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飞猪上天比喻啥什么生肖

  去年8月以来,非洲猪瘟病毒来袭,一场场紧急扑杀、深埋后,全国100多万头猪告别了餐桌;猪肉价格也被推到了风口,提前进入了上涨通道。

  别纠结了!前几天,全国召开电视电话会议,促进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国家再出手!措施再强调!责任再压实!充分调动养殖场户补栏积极性,全面落实屠宰环节建立自检制度和官方兽医派驻制度,加大市场监管和违法违规行为打击力度,严防问题猪肉及其制品流入市场。5月15日,全国所有生猪屠宰企业全部派驻官方兽医,“批批检、全覆盖”,未经非洲猪瘟检测合格,一律严禁上市。猪肉可以更放心吃了!


  不少人还关心:目前疫情怎么样、猪价未来怎么走?

  一、猪肉敢不敢放开吃?

  “必须敢!”我们很负责任地告诉您,“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监管把关,你都可以放一百个心。”

  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其病毒只会感染猪。早就有不少科学家做过无数试验,想让这种病毒感染牛、马、羊等10多种动物,啥硬手段都试过了,还是感染不上。世界卫生组织以及欧盟食品安全局也发布信息,至今并没有人感染非洲猪瘟病毒患病的先例。

  虽然不传染人,但有人还是不放心。

  万一吃到问题猪肉,会不会出问题呢?

  科研结果显示,非洲猪瘟病毒惧怕高温,70℃左右持续加热20分钟即可杀灭病毒。根据咱们的烹饪习惯,一顿煎炒烹炸煮,100℃以上的高温,分分钟,病毒就挂了。

  其实,问题猪肉很难流到市场上。市场监管方面,正规市场上出售的猪肉,从生产、运输、屠宰、加工到流通,都经过一套完整的检验检测体系。也就是说,放心买就行了。在源头,新进驻的官方兽医也在牢把出口关。您要真想买块瘟猪肉,还真不容易嘞!

  既然你说吃得放心,为啥要把问题猪都扑杀了呢?

  原来,非洲猪瘟涉及的是动物疾病的传播风险,而非食品安全风险。猪一旦传染,100%要挂了。只有及时扑杀,才能减少疫情传染和损失扩大。

  二、猪价会不会飞上天?

  一头猪不仅连着家家户户菜篮子,还连着经济运行。“肉价连着CPI,对国计民生影响深远。”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表示。

  一年扑杀100多万头猪,肉价当然要涨了。据农业农村部监测,4月第一周,活猪价格每公斤15.15元,同比上涨幅度达到了36%。5月第一周,活猪价格每公斤14.98元,同比上涨41.5%。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猪价上涨的原因,往细里说,是供需关系的改变。前期出现疫情后,养殖户的正常补栏没跟上。3月,生猪存栏和母猪存栏就出现了“双下降”。一季度生猪出栏1.88亿头,同比减少5.1%;猪肉产量1463万吨,同比减少5.2%。

  专家预测,二季度猪价将保持波动上行态势。不过,考虑到部分屠宰企业前期储备的冻猪肉陆续出库,猪价大幅上涨的空间不大,猪价不会飞到天上!

  听说有人想囤肉?那可以散散了。

  农业农村部日前出台七项政策,稳定生猪生产,包括支持规模养殖场和屠宰场实现“点对点”生猪及产品调运、提升就近保供能力等。非洲猪瘟疫情势头趋缓,总体可控。目前,生猪生产能力正在稳步恢复。

  三、非洲猪瘟能不能彻底根除?

  难度极大!非洲猪瘟从1921年到现在就已传至60多个国家,只有13个国家将它根除。短的用了5年,长的甚至用了36年。俄罗斯,防疫12年还没有消灭,古巴、比利时、法国等国家,消灭之后又复发了。

  可我国的猪一生都生活在圈里,怎么还得了外国病?无外乎是现代贸易、走私、国际往来等原因,加上我国边境地区野猪数量和种群密度增加,给病毒跨国境传入提供了可趁之机。


科学管控传播渠道,才能减少和阻断非洲猪瘟疫情的扩散

  国外专家分析发现,45.6%的疫情系饲喂餐厨剩余物引起。去年10月,国办下发通知,全面禁止用泔水饲喂生猪。截至5月14日,引发疫情的比例已经由50%下降到43%。

  作为非洲猪瘟防控链条上的关键点,生猪屠宰环节自检和官方兽医派驻制度加快落实。今年年底前,所有生猪屠宰企业纳入动物检疫证明电子出证系统,实现精准监管。

  去年10月,运输生猪等活畜禽的车辆不再享受“绿色通道”政策。引导大型养猪企业转型,变“运猪为运肉”。去年通过严控,因长距离调运引发的疫情从35%下降到了16%。

  据最新通报,我国已有25个省份解除疫情,疫情数量和造成的损失也控制在最低范围内。

  四、疫情带来哪些启示?

  1、从产业规模看,小散弱养殖难以应对风险。疫情倒逼产业升级,将推动养猪业迈向标准化、规模化、高质量。

  2、从防控机制看,非洲猪瘟可防可控,个别地方瞒报、虚报,或者上报不及时,徒增疫情扩散风险。只要发现及时、措施得力,疫情就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3、从消费观念看,非洲猪瘟是对大家科学素养的一次检验和提升。猪肉本无虞,吃或不吃,是个人选择,而您是“跟风传谣”还是“冷静应对”,想必此时心中已有答案。

  生猪养殖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近来猪价高涨,行业内 却没有出现一哄而上的新入行者和扩大规模者,表面看来,是从业者更加理性了,而更深层的原因则是随着环保的要求更加严格,养猪的门槛提高了。“低投入、高 产出”不再是养猪行业的优势,一些没有实力的小户会退出行业,空缺的市场要如何占领?在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发展方向的新时代,养猪企业该如 何做?做一个体面的行业者

  养殖场干净的猪舍 

  我国猪肉产出量占世界的1/2,年出栏生猪量也占世界的1/2,是名副其实的养猪大国。可在中国猪价高飞时双 汇集团经销进口猪肉竟引起波澜,有人就提出对双汇集团这一行为进行抵制。进口猪肉有怎样的优势竟让人视为“狼来了”?目前国内养猪业还存在哪些问题?中国 的养猪者应该做哪些方面的改变?记者采访了河南农大副教授、河南省生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李新建。

  他说,近几年生猪市场跌宕起伏,总体效益较低,而且在污染治理、环保发展、疫病防疫等方面还存在比较突出、亟待解决的问题,养殖户或养殖企业都必须转变思路,提升综合生产能力。

  加强合作,开展规范化生产 

  2015年,新《环保法》与《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将引领整个畜牧行业发生重大变革,迈向从追求量变到质变的新时代。养殖企业应审时度势、转型创新,努力改善养殖环境,保障畜产品安全。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实施,更使低碳养殖成为养殖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如何才能低碳养殖?李新建介绍说,首先要抓好源头,杜绝浪费。包括精准投喂,即通过饲料营养的平衡与设计,使 日粮刚好能够满足猪的营养需要,且能降低动物碳、氮、磷与重金属等对环境有影响的物质排放量,并保障畜产品中无抗生素残留;节约用水用电,即通过加强饲养 管理、创新猪舍设计、改善养殖环境,让猪健康生长,不生疫病,以达到保护环境、减少水电浪费、降低污染的目的。其次是做好排污处理。如采用干湿分离、雨污 分流的方法,将污染物利用生物发酵技术生产有机肥或用作沼气发电,变废为宝。再次,统筹考虑环境承载能力,合理利用土地。通常1亩地可以消纳1头猪的粪 污,因此要开发多种利用途径。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要实现上述目标,少不了必要的资本投入、完善的管理制度、严格的执行标准、优秀的技术人才等。目前一些大企业已经具备了这些条件,中小型养殖 户在政策、定价、成本等方面都不具备竞争优势,可在本土进行联合、合作,形成集体(即合作社)后,开展规模化、规范化生产。“进行规范化生产作业,不仅可 以使养猪生产能有计划、按周期平衡地生产,节约饲料,保障猪养殖数量和猪肉品质,而且可以起到稳定猪肉价格的作用。”李新建表示,“若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 展,种养加紧密结合,实现全产业链发展,还可以降低产业风险。”

  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年)》指出,今后一个时期,生猪生产发展要坚持创新、协调、绿 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素质、增效益、稳供给、保安全、促生态”为目标,以调结构、转方式为抓手,优化区域布局,统筹种养加协调发展,推进全产 业链一体化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全面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为顺应时代要求,今年4月底,河南省畜牧学会兽医学会养猪会分会联合龙头企业组建了河南生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李新建介绍,联盟将以国家需求和市场为导向,瞄准产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问题,通过科研成果开发、产业技术推广,着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生猪领域的“研发 创新平台、转化应用平台、信息共享平台、人才培养平台”。通过联盟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开展协同创新,突破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全面提升我省生猪 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保障我省生猪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这个联盟的成立,对推动我省生猪产业及相关产业重大技术突破和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新时期下猪业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一是环保,二是食品安全,同时养猪业发展的机遇是控制成本、消费者体验、动物 福利,在环保上要做到四台阶“不排放,无隐患,资源化,不扰民”。在挑战与机遇共存下,养殖企业只有将行业价值不断升级,站在高处才能赢得未来。牧原食品 股份有限公司秦英林总裁认为,在未来养殖企业要转变以往社会对养猪人的看法,成为一个体面的行业者。他的这个观点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

  李新建表示,养猪业要向高效率、高科技含量的发展方式快速转型,提高行业生产水平,才能可持续发展。

  要走生态养殖路 

  2016年,由于国家政策调控和市场自然淘汰,国内约有500万养猪农户从此退出传统养猪业,大浪淘沙,淘汰 了那些不符合环境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猪场,淘汰了盲目的没有科学指导的散户,当前养猪业的发展趋势总体来说主要特征是“散户逐渐退出,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场 大量发展”。那么接下来这些大型养殖企业应如何发展,笔者有下面几点建议:

  科学养猪,提高猪自身的免疫力 

  疫苗用多了会引起猪应激死亡和免疫力下降,也会引起各种应激原造成的猪体内神经―内分泌的显著改变,而且现在 人用的疫苗有药监局监管尚且出现问题,兽药的安全性可想而知,所以一味迷信疫苗保护猪场也是不合理的;滥用抗生素的危害也很大,抗生素只对细菌有效而对病 毒无效,现在一些猪场发现猪生病了,就不管是细菌性还是病毒性的,都乱打针乱吃药,造成猪的耐药性越来越强,猪体内的抗生素药物代谢不完全,形成残留,人 吃了有抗生素残留的猪肉,也是不安全的。所以一定要通过吃优质饲料如平衡蛋白来让猪提高免疫力。十余年的市场实践发现,长期吃天宇平衡蛋白的猪骨头硬、不 易断,骨髓饱满,营养全面,免疫力高,而且不容易生病。养健康的猪,就降低了养殖风险。

  调整存栏结构,协调市场供需关系 

  了解国家政策,调整猪场存栏结构,在波峰期适度补栏、扩栏,抓住时机卖猪。养猪业的一般性周期规律是,生猪价 格上涨——母猪存栏量增加——生猪供应量增加——生猪价格下跌——大量母猪淘汰——生猪供应量减少——生猪价格上涨,所以要及时了解供需关系,掌握好市场 调控的杠杆,应增强理性意识,不要盲目扩张,以防止猪多后再陷入亏损之中。

  要走生态养猪的道路 

  美国养猪企业拥有完善的粪污处理系统 

  前些年所建的养猪场,自动化程度低,通风换气条件太差,污水处理与环保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多数猪场面临着转 型升级和技术改造问题,由于不环保、污染环境、影响周围居民生活,政府关停了一部分猪场,划分出了禁养区和限养区,使建猪场再也不像前些年那么随意,扩大 生猪生产已受到一定的限制,可见传统养殖业的发展已经遇到瓶颈,虽然现在是波峰期,但如果养殖场不能改变养殖模式,那么终将被社会淘汰。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猪肉产品安全”高压持续,养殖企业必须将环保和食品安全作为自己的 社会责任感,调整产业结构,并从饲料与兽药、养殖过程、贩运、屠宰加工、冷链运输及消费终端各个环节规范生产、合法经营。而改变低安全度、低质量的状态, 更利于达到维持质量合格安全达标的猪肉供求紧平衡。唯有如此,养猪业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2019年的A股,从春季躁动开始。在这波行情中,独领风骚的就是猪、鸡为代表的禽畜养殖股。

如今2019年已临近尾声,曾经涨上天的猪肉股也雄风不再,龙头温氏早已跌破年线,黑马牧原调整近两月,而雏鹰农牧更是以退市收场。

曾经的“猪肉王子”,如今还能“老当益壮”吗?


春节行情的领跑者假设以2019年1月1日至4月22日作为春节行情的开始和终结,以猪肉为代表的农林牧渔毫无疑问领涨所有板块。


(图: 申万一级行业涨跌幅; 1月1日-4月22日; 数据来源: wind)
这得“归功”于去年8月爆发的非洲猪瘟,疫区生猪几乎被扑杀殆尽,供给大幅减少,肉价飞涨,甚至带动鸡肉股跟着一起大涨。


(图: 非洲猪瘟爆发次数及疫点存栏数变化; 来源: 华泰期货)
对照前两次猪疫情发生时的禽畜养殖板块总体表现: 2006年5月蓝耳病疫情爆发时,猪肉价格飞涨,次年5月疫苗投入使用,疫情得到控制,养殖板块持续上涨,但走的很温和;

2010年2月口蹄疫爆发,肉价又大涨,这个时期养殖板块却没有明显反应;


(数据来源: wind; 周收盘价,前复权; 下方序列代表第N周)
这次疫情发生后,整个养殖板块反应激烈的多,从春节到现在飞了大半年,现在熄火也算正常,那么问题来了:这次猪肉行情和前两次的涨价行情有什么不同?核心在哪?

周期股?不,是长线股!
之前的专题研究曾对猪肉个别角度进行过深度研究,并且提出了两个观点:

1)规模化+市场苗,是猪疫苗(动保)企业持续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虽然生猪存栏量受制于疫情大幅减少,但2019年11月的生猪存栏量一年以来第一次环比上升,能繁母猪存栏也在10月止跌回升,11月更环比大涨,说明生猪产能已经止跌回升,对疫苗的潜在需求也会增加。


此外,规模化养殖场越来越多(这点在下面会说),大户们舍得花钱,且愿意采购价格更高的市场苗,而非免费发放的低价政府苗,对疫苗企业来说也是一个利好。

至于非洲猪瘟疫苗,即便研发提前成功,受制于肉制品出口考虑及临床效果,短期也难以大规模放量, 只能作为一个事件驱动的短期行情来看待。

从十年级别的长线来看,动物疫苗行业不排除出现美股硕腾那样走势的可能。

2)养猪业集中度提升是必然,能繁母猪是潜力所在

养猪板块从10月底集体熄火,所以猪肉涨价行情结束了?

其实这次疫情带来的不同点在于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支持规模化养殖场,既方便环保、猪肉调动的管制,又有利于集中防控疫情,所以政策一直在倾斜,规模化养殖场占比也持续提升。

所以从长远看,头部养猪企业也可能穿越周期,走长线,而非单纯的涨价行情。 谁是头部,则要看各自的能繁母猪数量,这是猪企的核心产能,决定未来收入规模 ,也是牧原股份成为黑马的真实原因。


不过当下猪价开始回落+概念股估值过高是事实,短期内猪肉股仍可能调整,猪价能否继续坚挺是当下需要关注的重点。

灵魂拷问:猪肉还会涨价吗?最后一个关键问题,11月开始,猪肉价格开始小幅回落,那么2020年,猪肉价格是涨是跌?


(数据来源: wind)
价格涨跌的关键因素在于供需缺口,虽然猪肉产能(能繁母猪)已经开始回升,但相对于猪肉消费量,缺口仍在。

那么冻肉、进口肉能不能解决问题?

1)库存冻肉投放恐难持续 这次猪肉涨价已经严重到了大幅拉动CPI上涨的地步,所以中央储备肉大量投放就是为了稳定肉价。


(图: 猪肉对CPI拉动; 数据来源: wind)
12月上半月半月内已连续三轮投放储备冻肉12万吨,而国庆节前投放量只有3万吨,这才得以降低这两个月的肉价。不过,全国范围内的冻品库存正急速下滑,这种投放能持续多久有待考察。


(图: 2013年1月-2019年11月全国冻肉库存比; 来源: 华泰证券)

从月度数据看,2019年进口猪肉同比大幅增长,但在国内猪肉消费中占比仍不足5%,这个量难以满足巨大的需求。

所以,考虑春节前政策投放、猪企集中出栏等情况, 肉价也许能在节前维持当前水平震荡,但即将到来的2020年供给很可能更加严峻,能不能压住猪价就难说了 。

当然,按照之前的预计,猪肉产量最快2021年即可恢复到非洲猪瘟爆发前的水平,供给的持续增加也会带动缺口减小,肉价下行,届时猪肉股的分析思路就不是涨价而是上面所说的集中度了。


(图: 中国猪肉产量与消费量预测; 来源: 华泰期货)
说到底,猪肉供应还没这么快恢复正常,肉价大概率仍会维持高位,这对猪肉股是个好消息,但对吃肉的人就不太友好了。

马上要过年了,你还吃得起猪肉炖粉条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猪上天比喻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