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包子馅怎么调

这是我们的新栏目“最美自驾游”

自驾游是近年来越来越流行的旅行方式,也是一种体验的方式,去丈量我们周边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驾路线,那是属于个人的探索视角。

这一期旅行家luna,疫情期间让她发现周边泰州兴化水上油菜花的美,于是一路自驾水乡踏春,访古赏花。

每年春天,当水上的油菜花盛放,苏中里下河地区的小城兴化总能吸引大批追花的人。

这是一座文脉悠长的水乡重镇,《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诗书画三绝的“扬州八怪”领军人物郑板桥都来自兴化,从兴化走出的知名现代作家毕飞宇,也将他的故乡写进了作品里。

如今兴化更吸引人眼球的是密如蛛网的湿地水网,这片地域可谓苏中将乡村游打造得最完善和用心的地方。春日里,垛田菜花盛放、水中森林幽静、河荡芦苇摇曳……无一不满足着都市人对田园诗的想象。

△ 垛田菜花。/图虫创意

一个周末、一辆车,我们沿着路况良好的公路驶入兴化乡野,在春风和煦中尽享水上花海与森林之趣。而近年来城内老街区的古迹开发,更让我们在踏青赏花之余还有人文收获。

垛田,里下河的农耕小岛

车驶入泰州界内,窗外的溪流河道多了起来,连空气也变得湿润。从泰州往北行至兴化,道路边的田地往往被水道划分成一块块,仿佛飘在湖荡沼泽之上的一座座浮岛。这就是垛田了,里下河地区独有的地貌与土地利用方式。

里下河并不是一条河,而是指苏中以泰州兴化为中心的一片区域,西起里运河(简称里河),东至串场河(俗称下河),南至通扬运河,北到古淮河。这片江淮之间的洼地汇聚了13000多条河流、23个湖泊湖荡。

△ 里下河地区。/图虫创意

正因地势低洼、湖荡纵横,兴化历来饱受洪涝侵害。当地先民创造性地在沼泽高地之处垒土成垛,于垛田上进行农耕。每块垛田面积不大,形态各异,大小不等,田上植被茂密,四周环水,仿佛水上千岛

垛田由荒滩草地堆积而成,土质疏松、养分丰富,易浇灌、利耕作,菜蔬产量与品质都极佳。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以其景观、生物多样性、知识和文化的保护体系,已经被联合国列为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地。

船行千垛花海,水上漫游森林

兴化共有6万多亩垛田,分布在城区周围的乡村,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千垛镇千垛景区

车靠近这片规模庞大的景区,道路两旁的垛田之上遍植油菜花,既是农耕作物,也是灿烂景观。每年3月中4月中的20多天里,菜花绽放,连成一片广阔烂漫的水上花海,花水相映,美丽又独特。

△ 成片的油菜花。/作者供图

沿着步行栈道走进这片金灿灿的油菜花,水上水下皆是一片金黄耀眼,与春日暖阳融成一片。摄影师在水边驾起长枪短炮,无人机在空中盘旋,将金色花海覆盖的大地与河湖揽入镜头。

此时有小调歌声传来,转头便看见船娘划着摇橹船,荡悠悠地穿行在千百个菜花垛田之间。乘船赏花才是游览千垛的最佳方式,看船桨划破水田的金色倒影,荡漾起金光摇曳的波纹,油菜花的浅淡香气弥漫在水面,春日气息扑面而来。

同是水上田野,千垛镇旁边的李中镇却打造出了截然不同的景观。上世纪80年代起,这里的荒滩被开发成一条条垛田,田上栽种池杉水杉等适应水中生长的树种,林间树下则种植芋艿油菜等农作物,如今已经形成了一片静谧的水上森林奇景。

△ 李中镇的水上森林。/作者供图

走进森林,沿着栈道穿行于水上林间,四周高大茂密的水杉遮天蔽日,笔挺的树干扎在平静的水中,从枝叶缝隙洒落的阳光照亮水上幽绿的苔藓,春日新开的黄色、紫色的小花点缀在水畔。密林森森,不闻尘世喧嚣。

越往森林里走,树木越发密集,四周越是幽静。至林深处,游人已经稀疏,我们已经来到鸟类的秘境。李中水上森林是里下河地区规模最大的人工湿地森林生态系统,而且“林中有水、水中有鱼、林内有鸟”。

△ 静谧的森林,是许多鸟儿的栖息地。/作者供图

数万只鸟以这片森林为家园,抬头仰望,无数的白鹭、杜鹃、喜鹊等鸟类栖息在树梢。扑簌簌的展翅声与清脆的鸟鸣声不断,每当阳光稍一暗淡,我便知道有鸟儿的羽翼从空中划过。

镜子般的水面倒映着树林与飞鸟,若不是远处的船夫撑着小船划破水面的光影,森林中几乎不闻人声、不见人影,一切都如同世外仙境。

老城寻古,探访明清建筑

兴化的建城史可追溯到约2500年前,古称昭阳,又名楚水。因水道密如天然迷宫,而古代又交通不便,因此有“自古昭阳好避兵”之说。安定的环境、丰富的物产让兴化的文化十分繁荣,名家辈出。

元末明初,施耐庵出生于兴化白驹场。这里白水茫茫、芦荻萧萧,有着浓郁的水浒气息,传说也是当年施耐庵在半生颠沛之后,回乡著《水浒传》之地。

△郑板桥故居。/作者供图

清代,兴化东城外的郑家诞生了一位传奇人物:郑燮,号板桥。在这位“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中进士之前,一直住在兴化。

我们将车驶入兴化市中心,来到兴化市博物馆,详细地了解两位文学家的生平。博物馆大门外一排唐宋元时期的古井昭示着兴化悠久的历史。馆内一楼是兴化历史陈列展,二楼则分为施耐庵纪念馆与郑板桥纪念馆。

△ 兴化市博物馆门前的古井。/作者供图

郑板桥故居依然保留在兴化城东,内部再现了他生活过的堂屋、书斋、卧房等,一应陈设按古代布置,朴实典雅。故居侧面的园林仿照郑板桥晚年居住的拥绿园而建,庭院清幽,山石、兰竹颇有意趣。

明清时兴化商业发达,郑板桥故居所在的城东有一片街区得名“金东门”,以东城门外大街为主轴,鱼骨状排开的小巷里保留了不少明清老建筑,雨水之中更显古色。

板桥街与牌楼东路路口的成家大司马府是一座初建于明代的13进院落,内设兴化非遗展示馆。由此往东,牌楼东路上有座两层古建,即已被列为国保单位的上池斋药房,创于1721年。

△ 金东门老街状元坊。/作者供图

从药店往老街里走,右手边的家舒巷原为明代御史府第,巷子东侧有清代名医赵海仙故居,西侧则是另一位清代名医魏荫塘鹤山堂。顺着老街继续前行,穿过初建于明代的状元坊,走到头再往北,即是清代江西会和经济学家葛家澍纪念馆

兴化美食,从水泽到餐桌

鱼米丰足的地方生活节奏总是慢一些,垛田水道的船荡得慢悠悠,金东门老街的街坊始终守着自家老店,唯有清晨兴化人肯勤勉地早起,吃上一桌丰盛的早茶。

△ 金东门老街家舒巷。/作者供图

兴化隶属泰州,当地早茶和传统的泰州早茶一样,可归纳为“一茶三点一面”

最先上桌的是一杯茶,与茶同来的常有些冷盘,比如甜姜片、拍黄瓜、甜红枣、桂花糖藕、糖醋花生米等,都是里下河常见的食材。

最妙的是一份烫干丝。干丝切得极薄,每一丝都火柴棍一般粗细,极考验刀工。干丝切好之后在沸水反复冲烫,再用酱油、水、糖、盐、姜丝、香菜、虾仁、花生米等来调味,入口软嫩柔滑又有弹性,味道清淡却又不失丰富层次。

“三点”即包子、蒸饺、烧麦。其中最受欢迎、最鲜美的莫过于蟹黄包。蟹肉、蟹黄包在一只只拳头大小的包子里,蒸包子时随着温度上升,蟹黄融化渗出,将包子浸成油锃锃的金黄色。掰开松软的包子皮,鲜香滋味扑鼻而来,咬一口满嘴蟹黄蟹肉,实在是令人满足。

早茶的末尾是一碗汤面。兴化用鱼虾汤为汤头做阳春面,面条爽滑,面汤鲜美无比,千万要留着肚子试试。

早茶之外,兴化的正餐也多取材于垛田,最有名的莫过于上过《舌尖上的中国》龙香芋

△ 芋头红烧肉,流口水了。

龙香芋喜水,最适宜在水道包围的垛田生长。成熟后的芋头圆润又敦实,肉质粉嫩,香味浓郁,淀粉含量达70%,纪录片中的芋头红烧肉不知让多少人食指大动。

龙香芋每年金秋成熟,春游赏花时未必吃得上,但依然可以品尝来自垛田水泽的其他物产,鱼圆、肉圆皆美,杂鱼、蟹螺蛳也都新鲜饱满。

兴化位于泰州以北60公里处,无论从长三角哪座城市过去都不太远。从上海到兴化约290公里,车程3.5小时,以兴化作为周末春游的目的地正好。

建议第一天直奔千垛景区。留心窗外风景,一旦到了兴化界内,路边便有垛田景观,或遍植菜花、或芦苇招摇,春季水田的倒影也别有一番韵味。

△ 千垛景区。/图虫

千垛景区附近有农家乐可以享用新鲜的水泽物产。拍好斜阳洒落金黄花田的美景后,回到兴化市区,找家餐厅试试芋头红烧肉、蟹黄汪豆腐等兴化名菜。

第二天清晨早点起来,去吃一桌早茶。上午去兴化市博物馆金东门老街看展访古,下午去李中水上森林漫步观鸟。接近日落时的森林光影最好,鸟群也纷纷回巢,森林里悦耳的鸟鸣不断。

其他合作及申请加入旅友俱乐部

本文经“九行”授权发布

九行 |《新周刊》旗下的新锐旅游平台

猛戳二维码,老艺术家带你喳火箭云旅行

千年古邑——兴化,梦里水乡。在我眼中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小县城,以至于我在外面的几年,不曾跟人吹嘘过兴化的李春芳,郑板桥等先贤,引以为豪经常挂在嘴边称道的倒是兴化的早茶。

早上喝茶的地方很多,可兴化的早茶可不仅仅是喝茶,茶头点心才是重点,在这面前,茶叶的好坏我倒觉得不是重要的。

天刚麻麻亮赶个早点来到中意的茶馆,找个座位坐定,先点上一碟烫干丝,泡上一杯茶,悠闲的边喝边聊。烫干丝是用本地上好的百叶切成细丝,这可是考验厨师的精细刀工,没有点功夫可是拿不下来的啊!切成丝线状的干丝用开水反复冲烫遍,拧干盘在碟子里,配上芹菜,青红椒丁,茶干,酱生姜,油炸花生米等辅料,撒上白糖,最后淋上酱油,麻油就大功告成了,堆成宝塔状的干丝红绿相间,油亮的卤汁很是诱人。

现在又增加了“大煮干丝”。这“大煮干丝”是淮扬菜系中的看家菜。刀工要求极为精细,“鸾刀应俎,霍霍霏霏”,一块白干,切出的干丝不仅整齐、均匀,而且其粗细不能超过火柴杆。切好的干丝放入去油的鸡汤中来煮,所谓“大煮”就是鸡汤要多,灶火要旺。其余的配菜那就更是多种多样,根据季节时令来配合。旧时有:春用竹蛏,夏用笋,秋用蟹,冬用野蔬。总之就是追求鲜美的极致。现在常用不外乎虾仁,牛肉丝,黑木耳,笋丝等等再配上时令的蔬菜,装盘后撒上白胡椒粉,淋上一点麻油。从卖像上就十分的诱人,拿起调羹来上一口汤,真是鲜香浓郁,来不及细细品味,赶紧动筷子,吃啊

有些老食客干脆就是一壶香茗、一份干丝,别的什么也不要,可见干丝的魅力了!

在茶馆里如果你以为就这两样打发你了,那你可是大错特错了。这只是前奏,高潮还在后面,如果你是请客招待,那在你坐定之前桌上肯定已经摆上十碗八碟的冷盘了。点心那可是看花眼,仅包子就有肉包,菜包,豆沙包,什锦包,最重头当属三丁包,蟹黄包,还有蒸饺,烧麦,蜂糖糕,现在还有南瓜饼,鸡蛋饼,煮鸡蛋等等。

兴化城小,巷子也小,但是小巷小街可不少啊!基本上每条小巷子里都隐藏着一家有卖点的面馆,早上,天还没放亮,街街巷巷就开始蒸汽团团,从壁立两侧的面馆里弥漫出来,就有了来来往往的食客去面馆。那些面馆装备大多简单,一锅,一台,数张条桌而已。

找家小面馆,对着站在街边下面条的老板喊一声“老板,来碗光面,漂汤,要锵点啊!”然后径直进去找个位置坐定。一会功夫就端上一碗汤面,酱油汤中撒着细小的葱花和黑胡椒粉,漂着一小撮细细的还范生的面条。光面也就是阳春面,其实在兴化,你点碗光面也不是除了面什么都没有的,也有一些浇头的,有青菜,榨菜,雪菜,我最中意的就是韭菜。吃完面,把漂在面汤上的韭菜也一起下肚,当然面汤我也是要喝,打着饱嗝,那是一个惬意啊!

除了这些蔬菜浇头,还有肉丝,大排,煎蛋,水蛋等等。面的汤头分红汤面,白汤面。油料还分荤油,麻油。面条下锅煮的时间还可以提出自己的要求,喜欢硬的就要”锵点”;喜欢软一点的可以叫老板面条放在锅里多“养”会。当然这些你可以随意组合。有些食客会强调,要干拌,那就是面条汤少些,少到端到你跟前,几筷子一搅拌,汤就没了,全部沾到面条上。一筷一筷叉了送到嘴里,嚼起来味同作料炒米饭,“有嚼头”,吃起来速度快,吃完钱一放,跳上单车就急急忙忙赶去上班了!吃汤面那就要慢慢消磨点时间了,你也急不来。

茶馆的美味固然是好的,但是过日子的百姓也不是天天可以去;面馆的面条也是美味又经济,但是天天吃也会觉得太油腻。反倒是街头巷尾的粢饭包油条,米摊饼油条,龙虎斗烧饼,油条麻团,再来上一碗米粥或豆浆,更符合普通百姓的生活,这或许就是淡中见真味。

其中不得不提米摊饼包油条,现在油条还有,倒是米摊饼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不知从何时起,那个米摊饼旁边总会拖一块小不点,对这块袖珍型的小饼自然更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在品尝这份免费小饼之外,是做饼人对孩子的关爱把一张米摊饼对折,包一根油条里面吃,金黄的油条,对折窝在洁白松软的米摊饼里,还真是让人无限遐想,难怪兴化人给他起了个形象的别名:黄鼠狼钻棉花胎。米摊饼是米粉发酵后做成的,糯软疏松洁白细腻,确像蓬松的棉絮。油条则是面粉发酵油炸而成的,脆而韧。米摊饼与油条的组合,感觉真的很奇妙:颇有情趣。

兴化的早茶早点,跟水乡人一样,朴实无华,却独树一帜,就像兴化的千岛菜花,普通的菜花,在兴化却又是别具一格!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东大包子馅如何调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