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芙娜棉花蛋糕吐司低温发酵(冷藏低温法)怎样做好吃呢?

夏天的玻璃杯中总是五光十色,而初冬微凉的双手之间,最期待的无非满杯热气腾腾的深棕色饮品——热巧克力,让冷冰冰的天气也很可以被原谅,因为有了期待。

精选出20家最具代表性的店铺,自认为还算是总结出了份颇为完整的今冬热巧/可可地图。

说到这里,不免俗地提一下坊间对热巧和热可可在区别上的讨论,目前比较通用的认知是——

可可 (英文写作cocoa),指的是将可可豆压榨成为可可液,再经过减脂或脱脂,烘干制成粉末,即可可粉(cocoa powder)。

巧克力 (chocolate),则回到刚才可可液那一步,凝固后即成为“可可液块”,这种保留了可可脂的固体,再磨成粉或碎,冲成热饮,即为热巧(也有人提出热巧的可可脂含量必须达到30%以上);两者都可以选择是否加奶或加糖。

不过有另一派则认为,这样的区别没什么必要,现在业界内对两者也并没有什么严格的区分,但一般认为热巧克力更浓郁油腻,热可可则相对清爽。

以上,稍加了解即可,本花的宗旨嘛,好喝就行~仅遵循口味的需求,魔都这二十几杯热巧/可可,种草or拔草,以下报告还请各位收好~

Nibbo巧克力专门店

营业时间:周一到周五8:00-20:00;

认真在做bean-to-bar精品巧克力的新店,顶着年初疫情压力毅然决然开的张;有了这份认知后再踏进这家店,看到它仍然美好而坚定,不禁有点小感动。

进口生豆并自行加工,店内不仅有展示成品单源产区巧克力,还有玻璃橱窗展示可可豆的加工过程;

不仅有热巧,菜单上的特调部分颇有趣味——可可冷泡茶、气泡可可、可可精酿啤酒……是会令人产生“默默记下,下次再来”欲望的单品。

喝起来轻松甜柔,有热巧该有的浓度但完全不腻,不会抓着你的舌头不放;

几乎不甜,但也不苦,如果说上一杯因为甜蜜轻松会让你不自觉地快速喝掉,那么这杯则适合小口啜饮;虽然浓度更高,但口感反而比55%更清爽;

友情提示:虽然表面波澜不惊,但高浓度的那杯,随着苦味慢慢溢出,还是有点“后劲”的,最好不要空腹饮用。

要不是有老饕的推荐,我也不会想到跟Wagas隶属于同一集团,以欧式工业风西餐厅面貌示人的BANG,竟藏着这么好喝的巧克力。

BANG在巧克力上的追求,不止于给正餐当配角的存在,竟然很用心地选用越南单源72%的巧克力币,打碎后做成巧克力饮品,滋味自然和可可粉冲出来的很不一样,有原产地巧克力的特色,尾韵带点果酸;

蜂巢糖外壳松脆,透过它喝到嘴里的热巧有股焦糖味。

冰巧克力配巧克力冰淇淋

虽说几乎所有店员都会告诉你,冰巧不如热巧浓郁,但身处在恒温的商场,身体其实更渴望一杯冰巧,何况,个人觉得BANG的冰巧比热巧更出彩。

或许是由于颇为香浓的巧克力冰淇淋的加入,冰巧不仅浓郁度不减,还带点粗粝的粉感和软糯的奶油感,层次更丰富;带着冷感的甜,仿佛隔着一层雾,酸度被隐藏,更不容易腻。

因为这两杯超预期的巧克力,本来只作为正餐或Brunch选项的BANG,现已被本花纳入下午茶之选。

地址:思南路30-1号

这其实是一家bean-to-bar巧克力制造商的姐妹店铺,若是纯粹冲着巧克力去,可以直接拜访slowww melt肆楼慢(愚园路1206、1208号);但若是没那么有目的性,私心更推荐这家以西式简餐为主的Cafe On Air——一整条长桌贯穿店面,陌生人同坐一桌但又保持微妙距离;暖黄色的灯光,心情都柔软了起来。

用slowww melt的bean-to-bar巧克力碎来制作热巧,也就是它家所谓的“原豆”,但具体是哪一款可可豆,则会随季节或者供应情况而不定期更换,是类似“主厨推荐”概念的保留节目。这一季选用的是来自印度的一款豆;

泡沫非常蓬松,有股颇有质感的烘焙味,当下令我联想到奶香十足又细腻绵柔的皇后吐司,尾韵带点青苹果的活泼甜酸。既有原产地的辨识度,又非常平易近人的味道,可以轻松讨得人们的欢喜。

虽说有些偏心,但一木家确实是一家纯凭氛围就能胜出的店。

说起来,魔都并不缺少小而美的店铺,真要掰着手指头细数,一木家似乎也并无特别之处,但神奇的是,只要走进门,你就能敏感地察觉到它和别处不一样

——或许是沉默寡言但神情温柔的店主,或许是复古的暖炉和上了年纪的原流浪猫,这个热红酒味弥漫的温暖房间,仿佛自成一处私密又温馨的空间,让人瞬间放下门外的世界,虽然明知只是过客之一,但当下特别有归属感。

拉花和颜色特别漂亮,器皿是店主凭心情配的;浓郁、好喝但并不特别,细腻无粉感,在喝了那么多杯浓墨重彩的热巧之后,这杯显得颇为家常,但就传达温暖这个点来说,可以打满分。

-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

地址:南京西路1266号3层300号商铺

1995年世界烘焙大师冠军——比利时人Pierre Marcolini 以自己名字命名的bean-to-bar巧克力品牌,名声加持,出道即巅峰(开在恒隆/芮欧,可见其并不惧怕高昂的店租)。

招牌热巧选用的是厄瓜多尔可可豆,讲真,这是那一天探店记录里,唯一一杯能明确传达出原产地风味的热巧,说是液体bean-to-bar也不为过,功力在不声不响中显现;不甜,有些许回酸,泡沫绵密气泡大,口感酥酥柔柔。

单点热巧会送一小块原产地巧克力,当天配的是爪哇黑巧,别嫌小,入口即化又风味十足,还真有抛砖引玉的作用——当下就有些膨胀了,甚至想买一些巧克力带回去。

地址:马当路159号104室

瑞士百年老牌,虽然魔都才两家直营店,但品牌认知度已经比想象中高很多。

有80%和55%热巧可选;有着意料之中的浓郁,特别之处是有股带异域感的香料味,甚至有点姜味,口感顺滑有质感;

令我想起小时候亲戚从国外带回来的形状各异的什锦巧克力礼盒,总有几颗(或许是有夹心的)是这个味道,大概非常符合欧洲人的喜好。是很有记忆点的一杯。

地址:中山北路3300号环球港太阳大厅1层L1105号

GODIVA的大名想必不用介绍了,尽管它可能不是zui好吃的,但它一定是国内同类对手中知名度zui高的。

之前吃它家的巧克力软冰淇淋蛋筒,除了浓郁不齁甜以外倒也没有什么特别;所以本以为热巧可能也只是浓郁而已,没想到挺有内容;

这坨很多人都不要的奶油,其实轻盈蓬松,有点像红宝石的掼奶油,如果是因为“罪恶感”而拒绝它,其实大可不必;

巧克力中有股真实的酵感酸,仿佛咬了一口面包,而且是很有分量的一口;奶油完全不会冲淡巧克力的浓度,反而是先甜后回苦,不过浓郁的“副作用”是后劲有些大,多喝几口会感到有负担。

近期崛起的网红店,在人广商圈闹中取静的位置,值得特地绕路过来,除了礼拜一——它不开。

空间不够,创意来凑——店内处处充满小心思,那种看似不经意,又完全融入氛围的“顺水推舟”。

40块一杯如此浮夸的满杯巧克力,不仅好看,还能直接管饱。

用料不错,可可粉用的是法芙娜,顶上奶油的品质也不错,蓬松不腻。有了这些基础,味道其实意料之中不会差,不惊艳但足够满足。

这家店几乎所有的出品都很上照,店员也相当亲切,工作日拜访的体验无可挑剔,但周末会排队排到哭。

三个小姐姐坐镇的店,菜单就能翻好久,品类繁多,出品稳定,把巧克力饮品做出了花,价格还相当公道。

用喷枪烤过的棉花糖,膨胀成了半固体,像一朵漂亮的云,轻轻盖在热巧之上;棉花糖并不会很甜,口感也不腻,稍微带点面粉感略减分;

底下的巧克力很浓郁,稍苦,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从“花头经”来说,这杯集美貌与操作感为一身的特调,出现在菜单的前页是天经地义的。

百利甜酒作为液体部分的补充,令巧克力不那么厚重;但相对的,巧克力味被削弱了不少。

干脆抛开巧克力的预设,其实酒的比例把握得算是不偏不倚,只是整体偏甜,建议的慎选。

以冰淇淋出名的店,巧克力也不赖。询问热巧的原料,以为和用于制作巧克力冰淇淋的是一样的,结果不是,看来在选料上还挺用心。似乎是刚换了冬季菜单,冰巧变热巧。

和对门的BANG一样,选用的是来自越南72%的黑巧克力磨碎制作,但风味很不一样。Luneurs这杯浓郁异常,感觉可可含量不止72%,隐约透着一股香辛料味,但不如前面Blonde的明显,胃暖暖的。

地址:中山北路3300号环球港太阳大厅B2层170-171室

当年引得无数爱美女生宁愿饿几顿也要来一块巧克力蛋糕的awfully chocolate,现在已转入稳点发展阶段。菜单几乎多年没变了,虽有没落迹象,但喜欢的还是会来。

经典热巧会配一块黑松露巧克力,插在热巧杯边上还挺可爱。巧克力酱做成的热巧,浓郁但不苦,粉感强但很均匀,一口糊一嘴的满足感,像是松露巧克力融化成浆,倒正好和赠送的那块黑松露巧克力呼应了起来。

干脆把它按入热巧——外形虽然丝毫没变,但内芯已经改变,很似生巧,相当美妙。

- 随手点一杯,物有所值错不了 -

连锁可外卖,日常来一杯

价格:35元(可享领券满减)

可外卖的连锁店里最满意的一杯巧克力——选择了燕麦奶,在巧克力本身足够浓郁的基础上,燕麦奶的豆乳+坚果香特别和谐,也令巧克力变得清爽起来;回味里有烘烤感,很满足。

价格:34元(可享领券满减)

极致浓郁,香气四溢,不甜不腻;但最特别是它的口感——丝滑且有厚度,每喝一口,口腔内就仿佛蒙上了一层膜,甚至滑入喉咙的感觉令我联想到银耳羹,很是特别。

价格:15元(可享领券满减)

便宜大碗又好喝的拳头产品,你别说,CoCo的可可,真的是教科书般的经典味道,每到寒意袭来,可可就是我在Coco点的最多的产品。常规双拼里拼的是布丁和珍珠,选择微糖即可。

价格:15元(可享领券满减)

经典可可产品表现稳定,而这款新品却很是拉垮,给大家排雷了——栗子用的是糖水栗子,完全没有该有的香气,还令整体的甜度无谓地上升。栗子和巧克力的味道并不融合,还削弱了可可本身的浓郁度,得不偿失。

价格:35元(可享领券满减)

开盖发现一杯没装满,略微有点难受。COSTA叫“巧克力”,CoCo叫“可可”,但两杯的味道真的很像,盲喝估计很难分辨。(所以还是点CoCo划算?)

MANNER虽然随处可见又价格美丽,却不加入任何外卖平台,只能惠及周遭有MANNER店铺的打工人了。很简单的法芙娜可可粉调成巧克力酱,加入牛奶打发而成。由于巧克力酱沉在底部,喝的时候最好搅一搅;除了有美丽的拉花和丰富的奶泡,纯就口味来说,还是CoCo水平(哦,别误会,这个水平不低的)。

有一说一,在MANNER,还是点咖啡比较香。另外,不要尝试隐藏菜单上的薄荷热巧,本花个人是很难习惯那股“牙膏味”,也不太懂薄荷和热巧搭配的意义。

可能还在“星巴克专星送”推广阶段,星家大杯饮料卖到27还免运费,看着挺心动。不过星家这杯热可可是全篇喝下来最淡的一杯;牛奶的比例略多,拿来搭配早饭还挺不错。

地址:马当路388号SOHO复兴广场地下1层B1-18室

一家本土的bean-to-bar巧克力工厂,也有自己的品牌,但名气不是很大,也承接代工或者联名合作。

它家的热巧分成53%、70%、80%和100%四个浓度。这杯70%是店员最推荐的,有股违和感稍强的果甜味,一旦浓郁起来就愈发明显,个人无法克服。

浓归浓,但很腻,毫不怀疑它的原料是纯可可,但腻到一口生痰的程度,直接pass。

虽是一家专业巧克力店,但店员只管操作,不知所以然,体验感很一般,无甚收获。

地址:碧波路635号上海传奇1楼105号铺

曾经开在淮海路商圈的HoF可是红极一时,如今魔都只剩张江这家还算是曾经HoF的血脉;特意跑了个大早来张江,结果却是失望而归。

店员不太专业,猜测眼里只有浓度的区别,问了下单一产地是哪里,店里无人能答上来,只说是比利时进口原料。罢了,喝起来也仅是浓郁,并无产地特色。

仅是粉嘟嘟的苦,没有其他的味觉层次。

“入乡随俗”,俨然变成了一家西式简餐店,给在张江的上班族解决午饭问题。外卖单子应接不暇,可能也已经顾不上什么别的了吧。

地址:愚园路68号晶品B1

看介绍就有点预感到要翻车,但冲着一张颇有趣的菜单,还是硬着头皮去了,期待能有收获。

72%圣多美单一产区巧克力(美式)

有四种单一产区热巧,各自还分为美式(加牛奶)和欧式(只加水),这种分类或者说叫法略莫名。

现场有卖单一产区巧克力币,店员说,热巧的原料也来源于此;但实际喝下来,这杯72%圣多美也无甚产地特色,仅是易饮,而且牛奶比例颇多,掩盖了巧克力的味道。

颇有噱头的“风味巧克力饮品”系列,也就是上文那张吸引我来的菜单,一眼就相中了这杯加了辣椒的“随便”。

但味道还真是“随便”,非常寡淡的可可粉兑水,再加了一些不怎么有味道的干辣椒圈。唯一引起我注意的点倒是这辣椒圈,肉还挺厚,无添加原味,还很好嚼,或许拿来当零食补充维C是个不错的点子。

以上,喝了魔都20家店的28杯巧克力/可可,所有推荐的都总结在下面这张表里啦~

上次逛咖啡新店还是初秋,一转眼已是初冬,但愿有了以上这些甜蜜又神秘的棕色暖饮,魔都的冬会比以往更多一点甜。

蛋白糊:,蛋白,柠檬汁,幼砂糖,蛋黄糊:,幼砂糖,玉米油,牛奶,可可粉,低筋面粉,蛋黄,装饰:,椰果,草莓,樱桃,糖粉,黄桃,抹面:,淡奶油(动物),fluff棉花糖,奶油奶酪

  • 面包粉,水,酵母,fluff棉花糖,盐,竹炭粉,煮面糖水:,细砂糖,水,表面装饰:,法芙娜35%白巧,fluff棉花糖,黑巧,桃仁

    • 鸡蛋,低粉,玉米油,牛奶,淡奶油,fluff香草味棉花糖

      • 棉花糖,奶粉,烘焙油,杏仁,抹茶粉

        • 鸡蛋,无盐动物黄油,fluff棉花糖,椰子甜酒,盐,低筋面粉,泡打粉,红曲粉,抹茶粉,装饰:,白巧克力,坚果,蔓越莓,圣诞糖针

          你当前的位置: > fluff棉花糖版火龙果蛋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食品流通许可证SP241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吐司低温发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