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小伙伴现在家里装修都搞了智能家居,这个很好吗?

70年前,美国科幻才子布雷德伯里在小说《细雨即将来临》中,描绘了一座2026年的未来住宅:大门有语音锁,壁炉按温度启动,夜晚自动暖床,三餐由机器生产制作,不用的家具自动收纳,音乐随心播放,书籍自动朗读。

如今,这一切已经照进现实。10月25日晚,云米科技秋季AI软件发布会在线上召开,云米创始人、CEO陈小平走向舞台中央娓娓道来:随着年轻一代中产人群成为消费主力,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渗透进年轻人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IDC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超过2.2亿台,同比增长9.2%;到2023年,智能家居将会成为物联网支出最高的领域之一。

智能家居赛场群雄逐鹿,云米科技用什么占领年轻用户的心智?从单品智能到全屋智能,云米又如何思考企业的发展路径?

此前数日,陈小平在广州总部办公室接受时代周报记者专访,干练的平头短发,素净的休闲套装,折射出他精明强干、沉稳持重的性格。交谈中,他思维敏捷、旁征博引,毫不回避尖锐问题。

“全屋智能就是一屋子的高科技,但云米的边界就是家,暂时不会去碰家以外的领域,接下来,我们还要持续迭代产品,让体验升级。”在与陈小平的交谈中,时代周报记者感受到,云米科技升级的不仅是产品和服务,还有逐渐清晰的路线和战略。

云米科技采取一年两次的发布会节奏,春季发布产品,秋季主要是围绕AI、软件以及体验能力的提升,帮助用户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陈小平深知独行者快,众行者远。“云米希望有更多的合作伙伴加入全屋智能赛道,大家共同推进全屋智能行业发展。”陈小平对行业发展充满信心。

当其他品牌还在研究设备和APP连接的时候,云米已经在着手解决“连接起来有什么用”这个问题。对于全屋智能,陈小平有自己的理解:“希望用智能去帮用户解决真正的问题。”

全新升级的AI:Helpful 2.0,聚焦软件升级,从呵护健康、节能环保、主动智能、自然交互四大维度进行产品迭代,实现全屋智能产品的“有用、好用”。

在呵护健康方面,家里的家居装修可能持续15年都在释放甲醛,云米AI除甲醛空调Master能够自动监测并进行除醛,两个小时之内,家里的甲醛去除率就达到99%。

云米AI大屏冰箱Super搭载智目传感器,可以24小时监控冰箱空间状况,主动发现异味超标情况后,通过联动净味魔盒进行主动净味,有效去除变质食材里的李斯特氏菌、金黄色葡萄菌等细菌,除菌率高达99.9%。同时,冰箱洁净指数可视化,无需打开冰箱,在冰箱大屏和APP就可以实时看到食物新鲜度,更方便省心。

传统燃气热水器,每次使用热水,都要放掉很多冷水,导致用水浪费,而市面上的零冷水热水器,则需要不断循环加热造成电量耗费。针对此现象,云米热水器采用AI零冷水智能技术,可以记录用户的用水时间,主动提前预热,减少不必要的循环加热。在省电的同时,每户每年还可以省下约8吨水,真正达到节能环保。

云米AI 超视感知雷达Alpha X,通过精准感知人的存在状态、动作、运动轨迹、心跳或呼吸等,自动控制设备开与关。还可以进行睡眠状态检测,检测入睡后智能开启睡眠模式,自动关闭灯光、音乐、电视,空调进入节能模式,调到合适的温度和风度,再也不用担心电视、灯光没关,导致浪费电的情况。

对于主动智能,云米也有自己的科技创新和技术储备。比如,云米利用AI技术,打造出全屋智能安防系统,涵盖燃气泄漏监测、漏水监测、门窗入侵监测、烟雾监测4大场景。

例如,发生燃气泄漏,可燃气体传感器会检测到并联动烟机主动排气;发生漏水,水浸传感器感应到后会自动关闭水阀,并推送一场信息到用户手机;门窗被非法侵入,手机和全屋设备同步报警;干烧冒烟,烟雾传感器会联动手机、HomePad、冰箱大屏同时发出报警提醒……

在自然交互上,家里多空间、多设备的时候,语音交互是一个复杂、困难的事情,陈小平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从单一智能变成全屋智能,意味着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设备响应能力。

云米通过OneTouch2.0无感闪连,解决了多设备组网难题,实现多设备一次连接,一次组网,又通过云米AI语音助手小V 3.0,推出就近唤醒、直面唤醒、多设备连续对话三大功能。

跨界创新,让研发真正为用户服务

传统家电产品,大多只能实现单一产品的智能化,产品和产品之间,产品和人之间,往往是割裂的。“用户想要一个智能的家,自己很难搞定,我们就给他提供一整套全屋智能的解决方案,降低他的选择和决策门槛。”陈小平表示。

这份魄力背后,是公司强大的人才队伍作为后盾支撑。据陈小平介绍,公司50%以上的员工是研发人员,云米还成立了博士工作站,很多研发项目都由博士带队,全球化的博士研发团队将领衔云米的科技创新。

在研发上,云米科技特别看重跨界创新。“一组博士研发团队里,可能有语音的博士、AI的博士、算法的博士,还有各种感知的博士,不断让研发形成碰撞,做跨界的创新。”陈小平称,云米内部已经形成良好的研发氛围,站在用户角度去找创新方向。

基于长期对消费者需求的洞察和理解,云米坚信家是一个整体,人、空间、物件、家具联系互动起来才能搭建出舒适的居所。

举例来看,全新升级的云米HomeMap 2.0具备单设备管理,全屋场景管理,家庭成员互动三大功能。

单设备管理功能为每个设备单独设置一张卡片,可以在一屏掌控设备所有功能。全屋场景管理功能可以实时查看所有设备当前状态,并设置场景模式区,有下班回家、舒适沐浴、睡眠模式等智能场景模式推荐。

全屋场景管理功能根据用户高频生活场景,定制9大全屋场景方案,包括环境、安防、食材、水质等。如环境方案,将相关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全屋数据实时查看,包括温度、湿度、空气质量,若发现甲醛浓度过高,可自动开启除醛模式。

家庭成员互动功能可以一键邀请家庭成员,授权全屋操控权限,让全家人快速上手全屋智能。

不仅如此,云米HomeMap 2.0还可以实现全屋的3D可视化。通过扫地机LDS激光雷达扫描,探测全屋信号,标志每台设备在家中的位置,进而AI自动建模生成全屋3D模型,可以自定义场景模式、灯光、环境显示等快捷卡片,让操作路径更顺畅。

抓住年轻人,提供定制式解决方案

“两三年前,年轻人买车,不买新能源车。但是今天,年轻人买车,大多数都会选择新能源车。而在智能家居的需求上,已经从过去的‘极客人群’扩散到‘泛人群’。”陈小平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数据显示,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由2608.5亿元增至5144.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8.51%。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2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可达6515.6亿元。

具体到云米科技,陈小平介绍,目前云米产品畅销全球80多个国家,超过720万户家庭选择购买成套的云米智能产品,其中80、90后用户占比高达70%,中高端用户占比同样超过70%。

针对不同的客群,云米科技设置了不同价位的智能套系解决方案,满足不同家庭的个性化需求。例如,针对都市中产人群的总价6-8万元Space套系;针对行业精英总价20万元的Space套系;针对成功人士更为奢华的Royal 套系,总价30万元起。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云米还推出了亿元级的别墅方案,打造全屋智能Royal Pro 100万元套装,覆盖20大智能场景,囊括Royal Pro套系308件,突破国内全屋智能家居高端市场的“天花板”。

年轻人已成为云米科技的主力消费人群。作为受到年轻人喜爱的“科技潮牌”,云米目前有超过2000家场景式体验门店,其打造的客厅、厨房、阳台、卧室等智能场景,让消费者选购、体验的过程像回到家一样。

“全屋智能最重要的着力点还是用户的体验和服务交付,”陈小平认为,线下体验店是一个绝佳入口。在渠道布局方面,一方面,云米正在大力推行“大商大店,1城1店”,邀请城市运营商开设300-400平方米的大型体验店;另一方面,也在开设面积稍小的精品专卖店,解决更多网点的覆盖,以及地级市和县城的覆盖。

“线下门店从过去货架式的陈列,变成了现在场景式的打造,客厅、厨房、卧室、卫生间等一体化的智能场景一应俱全。还有全屋智能设计师,提供一对一的服务,量身定制全屋智能方案。”陈小平介绍。

以下为时代周报对陈小平的部分采访实录:

时代周报:从发布时间来看,距离上次发布新品过去半年多时间,这次以后常态的迭代速度吗?AI:Helpful 2.0相比AI:Helpful 1.0有哪些升级?

陈小平:今后,我们会像苹果一样,春季发布产品,秋季主要是围绕AI、软件以及体验能力的提升,去帮助用户解决一些智能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所以我们每年会有两次发布会,不断围绕智能化进行创新。

今年的Helpful 2.0就是在5G/6G的空间感知、AI算法、语音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提升,不断深化改进,这背后是我们看到了用户的变化。年轻用户成为消费主力,他们对智能化的期待越来越高。

同时,随着这几年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还有其他智能化能力的提升,我们用户对家的期待也发生了变化,我们会不断提高Helpful 2.0,今后还会有3.0、4.0等更高的技术能力的提升。

时代周报:云米的主动智能怎么做到“需要的时候执行任务,不需要的时候不打扰用户”?

陈小平:我们通过后台的数据不断了解用户需求,理解用户行为,通过数据运算、算法优化、数据累计,不断优化主动智能。比如对食物异味的识别,主动启动除味杀菌的能力,比如水质的监测,再比如对甲醛的监测,这些从过去的被动智能变成了主动智能,这是智能化的第二个阶段,我们称之为2.0的能力。

时代周报:家里多空间、多设备的时候,语音交互是一个复杂、困难的事情,像多设备连续对话这样的场景,要克服的困难大吗?

陈小平:我们的全屋智能是从单一智能逐渐变成完整的全屋智能。这种连接能力意味着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设备响应能力。举个例子,云米的语音交互,AI语音识别率已经超过95%,声音识别、语义理解能力也在不断提升。随着用户基数的提高,语音响应能力以及用户体感,还会进一步提升。

全屋智能跟传统家电最大的区别是,用得人越多,体验越好,越能理解用户的需求,这也是不断迭代使用场景的结果。

时代周报:在高端客户这块,较上次的30万元以上的全屋智能套系解决方案,还推出了100万元套系解决方案,这个主要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陈小平:云米定位科技潮牌,就是满足人们对于更好的生活品质的追求,他们希望生活跟过去不太一样,希望买到一些智能产品、科技产品。云米并不是简单地把价格拉高,而是在产品定位和功能性的创新方面都有一些变化。

这里面也有一个趋势,家的智能化,从过去的“极客人群”向“泛人群”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并享受智能产品。

云米通过不断推出一些中高端的产品,把AI能力以及智能化的能力与云米的产品相结合,提高产品的功能性、创新度、体验感,希望能够不断满足对生活有更高追求的用户。在这方面,云米会持续做下去。

时代周报:你在演讲中提到一城一店,希望每个城市都有一个大的沉浸式的体验店,在线下店的铺排方面,有什么计划?主打下沉市场还是一二线?

陈小平:渠道布局方面,我们主要有两个策略。第一,开设“大商大店”,邀请城市的运营商开设300-400平方米的大型体验店,体验店里面会有实景的1:1的体验间,再加上一些产品陈列区;第二,开设精品专卖店,年投入大概20-30万元,解决更多网点的覆盖,以及地级市和县城的覆盖,这两个相结合。

最终,我们希望每个县城和地级市都有云米沉浸式的体验店,既能解决产品的智能化体验,又能提升服务能力,可以在用户家附近为他提供方案设计和落地服务。全屋智能落地的关隘,就是体验和服务。

时代周报:如何看待目前全屋智能的市场格局?市场中竞争者越来越多,与华为、海尔等企业相比,云米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陈小平:在市场层面,可以看到行业周期在变化,传统家电产品相对来说增长速度有些放缓。但在这个趋势背后,智能化、套系化已经成为新的增长点,行业都在往这个方向迈进。

云米这几年也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色,我们品牌定位“科技潮牌”,瞄准年轻的用户群体。此外,云米拥有软件、硬件一体化的创新能力,这都在不断强化云米在市场上差异化的用户体验和产品认知“一站式的全屋智能”,可以给用户提供一站式的套系化解决方案。

时代周报:你判断全屋智能市场进入爆发期还要多久?哪些因素和条件会撬动全屋智能时代全面到来?

陈小平:我预计大概在一年至两年之后,15%的人会主动购买智能化产品,那个时候市场就会迎来爆发式增长。

驱动因素有三方面,一是智能化,消费者对智能化的接受度和期待值在快速提高,特别是80后、90后这批人。二是新能源车,在快速教育年轻的主流用户群体,他们对智能产品的接受度比过去高了很多。三是服务能力的快速提升,各种各样智能家居服务商的安装能力、落地能力等,都足以支撑全屋智能的全面落地。

家用电器越来越不满足做好本职工作就算了,在斜杠青年横行当道的时代,家用电器不仅追求功能,还追求智能。冰箱要保鲜制冷,还是贴心管家。垃圾桶扮演理想的不可接触的贱民,不必手碰脚踩就自动开盖自动打包。

智能家电全心全意服侍主人,让单身贵族也能享受到呼奴使婢的威风,仿佛有许多看不见的手在殷勤侍候:亮起灯光、拉上窗帘、播放音乐。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它们的工作原理:

小伙伴肯定会觉得智能家居的工作原理很复杂,其实简单的梳理一下,应该也能懂个7/8成

了解了工作原理后,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的就是网关:

简单理解就是智能家居的控制中枢,即大脑。

我们首先要看关联的智能设备支持什么协议,一般分为三种协议:蓝牙,wifi,zigbee。

所以选择时要对应智能产品的功能。

中小户型路由器放在家中比较中心的位置。

中大户型一般一对mesh路由器或者最多3个就可以了。

大片层或者别墅建议找专业的网络提供商做一个方案,一般建议是AC+AP的方案,即全网络覆盖。

PS:对网络环境要求高的可以选AC+AP方案。

智能家居中另一个必备品就是传感器:

传感器那可是智能家居中代替我们手动操作的关键一步!

人体传感器传感器:感应人的移动来联动其他智能设备。

例如 玄关处感应有人就自动亮灯,无人就关闭灯光。

温湿度传感器:感应到场景的温度湿度,从而联动设备工作。

例如 空气湿度太低,会自动打开加湿器。

报警器:感应到你设置的危险场景即可发出警报。

例如 厨房安装燃气报警器,如果燃气泄漏会发出警报。

PS:一般和其他传感器共同协作。

门窗传感器:可以感应门窗的开闭情况。

例如 你在鞋柜中装一个门窗传感器,当你打开鞋柜时就会直接亮灯。

光照传感器:通过感应灯光来控制设备。

例如 光线过弱,打开灯光。

基础的智能家居看完后,我们可以看下智能单品了:

电动窗帘,直接是遥控器,或用手机,就可以开关窗帘。不在家的时候,天气不好,有的时候雨水和灰尘会吹进房间,电动窗帘这个时候还能够实现远程开关,也能够保护房间。

智能门锁可以解决我们偶尔忘带钥匙,丢钥匙的尴尬,还能和家里的设备做到场景的联动。

入户处我们可以采用人体感应器+门窗感应器+墙壁开关+智能门铃+智能摄像头+智能门锁。

有人按门铃,音箱就会喊你开门。

开门动作可以和家里的灯光绑定,晚上回到家就会为你亮起一盏温馨的灯。

智能垃圾桶,不仅可以自动感应开关盖子,自动打包以及更换新垃圾袋也都可以做到,流程上你只有丢垃圾这个动作,然后等垃圾满了让它自动打包你再把打包好的垃圾丢到垃圾投放区去,无论是在干净还是整理方面都有着极佳的体验。

智能音箱能够语音识别人的声音并下发指令,比如点播歌曲、询问天气、上网购物等。此外,智能音箱不只是一个音箱,它还是一个能互动的中控枢纽,以后的智能家居产品,都可以用智能音箱来控制,打开窗帘、灯泡、空调等等,只需动动嘴就可以实现。

最后,智能家居不是单个的组成,而是一个系统的组合,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才能为我们打造一个智能家居服务。

文章整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机器能做得又好又快的事

家里装修怎样做水电工程?

装修中最为主要的存在安全隐患的莫过于水和电。水包括地暖,暖气片暖气,厨房,卫生间,阳台的水。电分为强电和弱点。

厨房,卫生间的水原则上走顶棚,但是很多人感觉没必要或者为了省钱,选择了走地。水路施工要选择品牌水管有保证。同时用抗菌的,一般用冷热交替的,若是用量少,建议都用热水管较好。施工完毕,记得进行打压测试。

电路改造分为暗管和明管,不论哪一种都需要进行管线的固定,防止松动造成开裂或者脱落。

暗管施工要弹线,切割机开槽,然后穿线管,用国标线2.5或者4个的,不要图便宜用软线或者1.5的。因为随着智能家居的普及,用电电器的增多,线路安全很重要。

现在改电,暗盒中都用接线端子了,基本上不用胶布了。

本人专业装修9年,欢迎追问。

装修施工进度一般分以下几个阶段

5、排水—空调新风—给水—电气

水路:管件选用质量较好的ppr管就可以,什么纳米管抗菌管就不用考虑了,有几个东西一定要用质量好的:暗阀,内丝弯头,软管,角阀等。这些配件换着麻烦不如选个质量靠得住的一次到位,其实比买那些便宜货还省钱。热熔的时候师傅的经验很重要,过焊和虚焊这种事说实在的也不好检查,所以一定要选着一个放心的师傅,至于水路走顶和地这个看你个人吧,其实没什么关系。水路施工完毕过后一定要进行打压,另外现在很多厂商都有金牌服务的售后,所以质保这块也不用太担心。

电路:装修之前一定要想清楚你要用的电器和你家具的摆放及家具的款式,插座这个东西并不是留得做多越好,一定要做到合理,可以多出那么几个但是不要弄得满屋都是插座,有小孩了还不一定安全。所有的线套好线管,有条件的情况下分线盒走到位,这样主要是避免后期木工做吊顶出现问题,家装的线路2.5和4平方的线足够了,电表盒改完后记得叫电工给标注好回路的名字,这样方便后期自己是用,冰箱记得单独给一个回路,这样你短期出门想断水电的时候比较方便。基本上就是这些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智能家居装修公司好做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