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1.2X1.4的近似数

  进入初中的那一刻起,也许很多学生会在心里忐忑,初中的数学肯定难度高于小学,我该怎么才能学的更好,而不让它拖其他学科的后腿。其实大家完全不用担心,数学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难,只要掌握它的基础原理,一切都可以迎刃而解了。所以笔者为大家总结了一下初一的一些知识点。

  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书叫做负数.

  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

  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

  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数轴的作用: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达.

  注意事项:⑴数轴的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三要素,缺一不可.

  ⑵同一根数轴,单位长度不能改变.

  一般地,设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a的点在原点的右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左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

  在任意一个数前面添上“-”号,新的数就表示原数的相反数.

  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即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

  比较有理数的大小:⑴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⑵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有理数的加减法

  1.3.1有理数的加法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⑴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⑵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⑶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交换律:a+b=b+a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面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1.3.2有理数的减法

  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来进行.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1.4有理数的乘除法

  1.4.1有理数的乘法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数字与字母相乘的书写规范:

  ⑴数字与字母相乘,乘号要省略,或用“”

  ⑵数字与字母相乘,当系数是1或-1时,1要省略不写.

  ⑶带分数与字母相乘,带分数应当化成假分数.

  用字母x表示任意一个有理数,2与x的乘积记为2x,3与x的乘积记为3x,则式子2x+3x是2x与3x的和,2x与3x叫做这个式子的项,2和3分别是着两项的系数.

  一般地,合并含有相同字母因数的式子时,只需将它们的系数合并,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再乘字母因数,即

  上式中x是字母因数,a与b分别是ax与bx这两项的系数.

  括号前是“+”,把括号和括号前的“+”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改变符号.

  括号前是“-”,把括号和括号前的“-”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式子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式子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同;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式子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式子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反.

  1.4.2有理数的除法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因为有理数的除法可以化为乘法,所以可以利用乘法的运算性质简化运算.乘除混合运算往往先将除法化成乘法,然后确定积的符号,最后求出结果.

  1.5有理数的乘方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an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当an看作a的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以读作a的n次幂.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⑴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⑵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⑶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1.5.2科学记数法

  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正整数),使用的是科学记数法.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n位整数,其中10的指数是n-1.

  1.5.3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接近实际数目,但与实际数目还有差别的数叫做近似数.

  精确度: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精确到哪一位.

  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0 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对于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a×10n,规定它的有效数字就是a中的有效数字.

  第二章 一元一次方程

  2.1从算式到方程

  2.1.1一元一次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

  2.1.2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1 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等式的性质2 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2.2从古老的代数书说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⑴

  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2.3从“买布问题”说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⑵

  方程中有带括号的式子时,去括号的方法与有理数运算中括号类似.

  解方程就是要求出其中的未知数(例如x),通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系数化为1等步骤,就可以使一元一次方程逐步向着x=a的形式转化,这个过程主要依据等式的性质和运算律等.

  ⑴具体做法:方程两边都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⑵依据:等式性质2

  ⑶注意事项:①分子打上括号

  ②不含分母的项也要乘

  2.4再探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第三章 图形认识初步

  3.1多姿多彩的图形

  现实生活中的物体我们只管它的形状、大小、位置而得到的图形,叫做几何图形.

  3.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都是立体图形.此外棱柱、棱锥也是常见的立体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都是平面图形.

  许多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将它们适当地剪开,就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

  3.1.2点、线、面、体

  几何体也简称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棱锥等都是几何体.

  包围着体的是面.面有平的面和曲的面两种.

  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线.

  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

  几何图形都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

  3.2直线、射线、线段

  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点C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与MB,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类似的还有线段的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

  直线桑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叫做射线.

  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单说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角也是一种基本的几何图形.

  度、分、秒是常用的角的度量单位.

  把一个周角360等分,每一份就是一度的角,记作1;把1度的角60等分,每份叫做1分的角,记作1;把1分的角60等分,每份叫做1秒的角,记作1.

  3.4角的比较与运算

  3.4.1角的比较

  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类似的,还有叫的三等分线.

  3.4.2余角和补角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第四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是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

  4.1喜爱哪种动物的同学最多——全面调查举例

  用划记法记录数据,“正”字的每一划(笔画)代表一个数据.

  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属于全面调查.

  4.2调查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抽样调查举例

  抽样调查是从总体中抽取样本进行调查,根据样本来估计总体的一种调查.

  统计调查是收集数据常用的方法,一般有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两种,实际中常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调查时,可用不同的方法获得数据.除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等外,查阅文献资料和实验也是获得数据的有效方法.

  利用表格整理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数据的分布规律.利用统计图表示经过整理的数据,能更直观地反映数据规律.

  4.3课题学习 调查“你怎样处理废电池?”

  调查活动主要包括以下五项步骤:

  一、\x09设计调查问卷

  ⑴设计调查问卷的步骤

  ⑵设计调查问卷时要注意:

  ①提问不能涉及提问者的个人观点;

  ②不要提问人们不愿意回答的问题;

  ③提供的选择答案要尽可能全面;

  将调查问卷复制足够的份数,发给被调查对象.

  实施调查时要注意:

  ⑴向被调查者讲明哪些人是被调查的对象,以及他为什么成为被调查者;

  ⑵告诉被调查者你收集数据的目的.

  根据收回的调查问卷,整理、描述和分析收集到的数据.

  根据调查结果,讨论你们小组有哪些发现和建议?

  五、写一份简单的调查报告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有一个公共的顶点,有一条公共的边,另外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

  两条直线相交有4对邻补角.

  有公共的顶点,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两条直线相交,有2对对顶角.

  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注意:⑴垂线是一条直线.

  ⑵具有垂直关系的两条直线所成的4个角都是90.

  ⑶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况.

  ⑷垂直的记法:a⊥b,AB⊥CD.

  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有无数条.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没有交点,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记作:a∥b.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关系只有两种:相交或平行.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5.2.2直线平行的条件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在两条被截线的同一方,截线的同一旁,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同位角.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在两条被截线之间,截线的两侧,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内错角.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在两条被截线之间,截线的同一旁,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同旁内角.

  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

  方法1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方法2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方法3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5.3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同时垂直于两条平行线,并且夹在这两条平行线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着两条平行线的距离.

  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

  ⑴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⑵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第六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6.1平面直角坐标系

  6.1.1有序数对

  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

  6.1.2平面直角坐标系

  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习惯上取向右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取2向上方向为正方向;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平面上的任意一点都可以用一个有序数对来表示.

  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后,坐标平面就被两条坐标轴分为了Ⅰ、Ⅱ、Ⅲ、Ⅳ四个部分,分别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6.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6.2.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绘制区域内一些地点分布情况平面图的过程如下:

  ⑴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原点,确定x轴、y轴的正方向;

  ⑵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比例尺,在坐标轴上标出单位长度;

  ⑶在坐标平面内画出这些点,写出各点的坐标和各个地点的名称.

  6.2.2用坐标表示平移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如果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正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如果把它各个点的纵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正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上(或向下)平移a个单位长度.

  7.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7.1.1三角形的边

  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

  顶点是A、B、C的三角形,记作“△ABC”,读作“三角形ABC”.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7.1.2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

  7.1.3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7.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7.2.1三角形的内角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7.2.2三角形的外角

  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7.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n边形的对角线公式:

  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7.3.2多边形的内角和

  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180(n-2)

  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7.4课题学习 镶嵌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8.1二元一次方程组

  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把具有相同未知数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由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的一个方程,将一个未知数用含有另一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种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

  两个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等时,将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就能消去这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这种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

  8.3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9.1.1不等式及其解集

  用“<”或“>”号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叫做不等式解的集合,简称解集.

  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9.1.2不等式的性质

  不等式有以下性质:

  不等式的性质1 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性质2 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性质3 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9.2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一元一次方程,要根据等式的性质,将方程逐步化为x=a的形式;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则要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将不等式逐步化为xa)的形式.

  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把两个不等式合起来,就组成了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几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由它们所组成的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就是求它的解集.

  对于具有多种不等关系的问题,可通过不等式组解决.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一般先求出其中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利用数轴可以直观地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

  以上就是我总结的所有知识点,在很多地方还有不足,大家在参考学习的时候要把知识点剖开深入的学习,才能更加掌握,应用起来才能更加自如。

第1篇: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

1、3.074.1的积有()位小数,72.80.08的商的最高位是()位。

2、38.22.7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精确到百分位是()。

3、一本故事书有m页,小明已经读了7天,平均每天读n页,小明读了()页。

4、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的近似数是2.71,这个数最大可能是(),最小是()。

5、学校为学生编号,设定尾数用1表示女孩,用2表示男孩:9821451表示1998年入学的二年级(1)班的45号同学是女生。那么9643372表示的学生是()年入学的,学号是(),*别是()。

6、x5用简便的方法表示(),a23c可以简便写为()。

7、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5.5米,高是4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米。

8、李叔叔每小时加工a个玩具,8小时可以加工()个。

10、6.31.26的积有()位小数。

二、选出最准确的写在括号里

1、一个三角形的底是8分米,高是7分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2、与91.20.57得数相同的算式是()。

3、图1用小正方体搭成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摆成的平面图形中正确的是()。

第2篇: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

对于学生们来说,考试成绩是非常重要的,是检验学习成果的方式,要想在考试中考出理想的成绩,那么平常的练习就一定要努力刻苦。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欢迎阅读参考!

1、把7.1687保留整数约是(),精确到千分位约是()。

2、4.09×0.05的积有()位小数,5.2×4.76的积有()位小数。

3、9.8的十分之七是(),45的百分之八是()。

4、一个两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后得到3.0,这个数最大可能是(),最小可能是()。

5、根据13×28=364,很快地写出下面各式的积。

5、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2、竖式计算。(得数保

第3篇: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精选

五年级数学课程的重点知识点是哪些呢?考试时会如何考查呢?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练习题,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1、两个因数相乘的积是27.5,如果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结果是()。

3、49×0.2积是()位小数,0.35×0.7积是()位小数,0.45×1.02积是()位小数,150×7.4积是()位小数。

4、在○里填上“>”“<”或“=”(5分)

5、0.23×0.8=(),得数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6、一个长方形花坛,长是4.5米,宽是0.25米,它的面积是()平方米。

7、一书包的售价是48.5元,买2个要付()元,买4个要付()元。

8、3.56×3+7×3.56可以用()律进行简算,0.25×9.5×8可以用()律进行简算。

9、一匹马的时速约为62千米,一只猎豹的速度是马的1.4倍,猎豹的时速约为()千米

10、把6.73改写成与它大小相等的三

第4篇: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竞赛练习题

2、小明在计算某数除以3.75时,把除号看成了乘号,得结果225,求这道题的正确*是()。

3、一个自然数被3除余1,被5除余2,被7除余3,这个自然数最小是()。

4、360的约数有()个,这些约数的和是()。

5、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长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拼成一个表面积最大的正方体后,表面积比原来减少了()平方厘米,现在是()平方厘米。

2,5,10,13,26,29,(),()

7、把999999分解质因数是()。

8、已知2002年7月11日是星期四,那么这一年的10月11日是星期()。

9、一种正方体的棱长是5厘米,用4个这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大长方体的表面积可能是()平方厘米,也可能是()平方厘米。

10、x-3(x-2)=4,这个方程的解是x=()。

1、小明从家到学校,如果每分钟走60米,那么要迟到5分钟,如果每分钟走90米,那么能提前4分钟,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米?

2、一个长方体的木块,截成两个完全相等的正方体。两个正方体棱长之和比原来长方体棱长之和增加40厘米,求原长方体的长是多少厘米?

3、用两块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已知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48厘米,那么,每块

第5篇: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练习题

一、填空题(第1小题2分,2-6每题4分,共22分)

1.一个三角形,底和高都是10.5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2.写出解答问题所需要的直接条件.师徒二人一小时共做多少个零件?

3.写出解答问题所需要的直接条件.这本书小明共看多少天?

4.写出解答问题所需要的直接条件.平均每人每小时做多少个零件?

5.写出解答问题所需要的直接条件.五年级比六年级少多少人?

6.写出解答下面问题所需要的直接条件.第一小组平均身高多少厘米?

二、简算题(每道小题5分共15分)

四、文字叙述题(每道小题8分共16分)

五、应用题(第1小题6分,2-3每题8分,共22分)

1.*乙二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向相反方向背向而行,*每小时行驶15千米,乙每小时行驶12千米,4.5小时两人相距多少千米?*比乙多走多少千米?

2.服装厂计划做1470套服装,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150套,剩下的要4.5天完成,剩下的平均每天比原来每天多做多少套?

3.每套童装用布2.5米,

第6篇: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

一、你还记得吗?填填看。(20分)

1.1~20的自然数中奇数有()个,偶数有()个,质数有()个,合数有()个。

2.327至少加上(),才是2的倍数,至少减去(),才是5的倍数。

3.在15、18、20、30、45这五个数中,是3的倍数是()。有因数5的数是(),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有()。

4.()后组成的数、都是3的倍数。

5.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面积是8.2平方厘米的平行四边形,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6.梯形的面积用字母表示()。

7.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是38平方厘米,底是9.5厘米,高是()。

8.把3吨煤平均分成3堆,每堆煤重()吨,每堆煤是3吨煤的()。

9.的分数单位是(),再加上()个这样的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二、下列说法对吗?请你来当小法官。(10分)(对的打“√”,错的打“×”)

1.三角形的面积比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小。()

2.两个连续奇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3.一个数的倍数总比这个数的因数大。()

4.5是因数,15是倍数。()

5.在献爱心活动中,笑笑捐了自己零花钱的淘气捐了自己零花钱的淘气捐的钱比笑笑多。()

三、火眼金精(把序号填在括号里)(20分)

a、没有因数b、只有一个因数c、只有2个因数d、有3个因数

2.下面各组数中,三个连

第7篇: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小数》课后练习题

一、巧比大小,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二、正确*我会选。(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算式中,计算结果是0.18的是()。

2、两个小数相乘,积的小数位数是这两个小数位数的()。

3、两个因数的积是9.65,一个因数扩大为原来的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为原来的100倍,积扩大为原来的()。

三、根据第一栏中两个数的积,很快写出后面每栏中两个数的积。

[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小数》课后练习题]相关文章

第8篇: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课后练习题认识小数

一、认真读题,谨慎填写。(每题2分,共30分)

1、把1千克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千克的()(),用小数表示是()千克。

2、2个十和3个十分之一,5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3、0。35里面有()个百分之一,2。6里面有()个0。1。

4、5个百,8个十分之一,9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是(),读作()。

5、把分数改写成小数,把小数改写成分数:

6、在8。899、8。76、8。80、8。9、8。8这几个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相等的数是()和()。

7、7。683中的6在()位上,表示6个();3在()位上,表示3个()。

8、9。9549保留一位小数是(),精确到百分位是()。

9、大于0。4而小于0。5的小数有()个;大于3。2而小于3。3的两位小数有()个。

10、用2、3、4和2个0以及小数点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小数(各写两个):

(1)整数部分是0的两位小数:()、()。

(2)读出两个零的三位小数:()、()。

11、19。239精确到十分位是(),保留两位小数是(),6。998精确到百分位是()。

12、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列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13、用小数表示下面各数量:

3角=()元4角5分=()元5

第9篇:五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练习题

1、我买了两套书,两套书的本数相同,共花了22元。科学家每本2.5元,发明家每本3元,每套书有多少本?(列方程解)

2、这座大楼高29.2米,一楼准备开商店,层高4米,上面9层是住宅,住宅每层高多少米?(列方程解)

3、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76平方米,底是22米,这个三角形的高是多少?

4、梯形的面积是3384平方米,上底是84米,下底是60米,这个梯形的高是多少米?

5、小明要用80元买一些文具,他先花45.6元买了8本笔记本,并准备用剩下的的钱买钢笔,每支钢笔2.5元.小明可以买几支钢笔?

6、一条公路长360米,*、乙两支修路队分别从两端往中间修路,*队的修路速度是乙队的1.25倍,4天后这条公路修完,*、乙两队每天修路多少米?(列方程解)

7、把5个完全一样的球放在袋子里,每个球分别写上1,2,3,4,5,从袋子中任意摸到一个球,然后放回。规定:如摸到的球号码大于或等于3,小红胜;否则小明胜。

(1)你认为这个游戏公平吗?

(2)要使游戏公平,应怎样的规则才公平?

8、两枚硬*朝上的面相同,小英胜,否则小明胜。这个规则公不公平?为什么?

9、三名生在跳绳时用“手心、手背”决定谁先跳,公平吗?为什么?

10、在一次比赛中,五(2)班几位同学的成绩分别为:42,75,68,99,78,90

第10篇:五年级上册数学解答题的练习题

      小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知识点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认识图形、万以内数的认识、混合运算等。主要教导学生以已有知识为基础,帮助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运用到熟悉且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了解并感受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数学,激发学习的兴趣。
      在学习小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内容时,可以将知识点总结归纳到中,利用发散性思维有目的、有逻辑地整理归纳知识点,可以帮助理解与掌握内容,或为后续复习提供大纲。


迅捷画图是一款操作简单且好用的思维导图绘制工具,除了日常用到的增删节点外,可以配合工具预置的编辑样式或主题风格等功能绘制好看图示,或进行导入图片素材、添加GFM语法书写的备注、添加公式等操作便于归纳知识内容。绘制小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思维导图时,还可以添加协作者与他人一同编辑并完善内容,而后将归纳好的思维导图保存至云端,或导出为多种格式存储至设备本地。


如何制作小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思维导图

      制作小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思维导图的方案有两种,一种是新建空白思维导图,在创建的空白画布中根据思维导图简单画法从中心主题“出发”扩展并完善内容;另一种则是在模板库中搜寻一份合适的模板,在模板原有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二次编辑,并完善内容。

      不管是新建空白画布,还是借助模板绘制小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思维导图,都需要结合实际填充、修改或完善内容。绘制过程中经常用到的快捷键有:整理布局(Ctrl+Shift+L)、插入下级节点(Tab)、插入关系线(F4)、插入同级节点(Enter)、插入上级节点(Shift+Tab)。


      完善小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思维导图的内容时,看到右侧工具栏有样式、主题、幻灯片、大纲、水印、历史版本等思维导图的编辑与预览方式,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编辑样式对思维导图的内容做出美化处理,或以大纲的形式预览内容,便于激发学生兴趣。


      整理归纳知识点时,要合理利用工具中的各种功能绘制思维导图,例如在没有思路时利用“协作”功能添加协作者,邀请他人与自己共同整理知识点内容;或利用“历史版本”功能查阅记录中保存的老版本内容。


      小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思维导图的内容编辑完毕后,可以“保存”至云端、“导出”至设备本地或以链接的形式“分享”给他人查阅。


      思维导图除了总结归纳小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外,可以做的还有很多,如常见的有制作学习计划、会议纪要、读书笔记等。小伙伴们可以尝试着绘制哟!

为什么要用迅捷画图制作小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思维导图?

1、多平台制作:迅捷思维导图支持在线和软件制作,其中在线制图方式可在Windows、mac等设备的浏览器中使用。
2、数据云存储:迅捷思维导图支持自动保存制作好的小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思维导图,并将数据存储到云端,方便更换设备查看。
3、模板丰富:诸多行业的分类模板为制作思维导图提供思路。
4、多人协同:迅捷思维导图支持添加协作者,邀请他人一同绘制小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思维导图,共同填充内容。

1.1. 第一部分 数据收集整理
1.1.1. 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1.1.2.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1.1.3.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1.2. 第二部分 表内除法
1.2.1.1.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1.2.1.2.1.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1.2.1.2.2.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1.2.2.1. 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1.2.2.2.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1.2.2.3.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1.2.3.2.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的被除数
1.2.4.1. 求商方法:想“除数×()=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计算得商
1.2.5.1. 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
1.2.5.1.1.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
1.2.5.1.2.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商、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1.2.5.2. 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2.5.2.1. (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
1.2.5.2.2. (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1.3. 第三部分 混合计算
1.3.1.1. 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1.3.2. 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1.3.2.1. 1、想好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
1.3.2.3. 3、可以分布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
1.4. 第四部分 图形的运动
1.4.1. 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1.4.2. 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
1.4.3. 3、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1.5. 第五部分 有余数的除法
1.5.1.1. 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1.5.1.2.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最大的余数小于除数1,最小的余数是1
1.5.1.3.2. (2)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除数写在除号的左侧
1.5.1.3.3. (3)试商,商写在被除数上面,并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1.5.1.3.4. (4)把商与除数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相同数位要对齐
1.5.1.3.5. (5)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如果没有剩余,就表示能除尽
1.5.1.4. 4、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分四步进行: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1.5.1.4.1. 1)商:即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小于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写在被除数的个位的上面
1.5.1.4.2. (2)乘:把除数和商相乘,将得数写在被除数下面
1.5.1.4.3. (3)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所得的差写在横线的下面
1.5.1.4.4. (4)比:将余数与除数比一比,余数必须必除数小
1.5.2.1. 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简单的有余数的除法的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余数
1.6. 第六部分 大数的认识
1.6.1.2. 2、读数时,要从高位读起。百位上是几就几百,十位上几就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就读“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1.6.1.3. 3、写数时,要从高位写起,几个百就在百位写几,几个十就在十位写几,几个一就在个位写几,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写0占位
1.6.1.4. 4、数的组成:看每个数位上是几,就由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组成
1.6.2.2. 2、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与1000以内的数读法和写法相同
1.6.2.3. 3、最小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
1.6.3.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1.6.3.1. 1、整百、整千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6.3.1.1. (1)把整百、整千数看成几个百,几个千,然后相加减
1.6.3.1.2. (2)先把0前面的数相加减,再在得数末尾添上与整百、整千数相同个数的0
1.6.3.2.1. 把数看做它的近似数再计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求X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