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计算电泳液的浓度为什么用巴比妥缓冲液

巴比妥缓冲液是良好的电泳缓冲液,但巴比妥盐有毒性,须用危险性小的药品代替.作者报告了两种新型缓冲液,每一种均能代替巴比妥缓冲液,在醋酸纤维薄膜上进行血清蛋白,脂蛋白和同工酶的电泳分析.缓冲液A(pH8.7):每升溶液含Tris8.0g

生化实验-清醋酸纤维素膜电泳


根据电泳系统pH是否连续分为: 连续pH电泳 不连续pH电泳 按支持物的装置形式不同分为: 水平板式电泳 垂直板式电泳 垂直柱式电泳 根据电泳物质类别不同分为: 细胞电泳,核酸电泳,蛋白质电泳等 按其介质的物理性状不同可分为: 凝胶电泳 粉末电泳 线丝电泳 纤维膜电泳等 血清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试剂 巴比妥缓冲液,染色液,漂洗液 材料 血清,醋酸纤维素薄膜 器材 电泳仪,培养皿,点样器,玻璃板 粗滤纸,铅笔,加样枪,镊子等。 操作步骤 1. 准备 醋酸纤维素薄膜的预处理: 将薄膜小心放入盛有缓冲液的培养皿内,使其漂浮在液面;用镊子轻压,使其全部浸入缓冲液内。待膜完全浸透(约半小时)后取出,夹在清洁的滤纸中间,轻轻吸去多余的缓冲液,同时分辨出光滑面和粗糙面。 标记:在粗糙面上用铅笔距薄膜条一端1.5cm处划线即为点样线并作好标记。 2. 点样(关键) 在薄膜的粗糙面点样。点样时,先用吸管将3微升血清均匀地涂在点样器表面,再用点样器“印”在薄膜的点样区内,样品呈线状,宽约1~2mm。 3. 电泳 将点样后的薄膜使粗糙面(点样面)向下,点样端置于负极,贴在电泳槽支架的“滤纸桥”上,平衡5min。 打开电源,调节电压和电流强度。调节电压至90-100V左右,电流强度为0.4~0.6mA/cm薄膜条宽,电泳时间40min-1h左右。 4. 染色 电泳完毕立即取出薄膜,直接浸入染色液中,染色5min。 5. 漂洗 用漂洗液漂洗,不停摆动薄膜条,每3-5min左右换一次液,连续更换三次,可使背景颜色脱去。将膜夹在干净滤纸中,吸去多余溶液。 操作中,注意控制染色和漂洗的时间,防止背景过深或某些区带太浅。 分清薄膜的点样面 注意点样样品的宽度和力度 注意薄膜放置的方向 控制染色及漂洗时间 保持良好的实验秩序 预期结果 一般的染色后的薄膜上可显现清楚的五条区带。从正极端起,依次为清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 1、洗脱法: 2、光密度计扫描法 血清中各蛋白组分的含量 临床意义 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衰竭:白蛋白降低,α1、α2 和β球蛋白升高; 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白蛋白降低,β、γ球蛋白升高; 急性炎症:α1、α2球蛋白升高; 慢性炎症:白蛋白降低、α2、γ球蛋白升高; 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白蛋白降低,γ球蛋白显著升高; 多发性骨髓瘤:白蛋白降低,γ球蛋白升高,β 和γ球蛋白区带之间出现“M”带。 小 结 1、本次课重要概念、原理。 2、结合基本原理和实验结果,综合分析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3、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实验操作的细节及影响实验结果的关键因素。 4、电泳结果与临床意义。 思考题 利用本次实验课所学知识,分析以下表格中个各蛋白质的混合物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实验中的电泳结果?绘图表示并说明原因。 实验三 电泳技术 分光光度技术 层析技术 离心技术 生物化学的四大研究技术: 电 泳 技 术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移动的现象称为电泳。 电泳技术即是利用样品中各种带电粒子的带电性质、分子大小、形状等的差异,在电场中的迁移速度不同,从而对样品分子进行分离、鉴定、纯化和制备。 在生物医学领域,该技术多用于分离,纯化、鉴定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物质。 Kaurin Tiselius ()因研究电泳和吸附分析,特别是发现关于血清蛋白的复杂本质而获奖1948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计算电泳液的浓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