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不足对大脑的影响?

随着气温的下降,家家户户紧闭门窗,老人也大大减少了室外活动的机会。孰不知,老人长期处于各种密闭的环境下,呼吸不到新鲜空气,使大脑长时间缺氧,就会容易引发各种疾病。老年病专家提醒,老人在寒冷季节里,更要学会双管齐下地给大脑提供氧气。

进入冬季,由于疲劳乏力、精神不振、胸闷、气短、头痛等症状前往医院就诊的老人开始明显增加。与此同时,不少老人开始感觉到呼吸有压力或者感冒次数增多,还有人出现了嗜睡、反应力迟钝等现象。

专家指出,以上症状的出现,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气温降低,老人停留在封闭空间的时间大大增加,氧气供给不足造成的。大脑的重量占全身的2%,看起来是很微不足道的,但它却是耗氧量最多的部位。心脏供血供氧的15%都是送往大脑,因为大脑神经元的能量来源就是氧。缺氧的直接后果就是神经元坏死,血液流速加快,最终导致晕厥。因此,老年人绝对不能忽视缺氧的危害性。

勤开窗,增加空气含氧量

专家表示,在门窗紧闭、空气污浊的环境里,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的细菌数高达数万个,开窗通风后细菌数则大大减少。

养成每天开窗通风的好习惯,能增加室内空气氧分的浓度,有助于改善人体免疫系统、呼吸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对全家人健康至关重要。

这样做,增强血液携氧量

但对于因怕冷而不敢开窗户的老人来说,如果不能经常开窗户的话,就要着重用以下几种方法来促进身体局部的血液循环,好让血液的携氧能力也有所增加,从而缓解大脑缺氧的问题。

历代养生家都十分强调“面宜多擦”,“干浴面”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强面部皮肤弹性,并防治感冒、头痛脑胀等问题。

具体方法:两手搓热,掌心紧贴前额,稍用力从上往下擦到下颌,往返约20次;再用两手大拇指指背,轻轻由上往下擦鼻两侧20次左右,以擦至面部红润微热为度。

中医认为,头为“五脏之血,六腑之气,皆上注于头”,人体的14经络中有7条阳经都交汇于头部,是人体穴位最密集的部位。一旦脑部循环不畅、气血不足,老人就会出现疲劳、记忆力下降等问题。而老人利用手指进行干梳头,能刺激大脑皮层,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脑部的血液循环。

具体方法:十指张开,自然放松,十指指腹稍用力从前往后对头进行梳理,注意用力的大小以感觉头皮微微发热为度。如此进行3遍,然后再用十指指腹均匀地揉搓整个头部的发根,先从前到后,再从左到右,尽量让整个头部都要梳到。最后,指腹用适当的力量挤压按摩头皮,注意手法要轻,用力要柔,忌用猛力,以免挤伤头皮。

在我们睡觉的时候,身体的新陈代谢就会减慢。如果能双腿垫高,使整个人呈“头低脚高”的姿势,就能有助于下肢血液回流到心脏,可以很好地减少心脏的压力。这时人体对脑部的供血也会比较充足,有利于减少大脑缺氧情况的发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会大脑缺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