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起步区黄河以南发展为何这么慢?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10月8日发布,其中,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纲要指出,“支持济南建设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

近期黄河流域多地遭遇较重的秋汛洪水,黄河下游等流域长时间、高水位、大流量行洪,防汛形势严峻。今年雨水格外多,汛期从夏季延至秋季,从平均降水量来看,山东省气候中心数据显示,2021年1月1日至9月23日,全省平均降水量800.2毫米,较常年(年的575.4毫米)偏多39.1%。

前几天,白岩松在央视主持节目时说,拿着中国地图看汛情,好像拿反了:南方干旱,北方洪涝。为此,连线的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城市公共安全研究中心殷杰表示,随着气候的变化,全球未来极端天气和极端自然灾害频发,我们要做好应对准备。

雨水变化新情况,对北方城市的防洪排涝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北方城市建设更强调的是“节水”,一些城市提出“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要求;北方城市建设也重视防洪排涝,但因为一般雨水集中于夏季,防汛工作常常是“一时性”的。随着全球变暖加剧,未来北方城市建设可能一方面面临“缺水”的问题,这主要集中在冬春季节;一方面因为雨水丰沛,会面临“多水”的威胁,这主要集中在夏季,但会延长到秋季。

这种背景下,城市防汛不但要关注“雨量”,还要关注“雨强”,地势低洼的城市防汛形势严峻。“雨时”较长,秋季还在防汛,必须更长远的考虑。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方案》中提出“建设海绵城市,增强防洪排涝能力,提高雨洪资源利用水平”,其实对防洪排涝有了考虑。极端天气和极端自然灾害再次提示我们,在具体落实建设方案中,防洪排涝要重点考虑,更好建设防洪工程。对于正从“一张白纸上描绘蓝图”的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来说,注意“防洪排涝”,可以利用好“后发优势”,充分研究既有城市建设防汛得失,更好将“以水定城”和“防洪排涝”一体化考虑。

“防洪排涝”,要利用好自然坡度。“水往低处流”是自然规律,也是最好的城区行洪方式。起步区位于黄河两岸,从地势上看,行洪条件远不如南部山区和城区交界部位,但起步区存在“高低差”。黄河两岸的地貌具有缓岗、坡、洼相间和地面呈微波状起伏的特征,起步区境内地势由西南而东北渐次倾降,大体和黄河的西南—东北流向保持一致。根据有关资料,西南部崔寨乡一带最高,地面高程为海拔23.8米,徒骇河以北的贾寨村、后楼村等地最低,地面高程为海拔14米,起步区规划建设要顺着坡势建设好排洪设施。

“防洪排涝”,要重点突出。最重要的点是“河道”。《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方案》在“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章节提出,“以畅通黄河流路、保证行洪能力为前提,统筹起步区生态保护、自然景观和城市风貌,依托黄河、小清河、徒骇河等水系,建设人、河、城相协调的生态风貌走廊加强滩区水生态空间管控,发挥滞洪沉沙功能,筑牢滩区生态屏障。”

对于起步区来说,“畅通黄河流路、保证行洪能力”是排洪防涝的大事。黄河在济南段的水文条件相对复杂,全长183公里,急弯多,堤距变化幅度大,是黄河下游重点防洪的堤段。黄河在济南段形成悬河,河床滩面高出背河地面3到5米,冬季易形成冰凌,桥隧等建设都需要需充分考虑防洪水位及泄洪排凌的要求。

起步区“城区防洪”要充分利用好小清河、徒骇河。黄河本身是“地上悬河”,在南部山区和黄河之间,济南分洪工程能利用玉符河将小清河上游支流山洪导流入黄河,但黄河北则不具备这个条件,城区排洪防涝不能忽视小清河、徒骇河等水系的作用。为此,统筹保护起步区水系、岸线、湿地、林地等自然资源,逐步恢复河流水系生态环境,加强黄河、小清河、徒骇河等河道治理,保护河道自然岸线,决定起步区防洪排涝能力。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济南是跨黄河而发展的省会城市,“水”是起步区的显著特征,做好“防洪排涝”在内的“水生态”建设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原标题:山东城市观察|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到底怎么建?官方意见来了!

自4月2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设立以来,起步区的规划建设问题始终居于话题热点。

6月26日,中国共产党济南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济南市委关于加快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的意见》,明确了起步区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即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到底怎么建?官方正式给出了答复。

目标明、方向清,则斗志坚、步履实。《意见》中明确五年成形、十年成势、十五年成城“三步走”,如此能级的规划,对于济南而言,意味着一个全新的开始,相当于用15年的时间,再造一个济南。

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书记、副局长牛长春表示,此次《意见》的发布向全市发出了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起步区、坚决打赢起步区建设这场新时代“济南战役”的动员令。再造一座城,济南重任在肩。

《意见》落地,新城要“新”建

千呼万唤始出来,从先行,迈到起步,起步区的规划实施可谓蓄势已久。

“这就是我们北方的深圳,北方的浦东,未来的北方,要看我们的起步区。它将是济南的未来之城,希望之城”,济南市委书记孙立成更是亲自调度统筹建设。那么这座“新城”究竟是什么模样?

6月发布的《意见》就是答案:它是迸发先进活力的“现代之城”、以人民为中心的“幸福之城” 、生态保护的“绿色之城”以及改革开放的“创新之城”。

从字面上理解,“新旧动能转换”的意思,是通过引入一批新兴的产业和技术,或是对原有的高污染的、高浪费的产业进行升级,逐渐替换掉传统的以资源和政府发展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起步区围绕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把先进制造业作为产业发展脊梁是必然之路。

《意见》中明确了起步区加快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以文化产业为重要内容的现代产业体系。未来一个活力迸发、魅力四射的“不夜之城”即将崛起。

然而,有了产业还不止,根据规划,预计到2035年,起步区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绿色智慧宜居新城区基本建成。其中,“绿色宜居”也是济南依托母亲河建设起步区的关键词。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

 不论是“城即园林”的城市特质,还是 “彰显灵动秀美、温润宜人的泉城风韵”……在起步区风貌特色塑造方面,济南市着力塑造 “黄河风光、齐鲁风范、泉城风韵”的城市风貌,展现新时代现代化城市新形象。

正如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崔延涛所言,绿色是起步区的底色。下一步起步区将以绿色低碳为导向,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重点围绕建筑、能源、产业发力,并深入开展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等创建行动,充实丰富起步区绿色城市建设内涵,进一步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将“绿色”遍及方方面面,从而建立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跨河造城,向国家级新区看齐

作为继雄安新区之后的全国第二个起步区,济南的起步区建设在城市空间结构调整过程中,即北跨黄河造城,却有一些特殊之处。城市向北发展的首要基础,是跨河交通、防洪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但黄河的治理条件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乐观。诸多难点,都会变成真金白银的需求。

跨江河发展,是我国许多城市都面临的战略任务,如杭州和南京,都是大城市中跨江河发展的先行者。单凭济南市目前的财政实力,资金投入将会成为制约济南市北跨发展的重要经济因素之一。

所以,只有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才能破解一些济南起步区发展的瓶颈。

有专家指出,加强跨河交通、防洪等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济南而言,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引入新动能的时间也会相对漫长,但这些对于一座城市长远的发展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基础作用,应该站在更大更高的视野上,统筹把握与京津冀、长三角等城市群的协同关系。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肖金成说,此前对于“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建设规划是放眼于整个山东的,并不聚焦,而济南升级为“起步区”,意味着济南成为更受关注的着眼点,从黄河战略的高度来谋划和布局,在土地、产业、财税、金融等方面获得更多的政策倾斜。

可见,在这个意义上,能否从“大明湖时代”进入“黄河时代”,是济南的命运转折点。跨河造城,道阻且长。

其次,在对标上海浦东新区时,城市定位上虽存在差异,但仍殊途同归。上海是国际经济、金融中心,“开放、创新、高品质”是浦东的代名词。目前国家对济南的定位是“环渤海地区南翼的中心城市”,因此济南起步区以新动能工业突破重围的同时,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示范窗口也刻不容缓。

锚定规划目标,建设落实在即

如今,战略支撑有了,规划方向有了,实施方案有了,起步区建设落地已是众望所归、箭在弦上。起步区建设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整体战、攻坚战、持久战。

 之所以说是整体战,是因为建设起步区需要方方面面的力量,各级各部门各单位都要参与其中,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建设的强大合力是前提;之所以说是攻坚战,是因为起步区建设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战役攻坚的决心和勇气是关键;之所以说是持久战,是因为起步区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定力、毅力、耐力是保障。

说一千道一万,关键在实干。《意见》指出济南市已建立了组织领导、责任落实、法治保障、要素保障、督导考核、激励引导等六大机制,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总指挥,推动力量向起步区集中、要素向起步区汇集、项目向起步区布局、政策向起步区倾斜。因此,各级各部门要吃透意见精神,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对号入座、认领任务,确保责任分解到位、落实到人,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细。

5月24日下午,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孙立成到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调研建设实施方案落实情况时强调,要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抢抓机遇、只争朝夕,加快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落实落地,推动起步区建设发展全面起势。

蓝图已经绘就,举全市之力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起步区的冲锋号,从市委十一届十三次全会的会场上嘹亮吹响!正如孙立成在会上所言,“志不求易、事不避难,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在闯关夺隘中拼搏出一片新天地,在锐意进取中开创起步区建设新局面”。

新时代“济南战役”一触即发,破势在即!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济南黄河战略生态港最新情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