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零点能是假的吗的能量是无限吗

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电能,交流电和直流电为人类生活提供了便利。

一直到今天,电能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核心,没了它,夜晚将没有灯光。最普遍的发电方式还是发电机,和发电机相对应的也是电动机,两者的作用不必多说。那如果用电动机作为发电机的动力,然后两者在反过来使用,是不是有源源不断的电使用了?这是个电力永动机?

这其实是个永动机模型,发电机和电动机构成了一个封闭循环系统,听起来是可行的。实际操作起来也能成功,但这还有个前提条件:电动机事先需要安装好电源。

能量守恒定律和电机 

能量守恒定律点明了能量不会平白无故地消失,它必定是通过某种转化方式消耗掉了。而对于电动机来说,它在高速运转时需要克服空气阻力和摩擦力,这也是需要消耗能量的。总的来说,它想实现能量的完美转化是不可能的。发电机没办法储存电量,电动机没电不能工作,这就是个死结。

就算抛开一切干扰,把摩擦力等条件都视为0,再把能效定为百分之百,上述的永动机模型也没办法对外输出能量。电都被它们自己用完了,把它创造出来也只能得出这样的结果,所以电不是无穷无尽的,它也不是真正的电力永动机。

封闭系统和无限循环运转,是永动机的两大条件。目前永动机爱好者都对准了磁动力永动机和机械能永动机,磁动力永动机主要依靠的是磁铁,而且是拥有强大磁力的磁铁。这类永动机模型表面上看无懈可击,实际上却受到了重力的干扰,物体本身的给磁铁的排斥力也不一定能够完全抵消掉。

机械能永动机就复杂了,内部的机械零件构成和受力情况都需要一一分析,稍有不慎就会被蒙骗过去,以为真的有永动机出现了。历史上那些著名的永动机模型,都是这样蒙骗人们的。

纵观所有的永动机模型,不是这里有问题,就是那里有问题,唯一能称得上是接近完美永动机的便是瑟尔效应发电机模型了。这个永动机模型的发明者真是个天才,他能想到用真空零点能作为动力。真空零点能有涉及到了量子力学领域,因为它本身就是量子理论的一个预言。

在量子力学的理论里,真空并不是“古井不波”的,它有强大的能量波动,俗称能量涨落,卡西米尔效应已经证明了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不过想达到真空零点能以目前的技术还不行,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指明了理论前提条件是绝对零度,接近它的温度也可以。真空零点能出现的条件就是这么苛刻,根据科学家的估算,1立方米的空间,蕴含的真空零点能就超过了1000亿焦耳。

瑟尔发电机便是建立在真空零点能的基础上,可惜我们没办法制造出来,它是不是永动机还有待验证。

物理定律包罗万象,最出名的三个莫过于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和电荷守恒。能够被称为定律的物理规律都是经过科学界的检验的,都得到了全部物理学家的认可,我们可以将其视为自然界的铁律!没有任何外界条件可以干涉它,除非物理学大厦崩塌了。

热力学第一定律尖锐地指出没有物体可以不消耗能量,就可以对外做功,这什么意思?

它就是否定了永动机存在,也给后世科学爱好者发出了挑战:你想发明出永动机,就得证明热力学第一定律是错误的。

如果实现了零点能这一理论,就会产生永不枯竭的能源,现在为大家介绍它的研究现状。下面是学大教育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关于化学百科知识点-零点能讲解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零点能是指量子在绝对温度的零点下仍会保持震动的能量,这个振动幅度会随着温度增加而加大。在我们所认为的“真空之中,仍有许多振动中的粒子,不断产生能量;若能将这些能量转换为可供人类使用的动力,等于为人类开启了一座永不枯竭的能源宝藏。

截至目前,零点能只获得初步的验证:在实验中两片金属通过零点能的力量结合在一起,微微发热。虽然这和推动太空船的动力相差了十万八千里,但至少证明了利用零点能的构想是可行的。此外,科学家认为物理学定律中的惯性、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的动力,可能也是由量子振动而来。若能想出办法克服惯性的作用,通过原子的运动汲取能量,太空旅行将不再是梦想。科学家乐观地相信,若假设正确,则5年内就可以制造出新型火箭与人造卫星,未来更有无尽的发展可能性。

量子理论预示,真空中蕴藏着巨大的本底能量, 它在绝对零度条件下仍然存在, 称为真空零点能。对卡西米尔(Casimir)力(一种由于真空零点电磁涨落产生的作用力)的精确测量,证实了这一物理现象。

真空旋转波包-内部结构模型图[1] 图册 现代科学认为真空并不意味着一无所有,真空是由正电子和负电子旋转波包组成的系统,这种过程的动态能量可以作为工业能源、未来星际航行能源以及家庭生活等诸多领域的能源。量子真空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空间,它充满时隐时现的粒子和在零点线值上涨落的能量场。而与这种现象伴生的能量,被称为零点能,也就是说,即使在绝对零度,这种真空活性仍然保持着。早在1891年,科学家忒斯拉(Nikola Tesla)在一次演讲中就提到:几个世纪之后,也许我们可以从宇宙中的任意一点提取能量来驱动我们的机械。用今天的科学语言解释,这种能源就是真空零点能,或称空间能、自由能等。

关于零点能的设想来自量子力学的一个著名概念:海森堡测不准原理。该原理指出:不可能同时以较高的精确度得知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动量。因此,当温度降到绝对零度时粒子必定仍然在振动;否则,如果粒子完全停下来,那它的动量和位置就可以同时精确的测知,而这是违反测不准原理的。这种粒子在绝对零度时的振动(零点振动)所具有的能量就是零点能。狄拉克从量子场论对真空态进行了生动的描述,把真空比喻为起伏不定的能量之海。J.

1948年,荷兰物理学家亨德里克·卡西米尔提出了一项检测这种能量存在的方案。从理论上看,真空能量以粒子的形态出现,并不断以微小的规模形成和消失。在正常情况下。真空中充满着几乎各种波长的粒子,但卡西米尔认为,如果使两个不带电的金属薄盘紧紧靠在一起,较长的波长就会被排除出去。接着,金属盘外的其他波就会产生一种往往使它们相互聚拢的力,金属盘越靠近,两者之间的吸引力就越强。1996 年,物理学家首次对这种所谓的卡西米尔效应进行了测定。华盛顿大学Lamoreaux在他的学生Dev Sen协助下,对卡西米尔效应进行了精确的测量,该测量结果与卡西米尔对这一特殊板间距及几何构形所预测的力相差不超过5%。Lamoreaux在他的实验中,采用镀金石英表面作为他的金属板。另外一块板固定在一个灵敏扭摆的端部。如果该板向着另外一块板移动,则摆就会发生扭转。一台激光器可以以0.01微米的精度测量扭摆的扭转。向一组压电组件施加的一股电流使卡西米尔板移动;而另一电子反馈系统则抵消这一移动,使扭摆保持静止。零点能效应就表现为保持摆的位置所需的电流量的变化。Mohideen等人在加州理工学院作的实验中,在0.1到0.9μm的范围内,用原子力显微镜对卡西米尔力进行的测量结果,与理论值相差不到1%。

如果零点能可以提取,无疑将是人类所能够利用的好能源了。它是洁净,廉价的能源,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免费的午餐”。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来源于零点电磁涨落能,我们身上的每一个物质粒子不停地与真空零点能发生能量交换,也就是,没有任何一个物理体系称得上是孤立体系的。根据物理真空的性质,我们可以从空间任何一点提取零点能,并转换成我们所需要的能量形式。原子中电子绕核转;太阳系中,行星绕太阳转,几十亿年永不停息;超导和超流现象,这些都是大自然给我们的关于能源的启示。

以上就是学大教育为大家提供的关于化学百科知识点-零点能讲解的内容,希望对大家了解零点能有帮助。最后,希望大家继续支持我们学大!

本来想直接给个结论了事,但考虑到题主可能不服气,那我稍稍展开一下叙述吧。

理论上是指容积里面不含有任何的物质。通常把容器内气压低于正常大气压(101325 Pa)的都称之为真空状态。

真空度,表示处于真空状态下的气体稀簿程度,通常用压力值来表示。实际应用中,真空度通常有绝对真空和相对真空两种。

绝对真空,以“理论真空” 为零位,表示比“理论真空”高多少压力。数值均为正值,数字越小,真空度越高。

相对真空,以大气压作为零位,表示比大气压低多少压力。数值均为负值,负值绝对值越大,真空度越高。

回到上面我们上面提到的概念,同学们可以用抽气的方式抽出来物质,通过不断的排出物质,系统真空度越高,系统越接近真空。我们可以认为,真空应该是可以做到无限接近的。——但这个是高中教育水平的理解,也可以认为是经典力学的理解。

人总要学着长大嘛,大学教育既然已经普及了,我们当然不能再停留在义务教育阶段来分析问题。这时候,我们需要引入——量子场论。

按照量子场论,真空不空!真空中其实是基本粒子的海洋。讲到场,这个概念在物理学中是一个高级货,我建议大家听到后,赶紧可以膜拜便是。

这是量子论历史上的大牛——狄拉克提出的概念。此君的代表作《量子力学原理》,光听书名就知道不牛到一定程度,是不敢取这个名字的。

真空态并不是普遍意义上的宇宙里面什么都没有的状态,真空同学们可以理解成就是一个基态而已。宇宙空间中充满量子场,例如出现一个光子,它可以马上变成一对正负电子,它们可能保持很短时间,也可能马上又湮灭成光子。这样的无中生有过程在不断地发生,我们就称为量子涨落。只要宇宙空间中还有能量,没有到达绝对零度,量子涨落将会一直存在。

这个量子场,不是通过机械抽真空就能消灭掉的。

真空不空,是现代科学发展的最新观点。真空还隐藏着巨大的秘密,人类还在路上。

我是猫先生,欢迎关注,感谢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真空零点能是假的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