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这本书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越是困难时期,越需要精神力量。新冠肺炎疫情当前,市民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受到很大影响。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市新闻出版局打造的“上海书展·阅读的力量” 2020特别网聚活动,将集中推出一大批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线上阅读活动和文化服务,为广大市民提供丰厚的精神文化食粮。今天在线直播20:00的首场导读分享,由上海“网红医生”张文宏教授分享健康与阅读,探讨疫情防控期间如何正常生活。

直播中,被嘲“黑眼圈越来越深了”的张文宏坦言,自己最近的工作压力确实很大。“平时业务繁忙,买了几次健身卡,要么被关掉了,要么没时间去。”尽管如此,张文宏还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解压方式——如果感到极度疲劳,他会选择看一些“非常无聊的连续剧”或者“抗日神剧”,不需要动脑筋;如果精神好一些,他会选择和家人一起晒晒太阳、看看书作为放松。

疫情当前,张文宏首推读者阅读的,还是防疫类相关书籍。本月,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张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正式发布,不仅受到上海市民关注,在全国各地网友间也引发了一波热议与转发。“只要足够了解病毒,就不会感到那么恐惧。”直播中,张文宏也向广大读者“打了一波广告”,“如果按照书中所说,将必要的防范措施全部做到的话,你会发现,即使想得到新冠肺炎,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目前,该书2.0升级及数字版均已在线推出,张文宏比喻说,这本书就像一道防火墙,希望能借此帮助更多人抵御病毒侵袭。“我们也是充分运用了所谓的‘网红’效应,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让大家更安心。这本书如果能起到一点点作用,我还是十分欣慰的。”

除了写书、看书、分享书之外,直播中张文宏还向广大网友分享了自己最近在看的书单:《鼠疫》、《大流感》、《霍乱时期的爱情》,多是与当前形势与自身专业相关。不过他还自曝,“前段时间,我在看《世界简史》等人文类书籍,股票好的时候,就看看巴菲特传记。通过阅读,了解社会思潮的发展与传播,对于年轻人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尽管工作繁忙,张文宏说自己仍保持着阅读习惯,平时无论去哪出差,包里永远会放着几本书,“现在不焦虑的人已经不多了,看书,就是最好的调剂方式之一。”

鼠疫(plague)是由鼠疫耶尔森菌感染引起的烈性传染病,属国际检疫传染病,也是中国法定传染病中的甲类传染病,在39种法定传染病中位居第一位。它为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主要在啮齿类动物间流行,鼠、旱獭等为鼠疫耶尔森菌的自然宿主,鼠蚤为传播媒介。其临床表现为高热、淋巴结肿大疼痛、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出血,以及其他严重毒血症状。本病传染性强,病死率高,在世界历史上曾有多次大流行,目前已大幅减少。

传染源为鼠类和其他啮齿类动物,其中褐家鼠和黄胸鼠是主要传染源。野狐、野狼、野猫、野兔、骆驼和羊也可能是传染源。病人是肺型鼠疫的传染源。

鼠蚤叮咬是主要的传播途径,由此可将动物身上的病原体(鼠疫耶尔森菌)传播给人,形成“啮齿动物→蚤→人”的传播方式。

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带有大量的鼠疫耶尔森菌,可经呼吸道飞沫形成人际间传播,并可造成人间鼠疫的大流行。

接触传播。健康人破损的皮肤黏膜与病人的脓血、痰液或与患病啮齿动物的皮肉、血液接触可发生感染。

人群普遍易感,无年龄和性别上的差异。疫区的野外工作者、与旱獭密切接触的猎人、牧民是高危人群。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预防接种可获得一定免疫力。

根据临床表现和发病特点,可将鼠疫分为轻型鼠疫、腺鼠疫、肺鼠疫、脓毒血症型鼠疫和其他类型鼠疫。不同的分型,潜伏期有不同,腺鼠疫2~8天,肺鼠疫数小时至2~3天,曾预防接种者可延至9~12天。

不规则低热,全身症状轻微,局部淋巴结肿痛,偶可化脓,无出血现象,多见于流行初期或末期、以及曾预防接种者。

最多见,常发生于流行初期。急起寒战、高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皮肤淤斑、出血。鼠蚤叮咬处引流区淋巴结肿痛,发展迅速,第2~4天达高峰。腹股沟淋巴结最常受累,其次为腋下、颈部及颌下淋巴结。由于淋巴结及周围组织炎症剧烈,病人常呈强迫体位。如不及时治疗,肿大的淋巴结迅速化脓、破溃、于3~5天内因继发肺炎或脓毒血症死亡。治疗及时或病情轻缓者,肿大的淋巴结逐渐消散、伤口愈合而康复。

根据传播途径分原发性肺鼠疫和继发性肺鼠疫。

1.原发性肺鼠疫为呼吸道直接感染所致。多见于流行高峰,发展迅猛,急起高热,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发病数小时后出现胸痛、咳嗽、咳痰,痰由少量迅速转为大量鲜红色血痰。呼吸困难与发绀迅速加重。肺部可以闻及湿性啰音,呼吸音减低,体征与症状常不相称。重症病人多于2~3天内死于心力衰竭、休克。

2.继发性肺鼠疫是在腺鼠疫和脓毒血症型鼠疫的基础上,继发肺部感染,临床表现与原发性肺鼠疫相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学生鼠疫读后感800字作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