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用风扇,不用别的?

1前言:CPU无风扇运行挑战第二季

  特别声明:本文是针对Intel和AMD的CPU进行被动散热测试,检验它们在被动散热条件下的实际表现情况。由于Intel与AMD的CPU采用的过热保护机制不相同、发热量也不同,本文对在正常环境下使用电脑的用户并没有直接的指导意义,结果更不能作为检验CPU好坏的依据。

  编者按:本文章为《》的详细版本,提供了详细信息,如果你喜欢快速了解测试结果,可查看“”的版本。

  前言:在这炎炎夏日里,万一你的CPU风扇停转了会出现什么状况?最常见的答案是蓝屏、重启、死机。但对于现在的主流电脑,事实证明不一定是这样的结果,为此我们还特别策划了“”,文章一出,便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与激烈讨论,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其中很多网友表示用Intel双核和AMD三核比较不公平,要求加入Intel四核和AMD双核比较。

  为满足网友的好奇心,我们策划了“CPU无风扇运行生存大挑战”第二季,特别加入了Intel上代高端四核Core 2 Q9300和AMD的入门双核Athlon II X2 250,加上原来的双核Intel Pentium E6500和三核AMD Athlon II X3 435,四款CPU参与挑战。而这次的比赛结果,先挂的竟然还是...AMD的三核?

  “无风扇运行生存大挑战”的第一季,很多网友认为Intel双核对AMD三核不公平,引来了不少网友的质疑。在进行“无风扇运行生存大挑战”第二季之前,我们有必要和网友们解释为什么选择Pentium E6500和Athlon II X3 435进行测试,由于Intel/AMD的产品定位、微架构、频率等均不相同,很难做到完全公平。我们基于两款CPU同价同级别,也是热门产品,虽然E6500是双核,但被动散热条件也相对较差,综合选择了两款CPU。下面是第一季的评测视频回顾。


“CPU无风扇运行大挑战”第一季视频回顾

  回顾第一季,Intel的Pentium E6500连续烤机1小时都没问题,而Athlon II X3 435烤机6分钟左右就自动关机了,在我们的规则下是E6500取胜了。为满足网友的要求,第二季的测试中,我们将加入Intel四核Q9300和AMD双核X2 250,这次看点是Intel四核对AMD三核,优势在AMD那边了,那结果又是如何呢?

  这次“无风扇运行生存大挑战”第二季的规则和第一季一样,分别用四款CPU组装成整机,CPU装上散热器但不接风扇电源,模拟用户在风扇损坏时的情况。在这个情况下,我们进行烤机,模拟用户运行大型程序或游戏的情形,看看哪台主机的CPU因热保护而出现蓝屏、重启、关机等问题。

评测平台介绍及测试时环境说明

  测试在我们PConline评测室内进行,室内环境温度控制在24℃~25℃之间,湿度保持在31%。测试平台采用机箱封闭测试,使整套平台更接近普通用户日常的实际工作环境,并通过监控软件EVEREST中的温度监控功能,实时监控CPU的温度变化。


两台机器已准备好了,开始实测

  装好机器了,准备开始“无风扇运行生存挑战”第二季,究竟谁先会出现蓝屏、自动重启或自动关机呢?Ready~GO!

2第一关,低负载测试,胜负未分

“无风扇运行大挑战”比赛环境介绍

  测试平台中采用的CPU散热器是正品盒装自带的散热器,测试时将散热风扇的供电插头拔出,以模拟用户散热风扇损坏时的使用环境,这时只有散热底座进行被动散热。


评测所采用的原装CPU散热器,左边Intel,右边AMD

  本次评测所采用的均是Intel/'AMD CPU自带的原装散热器,可以看到,Intel的原装散热器无论是散热底座的厚度以及散热鳍片的密集度上都不及AMD的。在被动散热环境下,AMD的明显更有优势,那么AMD的CPU会不会凭借散热底座上的优势在测试赢得先机呢?

主板的节能技术是要开启的


在主板BIOS处开启Intel节能技术

  模拟用户的实际使用环境,CPU节能技术是肯定要开启的,这样能保证CPU在低负载情况下,节能技术帮助CPU降温。

生存大挑战第一关,低负载测试,胜负未分:

  第一关规则介绍,我们进行上QQ,浏览网页等低负载测试,限时一个小时,看谁先出现不稳定情况。

  和第一季的结果一样,轻负载的情况下,四款CPU均能稳定运行,均没有出现蓝屏、自动关机等异常情况,第一关测试,胜负难分。换句话说,当你的CPU风扇损坏时,应付上网、聊QQ等低负载应用还是没问题的。

  现在公布一下成绩,经过60分钟后,X2 250核心温度为50℃,E6500两个核心的温度都保持41℃左右,X3 435的三个核心都已上升至94℃的,Q9300核心温度最高为67℃。轻负载下,胜负未分,而Intel的CPU稍占优。我们接着看看第二关的比赛。

3第二关,高负载测试,还是X3 435先挂?

生存大挑战第二关,高负载测试,还是X3 435先挂?

  第二关规则,我们采用ORTHOS软件使核心达到满载状态,模拟用户运行游戏、大型软件等高负载的应用环境,限时一小时,看谁先出现不稳定情况。

到达100℃需要多长时间?

  跑OR就是让CPU迅速满载,CPU温度随之而快速增加,最先到达100℃的Intel四核Q9300,只用了1分40秒左右,比AMD三核X3 435的3分15秒快了不少。理论上来说,这是比较正常的结果,毕竟四核核心更多。至于两款双核,X2 250在3分36秒达到了100℃,而E6500在4分30秒才达到。当温度达到100℃后,无论Intel还是AMD的CPU都会启动过热保护模式,CPU会自动降频,使核心温度有一定降低。


X2 250跑OR 1小时都没问题,过热保护降频


Q9300跑OR到8分钟左右,过热保护自动关机

  当OR跑到6分钟左右,还是AMD的X3 435先倒下,自动关机;到8分钟左右,Intel的四核Q9300第二个倒下,也是自动关机。至于两款双核则一直稳定跑,直到1小时结束。由于过热保护机制的关系,期间E6500保持在94-100℃,而X2 250则保持在99-101℃。

先挂的为什么是三核X3 435而不是四核Q9300?


AMD三核X3 435散热条件(图右)更好、核心数少一个,为什么会先挂?

  最终结果还是AMD三核X3 435最先自动关机,Intel四核Q9300可坚持多2左右分钟,经过三次测试结果均是如此。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果呢?理论上来说,两者热设计功耗均是95W,AMD X3 435散热器更好、核心数少一个,烤机测试应该相比Q9300有优势才对。我们分析原因,由于X3 435是Phenom II四核屏蔽核心而来的,发热量仍然比较大,加上过热保护机制与Intel的有一定差异,因此就有了这样的结果。、

  Intel CPU发热量相对较低的问题同样可以在E6500和X2 250对比中得到了验证。那么,为什么Intel和AMD双核则能通过烤机测试呢,而三核、四核则不行呢?相信大部分网友已经想到是CPU发热量问题了,为验证这点,我们进行了附加赛。

4附加赛,更换散热器,结果截然不同?

附加赛,更换散热器,结果截然不同?

  在附加赛中,我们将测试平台中采用的CPU散热器更改为第三方的纯铜鳍片散热器,这样大家的散热环境就一样了。

更换散热器,三核X3 435/四核Q9300都能通过1小时烤机:

  更换第三方散热器后,测试结果截然不同,现在AMD X3 435三核和Intel Q9300四核都能通过1小时的烤机测试,两款CPU的核心温度维持在100℃,不过Q9300的传感器可能存在BUG,达到100℃就变成负数了。为什么更换散热器后,两款CPU都能稳定运行呢?原因也很简单,原装散热器散热能力有限,当储存的热量达到一定程度、不能及时散发出去时,CPU过热保护机制使它们自动关机。

  在我们制定的规则之下,“无风扇运行生存大挑战”第二季的结果是仍是AMD X3 435先挂出局,接着才是Intel Q9300,而E6500和X2 250则打成平手。这次在散热条件、核心数目的优势都偏向AMD的情况下,还是Intel方以微弱的优势胜出,说明Core 2架构的发热量控制、功耗控制都比K10.5架构稍强一些。

  而这次“无风扇运行生存大挑战”第二季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无论Intel CPU还是AMD CPU,当CPU发热量达到某个程度,它们的过热保护机制最终都会引发自动关机。如果用户实际环境温度很高,而CPU散热风扇又出了故障,即使是双核也可能引发自动关机的问题。总之还是那句话,如果发现CPU温度过高,例如待机就达到60-70℃,那么应尽快检查CPU散热器,虽然过热保护机制会保护CPU,但CPU插座附件的元件很可能因长期的高温而损坏的。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遵循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PConline单机评测】即将走进社会,大学勤工俭学四年艰苦攒下的钱来之不易!得好好思考一下究竟怎么花。恰好英特尔九代酷睿高性能处理器面世,这段时间我可是做了不少功课,最后决定入手采用九代酷睿i7-9750H处理器和一系列强大硬件的惠普暗影精灵5。

将要到岗的工作需要电脑有不错的性能支撑,外加上平常玩的游戏对配置要求也是不低,选择一台性能强大的游戏本对我来说是再适合不过的了。

除了性能之外,我首先看好的就是暗影精灵5机身上丰富的外接接口。鼠标、外接键盘、移动硬盘、显示器都能同时接上。

机器一到,我就尝试着将暗影精灵5接到之前一直在使用的显示器上。双屏的体验的确很爽,无论是合理运用两块屏幕重新布局视频剪辑软件的工作区,还是看着直播或是攻略玩游戏,这种感觉都是相当棒的,以后上班也可以依样画瓢地提升工作效率啦。

除此之外,机身上拥有的多个接口,也可以让我放心将之前精挑细选的键鼠插到上面,大大提升了我的操作体验。此外,USB3.1Gen1接口也能让我的移动硬盘有效提升速度,临时要调用什么资料都方便很多,这对于未来的视频工作可是帮助不少。

毕竟恰饭要紧,一上来我就先用手上在做的一些视频项目,来测试一下暗影精灵5的表现。

九代酷睿高性能处理器在性能上的提升真的很容易就察觉到,对比我之前在用的六代酷睿台式机,暗影精灵5在剪辑的时候效率有了成倍的提升。上班效率高,下班才能继(you)续(kong)学(wan)习(shua)鸭。九代酷睿高性能处理器的出色表现,让我对未来的生活有了很多的憧憬。

工作没问题,接下来就要试试游戏的体验了,毕竟没了游戏,我的生活就少了很多色彩,相信很多朋友也有和我一样的感觉吧。我选择了几款当下主流的大作游戏,反复测试之后再和大家分享结果。在开始甩数据之前,先让我说说我手上的暗影精灵5是个怎么样的配置。

惠普不仅为这款最新推出的游戏本推出了九代酷睿i7-9750H处理器,还搭配了最新的GTX1660Ti显卡。图灵核心,加上6G显存,GTX1660Ti显卡脱胎换骨的性能别说hold住现在的游戏,未来三年也没有什么问题。此外,512G的大容量固态硬盘也让使用体验增色不少。

为了能让处理器充分发挥性能,惠普为暗影精灵5设计了一个“狂暴模式”。在狂暴模式下,处理器可以突破45W功耗限制,换句话说,这时候的处理器和超频是差不多一个意思,能够带来更强大的性能,有效提升游戏体验。

先试一下COD14。既然有了那么强的性能,当然要设置全高开爆哇!全开特效之后才用了3G内存不到,这下感觉就很稳了,看着就很爽有木有!

过场CG维持在80帧左右,复杂场面对局在110-120帧之间,wow,awesome!超过一百帧的表现,在暗影精灵5这块144Hz刷新率的屏幕上看着相当流畅,FPS类游戏应有的都有了,这下还过不去就只能怪自己技术了。

除了COD14,罗拉小姐姐也是我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同样是最高画质走起,这下表现又是如何?

基本超过70帧的表现,流畅度真是没话说了。而且对比以前玩的古墓丽影9,这一代的画面看起来真实不少,场景的光影表现更加接近现实了。玩游戏就像看大片这种心愿,在暗影精灵5的帮助下真是梦想成真咯~

3A大作难不倒暗影精灵5,那么联机游戏表现又是怎样呢?

论网络速度,枪战类网络就最适合了,毕竟只要一点点的延迟,就会被对手处以极刑。首先我进“吃鸡”看了下,如果开的是“最高”画质,基本上稳在90帧上下;往下降一档,120帧是没问题的。这样的帧数加上144Hz刷新率屏幕,操作优势可是相当明显的。

暗影精灵5并没有让我失望,全程下来基本上都是顺滑流畅的画面,出枪之后对手第一时间就有反应了。我一枪,一枪,再一枪,对手就这样挂啦!

其实网络游戏可不仅要考验机能,还要看暗影精灵5的网络连接稳定性了。在通过OMEN控制中心打开“狂暴模式”的同时,我就看到还有网络助推器这个选项,通过它可以让游戏的网络使用优先级获得提升,在开迅雷这类下载软件的同时也能优先保证较低的网游延迟。 那究竟能在游戏时对网络加速多少?直接进游戏里看看吧。

开启网络助推器功能以后,实测游戏网络延迟(Ping越低越好)从原先的20ms下降到了13ms,降幅高达35%哦,在我的网络本身就很好的情况下这个提升依然还是很明显的!

↑关闭网络助推器,20ms延迟

↑打开网络助推器,13ms延迟

爽不爽就甭问了,问就是很爽!真的很爽好不好!看来不仅是机能帮了我,网络状态也相当重要哇。

除了使用九代酷睿高性能处理器和GTX1660Ti显卡来保障性能、“狂暴模式”进一步强化性能以外,我觉得游戏体验能够得到提升,还和机器上用的512G大容量高速固态硬盘有着明显的关系。

以前和舍友一起玩游戏的时候,总听到他抱怨笔记本机械硬盘性能不行,在玩游戏的时候拖后腿,每次和我们玩它都是最后一个进到游戏,总是补位。但是换成固态硬盘之后,他还没爽几天就又说安不下游戏了(当时固态硬盘非常昂贵,主流容量普遍在256G以下)。

所以这次买机器,我就选择了512G容量固态硬盘版本。装10多个主流大作是没有压力的,也够我玩了。

该机的固态硬盘采用M.2接口,这个接口走的还是PCIENVME的协议,响应速度较以前的SATA-3接口有质的提升。我稍微用CrystalDiskMark跑了一下分,得出的结果真是让我惊呆了。难怪在我使用的这一个月时间内体验几乎无卡顿,那么快的固态硬盘,真心是没什么好说的了。

此外暗影精灵5也配置了传统SATA-3接口的机械硬盘位,可以加装大容量的HDD机械硬盘,文档数据随便往里扔!

性能那么炸,散热系统如果跟不上的话,整机体验就不是“炸”,而是“渣”了。惠普也是考虑到这个情况,特意用了4热管设计,主热管为8mm,并使用了三相马达和液态轴承的两个风扇来保证散热情况。说得厉害,还是不如直接上热温枪图来看看效果吧。

开启“狂暴模式”全速运作的时候,虽然风扇比平时响一些,但尽最大可能地保证了很低的机内和机身温度,C面最高温度也就51度,相当可以了。同时腕托位置才32度左右!天啦噜,比人体体温还低,以前想象过的“腕托煎鸡蛋”,这下估计就吃不上啦。

经过这一个月的体验,我觉得以前对笔记本性能的怀疑是真的多虑了。九代酷睿高性能处理器在惠普这样的“老司机”调配下,和其他性能强劲的硬件配合得天衣无缝,无论游戏还是工作,用起来的感觉都比我在大学四年用的台式机优秀不少。本来还想着台式机要留着以备不时之需,现在我都直接挂闲鱼出掉,只用一台暗影精灵5来满足我每天两点一线之间的需求。有暗影精灵5陪着我,我对将要到来的新生活一点都不虚。

[摘要]电风扇发热不转怎么办,这个问题真的是很纠结,如果用不了的话,根本上就只能一两个人使用了,所以也需要及时的去解决好,另外遇到这样的问题,首先也不要着急,还得了解不转的原因有哪些,这样才能根据存在的问题去解决问题。下面来看看详情。

电风扇发热不转怎么办,这个问题真的是很纠结,如果用不了的话,根本上就只能一两个人使用了,所以也需要及时的去解决好,另外遇到这样的问题,首先也不要着急,还得了解不转的原因有哪些,这样才能根据存在的问题去解决问题。下面来看看详情。

1、很多时候引起风扇风叶不转的原因,都是保养较差的问题。如果关闭电源后用手拨动风叶转动僵硬,则应该用一些润滑油滴入转轴,让它能被润滑,才不会影响动机拖动风叶。

2、针对磨损导致的风叶不转动,最简单的还是更换零件,特别是轴套,如果磨损后容易烧掉的。如果电容容量变小引起风扇不转,可以拆下电容,换一个同型号的新的电容,建议选择比原来的电容大20%的,会有更好的转动效果。

3、转轴轴向间隙太大的问题,可以选择拆卸电机后调整垫片。不过记得在把电机安装回去的时候,要注意转子必须和轴承同心,润滑用螺丝对角慢慢的扭紧,最后用木把敲一下转轴,确保它同心。拆电机是很容易的,但是装回去比较困难,千万别随随便便,否则很容易把风扇修坏。如果拆下电机时发现轴瓦磨损严重的话,应该换一个新的零件。

4、如果是因为电气故障,可以检查接线的各条线路,有时是电线损坏等,可以就问题修理。

优先想到的是电机润滑不行,转轴部分要加油润滑,我昨天就是这个情况,风叶装在上面电机拖动不了,而我拆下后,转轴还能正常运转,这说明电机没有坏掉。怎么判断缺油了呢?就是断开电源以后,你轻轻拨动风叶,发现旋转有点僵硬的,说明油没了,而转起来很轻松自如的,说明润滑良好,这个不转是其它原因了。

你得考虑电风扇用了多久了,电机会损耗,电机的轴套磨损后,很容易烧掉。电机用久了,同样会使得电机的内阻变大,带负载能力变低,导致无法带动风叶旋转。电机过热也会引起电机带负载能力变差,电机的有功功率变低,导致无法带动负载。

从电机内部来讲,它内部有保护装置,有个过热,就是线圈绕组部分短路了,导致发热量急剧升高,断路,电机这种情况下,一般罢工了。这个很少发生的。

电机的转轴轴向间隙过大也会引起无法拖动负载。如果是拆卸了电机,转轴轴向间隙过大应通过调整垫片调整好。安装电机时,转子一定要与轴承同心才行,螺丝要对角慢慢紧固,然后用起子木把敲一敲转轴,使其同心。拆电机简单,但再重新装回去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装回去的,千万不要发生上面的情况,不然,直接修“坏”了。

电风扇发热不转怎么办和的原因的问题大家了解多少了,相信大家了解的差不多了,其实出现这亲的问题,要考虑的因素还是有很多的,只用根据这些问题去一一的排查,才能从实际存在的问题去解决。希望本文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源不装风扇会怎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