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用裸眼3d是什么效果技术真的能吸引游客吗?

腾讯用16K拍摄裸眼3D高精度文物模型:纤毫毕现 比真的还“真”

5 月 18 日上午,"5 · 18 国际博物馆日 " 陕西主会场活动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启幕。

活动现场,陕西省文物局与腾讯公司签署了 3 年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包括借助腾讯广告全场景优势,推动陕西文博品牌影响力升级;结合腾讯地图助力全省博物馆信息化、智慧化建设。

现场还展示了腾讯光子工作室群用 16K 高精度照扫模型技术,助力文物数字化保存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成果。

光子照扫团队技术专家依靠 16K 高精度的照扫模型制作技术,对彩绘雁鱼灯、鸳鸯莲瓣纹金碗、三彩骆驼载伎乐俑、牛尊、多友鼎五件珍贵文物进行了摄影扫描与数字模型制作,最大程度地还原文物真实材质纹理等细节。

光子工作室群成立于 2008 年,是腾讯游戏旗下的全球领先游戏研运团队,打造了《和平精英》《PUBG Mobile》《欢乐斗地主》《欢乐麻将》《自由幻想》《QQ 华夏》《最强 NBA》 英雄杀》《天天象棋》《斗战神》《节奏大师》《全民飞机大战》《全民突击》《全民小镇》等多款热们游戏,前不久还合作研发推出了《英雄联盟手游》。

  本报讯(记者王广燕)裸眼3D大屏幕上,一只猫躺在木柜里玩耍,忽然它调皮地向观众扔出一只小鱼玩具,呼之欲出的立体视觉效果令观众纷纷惊叹。本届服贸会,博物馆以“科技赋能 创新发展”为主题,携裸眼3D技术、8K影院、胶片电影4K修复等8项电影科技新成果参展,以电影与科技、体育、旅游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展现电影艺术的魅力,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

  “要撞上石头了,快躲开!”在中国电影博物馆展区内,冰雪VR体验项目引来许多小朋友排队体验,现场气氛热烈。该项目将VR技术和体感技术相结合,观众戴上VR设备后,眼前将出现一个银白色的冰雪世界,场景中有树木、山谷以及巨石等障碍,真实再现了比赛现场,让观众沉浸式体验特色冰雪比赛项目,挑战真实世界中未经训练不可能完成的动作,圆“冬奥冠军梦”。

  展区内的8K影院,展示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电影放映技术——8K放映技术,分辨率高达,呈现3317万像素的动态画面,清晰度是2K的16倍,“纤毫毕见”的超高清画质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般的沉浸式视觉体验。中国电影博物馆拥有全球首个5G 8K影厅,曾直播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及国家大剧院新年音乐会,充分展示首都科技创新中心的独特魅力。

  在服贸会上,观众还可以感受更多“黑科技”:走进动感影院,模拟影片中的各类感官体验,与角色一起“上天下海”;玩转电影配音互动,为电影片段配音;尝试虚拟换装,进行拍照留念等。

  据悉,在9月4日的第九届北京市文化融合发展项目合作推介会上,中国电影博物馆与首旅集团、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品牌优势和科技优势,促进文化与旅游、科技等融合发展,从冬奥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传承、传播电影文化、提升配套服务、最新影像技术落地及新视听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第64期:裸眼3D:眼睛“欺骗”大脑呈现逼真立体世界

第64期:裸眼3D:眼睛“欺骗”大脑呈现逼真立体世界

   本专栏面向科普工作者和社会公众常年征稿(),征稿邮箱:zhaozheng@。

  一场“花式”直播节目“三星堆大发掘”数月前刷爆朋友圈,多元化的技术手段和呈现方式,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文物考古的魅力。值得关注的是,在这场直播中,裸眼3D技术作为一种全新视角被充分运用,不论是线上“裸眼3D看国宝”中三星堆国宝文物画面,还是线下以三星堆最具代表性的“眼睛”元素为主题的短片《纵目降临》,都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感受。

  3D技术是一种新型显示技术,可以使画面变得立体逼真,图像不再局限于屏幕的平面,让观众仿佛能够走出屏幕外,使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但观看这种画面需佩戴一种镜片才能看到立体效果。

  裸眼3D技术,顾名思义就是无需佩戴任何观看设备,仅通过肉眼就能欣赏到3D效果影像的尖端技术。之所以会有这种真实的立体感,是因为它利用了人体双目视差的原理,通过三维建模时常用的几种手段,如透视结构、线条、光影、色彩对比等营造空间感和纵深感,就可以让眼睛“欺骗”大脑,呈现逼真的立体效果。

  其实,裸眼3D技术并非新鲜事物。2020年5月,韩国首尔街头的一块高20米、宽80米户外大屏上,一阵阵巨浪汹涌翻滚扑面而来,视听效果非常震撼,“首尔巨浪”瞬间在全球网络走红。从这一天起,裸眼3D技术成为户外广告界的新宠,同时也走进了大众的视野。知名的案例还有日本东京新宿街头的Nike广告、3D巨猫等。这些裸眼3D视频因其创意十足、效果逼真,且坐落于繁华的十字路口,吸引了无数行人驻足。之后,许多国际大都市也都紧追其后,陆续推出同类震撼画面。

成都太古里裸眼3D大屏幕(图片由作者提供)

  在这场视觉风暴的席卷之下,中国市场抓住机遇迅速反应。在首尔巨浪“出圈”的5个月之后,成都太古里裸眼3D广告一艘“宇宙飞船”正式亮相,作品创意和制作水平达国际一流。自此之后,北京、重庆、深圳、武汉、西安、福州、佛山、南宁等城市紧跟其后,利用这项技术推出五花八门的创意作品。

  其实,我们看到的所有案例,内容本质上就是一段视频短片。那一段普通的视频是如何实现裸眼3D的效果呢?除了前面提到的几种三维建模手段之外,还有两个通用小技巧:一是给视频加“框”,也就是在视频周围加一圈外框,并且这个外框一直保持不动,给人感觉它不属于这个屏幕,更像是建筑物的一部分;二是给视频涂“黑”,也就是视频中留出一部分做黑色,让人以为黑色是在视频和屏幕之外,一旦画面中的主体越过外框或者进入黑色部分,就好像冲出了屏幕一样。正是这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感,让这项技术兼具科技感与艺术感,瞬间能够抓人眼球、印象深刻,达到“一眼万年”的传播效果。

  然而,独特的优势也伴随着明显的局限性。我们往往需要在特定的观看位置才能获得最佳的观看效果,如果离得太近或者角度太偏,显示的内容就很可能发生畸变从而“穿帮”。因此,我们看到广为流传的裸眼3D视频时,大都是从单一角度进行拍摄的。那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减少这种“穿帮”感呢?许多优秀的裸眼3D项目都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屏幕都很高,抬高观看者的视角,自然产生一种距离感和空间感;二是利用现场环境迫使观看者走进最佳观看区域,如将屏幕设置在狭长的通道或路口交汇点,在不宜观看的区域种植花卉树木等。基于以上两种手段,裸眼3D技术就可以充分扬长避短,大放异彩。

  实际上,这项技术目前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还存在技术瓶颈、创意不足、成本过高等问题。如何突破是接下来要思考和解决的重点。

  此次三星堆考古直播对裸眼3D技术的运用,赋予了文物新的生机,是博物馆创新展示形式和传播手段的一次全新尝试与探索。

(作者:李嘉欣 中国科技馆科普影视中心 助理研究员)

  (本文转载自:《科普时报》(第2版)“媒眼看世界”栏目)

  更多相关内容请点击链接了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裸眼3d是什么效果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