后,疫情可能会带来餐饮业的一次洗牌。(记者 刘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报复实体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