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盛产的水果有哪些?

作为一名外地在滨海新城上班的打工人简单说一下滨海新城最近的情况,文科生,不懂那么多数据,也不说那些虚无缥缈的大概论,我们就从实际生活体验以及周边配套设施来简单说一下。

首先是医疗配套,滨海新城综合医院,以后也是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来定位的,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联合打造的三甲医院,床位1700张,在2021年5月1号一期已经投入使用,二期目前已经封顶。作为东南重要的区域医疗中心,拥有海陆空三位一体救治通道,给滨海新城的居民提供了强劲的医疗保障。

教育方面,九年一贯制滨海实验学校,福州三中滨海校区这两所公立学校已经全面投入使用了,有学生在里面上课,包括这边还有一所福州(最贵)最好的双语学校,赛德博国际双语学校也已经投入使用。福州十九中,福建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都已经开工建设,天津大学福州国际校区一期工程已经封顶,预计22年9月可以在本地开始招生(硕博阶段),以及配套的职业教育城都在相继建设。以后为滨海新城输送人才以及劳动力提供持续保障。

交通方面,地铁6号线整个全线是从福州海峡会展中心的方位穿过三江口路过长乐城区到达滨海新城国际学校站,全线分为一二期工程,一期分为仓山、长乐段,二期为滨海北站到国际学校站,如果住在长乐的朋友可能已经看到,目前一期工程长乐段开始空载试运行当中,全线工程力争22年10月全部通车。因为地铁6号线会过江,过江的倒庆洲大桥其实也是公铁两用大桥,上面公路,下面6号线,公路部分争取22年1月建成,届时从仓山三江口,海峡会展中心25分钟到滨海新城,长乐段的公路已经通车。f1滨海快线从福州火车站到长乐国际机场,全程40分钟到达,19年已经开始动工建设,力争24年第一季度开通初期运营。福平铁路现在全线通车,长乐现在三个火车站都是开通运营的状态,滨海新城这边最近的长乐东站目前去北京、上海、深圳以及杭州的高铁线路都可以直达。剩下像国道316、228等公路体系都有在建设当中。

那么现在滨海新城周围的房价,均价在一万7-1万8、但是各个房地产商都会推出相应的优惠,所以折合下来房价没有传说的那么夸张,但是如果想买楼王的类型当我没说。商品房这边比例不算最大,目前像安置房、人才房还有政府租赁房在相继推出,占比较大。

那么我最近半年生活在滨海新城的体验,吃饭基本上都是去漳港或者休息的时候去福州城区,但是现在像东湖这边肯德基,sevenbus等一些入驻,包括一些快餐都有相继入驻,麻辣烫,淳百味等虽然在别人看来还是少的可怜,但是也能看出确实有一些商业机遇在体现,这边高薪职业占比还是比较大的,基本上公司都会提供吃住。住宿方面虽然都说滨海这边的风大,但是可能从小也是在沿海城市长大的人来说,还能接受,确实长乐这边会比福州城区温度低一些。

简单说一些如果有朋友问具体的我再来回答。

大年初五,长乐路上的624开门迎客。眼尖的来客发现,门牌上的“公路商店”几个字不见了。

“624changle&公路商店”,这是这两年小红书、抖音上人气最火的上海街边酒铺。20平方米的小店摆满了上千种酒。每到夜晚,年轻人就像涨潮一样涌来这里,买好酒,三三两两挨坐在马路牙子上,尽兴处碰一下瓶,空气里弥漫着欢快慵懒的气息,据说这是年轻人的一种社交方式。

不久前,微信公号“公路商店”发布了一篇文章——“公路商店告别长乐路624”。不少人特地跑到长乐路上求证:“624要关了吗?”店主老黄摇摇头:“没有的事!我们只是回归原初的样子。”

去年11月探店,只见“公路”两字已被摘掉,门口依旧热闹得很,不过大家不坐马路牙子了,站在梧桐树下喝酒。一周后,新招牌“长乐624”挂上去了,中间注明“since 2004”。老黄感叹:“2004年我们就在这里开店了,在长乐路呆了18年。”

新的门头回归原初。 咖啡胡子摄

而标注着“公路商店”logo的新店已在陕西南路、襄阳北路、茂名路陆续开出了4家。长乐路上这家老店和“公路商店”有啥关系,为啥要与“公路商店”告别?

途经“长乐624”,第一眼很容易被圈粉。

一棵高大的梧桐树恰到好处地掩映着店面,屋里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品牌的酒,精酿、威士忌、葡萄酒、气泡果酒、清酒、无酒精饮品等。数不清的拍立得贴满了角角落落,店门张贴着眼花缭乱的各式海报logo。没有幽暗的灯光和迷幻的音乐,但氤氲着一种说不出的市井气和摩登感。

624有种说不出来的特别气质。

城市的表情融入了624的角角落落。王海燕摄

“624不是一下子设计成这样,而是慢慢变成这样子的。”英姐一边和客人聊天,一边强调着“风格”。

20多年前,她和丈夫老黄走出浙江农村,来到上海。兜兜转转中,英姐看中了长乐路,他们租下了624号这个店面,楼上居住,楼下开店。

最初老黄和英姐卖水果,搭售鲜花,生意挺不错,夫妻俩算是在长乐路上扎下了根。2013年,电商逐渐兴起,鲜花生意受到影响,他们停卖鲜花,只做水果生意。

在上海的这些年里,英姐学会了上海话,长乐路上一大半人夫妻俩都很熟悉。梧桐树的叶子黄了落,落了又黄,当初一起在长乐路开店的人换了好几茬,渐渐地,英姐感到手脚不如以前利落,“我的腰不太好,水果搬不动了,感觉没法做下去”。

她和老黄想着要转型,这一转,跨度挺大,“因为老黄喜欢喝酒啊,我们就尝试卖酒,长乐路的客源也不错”。

酒屋最初的风格是烟纸店。老黄和英姐的老客户很多,大家没事喜欢去店里聊几句。酒铺最初没名字,有位经常来买酒的大学教授说,624这个名好,老黄和英姐也觉得好,624就这样叫起来了。

老黄和英姐。咖啡胡子摄

624的空间小,客人们买了酒喜欢寒暄几句,老黄和英姐在门口摆了几把桌子和凳子。“可这座位一直空着,他们也不讲究,就喜欢坐在马路牙子上。”

长乐路上的这家宝藏小店很快被有心人发现。有个注册了“公路商店”品牌的团队,开了一个叫作“公路商店”的微信公众号,标榜着与众不同的生活态度,在他们眼里,长乐路上的624很符合他们想要的调性。

“他们和老黄混了个脸熟,一商量,我们在店里挂上了‘公路商店’这个名字。”英姐说。

“公路商店”这名字听起来很有个性,那个公号宣称:它落地了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公路商店”。624的元素也有了特别的“解读”。

每一次来喝酒的经历,都可能会是一部公路片的浓缩版本。咖啡胡子摄

老黄并不在意这些,来的人喝得高兴,聊得开心,他觉得就挺好。老黄的头发中长分,颇有港风派头,记忆力惊人,来过一次的脸他都能记住。

624的一侧仓储室内,老黄快速地扒完晚饭。泡了一壶茶,慢悠悠地走到柜台。“你怎么不喝点酒?”“我得做生意啊。”老黄眯着眼睛,他通常在会快结束的时分和熟客喝几杯,“我会把自己喝到很舒服的状态。”

店里已有不少人,老黄和他们点点头,很多人他都认识。初次来的人会让老黄给自己拍张照。老黄选好角度,娴熟地按下拍立得。一个城市的表情就此诞生,留在了624的墙壁、酒架,甚至是天花板和吊灯上,和这里每一瓶身世不同的酒一样,成为624的一部分。

长乐路的地形很有意思。这是一条位于静安和徐汇交界的路面,624属于静安这边,马路对面属于徐汇。城管、市容如果来巡查,也是来两拨人。当静安区城管来到时,人群会自觉地移动到马路对面的徐汇区去喝酒。

区与区交界的地带往往是管理真空地带,这也许是624生意兴隆的原因之一。小店楼上住的是居民,晾衣架斜斜地伸出来,晒着衣裤。而随着624的火爆,居民的投诉也多起来。

“以前也管,不过现在管得更严了。”良友超市的收银员说,“老早辰光,624开到夜里两点钟,现在收得早了。”

几个月前的长乐624,大家坐马路牙子的样子。

如今的柜台上标明“请不要坐马路牙子!”。王海燕摄

“马路牙子现在不好坐了!” 英姐指指柜台上的小贴士提醒客人,上面写着“不要坐马路牙子,本店23点打烊。”这是长乐624的自律,也可理解为扎根长乐路十多年的一种生存之道。

虽然不能坐马路牙子,但并不影响来者的兴致,大家站在梧桐树下聊天喝酒一样很有感觉。

晚上9点半,624门口聚满了人。

“这个是滑板,这个是纹身。”一个“00后”本地男孩指着门口橱窗上的贴纸说。他穿卫衣,戴帽子,斜挎一只红色小包。他的同伴,一位98年生的男生,脑后扎个小辫,头发烫成微卷,撸起袖子露出他的纹身。

624的每个贴纸都有出处。 王海燕摄

原来每个贴纸背后都有出处。我问老黄是否看得懂,他摇摇头:“你就应该问这些年轻人,我们这家店是大家共同的创造。”

624的正对面,是威皇广东小馆,盛产醉鸡煲、煲仔饭。店里生意好得很,高峰的时候也要排队。有人说,长乐路这一段的人气仿佛都聚到了这两家面对面的店。

再往左边、或是右边走,错落着无数的碳水食肆,包子铺、馄饨店、牛肉面、川菜馆......问了几位店主,说是要开到凌晨5点。

我对英姐说,“你们带火了周边这些小店。”英姐不以为然,“他们也带火了我们。”

冬日的街头冒着丝丝寒气,这里却热气腾腾——刚刚结束工作的上班族,个性十足的潮流男女,脚踩拖鞋的遛弯爷叔,附近大学的学生,不同国籍的老外、慕名前来打卡的游客........大家三三两两站在一起插科打诨,宛如相识多年的老友。

624陈列着上千种酒水,隐藏酒单是老黄的独家“老板特调”,冬天里英姐亲手煮的热红酒也是爆款。当不知道该喝什么时,不如随意选一瓶,感受开盲盒的欣喜与刺激。

卖花阿婆的嘴像涂了蜜,让人难以拒绝。王海燕摄

晚上10点多,卖花阿婆出现了,五六十岁的年纪,也是结伴出现。一群拉着拉杆箱的青年在梧桐树旁围成一圈,阿姨给每人手里塞上一朵花,祝他们前程似锦。“这玫瑰很衬你!愿你生活常乐!”阿婆的嘴像涂了蜜,她把二维码一同呈上,让你不忍拒绝。

一位穿黄色毛衣的男子说,这是离开上海前的最后一站,大家提着拉杆箱相约来这里打卡,然后带着624的气息分赴不同的城市。

有人说,来624喝酒,就像每天上班买一杯咖啡一样,成了一种生活方式,这是一个生活的“场”而非酒“场”。 @周白白的黑黑

路边箱子里的空酒瓶渐渐多起来,英姐开始扫路上的梧桐叶。有的人喝得微醺,她会上前搀扶一把。一位背着书包的大学男生刚满20岁。他从冰柜里取出一瓶啤酒,名字叫“纯情”,一口豪饮。“这是我第一次喝酒!我失恋了!”

几瓶下去,男生的脚步有些趔趄,英姐递过来一瓶矿泉水,让同行男生赶紧送他回去。出租车开过来,男孩向英姐不住地挥手:“谢谢你,下次我还会再来。”

英姐笑道:“我在这里见过太多失恋的人,但也有在624谈成了的。”她是624的知心大姐,温厚的笑容让人想起冬日的阳光。

一位在附近上班的常客说,有段时间工作特别不顺,很想找一个人倾诉,但不知道怎么说,这里最好,可以和不熟悉的人交换一个不痛不痒的秘密。下了班来624喝一杯就成了他的习惯。“城市变得太快,但看到英姐、老黄在那里,我心里就有一丝笃定在。”

624越来越火,很多人慕名而来,老黄看着“公路商店”几个字,隐隐觉得不安。

2021年深秋,长乐路周边,公路商店正在“疯长”,一下了冒出四五家。茂名路上就有一家新开的酒屋,距离长乐624只有5分钟的路程,转个弯就到。

新冒出来的几家公路商店。王海燕摄

这些店和624像,也不像。店里的设计更现代,也添加了更多潮流小物件,还玩了些时尚概念。在茂名南路上的“42-公路商店”白天是理发店,晚上变酒馆。在那里喝酒的人会转场,转到长乐624时,老黄有时也会问他们,“那边人多吗”。

这些分店复制了不少624的元素,比如门前的梧桐树,比如拍立得的照片,比如各种海报logo。但有些东西复制不了。

“老黄有些多虑了。”624一位常客向我指指老黄和英姐。“你说,一家店的灵魂是什么?是店主!这里有种回家喝酒的感觉。那些新冒出来的店都是雇员在看店,不一样的。”

“公路商店”在网上宣称,20平米的店是一家精神的加油站,一个自由的ATM机,一个链接城市俱乐部的渡口,他们想把无数个20平米的店串联起来,把城市变成一个乐园。

老黄听了笑笑:“这和我们想要开的店不是一类,我们没这些玩意,这些词我们也不懂,但生意总要去做,我们还是把精力放在开店上。”

英姐说得更实诚,“如果我还是在卖水果,我会觉得自己还是个村妇,但这些年,我跟着这个店不断成长,也在蜕变。”她同意老黄说的“守店”,“开一个店很容易,但你要守一个店很难,我们能做的就是守店人。这家店,就是我们希望的大小。”

去年11月,老黄把“公路商店”几个字从招牌上摘了下来。与此同时,“公路商店”宣称,与长乐路624号的合作授权正式到期,双方不再有直接合作关系。

长乐624的“公路”二字一度摘掉。王海燕摄

一周后,老黄在店面挂上了“长乐624”的名字,为了强调出处和历史,他特地关照设计方注明“since 2004”。

是的,这家店在长乐路已经开了18年了。在一切都很容易复制的时代,18年的沉淀难以复制,这也是客人们在意的那种替代不了的气息。老黄英姐不怎么年轻的面庞,他们在这条街上打拼18年的痕迹,和客人日积月累的唠家常,都和这条街深深融合在了一起。

老黄和英姐相濡以沫的日子。

“原来你们开的水果店叫什么名字?”我问。

在“624changle&公路商店”这块撤下来的招牌上,左边一角隐着几个小字——“长乐果品商店”。原来,老黄和英姐从来都没忘记过去。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乐潭头水果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