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到茂名动车什么时候开通?

——2020年5月9日在南宁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是南宁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们见证参与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我们为新中国70年的辉煌成就喝彩,我们为不同凡响的中国力量点赞。南宁人民唱响了心向党、心向党中央,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的嘹亮赞歌。这一年,党中央赋予南宁更多新使命,我们积极承接西部陆海新通道、自由贸易试验区、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等多项国家战略,奋力书写了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的壮美华章。这一年,自治区对实施强首府战略进行全面动员部署,我们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迈出了首府高质量发展的铿锵步伐。

过去一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市委十二届七次、八次全会和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担当实干,把发展的方向、工作的重点和主观的努力有机结合起来,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全市经济平稳运行,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南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506.56亿元、同比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2%,建筑业增加值增长9.2%。财政收入突破800亿元大关,增长6.3%;非税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比全区平均占比低9.83个百分点;二产税收增收对全市税收增长贡献率达72%,其中制造业税收增长31.7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4%。

——南宁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全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9.27%。建成使用公办中小学校35所、建成幼儿园20所,新增学位6.6万个。发放城乡低保4.7亿元、特困人员救助1.6亿元。百里秀美邕江持续提升。南宁动车直通香港。地铁3号线开通运营,线网单日客运量最高达116.57万人次。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1.2%,综合指数达到2013年以来的最好水平,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17位,比上年提升3位。荣获“2019美丽山水城市”称号,成为全国唯一的三连冠城市。人民群众安全感达96.9%。

——南宁企业感受到更多的变化、简化、优化。“互联网+不动产登记”被列为国务院第六次大督查32项典型经验之一(广西仅2项),促进社会投资健康发展、企业债券发行、债券品种创新与风险防范等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智慧人社”等经验做法获国家部委肯定推广,“创新全链条审批服务开启办事创业‘一事通办’新模式”获2019年中国政府信息化管理创新奖。企业开办、登记财产、获得电力等营商环境指标进入国内一流水平。在全区率先设立政策兑现专窗,第一批60项政策兑现事项实现“一窗申办”。落地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降本减负超110亿元。在36个省会、直辖市及副省级以上城市信用监测排名为第11名。入围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实地评估56个“综合示范创建候选地区”,法治政府建设迈入全国前列。

——南宁客商享受到更多的福利、红利、赢利。出台并实施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支持政策9条、加快建设广西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南宁核心区措施28条、支持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办法等,发布城市发展机会清单。南宁口岸全年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较上年均压缩50%以上,人员自助通关率达70%。全年新签5000万元以上项目605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4个,小米集团核心供应商大会在我市成功举办。全市新增市场主体14万户,增长20.2%,存量和增量均居全区首位。

我们主要做好了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把稳增长作为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发展质量效益持续提升。

我们积极谋划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重大政策举措,出台实施意见,主动策划储备项目179个。全力打好“三个攻坚突破年”主动仗和稳增长七场攻坚硬仗,出台稳工业10条、稳投资14条、稳消费10条、稳财政9条等举措。新动能加速成长,全市新登记制造业企业1584户、增长77%,制造业净开户1035户、增长128.5%;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99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总量突破500家,成为全区首个“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8.8%。新业态加快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0%以上,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20.9%,电信业务总量增长75.7%,快递业务量增长18.8%。质量效益持续提升,618个区市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完成投资950.56亿元,民间投资增长22%,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分别增长35%、29.9%。青秀区成为全区唯一连续两年同时入选全国五个“百强区”的县区。

(二)全力以赴打好三大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的基础更加坚实。

我们始终把打好“三大攻坚战”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盯紧抓牢,不断夯实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支撑。

重大风险有效防控。在全国首创的公共资产负债管理智能云平台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稳妥推进政府隐性债务存量化解,债务风险安全可控。坚决落实“房住不炒”的要求,保持调控政策连续性稳定性,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强地方金融监管,着力压降网贷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防控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和扶贫小额信贷风险,牢牢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筹措各级财政资金33.78亿元用于扶贫。马山、上林、隆安3个贫困县实现脱贫摘帽。全市109个贫困村出列,90735名贫困群众脱贫。全市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43%。出台六条强化措施,创新开展“强基础、补短板”等专项行动,劝返建档立卡贫困户辍学子女249人,确认门诊特殊慢性病待遇资格63150人,大病救治率达99.64%,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受益104.87万人。全市厅级以上领导包抓12个县区、100个重点乡镇和56个深度贫困村,选派3656名驻村干部和43130名“一帮一联”干部入户帮扶。县区“5+2”特色产业覆盖率达90%以上,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5万元以上贫困村382个、占90.74%。获得粤桂扶贫协作财政帮扶资金1.21亿元、安排实施扶贫项目30个。中央第二巡视组反馈意见全部完成整改销号。

污染防治扎实推进。全力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狠抓扬尘污染源头管控,深化大气污染防治,实现大气六项主要污染物指标连续三年稳定达标。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100%,城市水质指数同比改善7.7%。全面推进河长制、湖长制,全力攻坚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排查出8545个雨污管网错接混接点并完成改造3721个,完成市政污水管网建设约255公里;新(改、扩)建的6个污水处理厂通水试运行,新增污水处理能力每日46万吨;扎实推进水塘江、心圩江、那平江等流域治理,38个黑臭河段中有35个初见成效,成功入围国家2019年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并获中央财政支持4亿元。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并获全国首批优秀试点城市,再获中央财政奖励1.5亿元。全力推进土壤治理,集中回收处置废弃农资包装物,南化公司地块土壤污染修复治理成为全区样板。

(三)突出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我们强化创新引领,积极培植“工业树”、打造“产业林”,不断筑牢打实高质量发展产业基础。

创新支撑产业发展。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累计入驻重点企业90家、创新团队170个,南宁·中关村科技园入驻产业项目17个。建设一批高层次研发创新平台,广西先进铝加工创新中心中标的高端高精铝材关键热处理项目获国家补助近2亿元,实现了国内重大短板装备制造的突破;南宁华数轻量化电动汽车设计院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8米全铝纯电动公交车车型获工信部公告,可投入批量生产;引进武汉大学节能环保工程研究中心等6家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和知名高校分支机构。打造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载体,新增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家、国家级孵化器1家。引育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评选出首批“邕江计划”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21支,促成欧阳平凯院士带项目落地创办企业。实施一批高层次科技创新项目,落实“千企技改”、“三百二千”科技创新工程,实施科技计划项目272项;2个专利获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其中一项实现我市国家技术发明奖“零的突破”。

工业加快转型升级。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持扩增量与优存量并进,做大做强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三大重点产业。在富士康、鸿盛达、南南铝加工三家企业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减产120多亿元的情况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额仍实现增长8%。电子信息连续两年成为全市总量最大的工业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比重达25.27%。突出产业链精准招商,全年共引进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308个、总投资525亿元,其中三大重点产业项目114个,合众、天际新能源汽车等标志性重大项目成功落户。加快重大工业项目建设,推进区市层面“双百双新”重大工业项目80个,歌尔、国人射频、瑞声二期、蓝水星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瑞声光学模组、音卓、浪潮、宝德等项目开工建设。推出“投贷补”联动新举措,破解中小企业技改融资难问题,全年技改项目达330项,超前两年项目数总和。扶持重点工业企业发展,全年6家企业产值首次突破10亿元,实现新建投产入规企业85家、数量创历史新高,广西申龙汽车公司获客车整车生产资质、填补了我市汽车整车生产资质的空白,瑞声科技、桂芯、美斯达等龙头企业产能逐步释放,对工业增长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服务业提质增效。现代金融业快速发展,全市人民币存贷款余额2.47万亿元、增长11.7%,增速在西部12个省会(首府)城市、直辖市中排第1位;全年新增信贷投放1873.2亿元、增长18.9%,新增资本市场直接融资813.27亿元、增长50.8%,政府性融资担保费率比商业担保费率低50%以上,南宁在第十一期“中国金融中心指数”发布的全国31个金融中心综合竞争力排名提升6个名次。南宁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物流枢纽,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一期新中智慧园试运营,树立了智慧物流的标杆;中越跨境集装箱班列(南宁—河内)开行111列,南宁—胡志明市全货机航线开通。中国(南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吸引了50家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入驻,全年进出口业务量超3500万单、名列第三批综试区前茅。全市公路、水上客货运周转量分别增长6.6%、16.2%,新增3A级以上物流企业8家、总数达33家。万有(南宁)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成功落户,邕宁区获评广西特色旅游名县,青秀山成为国庆旅游热门景区,全市新增、升级4A级景区6家、3A级景区7家,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旅游总消费分别增长16.11%、24.34%。

现代特色农业加快发展。香蕉、茉莉花、火龙果、甜玉米等产业规模持续位居全国第一。武鸣区成为全国最大沃柑种植区,中国首趟果蔬高铁专列“鸣鸣果园·沃柑号”冠名“南宁东—北京西”动车组。分别新增国家级、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家、5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超120家。“邕”系品牌进一步打响,“三品一标”产品累计达182个,新增“马山黑山羊”、“武鸣沃柑”两个地理标志商标。横县茉莉花复合栽培系统入选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新增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9个、自治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横县现代农业产业园获认定为第二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狠抓“菜篮子”、“米袋子”产品保障供给,投入各级财政资金1.4亿元支持非洲猪瘟防控和生猪稳产保供,家禽、肉牛羊等替代品生产增势迅猛,实现了保供稳价工作目标。

(四)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动力活力持续增强。

我们围绕释放市场主体活力破除藩篱,聚焦畅通“南宁渠道”扩大开放,在增强改革成效和扩大开放优势上迈出重要步伐。

重点改革扎实推进。市级明确的110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承担的29项国家级、自治区级改革试点扎实推进。基本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1476个六类依申请+公共服务事项办理实现“最多跑一次”,48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承诺审批,推行125个“一件事”套餐服务,推行“同城通办”试点。积极参与电力体制改革,全年直接交易电量62.7亿千瓦时,为企业减少用电成本5.2亿元。建成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项目报建审批控制在95个工作日内。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将差异化补贴政策向条件艰苦的边远乡镇及工作人员倾斜。全面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积极探索农村“三变”改革。土地流转面积累计超180万亩。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加快。扎实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完成南宁威宁集团重组大地飞歌集团,完成广西赖氨酸厂分流安置并依法进入破产程序。积极稳妥引入非公资本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

开放平台作用有效发挥。圆满服务第16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新增企业超过1800家,其中3家世界500强公司新注册成立7家企业。建成南宁国际铁路港一期等西部陆海新通道关键性项目。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累计建成项目32个,中国—东盟北斗中心揭牌运营,华为、浪潮、阿里等互联网龙头企业入驻。中国—东盟金融城新增持牌金融机构和重点金融企业39家、总数达60家,金融业务创新50多项,中银香港东南亚业务营运中心、太平保险东盟保险服务中心、交通银行金融创新联合实验室开业运营。南宁综合保税区实现进出口总额245.36亿元、增长54%。与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新签5000万元以上项目64个。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实现747.79亿元,其中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占全区比重达63.5%,与东盟的进出口总额增长23.7%,与127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增长11.1%。全市实际到位资金1026亿元、增长7.97%,全年商务口径实际利用外资3.1亿美元、增长120.4%。

立体交通高效便捷。公路扩面增效,建成贵港至隆安高速公路,绕城高速西段路面改造、那容至南宁东收费站段改扩建工程建成通车,六景至宾阳、吴圩至隆安、沙井至吴圩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水路船闸扩能,西津二线船闸工程加快推进,亭子码头一期工程竣工。铁路增线扩运,南宁至玉林城际铁路开工建设,贵阳至南宁高铁、南宁至崇左城际铁路推进顺利。航空提质扩容,开工建设南宁国际空港综合交通枢纽工程(GTC);培育以东盟为主的国际(地区)航线27条,南宁机场旅客年吞吐量达1576.25万人次;南宁空港口岸出入境158万人次、增长29.5%。

开放交流不断扩大。成功举办了第七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2019亚信金融峰会等高级别国际论坛。“中国杯”足球赛、苏迪曼杯羽毛球锦标赛、“环广西”自行车赛等重大国际赛事取得圆满成功。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圆满闭幕。成功举办第二届南宁市海(境)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2019年中国—东盟新型智慧城市协同创新大赛。“春天的旋律·2019”跨国春晚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获第九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南宁渠道丝路交响”跨国采访行动走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友好城市总数达24个,在五个自治区首府城市中排名首位。

(五)坚持治水建城为民,生态宜居优势进一步凸显。

我们坚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突出城市建设的“形、实、魂”,绿城品质不断提升。

五象新区有新发展。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01.03亿元,增长19.28%。中国—东盟金融城规划建设的117栋单体建筑封顶率84.61%,投入使用率48.71%,一站式服务大厅建成使用,高层次金融人才公寓项目完成验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区域性离岸金融中心等建设取得新突破。数字经济要素加快聚集,入驻广投数字经济示范基地企业38家,入驻中国—东盟新型智慧城市协同创新中心企业和机构23家,中国—东盟检验检测认证高技术服务集聚区6个东盟中心建成启用。率先试行“带方案出让”模式,实现产业项目“拿地即发证”。新区第四实验小学、蟠龙西邻里中心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建成使用。五象新区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城市建设有新成效。第三次国土调查现阶段成果通过国家级内业核查。启动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加强城市配电网建设和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建成电动汽车充电站(点)422座、充电桩3334个。经开区获认定为国家级绿色园区,实现我市国家级绿色园区“零的突破”;明阳糖厂、巨星医疗获认定为国家级绿色工厂。建成邕江上游引水一期工程。地下综合管廊建成管廊主体66.2公里、运营管理50.3公里、入廊管线127.18公里。5县均通天然气。建设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城市,推动5G网络商用和产业发展。出台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政策规定,更加方便居民生活。

治理能力有新突破。深入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年”活动。荣获国家卫生城市“三连冠”。完成高铁沿线安全隐患问题整改664处。全面提升邕江沿岸公园管理水平。积极解决“垃圾围城”问题,实施集团化运作,集“收、转、运和处置”的垃圾处理改革迈出新步伐,兴宁区二塘建筑垃圾破碎循环利用试验基地正式运营,双定循环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生活垃圾分类覆盖居民99.61万户。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加快,在2019年中欧绿色智慧城市和企业优秀案例评选中获评荣誉城市。“爱南宁APP”应用汇聚全市47个部门信息服务资源,上线应用超100项,成为全国领先的城市级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一码通城”。

(六)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我们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全市民生支出624.39亿元,增长15.63%。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化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和集团化办学,1302所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纳入学区制管理。我市提前一年通过验收,成为全区首个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设区市。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建设。南职院成为全区唯一入选国家“双高计划”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南宁教育园区初步成形,累计开工建设13所院校,3所学校招生办学。筹建哈罗礼德学校等高端教育品牌学校。健康南宁加快建设。在5县和武鸣区、邕宁区加快医共体建设,并以上林县为试点推进医共体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成立市第一、第二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建成使用市第三、第九人民医院及市妇幼保健院门诊综合楼。建成智慧健康信息化工程。上林县获“世界长寿乡”称号。大明山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全市举办县级以上体育赛事活动500多场。马山县获评“全国攀岩进校园推广示范县”。文化事业提档升级。圆满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群众文化活动。乡村社区业余文艺队演出6300场、惠及群众305万人次。举办纪念南宁昆仑关大捷80周年活动。隆安县旧石器时代“娅怀洞遗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舞剧《刘三姐》荣获广西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成功举办第七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百里秀美邕江”美术书法精品展、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展和“一带一路”艺术行——俄罗斯油画名家南宁邀请展。社会保障不断完善。城镇新增就业7.5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71%。全市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参保总人次达1287.27万。市第二社会福利院一期试运营,建成公办示范性养老福利机构5家,新增备案养老机构30家、备案床位4052张,开展50个“长者饭堂”试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考评在全国排第3名。筹集各类公租房房源5233套,新增分配政府投资公租房2041套,分别完成危旧房改造、棚户区改造国家新开工任务2695套、7051套。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安置、优抚褒扬等工作,实现自治区双拥模范城“九连冠”。全民国防教育深入开展,兵员征集工作“五率”考评全区第一,民兵工作接受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检查考评,成绩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市本级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社会治理水平持续提升。深入实施“六大警务”,全力打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九大攻坚战,严厉打击黄赌毒、电信网络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市公安局中山派出所获命名为全国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在全区成立第一所励志专门学校,有效推进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教育矫正和转化工作。强化应急管理改革,防灾减灾救灾成效显著,安全生产事故有效控制。搭建“老友议事会”协商平台,推广“逢四说事”协商机制,开展城乡社区“三社联动”服务模式,全市新登记成立社会组织270家。被评为全国“深入推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试点城市”。

与此同时,我们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切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解放思想大讨论,专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抓好巡视、巡察发现问题整改。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优化市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现代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快形成,荣获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城市。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4件,出台政府规章5件。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均已办结,办理满意和基本满意率分别为100%、99.73%。加强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建设,新一届决策咨询队伍人数是上届的1.27倍。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全市共压减一般性支出5.57亿元,压减率超6%。全市举办新闻发布活动60多场,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深入开展“基层减负年”活动,严格减文控会,规范督查考核。强化政府执行力建设,动员全市上下锐意进取、实干苦干,涌现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周生凤、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韦勇薛等一批先进个人、先进集体。

此外,宗教、保密、档案、审计、统计、林业、人防、粮食和储备、机关事务管理、公共资源交易、地方志、供销、海关、海事、出入境边防检查、侨务、台湾事务、贸促、税务、气象、调查、水文、文史、哲学和社会科学等工作扎实推进,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慈善、红十字等事业健康发展。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克难攻坚、拼搏赶超的结果,凝聚了方方面面的智慧和汗水。迈入新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和经济社会健康运行带来了严重冲击,全市上下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防控总要求,党员冲锋在前,干部闻令而动,医者无畏逆行,市民守望相助,筑就了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铜墙铁壁,奏响了和衷共济护佑生命的时代强音。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我们在全区率先出台支持中小企业保经营稳发展16条措施,在全国率先落地疫情期间援企稳岗返还政策,分区分级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驻邕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以及所有参与、关心和支持南宁发展的各界人士,特别是在打好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付出艰苦努力的广大干部群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受疫情冲击,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工业短板依然突出,三产增速放缓,项目投资支撑不足,乡村振兴任务艰巨,一些民生诉求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的合力还不够强大,等等。为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接续奋斗、克难攻坚,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破解难题,以抓铁有痕的韧劲狠抓落实,努力在应对困难和挑战中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二、2020年总体要求

各位代表!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起步之年。实施强首府战略,是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体现了对南宁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南宁发展的殷切期望。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对南宁而言,是一种政治责任、历史责任、时代责任。南宁的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关口。

——我们要紧紧围绕把南宁建设成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大都市的战略定位,持续畅通“南宁渠道”,不断深化交流合作,引领构建中国面向东盟的高水平开放合作新格局。

——我们要紧紧围绕把南宁建设成为“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枢纽城市的战略定位,充分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和国家物流枢纽作用,提升交通、信息、资金、物流、人文互联互通水平,打造西部地区连接“一带”和“一路”的重要枢纽。

——我们要紧紧围绕把南宁建设成为北部湾城市群与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核心城市的战略定位,强化北部湾城市群核心城市作用,主动对接大湾区先进生产力,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引领带动北部湾城市群与大湾区融合发展。

——我们要紧紧围绕把南宁建设成为具有浓郁壮乡特色和亚热带风情的生态宜居城市的战略定位,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和治理水平,打造成为壮乡魅力彰显、多元文化共生、亚热带风貌突出的生态宜居城市典范。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按照“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的总目标总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担当实干”工作方针,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紧盯市委十二届八次、九次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完善功能提升品质,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奋力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今年全市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区增速0.5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8.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7%左右,完成自治区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任务。

提出以上目标,既综合考虑疫情的影响、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和环境的变化,又注意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相衔接,既充分考虑了我市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的目标要求,又充分考虑了产业项目的现实支撑,符合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实现上述目标,南宁有基础、有条件,也有压力和挑战,需要我们锐意进取,奋力拼搏,久久为功。这是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时代,更是迈向伟大复兴的时代,我们坚信,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只要全市上下一心、担当实干,就一定能爬坡过坎、战胜困难,拼出攻无不克、拼出锐不可当、拼出南宁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三、2020年重点任务

平凡孕育伟力,奋斗见证辉煌。2020年,改革发展的任务更加繁重艰巨。我们将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贯彻落实市委提出的“五个始终”工作经验,更加注重打基础、利长远,更加注重抓具体、管过程,更加注重提质量、优效率,更加注重集要素、聚合力,更加注重强担当、重实干,突出强经济强产业,按照“六强”的要求,推进“强二扬三优一”,组织开展“产业发展攻坚年”行动,全力推动强首府战略开好局、起好步,科学规划“十四五”,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今年,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聚焦“双胜利”,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巩固疫情防控向好态势,加快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

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有针对性地加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举措。强化境外入境人员闭环管控,严防出现境外输入关联本地病例。织牢织密防控措施,全面推广使用健康码,实行“测体温、亮码、扫码”出行;实施网格化管理,筑牢社区、村第一道防线;加强无症状感染者精准防控,做好治愈出院者健康跟踪管理。强化物资保障,从实从细抓好开学复课等各方面的防控举措。

落实落细复工复产举措。着力推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促进重点企业满产达产。支持企业保经营稳发展,从助企稳岗、降本减负、融资支持、审批服务等四个方面发力,着力为中小企业减税降费。全力做好要素保障,坚持“政策找人、补助找企业”,推动各类惠企政策落地落实、终端见效。突出项目投资拉动,主动承接中央和自治区稳投资项目,谋划包装、推出一批“新基建”项目,加快交通网、能源网、信息网、物流网、地下管网“五网”项目实施;按照“四定”要求,健全重大项目推进协调机构和协调机制,推动资金、土地、基础配套、人才跟着项目走,加快开工、续建、竣工投产一批重大项目。

着力扩内需促消费。加快发展新零售业态,引导购物中心、大型百货向智能化、多样化商业服务综合体转变,力争首创奥特莱斯等项目投入运营。推动核心商圈设施提升改造和功能错位发展,积极创建国家级步行街升级改造试点,加快建设五象新商圈。引导传统市场向城市配送方向发展,打造工业品下乡、农产品上行供应链。促进汽车消费升级,开展家电以旧换新活动。鼓励发展夜间经济,依托中山路美食街、邕江夜游、“老南宁·三街两巷”开展“品美食、赏文创、看大戏、游绿城、欢乐购”系列文旅活动,打造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和特色夜间消费购物街区。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

加快补齐公共卫生短板。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保障体制机制,加大传染病防治法治保障力度。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按照“平战结合”原则,推进传染病医院(院区、楼)项目和各级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规范化建设;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需求,全面落实县区级以上疾控机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加快建设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公共卫生人才培训基地等公共卫生项目,分片区建设急救医疗分中心。

(二)聚焦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以精准脱贫攻坚为重中之重,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增强县(区)域经济实力,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按照“跟上、盯住、办好”的要求,啃下“硬骨头”、完成“硬任务”,坚决高质量完成剩下的6799户18803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个贫困村脱贫摘帽任务。持续推进“四大战役”,打好“五场硬仗”,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在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电商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等重点工作上持续发力。深化与茂名市的扶贫协作。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紧盯“脱贫监测户、边缘户”,强化兜底保障和综合性保障措施,建立健全防止返贫预警机制,做好与乡村振兴的接续工作。持续强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加大对各级扶贫干部的关心关怀。

全力以赴抓好农业现代化。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和农民持续增收。下大力气抓好粮食生产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活动创建,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抓好重要“菜篮子”产品保供稳价。做强做优特色农业,实施优质农产品全产业链打造行动,推动南宁火龙果、武鸣沃柑、横县甜玉米、宾阳古辣香米等升级为国家级区域公用品牌,有效期内绿色食品、有机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达90个以上。持续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增点扩面提质,加快“三区三园一体”建设,力争每个县区新增创建自治区级核心示范区1个以上,全面完成县、乡、村级示范区(园、点)建设任务,持续打造田园综合体四级梯队建设的“南宁样板”。建成15个县级以上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加快完成30个休闲农业示范区建设,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8家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200家、家庭农场50家以上。狠抓农业生产保障供给,加强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加强对柑橘黄龙病、香蕉枯萎病、草地贪夜蛾等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抓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推动生猪屠宰标准化创建,年底前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常年的水平。

推进县(区)域经济特色引领、差异发展。提高重点开发区工业化水平,加快江南工业园、六景工业园、黎塘工业园等重点产业园转型升级,打造邕宁蒲庙—青秀伶俐—横县六景—宾阳黎塘先进制造业产业带,横县、邕宁、宾阳二产比重不断提高。农产品主产区提质增效,宾阳、隆安、武鸣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2∶1以上。重点生态功能区特色旅游逐步成为富民产业,上林、马山培育形成1个以上有特色有市场的主题旅游主打产品,旅游总消费保持两位数增长。兴宁、江南、青秀、西乡塘、良庆产城融合加速,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成为支柱产业。

持续夯实乡村发展基础。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支持自治区改革集成第一批试点单位青秀区、横县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改革集成试点工作。全面铺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持续推动兴宁、西乡塘、武鸣等全国第四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县(区)推进试点。建设4个县级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推动全市行政村“三变”改革试点达30%以上,每个行政村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达5万元以上。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后续工作。持续开展“美丽南宁·幸福乡村”活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抓好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重点任务落实。完成五化灌区“十四五”续建与现代化改造工程的前期工作。打通出行“最后一公里”,年底前实现全部建制村通客车。推进基本整治型、设施完善型、精品示范型村庄建设,让全市农村环境更秀美、生活更甜美、乡村更和美。

(三)聚焦“强工业”,加快建设区域性高技术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做好产业发展、园区建设、企业培育三篇文章,抓好产业、项目、投资三项工作,大力开展“制造业发展攻坚突破年”活动,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突出主导产业引领。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力争三大重点产业产值占比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深入实施“双百双新”工程,着力推进68个投资额合计超千亿元的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合众、天际新能源汽车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建设。继续实施“千企技改”工程和“投贷补”联动,实施企业技改项目300项以上。建立强工业重大项目库,谋划一批全局性、战略性的重特大项目,形成有梯队、有支撑的滚动项目库。电子信息产业着力构建网络通讯、智能终端、新型显示、集成电路四大产业链,重点发展高端服务器、智能终端设备等产品,加快补齐PCB板、光学元器件等关键环节,推进瑞声光学模组、音卓、浪潮、宝德等项目尽快投产。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大力引进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装备及工程机械(物料处理)、智能装备、智能运维、无人机等重点高端产业链。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发展现代中药、保健食品和医疗器械,大力引进领先技术医药制造企业,加快推进一力集团南宁药品生产基地等项目建设。全面实施铝、食品、化工、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二次创业”,加快推进海天调味品生产基地等项目开工建设。

增强工业园区支撑。推动工业园区聚焦主业抓发展,高新区、经开区、东盟经开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分别增长25%、29%、32%以上。拓展工业发展空间,推动南宁现代工业园、青秀伶俐工业园、吴圩空港经济区、六景工业园、黎塘工业园全年分别储备5000亩以上工业用地。在全市推广产业用地“带方案出让”模式。推动县(区)域工业园区特色化发展。推动共建“飞地园区”。推进市属国有平台公司与县区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年底前完成全市现有低效用地的盘活处置。

积极培育强优企业。在政策上、资源上突出扶优扶强导向,支持一批品牌影响较大、有市场竞争优势的本土企业做大做强,重点培育富士康、瑞声科技向千亿级企业迈进,申龙、合众、天际、博世科向百亿级企业迈进。推进中小微企业成长,年内新建投产入规企业90家。

(四)聚焦“强创新”,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推动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全年新增国家级创新创业平台3个,引育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团队20个。

推动改革促创新。完善科技创新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保障机制,健全企业研发费用奖励补助制度,探索建立以重大科技计划和普惠性研发费用补贴为主的财政科技经费制度,开展科技成果权属改革等试点改革。深入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坚持以改革育产业,推广厂—网—河(湖)一体化建设运营维护管理新模式,在环卫、市政基础设施等领域推行“事权下放、管养分离、事企分开”改革,实施专业公司市场化运维管理,培育全市集中建设运营维护的市政产业体系。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大行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国资国企等重点领域改革,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南宁威宁集团改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落地落实。建好平台促创新。大力推进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和南宁·中关村科技园建设。全年引进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5家。引进高校、科研院所在南宁建立分支机构,加快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产教融合基地建设。深化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华中科技大学等院校的合作。支持企业建设和提升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重大科技计划项目1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90项。

培育主体促创新。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现代金融、智慧物流、数字经济、文化传媒以及新兴制造等产业领域。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通过企业研发投入奖补、科技创新券、科技保险、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励等措施,加大对“瞪羚企业”和培育入库企业的支持,培育“瞪羚”入库企业10家,年内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1100家。完善科技企业孵化体系,探索在发达地区设立“飞地孵化器”。推动“1+6”人才政策、强首府人才新政18条等政策落地见效,加大对本地存量人才的培育。

加快发展新经济新业态。积极构建多元应用场景,推进新兴产业“无中生有”,加快培育“蛙跳”产业,把南宁建设成为区域性新经济发展策源地。依托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发展数字经济,加快中国—东盟信息港小镇等项目建设,运营好中国—东盟新型智慧城市协同创新中心,提升华为软件开发云服务效能。培育发展平台经济,探索“市场+平台+服务”模式,鼓励南宁农产品交易中心等商品市场搭建平台与中小商户共享,推动传统交易场景的数字化重构;鼓励发展面向东盟为主的网络直播经济,推动南宁产品“卖全球”、南宁市场“买全球”,促进形成商贸、跨境电子商务、文创、影视等多业态融合发展产业链。加快发展总部经济,吸引知名企业来邕设立综合型总部和职能型总部,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建设总部楼宇,推动京东、苏宁易购等一批区域总部企业发展壮大。大力发展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共享经济、楼宇经济等。

(五)聚焦“强金融”,加快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核心区。

坚持把金融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金融要素集聚和金融开放创新,力争金融业增加值达580亿元。

高质量建设中国—东盟金融城。大力引进一批金融机构总部、中外资金融分支机构、金融配套服务机构,加快推动浙商银行、富邦华一银行、财达证券等在邕设立分支机构。加快金融租赁、消费金融、财富管理、金融科技、供应链金融等新业态发展。全年新增入驻金融机构(企业)40家。

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深化以人民币面向东盟跨区域使用为重点的金融改革,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深化跨境人民币试点业务,推动跨境人民币双向融资,推动中国银行广西区分行升级打造中国—东盟现钞调运中心,加快区域性离岸金融中心、货币交易清算中心、跨境投融资服务中心建设。加快创建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支持金融创新联合实验室开展创新政策研究。积极筹建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学院,加快金融后台服务、财富管理服务、金融信息服务和金融交流培训基地建设。强化金融市场开放合作,有序推动中国—东盟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黄金产业交易市场、区域股权投资市场、区域产权交易市场和资本培育服务市场体系建设。

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加强财政政策、产业政策与金融政策联动,引导金融机构全力服务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更多企业上市(挂牌)融资;推动债券融资,重点推动市属国有企业实现境内外发债。提升南宁金融集团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发挥产业发展基金、天使投资基金等政府引导基金放大效应,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参与或发起设立各类基金。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持续推进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运营好广西(南宁)民营小微企业首贷续贷中心,加大对涉农和民营、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强化地方金融监管和属地风险处置,持续打击非法集资,加大互联网金融、各类交易场所、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防范化解,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重大风险。

(六)聚焦“强枢纽”,大力建设国家物流枢纽。

加快建设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完善以南宁为中心、呈放射状的陆海空水一体化的交通网络。

加快对外通道建设。开工建设平果至南宁、南宁经横县至玉林、吴圩经上思至防城港、南宁至湛江、上林至横县等高速公路项目,年内新开工高速公路450公里以上。加快柳南第二高速、隆安至硕龙等高速公路,新江至扶绥、南宁至宾阳(黎塘)等一级公路建设。加快推进贵阳至南宁、南宁至崇左、南宁至玉林等铁路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南宁北站,改造南宁站,建设第二动车所,推进五象站前期工作。加快推进西津二线船闸工程建设,配合开展平陆运河前期工作,提升西江南宁段航运能力。持续推动南宁机场军民航分离,推进南宁机场改扩建,续建南宁国际空港综合交通枢纽。

加快物流枢纽建设。围绕“水铁公机”,规划布局建设物流园区、快递园区、高铁物流园区,积极构建物流枢纽集疏运体系。大力推进智慧物流,提升南宁现代化建材加工及物流中心等物流平台,推进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项目一期正式运营,二期加快建设,三期尽快启动。加快推进南宁国际铁路港、南宁农产品物流中心二期、玉洞铁路货运中心及连接线建设,促进南向运输跨境货物在南宁集散,推动南宁南站建成西南地区货物出海重要铁路货运编组站。引导开行新的南宁连接中南半岛国家的跨境公路运输线路,加密面向东盟的全货机国际货运航线。推动在南宁国际铁路港建设海关监管作业场所。

培育壮大枢纽经济。优化物流园区功能布局,培育壮大物流市场主体,推动顺丰等企业区域总部和德国敦豪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地,培育一批跨境运输龙头企业。推动先进制造、跨境电子商务等与物流关联性强的产业在物流枢纽周边聚集,加快相关产业在枢纽周边布局。

(七)聚焦“强开放”,进一步畅通“南宁渠道”。

推进开放再扩大,在全区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厚植开放发展新优势。围绕把南宁加快打造成为中国企业走向东盟市场和东盟企业进入中国大陆的产业投资聚集地、贸易往来结算地、科技创新支撑地、生活服务保障地,加快打造东博会升级版,推动东博会服务区域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延伸。推动会展业提升水平、扩大规模。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积极推进CEPA示范城市建设,加强邕港、邕澳合作,加快建设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和科技成果产业转化的示范区。

培育开放型经济新动能。推动设立开放型企业资金池,推进设立广西“新外贸”孵化基地。以中国(南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为载体,全市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3亿元以上。依托南宁综合保税区发展加工贸易产业,推动蓝水星等项目达产,全年新增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100亿元以上。实施进口贸易促进计划,完善保税仓储、贸易物流等专业化服务。建设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全市服务外包执行额增长10%以上。聚焦重点产业集群补链强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按照产业链全景图精准招商,着力推进“三企入桂”和“浙商广西行”等,力争全年实际到位资金1130亿元,商务口径实际利用外资4亿美元。新签5000万元以上项目500个,其中工业项目250个。2020年、2019年、2018年签约项目开工率分别达20%、50%、80%。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培育“走出去”行业优势,推动面向东盟的北斗导航应用示范合作。

拓展对外交流合作。着力打造中国—东盟人文交流门户。实施中国—东盟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行动计划,加强与东盟国家在中药材种植、研发等方面的健康医疗合作。支持院校与东盟国家院校联合办学,促进教育科技交流。积极开发具有东盟特色的跨境旅游产品,办好系列文化对外交流活动。

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大力发展首店经济,鼓励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在邕设立全国性、区域性品牌首店、旗舰店和体验店。规划建设服务东盟消费者的一站式购物中心、免税店,推进商旅文融合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国际范、民族风、多业态融合发展的消费场景,培育国际化综合型消费商圈。

(八)聚焦“强治理”,全力推进南宁治理现代化。

突出城市建设的“形、实、魂”,坚持治水、建城、为民,努力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走在前作表率。

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深入推进法治南宁、平安南宁建设,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严厉打击黄赌毒、传销、电信网络诈骗等突出违法犯罪活动,打造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标准化城市。着力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试点,深入推进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发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综治网格化管理体系,深化城乡(社区)治理,加强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探索创新对特殊群体的服务管理,加快推进南宁市励志专门学校二期工程建设。推动接访下访工作常态化,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搭建南宁市农产品集采集配信息化平台,提升“明厨亮灶+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水平。深化事故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和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完善市政道路消防栓建设,整治阻碍消防通道等违法行为。持续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强化政府债务风险防控,深化拓展公共资产负债管理智能云平台应用,切实管控好政府和国有企业债务规模。坚持“房住不炒”,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推进公租房建设和政策性租赁住房试点工作。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争创全国第三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落实新土地管理法。加快编制我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基本完成国土空间信息平台建设,积极推进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确定全域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治理总体格局。大力推进武鸣城区、吴圩空港新城、六景产业新城以及那马、伊岭等特色近郊城镇组团建设。加快轨道交通第三轮建设规划编报,力争年内开工市郊铁路南宁机场线,加快武鸣线前期工作。推进站城一体化(TOD)和第一批轨道小镇规划建设。开通运营轨道交通4号线、2号线东延线,加快建设5号线。开展BRT3号线前期工作。有序落实“窄马路、密路网”、“街区制”指导方针,优化主干路网布局和城市微循环。加快建设邕江上游引水二期、陈村水厂三期工程,推进石埠水厂和市第二水源建设前期工作,加强市县供水配套管网建设。实施城市电网建设三年大会战,推动城市电网智能化升级。推进城市天然气管网建设,城市天然气普及率提升至60%。积极搭建“住建云”,推动全市地上地下资产数字化、一体化管理。持续推进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加快市政管线入廊。有序开展城市更新,坚持街区(片区)整体改造原则,重点改造南宁站、中尧路、五一中路等片区。加大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等工作力度,全面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深入推进邕江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建设世界级城市滨水空间。争创“国际花园城市”。整合青秀山、园博园、五象岭资源,全面启动南宁植物园建设。扎实开展“城市治理提升年”活动,巩固深化“美丽南宁·整洁畅通有序大行动”成果,加强对城市管理的精准调度。推进人行道净化、道路降尘“本色行动”。开展城市道路、井盖、建成区户外广告专项整治。强化道路桥梁安全运维管理。攻坚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建成区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确保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5%以上。继续推进“互联网+建筑垃圾治理”。以政务数据资源“聚通用”为抓手,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快实现核心区域5G网络连续覆盖,持续拓展“爱南宁APP”惠民应用,推动南宁与区内其他地级市便民应用互联互通,实现“一码八桂”。

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更大力度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区域联防联控联治,强化城市扬尘、机动车尾气、秸秆(垃圾)焚烧等污染源头治理,确保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2%以上,持续提升“南宁蓝”品质。强化饮用水水源地监管保护,深化水环境综合整治,推进邕江航运船舶排放污染治理;持续强化雨污管网错接混接点改造,填补污水管网空白区,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60%。深化朝阳溪等流域综合治理,全面消除建成区黑臭水体并推进治理常态化、长效化;对武鸣河等流域地表水“提质进位”整治,全面完成国务院“水十条”治理目标。加强土壤污染综合防治,有效管控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等土壤环境风险。强化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推进左右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等项目建设。持续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和自治区生态环保督察等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全面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建立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

(九)聚焦五象新区高质量发展,打造强首府重要引擎。

抢抓六大国家级开放平台落户机遇,完善新区规划建设之“形”,健全产业发展之“实”,铸牢精神文化之“魂”,在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中走在前作表率。

高标准建设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促进投资和贸易便利化,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高水平对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国际经贸规则,提高南宁片区开放水平。以产业发展为导向,完善支持政策体系,全力推进片区现代金融、智慧物流、数字经济、文化传媒、新兴制造产业发展,全年新增企业5000家以上。

提速产业集聚发展。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拓展新区发展空间,重点保障产业项目用地需求。统筹南宁现代工业园、良庆经开区、邕宁新兴产业园等产业园协同发展。锁定新区年度15%以上的投资增速,加快浪潮集团东盟运营总部、中国电信东盟国际信息园等项目建设,中国—东盟金融城在建楼宇累计竣工投入使用70栋以上。支持广投数字经济示范基地、中国—东盟地理信息与卫星应用示范产业园等项目提质升级,快速聚集一大批数字经济企业、项目,形成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园。

打造高品质宜居新区。压缩项目开工报建时限,力推“带方案出让”模式、实现更多“拿地即发证”,创新开展产业用地“拿地即开工”模式。完善配套设施,加快推进振良大道等在建道路和哈罗礼德学校等一批项目建设。实施新区园林绿化提质工程,建设绿色生态廊道,塑造重点区域“国际范”。

(十)聚焦服务业提质增效,全力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

加快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升级,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比重。

促进服务业集聚发展。支持信息服务、现代物流、文化创意、健康养老等重点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建设运营好中国—东盟检验检测认证高技术服务集聚区、中盟科技园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集聚区等,加快建设安吉华尔街工谷、联讯U谷等一批集聚区,引进工业设计、商务服务、科技服务等一批现代服务业企业。

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围绕“医、养、管、食、游、动”大健康产业链,积极创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加快规划建设一批健康特色小镇、示范基地等,推动多业态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全国首批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建设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实施社区医养结合项目,鼓励探索公立医院运营管理公办养老机构的医养模式。打造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推动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改革,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探索推进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模式,有序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健身休闲、山地户外、民族体育等运动产业,办好南宁体育产业博览会。抓好华润悦年华、泰康医养综合社区、大明山山地户外营地等一批项目建设,提升大健康产业的融合力、集聚力、带动力。

加快发展文旅产业。推进区域性国际旅游中心城市建设,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建设环首府生态旅游圈,加快推进万有(南宁)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办好月月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持续推进园博园·百里秀美邕江、大明山、昆仑关等创建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积极创建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大力发展数字出版、动漫、文化艺术等高端创新与设计产业。

(十一)聚焦民生改善,抓好做实利民惠民便民各项工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力加快健康南宁建设。始终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深入实施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等20个专项行动。提升县域医共体建设质量,推动城市医疗集团服务半径覆盖城区街道乡村。稳步实施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强基层中医药适用技术培训和推广,提高公共卫生人员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乡村医生待遇保障水平。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应用,完善“智慧健康”信息化运行管理和考核机制。积极推进社会办医,吸引高端医疗产业机构落户。全面加强全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深化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试点市建设,建设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积极争创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继续破解“择校热”、“大班额”、普惠性学前教育供给不足等问题。推进公办中小学校建设,大力举办公办幼儿园。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推行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持续推进高中阶段教育优质普及。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优化专业结构,深化产教融合。加快建设南宁教育园区,年内新开工建设学校2所、新增招生办学学校4所。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巩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成果。打造平安智慧校园。提升继续教育、社区教育、特殊教育和智慧教育水平。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五个礼让”活动,力争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加强爱国主义和道德规范的宣传教育,开展送戏下基层、进校园,戏曲进乡村等活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积极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持续改造提升“老南宁·三街两巷”、中山路片区、蒲庙老街等历史文化街区,充分挖掘邕江两岸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大力推进壮乡歌圩文化(南宁)生态保护区和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建设,更好传承城市文脉、留住城市记忆、讲好南宁故事。

促进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全力防范化解规模性失业风险,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农民工、退役军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年内城镇新增就业6万人。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年内技能人才突破6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突破13万人。加强托底安置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推进市儿童福利院、市残疾人康复托养基地建设,提升改造市社会福利院、市福利医院等。继续调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加强工程建筑领域欠薪源头治理,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开展好符合条件退役士兵社会保险接续工作。建立健全退役军人事务组织管理、工作运行、政策制度体系。积极开展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办好为民办实事。推进自治区级和市本级为民办实事工程,更好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谋福事。

各位代表!新时代新使命对政府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全面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必须强化制度建设。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关于进一步提升政府系统执行力的若干规定,全面实行清单化管理、时限化推进、责任化落实。必须坚持依法行政。以法治政府示范创建为抓手,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快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普法依法治理和公共法律服务,做好“七五”普法全面验收,谋划好“八五”普法,建设一流法治政府。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意见,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必须厉行勤俭节约。巩固拓展减税降费成效,政府带头过“紧日子”,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一般性出国和出境考察大大压缩,把宝贵的财政资金用于经济社会发展急需领域。必须勤政廉政为民。坚持干字当头,做到定了就干、干就干成、干就干好。加强调查研究,严格规范督查、检查、考核等事项,整治过度“痕迹管理”等问题。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坚定不移纠“四风”、树新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格执行国务院“约法三章”。优化绩效考核,激励公职人员担当作为,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廉洁政府、阳光政府、法治政府。

各位代表!宏伟蓝图催人奋进,百年梦想只争朝夕。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担当实干,坚守初心使命、认真履职尽责,真抓实干、善作善成、造福于民,为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来源于广西南宁市卫健委,茂名发布、安徽省卫健

广西南宁市通报发现1例核酸检测显示阳性人员

广西南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消息,2021年5月24日,南宁市根据广州市荔湾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协查函,在对协查重点人员进行排查及核酸检测中,发现核酸检测显示阳性人员1例。

宁某某,男,34岁,现住南宁市西乡塘区金陵镇隆宁街63号。于2021年4月25日从卢旺达回国,入境广州市后在荔湾区隔离酒店集中隔离14天。5月10日解除隔离,5月11日乘坐D204动车至金陵镇家中。5月24日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到协查函后,立即组织开展核酸检测工作,5月25日5时37分核酸检测结果显示阳性。

南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高度重视,立即部署,按应急预案启动应急响应,依规迅速开展处置,第一时间将宁某某转运至定点救治医院诊治,初步判断为无症状感染者。同时,及时组织开展流调工作,对宁某某居住楼栋及相关区域进行封控,并开展精准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后续情况将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公布。

目前,“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形势仍然严峻。希望广大市民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落实各项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并尽快预约登记接种新冠病毒疫苗,降低自身感染风险,构筑全人群免疫屏障。

广东茂名新增1例无症状感染者,曾为广州确诊病例所在餐桌送餐

微信公众号“茂名发布”消息,5月25日,茂名市在对广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筛查中,发现新增1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

姚某,女,47岁,家住在电白区那霍镇马路旧屋村,为广州市荔湾区“又一间茶点轩”服务员。5月21日18时50分,广州市荔湾区发函通报茂名市,姚某曾于5月19日上午为广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郭某所在餐桌送餐,期间未佩戴口罩,判定为确诊病例郭某的密切接触者。

茂名接报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迅速核查人员在茂轨迹,于5月22日凌晨,将姚某及经核查在茂的姚某的14名密切接触者,纳入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并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5月24日对姚某进行第二次核酸检测,核酸检测初筛阳性,25日凌晨经茂名市疾控中心复核为阳性。经专家组会诊后,判定为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目前,姚某在茂名市人民医院隔离治疗,情况稳定。5月25日对14名密切接触者进行第二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进一步流调、相关人员排查管控等疫情应急处置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后续情况将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公布。

此前广州新冠确诊病例病毒属印度出现的变异株

  5月21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公布该新冠病例郭某的行程轨迹、密接情况。

  5月23日下午,广州市新增1例无症状感染者,系郭某的丈夫陆某,已于21日作为密接人员集中隔离,判定为密切接触者之后第三次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目前已转至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隔离观察。

  5月23日晚,锦龙社区疫情防控最新情况公布:初步判断荔湾区锦龙社区郭某为境外输入关联确诊新冠肺炎病例,其病毒属于在印度出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不排除是意外暴露造成偶发感染。

  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5月23日0-24时,广东全省新增3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其中广州报告1例,深圳报告2例。

  全省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3例,广州报告,分别来自法国、喀麦隆和印度尼西亚。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0例,广州报告,3例来自印度尼西亚,3例来自柬埔寨,其余4例分别来自法国、阿曼、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新增出院2例。

  5月23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截至5月23日,共排查出4名无症状感染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核酸检测和病毒基因检测结果,初步推断与国际货轮作业有关,是一起境外输入关联的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其中两人源自在英国出现的变异毒株。综合研判,出现大范围传播可能性较低,本次疫情总体可控。随着后续排查工作的深入开展,不排除再出现零星个案的可能性。

安徽省六安市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例

安徽省卫健委网站消息,2021年5月24日0-24时,安徽省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例(均在六安市,其中1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例(六安市)

5月13日至24日24时,安徽省共报告确诊病例10例,其中合肥市2例,六安市8例。尚在院治疗9例,其中合肥市2例,六安市7例。现有疑似病例1例(六安市)。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10例(均在六安市)。

截至5月24日24时,安徽省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1001例,目前在院治疗9例,累计治愈出院986例,累计报告死亡病例6人;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3例,治愈出院3例;累计报告医学观察31673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444人。

南宁铁路局旅客列车车次前世今生(含外局)之二:直快和国联运篇

年元旦,是继北京之后第二个开行国际列车的城市。乘坐这趟列车旅客

不用换乘。直接到达越南的嘉林。

改空调软卧运行。后来为方便凭祥、崇左等早上没有客车到南宁的问题,加

一趟特快列车加挂绿皮车体,

在目前的中国和谐的时代,不多见。

次,附挂在北京西到南宁的车体,每周跑二次。

车次:原来是跑湛江到武昌,车次为

月改为南宁到武昌之间运行。客流不错,是宁局开往京广方向的三大名车之

车底:1997年前是绿皮,后来更换为25G车体。

车次:该车开行历史很早,最初是南宁到衡阳的

年改为柳州到南宁到衡阳之间运行,车次为

同年七月,延伸到南昌,车次为

年采用这一车次。当时是柳州和南昌两个

月,原来是开行到福州,可是没有想到因为途径过的广梅汕地区压

票,变成太空车。后来改为到厦门运行,好景不长,

年上海世博会期间,被停运。随

年春运恢复,但运行区间改为惠州到南宁,春运结束之后,改为到广州东的夕发

朝至列车。但是平时客流不是很好

车底:开行之处是绿皮,随后换为红皮

年之前,该车是湛江到长沙的

月改为郑州到南宁之间运行,车次沿用至今。

年更换机供车体。是宁局最好的车体之一。

年开行,是为了洛湛铁路开通才开行的一趟列车,没有想到,客流不错。

车底:开行之处一直是采用绿皮车体,后来在

次到武昌而开行,客流还可以

次,开行之处采用红皮和绿皮两种混合车体运

行,为广铁集团和宁局共同担当。随后在

年改为绿皮车体。客流常年火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茂名到广西南宁的高铁是什么时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