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济失调是肌力正常的情况下出现的运动协调障碍?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共济失调是指肌力正常的情况下运动的协调障碍,表现为肢体随意运动的幅度及协调发生紊乱,以及不能维持躯体的姿势和平衡。共济失调是一种症状,准确诊断和鉴别诊断对于神经科医生尤为重要!

共济失调 (ataxia) 是因小脑、本体感觉及前庭功能障碍所致的运动笨拙和不协调,而并非肌无力,可累及四肢、躯干及咽喉肌,引起姿势、步态和语言障碍。

根据部位及临床表现分为:感觉性共济失调、前庭性共济失调、小脑性共济失调、大脑性共济失调。笔者将具体共济失调解剖结构及临床特点总结如下 (图1) 。


图1:共济失调解剖结构及临床特点

根据病因分为:获得性共济失调、遗传性共济失调、非遗传性退行性共济失调。

获得性共济失调指有明确病因导致的共济失调,多数可以进行治疗,因此,临床需要对其进行精确地诊断与鉴别诊断。获得性共济失调主要包括以下9种病因,具体来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共济失调是指在肌力正常的情况下,人体姿势和运动发生的协调障碍。这是由于小脑、脊髓后索、前庭器官,以及大脑与上述结构联系的神经纤维受到损伤所导致,共同的临床表现是站立时不稳,运动时笨拙、不协调,严重者会出现跌倒,发生意外。不同的受损部位会出现各自不同的共济失调表现,需要神经内科医生根据病史、查体,进行评估、判断。引起共济失调的病因很多,包括中毒与药物、营养代谢、各种类型的血管病、炎症、免疫、肿瘤、外伤、遗传,以及先天性疾病等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肢体共济失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