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物联网方面,中软国际能做什么?


物联网(IoT)透过无线网络发展,让用户身边如照明系统、热水器、电源插座、冰箱…等等之类的的物品,有如拥有生命一样,在使用者生活中透过自有的「智能」来改善消费者的生活。物联网正在迅速地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装置出现在日常用品中,连带地让每个产业都受到物联网的影响而成长,就连房地产也不意外。

不论是例行性固定维护、分析数据、提高能源效率或是更方便地展示对象,物联网应用正在改变整个房地产格局;让这些对象更容易地让消费者选择及购买。以下几点为物联网在改变或「渗透」房地产市场的一些关键因素:

支持物联网的传感器及监控功能能够根据住户的日程安排更智能化、更节能的空间。当涉及到照明、水、电、冷暖气或空调等能源时,智能装置能够让住户更加重视家庭能源的使用。

例如,住户能够利用物联网来根据特定条件调整智能电灯的照明。当有人进入或离开房间或根据自然光自动来调整电灯的亮度,甚至是自行打开或关闭来达到节能的作用

拥有智能居家装置,如支持 WiFi 的热水器,能够让住户控制热水器在一天之中使用的时间和长度;让热水器优化水的温度,并在用户最需要的时候提供热水。

物联网服务提供商 Ayla Networks 与创新型能源公司 Aquanta 甚至合作推出热水器智能控制系统,这是第一款能够透过智能手机或网络设备,远程控制几乎任何现有热水器的系统。这样的智能设备能够帮助消费者实现省水节电、提高能源使用率的目的,进而节省到了各种成本。

随着家庭对象的老龄化,维护问题不可避免。如果屋主有先见之明提前解决问题,安装支持传感器的设备,借助物联网预测分析,就能够在系统故障发生之前解决这些问题。

支持物联网的传感器和能源监控不仅可以提高能源效率,还可以利用自动化来解决居住对象的维护问题。这种便利为业主和房仲带来了销售优势。

虽然很难在新建的房屋中发现基础设施问题,不过液态天然气公司 Applied Energy Partners 推出一款使用传感器和能源监控的 SiteWatch 平台来追踪家庭设备发生的任何异常情况,并在异常时发送警报,还能够根据能源消耗来自动记忆并规划家庭维护计划。透过房屋配备这样的技术,能够轻松识别和解决基础设施缺陷。

物联网能够提供宝贵的房产产值信息,房产中介可以利用这些产值报告来改善销售。对房屋对象进行深入的预测分析可作为房产价值的「报告卡」。房产中介能够向潜在买家提供这些讯息来增强他们的信心。

买家可以直接透过网络使用自有智能设备分析并做出快速、有根据的决策,就能够省下许多时间及劳力成本跑到每个不同的物件。

美国新创公司 HouseCanary 结合机器学习跟算法,短时间内就能预测各式对象的房价,为投资者在购买之前对他们感兴趣的房屋进行深入分析,让潜在买家将能够获得这些家庭对象评估所需的所有讯息。因此,他们能够在实际跑去查看这些对象之前更快速地做出有关房屋对象的明智决策。

改善地毯式搜索物件体验

Beacon 技术是物联网在房地产市场中的另一种用途。使用 Beacon 装置放置在房屋对象中,当潜在客户或消费者进入信标半径范围内时,手机会收到 Beacon 的讯号立即跳出该房屋对象的所有讯息,不论是每坪数的价钱、房屋规格或 360 度情境看房,都能让客户将房屋信息一目了然。

物联网应用将以多种方式继续渗透和塑造房地产行业。综合以上几点,提升能源使用效率除节能减碳外,也能够节省自己原本所花费的成本。预测性维护不仅可以提高屋主对家庭功能的认识,还能够提高房屋市场价值。在出售房屋时,房仲业者应考虑房屋是否具有物联网功能来提升该对象价值。此外,房仲业者同样需要透过研究物联网技术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并开发潜在客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12月29日,我校智能与信息工程学院与北京中软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的“中软国际产业学院”校企合作项目签约暨揭牌仪式在学校第一会议室隆重举行。我校校长高波、理事长袁爱林和中软国际教育集团副总裁罗娅、西南片区总经理文斌分别代表双方出席了此次签约和揭牌仪式;参加本次签约仪式的还有学校丁伟副校长、尹静副校长和中软国际教育集团西南片区曾鹏副总经理、朱映副总经理以及双方教师代表;仪式由智能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周京平主持。我校顺应数据时代发展,将在5G、人工智能、计算机应用技术、物联网、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应用等专业的人才培养及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领域的发展,与中软国际教育集团开展广泛合作。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信息技术与智能制造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抢占发展机遇的制高点和主攻方向。信息技术与智能制造行业人才需求缺口巨大,就业前景被广泛关注。中软国际教育集团作为全球化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内的领先者,与国内多所院校有着广泛合作,在全国多地建立了人才培养基地,是国内颇具影响力的与新兴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的软件工程服务商和行业技术培训机构,他们在国际先进技术和国内主流的软硬件技术厂商融合创新中形成了独有的技术优势。为了更好的快速弥补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的差距,中软国际教育集团与我校达成共识,在国家深化产教融合的政策指引下,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为加强师资团队建设,打造专业品牌,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力求培养与行业发展相契合的人才,抓住职业教育的春天。凭借德阳城市轨道交通职业学院在轨道交通行业的深度知识积累和完善的教学体系,双方合作进行人才培养,共同投入、共同管理、共同建设“中软国际产业学院”,以高质量技能人才培养为核心,涵盖创新创业、师资能力建设与实践体系建设、教研与科研、实训中心建设等方面。“中软国际产业学院”聚焦面向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工业互联网应用、智能控制技术(智能制造)等专业开展联合培养,把学校的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各专业建成“特色鲜明、全国一流、走向国际”的高水平专业群,打造成中国西部地区的示范性产业学院。在推进学生就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大赛成绩、综合素质上,形成一个全新的模式,培养本地区相关产业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服务成渝两地区域经济发展。 

签约仪式上,袁爱林理事长代表理事会对中软国际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同时也向共建产业学院的落地实施表示祝贺。希望学校和中软国际一起携手并进,共同发展。也将我校的办学理念,师资力量,专业特色,实训基地建设情况等向大家进行了介绍。

在签约仪式中,罗娅副总裁说“最宝贵的资源就是人才”。接下来,中软国际将会利用自身的产业优势,将优势产业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在人才培养,师资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与学校进行深度合作,打造能够服务于地方经济的示范性产教融合基地。中软国际教育集团西南片区朱映副总经理对职业教育领域深化产教融合的政策和行业人才需求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汇报了产业学院发展规划。“中软国际产业学院”将按照“双元培养、合作育人、共同发展”的建设思路,创建高水平、双师结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探索双师教学模式,支持深化教材与教法改革,共同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全面加强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推进知识、能力、素养有机融合。同时推进职业技能认证与培训服务、课程体系建设、科研与课题申报、成果转化落地、产业赋能等相关方向工作。

最后,在全体参会人员的见证下,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周京平副院长和中软国际教育集团西南片区文斌总经理代表双方进行签约,学校尹静副校长和中软国际罗娅副总裁分别代表双方进行揭牌仪式。随着签约和揭牌仪式的结束,标志着双方共建“中软国际产业学院”校企合作项目正式落地,将使我校的人才培养能够更加适应市场需求,实现精准办学,为人工智能、计算机应用技术、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应用等专业领域输送更多优秀人才,注入新鲜血液。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由用户提供并上传,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邮箱。资料中的图片、字体、音乐等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中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广告使用和商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联网学出来做什么工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