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海菜篮子有没有海鲜卖?

根据相关规定,在伏季休渔一周后,带鱼、大黄鱼、小黄鱼、银鲳、鲐鱼、三疣梭子蟹、水潺、虾蛄8种水产品冰鲜或者活体水产品禁止销售。记者注意到,目前,市场上仍有部分摊点在销售梭子蟹、水潺、虾蛄、带鱼、银鲳等。

休渔期,海鲜摊贩们卖的东西也不固定,摊贩们告诉记者到时候看别人海钓钓的,看有什么鱼上来就卖什么鱼,也可以卖青蟹、鲍鱼、鳗鱼、鳖等。

这几天,市场上部分仍在售卖的“活鲜”,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涨价。

今天(5月5日)上午,在椒江万济池菜场、开发区中心菜场等地,各海鲜摊点上整齐摆放着鱼、虾、蟹等各类海产品,不时有市民过来询问价格。

但基围虾、小白虾、青蟹等

我们主要是卖洞港小网海鲜的。现在禁渔期,小网海鲜都没有了,都是之前冰冻的海鲜,新鲜度都是可以的,没有太大的区别。像这种冰冻的鱼,价格就是3到5块钱的调整,其他没什么。

摊贩们告诉记者,休渔期间,钓具渔船仍然可以出海作业,不少海货仍然可以满足市民对海味的需求,加上养殖的贝类、鱼类产品及冰鲜等,市民们的“菜篮子”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全媒体记者:林婷  孙兵

台州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出品

    兴安区南翔国际物流产业园区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南翔海鲜农副产品市场日前已正式投入运营,在减少运输大货车进城带来的各种隐患的同时,也使百姓的菜篮子更丰富了。
    从5月下旬开始,南翔海鲜农副产品市场就呈现出红红火火的景象。园内果品、蔬菜、干调、粮油、冷鲜、副食品等批发商户入驻,不仅丰富了百姓的菜篮子,还增加了业主的效益。四海鲜果大厅业户曹延海说:“原来的地方不宽,有很多货都进不来,现在品种多了,生意更好了。”
    为保障百姓吃到优质食品,园区还建立了食品质量抽检制度。多种产品的一站式服务模式,让农副产品市场的管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吃放心食品,享快乐生活”成为南翔人的奋斗方向。市场管理部门不仅给入驻的商户许多优惠减免政策,还为他们提供了优质的服务。
    “我们原来在老货场经营,交通不方便,每天都堵车,而且在道边也特别危险,来来回回总过车,挺不方便的。来到物流园这边上货,比以前节省时间了,而且选择性也比较多,赚钱也多了。”果之园水果连锁采购员宋琳琳说。
据了解,南翔海鲜农副产品市场投入运营后,不仅改善了批发业主的经营环境,也整合了各行业的资源。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南翔海鲜农副产品市场已经入驻果品、蔬菜、调味品、粮油批发等商户130多家,申通、圆通、顺丰、百世等快递公司的城市分拨中心也入驻园区内,还吸引了佳木斯等周边地市的商家。(记者姜琢)

  鱼虾蟹最全、南姜码头排队买海鲜的私家车要有一里地,的海鲜专供大酒店……10月12日,记者连续两天探访青岛5个海鲜码头、水产市场和居民区周边的农贸市场,每个海鲜摊位各有不同。在码头购买海鲜的市民图新鲜和便宜,而农贸市场虽然稍贵但最方便市民。了解海鲜市场不同特点,市民买海鲜吃海鲜可以按图索骥,寻找最便捷的途径。

  一个星级酒店采购经理的“采购经”

  郭先生是老船夫海鲜城的采购经理,店里主打招牌的各类海鲜就是他带领团队,每天从各大海鲜市场和码头采购而来。为了采购新鲜海鲜,他和自己的团队半夜起床奔向各大码头,就是因为船老大一个电话。“时令海鲜少而且保质期短,船老大赶回来第一时间就给我们打电话。有时他不光给我一家,还给好几个水产商说。”郭经理介绍。

  每年7月份到10月份期间,时令海鲜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有时候几乎天天都有。受到天气影响,船老大出海归来的时间也不固定。对于这些采购商来说,他们常年采购积累了不少船主资源。一旦船主捕捞到新鲜好货,会在归来的途中就联系郭经理。

  但并不是所有海鲜都半夜去挑。对于一些鲅鱼、刀鱼等需要冷冻储藏的海鲜,郭经理和他的团队会缓一缓再去。“毕竟这些海鲜本来就需要冷冻,即便我们取来也要放冷库里保存。”郭经理介绍。对于这种品质高的海鲜,普通老百姓并不十分感冒。“老百姓喜欢吃的海鲜不需要大个头,只要新鲜就好。”因此对于这些采购商来说,船老板也会单独把好货预留出来,新鲜个头大的品质海鲜会储存在船舱里,碰到识货的老板才会拿出来。

  每天凌晨四五点钟,郭经理最常去的市场就是台东的南山海鲜市场,跟普通老百姓一样,拎着菜篮子逛,碰到新鲜合适的海鲜,他会采购一部分。“南山市场最大的特点是货全乎,鱼虾蟹还有各种时令海鲜,都能在那边淘到,我们最怕买个东西跑几家了。去一趟南山市场,能把需要的海鲜置办个大部分,节省时间还能省力气。”有的摊贩老板跟郭经理熟识了,经常会给他一些优惠价。在郭经理看来,“我们跟普通老百姓肯定不一样,我们常年需求,而且量大,最主要品质要求也高。商贩们给我们的价格肯定会低一些。”除了去台东南山市场,郭经理最常去的就是小港码头和南姜码头。“现在都是鱼贩子出海收鱼,需要当天就销出去。一旦留着过夜就增加储藏成本。这个时候,老百姓去码头确实能淘到便宜又新鲜的海货。但这些鱼贩子也会把品质好的海鲜留着,不会贸然端出来。”郭经理支招说。“这些都给大的酒店和水产批发商。”

  “每天下午一点半以后,沙子口码头附近最热闹。有时候买海鲜的私家车排出去几百米。”郭经理介绍。“但这时候去最能淘到新鲜货。”

  南姜码头 提前1小时去码头就为抢个鲜

  10月12日下午,在沙子口南姜码头,前来买海鲜的王女士告诉城市信报记者,自己平均每个星期都要来一次,就为了抢个鲜。“这个码头的渔民几乎每天都出海,东西都是一上岸就开卖,比市场上新鲜多了。”据王女士介绍,每天都有很多人来沙子口南姜码头买海鲜,所以这个码头的海鲜也不愁卖,不会有“隔夜货”。“爱吃海鲜的人都知道,刚从海里捞上来的海鲜跟市场上放了一两天的海鲜口感不一样。”当天,王女士家里来了客人,她买了不少螃蟹和俪虾。

  熟悉小港码头的人都知道,现在这个季节每到下午两三点钟,就是渔船回来的时候。10月11日,城市信报记者在小港码头感受到了渔船靠岸抢海鲜的热闹氛围。

  下午两点多,就有市民在这里等待“抢鲜”了,渔船靠岸后,渔民忙着把船上的货往岸上运,船上的渔家和岸上的人相互配合,一递一拉,一筐筐的海鲜就上了岸。这些海鲜在船上的时候大多装在白色的泡沫箱里,船上的人连海鲜带海水一起递上岸。

  在岸上,渔人们开始忙活着把海鲜摆开来,螃蟹、八带、墨鱼、鲳鱼、大对虾,海鲜的种类不少。这些海鲜一般都用塑料或者泡沫筐子装着,红的白的,这些摊成了码头上最靓的风景线。与海鲜市场不同,这些筐子里的海鲜大小并不一致,有的渔民就边招待顾客边把它们分类。

  在这些海鲜里,梭子蟹占据了主要地位。“大点的螃蟹30元一斤,小点的20元。”不等所有的海鲜都摆上,就有居民围上去开始问价钱。一个摊前围了好几层人,“这螃蟹一只就一斤重,50块钱一斤。这种的30块钱,再小点的20块钱。”摊主指着不同个头的螃蟹对问价的人说。记者挤上前一看,这个摊上的螃蟹个头确实大。“40块钱一斤吧,40一斤我全要了。”一个青年小伙子在这个摊上已经买了一大兜螃蟹,看着刚上岸的大个螃蟹,便和摊主讨起了价。

  小港码头 来这买海鲜为了图实惠

  在小港码头,记者看到,不少来买海鲜的市民是为了图实惠。

  经过记者观察和摊主介绍,这些在码头上准备买海鲜的顾客,操着外地口音的一般是饭店的老板或厨师,而本地口音的,主要是住在附近的居民。他们对小港码头非常熟悉,知道船来的时间,也会分辨海鲜的优劣。记者随机采访了部分人,这些人愿意来小港码头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实惠。

  “我是青岛人,这些海鲜买来自己吃,在这里买有一个好处,实惠。”40多岁的王女士拎着一兜子小虾,一兜子鲳鱼,这些海鲜都不是论斤称的,是船家论盒子卖的。“在市场买的话,这么大的鲳鱼得75元一斤,我买这些才花了70块钱。”因为摊主主要卖螃蟹,一共就这几条鲳鱼,便论盒子卖了,王女士抢到了这些便宜货,很高兴。

  虽然码头上的海鲜比起市场在单价上并不见得低多少,光听价格的话可能比市场里还高。不过,除了货物更新鲜外,码头上的海鲜给的量很大。市民称完后还可以跟摊主讲价,摊主一般也能给“添点称”,买了一斤鱼结完账后再给抓上几只虾爬子,买了海捕大对虾再给添上几只小杂鱼。这样算起来,码头上的货就不仅新鲜而且实惠了。

  有的海鲜数量不多,摊主便用一个小盒子盛着,卖的时候也不论斤算,要么论只,要么论盒。“这一盒子鲳鱼,全部要的话给80元就行。”摊主刚吆喝完,就有一个市民抢着要了。记者看到这些鲳鱼大约有五六条,个头也不小。

  “都说南姜码头一到卖海鲜的时间,每天都人山人海,今天咋没人呢?”10月12日下午1点多,城市信报记者赶到沙子口南姜码头时,发现并没有传说中的热闹情景。“今天刮大风,都没出海。”一位在码头上补渔网的渔民说。“张网捕鱼的上午11点多就回来了,这个点已经卖得差不多了。所以码头上没啥人。”城市信报记者采访了解到,在南姜码头附近居住的渔民每天晚上最关心的事就是天气预报,根据天气预报的情况,他们会决定第二天是否出海。“大风天我们一般都不出海,风浪太大的话危险也大。只有少数人会冒险出海,都是存着侥幸心理。”一位渔民告诉城市信报记者,一般出海的渔民都是三五个结伴走,一旦天气不好,大家都不出海了。所以想去沙子口南姜码头购买海鲜的市民也可以多看看天气预报,天气不好的时候最好不要去码头。

  浮山后农贸市场 品种齐全,各种价位的都有

  10月12日清晨6点左右,天刚亮,浮山后农贸市场的小商贩们就开始忙活开了,一直到当天晚上7点多,天黑的时候,这些小商贩们才会陆续收摊。城市信报记者第一次走进浮山后农贸市场,是从一个小门走进去的,两边都被卖水果和卖蔬菜的摊位占满了,只有一条小路进去,但是走了没几米就发现,这个大市场里面宽敞。整个市场像“小迷宫”,全是横七竖八的摊位,卖海鲜的“小市场”排在边上,也是两条长长的摊位对着摆放,中间是一条小路。红岛蛤蜊、沙子口的螃蟹、小港码头的虾……各种海鲜应有尽有。“光卖螃蟹的摊位就有十家!”来过这个市场的人都知道,这里海鲜不但品种齐全,而且价位也是高中低档都有,适合各种消费水平的人群前来选购。

  城市信报记者当天探访到的情况看,野生对虾根据个头大小,从70元/斤到65元/斤、40元/斤、35元/斤、25元/斤、20元/斤,各个价位都有;螃蟹也是根据个头大小从50元/斤到45元/斤、30元/斤、20元/斤等各个价位都有。此外这个市场上还有海参、鲍鱼等高档海鲜出售,价位也是有高有低。来逛海鲜摊位的市民也非常多,有的摊位前甚至挤了好多人,出现排队抢海鲜的现象。在一个卖蛤蜊的摊位前,就有不少市民抢着付钱,一筐蛤蜊被抢购一空。“他们家东西好,每天都有人抢。”一位市民告诉城市信报记者,这个海鲜摊位是一对夫妻开的,俩人每天都是凌晨去进货,天一亮就出来摆摊,不到中午货就全部卖完了。

  说起浮山后农贸市场,很多市民对它是又爱又恨!“东西是很全,但是停车有点难,离家远的人都不愿意去。”家住市南区的市民李先生表示,自己去过浮山后农贸市场两三次,每次去最难的就是找停车的地方。

  “这个市场最大的好处就是占地面积大,东西多而且全。最重要的是东西新鲜,什么价位的都有。卖熟食的和卖衣服的都有,如果比较懒的人,在里面逛一圈,家里需要的都能买了。”一位市民告诉城市信报记者,自己就住在附近,退休了也没事,每天都会来这个农贸市场逛两次,早上一次找“新鲜货”,晚上一次找“便宜货”。

  南山水产品市场特色:海鲜最全

  这个海鲜市场就在繁华的台东商业区,离市区近,所提供的产品都非常适合家庭用。南山海鲜市场分为东西两个厅,地上地下都有,在市场外面的菜市二路上也有很多商贩在摆摊。

  南山市场的价格比小港码头便宜些,螃蟹大点的25元一斤,小的15元一斤,死蟹15块钱两斤。不过这些螃蟹个头也比小港码头小一些,螃蟹的鲜活程度也差些。在市场里,刀鱼15块钱一斤,比起小港市场里的便宜几块钱,不过鱼比小港那里也瘦一圈。

  市场外面有一些卖鲍鱼的摊贩,用一个喇叭一直在喊“鲍鱼1块钱1只”,城市信报记者凑上前一看,1块钱1只的鲍鱼个头非常小,个头大的要12元一只。海参的价格也是从小到大不等,分别是5块,8块,12元一只。市场外面摆摊的大对虾个头也不小,才只要4.5元一只,有顾客悄悄对记者说,这种又便宜个头又大的对虾是冷冻货,被解冻后又出售的,市场里新鲜的对虾则按照个头从80元到120元一斤不等。

  这个海鲜市场的海鲜种类很丰富,顾客买了海鲜有些商家还能给处理,还有剥好的新鲜虾仁,适合老百姓买了家庭食用。不同的商家要价不同,有人建议来此的消费者货比三家。

  农贸市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八大湖早市上的海鲜摊规模虽然小,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说足够了。螃蟹、蛤蜊、鲈鱼、鲅鱼、刀鱼、海蛎子、海螺、马鱼,这些岛城市民常吃的海鲜都有,比起大规模的海鲜市场来,这种市场生活气息浓,一般都是老主顾,摊主还会给顾客推荐做法。

  10月11日,城市信报记者来到了位于鄱阳湖路上的市场,当天早上的鲅鱼6块钱一斤,海蛎子10块钱2斤,小海螺12元一斤,蛤蜊6元一斤,螃蟹大点的28元一斤,小的25元,与海鲜市场相比差距不大。“我们都是凌晨两三点去进货,6点左右回来,趁着早上买最新鲜。”摊主小刘对记者说,记者看到他的摊上螃蟹还很鲜活。

  早市一般五六点钟开始,中午十二点左右就收摊。建议市民趁早去,这样最新鲜。文/图 记者 郭冰 李敏 见习记者 刘旭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 张珍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温州瓯海梧田有房子卖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