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进)在宠物店体验一天仓鼠的生活,你意愿吗?

我爸用“吃他们的,穿他们的”作为理由对我提出无理要求的时候,我初中时不想陪领导的女儿进很幼稚的波波球池,被说:“你靠我养着,你的面子能有多重要”

我爸说如果志愿按他说的报他就赏我点生活费,如果不按他的来一分钱都不会给,不管辍学还是乞讨都不关他的事的时候。

十八岁了没有自己的房间,想有个独立的空间,睡杂货间里,我只是想要一个人睡一张床,哪怕夏天三十多度没有空调。每次锁门就会被我奶奶大声质问“一个女孩子锁门要干嘛”不锁门的话家里所有人进我房间从来不敲门,早上起床发现晚上关上的窗帘被拉开,我穿着睡裙的样子客厅里所有人都看得到。我奶奶在我没睡的时候把窗帘挑起来往里面偷窥我在干什么。我生气就吵架,说我不懂事,房子是他们买的我没有出一分钱。

家里我爸那边的亲戚和后妈的亲戚对我阴阳怪气。成绩好就说我“书呆子”,当着面各种讽刺挖苦,我爸完全不在意。我爸说为了他的面子我必须要去讨好他们。我不愿意。被说:“你以为你花钱少吗,你吃我的,穿我的,哪一样不要钱,你能有什么本事,以后能赚多少钱,未必到时候没有求他们借钱的时候?”

每次到家里理亏的时候就会把用家里的钱作为杀手锏。和家里有分歧的时候就会停掉我所有生活费强迫我就范。

我现在十九岁,不可能放弃学业去养活自己。我真的还是要用我爸的钱。我自己或许可以去打零工,但只能保证暂时的温饱,要想真正脱离这些让我窒息的绑架和控制,我需要特别有钱,一点都不靠任何人。所以我现在只能读书,所以只能生气也不说,有一种为了活下去忍着的感觉。

我爸到目前为止已经停过我几次生活费了。那种时候我没饭吃了就只能靠我妈接济。我很仓鼠喜欢存钱,手上没有一定金额的钱就会很慌。但是一方面又对享受的消费特别向往。好希望有一天可以活得不斤斤计较,想买什么买什么,原因就是喜欢,没有那么多理由。出门想打车打车,空调随便开。不用看别人脸色。

我家并不是没钱,我独生女,但是我爸,包括我妈有时候,对我的控制欲特别可怕,到了一种不正常的程度。我家平时对我说话的口吻就是标准的pua。“你以后没有出息的”“你情商很低”“你很胖很难看”“你离开爸妈什么事都做不成”“爸爸妈妈只有你一个小孩,你不能不懂事不懂感恩”“我看你生下来不是来报恩的是来讨债的”我争取各个方面都做得很优秀,但是还是被打压,罔顾事实地打压,外人看他们对我的指责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我自我怀疑过,疯狂逼自己各个方面内卷,然后发现不管我做到多好,我爸都会找别的方面指责我,如果各个方面都做好了,就会闭着眼睛指责。一百分的卷子,我达不到他给我定的一百五。

于是我把各个方面做好了,让自己没有特别薄弱的缺点,不管是成绩,人际关系还是体重。他指责我的时候我可以想着外界的评价,坚信他说的是错的,我并不是一无是处 。至于他冷暴力我,几周不和我说话,在家里摔门,我都免疫了。我初中的时候他冷暴力我,一个月的时间,我不管和他说什么他都不回复我,我快发疯。但是到了最后我不在乎了。他不找我说话我就不找他说话。至于他摔门大吼大叫,我照常看我的书。

所以他想到的最后的办法,能用来控制我的,树立他的尊严的,就是钱,我确实用他的钱,而且往后几年还要用他的钱。他发现钱能操纵我,然后屡试不爽。他停掉我的生活费,我就只能像提线木偶一样按照他的安排来,尽管他的想法很多时候只是一拍脑瓜故意和我的想法反着来,而且我可以和他讲清楚利弊,我这样的人生选择是更好的。但是他是父亲,他要有尊严,他说东我就不能西,虽然他在同事面前随和唯唯诺诺当老好人。

我只能现在先用他的钱读书,以后有了赚钱的能力,我会逃离这个我住了十九年的城市,自己生活,租或者买个正好我一个人住的小家。养个小宠物,感受一下爱和被爱的感觉。做自己想做的决定,不用看别人脸色,想开电视,开最亮的灯,吃零食,开空调,衣服随便放在沙发上,都随便。体验一下想回家是个什么样的感觉。(就是下班的时候归心似箭,不像我上学的时候每天放学回家的时刻心情都是灰暗的)

我愿意把我出生相关的他所花的每一分钱还给他三倍,只求他不要打压我辱骂我,想各种幺蛾子来控制毁灭我的生活,以便让他在这个房子里像我婴儿时一样当一家之主。

我感觉可能我经济自由之后就真的可以摆脱控制了吧。我现在的每一分钱我花着都不舒服,感觉是一种原罪一样,是在为过分的控制提供把柄。或许经济独立是我逃脱我童年的最后一关。

  你发现了吗?身边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

  看似我们收养了它们,给它们提供了栖身之所和果腹的食物,但疫情期间,宠物在我们生命中的位置更进一步突显。它们就像是住家的心理治疗师,与我们建构了温暖、深刻、持久、具有治疗品质的人宠关系。专业心理咨询师和相关专家告诉你:为什么我们越来越离不开宠物?

  “这么长的一段时间里,幸好有狗狗在身边陪伴,真的也挺幸运了。”

  在上海疫情封控期间,年轻的宠物行为学家吴起身边,差不多有十来只狗狗陪伴,其中有只叫朗朗的治疗犬已经快14岁了。“它有白内障,还有糖尿病,需要每天注射胰岛素。我让它跟在身边,主要是给它养老。”吴起说,在封控期间,他和一些行业内外的朋友,还共同推动了上海小动物隔离点的建立。

  无论是养狗还是养猫,那些毛茸茸的伴侣宠物,在疫情反复的这几年,都在帮助人们应对弥漫的压力和人际隔离带来的疏离与孤独。事实上,在整个世界范围内,伴侣宠物的收养都在激增。这个数字在中国更是惊人,根据《2021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中国城镇养犬猫主达到近7000万人,中国宠物猫狗的数量则超过了1亿只,位居世界第一。在大街小巷,清晨傍晚,到处都是吸猫撸狗的铲屎官们。

  我们都需要爱的对象

  无论是一只猫还是一条狗,当我们决定让它进入家门,就意味着一种关系的建立;为此我们要做很多的事情,铲屎就是其中最日常的一项劳动。此外,还要花钱喂它习惯的猫粮狗粮,花时间陪伴它玩耍嬉闹。它生病时,更要带着去看医生。它当然没有医保,一切花销,我们都要自费。

  但是,千金难买乐意。我们欢喜做,甘愿受。“宠物不需要我们,是我们需要宠物,实际上是我们人类创造出了人宠关系。”心理咨询师宫学萍说,“是我们需要从中确认,我们是一个有爱的能力的主体。当去照顾一只猫、一条狗、一只仓鼠或一只乌龟时,只要给出这个动作,我们自身就是处在一个富足状,我们内在的匮乏感也被填补上了。

  更核心的,我们都需要一个爱的对象!显然,将一只不会人类语言、也没有那么多细腻需求的动物作为爱的投注对象,要比我们和复杂的人类建立关系,容易多了。“为什么心理学总强调最高级的关系是伴侣关系?因为那是两个平等的人之间建立的,这很考验我们爱的能力,包括爱恨整合的能力、面对差异和解决冲突,等等。而我们和一只伴侣宠物的关系,是类似于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从难度和挑战性上,又比亲子关系更低,但安全性更高。它们除了生理需要以外,社会性需要很低。”宫学萍说。

  宠物还给予我们一个很重要的满足,就是对于接触的需要。它们来到我们身边,跳上我们的膝盖,偎依在我们胸口,抚触它们丝绒般光滑的身体,听到它们发出满意的嘤嘤呜呜的声音,再接触到它们无辜纯良地凝望我们的眼神,无论我们处于何种心境,都会得到安慰,深深的孤独有了温暖的回响,焦虑也像潮汐退却下去。

  精神分析家黄恺总结了宠物的四个特点:1.它们可控,听话,省事儿;2.它们很萌,很乖巧,具有天然的亲和力;3.它们具有稳定性,与人类建立的关系十分牢固甚至终生不变,而人类善变;4.宠物需要人去照顾。黄恺解释,透过宠物的这四个特点,反过来就能看出它们能够满足我们的什么心理需要了:我们需要在关系中有掌控感;我们的心理能量即力比多需要一个客体来灌注,而宠物就是我们的过渡客体;我们需要天长地久的爱与被爱的关系;最后,可以用拉康的客体小a来理解,即宠物的形象、目光、肤色、毛发,能够让人产生欲望。

  以爱开始,也以爱结束

  Lisa在成都一家医院工作,最近她为自己的家庭领养了一只中华田园猫。这只流浪小猫已经机敏地占领了这个家的每个角落,Lisa 4岁的女儿也非常喜欢这个新的家庭成员。

  这不是Lisa第一次养猫。在她还是一个小女孩的时候,父亲就在家里养了一只叫“咪咪笠”的小母猫,它很野,父亲也散养它,给它吃生肉,似乎想让它恢复祖先狩猎的荣光。Lisa一放学就带它玩,Lisa清楚地记得,那只猫在外面交了一个小男友,但当Lisa说“我要回家了”,“咪咪笠”对小男友虽然依依不舍,还是跟着小主人回家了,这让Lisa很感动。Lisa从自己有宠物陪伴成长的经历,认识到家有宠物后,既能给宠物以生命照料,也通过帮助照顾和喂养、与宠物游戏及散步等行为,让孩子培养责任感和同理心。

  黄恺认为,一对拥有宠物的伴侣,可能会比其他没有宠物的伴侣和家庭更快乐。一只宠物就好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创造了很多互动场景和交谈主题,卸载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紧张和压力。

  宫学萍认为,通常猫狗都只有十几年的生命,孩子一般都会经历猫狗的成长、衰老和死亡。这是整个家庭从父母到孩子都需要体验和完成的,尤其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关于生命的学习。“我个人认为,一个伴侣宠物,如果没有准备养它一生,就不要养;因为抛弃这个行为,对宠物伤害很大,对做出了抛弃决定的主体的伤害也是非常大的。

  宫学萍提醒,“抛弃这个行为本身,给我们传递的,就是一个生命、一个灵魂,可以被这样处置,会被放弃;这个画面会进入你的内心,作为创伤被存储在你的身体里和潜意识中。某一天,你会恐惧于被你的亲人放弃,或者是被这个社会体系、被某个组织系统放弃,就是这个画面。但是如果你从来没有放弃过的时候,你就相信人类是具有不放弃的信念和力量的,我们是可以坚守的。

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

  宫学萍说,很多人只看到了宠物萌萌的一面,认为养一个小生命很简单,以为跟宠物共处只有快乐,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如果有一天,我们确实不能负担的时候,理应善待曾经陪伴我们的小生命,以负责的态度为它找一个好的下家,“以爱开始,也以爱结束”。

  一个人生活的话语对象

  如今,中国的宠物主人,接近一半是90后;其中很多人,就像日本著名的“150CM绘本画家”高木直子所描绘的那样:一个人生活。一个人的世界里,既有漂泊在城市的孤单,也有不放弃梦想的执着。如果有一个伴侣宠物,一个人的世界就被点亮了。

  很多自己生活的人,都会对自己的宠物说话。什么都说,包括但不限于——关于宠物本身的内容,吃的喝的与便便,还有它们令人感动或需要改正的不良行为;但更多时候,我们说的内容与宠物没什么关系,而是我们作为人类一分子的生活日常及人生处境——我们的爱恨情仇、忠诚与背叛、羡慕与嫉妒、冲动与妄想……

  宠物是我们现实生活的见证,不管是得意人生还是英雄落难,它了解甚至理解;宠物更是我们轻易不会示人的精神世界的倾听者与观察员,我们总有一些隐密的、“肮脏的”或羞耻的“下水道”里的内容要安置,要言说,而它们似乎乐意收纳,而且会像一个分析家一样保持中立,永远不向任何人吐露。

  “对于很多一个人生活的人来说,宠物会满足我们对于伙伴的需要。猫狗对于情感有比较敏锐的感应,它们甚至还会回应我们、安慰我们。”宫学萍说,“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把宠物看作现代城市生活压力的解药,它缓解了我们身处茫茫人海中却无连接和丧失连接的孤独感。”

  “在这种情境里,宠物确实有点像分析家,它成了我们的一个镜像屏幕。”黄恺说,“我们把自己的一些情感和力比多投注到我们所养的宠物身上,它就相当于我们想要的一个客体,而且还是一个足够好的客体。”

  汪星人:给予我们想要的爱与忠诚

  所有养狗的铲屎官都愿意给汪星人献上最赤诚的赞美,它们可能是这个星球上最懂得爱与忠诚并勇于献身的物种。有两部著名的电影,表现的就是汪星人的这种品德。一部是2009年的《忠犬八公的故事》,九年里,它从美帅美帅变得脏丑脏丑,还是风雨无阻地等候永远不再出现的教授,直到生命的尽头。另一部是《一条狗的回家路》,描述斗牛犬贝拉历时整整两年,穿越400英里路,终于回到主人身边的英雄旅程。

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

  完全忠诚,无条件地爱与奉献;可以把生命献给你,守护你,保护你,属于你;你有整个世界,我的整个世界只有你。这就是狗与我们人类的关系,写入了它的DNA里。“在狗身上所有打动我们的品质,包括无条件的爱与忠诚、通人性、亲密、奉献,甚至牺牲的维度,都是我们在社会层面的人际关系中需要甚至稀缺的。”黄恺说。

  在狗的品质里,还有一条,就是不管你什么样子,它永远不会嫌弃你。也许很多人都看过一张照片,一个华尔街精英男破产后成为流浪汉,穿着破衣烂衫,孤绝地席地而坐;在他的怀中,一条大狗交叠着四肢,仰面朝天地睡着,一副完全交付、生死相依、永远相随的表情,令人动容。

  “在这个层面,我们看到的,是我们可能在许多人类的关系里都无法得到的、完全的无条件的爱,即使在父母与孩子的关系里,这样品质的爱都是罕见的。这一类的故事或者情境,其实疗愈的是那个弃儿情结,即被抛弃的创伤和恐惧,因为在人际关系里总是有被迫害、孤立等不安全感的体验;就是你要我、你爱我,是因为现在我有什么,或我怎样怎样,而不是因为我是我。这几个画面里,人狗之间金子般纯度的爱与忠诚,有非常高的疗愈度。”宫学萍说。

  喵星人:做自己的生活家

  养狗的人多,还是养猫的人多?多数人可能回答,养狗的人多。这个经验并没有错,一直是养狗的人多。直到2019年,终于有了变化:中国城镇宠物狗的增长数量第一次呈下降趋势;到了2021年,宠物猫的数量终于超过了宠物狗。

  黄恺认为,这几乎是共识:养狗的人,像狗;养猫的人,像猫。或者说,我们是根据我们的无意识选择伴侣宠物的,我们养什么,就是在寻找什么、找补什么、欲望什么。

  很多人将猫视为朋友和伴侣——注意,是朋友和伴侣,而不是孩子。虽然我们提供猫粮给它,但猫傲骄的态度就像是它在供养我们。绝大多数时候,它是自我中心的,拥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享受阳光、独立、自由、界限、食物、游戏、爱情以及狩猎。对于狗子来说最突出的品质——那份无与伦比的忠诚,在猫这里似乎是不存在的,它现在还在你家里,但会永远保留离你而去的自由,这份态度,还逼着你要为它更好地工作和生活,去赚更多钱好养活它。它绝不依附于我们,它与我们是平等的。对于猫生如何度过,它有自己的思想,所以,它是一个不折不扣放浪不羁的生活家,还是一位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哲学家。

  是的,养一只猫,它会让你拥有沉思的品质,还会让你一个激灵爬起来去奋斗。听起来很像伴侣关系?黄恺说,这正是我们在猫这种精灵一样的宠物身上所要的品质。

  让公益治疗犬打开语言的封印

  不管养猫还是养狗,都对我们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法国精神病学家大卫·塞尔旺-施莱伯(Dr. David Servan-Schreiber)在《痊愈的本能》一书中,提出了七种摆脱压力、焦虑和抑郁的自然疗法,其中就包括特别的动物药方。他曾在其他同事开给病人的处方药后面,加上这样一条建议:“关于她的抑郁,最好是养一条狗。如果病人觉得应付不了,那么就养一只猫,因为不需要带它外出。如果一只猫也太烦,可以养一只鸟或一尾鱼。如果病人仍然拒绝,那么就种一盆植物。”

  这个药方真的有效!大卫还引用布法罗大学卡伦·艾伦博士的研究,证实高压力高焦虑的股票经纪人如果有一只宠物,会减少犯错,更专注,抗压力更强;而有宠物的70岁以上的独居老年女性,其血压和25岁有活跃社交生活的年轻女性水平相同。

公益治疗犬与老人在一起

  从2012年开始,中国宠物行为学家吴起,将在国外已经发展得相对成熟的动物辅助治疗引入中国。他带领经过严格训练的公益犬和招募的近万人的志愿者队伍,在中国十余个城市自闭症儿童和认知症老人群体中,推广动物辅助疗法;十年间,他们进入了近百家机构提供公益服务,其卓越努力和取得的积极成果,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关注。

  在吴起的训练中,一条普通的宠物狗狗,要通过服从性、社会化、互动、抗敏感这四大标准,才能够进入治疗服务;考试也非常严格,有的狗狗考三次才通过,就像参加高考一样。这其中的投入非常大,吴起说往往左手刚赚到钱,右手做公益就投出去了。“做公益犬辅助治疗,那个机会、那个变化,有可能是在你放弃的第二天到来,或者会在不久之后到来,这给了我一个信念,你不断地坚持,无论那一天是哪一天,只要你坚持,一定是有机会的。”当一个自闭症孩子终于能够抚摸狗狗并且给予父母一个拥抱,当一个很长时间都是木僵状态的老人,终于伸出手抚摸狗狗,开心地笑起来,跟他说话会应答,那是令所有人都激动的奇迹时刻。

  “受训过的狗狗对于人的情绪激素的分泌会更容易捕捉,它们非常能够感受人的情绪变化。另外我们还有一些更专业的设置,比如说对于认知症老人,我们会建立三大块内容:一是勾起老人美好的回忆,二是留下现在快乐的记忆,三是勾起对于未来的美好期盼。这些都是治疗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对于吴起的公益犬介入自闭症孩子和认知症老人的辅助治疗,黄恺很认可:“他们都是缺少语言交流的,这些具有治疗功能的公益犬为他们提供了一种镜像关系,当他们能够认识到镜子里面那个人是自己的时候,就是一个决定性的时刻,决定了他们是一个人,他们的语言就打开了。

  人类确实应该感恩,当人类世界病了,这些毛孩子一直陪伴在我们的生命里,并且治疗我们。

  本文原载于《时尚芭莎》7月刊

  撰文王小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师 宫学萍

  宠物行为学家、 动物辅助治疗师 吴起

  编辑:刁季涵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宠物店寄养龙猫多少钱一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