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这话的人是以什么样的角度来说的,属于什么思维模式,这个人是基督徒?

各位台湾大学的高材生,首先恭喜大家,进入台湾的一流大学,台大也是世界级的名校,美国的哈佛、柏克莱、史丹福;英国的牛津、剑桥;中国大陆的北大、清华和复旦;日本的东京帝国大学,都是世界级的名校,包括我们台大。首先非常赞叹大家有这样的程度、有这样的实力,考上台湾大学,可喜可贺!

这一次演讲的这个因缘,是我的好同学——黄宝煌同学,他说:我儿子念台大,参加晨曦社(台湾大学的佛学社)担任副社长,很想请师父到我们台湾大学来演讲。想一想,就说“好吧!”十几年没有来台北了,路也认不起来,刚刚车子也开错了。好吧!就说。不晓得北部的人认不认识师父?那就来试试看了,跟大家结结善缘。因为已经十几年没有到北部来。台湾大学不是师父第一次演讲,我来台大已经有好几次了,包括罗斯福路校本部,包括徐州路的台大医学院,都去上过课,但是,每一次上课的人的脸孔都不一样。为什么呢?因为大一进来,大四就往生(众笑)。

恩!不是往生,毕业,这职业(师自笑)......大一进来,大四就毕业。所以,每一次的演讲,脸孔都不一样。在大学里面举办这个佛学社,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情!大一进来,迷迷糊糊,什么是佛,搞不清楚,他以为佛在天边。大二,懂一点点,可是,功课加重。大三,功课更重,对佛法有更深一层的了解,很想为社团做一点事情,但是,因为功课很重,又觉得力不从心。大四要准备考研究所,有的准备要去出国。所以,每次大学的佛学社团,邀请师父去演讲,都有这样的感触,就是每一年都青黄不接,众生难度,每一年每个大学都有这样的感触,所以,这个变成一种常态,一种佛学社的常态。

所以,我今天来台大演讲,因为好同学既然开口了,那么,我就说:好吧!就来台大跟大家结一个善缘、一个法缘。因此,我们今天的演讲,纯粹是以结缘的方式,来跟大家讨论的。师父佛法懂得少许,还在学习,我的根器也不够利,懂的佛法又少;但是,我有一颗虔诚的心,愿意把三十多年来禅修的体悟,来跟大家汇报一下,好的东西,应当与朋友分享。所以,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个题目,叫做《什么是禅?禅是什么?》。

“禅”这个名词,大家耳熟能详;但是,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了解它的含义是什么。 “禅”其实是两个字,从梵语翻过来,叫做“禅那”,有的念禅那chan nuo,翻译成中文叫做止观双运,定慧均等,也就是充满智慧的定,就是禅。

现在我们已经滥用了,一般人不懂,他就说:行住坐卧都是禅;食衣住行都是禅;爬山涉水也是禅;泡泡茶也是禅。没错!这样讲没错。但是,那是圣人的境界讲的。所以,因为两个字“禅那”,后来就演变成一个字,叫做“禅”。“禅”本身它是梵文,不是中文。但是,“禅”后面常常加一个字——“定”。禅定。为什么? 修禅的目的,它就在定,而定却是佛门非常重要的功课。《华严》有海印三昧,三昧就是禅;《法华》有法华三昧;净土宗有一心不乱,那就是三昧、就是禅,万缘放下,那个就是禅。南传所修的毗婆舍那叫做内观,那个也是禅;安那般那(数息观),那个还是禅;大乘所讲的奢摩他、三摹、禅那,都在讲定。

所以,“禅”后面都加一个“定”,这个就是功夫。但是,到最后智慧开的时候,叫做禅悟,悟,悟了,最后一个阶段叫做“证”。内证的功夫,有内证的功夫。所以,禅说起来很简单,大家都懂,但是,做起来很困难,非常困难!

所以,什么是禅呢?直接了当的定义就是:佛的心就是禅。

因为它是定慧均等,充满大般若智慧的定,就是禅。所以,佛称为正觉世间;我们称为迷惑颠倒的世间。所以,一个是正知正见、正觉、正观的世间、正念的世间;而一个是错觉、虚妄的执着、虚妄的分别的一个世间。同样的心,有的人可以活得没有挂碍,很自在、很解脱;有的人却活得痛不欲生,得重度的忧郁症,乃至跳楼自杀,痛苦极端!为什么?同样一个心,就看你会不会用?有没有因缘碰到善知识,有没有因缘碰到正法,有没有那个福报,肯跨进来我们晨曦社一步。诸位,要跨进来我们台大晨曦社,这一步是非常非常困难的!看起来大家坐在这里,好象很简单嘛,捷运公馆站一坐,出来就到了。很难!非常困难!

譬如说:今天如果我们一样的,台大,我们这里的国际会议厅,旁边也给它开一个馆,专门放什么?刚好王建民在比赛棒球。好,再来,另外一个厅,也是一样这么大,容纳五百个人,那怎么样?来个星光帮,肃敬胜、杨宗纬、阿妹、曹格、统统集合在一起,唱歌。在那一边,开了一个LV包包打折,十折剩下一折,就会排了好几公里。再来,剩下的就是我们佛光帮的,就没人了,没人了!如果那个也同时开,这一间就会剩下两个人,一个就是我主讲,另外一个就准备关门,都会跑光光了,没人!众生要的就是看得到的、摸得到的,可以touch(触摸)的,直接可以感受的,那种有feeling的、觉受的,他才要;这种内在的大般若智慧,而且是每一个人都存在的,又不必缴税金的,又是捡现成的,他就是不要,愿意过这种迷惑颠倒的日子。但是,他们没有这个因缘,没办法!所以,要进来我们台大晨曦社佛学社,他需要有善根、有佛根、有慧根。菜根····就是没有用到海尼根。所以,我们要了解,佛法没有这个因缘,这一步跨不进来!

那什么是禅? 禅就是指我们的心体,也就是清净心、佛的心,清净心,不生不灭的清净心。

这个对初学佛法来讲,听起来实在是很陌生,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一个清净心,这听起来实在是很吃力!每一件东西都有增有减,为什么不增不减呢?为什么不来不去呢?为什么不垢不净呢?为什么不一不异呢?因为他那个意识心,无量亿劫来已经卡住了,在某一层次的观念。众生的思维方式是直线的,你叫他跳脱这个阶次、阶段,是没有办法的!

譬如说:一加一等于多少?等于二,这个考试卷发下去,大家都会写。二加二等于多少?四,这个一下子答案就写出来。如果我问你说:一是什么东西?一从哪里来?我发考试卷下去:一从哪里来?不是考一加一,考一加一,你会写得出来。这个叫做观念,因为生灭意识心的观念,已经强化了我们所有的生命,而我们所有的生命,已经被虚妄的执着、虚妄的分别、无明烦恼所占据了;而我们有因缘来听经闻法,一下子那一种生灭意识心,还是没有办法放得下。所以,我问你一加一,你一定会回答等于二;那我问你说:一从哪里来?你就很难回答!发考试卷下去:什么是般若的智慧心?好!发考试卷下去,你现在很烦恼,你画一下你的烦恼的形状是什么?你画不出来!你现在很快乐,考试卷发下去:快乐的形状是什么?画不出来,因为那是无形无相的心。

好了!所以,我们要了解,佛的心就是禅,那禅是什么呢? 禅就是大般若的智慧心就是禅;平等心就是禅;究竟觉悟的心就是禅;彻底解脱的心就是禅;彻底自在的心就是禅;彻底无贪的心就是禅;彻底无嗔的心就是禅。

简单讲:内心没有任何的挂碍就是禅。

所以,今天大家,我们不要讲到说那种证量;证量就是信、住、行、向、地;什么法华三昧,或者是海印三昧,这个讲得太遥远了。我们今天要讲得让大家······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先引起学生的兴趣,希望多少能够对佛法上,有真实的体会和了解。

所以,今天我们要讲的,目标锁定的对象是大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研究所还有博士班,包括台大的教授,因为这也是属于专业的领域,不是书读得多就有办法的;也不是用任何的逻辑可以推论的东西, 它是超越一切数量,超越一切观念;不离一切观念,不离一切数量,它不是语言,不离语言;它不是文字,不离文字;它不是观念,不离观念。任何的语言,也讲不出所以然,说法者无法可说;听法者无法可听、可闻,中间也没有来去,因为它是生灭的东西,叫做“自性本来就空”。所以,今天我们要站在引起同学的兴趣来参与,让这个佛法多少有一点理解,慢慢的引进来,今天就是站在这个角度说。讲得太深了,来显示说一个修行人的境界有多高,底下的人都听不懂,那没有什么意义!所以,今天来,不是要显示师父的境界,是要让大家受益,这个是最重要的核心、价值。

有的大学刚刚进来而已,什么都没看过、什么都没碰过,他连最基本上的佛,定义是什么都不知道,当然就没办法讲得很难、很深!禅是佛的心,禅宗有一句话,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不了解我们这一颗不生不灭的清净心,学法无益,你所学的法,都在语言里面、文字里面、观念里面打转,不了解我们佛性;不了解我们不生不灭的本来这一颗清净心,学法无益。因为法本不可说,强迫说,就会落入观念。今天没办法了,强迫说,你们就必须在语言上慢慢去领悟、去体会。

那什么是最高境界的禅?如果是真的,今天要讲禅,那么,来!师父就拿着(师拿起一条压书尺),好,我们恭请慧律法师开示,什么是禅?(师将条尺横放在桌上)双手一摆,“下课!”——这样是在做什么?我老远跑来一句话也没讲就下课?所以,既然要用语言跟文字来形容,它就有落入观念;但是,这个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叫做不得不,没有办法!

什么是佛法?就是让我们可以究竟的、觉悟的正法。什么是禅?禅就是佛的心;佛的心就是涅磐的妙心。涅磐就是整个佛教的中心思想。

“涅”就是不生,“磐”就是不灭。不生不灭的清净心,就是整个佛教的核心。离开了涅磐的思想,就会变成生灭的因果相。那么,《阿含经》讲的涅磐,唯一的名词就是涅磐;大乘的名词可就多了:如来藏性、一真法界、一实相印、究竟空、如如等等,大圆镜智,这个是如来藏性、藏心、即心即佛。这个是大乘的讲法,《阿含经》就是一个名词,叫做涅磐,涅磐。

那么什么叫做明心见性呢?禅的终极目标,就是明心见性。

明心就是明本心,就是了解我们每一个人存在的般若智慧的大用的智慧心。什么叫做见性?就是见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所以,明心见性简单讲,就是恢复了每一个人的涅磐妙心,究竟实相。换句话说:为什么要学佛?也就是迈向生命的圆满。我们因为生命有缺陷,我们现在要迈向生命的圆满,所以,我们要学佛。

我在念建中的时候,就在思维:生命是什么?活下来的意义是什么?生从哪里来?死往哪里去?活下来是为什么?我们为什么要活?活在这个世间,最重要的课题是什么?都一直在找,师父也接触过基督教的,也去高雄的教堂,天主教的教堂,唱过圣歌,也接触过一贯道的师兄、师姐。在谈论当中,我们同班同学也有基督徒,谈一谈,谈一谈,都不能得到满意。后来在大学里面,碰到了这个佛法,发现这个才是我要找的,值得我用生命去投注的,就是这个:佛法!

禅是什么呢?禅就是既现实又超越,既超越又现实。

很多人讲:你们出家人逃避现实!我说:你错了!出家人刚好面对现实,你的现实的定义是什么?你的现实的定义就是金钱、柴米油盐酱醋糖,食衣住行;而佛法的现实问题是什么?是生、老、病、死。我们要面对的是生灭无常、残酷的世间;我们要解决的是无量的无明,还有烦恼,这个是现实。换句话说:你一定会死亡,你一定要面对这个死亡,没有任何人可以逃避的。因此,我们有禅的思想,就能够勇敢的面对现实。

勇敢的面对现实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你有更大的抗压性,你有更大的忍辱性。如果你有禅的功夫和理解,无论你的职业是什么,你扮演什么角色,你都可以运用禅的思想,在你的生活周遭。你是学生,你用禅,你的成绩会很好,心有定,不会着于外面的五欲六尘;你一个公司有禅,众生就会和合,你在哪一个团体里面当领导,你有禅的功夫,属下所有的逆境和顺境,你都会认为那个是功德。顺境跟逆境对圣人来讲,统统叫做功德。为什么?批判我们的、伤害我们的,不一定不好,因为他最先看到我们的缺点;在旁边一直赞叹你的,也不见得一定很好。为什么?会掩饰真相,因为生存,会掩饰真相。

所以,在圣人的角度、大悟的人的角度,没有一种境界不是善的境界;也没有一种境界可以难得倒他。批评、赞叹,等同清净心的功德,没有两样,因为佛的心没有敌人。仁者无敌,这一句话怎么解释?这一句话不是说:你对人家仁慈,就不会树立敌人,你错了!这一句话不是这样解释的。仁者无敌,你对人家好,人家一样对你有仇敌啊,会仇视。它的意思是说,当我们对自己承诺,用慈悲心对待别人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就没有建立敌人的观念。仁者无敌,有仁慈心的人,是在内心里面不树立敌人的观念,而把敌人当作是增上缘、善知识,这样叫做仁者无敌。不是你对人家好,人家就一定不会伤害你,照样会伤害你、照样毁谤你的!

那么,我们讲:禅既现实又超越,既超越又面对这个现实。为什么?我们要活啊,禅是活的,不是死的,禅可以运用在任何一个时间跟空间,它是活的,但是,就看你怎么用?会用的就是处处是了;不会用的就处处障碍了。所以,禅是既现实又超越,既超越又现实。

那么,什么是悟到禅呢?就是彻底降伏自我,就是禅。

换句话说,用现在的语言叫做: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夫妻之间为什么会吵架?就是先生想要改变老婆、老婆想要改变先生。结婚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把两个人不同的背景,对不对?凑在一起,你想想看,要调适多久啊?有的一辈子还是调适不来,从小生活了二十五年,二十五岁结婚,男的有男的立场、思想、背景、教育,他有执着的角度;女的有自己的思想、背景、教育程度,二个人硬凑在一起,不管是恋爱,或者是感情,或者是欲望的牵制,始终没有办法心融入心,因为他不是佛啊,佛是法法平等,佛佛道同,因为佛悟到毕竟空的道理,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东西可以争执的。

可是,夫妻不一样。所以,有结婚了,生儿育女,还是继续吵啊。吵到孩子大的时候,那个孩子就听了好几百遍了,爸爸、妈妈重复的话,妈妈就常常讲说:“我要不是为了这三个孩子,早就跟你爸爸离婚了!”儿子就跟他妈妈讲说:“妈妈!你已经讲了五百遍了!”她会一直重复、一直重复。什么叫做众生?就是重复的痛苦,重复的情绪化,重复的再恩爱、感情再好一点,再来,继续又冲突,冲突又分开,又大家冷静一点······冷静一点,再来,不错,感情好了,好了,意见又不同。为什么?因为没有佛的心、没有菩萨的心、因为没有禅的功夫。是不是?所以,每天都想要对方接受我们的意见。

禅不一样,禅刚好相反,禅是每天都注意降伏自己,而不是说:叫你自私自利,不是这个意思。因为你如果没有功夫,你没有功夫,你现在根本不可能去利益众生;你没有功夫,你怎么能够利益众生呢?对不对?所以,我们要站在自利的角度,也就是说:我们先要自己能够降伏自己,自己要能够降伏自己,才有办法来感化众生、感化别人,而不是说:你一下子就要改变对方,这样会弄得大家都很辛苦的!所以,同学!你要知道,男女朋友,你在谈恋爱,你就记得我的名言:不要想办法改变他,要想办法容忍他。你这样路才走得下去。知道吗?你一直想要改变他,那就不得安宁,不断的争执,会吵到不可开交,瓦片都掀开来了!不要试着改变对方,要试着容忍对方的缺点,有因缘再慢慢慢慢的感化对方,它是需要时间的。

所以,如果你方向对了,你的日子就很好过!所以,禅不是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平常心就是禅。但是,问题就是摆不平自己,难就是难在这个地方!所以,你要修行,要先了解,这个世间都是生灭无常的东西,佛陀叫我们观照,你要进入禅的境界,一定要很冷静的观照: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因为我们依靠的东西错误,所以,我们会活得很痛苦!

如果你把一生一世寄望在金钱,当你得到癌症的时候,来日不多,你有好几百亿、几千亿,有什么用呢?如果你依靠男人,有一天男人背叛你,你怎么办呢?遗弃你,你怎么办呢?如果说你依靠女人,他才会快乐、幸福;有一天女人背叛你,那你又怎么办呢?所以,佛陀告诉我们,说:【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

也就是说:全世界的男人,大部分是不可靠的,大部分的女人也情绪化,也是不可靠的。那么,要靠什么呢?要靠自己的般若智慧!当你面对死亡的时候,只有你自己离开这个世间,你老公帮不上忙、爸爸帮不上忙;一百亿、一千亿摆在旁边,都没有用的!钱可以解决我们某一些困难,但是,你不可能解决内心里面所有的无明跟烦恼,也没办法解决生老病死。所以,人家为什么要走修行的路线?就是要面对生老病死这个大问题。

但是,同学们!我们也不要太感性。太感性就是说:听师父这样讲实在是很好,我回去以后要吃素了!慢一点,慢一点,且慢,且慢,歌仔戏讲的:“且慢!”这一吃素,回到家吃素,爸爸不谅解、妈妈不谅解,除非爸爸、妈妈是佛弟子。是不是?所以,参加晨曦社、佛学社,一开始不要太激动,毕竟你们才大学生,是知识分子,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啊!是不是?学佛是恢复理性、恢复智慧、恢复科学,回归到科学、回归到理性、也回归到智慧,一听到佛法以后,环境不允许,马上就要吃素,回到家,爸爸、妈妈吵架,哥哥、姐姐也不谅解,然后,就跟他们说:“你们这些愚痴的众生,我学佛!”你那个不是学佛啊,你那个是:“我学猴!”差一个音就差很多!

“我学佛”就是处处都圆满;“我学猴”就是常常暴躁易怒。所以,音稍微念正确一点。因此,有的人就发心更利了,像我们大一的时候,同学就见面,参加佛学社的,大二的时候,突然看:“哇!”突然现比丘尼相,去参加一个夏令营,大二马上现比丘尼相,全校,走过去都对她行注目礼!我告诉你:出家是个人的因缘,我们随喜功德赞叹,很难去论断说她叫做不好,或者是不对,我们也是非常赞叹说她觉悟了人生,下定决心。但是,这样一现出家相,大一是学生,大二现比丘尼相的时候,不得了!影响佛学社很大,爸爸、妈妈去的时候,告诉儿子:“儿子,儿子!我拿钱给你念台大,不是叫你去当和尚的!女儿,女儿!你去,千万不要参加佛学社,回来不要现比丘尼相给我看,现尼姑相给我看,我会无法承受的。”她爸爸、妈妈也不懂得什么叫做比丘尼啊,连一个名词都讲错!对不对?好了!这个是伤脑筋,我们也随喜功德,全校也是很惊讶!

好了!现在问题来了,大二要上什么课?上游泳课,阿弥陀佛!游泳课要穿什么?要穿那个泳装呢,这下问题大了!我们那个教授就说:“喂!林同学!学校里面那个比丘尼,现在大二要上游泳课呢,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没有?”我说:“那怎么办呢?”后来,学校也很头痛,好吧!就把她拨到那个残障的去,不参加游泳,就是只能跟那些拄着拐杖的残障的人打乒乓球,因为没办法参加游泳嘛!是不是?参加五千公尺赛跑,也不能参加,五千公尺赛跑,比丘尼穿那个衣服,参加五千公尺赛跑也没有办法,所以这个就是带给教授困扰,很困扰!这个我们不敢说她是叫感性出家,就是这种出家很激烈,而且是很强烈的一个印象。所以,大家真的是·····我们今天是大学才刚刚进来,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真的要冷静一下,出家是大丈夫的行为,不是说一下子的感性。所以,为了社团,假设说下次有因缘,台大请我演讲的时候,不要看到前面三排都是比丘、比丘尼,说:“我们都是台大的!”这样不好。我认为出家是在你们毕业以后,冷静思维你的生命,确定,才做这样决定的。

那么,我们今天来讲,禅就是: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就是二六时中降伏自我。那么,要怎么样子做初步的调伏呢?初步的调伏就是说,因为这个生灭无常的世间,到哪里都有争执,有人的地方,它就一定有是非。所以,我们要了解,禅就是没有意见,有意见就会知见立知。

说:我对生灭无常的世间,

ALIEN INTERVIEW 外星人访谈 内容根据个人自述和会谈记录的提供者 Matilda O'Donnell MacElroy (马蒂尔达·欧’丹奈尔·马克艾罗伊) (英文)编辑整理 Lawrence R. Spencer (劳伦斯·斯宾塞) 主体部分内容摘录、翻译、编辑 一个中国人 (图片引自- /) 内容简介 (根据原英文电子版1-18页内容摘要概括如下) 一位名为“Lawrence R. Spencer”(劳伦斯·斯宾塞)的业余作家在2007年9月14日收到由“Mrs. MacElroy”(马克艾罗伊夫人)邮寄的一个包裹和附带的一封信件,邮戳上显示邮包在2007年9月3日从爱尔兰的纳文Navan, Ireland)寄出…… 在这之前,劳伦斯·斯宾塞曾在1998年撰写《The Oz Factors》一书时,由于查询到一些相关线索与这位女士的经历有牵连,他当时认为此人曾在“51区”(Area 51)或“罗斯威尔(飞碟)坠毁现场”(Roswell crash site)或者其它类似的某一次接触外星人事件中出现过。因此,他通过推理和一些意外的介绍指引,终于找到了这样一个人的电话号码。于是,他在1998年打通了电话并与她进行了唯一一次仅20分钟的交流,也想借此补充新书的内容。可是,她除了提到自己曾在1947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军营服役之外,并没有提供任何更有价值的信息。后来,劳伦斯·斯宾塞在1999年新书发表的时候,还特意向这位女士(马克艾罗伊夫人)邮寄了一本作为礼物以表谢意。那时她住在美国蒙大拿州的格拉斯哥(Scotty Pride Drive, Glasgow, Montana)…… 劳伦斯·斯宾塞在2007年收到马克艾罗伊夫人的包裹后,按照回退的地址-爱尔兰的米斯郡(Meath County, Ireland)尝试去联系她,可是结果除了那个被刚刚租用几星期住处的女房东回信之外,没有任何回应。房东在信中提到这里有两位老年夫妇都在近期去世了,他们火化后被葬在当地的“Saint Finian公墓” (Saint Finian Cemetery, Athboy Road),可是二人的墓碑上出现的却是 “鲍尔”(Paul)的姓氏,而不是“马克艾罗伊”(MacElroy)。他怀疑这是“假名”,可能与马克艾罗伊夫人在信件中提到离开罗斯威尔时的身份被更改的事情有关…… 劳伦斯·斯宾塞除了收到马克艾罗伊夫人的信件外,剩下的包裹中包含了三种类型的文档: 普通草稿类型的手写文档,大小为“8 1/2" x 11"”的学生用笔记本纸张。 20磅重已打印过的手动打字机证券纸,纸张中的出现的一些手写笔迹与以上的手写文档一致,而且与信封上的回退地址手写笔迹也相同。 大量记录与外星人专访内容的打印记录纸张,其中包含了不同类型的打印纸,显然这些并不是用同一个打字机完成的,而且纸张陈旧,有明显频繁使用过的痕迹。 …… …… 以后的主体翻译内容将按照以下顺序分类 马克艾罗伊夫人的信件原文。 马克艾罗伊与外星人“艾罗”(Airl)进行心灵感应访谈的现场官方记录,以及马克艾罗伊针对每一次“谈话”过程的个人补充解释(个人自述)。 来自马克艾罗伊夫人的信件 2007年8月12日 亲爱的劳伦斯先生, 现在我正在使用退伍后购买的一台“安能吾得”(U)那奥思(Knowth)和道思(Dowth)Tara)也不算远,据说那山丘是曾是古代142位爱尔兰国王在史前的关键时期登基宣布统治权的地方。在古爱尔兰人的宗教信仰和神话故事中,“特拉”山丘被描述为“神灵们”居住的场所,也是进入“其它世界”的入口。 圣帕特里克显而易见的现实比虚构更不可思议他们断然拒绝为一个疯子的。The Oz Factors”一书中的类比方法,其他少数几个有关“外星人”影响作用的事实报道,就好像在环绕地球的毁灭性飓风涡流中心处的一缕轻风,微不足道。在这个宇宙中,真的有巫师、邪恶的巫婆和飞猴! 这个信息(罗斯威尔事件)已经被许多人质疑很久了,包括一直来自于主流媒体、学术界和“军事-工业复合体”方面的不断否认,艾森豪威尔总统曾在离任演讲中警告过我们(与公众利益相违背的)“军事-工业复合体”的问题。 正如你所了解的那样,在1947年7月,罗斯威尔军用基地的军方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这样一则消息:基地的第509空军轰炸大队,在新墨西哥州一个靠近罗斯威尔的

语言和文化不可分离。如果说文化是涉及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一个大系统的话,那么语言就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但是语言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不仅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反映其他文化面貌的一面镜子。文化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影响着语言,文化是语言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语言词汇象征意义的来源,而且文化影响、制约语言的运用。本文旨在以禁忌语为切入点分析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督徒真正的智慧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