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全应科技自主研发的全应热电云现在覆盖的范围有哪些省市啊?


· 超过10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我之前有朋友就在这家公司工作。这个是上海的一家热电能源智能化的工业互联网企业,16年的时候成立的,目前在热电能源生产智能化方面的发展还是蛮不错的。他们自主研发了全应热电云,可以实现热电生产过程最优调控,帮助相关企业有效提升热电系统生产效率,简单来说就是在能源环保和节能降耗方面做得还是很出色的。据说现在全应科技的全应热电云已经在很多地方都开始投入使用了,而且在行业内的口碑也是蛮不错的。百度能查到相关资料的。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金融服务为科技创新“添柴”广州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动力十足

       前不久,广州高新区与中国工商银行广州分行签署了《高质量发展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及《金融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五年,中国工商银行广州分行将为广州高新区企业及重点建设项目提供不少于5000亿元的综合融资支持,双方将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国企赋能、绿色低碳、金融科技、民生保障等六大领域深化合作。
 近日,科技部火炬中心与中国工商银行正式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包括广州高新区在内的58家国家高新区首批实施科技金融创新服务“十百千万”专项行动,支持广州高新区等国家高新区与中国工商银行分支机构共建首批10家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中心。此次广州高新区与中国工商银行广州分行将以签署合作协议为契机,共同深入推进“十百千万”专项行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科技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
       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宇亮来到广州高新区已有2年多了。为推进纳米科技领域的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2019年9月,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和广州高新区管委会共建了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广纳院),赵宇亮担任院长。
       “广纳院专职做纳米科技的转移转化,弥补创新链4—6级这段转移转化的缺口。”赵宇亮表示。
 科技创新链上的4—6级,是基础理论研究到成果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此过程面临着从研究成果到产品、从科研团队到企业、从科学家到企业家等三个方面的重要转变。为此,我们成立了金融服务团队,帮助科学家和科研团队更有效地完成这些转变。”广纳院广纳金服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蔡晓辉介绍。目前,广纳院成立了纳米基金,聚焦纳米科技,力争成为国内纳米领域最专业的投资机构。
       “我们能够比外部产业与金融资本更早更全面地了解所孵化的项目团队,在其成长过程中持续观察、判断、评价、辅助并提供适宜的金融和产业资源支持。这样,未来它在对接产业和资本力量时就会更有信心。”蔡晓辉说。
       “研究院自己先进行内部投资,相当于完成了第一轮的筛选,可减少后续外部转化基金投资的盲目性。我们鼓励有条件的科研院所、孵化器设立投资基金。”广州火炬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
 同时,在完善科技金融环境方面,广州高新区设立国投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专精特新产业投资基金;引进总规模60亿元的中国科学院成果转化母基金。高标准设立黄埔人才引导基金,撬动约60亿元社会资本,打造覆盖人才项目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的全生命周期投资平台,提升人才创业服务。广州高新区设立区科技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按照省、市、区的顺序进行科技信贷风险补偿,累计补偿最高可达项目贷款本金的90%。区科技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入库银行15家,269家企业获得了贷款,授信总额15.03亿元,放款总额4.73亿元。
       慕恩(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慕恩生物)建有微生物组药物发掘和产业化平台,致力于在大数据挖掘的基础上通过领先的微生物分离、培养和筛选技术,发现、保存、鉴定天然的具有药物活性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目前已建立全球最大的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微生物菌种库。
       “创业公司早期面临着融资难的困境,广州高新区的政府引导基金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谈到公司发展,慕恩生物CEO蒋先芝博士如是说。在此基础上,公司发展迅速,现已完成上亿元人民币融资。
       近年来,广州高新区十分重视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优化获得信贷营商环境,以更深层次、更全方位、更高质效的综合金融服务,为区内实体经济、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以及科技企业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一方面,不断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提升能级。例如,推动中国农业银行广州开发区支行、中国建设银行广州开发区支行顺利升格为分行,有效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现代金融服务新业态。另一方面,深入开展政银企战略合作。近年来,广州高新区陆续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搭建共建共享共赢金融服务平台,针对黄埔四个“万亿”计划,相关银行业金融机构将为该区合计提供近万亿元的综合融资支持,有效优化信贷资源供给。
       此外,擦亮金融服务超市品牌,高新区已累计引进金融机构96家,发布金融产品超200种,促成融资额244亿元,初步建成民营及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及融资对接平台,创新设立首贷续贷服务中心,提高民营及中小微企业首贷、续贷可获得性,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提高。
       高新区与中国工商银行广州分行签署的协议,提出要围绕广州市“制造业立市”战略,在广州高新区建设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中心,每年新遴选100户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进行重点支持,加速科技企业成长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去年,国投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正式落户广州高新区。基金为国投集团与科技部、部分地方政府以及金融机构等联合发起设立。基金规模150亿元,由国投创业担任基金管理人,旨在深化央地合作,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服务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基金专注于硬科技投资,坚持“投早、投创新、投团队”,重点围绕先进制造、电子信息、材料能源和生物医药四个方向。“从投资角度来讲,着重看未来。近年来广州高新区发展速度快、科技创新活力足、产业规划突出、发展后劲足,适合作为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地。”国投创业相关负责人表示。
       该基金在广州高新区已投资项目5个,立项项目3个,储备项目28个,拟引入项目14个。储备项目覆盖智能制造、电子信息、5G通信、人工智能、创新药、医疗器械、新材料等多个领域。
       以国投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等一系列基金为代表,通过市场化、法治化方式支持小微创业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关键重点民营科技型企业提速发展,这将是广州高新区接下来在科技金融创新服务方面的重点举措之一。
       成为首批实施科技金融创新服务“十百千万”专项行动的单位后,广州高新区在已有基础上,制定了《科技金融创新服务“十百千万”专项行动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记者在《方案》中看到,持续完善广州高新区科技金融服务支撑体系、推出新型科技金融服务产品、创新科技金融体制机制和持续完善科技金融服务生态,将是广州高新区推进科技金融创新服务的重点任务。具体举措有:共建广州高新区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中心;增强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服务支撑能力,探索财政资金“拨改投”,加快发展产业引导基金,打造覆盖早期、初创期、成长期、重点产业、并购投资等风投业务全链条的股权投资基金体系;以及探索“投贷联动”“内外联动”等创新模式。
       广州高新区透露,力争到2025年,推出不少于10个可复制、可推广的科技金融创新型产品,新引进各类金融服务机构不少于100家,累计服务各类创新型高成长企业不少于1000家,持续优化区域金融服务生态,加速科技企业成长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助力广州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专利可以变现 知识融来资金

       以3件专利质押,拿到了1.46亿元贴息贷款。说起这件事,贵州宏臻菌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颇为激动。
       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宏臻菌业在复工复产、项目建设上都遇到资金困难。在黔西南州知识产权局的宣传、指导下,宏臻菌业以专利质押的方式向银行申请授信顺利得到了这笔贷款。
       近年来,在中国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引导下,全省金融机构大力推动“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搭建服务平台,持续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让科技创新链条与金融资本链条实现有机结合,为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全省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科研和技术服务业贷款余额合计133.29亿元。越来越多高新技术企业在“科技金融”活水浇灌下茁壮成长。
       “达沃斯11项专利估值2300万元,在建行得到了4000万元无押贷款额度!”2020年5月,贵州达沃斯公司因疫情影响,面临上游原料涨价、下游产品囤积的窘境,急需周转资金。
       “我想着用知识产权质押的方式去获取贷款。”贵州达沃斯光电有限公司董事陈卡斌用11项发明专利向中国建设银行金阳支行申请无押贷款,顺利得到了4000万元的贷款额度。
       “贵州达沃斯是我行首个‘专利客户’,也是建行第一例‘专利变现’业务。”中国建设银行金阳支行客户经理盛慧,也是该笔业务的经办人,在她看来,破解贵州精密仪器、电子信息、军工装备等行业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痛点难点,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是一条切实可行的创新之路。
       据悉,自去年5月全面推出“科技金融”到去年末,中国建设银行贵州省分行已服务高新技术企业1344户,授信764户,授信金额318亿元,累计投放贷款55亿元,贷款余额78.25亿元。
       阳春三月,威宁自治县麻乍乡小官山,遍山的农业光伏发电站的光伏板看不到头,在暖阳下熠熠生辉。2021年,中国银行贵州省分行采用“租赁+商贷”的创新组合模式,为国家电投集团贵州威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百万光伏”二期项目投放支持资金10.36亿元。这一定制化服务满足了该公司建设用融资需求。
       “我行将支持贵州新能源产业发展作为科技金融的重要发力点,关注该业态全程发展,在2020年投放5.63亿元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贵州光伏产业的支持。”中国银行贵州省分行公司业务部相关负责人说。
       在招商银行、天府银行等金融机构支持下,贵州哆啦好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数智物流平台去年10月在黔南州惠水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主研发的重要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