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与社会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之间( )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认识私有制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实质。

1、资本原始积累及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中的作用

2、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

3、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4、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与经济危机

5、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特点及本质

1、如何深化认识现阶段劳动价值论的新特点

2、怎样正确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论剥削的新变化

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历史作用及其本质

1、货币流通与经济的关系如何?如何运用货币流通规律的理论防止通货膨胀?

2、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是什么?如何运用价值规律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3、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4、马克思平均利润学说及其意义。

5、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及其表现形式。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一章《商品》,第二——七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l年版。

2、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第一章《货币资本的循环》,第四章《循环过程的三个公式》,第九章《预付资本的总周转》,第二十章《简单再生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第一——三章,第九章《平均利润率的形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恩格斯:《反杜林论》第三编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建立在发达商品经济基础上、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雇佣劳动制度。因此,本章主要分析: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本质。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1、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的基础

最初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在简单商品生产者分化的基础上产生的。由于商品生产者的主客观条件不同,因而生产同种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也不相同。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必然会导致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从而使一部分富裕起来的生产者成为脱离劳动,专门使用雇工劳动的经营管理者,而另一部分生产者则因亏损破产而与其他帮工学徒一起沦为雇佣工人。

2、商业资本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起了重要作用

商业资本不仅促进了自然经济的瓦解,加速了小生产者的分化,而且通过直接剥削和控制家庭手工业者,成为工业资产阶级形成的另一条重要途径。

3、富农经济是农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二)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条件

(1)大量有人身自由但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

(2)在少数人手中积累起进行资本主义生产所需要的大量货币财富。

2、资本原始积累的本质和方式

资本原始积累的本质是以暴力强迫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所以是“原始”的,是因为它形成资本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史”。

资本原始积累的方式主要有:(1)用暴力剥夺农民的土地,这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基础;(2)新兴资产阶级采用暴力手段,在海外劫掠殖民地,进行奴隶贸易、贩卖鸦片等,加速货币财富的积累;(3)利用国家政权,通过发行公债、增加捐税和保护关税等制度,聚敛大量财富。

(三)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已成为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障碍。

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封建制度的灭亡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一)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的有用性,即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是由商品体自身的性质,即商品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属性决定的。不同商品具有不同的自然属性,因而其使用价值也不相同,例如,粮食可以充饥,衣服可以御寒,纯净水可以止渴,等等。每一种商品都有多种多样的属性,因而它的使用价值也是多方面的。但是,同一商品的多种属性,多方面的使用价值,往往是随着人们的生产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被发现和利用的。例如石油,过去人们只知道它可以用作燃料,随着生产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已能从石油中提炼出多种化工产品,其用途越来越广泛。

使用价值是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对象,它的生产和再生产是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因而在任何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都是由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所构成的。但是,使用价值本身并不反映任何社会生产关系,它与财富的社会形式无关。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从小麦的滋味中尝不出种植小麦的人是俄国的农奴,法国的小农,还是英国的资本家。使用价值虽然是社会需要的对象,因而处在社会联系之中,但是,并不反映任何社会生产关系。” 因此,单纯作为物品自然属性的使用价值,并非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而是商品学、技术学以及其他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之所以考察使用价值,是因为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一般物品的使用价值有联系,但也存在显著区别:(1)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是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自然界天然存在的阳光、空气和水等,虽然对人有用,即具有使用价值,但因不是劳动产品,它们也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2)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是社会的使用价值。也就是说,商品的使用价值并非用来满足生产者自己消费的需要,而是用来满足他人、社会的消费需要。(3)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是通过交换才能满足他人需要的使用价值。例如,农民用于交纳地租的粮食,虽然也是满足他人消费需要,但未经过交换,因而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2、商品的交换价值与价值

商品不仅有用,具有使用价值,而且还能用来交换,具有交换价值。如1把斧子换10公斤大米,这里,10公斤大米就是1把斧子的交换价值。可见,交换价值就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上的关系或比例。然而,交换价值并非商品的内在本质因素,仅仅是一种外在的现象形态。我们知道,斧子和大米是两种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异质物品,它们为何能够按照一定比例相互交换呢?这表明在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共同的东西,这种共同的东西是什么呢?有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认为,这种共同的东西是商品的效用,即商品的使用价值。他们认为,商品的交换价值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商品的效用越大,交换价值就越大,反之,效用越小,交换价值就越小。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因为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在质上是不同的,而不同质的东西在量上无法进行比较。为此,马克思说:“这种共同东西不可能是商品的几何的、物理的、化学的或其他的天然属性。” 商品交换关系的显著特点,恰恰在于抽去了商品的不同的使用价值。只要比例适当,无论使用价值的差别多大,不同的商品都可以互相交换。那么,这个共同东西究竟是什么呢?我们知道,撇开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就只剩下一种属性,即它们都是劳动产品,在它们的生产上都耗费了一定的人类劳动。这里所说的劳动已不是以某种具体形式支出的劳动,而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这种凝结或物化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够互相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耗费了人类劳动,都包含价值这个共同的东西。商品的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商品价值的大小决定着交换的量的比例。可见,价值是商品内在的本质属性,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交换价值则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从表面上来看,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就其本质而言,则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3、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统一体

一切商品都包含着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商品则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表现在二者之间存在着缺一不可、不可分割的联系,这表现在:(1)凡是商品都必须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缺一就不成为商品;(2)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凡是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3)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存在于使用价值之中。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表现在二者之间是互相排斥的,这表现在:(1)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2)使用价值是一切有用物品所共有的属性,是一个永恒范畴,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是历史范畴;(3)商品对它的生产者而言,只具有价值而不具有使用价值,商品对消费者而言,只具有使用价值而不具有价值,因此,就同一商品而言,无论商品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不能既占有它的价值,又占有它的使用价值。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要生产各种不同的使用价值,就要进行不同的特定种类的劳动,例如,生产服装要有裁缝的劳动,生产桌椅要有木匠的劳动等等。这些劳动都是在特定的形式下进行的,劳动的目的、工具、对象、方法和结果都是不同的。这种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就称为具体劳动。具体劳动的多样性,决定着使用价值的多样性。各式各样的具体劳动,分门别类,形成社会分工。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就是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物质使之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因此,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条件。

尽管具体劳动千差万别,但如果把劳动的具体形式抽象掉,就可以发现,无论劳动的具体形式如何不同,但它们都是人的大脑、筋肉、神经、骨骼等等的生产耗费的具体形式,都是人们脑力和体力的支出,因而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这种撇开劳动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就叫抽象劳动。各种商品之所以能够互相比较,彼此交换,并不是因为它们的自然形态或使用价值有什么共同性,而是因为它们都是人类劳动的产物,都包含着一定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显然,只有抽象劳动才形成价值,才是构成价值的实体。然而,只有在商品交换中才有比较生产各种产品所耗费的人类劳动数量的必要,才必须将各种不同质的具体劳动还原为同质的抽象劳动。因此,抽象劳动又不同于一般人类劳动,它是人类劳动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形式,是商品经济所特有的历史范畴,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通过商品交换而相互交换自己劳动的社会关系。

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劳动的两种属性,它们既相互区别、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共同统一于生产商品的劳动过程中。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它们不是两次劳动,更不是两种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不存在只有具体劳动没有抽象劳动的劳动,也不存在只有抽象劳动没有具体劳动的劳动。

4、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由马克思创立的。它科学地回答了什么劳动创造价值的问题,使劳动价值论真正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并为理解一系列政治经济学原理提供了一把钥匙。因此,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具体表现在:(1)劳动二重性学说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3)劳动二重性学说还为其他一系列理论和原理如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奠定了理论基础。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商品价值不仅有质的规定性,而且还有量的规定性。那么,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既然商品价值是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因此,商品的价值量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而劳动量是由劳动时间来计量的,所以,劳动时间就是测量价值量的天然尺度,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的多少。生产某种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越多,它的价值量就越大;反之,则越小。然而,用劳动时间来衡量价值量,首先遇到一个问题。我们知道,由于各个生产者的生产条件、技术水平和劳动态度不同,生产同种商品所花费的劳动时间也不相同。如果说劳动时间是衡量价值量的尺度,是否意味着生产者的生产条件越差,技术越不熟练,生产者越懒惰,生产商品所耗费的时间因而越多,其商品价值量越大呢?当然不会是这样。因为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相同的人类劳动,是同一的人类劳动力的耗费,因此,商品的价值量不能由个别生产者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即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而应该由生产该商品所必需的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个别劳动时间只能决定商品的个别价值,而商品的社会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在这里,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现时某一生产部门平均的生产条件,或大多数产品的生产者所具有的生产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劳动工具的状况。例如织布,有的布是用手工生产的,有的布是用机器生产的。同样的一匹布,用机器生产和用手工生产所需的劳动时间有很大的差异。如果大多数的布是用机器生产的,那么,机器生产就是织布行业的正常生产条件。在机器生产的条件下,由于生产者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不同,生产同样的一匹布所需时间也不同,有的要7小时,有的要8小时,有的要9小时。如果花费8小时的生产者所具有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是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那么,生产一匹布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8小时。

2、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考察商品价值量的决定,不仅要使具体劳动还原为抽象劳动,而且还要使复杂的抽象劳动还原为简单的抽象劳动。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的简单劳动量决定的。

所谓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专门的学习和训练,一般具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是指需要专门的学习和训练、掌握一定知识和技术才能从事的劳动。

少量的复杂劳动可以折合为多倍的简单劳动,因而复杂劳动是自乘的或倍加的简单劳动。同样,少量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可以等于多倍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

3、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因而商品的价值量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劳动生产率是生产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花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一般来说,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少,劳动生产率就越低。或者说,生产单位产品所花费的劳动时间越少,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单位产品所花费的劳动时间越多,劳动生产率越低。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取决于多种因素,主要有: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劳动者的素质及熟练程度;生产过程的分工与协作的合理程度;生产管理的效能;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自然资源的丰富,等等。

应当指出,劳动生产率是指具体劳动的生产效率,因此,无论劳动生产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形成的价值量是不变的。但是,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则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劳动生产率越高,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就越多,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就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相反,劳动生产率越低,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就越少,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就越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因此,马克思说:“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

应该注意,我们在上面所讲的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的关系,是就生产同种商品的整个部门而言的,是生产同种商品的部门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如果就同一个部门内部各个生产者而言,劳动生产率高的生产者,其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会低于该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低的生产者,其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会高于该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在同样的时间内,劳动生产率高的生产者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劳动生产率低的生产者创造的价值则较少。这就是刺激商品生产者采用各种手段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秘密之所在。

(四)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1)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的一般前提;

(2)生产资料私有制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原因。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使得每个生产者都被固定在某一生产领域专门从事某种产品的生产,其生产的产品并非自己消费而是供他人和社会消费,因而其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具有社会性质,是社会劳动。

私有制的存在,使得生产者的劳动成为私人事情,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怎样生产都是生产者自己的事情,劳动具有私人性质,是私人劳动。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劳动,但是,它们同时存在于商品生产者的劳动中,而直接表现出来的是劳动的私人性质,劳动的社会性质是被隐藏着的,由此,二者发生了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通过交换,使生产者的私人劳动产品被社会所接受,从而证明其劳动的社会性质。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因为:

(1)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总根源;

(2)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3)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五)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随着商品内在矛盾的外在化,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就产生了。具体而言,货币是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结果,是其完成形态。

从商品交换发展的历史过程看,商品的价值形式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依次经历了简单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四个阶段。

简单价值形式是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简单地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这是与最初的直接的物物交换关系相适应的一种价值形式。简单价值形式可用1只羊等于三把石斧来表示。

在这个价值形式中,等式两端的商品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羊处于主动地位,它通过石斧表现自己的价值;石斧则处于被动地位,它只是充当表现羊的价值的材料。羊的价值借助于石斧相对地表现出来,它的价值表现为相对价值,因而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石斧不表现自己的价值,只是表明羊有同自己相等的价值,它起着等价物的作用,处在等价形式上。

扩大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不再是偶然地、而是经常地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其他商品的自然形式上。

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中,一种商品(羊)可以同其他任何一种商品相交换,一种商品的价值已经不是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而是经常地表现在一系列其他的商品上。这样,商品的价值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这个性质,才真正表现出来。因为,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不是和某一种具体劳动创造的商品相等,而是和各种具体劳动创造的各种不同的商品相等;各种商品相交换的量的比例,也就自然地和它们所包含的劳动的比例更加接近,商品交换的比例由它们所包含的价值量决定这一关系也就得到充分地表现。

应该说,价值形式发展到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是一个重大进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扩大的价值形式没有局限性。扩大的价值形式最明显的局限性,就是商品的价值还没有一个共同的统一的价值表现,扩大的价值形式所反映的商品交换,依然是直接的物物交换。这一缺陷的存在,经常会使商品交换发生困难。这表明扩大的价值形式还需要进一步发展。

一般价值形式,即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统一地表现在从普通商品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一商品上。

应该说,一般价值形式的出现,不仅使商品的价值是一种社会属性得到进一步地表现,而且还可以对商品价值量进行统一的比较和衡量。因此,担任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实际上已经开始起着货币的作用了。但是,在一般价值形式中,一般等价物还没有固定在一种商品上,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方,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也不一样。这种一般等价物的不固定、不统一性,仍然有碍于商品交换的发展,因而一般价值形式还要进一步向货币形式发展。

当贵金属从商品世界游离出来,固定地独占一般等价物的地位时,这种特殊的商品就成了货币,一般价值形式就发展为货币形式。

货币形式与一般价值形式没有本质的区别,所不同的是某些金属取得了固定地担当一般等价物的独占权。然而,金、银能够排除其他商品而固定地独占一般等价物的地位,并非金、银本身有什么神秘之处,只是因为:一方面,金和银也是商品,同样具有价值。另一方面,金和银具有特殊的自然属性,即质地均匀、便于分割、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不会腐烂、便于保存等,这些自然属性使其成为理想的货币材料。为此,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货币形式的出现克服了一般价值形式的缺陷,大大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物与物之间直接的商品交换也变成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货币出现后,整个商品世界分为两极: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商品,它们都是特殊的使用价值,要求实现其价值;另一极是货币,它直接以等价物的形式出现,代表一切商品的价值。一切商品要实现其价值,都必须先转化为货币。这样,商品的内在矛盾,即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表现为商品与货币的外部对立了。

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表明,货币并非什么神秘的东西,更不是什么“圣人”的发明。它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货币本身也是商品,但又不是普通的商品,其特殊性在于它固定地充当一切商品的一般等价物,所以,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货币的职能是它的本质的具体体现。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执行的各种职能,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这些职能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货币首先就是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而存在的,其他三个职能都是在这两个职能中派生出来的。

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是指货币是衡量和计算一切商品的价值大小的尺度。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可以是想象的或观念的货币,不必是现实的货币。

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商品价格的基础有两个:一是商品自身的价值,商品价格与其价值成正比;二是货币的价值,商品价格与货币的价值成反比。

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就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货币流通规律就是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其具体内容是: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待实现商品量;二是商品的价格水平;三是货币流通速度。而待实现商品量与商品价格水平的乘积,构成了商品价格总额。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作为价值或货币的符号,纸币流通规律是以金属货币流通规律为基础的。其要求是纸币的发行量必须限于其所代表的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如果纸币发行过多,必然会导致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形成通货膨胀。

三、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及其作用

(一)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2)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其中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这是价值决定的规律,它对商品生产起着决定作用;而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则是价值实现的规律,对商品交换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价值规律是价值决定的规律和价值实现的规律的统一。

2、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

价值规律对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支配作用是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

出来的。我们知道,货币产生后,各种商品的价值量都要表现为一定数额

的货币,因而形成了商品的价格。因此,价值规律就是通过价格运动来贯

彻的,或者说,价格运动是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

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要实行等价交换,为此,就要求价格必须符合价值。但是,在市场供求的作用下,商品的价格和价值并非始终保持一致,而不一致的现象却经常发生。这是因为虽然商品价格是以其价值为基础的,但价格的形成又会受到商品的供求关系的影响。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其市场价格往往会高于其价值;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其市场价格往往会低于其价值。但这并不是对价值规律和等价交换原则的否定,相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一现象,是价值规律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表现形式。因为:(1)无论商品的市场价格怎样变动,它都必须以价值为基础,各种商品之间的比价与它们的价值比例总是一致的。(2)商品的市场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会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但价格的波动也会反过来调节供求关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止价格与其价值的背离。(3)就短期来看,市场价格与其价值不一致,但从长期来看,商品的市场价格上涨下落可以互相抵消,因而长期的平均价格和其价值是一致的。

(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的分配比例。

所有以分工为基础的社会都存在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问题,亦即资源配置问题。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方式。因为,无论哪个社会,人类进行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土地等经济资源都是有限的,

由此必然引发一个如何按照社会需要,将有限的经济资源合理地分配到社会生产的各个部门的问题,其核心是合理地分配一定时期的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商品经济社会,这一问题是依靠价值规律的作用来解决的。具体来说,在商品经济社会,一方面,每个商品生产者都是生产资料和产品的所

有者,他们都能独立自主地作出生产决策,即自主地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怎样生产。另一方面,生产者是在为他人、为社会生产产品,亦即生产社会的使用价值,其产品是否具有社会的使用价值,只能由社会即市场来确定。因此,生产者不能盲目决策,而必须依据市场需要来进行

决策。能够反映市场需要的基本信息就是价格的变动,而价格围绕价值的波动恰恰是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某种商品供不应求,必然导致价格上涨;某种商品供过于求,必然导致价格下跌。在利益动机的驱使下,生产者会扩大生产那些价格上涨、供不应求的产品,缩减生产价格下跌、供过于求

的产品。这样,就可以实现社会总劳动的分配与再分配,不断调节资源的配置与再配置。

(2)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节约生产资料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某个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形成商品的个别价值,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形成商品的社会价值,而商品是按其社会价值交换的。这样,就会出现三种不同的情况,第一种情况:劳动生产率高,单位商品包含的个别劳动耗费少,从而商品的个别价值低的生产者,在按社会价值出售商品时,较小的个别价值会转化为较大的社会价值,因而可以获得较多的货币收入。第二种情况:劳动生产率低,单位商品包含的个别劳动耗费多,从而商品的个别价值高的生产者,在按社

会价值出售商品时,其产品中包含的较大的个别价值只能转化为较小的社会价值,因而只能获得较少的货币收入。第三种情况:那些具有中等劳动生产率,生产中耗费的劳动等于社会必要劳动,从而商品的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等的生产者,则可以获得平均收入。这种由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

的差别引起的收入差别会引发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在激烈的竞争中,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生产者必然千方百计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效率不断提高。

(3)价值规律会引起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1、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若想从事某种生产活动,首先得拥有一定量的货币以便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因此,资本最初总是要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但货币本身并不就是资本。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是有区别的,这表现在简单商品流通公式和资本流通公式的区别上。简单商品流通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用符号表示为W-G-W;资本流通公式是:货币-商品-货币,用符号表示为G-W-G。

应该说,两种流通公式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它们所反映的经济内容是截然不同的。第一,流通的动机和目的不同。W-G-W这种流通形式表明,起点是一种商品,终点是另一种商品,商品生产者是为买而卖,交换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而G-W-G这一流通形式表明,资本家用货币购买商品,是为了把商品卖出去,重新获得货币,交换的目的不是为了得到使用价值,而是为了得到价值。价值成了运动的主体和核心。第二,流通的内容不同。在W-G-W这种流通公式中,两极都是商品,它们的价值量相等,但使用价值不同,流通内容是不同使用价值之间的交换。而在G-W-G这一流通公式中,两极都是货币,作为货币在质上是无差别的,唯一不同的是量上,只有当投资者最后从流通中取出来的货币多于起初投入的货币时,整个流通活动才有意义。因此,作为资本的货币,它的流通公式应该是G-W-Gˊ,其中Gˊ=G+⊿G,⊿G表示原预付资本的增加额即剩余价值。资本是自行增殖的价值,或者说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第三,流通的运动限度不同。W-G-W这种流通形式表明,当商品生产者购买到所需要的使用价值时,流通过程就结束了。而G-W-Gˊ表明,资本运动的目的是获取剩余价值,这就决定了这个运动是无止境的。因此,资本,“它只能理解为运动,而不能理解为静止物。”

G-W-Gˊ,不仅反映了商业资本的运动,而且也概括了产业资本、借贷资本的运动,因而可称为资本的总公式。

从形式上看,资本总公式是同价值规律相矛盾的。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交换的结果只会使价值的表现形式发生变化,而价值量不会发生变化。但资本总公式表明,货币资本在流通过程中发生了增殖,这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要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关键在于说明剩余价值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它的来源是什么,也就是要阐明货币是在什么条件下以及怎样转化为资本的。

2、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在资本总公式中,剩余价值表现为流通的结果。但是,剩余价值是不可能在流通中产生的。在流通领域,无论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因为等价交换只是价值形式的变换,而价值量不会发生任何变化,因而不会产生剩余价值。至于不等价交换,无论是贱买还是贵卖,同样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因为,在市场上,商品生产者会不断变换买者和卖者的身份,他作为买者或卖者多得的,当他作为卖者或买者时又会失去,一得一失,价值量未增加分文。即使有人既能贱买又能贵卖,能够从流通中取得更多的价值,但这也不足以说明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因为他多得到的,正是别人失去的,流通中的价值总量没有增加。那么,剩余价值离开流通过程能不能产生呢?也不能。如果离开流通过程,即货币所有者把货币贮藏起来,不同其他商品所有者发生联系,价值和剩余价值既无从产生,也无法实现。由此可见,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它必须以流通过程为媒介。这就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

根据上述条件,要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货币所有者就必须购买到一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通过它的使用能够创造价值,而且能够创造比这种商品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特殊的商品就是劳动力。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也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

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所谓劳动力就是人的劳动能力,是存在于人的身体中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劳动力在任何社会都是生产的基本要素,但只有在特定条件下,它才成为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劳动力所有者必须有人身自由,可以自由地支配属于自己的劳动力。(2)劳动力所有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因而不得不以出卖劳动力为生。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是在封建社会末期形成的。资本的原始积累,大大加速了这个形成过程。

如同其他商品一样,劳动力商品也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由于劳动力存在于活的人体中,所以,劳动力的价值可以还原为劳动者维持自己及其家属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它包括三个部分:(1)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养活劳动者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与其他商品不同,“劳动力的价值规定包含着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也就是说,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生产力水平、自然条件、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制约着雇佣劳动者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种类和数量。

3、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劳动力的最大特点在于其使用价值的特殊性。普通商品的使用价值在被消费的过程中逐渐消失掉,价值也随之消失,或者转移到其他商品中去。劳动力则不同,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部分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

可见,正是由于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才使资本主义获得了新的剥削方式,因而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雇佣劳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

(三)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值过程。

1、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及特点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同其他社会劳动过程一样,都是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制造某种新的使用价值的过程。但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也有自己的特点,这表现在:(1)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和指挥下进行劳动,他们的劳动归属于资本家;(2)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然而,真正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实质的并非劳动过程,而是价值增殖过程。因为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并非制造使用价值,而是要生产剩余价值,其之所以生产使用价值,仅仅因为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因此,我们将重点应该放在分析价值增殖过程上。

2、价值形成过程转变为价值增值过程

价值形成过程是价值增殖过程的基础,“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因此,要分析价值增殖过程即剩余价值生产过程,必须从分析价值形成过程开始。

以棉纱的生产过程为例。假定某纱厂的资本家雇用纺纱工人,支付劳动力日价值为10元,等于纺纱工人6小时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又假定工人劳动6小时消耗10公斤棉花,10公斤棉花价值为80元,还消耗纱锭等劳动资料,价值5元,最终生产出10公斤棉纱(假定棉花的损耗不计)。下面,我们分析10公斤棉纱的价值形成过程。

我们知道,生产商品的劳动都具有二重性,因而纺纱工人的劳动也具有二重性。在生产过程中,纺纱工人的具体劳动具有双重作用:一是消耗掉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生产出某种新的使用价值即棉纱;二是把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即把10公斤棉花价值80元和纱锭等劳动资料价值5元转移到棉纱中去,构成10公斤棉纱价值的一部分。此外,作为抽象劳动,纺纱工人还可以创造新价值,构成新产品价值的另一部分。这里,6小时劳动形成新价值10元。这样10公斤棉纱的总价值就是转移的生产资料的价值85元加上新价值10元,合计95元。然而,资本家为生产所垫支的资本也是95元,这意味着预付资本未发生增殖,因而这个过程仅仅是一般商品生产的价值形成过程,并非资本主义生产特有的价值增殖过程。显然,资本家对此不会满意,他一定要使这个价值形成过程转变为价值增殖过程。实现这个转变的关键,就在于劳动时间的长短。

事实上,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的劳动时间实际分为两部分,即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与此相适应,工人的劳动也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必要劳动时间就是工人用于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剩余劳动时间就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

我们依然根据上述例子来分析价值增殖过程。资本家为了获得剩余价值,实现预付资本的增殖,必然会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我们假定纺纱工人的劳动时间是12小时,在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条件下,12小时劳动可以生产20公斤棉纱,消耗棉花20公斤,价值160元,消耗纱锭等劳动资料价值10元。另外,12小时劳动还可创造新价值20元。这样,20公斤棉纱的总价值是190元。我们知道,资本家为生产20公斤棉纱所垫支的资本为180元,与棉纱价值相比较,多出10元,这意味着预付资本发生了增殖。因此,我们所分析的这个过程是一个价值增殖过程,而这个10元增加额,就是剩余价值。

所以,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剩余价值的源泉就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因而生产剩余价值才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无偿占有剩余价值则是资本家发财致富的秘诀。

(四)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如货币、机器、厂房、原料、商品等。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抓住这些经济生活中的表面现象,断言资本仅仅是物,是“手段与工具”,甚至把原始人手中的石块、木棒等最简陋的原始工具也说成是资本,其目的在于否定资本的历史性和社会性。对此,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它也就不是资本了。”   可见,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生产关系,即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无论是货币,还是厂房、机器等生产资料,其本身并不是资本,只有被用来充当剥削工人的手段时,它们才成为资本。因此,资本是个历史范畴。

2、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资本家使用资本对工人进行剥削时,必须把资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购买生产资料,一部分购买劳动力。由于这两部分资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马克思把它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分别用c和v表示。

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是生产剩余价值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但是,它的价值是借助于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价值量没有发生变化。因此,马克思就把这种以厂房、机器、原材料等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叫做不变资本。

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其价值不是被转移的,而是由劳动力的使用再生产出来的,劳动力的使用不仅会再生产出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而且还会生产出一个增加额即剩余价值,因而这部分资本使价值量发生了变化。所以,马克思就把这种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叫做可变资本。

马克思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1)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说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而只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只有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2)为我们考察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剩余价值率是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概念。由于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因此,要准确地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应该把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作比较。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叫做剩余价值率。用公式表示:

剩余价值率(mˊ)=剩余价值(m)/可变资本(v)

二、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所以,资本主义的一切生产方法,都是增加剩余价值的方法。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家增加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有两种:绝大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大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从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进行的剩余价值生产。通过这种方法生产的剩余价值,就叫绝大剩余价值。

资本家之所以能采用延长工作日的方法来生产更多的剩余价值,主要因为工作日是一个可变量,它可以在一定的限度内变动。具体地说,工作日的最低界限是不能低于或等于必要劳动时间,否则,资本家将无利可图。工作日的最高界限要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生理的界限。工人在一天24小时内,必须有一部分时间用于吃饭、休息等,以恢复劳动力。二是道德的界限。工人在一天内总要有一定的时间用于家务活动、参加社会活动与文化生活。这种需要的范围和数量取决于一国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在这两个因素的制约下,工作日的实际长短取决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力量对比。由于延长工作日不受生产技术条件的制约,因而绝大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早期所采用的主要生产方法。此外,资本家还通过提高劳动强度的办法来增加绝对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从而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进行的剩余价值生产。通过这种方法生产的剩余价值,就叫相对剩余价值。

进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键,就在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那么,如何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呢?我们知道,必要劳动时间就是工人用于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因而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必须降低劳动力价值。由于劳动力价值由维持工人及其家属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所构成,并且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与生产它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要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就必须提高生活资料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同时,在生活资料的价值中包括生产资料转移来的价值,这些生产资料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也会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因此,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降低了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可见,相对剩余价值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相对剩余价值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因此,个别资本家提高本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并不能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也不能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那么,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是什么呢?其目的在于要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所谓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得到的更多的剩余价值。

我们知道,商品的社会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如果某个资本家率先采用新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会使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商品是按社会价值出卖的,由此,这个资本家便可以单独获得一个更大的剩余价值即超额剩余价值。然而,由于资本主义竞争的普遍性,所以,个别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是一种暂时的现象。随着竞争的加剧、劳动生产率差距的消失,超额剩余价值也就消失了。但是,由此所导致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却会为各个资本家带来相对剩余价值。因此,相对剩余价值就是在各个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竞争中形成的。

4、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联系与区别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联系在于:(1)从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关系来看,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不论是延长工作日,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结果都是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提高了对劳动者的剥削程度,增加了剩余价值的生产;(2)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区别主要在于:(1)物质技术基础不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与生产技术不变,或生产技术发展缓慢相适应的,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生产技术的不断变革为条件的;(2)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以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为主,而在机器大生产出现后,逐渐以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为主。

(二)资本积累与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们不能停止消费,也就不能停止生产。因此,任何社会的生产过程都是再生产过程。再生产按其规模来看,可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1、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指资本家不把剩余价值全都作为消费基金消费掉,而是拿出一部分用于积累,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例如,资本家预付资本是10000,其中不变资本是8000,可变资本是2000。假定剩余价值率为100%,那么,就会生产出2000的剩余价值。再假定不变资本的价值全部都转移到产品中去了,这样,所生产出来的产品的价值就是:

如果资本家不把2000m都作为消费基金消费掉,而是拿出一半用于个人消费,另一半转化为资本。这样,下一个生产过程的资本规模就是11000,其中包括8800c和2200v。假定剩余价值率依然是100%,那么就会再生产出2200m,所生产的产品总价值就增加到13200。这就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通过对扩大再生产的分析可以看出,追加资本一开始就是由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形成的。而用追加资本购买的雇佣工人,不仅要再生产出他的工资的等价物,而且还必须为资本家创造新的剩余价值。这充分表明了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叫资本积累。因此,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而剩余价值又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可见,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去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具有客观必然性。一方面是由于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追求,决定了资本必须不断地进行积累,才能扩大生产规模,达到获取更多剩余价值的目的。这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竞争规律决定了资本家必须将资本积累作为保存自己、战胜对手的重要手段。这是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

由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所决定,资本主义的分配过程就是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各个剥削集团(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借贷资本家、银行资本家、土地所有者、农业资本家)之间进行分割的过程。而他们瓜分剩余价值依据的就是平均利润率规律。

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企业生产的商品的价值(W)包括三个部分:不变资本的价值(c)、可变资本的价值(v)和剩余价值(m)。用公式表示就是:W=c+v+m。应该说,商品价值的这三部分都是生产商品实际耗费的劳动量。其中c是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即不变资本转移过来的价值,它代表了物化劳动的耗费,(v+m)是雇佣工人新创造的价值,代表了活劳动的耗费。然而,对资本家来说,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只是他的资本,消耗的物化劳动表现为他的不变资本的耗费,消耗的活劳动表现为他的可变资本的耗费。这样,资本家在计算生产商品的费用时,只计算他所耗费的资本数量,即不变资本加可变资本。而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和,就叫成本价格(用K来表示)。这样商品的价值构成就由原来的W=c+v+m变成了W=K+m。

成本价格抹煞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它使剩余价值由可变资本的产物变成了成本价格的增加额,从而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资本家并不满足于将剩余价值看作他的全部所费资本的增加额,而是视为他的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在资本家看来,那些未曾耗费的资本虽然不列入成本价格,但作为物质要素同样参加了生产过程,因而是剩余价值生产不可缺少的物质要素。当资本家把剩余价值不再看作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了。因此,利润是指剩余价值在观念上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可见,利润和剩余价值本来是一个东西,区别在于把剩余价值看成是谁的产物。把它看成可变资本的产物,就是剩余价值,把它看成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就是利润。因此,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现象形态或转化形式。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进一步掩盖了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关系。

资本家既然将剩余价值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他在比较企业盈利大小时,便不是以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相比,而是用剩余价值和全部预付资本相比,这样,剩余价值率就转化为利润率了。利润率是指剩余价值和预付总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Pˊ=m/c+v

2、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我们知道,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是资本家投资的唯一动机和目的。然而,由于各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速度不同,在剩余价值率相同的条件下,等量资本也会获得不等量的利润。这样,资本家必然展开以资本转移为特征的部门之间的竞争。竞争的结果,使各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了平均利润率。因此,平均利润率是指剩余价值总额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

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额/社会总资本

可见,平均利润率实质上就是把社会总资本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时得到的利润率。而按平均利润率取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下面,我们用例子来具体分析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假定有三个部门,情况如下:

在表中所列情况下,如果产品都按其价值出卖,那么,三个部门的利润率就会存在较大差别。因此,部门之间争夺有利投资场所的竞争便不可避免,利润率低的机械工业部门,必然将资本向利润率高的食品工业部门转移。于是,食品工业部门资本会不断增加,产量日益增长,形成供过于求,从而导致食品价格下跌,利润率下降;而机械工业部门资本会不断减少,产量则日益下降,供不应求,从而导致机械产品价格上涨,利润率上升。这个资本转移过程以及由它所引起的产品供求变化、价格变化、利润率变化会一直持续到各部门利润率趋于平均化为止。所以,不同生产部门资本之间的竞争,使利润率趋于平均化。这个过程可用下表来说明:

如表中所示,三个部门的总资本量为300,剩余价值总额为60,平均利润率为20%,即每100资本可获得20平均利润。在这里,平均利润率是全社会剩余价值总额除以社会总资本所得的结果。可见,由于部门之间竞争的充分展开,就使得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如同一个大股份公司,而所有的资本家则像是这个股份公司的大小股东,他们根据“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按各自资本量的大小共同瓜分剩余价值。因此,工人不仅受本部门、本企业资本家剥削,而是受整个资本家阶级的剥削。所以,无产阶级为了改变被剥削和被压迫的状况,必须整个阶级团结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消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根据平均利润率规律的要求,各资本家集团及其他剥削集团按照等量资本带来等量利润的原则,对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进行共同分割:产业资本家获得了产业利润;商业资本家获得了商业利润;使用借贷资本的职能资本家所获得的平均利润。要分割为企业利润和利息,职能资本家获得企业利润,借贷资本家获得了利息;银行资本家的自有资本获得相当于平均利润的银行利润;农业资本家获得平均利润。

(四)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1)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2)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

(3)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全过程。

三、社会化生产一般规律及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特殊表现

1、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及三种职能形式

产业资本是指投资于工业、农业、采掘业、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等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产业资本的运动表现为从流通到生产、从生产到流通的不断转换过程,在这个不断转换的过程中,它就具有了循环的形式。因此,资本循环就是产业资本在运动中实现价值增值的过程。从产业资本运动的全过程来看,它经历了购买、生产和销售三个不同的阶段,并采取了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不同的职能形式。

产业资本运动的第一阶段是购买阶段。在这一阶段,资本家一方面购买到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另一方面要雇佣到一定数量的、合乎生产需要的劳动力,从而为生产准备了条件。在这一阶段,产业资本采取了货币资本的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的职能作用在于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了物质条件。

产业资本运动的第二阶段是生产阶段。在这个阶段,资本家要让雇佣工人运用生产资料生产出符合社会需要,并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因此,这个阶段在整个循环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产业资本采取了生产资本的形式。生产资本的职能作用在于生产剩余价值。

产业资本运动的第三阶段是销售阶段。在这个阶段,资本家以商品出卖者的身份再回到市场上来,把商品卖掉。这个阶段对资本家十分重要,因而被马克思称之为“惊险的跳越”。产业资本采取了商品资本的形式,其职能作用在于销售商品,实现剩余价值。

可见,所谓资本循环就是指产业资本顺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并相应采取了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使价值得到增值,最后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

2、产业资本的循环形式和条件

资本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实现价值增值,因此,产业资本循环是个连续不断的运动过程。这个过程从不同角度看,就表现为三种不同的循环,即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和商品资本循环。这就是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

要保持产业资本的循环连续不断地进行,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同时并存;(2)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继起。

资本家要使自己的资本不断增值,就必须不断地进行循环运动。因此,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就是资本周转。

资本的周转速度,就是指资本周转的快慢程度,它可以用周转时间或周转次数来计量。

资本周转时间,是指总资本价值从一个循环周期到下一个循环周期的间隔时间,即资本总价值周转一次的时间。它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资本的周转次数是指总资本价值在一年中周转的次数。资本周转的次数越多,表明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反之,则说明资本周转速度越慢。

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是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直接因素,而生产资本的结构则是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根据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价值流通和周转方式上的不同,可以把生产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是指以机器、厂房、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这部分资本在物质形式上全部参加生产过程,并且往往要在多次生产过程中反复发挥作用,其价值是根据磨损的程度一部分一部分地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随着商品的每一次销售而一部分一部分地周转回来。

流动资本是指体现为原料、辅助材料、燃料等生产资料形式以及劳动力形式的生产资本。其中原料、辅助材料、燃料等生产资料形式的生产资本在物质形式上全部参加生产过程,它们的使用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全部消费掉,从而它们的价值也被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随着产品的销售,它们的价值也全部周转回来。体现为劳动力的这部分生产资本,劳动力的价值并非转移到产品中去的,而是通过工人劳动新创造的价值一次性全部得到补偿,因而与原料、辅助材料、燃料等生产资料形式的生产资本的价值流通和周转方式是相同的。

固定资本的磨损分为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两种类型。有形磨损是指由于生产性使用或自然力的作用而造成的固定资本在物质上和价值上的损耗。无形磨损是指固定资本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引起的价值损失。固定资本的无形磨损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于生产完全同类的劳动资料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从而造成了原有的固定资本价值的下降;另一种则是由于出现了更为低廉的替代品,从而引起了原有固定资本价值的贬损。

4、生产资本结构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

(1)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占多大的比例。固定资本所占的比重越大,资本周转越慢,反之,资本周转就越快。(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

5、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1)加快资本周转可以节省预付资本,尤其是节省预付资本中的流动资本;(2)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三)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各自独立地发挥资本的职能、实现价值增殖的资本,就是单个资本。

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所有单个资本的总和,就是社会资本,又称社会总资本。

单个资本在不断的循环和周转运动中所形成的相互交错、互为条件的资本运动总体,就是社会资本运动。

社会资本运动的特征:(1)社会资本运动既包括生产消费也包括个人消费;(2)社会资本运动既包括资本流通也包括一般商品流通。

2、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考察社会资本运动的出发点是社会总产品。

社会总产品是指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以年度为单位)所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产品的总和。

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所谓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如何实现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如何通过商品的全部出售,以货币形式取回,用以补偿生产中预付的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并获得剩余价值。社会总产品的实物补偿,是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转化为货币形式后,如何再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产品,其中,相当于不变资本价值的部分,如何重新取得所需要的生产资料;相当于可变资本价值的部分和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部分,如何重新取得所需要的生活资料。

3、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和价值构成

马克思对社会总产品的构成,从实物形态和价值形式两方面进行了分析。从实物形态来看,社会总产品按其在再生产中的最终用途可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从价值形式来看,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由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三部分组成。

与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相适应,马克思把整个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制造生产资料的所有部门和企业为第一部类,用Ⅰ表示;制造消费资料的所有部门和企业是第二部类,用Ⅱ表示。

关于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和价值构成以及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是马克思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运动的两个基本原理,是考察社会再生产的理论前提。这两个基本原理,为考察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揭示社会资本再生产的规律性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4、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根据马克思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为使第二年的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能继续进行,社会总产品必须全部得到实现。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一切产品都是商品。因而,社会总产品都是通过市场交换来进行的。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交换:(1)第一部类内部各企业之间的交换。是用于补偿本部类生产资料消耗的,通过本部类内部交换可得到实现。(2)第二部类内部的交换。第二部类生产的消费资料是用于本部类工人和资本家的个人消费的,通过本部类内部交换可得到实现。(3)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第一部类的中用于补偿本部类生产资料消耗剩下的另一部分是用于本部类工人和资本家个人消费的,但其实物形式却是生产资料,而第二部类用于本部类工人和资本家的个人消费后的另一部分是用于补偿本部类生产资料消耗的,但其实物形式却是消费资料。两个部类互相需要对方的产品,若双方的产品在价值上相等,通过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所有产品全部得到实现。

从上述社会资本再生产情况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过程可以看出,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两大部类之间及其内部应该遵循的基本比例关系,即社会生产与社会消费之间、两大部类之间、生产资料生产与对生产资料的消费之间、消费资料生产与生活消费之间、供给与需求之间,在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方面都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只有这样,社会生产和生活才能正常进行。这正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所揭示的基本内容。

上述条件表明在社会正常情况下,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社会生产资料的生产与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社会消费资料的生产与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比例关系,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才能正常进行,否则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就会遇到困难,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就会产生。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上是周期性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单个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2)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当这些矛盾尖锐激化时,必然造成普遍的买卖脱节,即生产的供给和需求之间脱节,致使大量商品卖不出去,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遭到严重破坏,导致生产相对过剩和经济危机的爆发。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使资本主义再生产具有周期性。从一次危机开始到下一次危机爆发,就是一个再生产周期。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一般要经过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其中危机是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决定性阶段。它是上一个生产周期的结束,又是下一个生产周期的开始。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就是在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危机的巨大动荡和起伏中艰难地颠簸行进。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简述权利与权力的关系?, 权利与权力的关系是什么?

一、行使主体不同。权利的行使是一般主体,而权力主要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二、处分方式不同。权利一般可以放弃和转让,而权力必须依法行使,不得放弃和转让。
三、推定规则不同。权利的推定规则为“法无明文禁止及可为。”而权力只以明文规定为限,否则为越权。
四、社会功能不同。权利一般体现私人利益,权力一般体现公共利益。
一、相互依存。一方面,一国最高权力来源于其公民对自身部分权利的让渡;另一方面,权力在将自然权利确认为法定权利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二、相互作用。一方面,公民可以以权利控制权力;另一方面,法定权利的实现,救济也离不开权力。
三、相互冲突。一方面,权力是保障权力必不可少的力量;另一方面,为了切实保护权利又必须限制权利。

权利与权力的对立统一关系表现在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其一,权利是权力的本源,即无权利便无权力。大家都晓得,国家的产生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必须产物。而法律也是同国家相伴而生的。无论是国家的产生,还是法律的出现,都是在斗争中取得胜利的阶级为了巩固和扞卫自己的利益(即权利)而设立国家机器、制定并颁布法律,把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的意志,以国家的强制力保障其本阶级的既得利益(即本阶级所享有的权利)。
其二,权力是权利的后盾,即无权力的保障便无从享受权利。权利主体对权利的享有的最实际的表现,就是依照法律规定对某一项具体权利的行使。那么,权利的行使,必须是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之间的一个协调的互动过程,而该过程实质上是权利主体某一特定利益的取得,和义务主体某一特定利益的抑制或让渡。由于利益得失上的这种本质区别,必然要求这种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之间的协调互动过程,必须依赖于另外一种力量国家公权力的作用力。
其三,权力与权利共寓于法律之中,即权力与权利是法律的主要内容。法律从其产生的那一刻起,就要以确认权利、保障权利为目的,公然申明每一法律主体所依法应当享有的种种权利。没有了法律对权利的规定、确认和保障,权利就会变得毫无意义;同样,法律从其产生的那一刻起,就以授予权力、规范权力和限制权力为己任。

权力来自人民权利的授权,受人民监督,权利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履行自己各项职能,人民拥有各项权利,这些权利受法律保护,体现国家性质,人权利的行使也受法律制约。

权利与权力的关系ppt

政治权利与政治权力是基础政治学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是对立统一的,既相互联络,又存在区别。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并影响政治生活从而得以在社会的政治生活领域达到自我实现的权利。政治权利是社会成员参与和影响社会政治生活的权利。政治权力,是指在政治关系中,权力主体依赖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作用于权力客体的一种政治力量。政治权力是主体对客体的影响力,反映二者的制约、服从关系。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对立性主要表现为两者在许可权划分与配置上的反比例关系和两者在政治执行中的双向互控;其统一性表现为两者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

论述权利与权力的概念及其关系

概念:权利与权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属于法律上的概念,后者则属政治上的概念。权利是指在社会中产生,并以一定社会承认作为前提的,由其享有者自主享有的权能和利益。
权力作为一种能动力量,它不过是担当一定公共职务的人。权力作用和影响之大小,首先是随权力拥有者所占居的职位不同而异。权力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首先,权力是一种能动的支配的力量。就某一具体权力而言,行使者可以依据其所分掌的权力,就权力所及范围内的事情发号施令,行使管理权。其次,权力是一种公职行为(即公权力并不具有私属性)。这也就是说,行使国家某项行政管理权的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只是接受国家权力机关的授权或委托,代表国家行使某一具体的行政管理权。权力是一种与公职息息相关的能力或者潜力,如若无公职,则无权力。第三,权力具有双重性,即权力既有其组织性、建设性和创造性的一面,又有其破坏性、侵犯性和腐蚀性的一面。权力的双重性是由权力行使者具有双重身份所决定的。
一、两者的区别:1、行使主体不同。权利的行使是一般主体,而权力主要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2、处分方式不同。权利一般可以放弃和转让,而权力必须依法行使,不得放弃和转让。
3、推定规则不同。权利的推定规则为“法无明文禁止及可为。”而权力只以明文规定为限,否则为越权。
4、社会功能不同。权利一般体现私人利益,权力一般体现公共利益。
二、两者的联络:1、相互依存。一方面,一国最高权力来源于其公民对自身部分权利的让渡;另一方面,权力在将自然权利确认为法定权利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2、相互作用。一方面,公民可以以权利控制权力;另一方面,法定权利的实现,救济也离不开权力。
3、相互冲突。一方面,权力是保障权利必不可少的力量;另一方面,为了切实保护权利又必须限制权力。

简述政府权利与政府能力的关系~

中国社会正处在前所未有之大变局时期,市场化程序之不断演进,政治体制之日臻完善,多元文化之共同繁荣,价值体系之渐趋整合,社会结构之分化重组,共同汇成社会转型之伟大洪流。反观近代以来之历史,中国社会历经三次巨大转型,第一次是19世纪末,中国社会被迫纳入资本主义体系中,丧权失士,倍受欺凌,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之初步建成;第三次是1978年以来,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成中国社会之“第三次革命”。这三次重大社会转型之逻辑变奏,是中国社会迈向现代化的主旋律。政府作为现代化程序的动力源之一,其能力之大小,功能之强弱,职能配置之合理与否,同社会转型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甚密,实现社会转型和步人现代化,必须要有最基本的政治前提:“(1)一个国家的行政管理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有助于力量的协调和资源的征用以支援现代化程序;(2)高度分化和专门化的制度的发展,为政治作用的稳步扩大作好准备,这是现代化发展的典型过程;(3)行政体制中的中央、行省和地方三级的接合能为有效的政治管理作出重要贡献;以及(4)具备一支干练而谙熟规章制度的行政官员这种传统,对于扩大现代化所必需的政治手段具有决定意义。”1 时下,中国社会的巨大转型,使政府能力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此问题的研究,意义重大。
研究政府能力,通常是在两个层面上展开,一是指什么样的能力,二是指何种程度的能力。前者是就能力的类别而言,后者强调的是能力的强弱与大小。单从能力的类别来考察,它往往同政府职能的含义较为接近,如果就能力之大小来研究,则要切入诸多变数,更多地从实证分析中得出一种比较的相对的量的规定性。显然后者的研究更具挑战性,当然也更具有说服力。不过其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变数的确定,统计的偏差,难以预测的相关因素的干扰等。所以,在政府能力研究中的歧义和纷争就不是那么令人费解了。
阿尔蒙德和鲍威尔从结构功能主义的方法论出发,提出功能三分方案,即系统功能(包括政治社会化、政治录用、政治沟通)、过程功能(包括利益表达和综合、政策制定、政策实施),政策功能(包括提取、限制、分配与输出),并用“政治生产力”给以概括和总结,无疑,这种尝试是令人耳目一新的,也是具有一定抽象性的,我们当然可以把“政治生产力”作为衡量政府能力的一个重要引数。
古德诺的政府观似乎更为简洁,他说:“在所有的政府体制中都存在着两种主要的或基本的政府功能,即国家意志的表达功能和国家意志的执行功能。在所有的国家中也都存在着分立的机关,每个分立的机关都用他们的大部分时间行使著两种功能中的一种。这两种功能分别就是政治与行政。”2这实际上是对政府能力的二元划分,即政治能力与行政能力的二元组合。
持系统政治观的学者则是从输入、转换、输出、反馈等向度来定位政府能力的,具体表现为体系的维持能力,体系的生产能力,体系的适应能力,体系的统合能力等。当然,各部分的能力之和并不等同于体系的综合能力。
国内学者对政府能力概念之阐释亦不尽一致,王绍光和胡鞍钢把政府能力、国家能力、中央政府能力作为同一概念来定义。“国家能力是指国家(中央政府)将自己的意志、目标转化为现实的能力。国家能力包括四种:汲取财政能力、巨集观调控能力、合法化能力以及强制能力。其中国家汲取能力是最主要的国家能力,也是其它国家能力的基础。”3也有的学者把政府能力概念归纳为“创造能力、生产能力、改造能力、适应能力、贯彻能力、自律能力”等六个方面。4这些见仁见智的论争说明,对政府能力的研究,尚无形成统一的概念体系,这种局面一方面令人眼花撩乱,另一方面也使人看到百花竞研的可喜景观。
概而言之,研究政府能力要涉及到政府与社会、政治与经济、权利与交换、结构与功能等政府观的根本内容,政府能力是政府在行使其功能、实现其意志过程中体现出的政府绩效,具体可表述为政治绩效、经济绩效、文化绩效、社会绩效四个基本向度。政治绩效主要指政治生产力以及政治产品,即政策的形成与贯彻;经济绩效主要指经济增长与稳定中政府的导向作用,其中通货膨胀、失业、收入分配等是重要的引数;文化绩效主要指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互补与渗透,以及文化的繁 荣与整合;社会绩效主要指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其中安全与犯罪、公平与正义、福利与贫困、稳定与动乱等指标是重要的引数,这几方面绩效的大小强弱反映的正是政府能力的大小强弱。
政府能力这一概念涉及到大小之辩与强弱之辩两组范畴,即大政府还是小政府,强政府还是弱政府,这是较为流行的描述,实质上大小和强弱反映的是一个问题,大与强相联络,小与弱相联络。在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上演化为四种模式:1,强政府——弱社会模式,东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基本属于这一模式,如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台湾等,其政府能力最强。2,弱政府——强社会模式,这种政府是“守夜人”式的政府,其能力最弱。3,强政府——强社会模式,这一模式的政府与社 会相互制约,形成对列之局。4,弱政府——弱社会模式,这一模式在现代国际舞台上较为少见。
政府能力的强弱与政治体制的变迁、政府职能的转变、经济发展的状况、文化与社会整合的程度紧密联络,互为因果,并且不断相互转化。政府能力之提升与削弱既依赖于环境的改变,同时反过来又规定着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程序。政府能力强弱之分野昭示出政府在价值追求上的不同侧重,强政府偏重于对权威与秩序的青睐,弱政府却表现出对自由的厚爱。
2、社会转型与政府能力相关分析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亚戈分校的罗纳一塔斯(AKOS Rona—Tas)将整个改革过程分为社会主义的侵蚀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两个阶段。5如果这种划分有一定道理的话,无疑,我国自90年代以来,改革已进入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历史时期。从参与国际分工和加入全球市场的大背景来看,我国的市场体系构建是与现代市场经济相联络的,它是对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超越。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对市场的介入程度以及在整个体制转换中的导向作用是政府能力的重要体现。如果说90年代以前的改革是自下而上的社会推动的话,那么90年代以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改革则是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环顾全球的一些社会转型较为成功的国家和地区,我们发现强有力的政府是特别引人注目的,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当属韩国、新加坡、台湾、马来西亚等后发国家和地区。这些地区的政府是社会转型的领导者,制度变迁的推动者,行为规范的制定者,制度执行的监督者,社会稳定的维护者,这种权威十市场的体制模型创造了“东亚奇蹟”,开辟了太平洋繁荣时代。所以说,社会转型与政府能力又是一对不可分割的矛盾统一体,二者同样是互为因果的。

权利和权力的区别 权利与权力相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既相统一与平衡,同时又以各自的特点相互区别。 首先,行为主体与行为属性不同。权力(或职权)与权利之分,主要是从行为主体上加以区分。权利主体一般是公民与法人和其他社会通缉(国家机关进行民事行为时,也是权利主体)。权力主体则只能是被授予权力的国家机关及其特定的工作人员。按其行为属性来讲,权利行为一般是民事行为与社会政治行为;权力行为则一般是立法行为、行政行为、司法行为等属于公务的行为,又称“职权”,是一种公共权力。权利一般体现个人或法人等主体的利益;权力则不体现权力使用者的个人利益,而以国家社会的公益为目的。所以,权利与权力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私与公的区别。以权利谋“私”可,以权力谋私则是非法的。 其次,强制性不同。权利和权力都对相对人具有强制性。法律上享有权利的主体可以依法要求相对人为或不为一定的行为,这也是一种强制性,但它与权力的强制性不同。权力具有国家的直接强制力。权利则只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当权利不能实现或遭到侵犯时,权利人可以请示国家行使权力予以保护或救济,但权利人不得自行对相对人施以强制力。如不得因为讨债而拘留、殴打债务人。因此,权力的强制性是直接的,权利的强制性则是以权力为中介,是间接的。 再次,法律地位不同。权利可由权利人独自享有,可以是一种有特定相对人的权利(如债权),也可以是有一般相对人的权利(如财产所有权)。在存在与这相对应的义务人的双边关系的条件下,双方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权利主体对其享有的某些权利还可以转让或权力则只存在于与具体相对人的关系中。单独的主体无法行使其权力,因权力须驻华对方的服从为条件,是管理与服从关系。因此,权力是单向的,自上而下的,双边关系是不平等的。权力主体对授予它的权力都不得放弃或转让,政府权力对国家也是一种责任(职责)既不得怠用、不用,否则就是失职。 此外,对应关系不同。权利与义务相对应。权力与责任相对应。权力与责任相对应。对一个人是权利,对与这相关的特定人就是义务;就权利主体自身来说,也要承担不滥用权利的义务。一方行使权力,相对方就有必须服从的责任,拒绝服从或妨碍、阻挠行使公共权力的,要追究法律责任。对权力主体自身来说,也不得越权侵犯,否则也要追究法律责任

权利与权力的关系这么说对不对?

权利与权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属于法律上的概念,后者则属政治上的概念。
上述表述完全正确,这是权利和权力的区别。

简述公务员义务与权力的关系

我国公务员法的规定:第十二条 公务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
(二)按照规定的许可权和程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
(四)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五)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
(六)保守国家祕密和工作祕密;
(七)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八)清正廉洁,公道正派;
(九)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十三条 公务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获得履行职责应当具有的工作条件;
(二)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
(三)获得工资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
(五)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
(六)提出申诉和控告;
(八)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作者:   发布时间: 14:05:44  来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世界观
C.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A.朴素辩证法、唯心辩证法、唯物辩证法
B.唯物辩证法、社会辩证法、自然辩证法
C.唯心辩证法、系统辩证法、科学辩证法
D.自然辩证法、历史辩证法、革命辩证法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C.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
D.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
A.客观存在的各种物体
B.宇宙中存在的一切现象
C.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
D.某种具体的"原初物质"
C.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与哲学的物质范畴相混淆
D.把可直接感知的实物当作世界的本原
A.物质运动规律具有普遍性
B.物质运动规律具有重复性
C.物质运动规律具有稳定性
D.物质运动规律具有客观性
A.运动是内容,物质是其形式
B.运动是现象,物质是其本质
C.运动是暂时的,物质是永恒的
D.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A.事物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
B.事物从过去到现在再到将来的变化
C.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变化
D.事物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的变化
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向
A.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要做好其他各项工作
B.既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要实行改革开放
C.既要量力而行,又要积极进取
D.既要坚定信心,又要有克服困难的准备
A.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形式是活跃易变的
B.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
C.内容和形式都处在不停的显著变动状态
D.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
A.主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B.客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C.生物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B.从感觉和知觉到表象的过程
C.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D.从意识到物质的过程
15.要正确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因为(      )
A.群众是人口中的大多数
B.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C.群众是意见都是正确的
D.群众的行动都是合理的
A.前者认为真理是发展的,后者认为真理是不发展的
B.前者认为真理中包含着错误,后者认为真理是绝对正确的
C.前者认为真理具有客观性,后者认为真理是纯粹主观的
D.前者认为真理来源于客观世界,后者认为真理来源于先验原则
A.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A.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A.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B.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
C.人类改造社会的过程
D.人类自我改造的过程
A.两种划分法都是以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为标准划分的
B.两种划分法是互相排斥的
C.两种划分法是互相补充的
A.生产关系是生产力的物质基础
B.生产力落后于生产关系的变化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生产关系可以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
B.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
C.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D.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依次更替的规律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
C.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D.统治阶级内部各政治派别之间的矛盾
A.社会整体科研能力的强弱
B.国家投入资金的多少
C.政治上的民主或专制
D.物质生产发展水平的高低
D.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29.人生理想是人为自己设定并为之奋斗的长远目标,是人所憧憬和向往的美好未好,其根基是(      )
B.不受任何限制的活动
C.对必然性的否定和超越
D.对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A.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B.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C.使哲学发展到了顶峰
D.正确地解决了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
E.使哲学成为"科学之科学"
A.胸有成竹,料事如神
B.纸上谈兵,画饼充饥
C.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D.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E.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A.新事物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B.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没有的新形式
C.新事物抛弃了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
D.新事物保留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
E.新事物中增添了旧事物不能容纳的有生命力的新内容
A.感觉是感性认识的形式,概念是理性认识的形式
B.感觉是对事物现象的反映,概念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
C.感觉具有直接性,概念具有间接性
D.感觉不可靠,概念真实可靠
E.感觉具有形象性,概念具有抽象性
C.劳动推动了语言的产生与发展
D.劳动产生了意识和人类所特有的抽象思维能力
E.劳动形成了人类的社会关系
A.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社会发展规律
B.人类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规律的实现
C.人类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改变社会规律
D.社会规律就是人的活动的规律
E.人的活动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A.个人为社会作贡献,能够得到社会的赞扬和好评
B.个人为社会作贡献,是为了从社会获得更大的利益
C.个人为社会作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客观需要
D.个人为社会作贡献,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
E.个人为社会作贡献,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A.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
B.交往属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C.交往是以物质交往为基础的全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
D.交往是以主客体关系为中介的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
E.交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总和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41、42小题各7分,43、44小题各6分,共26分) 41.简述社会改革的实质和作用。
42.简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
43.简述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44.简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本大题满分共24分)在第45、46、47三题中任选两道题作答。如果三道题全部作答,则第47题无效。
45.说明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及这一原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
46.试述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47.说明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以及坚持这一思想路线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参考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41、42小题各7分,43、44小题各6分,共26分)
41.(1)社会改革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为了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某些部分或环节,使该社会制度得到自我完善或持续存在与发展,而对社会体制进行的改善与更新。
   (2)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社会改革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在社会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革与更新。
42.(1)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正确的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正确反映,错误的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歪曲的、虚幻的反映。
   (2)社会意识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必然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3)社会意识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在阶级社会里,它的某些形式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43.(1)量变是指事物量的规定性的变化,即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质变是指事物质的规定性的变化,即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2)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
44.(1)机械性。仅仅用力学尺度衡量一切变化和过程,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
   (2)形而上学性。它不能把世界理解为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的过程。
   (3)不彻底性。它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而对社会历史的看法却是唯心主义的。
45.(1)规律是事物和现象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和能力。
   (2)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是对立的统一。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3)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严肃的科学态度和高度的热情结合起来,既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反对盲目蛮干、急于求成;又要发扬大胆创新精神,反对因循守旧、不求进取。 46.(1)社会进步的标准是综合性的,其中最高的标准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因为:首先,生产力标准是客观的、科学的,可以用物质的手段对其发展的程度和水平进行精确的测定;其次,生产力是全部社会历史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2)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3)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这是对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生产力标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运用。
47.(1)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解放思想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切实做到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解放思想是为了更好地做到实事求是。
   (2)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使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胜利。如果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就会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受挫折、失败。
   (3)建国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既取得了很大成就,也有重大失误。造成失误的根本原因,是背离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这一思想路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今后只有继续坚持这一思想路线,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才能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反映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