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房地产在中国哪几个城市?

图表1:一线城市房地产的构成

图表2:中国一线城市房地产相关标准汇总

图表3:中国一线城市房地产行业相关政策分析

图表4:中国一线城市房地产行业发展机遇与威胁分析

图表5:年中国一线城市土地供应面积总量增加变化(单位:万平方米,%)

图表6:2021年中国一线城市推出土地规模前十位城市的集中度

图表7:年中国一线城市土地推出面积结构变化(单位:%)

图表8:年中国一线城市土地成交土地建设用地面积增减变化(单位:万平方米,%)

图表9:年中国一线城市土地成交结构变化(单位:%)

图表10:年中国一线城市土地成交金额情况(单位:亿元,%)

图表11:年中国一线城市房地产投资规模走势(单位:亿元,%)

图表12:年中国一线城市房地产销售规模走势(单位:亿元,%)

图表13:年中国一线城市房地产施工面积规模走势(单位:万平方米,%)

图表14:年中国一线城市房地产竣工面积规模走势(单位:万平方米,%)

图表15:年中国一线城市房地产销售面积走势(单位:万平方米,%)

图表16:年中国一线城市房地产供需平衡状况(单位:万平方米,倍)

图表17: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基本信息简介

图表18: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产权及控制关系方框图

图表19:年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分析(单位:万元)

图表20:年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分析(单位:%)

图表21:年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分析(单位:次)

图表22:年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分析(单位:%,倍)

图表23:年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能力分析(单位:%)

图表24: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展优劣势分析

图表25: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基本信息简介

图表26: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产权及控制关系方框图

图表27:年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分析(单位:万元)

图表28:年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分析(单位:%)

图表29:年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运营能力分析(单位:次)

图表30:年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偿债能力分析(单位:%,倍)

图表31:年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发展能力分析(单位:%)

图表32: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发展优劣势分析

图表33: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基本信息简介

图表34: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产权及控制关系方框图

图表35:年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分析(单位:万元)

图表36:年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分析(单位:%)

图表37:年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分析(单位:次)

图表38:年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分析(单位:%,倍)

图表39:年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能力分析(单位:%)

图表40: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展优劣势分析

图表41: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基本信息简介

图表42: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产权及控制关系方框图

图表43:年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分析(单位:万元)

图表44:年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分析(单位:%)

图表45:年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运营能力分析(单位:次)

图表46:年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偿债能力分析(单位:%,倍)

图表47:年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发展能力分析(单位:%)

图表48: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发展优劣势分析

图表49:大连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基本信息简介

图表50:大连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产权及控制关系方框图

图表51:年大连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分析(单位:万元)

图表52:年大连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分析(单位:%)

图表53:年大连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分析(单位:次)

图表54:年大连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分析(单位:%,倍)

图表55:年大连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能力分析(单位:%)

图表56:大连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发展优劣势分析

图表57: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基本信息简介

图表58: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产权及控制关系方框图

图表59:年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分析(单位:万元)

图表60:年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分析(单位:%)

图表61:年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分析(单位:次)

图表62:年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分析(单位:%,倍)

图表63:年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能力分析(单位:%)

图表64: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展优劣势分析

图表65:华润置地有限公司基本信息简介

图表66:华润置地有限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产权及控制关系方框图

图表67:年华润置地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分析(单位:万元)

图表68:年华润置地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分析(单位:%)

图表69:年华润置地有限公司运营能力分析(单位:次)

图表70:年华润置地有限公司偿债能力分析(单位:%,倍)

图表71:年华润置地有限公司发展能力分析(单位:%)

图表72:华润置地有限公司发展优劣势分析

图表73:广州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基本信息简介

图表74:广州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产权及控制关系方框图

图表75:年广州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分析(单位:万元)

图表76:年广州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分析(单位:%)

图表77:年广州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分析(单位:次)

图表78:年广州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分析(单位:%,倍)

图表79:年广州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能力分析(单位:%)

图表80:广州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发展优劣势分析

图表81: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基本信息简介

图表82: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产权及控制关系方框图

图表83:年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分析(单位:万元)

图表84:年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分析(单位:%)

图表85:年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运营能力分析(单位:次)

图表86:年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偿债能力分析(单位:%,倍)

图表87:年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发展能力分析(单位:%)

图表88: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发展优劣势分析

图表89: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基本信息简介

图表90: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产权及控制关系方框图

图表91:年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分析(单位:万元)

图表92:年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分析(单位:%)

图表93:年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分析(单位:次)

图表94:年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分析(单位:%,倍)

图表95:年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能力分析(单位:%)

图表96: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展优劣势分析

图表97:世茂房地产控股有限公司基本信息简介

图表98:世茂房地产控股有限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产权及控制关系方框图

图表99:年世茂房地产控股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分析(单位:万元)

图表100:年世茂房地产控股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分析(单位:%)

图表101:年世茂房地产控股有限公司运营能力分析(单位:次)

图表102:年世茂房地产控股有限公司偿债能力分析(单位:%,倍)

图表103:年世茂房地产控股有限公司发展能力分析(单位:%)

图表104:世茂房地产控股有限公司发展优劣势分析

图表105: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基本信息简介

图表106: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产权及控制关系方框图

图表107:年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分析(单位:万元)

图表108:年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分析(单位:%)

图表109:年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分析(单位:次)

图表110:年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分析(单位:%,倍)

图表111:年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能力分析(单位:%)

图表112: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发展优劣势分析

图表113:龙湖地产有限公司基本信息简介

图表114:龙湖地产有限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产权及控制关系方框图

图表115:年龙湖地产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分析(单位:万元)

图表116:年龙湖地产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分析(单位:%)

图表117:年龙湖地产有限公司运营能力分析(单位:次)

图表118:年龙湖地产有限公司偿债能力分析(单位:%,倍)

图表119:年龙湖地产有限公司发展能力分析(单位:%)

图表120:龙湖地产有限公司发展优劣势分析


在中国,如果说谁嫌自己的房子太多,那非王健林莫属了。

早在2015年,谈及万达的房地产,他就坚定表达了对“抛房”的决心。“五年内万达将不再是一个房地产企业,而是彻底成为一家高科技服务型公司。”

从那以后,万达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去地产化”。

事实证明,王健林撤得很及时。2016年,房地产周期性震荡。整个社会,都弥漫在“房价要崩”的氛围当中。


而与此同时,有一家企业,却在疯狂盖楼。

随着湖南省怀化市最后一座大型综合商场的竣工,它的商业地产数量已经突破200家,超过万达的190座,一举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大型商业Mall运营商。

把老大哥万达挤下马的,不是龙湖,不是华润,也不是大悦城,甚至不是任何一家在行业内有名气的商业地产商,而是一家家具卖场


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个家具卖场不仅在商业地产领域独占鳌头,在住宅销量上,它也一骑绝尘。

光在过去的一年里,它就卖了价值450亿的房子,今年上半年,又卖了近300亿的房子。

在A股企业排行榜上,红星美凯龙竟然以798.77亿元的身价,力压万科(689亿元)、中国建筑(560亿元),连续多年位列建筑行业第一。

但同时,红星美凯龙的本业——家具业务,却在严重缩水。

到了2018年,其家居业务的比重已经缩小到占其总业务比重的30%,明显落后于房地产,其线上业务也纷纷扑街,甚至差评声不绝于耳。

这开始引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

这位中国目前最大的隐形“地主”,不做家具,改炒房了,这葫芦里卖的到底什么药?

初创时期的红星美凯龙,不过是江苏常州的一个不起眼的家具店。

刚开始是自己做,自己卖,类似于宜家。后来除了卖自己做的家具,还卖多家国内知名的家具品牌。

此后三年,红星美凯龙的生意越做越好,陆续在江苏开了23家分店。


眼看生意做大,危机却来了。

由于红星美凯龙从生产到销售,整套的生态链都要由自己完成,在极速的扩张下,企业的资金周转受滞,到了1996年,24家连锁店中,有14家出现了相当大的亏损。

创始人车建新意识到,大包大揽的经营模式既费力又不讨好,必须瘦身。

当时摆在他面前的是:选工厂还是商场?


木匠出身的车建新说:“我是做工厂出身的,对工厂是有感情的”,但同时他也明白,收取租金这条路更旱涝保收,资金来源更稳定。

抉择之下,他放弃了工厂,把店面出租给家具商家,自己只负责卖场的管理服务,通过收取商户缴纳的租金和物业费来盈利。

从那时起,红星美凯龙正式从“产销者”转变为“二房东”。

换句话说,开始躺着赚钱了。


1997年,借鉴国外“Shopping Mall”的模式,车建新建成了南京红星美凯龙家具城。

那时国内广告业还不发达,做生意最关键的就是位置,但红星美凯龙很任性,只租了一间仓库,位置还在二楼,既没有门面,也不临街,离马路有很长一段距离。

在同行看来,这家具城能火就见了鬼了。

但谁都没想到的是,在开业前夕,车建新在南京中央路两侧,做了100个灯箱广告用来指路。“虽然门面有限,但是灯箱一做,一下子家喻户晓了。”

无数人流沿着灯箱好奇地走进红星美凯龙,从此它在南京一炮打响。

第一家Mall成立之后,红星美凯龙便大步流星走向快速扩张之路。

2000年,车建新做了第二个改变。

他决定取消租地,改为直接买地,然后在自己的地上自建卖场。

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他看准了当时中国处于一个极速发展的时代,地价和物业价随时会涨,与其时刻揪心自己未来的房租,不如干脆来做“地主”稳妥。

于是,红星美凯龙发起了浩浩荡荡的“圈地运动”。


2000年后,红星美凯龙开始大量购买土地,投资房产,到了2008年,红星美凯龙把店开到了50家,其卖场坐下的地产都是归自己所有。

而时代的进展再次证明了车建新的眼光。

在2008年,国内的地价和商业物业费突如其来地开始一波暴涨,红星美凯龙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由于地价上涨,带动了总资产的上升。

其总资产在三年之内就翻了五倍。


初次尝到甜头的红星,开始进一步在地产上面做文章。

车建新发现,买下一片地后,不仅可以建家具商城,还可以用来做其他更多样化的地产项目,比如购物中心和写字楼。

不久后,红星地产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车建新正式涉入房地产领域。

最开始,红星美凯龙的地产有三类。

除了家具MALL外,一个叫红星国际广场,另一个叫爱琴海购物中心。

前者主打写字楼、商铺,后者主打购物中心,它们都依托于红星美凯龙的家居MALL,捆绑拿地,三类商城同步扩张,模式类似于万达。

2016年,爱琴海购物中心在国内36座城市内落子59个项目,签约销售约180亿元,居全国91位。2017年,红星美凯龙一天之内就开业了19家红星国际广场,创造了业界记录。

到了2018年,相比2014年的门店数,已经翻了一番。


几年后,车建新开始把触角伸向住宅。

2015年,红星地产打造出住宅产品线——红星天铂,开始了疯狂拍地。

仅在那一年,红星地产以80亿元的巨款,分别竞拍下温州市城市中心区、天津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城区、长沙雨花区、广西柳州市柳东新区滨江区的4片住宅地块。

大刀阔斧之下,一年之内拍下近1000亩地。


同时,红星美凯龙也开始在房地产的上下游延伸。

上游方面,红星美凯龙在上海宣布成立子品牌“美凯龙爱家”,这是一家类似于链家、中原的房地产经济公司,红星的野心昭然若揭,希望靠着它挺进房地产经纪行业。

下游方面,红星美凯龙先后投资儿童家居O2O品牌酷漫居、VR家装平台打扮家等企业,试图迈入装修行业。


商业地产,住宅,地产经纪公司,成为了拉着红星美凯龙大步向前的三驾马车。

随着国内房地产步入黄金期,三驾马车也化身汗血宝马,一路拉着红星美凯龙从318亿蹿到478亿,行业排名飙升到58位。

到了2018年底,红星美凯龙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盖楼机器,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已高达785亿元,占资产总额的比例达71%,在地产的布局已卓有成效。

也是从那年起,红星美凯龙持有的地产也超过了包括万科、新城等地产商在内的所有其他A股上市企业,成为了名副其实的“A股最大地主”。

而相比之下,作为“老本行”的家居业务却在掉队。

2018年,在红星房产业高歌猛进的同时,家居业务的比重已经大大缩水,仅占总业务比重的30%,明显落后于房地产,甚至坊间也传来了各种关于红星美凯龙家具城服务不到位的新闻。

有不少顾客表示,在红星美凯龙买东西不遇见事还行,但一旦商品出现了问题,售后的服务一言难尽。基本上不是打官腔,就是和稀泥。

一位叫石楠的顾客告诉我,她曾在红星美凯龙买过一次吊顶,寄到家后发现商品的色差太大,并且掉漆了,致电红星客服,却被一拖再拖,最终得到解释是运输过程中造成的,维权只能去找质监局,而这笔退款至今也没有收到。


同时,红星的商家也对红星美凯龙涨到58%的公摊面积叫苦连连。

据他们说,高昂的房租和公摊面积,这些成本必须要加到商品上去,但如今的市场非常透明化,很少再能像以前那样吃信息差,顾客纷纷流失到线上或者其他平台,致使恶性循环。到近几年,全国70%以上的商家都在亏损。

而面对线上平台的崛起,红星美凯龙对互联网业务的态度一开始十分抵触。

2013年,车建新甚至公开表示过一点都不担心电商的冲击,他与马云和王健林打赌:“10年后,如果单纯电商在中高档家居零售市场的份额超过15%,我愿意输给王健林和马云各1个亿。”

但仅仅过了11个月,红星美凯龙就仓促上线了红美商城、星易家、家品会等线上app,之后几年烧钱数亿元,并联合了国内19家大型家居卖场,一同在双十一那天对天猫进行抵制。

但可惜的是,双十一那天家具行业的总销售额仍然逼近2000亿,有40余家家具店销量过亿。对比之下,红星美凯龙之后上线那些app都流量平平,几乎鲜有人用,最终无疾而终。

有不少业内人士评价:“家居目前只是副业,房地产已经让红星应接不暇,这才是它们如今真正的主业。”

其实靠房地产来扩张这套模式,不是中国的原创,最初源自于一家国外企业。

在很多年前,在一次聚会上,麦当劳创始人雷.克罗克向在座的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其实我不做汉堡包业务,我的真正生意是房地产。

本来大家都不信,但后来有人仔细研究了麦当劳的财报,惊讶地发现这竟然不是一句玩笑话。

2016年,麦当劳10%的利润来自于直营餐厅的运营,40%来自品牌授权,而50%的利润,来自于地产出租。

甚至麦当劳在全世界的房地产资产,已经超过了天主教会,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房地产商之一,并且占有各个城市几乎所有最值钱的黄金地段。

这在当时大大颠覆了人们的常识。


如果说红星美凯龙是靠家具城延伸到了房地产,那麦当劳是靠什么?

作为一家以擅长汉堡薯条而闻名于世的快餐连锁店,麦当劳的业务有两项:直营和加盟。

在全世界麦当劳32000家店中,它的直营店只占30%,其余70%都是加盟店,对于后者,麦当劳收取加盟费和房租。

没错,除了加盟费,加盟商还要向麦当劳交房租。

因为对于大部分店面,麦当劳自己就是房东。


能让麦当劳成为房东的,是它在1955年提出的一套“土地扩张”理论。

在那之前,麦当劳仍然是租地模式,靠一家店赚到钱后,会用这笔钱去租下一家店,然后再赚到钱,再去租下一家店,以此来完成企业扩张。

但租着租着发现,新店的销量赶不上扩张的速度,总部越来越拮据,银行也不批贷款,甚至一度连员工的工资都发不出来。

在生死攸关下,麦当劳想到一个简单粗暴的办法——买地。

买下地后,它在自己在地上建起分店,然后把分店以加盟的方式租给别人,再用房子作为抵押向银行贷款,最后收取房租还款。


这一套操作看起来很迷惑,其实是时代造成的。

上世纪50年代,美国金融业还很不发达,没有风投那么一说,想融资只能去银行贷款,而去银行贷款就需要抵押品。当时人没啥值钱的东西,唯一银行最认可的东西,那就是房子。

当麦当劳有了房子,便可以名正言顺地向银行贷款,以此得到企业扩张所需要的资金来源。

于是,麦当劳开始把重心放到房地产,并认真研究分店的地理位置,挑选一些他认为之后人流量会变大的地方(比如麦当劳在北京选的第一家店位于王府井,之后房价翻了数倍),把土地买下来,建设分店。

果不其然,原先不给麦当劳贷款的银行开始顺利的批款,麦当劳拿着这笔钱买来更多的土地,赚取更多佣金,比竞争对手更快的占领所有的优势地段。


趁着其他快餐店还在为筹资而苦恼的时候,一间间麦当劳连夜间拔地而起。

不到5年,麦当劳已经扩张在全美开了一百多家分店。

到了2016年,麦当劳的加盟费收入仅有31亿美金,但租金收入高达61亿美金,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包租婆”。

这套模式,后来也被称为麦当劳模式,不仅为麦当劳带来了巨大的成功,也随之影响着未来的无数家企业的运作。

不得不承认,红星美凯龙最开始的运作方式,就像极了麦当劳的影子。


红星一度靠着土地优势获得了巨大利润,但随着近几年国内房地产开始走下坡路,红星的地产危机正在暴露。

如今,它面临的首要难题是,原先借的债开始还不上了。

一直以来,红星地产的资金,主要是靠背后的家居商城在输血,就像是依附在犀牛背上的犀牛鸟。

在过去中国房地产的黄金15年里,房卖得好,家居业也自然不愁吃喝,靠着家具城来养房地产的资金绰绰有余,这种寄生的关系一直维持得很好。

但到了最近,随着地产开始降温,家居行业受到的牵连最大,尤其在2017年推出房地产“史上最严”调控政策后,犹如挨了一记闷棍,当年全国家居建材卖场年销售额同比上一年骤降23%。

寄生母体没钱了,那就只剩一条路——向银行借债。


2018年,红星美凯龙给红星地产的借债112亿,担保金额79亿元,本体的资产负债率从2015年的48%,提升至2018年的91%。

也就是说,公司总资产857亿元,781亿元都是借来的。

到了2019年,债务的问题被暴露得更严重,红星美凯龙的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负债为99.5亿元,而手上的资金却只有74亿元。

这之中的缺口,高达25亿元。

在家居行业,这个数字足以拖垮任何一个企业。


而相比于家居,红星“地产系”的债务更为惊人。

据上交所发布的2019年债券年报,红星美凯龙控股负债共计1662亿元,与2018年底的1479亿元相比,新增债务183亿元。

负债对于地产行业来说虽然是常事,但高达千亿的债务,的确是实属罕见。

2019年5月,上交所对红星美凯龙的巨额债务发出严重质疑,就其投资性房地产经营状况和财务信息进行问询。与其同时,标普也在此期间将红星美凯龙的信用降分,评级从“BBB-”下调至“BB+”。

债务高压下的红星美凯龙,如今不得不发行新债来偿还旧债。

未来几年,红星的债务分别为28亿元、39.2亿元、32.9亿元,压力将会一年更比一年大。


在债务危机上火上浇油的,是红星地产在三四线城市项目实在是太多了。

虽然红星地产已经在约50个城市布局项目,但其中大部分的房产位于三四线及以下城市。

经济基础较弱、人口外流、房地产供过于求,都是三四线城市民宅将要面临的巨大问题,这也无疑拖长了红星地产的回款周期,间接加重了债务危机。

同时,缺钱的红星地产开始暴露出更多问题。

2019年8月,位于山西晋中的项目红星天铂,被业主集体维权,业主反映小区存在车库漏水积水、入户门与样板间不符、厨卫地漏部分缺少存水弯,甚至出现了步行梯水泥掉渣等问题。

同年,武汉阳逻的红星天铂更是出现了精装收费,毛坯交房的情况,有的业主为此损失近20万元。

还有重庆业主在第三方平台投诉,称重庆綦江红星国际广场小区部分房子交房后不久,出现墙体裂缝等问题,导致根本无法居住。


而为了填补债务的巨坑,红星旗下的许多商业地产项目纷纷关闭或者转让。

2020年2月29日,红星美凯龙旗下的首家爱琴海购物公园——北京太阳宫爱琴海购物公园正式关闭。

2020年4月,经过一系列股权变动,昆明广福路爱琴海购物公园项目也被金科接手。

在红星地产岌岌可危的情况下,红星家居忙着拆东墙补西墙,不复2016年时疯狂拿地的光景,收益和行业排名都大大下跌。

当年风光一时的红星地产,如今也不得不在行业周期性低谷前低头,所谓成也地产,败也地产,不得不令人唏嘘。

类似于红星美凯龙遭遇的,还有新光饰品。

新光饰品的创始人周晓光白手起家,将自己的工厂发展为全球最大的饰品代工厂,一度成为浙江女首富,要打造成为中国的“施华洛世奇”。

2004年,她没能抵挡房地产高利润的诱惑,毅然杀入房地产行业。


当时她一下子投资了70亿,开发浙江中部第一高楼义乌世贸中心,后来还成立了万厦房地产公司,投资了新光建材城等项目。

刚开始形势一片大好,不过到了2011年,银行开始紧缩,许多房地产公司一下子资金紧张,不得不靠着发行债券来过日子。

到了2016年,周晓光累计已经发行了170亿的债券,仅当年就发行了90亿元。

最终,债务越滚越大,直到公司破产,负债330多亿。


而同样是房地产,为什么作为始祖的麦当劳,却一直没有受到殃及呢?

当红星美凯龙和新光饰品用本业来滋补房地产的时候,麦当劳对自己主业——连锁快餐,依旧十分严格。

在快餐界被封为神话的“厚达560页的工作手册、两万多种软硬技术、QSCV理念”,让麦当劳在数十年里,依旧让所有分店的品控保持着惊人的一致。

举个例子,麦当劳所有分店的可口可乐要求均为4摄氏度,因为在这个温度下的可乐味道最好。所有分店的鸡腿炸好以后放到过滤网上面要求只能4到7秒,因为不到4秒吃起来会比较油,超过7秒吃起来会比较干。


同时,麦当劳在收购原材料的时候,还向下游的企业提供先进的养殖模式和种植模式。

以土豆为例——过去每亩土豆年产6000斤,用了麦当劳提供给他免费的种植技术,亩产可以提高到20000斤。

而且每一家跟麦当劳合作的农场、养殖场都可以得到麦当劳信息化和电子化的支持,拥有一套拥有一套与麦当劳相匹配的供应链系统。


如此精细的培训、管理流程和模式,既让加盟商的经营变得十分简单,也保证了它在快餐连锁业永远位于世界最前端,让无数加盟商心甘情愿的来为它支付房租。

大家知道,蛋姐轻易不夸国外品牌,但对比之下我们仍需要承认,房地产确实给麦当劳带来异常可观的收益没错,但从更深入来看,之所以能这样,还是因为其快餐业的强大,并与其伴随的虹吸效应。

这一点,那些企业的创始人,不是看不到。

但火热的楼市,让他们前仆后继地扎入房地产市场,玩起了“拆东墙补西墙”的游戏。

在那时,他们的命运,已经注定:炒房一时爽,忘本火葬场。

随着地产行业不断的发展,现如今中国房地产开发商也越来越多,而购房者买房通常都喜欢选择既有能力又有规模的开发商企业。那么,中国房地产排名前十的有哪些呢?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万科我国最大住宅开发商之一,于1984年成立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在全球拥有200家最佳中小企业。

保利是一家大规模的国有房地产公司,它是国有房地产行业中的领导企业之一,也是中国房地产行业前十强。

万达全球著名房产企业之一,成立于1988年,以创建万达广场城市而闻名。

绿地房地产行业中的领导企业之一,该房产排名于中国前十,创建于1992年。

恒大中国著名房产品牌,是我国在建工程面积最大的房产之一,也是进入省会省事最多的房产企业之一。

中国海外地产成立于1979年,它是我国房产行业的领导品牌之一。

碧桂园中国著名房地产品牌,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之一,在行业中一直都是处于领先的位置。

华润是一家上市的房地产公司,也是我国内地最具实力的房产开发商之一,该房产主要以高端房地产发展为主。

龙湖中国十大品牌房产之一,是我国大规模地产开发商之一,也是行业中最具竟争实力的房地产企业。

富力中国上市房产有限公司,是目前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企业之一,同时也是国内行业中最具影响力品牌之一。

文章总结:以上就是关于中国房地产排名前十的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房产知识,请继续关注齐家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浙江万达广场有几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