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猫是干什么的?

如需原文档,请登陆未来智库,搜索下载。

第一章 猫型社会的萌芽

吸猫晒猫是一股全球性热潮。借助于通讯工具和社交平台,形成一个个分享猫咪信息的社群。例如,2014年,YouTube猫片年增长量超200万个,累计播放量260亿。到2017年,该网站关键词“Cat”下有超8950万条搜索结果。

不仅仅是YouTube,在国外包括Google、Facebook、Instagram等其他网站上,也充满着猫咪的身影。仅在Instagram平台,就有数千万只猫咪的照片和视频。同时,国内的QQ、微博、微信等通讯工具和社交平台,形成一个个分享猫咪信息的社群。

从历史来看,人类与猫的交往有近万年历史,在西方大致经历了神、友、敌、宠四个阶段,现在正在关系回暖上升期。猫在近现代的作用不仅仅是作为人类的伴宠,而是在“同化”人类。

“猫型社会”表现为生活步入小康后所形成的一种与猫性情相似的社会。人们的行为特征向猫靠拢,不再热衷于竞争,开始追求舒适、个性、宅和不喜争斗。“活成猫样”变成了一种带着调侃意味的流行风气。猫型社会的背后是“一人经济”的崛起。

1.1 大规模网络吸猫的起源

2016年,网上一篇关于总结各种铲屎官晒自己爱猫的帖子名为《妖妖零吗? 这里有一群不法猫奴聚众吸猫!》,吸猫一词就此走红网络,成为一些爱猫人士常用语。

吸猫,从字面意思上讲是把脸埋在猫身上,深呼吸,蹭它柔软的肚皮。但是该词在实际的应用程中延伸指代一种对猫极度的喜爱之情,常常会忍不住要做出一些亲亲抱抱的这种亲昵的举动。

网络吸猫的历程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时期是潜伏期,主要指2010年以前。2005年,YouTube创始人Steve Chen在YouTube上发布了第一个猫视频,但并没有引起很大的反响。而后,SNS平台崛起,高清的猫图逐步增加。社交媒体平台为猫奴们提供了聚集的场地,形成一个个吸猫的社群。这一时期的网络猫文化传播星星点点出现,然而由于带宽和平台等限制,吸猫晒猫还是少数人的“圈地自萌”,并未发展成大规模的热潮。

第二阶段是高速扩张期。2010年-2015年,随着3G技术的及,猫文化沿用小世界网络传播SIS模型,实现病毒式扩张。在新兴的的视频网站,以及twitter、Ins、微博等社交平台上疯狂建立据点。吸猫成为一股全球网络风潮。

2013年前后,著名宠物博主回忆专用小马甲、郭斯特、日食记等相继注册,喵星人仿佛在一夜之间霸屏。猫瘾感染者数量迅速扩大,以点状,片状迅速辐射易感人群。喵病毒通视觉传播,你一旦看到就难逃喵星人的肉垫爪爪了,从此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喵星人粉色的肉垫,软乎乎的后脑勺或者萌萌的尾巴尖流口水,迅速成为吸猫大军的一员。

日本著名的小猫Maru在2016年9月以所有视频合计3亿多的浏览量,成为Youtube上最多人观看的动物,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

第三阶段是产业化阶段。猫次元经济出现,并大举“入侵”内容产业。2017 年末,国外虚拟猫咪养成游戏《Crypto Kitties》悄然上线,区块链猫概念第一次出现;另一方面,微信猫咪小程序猫卡MeowCard试图构建晒猫生态、STEAM 平台上线“猫版”丧尸生存游戏《麦克斯和玛雅:猫咪模拟器(Max and Maya: Cat simulator)》、经典游戏《猫咪后院》下载量超1700万、陈凯歌电影《妖猫传》狂澜5亿票房。

1.2 猫咪与人类的关系演化简史

从历史来看,人类与猫的交往有近万年历史,在西方大致经历了神、友、敌、宠四个阶段,现在正在关系回暖上升期。历史上,猫咪曾被人类视若神明受万千爱戴,也曾被看作不详遭人残害,它们与人类的关系在相爱相杀中反复演进变化,并由此产生了全球丰富多样的猫文化。

近几年来,猫文化借助于互联网把人类驯化成猫奴。已接受奴役的人类自觉地上传源源不断的猫片提供给猫病患者,于是猫病在无数信息终端中大规模传播扩散开来。

考古发现,9500年前的塞浦路斯,有一位主人,和他的猫相依为命直到终老。

那是人类最艰难的史前时代,晚期智人刚刚成熟,亚特兰蒂斯就被毁灭,人类躲藏进方舟艰难地在史前大洪水中沉浮。接近一万年去,人类发现了一具埋葬在人类旁的猫骨化石,无声地叙述着一人一猫在黑暗中相依为命,机中不离不弃的温情故事。

5000年前的古埃及,非洲山猫已经作为常见品种被家庭驯养,这也是历史上发现的第一支被家庭驯养的猫种。非洲山猫是短毛家猫的始祖,每位喜欢短毛猫的铲屎官都应该拜一拜。

公元前9世纪,埃及的短毛猫经由希腊的贸易被带入意大利,并在4世纪时,由腓尼基人带入英伦地区,并繁衍出新的品种:虎斑猫和野猫。直到17世纪时,短毛猫才从欧洲传到。而长毛猫是在16世纪时,由土耳其传入欧洲,当时由于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长毛猫在欧洲被认为恶魔而惨遭杀戮。

在中国,猫的出现稍晚一些,西汉出现了最早有记载猫的文献-《诗经·大雅·韩奕》,研究学者一般认为家猫的出现是在西汉时期(公元前202年-公元8 年),可能是由波斯商人通丝绸之路带入中国。猫咪在中国度了将近1000年后,从中国传到日本。

随着猫咪的地域扩散,世界各地相继产生了在很多与猫相关的神话传说。

在埃及、泰国等地,猫的地位则一直都高高在上。在古埃及,猫是圣兽,传说夜晚时,太阳所发出的生命之光被藏在猫眼里保管。

古埃及的猫咪化身女神掌管人类性爱,是性感妩媚的象征。埃及人的崇猫演变成了一种特殊的追悼喵咪的方式:如果一只家养的猫意外死亡,全家都要把眉毛剃以示哀悼。可以说古埃及就是猫神之国,是喵星人在地球上成功占领的第一个国家。

如果说埃古及把猫当作神,那么泰国就是开创了“猫主子”和“人不如猫”的先河。泰国有一句俗语叫“拥有暹罗猫的人,无不把它当作宝贝来供养。”它们时常被打扮得珠光宝气,连吃饭喝水的碗也非金即银,是真喵生巅峰!

6世纪的中国,九尾猫妖的传说悄然出现,狡黠神秘隐藏着长生不老的秘密。

日本的猫又夜里可以发光,通吞噬猛兽和人类增强道行,而在江户时代,招财猫能带来好运和财富,从此日本踏上吸猫的道路。

但在中世纪的欧洲,猫咪交上了厄运。欧洲时代的人们认定黑猫是女巫的宠物。以至于屠猫尤其是屠杀黑猫成为了正式化、常态化的行为,比利时甚至还举办了“伊尔猫节”来虐待残害猫咪。

总体看来,古代猫文化在不同的地域呈现了不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厌恶者有之,惧怕者有之,喜爱者有之,崇拜者有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产生,不同地区的猫文化开始合并同类项,走向一个在去或许难以想象的趋势——吸猫。

这些奇妙神话和故事传说根植于不同的文化土壤,传达了不同地域的人民对于喵星人错综复杂的态度和情感,甚至对现在的猫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世界有不少国家制定了猫的节日。比如比利时把5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天定为猫节。日本的猫日实行委员会(猫の日·行委员会)在1987年制定了猫的纪念日2 月22日。美国的猫节是10月29日、俄罗斯是3月1日等等。国际猫日(世界猫节) 是每年8月8日。

到了近现代,猫咪对人类的情感抚慰则要更加突出。从名流权贵到文人雅士,猫咪用它们软萌无害的外表和阴晴不定的性格让人类心甘情愿地匍匐在它们的猫爪之下。

近现代的名人猫奴有很多,钱钟书、季羡林、冰心、丰子恺都是著名的爱猫人士。钱钟书不惜在冬夜起床,举起小拳拳就帮自家猫与林徽因家的猫打架。季羡林完全不嫌弃主子的猫屎猫尿。在国外,英国首相丘吉尔的心中,喜欢猫的人更高级一点而且晚年酷爱和猫一起吃饭;而前苏联领袖列宁经常在会议上当众撸猫。

猫在近现代的作用不仅仅是作为人类的伴宠,而是在“同化”人类。这种同化现象集中表现为“喵星人”一词的流行。

在网络语系中,猫咪已经人格化。网络赠与猫咪“喵星人”的称号,假想猫咪是从遥远外太空来的喵星人,依靠萌萌的外表而获得人类的信任,成为少数与人类平等交往的朋友。因而,猫逐渐被视为一种情感的寄托甚至是某种炫耀的符号,“连只猫也没有”、“会有猫的”的成为了年轻人最常用的调侃语句。

1.3 “一人经济”引发的猫型社会

“猫型社会”表现为生活步入小康后所形成的一种与猫性情相似的社会,由于生活小康化,人们生存压力下降,人群的行为特征向猫靠拢,不再热衷于竞争,追求舒适(懒散)、个性(任性)、宅和不喜争斗,“活成猫样”变成了一种带着调侃意味的流行风气。

猫型社会折射出“一人经济”的复杂社会背景。

“一人经济”是指一个人用餐、一个人逛街、一个人旅行等由一个人创造出的消费。《经济学人》杂志最早提出这一概念时,将之概括为“单身女性消费”。日本经济学家大前研一则提出了更概括性也涵盖更广的说法:一个人的经济。“一个人的经济”包含的不只是狭窄的单身消费,还包括任何状态下仅仅为了取悦自己的独立消费行为。

中国家庭大量的独生子女,是构成“一人经济”的重要消费群体。

国家民政局最近的数据表明:中国单身男女人数已近2亿,独居人口从1990 年的6%上升到2013年的14.6%,有超5800万人一个人生活。这个群体促进了“一人经济”的发展,对于单身青年来说,一方面,他们的可支配收入增加,足够承担独自生活的成本;另一方面,生活节奏的加快又让他们疲于分出精力去维持人际关系。这时,独立冷静、软萌神秘的猫咪就给了怕麻烦却又渴望陪伴的都市人以“治愈”的功效。

“猫型社会”折射了人们更加平和无争的社会心理。

按照《“猫型化”趋势与国家公务员行政管理的一种改革去向》一文概括,猫型化的从业者具有这样一些特征:注重自身利益、我行我素、不喜欢忙碌、只做擅长的事、没有太大梦想、拒绝盲目奉献、珍惜每天的幸福。

2017年7月,澎湃新闻的一篇文章《日本迎空前养猫热潮,政界担忧国家回归猫型社会》进一步将这种同化作用升格为猫型社会,并分析了猫型社会出现的原因。

文章认为,“喵星人”喜静懒散,对于体力下降、行动不便的高龄者与不喜外出、深藏宅中的年轻人群,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要高一些。而喵星人又有洁癖,生活习惯上相对比较干净,比较省心,这一点也眷顾了不少懒人饲主。

单身青年的各种经济压力、工作压力、情感压力等,通吸猫,都可以得到缓解或消除。在某种意义上,吸猫成为心灵治愈剂,满足了吸猫群众的情感需求,起到了社会情绪纾解的作用。

第二章 吸猫的社会功效:治愈

不同时代、地域、文化的人类,为何近年来都如此为猫着迷呢? 吸猫族将之归纳为两个字:治愈。

“治愈系”是日本在1999年后半期开始出现的词语,原本是指电视上演出的女性艺人中能让人感到平静,治愈,舒畅的人,以及她们的动作。2000年时这个词也为男性所使用,有温柔稳重气场的一部分男性偶像、演员等也被称为“治愈系”。

后来,“治愈”被引申为猫咪专用名词。

1998)。对儿童、老人、特殊群体和空巢青年们而言,猫咪的陪伴甚至比人类伙伴更为重要。

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逐渐淡漠, 生活节奏飞快,生活压力倍增,人们愈发渴求一份纯粹的、稳定的、安全的、不带功利色彩的情感支持。这种真诚的关系在人与人的互动中可遇而不可求,即便遇到了,也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情感来维持。而猫咪与人类之间的情谊十分纯粹,主人只需要备好充足的猫粮和水,或是点开互联网上任意一个猫咪短视频,即可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获得稳定的陪伴和抚慰。

我国“空巢青年”是猫咪“治愈”功效的受益群体之一。

这一群体从2017年开始获得大众的关注。数据显示,他们大都是80、90后,绝大数远离故乡,独自在大城市打拼,单身且独居。空巢青年群体是社会的重要人力资源和主要劳动力,也是网民中最爱发声的群体之一。他们面临着缺乏感情寄托和居住条件差两大困境,容易通网络来逃避现实中的孤单。这一群体具有的特征,与本次报告中提到的养猫/吸猫人群的吻合度达到90%以上。可以说,猫咪和猫内容,正是这些青年内心的填补和救赎。

2.1 产生“治愈”的原因

第一,“一看到猫就控几不住自己”的脑科学

为什么人类会对猫星人产生如此的保护欲和爱,心理学已有研究。

在认知科学里,科学家Parsons等人在2010年提出了养育脑的理论,Swain在2011强化了这个理论。这个理论是指人类母亲对婴孩之间存在的一种亲密无间、正向积极的感情,正是因为养育脑系统的参与。婴儿之所以看起来可爱,是因为养育脑系统使人类产生一种怜爱、想要照顾他们的保护欲及养护欲。

人们对宠物的这种不自觉的喜爱和养护,使得研究学者们去思考宠物是否也会激活人类的养育脑系统。

安斯沃斯的陌生情境测验表明,人类与宠物的关系,是一种类似于婴儿与父母的亲密关系(Topal, Miklósi, Csanyi, & Doka, 1998)。

家中的猫咪是一个被照顾的对象,铲屎官在承担照顾责任的程中,(尤其是女性)不仅会使用妈妈语,还会自发地像抚摸婴儿一样给猫咪以肢体安抚。而猫咪会像孩子一样,通用头蹭、发出呼噜声、踩奶、替你舔毛、甚至送你“礼物”来表达它们的依恋和爱。在双方互动中, 猫咪的回馈行为让主人在养育中不断地获得类似的满足感。这样的可爱回应激发了爱与被爱的循环往复,使得人类更愿意去付出持续的照顾与无条件的爱。

进化学研究也给类亲子关系的形成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人类拥有养育后代的天性,养育基因越强的人群,基因越容易流传下去。研究显示,女性的养育基因强于男性。长此以往,人类身上“养育者”的基因就比较及,对婴儿的特征逐渐形成了天然的喜爱。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发现,当观看可爱的猫咪图片时,人类的“育儿”神经网络也会被激活。也就是说,可爱的猫咪能够激活人类的母性和父性,刺激人类提供无条件的爱。

人在照料猫咪的情况下,会产生一种责任感,感觉自己是“被需要的”,同时自我存在感会提升。另一方面,猫的回馈则会让饲养者在照料中不断获得一种满足感。在一些情况下,猫给予人的满足感会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猫与人类之间的情谊十分纯粹, 几乎不受外界现实条件的影响,这种真诚的关系在人与人的互动中却相对稀少。一项比较猫类伙伴和人类伙伴的研究发现, 可爱和无条件的爱是猫类伙伴中最为突出的两个特征,

第二,猫咪这个小可爱就知道往好看了长

猫咪也聪明地利用了人类的育儿天性。我国陕西新石器遗址(公元前 年)中挖掘出的家猫头骨具有较长的脸和尖锐的獠牙,因为彼时人类与猫只是简单的互利共生关系,野猫被老鼠吸引而来,而人类利用猫咪控制鼠患。但5300年后的今天,猫咪已经在人类的共同努力下聪明地进化出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睛、小小的鼻子、更大的头身比例和更可爱的模样,这些都是人类婴儿的共同特征。更为明显的是,猫咪的声音高频而软萌,与婴儿的哭叫频率极为相似。且成年的猫咪也保有人类婴儿的特征,而不像其他动物,为了捕猎发育出更为健壮有力的身躯和四肢。

这种自带的“萌”,容易让人联想到婴儿的面孔,生物学家将这样更吸引人的、更可爱的圆脸称为“婴儿图式”(Babyschema),并将人类对这种圆脸所激发的保护欲称为“可爱回应”(the Cute Response),即人类在看到这种面孔时,大脑会释放更多的多巴胺,使主客体之间变得更加亲近、友好。

本次大规模调查问卷的结果也侧面支持了这一观点。68.38%的爱猫人士为女性,且其中93.50%的女性受访者没有子女,更有高达73%的女性受访者是处于最佳育龄期的90后。萌猫的特点激发了这些单身年轻女性的“养育”本能,而猫的积极反馈则会大大强化了年轻女性的“养育”行为(Marks, Koepke, &Bradley, 1994)。这种联系激发了爱与被爱的循环往复,让人类在照料中不断地获得一种满足感, 甚至逐渐可以用类似于理解人的方式去理解自己的猫咪。

由于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我国女性的生育率也向发达国家靠拢,变得越来越低迷。这为猫咪赋予了更大力量,也为猫文化传播和猫咪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温床。

猫咪的天赋之一是仗着美与萌俘获人类的爱,听起来有点“绿茶”。

但实际上,人类从这种关系中获得的抚慰和支持要多得多。从生理性来说,他们满足了人类的养育本能和保护欲。从心理上,对于人类的情感抚慰和社交需求,猫咪都扮演着重要的“治愈”角色。

第三,长久吸猫有助于退散负面情绪

第安纳大学教杰西卡·米瑞克研究了6795 位志愿者。通心理实验,米瑞克发现:看猫片后,吸猫者被治愈了。人的负性情绪显著减少,正性情绪明显增加。

有趣的是,本调查中,71.4%的受访者与自己的配偶、家人或室友一起生活。这类群体不乏亲人的陪伴和关爱,拥有充足的人际支持,但仍有59.7%的受访者感到猫咪能缓解自己的孤独感。而对于独自居住的受访者来说,63.2%的受访者感受到了猫咪的支持力量,认为猫咪能缓解自己的孤独感,一颗失意和沮丧的心会因此得到慰藉。只需猫咪的一颦一笑一喵一叫,人类大脑的快乐中枢就开始分泌多巴胺等快乐激素。这样的抚慰来得如此容易,人类就这样落入温柔乡,轻而易举染上了猫瘾。

该调查中,吸猫人群中,54.8%的人吸猫史在两年以上,中毒已久不可自拔。如此稳定而持续的吸猫成瘾症你也患上了吗?

2.2 为什么多“吸猫”少“吸狗”?

吸猫已成为互联网的一种潮流。为何多吸猫少吸狗?这是调研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也是非吸猫人士经常询问的问题。

事实上,同为受人喜爱的宠物,狗狗被互联网传播的程度远低于猫咪。

猫和狗最截然不同的特征是前者独来独往,骄纵孤高,没有等级观念,后者喜好群聚,忠诚顺从,懂得阶级之分,而这两种特征在人类社会中都有所映射。

为何吸猫胜于吸狗?吸猫人士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征服欲、颜值即正义和撸猫。

猫咪更能激起主人的征服欲。与狗相比,猫不容易亲近,显得比较傲娇和高冷,更容易激发征服欲。而狗在习性上更加粘人,需要主人更多的时间陪同,主人长时间不在身边时,他们便会感到孤独,渴望陪伴,大多数情况下也是乖巧听话,更倾向于取悦主人。人类往往更愿意去挑战受到的不屑。因此尽管在人与猫的主宠关系中,人具有着绝对支配权,但很多养猫者自称“铲屎官”或“猫奴”,甚至乐此不疲。

猫的长相更能激起人类的好感,所拥有的“婴儿图式”(Babyschema)脸庞激发人类的“可爱回应”。人类在看到这种面孔时,大脑会释放更多的多巴胺,使主客体之间变得更加亲近、友好。猫咪的慵懒和妩媚更能激发人类对于美的追求。

而狗在成年之后,脸型往往会发生很大变化,变得更有棱角,形状也更狭长,降低了人类对他们的可爱认同感。

撸猫可谓是猫奴们的一大爱好,要想赢得主子的芳心光是抚摸可能还不够,猫奴们还要学习一下给猫咪作马杀鸡的技能。在伺候猫主子的同时蹭一手柔软顺滑的毛发。

猫与狗的毛发手感并不一样,狗毛发更粗壮,相对来说也更粗糙,猫的毛发则柔软细腻,并与猫柔软的身体一样,软到人心里。撸猫,绝不仅仅摸猫这么简单,那是一种由上到下、由内到外的触觉升华。

2017年7月6日,一篇迅速走红的公众号文章,提出了一个撸猫界恒久以来敢梦不敢言的“终极关怀”:人们可以像共享单车一样共享撸猫。而《看客:全民“撸猫”时代》专题则更高调的点出:身娇、体软、易推倒的猫咪,俨然已成为21世纪的新刚需。

2.3 云吸猫的五大原因

近几年掀起的吸猫风席卷了互联网,“我们有猫”、“我们会有猫的”这样的呼声也一浪比一浪高,吸猫有哪些瘾?网民为什么开始了争做猫宠儿的战役?

从社会心理学来看,主要原因有五个:刺激、投射、弥补、随众和减压。

第一,刺激:平凡的人生也需要刺激

人们很容易对重复、常规的内容产生厌烦情绪,所以人们的注意力和专注往往不会停留在熟悉的事物上。而猫咪带来的惊喜感高于狗,猫咪的心意完全不像狗狗那般简单、清,你永远不知道它们将如何反应。

反转随时会出现,而出现的时候,人们会感受到发自内心的惊奇、愉悦和满足感。这样的猫内容,正好符合了互联网非线性,零碎,自发和爆炸性的传播特点,因而无需精心编辑,猫内容就很容易吸引受众关注。

第二,投射:把猫咪当成是另一个我吗?

猫咪的性格可以更好地投射人类情感,每一个人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气质和人格,猫也是。

无论把人类比做猫型人格,还是把猫咪当作人类伙伴来看待,背后的共同点都是人类的情感投射。由于猫的神情和肢体语言非常丰富,猫咪成了可以成为一块“完美的情绪画布”,有着巨大的诠释空间。主人捕捉猫咪的日常为视频或图像,配上自己的感受将其人格化。观众们对这些内容进行解读,激发较强烈的情感反应,继而转发,链式反应就此打开。

这就是猫咪表情包风靡网络的关键。

第三,弥补:猫咪可以补偿“死宅”的社交需求

猫咪可以成为宅群社交的弥补。本次调查对比了吸猫人群与不吸猫人群在“宅” 属性上的差异,结果证实了互联网传播已久的猜测。没错,吸猫人群中宅男/宅女的比例高达78.7%,远高于非爱猫人士。且吸猫人群日平均使用互联网的时间也比不吸猫人士高出1- 3小时左右。

吸猫人群更常使用互联网,也偏好制作猫咪表情包、短视频等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而后传播这些猫咪内容来满足自己的社交需求。养狗人士则开朗得多,他们会参与更多户外、真人的活动,不会花等量的时间宣传猫咪。

现代的互联网是个用户上传的世界,难怪猫咪能如此顺利地席卷。

第四,随众:大家都吸猫,那我也吸一个好了

吸猫可以帮助人类获得群体认同感。

社交网络平台中,个人、明星或者企业均会有意识地通种种方式塑造和提升自我形象。有猫的人往往令他人产生酷、萌、慵懒、富有爱心、幸福等联想,这也正是吸猫人群希望表现出的自我形象。

另一方面,当人们渴望被某个群体认同时,就会表现出与那个群体相一致的行为,以期被视为成员。即便他们并未意识到这一行为有什么实质意义,也会自然地效仿。

每个人的朋友圈都会有那么几位用猫咪做头像、晒猫狂魔、或是酷爱使用猫咪表情包的朋友。猫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互联网上的流行文化,为了在互联网中获得认同或者引起关注,人们也会自然加入吸猫、晒猫的大军之中。

第五,减压:现实压力太大,想做一只猫不可以吗?

云养猫是面对压力下的一种回避型方式,人类心灵深处的纯真使人们无论在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潜意识中都有愿意亲近宠物的童真心理。相对人与人,人与猫的沟通更加单纯直接,类似于儿童时期的交流方式。吸猫、云养猫是成人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和高度的社会压力下的一种回避型方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成人追求童趣的心理。

第三章 云养猫的商业化

微博是云养猫基地,也是重要的猫咪商业化平台。猫星人在微博中俨然成为了动物中的网红。众多的萌宠博主晒猫,吸引了大量粉丝关注,商业化水到渠成。例如,“回忆专用小马甲”为一只苏格兰折耳猫和一只萨摩耶犬做广告写软文,一条广告收费2万左右,每年营收数百万元。

云养猫另外一个商业化途径是将猫咪IP化。“郭斯特”凭借两只猫咪积攒下的超级人气,出版漫画、设计了不少周边产品,销量可观。

微信是云养猫另一个商业化程度较高的平台,主要体现在公众号、表情包和小程序等三个领域。

其中,2017年微信公众号上与猫有关的热门文章超33万篇,总阅读数超 11.5亿。流量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其中“回忆专用小马甲”和“大爱猫咪控”这两个公众号,市值分别为2.35亿和2.25亿;微信WCI排名前20的猫咪公众号,预估总市值超10亿元。

表情包方面,据闪萌统计, 截止至2018年,全网猫咪表情包数量为30076个, 占据总体的4%,这个数量是狗的两倍。2016年,猫咪表情包的使用量超1亿次(次),2018年1月中旬,这一数字迅速增长到1亿2000万次。

微信小程序上,也诞生了不少猫程序,其低成本高推广的便利性将会成为猫内容绝佳的孵化器。

3.1 微博:时间最早、用户最集中的吸猫平台

据微博微指数显示,2013年10月25号,微博第一次猫咪热潮出现,当日猫咪的搜索量达到有史以来的峰值,5万多次。自此,微博上的吸猫狂潮正式掀起。

截止至2018年1月,微博拥有超550万个给自己标注了“猫咪”的账户,这个数量是狗的两倍,熊猫的189倍,仓鼠的1937倍。

其中个人认证微博56990个。包括著名宠物博主回忆专用小马甲、喵星人的喵星球、酥饼大人等粉丝超400万的猫奴巨星们。

2017年5月,猫咪的日搜索量接近9万次。吸猫已经变成日常,猫奴们的问好方式演变为“今天你吸猫了吗”。

这些微博风格多样,轻松搞笑有之,简单安逸有之。他们将猫咪融入到内容之中,编写出类似妞妞和端午的小段子,美食视频里的人猫对话等,无不勾起粉丝内心深处的吸猫欲望。

宠物博主通精彩的猫内容和活跃的互动,积累了大量的粉丝,由此带来巨大的流量和名气,账号的营收能力也越来越强。

据报告,“回忆专用小马甲”为一只苏格兰折耳猫和一只萨摩耶犬做广告写软文,一条广告收费2万左右,每年营收数百万,位列2015年中国网红排行榜第5名,入选V影响力峰会,凭借影响力出版畅销书《愿无岁月可回头》。

“日食记”凭借一只白猫的形象做美食介绍,在微博上构建了巨大影响力。2014年加入优酷美食节,与《舌尖上的中国1》《舌尖上的中国2》等构成“美食流水席”;其推出的节目《日食记》在2016年6月成为新浪微博超级红人节微博十大影响力视频栏目之一。

“郭斯特”凭借两只猫咪馒头和狐狸积攒下了超级人气,出版漫画《小鱼干是我的,你也是我的》。另外,郭斯特还以狐狸和馒头为原形,设计了不少周边产品:书签、告白信封、立体贺卡、海报、明信片等,销量可观。

3.2 微信:覆盖度最广的吸猫生态

本文研究的微信吸猫方式主要有三种:公众号、表情包和小程序。

2017年微信公众号上与猫有关的热门文章超33万篇,总阅读数超11.5亿,其中公众号“冷兔”于该年7月发表的《一只不想变胖的橘猫正在进行特别训练》,在短短几天之内,阅读量超10W+,点赞量达到1万以上。

流量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据清博指数估算,微信WCI排名前20的公众号,预估总市值超10亿元。

表情包和小程序也在积攒力量,和公众号一起构建社交吸猫生态。

3.2.1 微信公众号:猫咪是一种特殊的普遍引流技巧

微信公众号上,猫咪已成为引流的特殊技巧。运营者借助猫来吸引流量,从而获得更多的关注,这种技巧已经为众人所熟知并加以广泛使用。

宠物公众号在微信上的流量十分惊人,“大爱喵咪控”2017年12月的月总阅读量达到1926万,超新华网,北美吐槽君和暴走大事件。

流量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据清博指数估算排名第一、第二的公众号:回忆专用小马甲和大爱猫咪控,市值分别为2.35亿和2.25亿,微信WCI排名前20 的公众号,预估总市值超10亿元。

(微信WCI:清博大数据通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的传播度、覆盖度、账号的成熟度和影响力综合计算得出,用来反映微信整体热度和公众号的发展走势)

这些超高人气的公众号巧妙地转换或者嫁接流量,利用接广告,开淘宝和微店等方式进行盈利,已经积攒了一批固定消费者。

他们是猫次元经济的第一批受益者。

3.2.2 微信表情包:上亿使用,猫内容最有效的传播途径

表情包作为传统网络表情符号的变体,是人与人交流的重要介质之一,是对文字和情感表达的有效补充,已经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现象。

在这种氛围下,猫咪由于自身的受欢迎程度,迅速成为表情包的重要使用元素之一。

据闪萌(全球最大的GIF表情包引擎)数据统计, 截止至2018年,猫咪表情包数量为30076个,占据总体的4%,这个数量是狗的两倍。2016年,猫咪表情包的使用量超1亿次(次),2018年后这一数字迅速增长到1亿2000万次。

表情包里没几只喵,都不好意思聊天,猫咪成为了表情包界的新星。

在猫咪表情包的迅速发展程中,不仅数量与使用频率大幅度提高,类型和风格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闪萌统计了“每周使用Top10的猫咪表情包”。

在2017年初,猫咪表情包的风格多以搞笑鬼畜为主,少有配字和再加工,表情包所传达的信息和情感较为模糊。

而到了2017年中后期,猫咪表情包的风格变得软萌,“加工”开始变多,图中会添加特效、图标和文字,以传达特定的信息。此外,猫咪在表情包中逐渐从客体成为主体,成为了本人或聊天对象的象征,人们将猫咪可爱傲娇的表形态代入在自己或他人,猫咪成为了网络社交的柔化剂。

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表情包的点对点覆盖式传播,很多猫咪被用户“眼熟”。

橘猫可能是最引人注意的猫咪之一了。橘猫因为爱吃易胖、需要控制食量的现象,曾在社交网络上引发热议,并产生了“十个橘猫九个胖,还有一个特别胖”的网络热语。橘猫的表情包也大受欢迎,网红橘猫“咖喱”的表情包曾连续三周入榜,而橘猫“猫日”更是因为“丧萌”的表情与配字引发了网友的共鸣。橘猫在表情包的意外走红显示出在猫咪表情包中,“颜值”或许不是最重要的,能够引发共鸣或戳中“萌点”,从而在互联网中产生病毒性传播,才是猫咪表情包的制胜之路。

3.2.3 微信小程序:杀手级应用的孵化器

微信小程序的低成本高推广的便利性将会成为猫咪程序的孵化器。

自腾讯在2017年推出的“微信小程序后,猫咪小程序也迅速成长起来。

其中有一款较为风靡:猫卡MeowCard,它是一款集晒猫社交为一体的小程序,上线不到两星期,猫卡凭借自传播吸引了七十余万用户,二十多万张注册猫卡,页面PV在2000万。在这个“小平台上”,用户可在程序内创建猫咪身份证,上传猫的美照建立写真集;云养猫的围观群众则可以投喂虚拟猫罐头,建立猫后宫;也有今日猫榜、猫科、每日翻盘子等轻社区板块。在不完整访谈中,有猫一族十分乐意使用该小程序在微信平台上展示自己的猫咪,MeowCard甚至演变成有猫社群中认识和交往的必备名片。

面对微信小程序用户广,开发成本低的优势,猫咪应用作为试水级产品,小程序也许可以作为成长的完美孵化器。

猫咪应用可依托于平台迅速壮大,杀手级应用的诞生时间或许已离我们不远了。

3.3 新兴平台提供的契机

个人猫咪经济是否能够成型?抖音等新兴平台提供了不一样的契机。

著名波谱艺术领袖安迪·沃霍尔曾经说:“每个人都有能出名15分钟。”

而在抖音上,每一只猫都能出名15秒。

抖音是一款日活跃用户超百万,日浏览量超3.5亿的UCG短视频APP,也是重要的吸猫平台之一。

15秒的视频长度和猫咪行动规律基本吻合,可以更好的展示猫咪的形象,个性化推荐算法推送更加精准,让猫源提供者和吸猫者得到更好的用户体验。因此聚集了大量的吸猫患者。但目前该平台还未出现一个猫咪短视频的综合账号,猫咪视频大多由饲主提供。但精彩的内容浏览量和点赞量可达百万。

在今日头条、等其他平台上,猫咪的关注量也日益增加。

流量提升的同时,如何变现是这些平台共同面临的问题。随着平台的发展,猫咪内容可能会有更多的展现。脱离了明星效应和内容中心化,这些平台更可能培养出新的一批猫咪up主,更有助于猫次元经济的发展。

猫次元经济的核心在于为悦己而消费。一个人生活最大的消费主张是,即使不便宜,也要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追求舒适和享受。年轻人购买的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注定了“猫咪经济”囊括了各种消费场和领域,背后不光是消费观念的转变,还有整个商业社会需要解决的商业难题。

据统计局数据,猫咪的线下消费规模约为500亿元,呈增长趋势。线上消费正在萌芽,虽说经济规模无法与前者相比,但已经步入爆发的前夜。

猫咪是流量利器,从YouTube,Twitter到微博微信,吸猫文化逐渐扩散到其他领域。

在中国,以微博为代表的少量早期用户依靠猫咪吸引了大量流量,诞生了第一批萌宠博主;而后猫咪粉丝效应逐渐渗透到微信,、抖音上,“猫病患者”人群迅速扩大。另一方面,用户的成长还催生了云养猫APP、虚拟养猫游戏等新兴的商业模式,猫咪经济形态开始探索与发展。

目前,猫文化的IP已经步入游戏、影视、动漫、文学等内容产业。一些以猫咪为主题的APP应用和网站,开始萌芽。“猫次元经济”正在壮大,目前出现5大特点。

4.1 猫次元经济的五个特点

猫次元经济在中国的发展比较全面,几乎遍布于内容产业各个重要领域。诸如社交媒体平台、游戏、影视、动漫、网络文学等,都由了猫咪的身影。

通分析猫文化和猫经济,可以发现;中国猫次元经济的用户之大全球仅此一家,消费能力也十分凸显。但市场发展速度还未能跟上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提供的产品多样性不强,杀手级应用仍未出现,远不能满足用户需要。猫内容虽然流量巨大,但完善的经济模式没有形成;如何利用和转化猫次元经济庞大的市场,如何形成猫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循环,开发者仍在探索之中。

这一方面,我们可以参考日本,他们的猫次元经济发展较为完善,曾有学者提出“猫咪经济学”这一概念来表达猫咪对于产业的巨大影响,其中最重要的观点是:不管经济多么困难,大众对猫及其相关产品的热情永远高涨,只要商家用对猫咪就能吸引关注从中获益。

在日本的影响下,中国的猫次元经济正在快速壮大。

第一,产业处于起步阶段

当前,我国的猫文化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主体多为独自经营的团体或个人,规模较小,尚没有出现以猫文化为主体的大型企业。产业丰富度欠佳,文化巨头也未出现。

从2013年至今,猫咪在各大平台的热度居高不下,成为重要的“流量担当”。

在猫内容进一步的升级和多样化后,伴随着“猫病患者”的助力传播,将会培养出更多的“吸猫群众”。当这一群体成长之后,经济独立带来消费能力的提高,市场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可以预见,5年之后,猫次元经济的规模只会更加可观。

这种扩张将会引领猫次元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更加细分、规模化的产业模式可能会出现,庞大的市场得到更全面的开发。

由此,猫次元经济的发展潜力值得看好。

第二,用户规模和消费习惯

粗略估算,截止至2018年,我国吸猫人群规模接近5000万,消费者规模接近3000万。

问卷调查显示,吸猫用户的消费者转化率为65%。吸猫用户中,51.8%的人曾购买猫咪表情包,19.6%在猫咪游戏中有消费。只有35%的用户表示未曾消费猫咪线上产品。

伴随着未来相关产品的丰富度提升,消费者转化率将会进一步提升。千万量级的用户规模和日益增长的消费人群是猫次元经济增长的最坚固的基石。

如何让吸猫消费者贡献更多?这是一个久悬未决的问题。

“猫+”在互联网平台上的流量巨大,内容产业一旦有了“猫病”,吸猫群众就会蜂拥而来。

但从可消费产品的种类和价格来看,人均消费水平仍处于较低程度。常见的猫次元消费品有表情包、手机主题、微信赞赏与网络文学/漫画会员购买等,产品虽然丰富但是消费转化率很低,变现能力十分窘迫。

但在未来,伴随中国版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猫次元经济的变现能力将会有所升级。

只有多样性的产品和市场才能满足庞大的用户需求。

猫咪在内容产业的辐射范围包括视频、图片、表情包、游戏、动漫等,以猫为主角的作品正在萌芽,但是在这些内容产业中,猫咪IP尚未出现现象级产品。

猫咪IP运营较为成功的案例主要表现为社交平台上的大V和中国特产“表情包“。

在影视游戏动漫产业上,猫咪IP还有较大的开发空间。中国目前以猫为主角的动漫作品只有一部《罗小黑战记》,与日本差别甚远,游戏上的开发也是一片空白,影视剧略微领先,《日记》和《妖猫传》都是猫咪流量的巧妙利用,最近上映的漫改网剧《有猫在》也是一次领先的尝试。

市场期待杀手级应用的出现。

爆炸性的猫咪信息造就了第一批猫明星,猫咪明星们凭借极美或极丑或其他特别的外表特征在众猫争艳中脱颖而出,博得关注。

这促使了一个新职业的诞生——猫咪经纪人。

世界级的明星猫们的走红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流于表面,专属经纪人会对它们进行全方位的包装、宣传,为其安排“档期”,甚至规划好一条发展路线。

Ben Lashes是全世界第一位猫咪经纪人,有着一个听起来萌萌哒的英文职业名“Meme Manager”。他运营着世界上最有名的猫咪明星之一——美国不爽猫“Tardar Sauce”。

在Ben的运营下,不爽猫不仅有了自己的写真集、视频集,后来还通接广告、拍电影、图书出版等方式,获得了640万英镑的收益。

他用产品思维打造着猫咪产业,试图把他经手的猫咪明星变成大IP。一旦他在网络上发现有潜质的猫咪,便会立刻联络其主人。除了原创视频、图片外,他还会为猫咪出书,种类涵盖漫画、写真等;还会试图寻找参演知名电影、电视剧的机会。

观察猫咪明星的特点和发展路线,不难发现,猫咪经纪人为喵星人规划的发展路数与人类明星中的网红极度贴近。

首先利用网络打开知名度,而后猫咪们往往被赋予不同的精神内核,成为宣扬某种价值观的渠道。当然,猫咪们没有人类网红的独立自主的人格和思维,没有语言和表达,更没有自我营销能力,于是猫咪明星们显得较为被动,全靠经纪人的智慧。

同时,好处也很明显,人类对于猫咪网红的宽容和爱护程度,大大超了人类网红,人类可从不会去监督、批判、封杀一只猫咪,反而把追捧它们当成一种潮流和交友手段。猫咪在生活中看似是猫主子,作为明星却是以纯良的低姿态换来零差评的好口碑,与经营人类网红相比,风险大大降低。

现如今,国内也不乏类似的“猫咪经纪人:但经纪人多为猫咪主人,尚未形成职业。

他们的宣发平台为微信、微博为主,与同类博主联动性强,中心化趋势十分明显。

如微博认证为知名萌宠博主“著名网黄猫日”,拥有超60w粉丝,他发布在微博的原创猫咪日常视频最高转发量超3w,评论量接近2w; 知名萌宠博主“伞口组”除了出品猫咪台历明信片等周边外,还与“郭斯特”等其他宠物大V进行积极联动和互推。

中国是否能够形成专属“猫咪经纪人”?伴随着内容产业的不断丰富和升级,版权意识的提高,这一职业出现应属大势所趋。

4.2 游戏:猫咪游戏增长迅速

猫咪游戏的发展势头十分强劲。

据腾讯研究院统计,游戏平台Steam上,最早的猫咪游戏出现于2009年,发展时间较长。从2014年开始,猫咪游戏数量开始大幅度提高,至2017年,一年就有220款猫咪游戏出现,伴随着猫次元经济的崛起,猫咪游戏将成为重要的内容阵地。

在游戏类型上,猫咪养成类游戏成为热门。APP Store市场中,以猫咪为关键词的应用超60个,其中猫咪养成游戏占据21.67%,而由日本游戏商Hit-Point在2014年10月发行的放置手游《猫咪后院》下载量突破1900万次,在日本曾经多次登上免费榜前3,成为猫咪养成游戏的代表之作,体现了猫咪游戏的强大潜力。

猫咪游戏的付费情况也值得关注,在steam的609个猫咪游戏中,免费游戏(包括免费试用)的仅占143个,其余的都需要付费才能开玩,包括《猫咪后院》这种养成游戏,也会通购买虚拟物品的方式来吸引玩家“氪金”。相比于现阶段的其他内容产品,猫咪游戏的吸金能力似乎更加强劲。

4.3 影视:猫咪票房号召力已经初露端倪

2017年12月《妖猫传》在中国收获5亿票房,著名绘本《有猫在》改编网剧将于2018年2月上映,作为中国第一部漫改猫咪网剧,《有猫在》已经在微信、微博等平台中未播先热,观众期待度很高。

时至今日,以猫星人为题材的电影、电视剧作品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来,在所有的猫咪影视作品中,2010年后出品的影视作品占约60%。半数的影视作品中猫咪通常是以主角、配角出演,另一半作品则是以猫咪为原型塑造的新人物形象。

据腾讯研究院统计,截止至2017年12月,猫咪有关的电影超60部,电视剧超45 部,大家耳熟能详的电视剧包括《猫咪物语》、《猫侍》、《想象猫咪》等;比较有名的电影有《子猫物语》、《伊斯坦布尔的猫》、《九条命》、《租赁猫》、《猫狗大战》等,其中2016年上映的纪录片作品《伊斯坦布尔的猫》博得了众多眼球并且影评极佳,并于2017年获得亚特兰大“最佳纪录片奖”。

在电影中,以猫咪为主人公的影片占比31.1%,以猫咪为主要配角的电影占比17.78%,以猫咪为形象制作的电影占比更高,达到了51.1%。在电视剧中,猫咪为主人公的占比21.42%,猫咪为配角的占比30.36%,而以猫咪为形象的电视剧占比50%。

目前,虽然无法统计这些这些作品总体的收视率和观看人数。但就猫咪相关影视作品出品的增长情况来看,猫咪在影视剧中出现的频率提高,可以侧面反映出人们对于猫咪影视的需求,由此,未来优秀的猫咪作品一经诞生,票房市场和周边产品也许可以获得不错的反响。

4.4 动漫:治愈系至上,猫咪动漫风格类似

在动漫中,猫是最常见的动物形象之一,无论是萌萌的私房猫“Chi”,还是可爱的罗小黑,都给人以深刻的象。而以猫为主要角色的动漫,风格则大多以温馨治愈为主。猫动漫很好的迎合了80后、90后的吸猫人群的需求,二次元与猫次元的碰撞产生了加倍的治愈效应。

据腾讯研究院统计,在B站(Bilibili)中以“猫”为关键词搜索出的番剧有38 部,其中猫为主要角色的占据一半。

猫系动画数量虽少但不乏佳作,《罗小黑战记》作为中国的代表性猫咪动画,虽然更新非常迟缓,但是观众期待度高,这部作品不仅在豆瓣拥有9.5的高分,系列表情包更是活跃于微博、微信、QQ等众多平台,周边销量也是佳绩不断。

动漫的播放收入以及周边收入能够为内容的制作提供助力,由此形成良性循环,值得借鉴。

萌猫在猫咪网络漫画/绘本中似乎不可或缺,萌、搞笑和治愈是主要特征。

根据腾讯动漫数据统计,仅两年时间,猫系漫画的增长率超了200%,其中,猫咪内容的漫画、绘本、摄影集等也都在数量上占据着比较靠前的位置(共占总数的25%以上),以猫为主的图画、图像等视觉艺术类出版物的市场反应敏感,需求丰沛,爆发力强,是猫次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消费升级、审美升级等趋势会使得纸质出版物朝着更精美的方向发展,由于猫咪们符合时下审美标准和未来审美趋势的外形,以及纸质出版物在视觉传达效果上的明显优势,可以预估,在未来市场的演化中,与猫相关的视觉艺术类出版物将会拥抱机遇,成为市场最理想的切入点之一。

4.5 文学:受互联网影响,猫内容增多

4.5.1 出版物: 数量增长呈上扬趋势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5年到2017年,与猫相关的出版物作品总量呈稳步上升趋势,主要体现在占主导地位的文学作品和漫画作品数量的增长,出版物种类的增多上。

间,“猫”相关出版物数量最多的为小说类(占比37.21%;加上网络小说改编出版物,共占比43.58%),其次是散文、童话、诗歌等其他文学形式(占比17.7%)。

在猫相关内容的小说中,除了通俗小说外,更不乏严肃文学经典,例如夏目漱石的成名作《我是猫》、老舍的长篇讽喻小说《猫城记》等。

通俗文学的审美变迁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不同时代背下的大众偏好,通俗小说对猫相关内容的承载量上升,代表着整个大众市场对猫相关内容的认可度上升;而深度拷问人性和社会的经典小说的一版再版,说明了借猫探讨某些严肃议题具有可溯的渊源,对批判文学、讽刺文学的表现具有高度价值。

另一方面,人文社科等多学科以猫喻人,运用“猫咪经济学”吸金。

从2015年到2017年,每年都会新增一些以猫为切入点的形式新颖、视角独特的人文社科类书籍。出版于2017年的《创造历史的一百只猫》就是借讲历史名人身边的一百只猫的故事,引申出著名的历史事件及其相关评论。这些出版物看似讲猫,实则是以猫为“介质”,将精神内核落在人身上,关注人本身、研究人类的心理、历史、社会规则等。

猫的介入为这些学科本身枯燥乏味的调性赋予了有趣跳脱的色彩,而“猫性”与“人性”的共通点既使其更易传播也更好接受,又规避了某些敏感的灰色地带,不失为一种“拯救”严肃科学的实操方案。

总体来看,猫咪们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已久,猫咪们正在浩浩荡荡,从文学作品出发,向着人类物质、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进军。

部分出版物的关注度的积累,自书的网络阶段就开始了。

从晋江文学城的检索数据看来,2003年,出现了最早的猫系作品。经 15年的演化,猫内容已经覆盖网络文学的全部类型,在拥有固定粉丝群体的同时,热度仍持续增加。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5年到2017年,猫系网文数量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并在2016年迎来小高峰。2017年增幅放缓,这一波动与同期出版物的变化趋同,这种变化和2016年猫次元内容的爆发联系密切,由于2016年的爆发,吸猫群众规模在急速增长后趋于稳定,2017年用户增长减缓,由此网络文学上升势头减弱。

未来看来,若不在作品品质和价值体系构建上有所提升,猫系网络文学依旧更适合借力网络途径,除了通原发表平台外,更适宜与动漫、游戏结合,并作相应IP开发。

4.6 独立APP 应用和网站:养猫、吸猫成为开发新领域

真正的吸猫瘾君子,不会放吸猫的任何一个角落,他们爱猫,所以他们关注猫咪的交易、成长、养护工作,于是相应APP应运而生。

在APP Store中,以猫咪/cat为关键词的应用超60个,其中三分之二都是经营宠物社区,宠物寄养平台占宠物社区比例的7.5%左右,可以为猫咪或者狗狗等找到热爱宠物的寄养家庭,通条件筛选,让用户为爱宠预定温馨的寄养之旅。

宠物交流平台占宠物社区比例的70%,同时会有同样充满爱心的人交流喂养经验,铲屎官们记录宠物成长的点点滴滴,可以共同分享的爱宠成长历程。

在交流平台中关于宠物医疗健康的知识宝典APP占约总平台的7.5%。此外,在宠物社区APP中还有15%是宠物交易市场类型。

APP另外的三分之一主要有猫叫声翻译器、模拟器(占总社区的11.67%)和猫咪养成游戏(21.67%)组成,其中格外吸引人眼球的便是“人猫交流器”。“人猫交流器”可以将人声转换为猫语,获得猫咪的注意力。这款用户超900万,风靡一时。

不总的来看,APP/论坛网站在猫次元经济中的发展较为滞后。

无论是公众号/微博大V的运营者,游戏制作者,影视剧动漫编剧还是网络文学漫画的作者,都可以把猫这一形象重视起来。

面对5000万消费力强劲的猫次元群众,内容分发者可以通猫咪有效增加流量,利用流量变现,跟随猫次元潮流,成为猫次元经济的组成部分。

猫次元经济在影响线上的同时,线下的探索者已然熙熙攘攘。

“会有猫的”用户增长将会推动着未来宠物市场的进一步扩大,中国的宠物市场目前仍处于混沌阶段,行业规范欠缺,审核全靠自觉。

在线下宠物市场,阿里已经抢先做出了布局,2017年,天猫宣布将在北京周边建立一个以“猫为中心的特色小镇”,淘宝上已有专属宠物板块。

如何争取“有猫”和“会有猫的”用户,未来可期。

在“一人经济”的社会环境中,以“空巢青年”为主的“佛系”群体构成了“猫型社会”的核心,他们凭借与世无争,随遇而安,自由散漫和缺乏闯劲的特征在2017年引发了大量关注。

这一群众的主要构成为80、90后,独生子女居多;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已经 入职场,开始承担社会责任和压力,但伴随着中国的经济进步和国力的增强,“佛系”群体的生存压力相比于60后,70后和80后更低,由此,这一群体的情感需求上升。在吸猫的程获得情感弥补,与此同时,受到“猫性格”同质化的影响,整整一代人的“猫型化”趋势明显。

“猫型社会”的意义在于内置平和稳定的基因,使得社会氛围更加和谐,恶性竞争减少,人们幸福感提高,有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

猫次元经济将给内容产业增加新的篇章。

吸猫现象“病毒式“传播创造了巨大流量,催生猫次元经济,这是一个以猫咪内容为核心的消费型经济。猫次元经济的发展道路取决于猫咪流量的变现能力。许多人正在积极的探索商业化道路,未来还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可以预期,中国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猫次元经济体,相关产业的发展将会更加波澜壮阔。

最后,感谢猫咪给人们内心世界带来的祥和。

温馨提示:如需原文档,请登陆未来智库,搜索下载。

(报告来源:腾讯研究院)

1、什么是硬猫?什么是软猫?

Modem在核心结构上主要由处理器和"数据泵"组成。处理器负责Modem的指令控制,"数据泵"负责Modem的底层算法。如果Modem的处理器和"数据泵"全部在卡上实现,这种Modem卡便是通常意义上的"硬猫"。它最主要的特点是不使用主机的资源,可以在DOS下使用。如:网达EDVM-CD56、EDVM-D56、EDVM-D56S、IDVM-ED56(2818)、IDVM-CD56都属于硬猫。

软猫只是利用现在强大的运算能力,用来接替原来Modem控制模块的功能。这么做的首要目的是省掉Modem的控制芯片及相关;另一个目的是更高效地利用系统资源;由于减少了Modem板上,软猫节约了能源和减少了发热量。如:网达IDVM-WD56、IDVM-ED56(2838)都属于软猫。

2、引起MODEM上网掉线的原因有那些?如何改进?

首先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MODEM产生掉线问题的几种可能原因:

  (1)电话线路质量不好 。比话音通信对线路的要求要高得多,因而偶尔掉线也就在所难免了。另外,户内电话离的增加和不正确的接线也会影响线路质量,从而产生掉线。针对这一点,用户应要求电信局检查电话线路,确保电话线路的质量。

(2)如果您的电话具有"呼叫等待" 这一程控电话新功能,每当有电话打进来,调制解调器就会受到干扰而断开。另外,一条电话线如果还接了传真机等其他外设,也会对通讯线路有影响。针对这一点,用户应取消“呼叫等待”功能,尽量去除其他与电话线相连的设备。

或干脆另申请一条专门的电话线用于上网。

  (3)当您在阅读已经完的网页时,若没有传送任何其他数据,此时系统会为您着想,即当线路空闲超过一定时间后,就自动断开连接,以节约您的上网费用。

  (4)数据终端就绪(DTR)信号的暂时无效会引起掉线。若 DTR 信号无效持续的时间超过 Modem 默认设置值,就会引起掉线。针对这一点,可以使用AT 指令(ATS10=200)在超级终端中改变该设置。

  (5)如果 Modem 无法正确区分到底是远端 Modem 的真正断线,还是由意外的线路干扰引起的暂时性载波丢失情况,也会引起掉线。针对这一点,可以使用AT 指令(ATS25=100)在超级终端中改变该设置(当然MODEM要支持此指令才行)。。

    另外,极少数Modem 本身的质量以及不同 Modem 间的兼容性问题也是引起 Modem 掉线的一个普遍存在的原因。

V.90是ITU(国际电信联盟)制定的一个56Kbps数据传输标准。它能使得调制解调器可以在标准公用电话交换网(PSTN)上以高达56Kbps的速率接收数据。克服了在传统模拟调制解调器上的理论速度极限,通过使用V.42bis压缩方案,进一步提高了数据的吞吐能力。

4、什么是V.92技术标准?有何特色?

V.92技术标准是国际电信联盟(ITU)宣布的一项新的56K互联网连接标准。它具有快速连接(Quick Connect)、呼叫等待(Modem-On-Hold)、快速上传(Upstream)等功能。

Connect)功能有点类似于宽带接入解决方案的“不断线”功能,可使拨号调制解调器快速连接到ISP(通过记录第一次连接的信息,局端MODEM和客户端MODEM在下一次连接过程中,能够显著地缩短连接建立的时间)。呼叫等待(Modem-On-Hold)功能为用户在同一电话线上进行数据和语音传输提供了方便,使用户可在Modem连接状态下接听和拨打电话。用户在拨号连接过程中接听或拨打电话时,服务器端Modem在不断开连接的状态下可等待一个短暂的时间(最多16分钟),电话挂断后又将恢复用户端和远端的拨号连接。如你正在上网,有电话进来,你可以在不断掉网络连接的情况下,接听电话,挂断电话后,又可正常上网。快速上传(Upstream)功能加速了用户对ISP的数据发送(上传)速度,减少用户上传大型文件和邮件附件的时间。此外,如果用户电话具有来电显示功能,V.92标准的调制解调器也将予以支持。网达WD-WD56(11252)经过北京263完全支持V.92功能。

5、外置Modem如何初始化?

查阅MODEM说明书,指定MODEM初始化命令:(以下以WIN98为例说明)

在“控制面板”中打开“电话和调制解调器选项”

在“调制解调器”选项卡上,单击要配置的调制解调器。

单击“属性”,再单击“高级”选项。

在“额外的初始化命令”中,键入初始化时发送到调制解调器的命令。

 对于WIN98操作系统,要打开“控制面板”项,请单击“开始”,指向“设置”,单击“控制面板”,然后双击相应的图标。
 对于WIN2000操作系统,要完成该过程,您必须登录为管理员或管理员组成员。如果您的计算机连接在网络上,则网络规则设置也可能会禁止您完成该过程。
 请按实际发送的内容键入命令,不要带多余的空格和。不需要 AT 前缀。
 此处输入的命令在所选调制解调器的标准初始化命令之后发送。这允许您根据需要通过通讯软件更改调制解调器的操作或配置,或与服务提供商通讯。有关调制解调器识别命令的详细信息,请参阅Modem使用说明书文档。 

6、Modem可否收发传真?如何用Modem收发传真?

网达所有MODEM都支持传真功能。在使用传真功能时,首先需要一个传真通讯软件,例如:Bitware、Supervoice等,需要注意Bitware只有WINDOWS98版本,不能在WINDOWS2000或更高版本系统上使用,不过Win2000及以后版本都自带了功能强大的传真软件。

    BitWare是一款集收发传真、查看传真、管理传真、语音电话、电话答录、语音管理及通讯簿管理于一体的传真软件,非常适合于家庭用户使用。通过BitWare您将可以更好的发挥Modem的功能。

7、外置MODEM前面面板灯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A9:外置Modem共有8个,功能分别如下:

PWR:指示灯,打开电源后常亮

CTS:表示Modem已经准备好。

AA: 表示Modem能否自动应答外界呼叫。

DTR:表示Modem已与终端连接上。

OH: Modem摘机时,它会亮。

DCD:亮时,表示Modem已经连线。

TD: 闪烁时,表示终端传数据给Modem。

RD: 闪烁时,表示Modem传数据给终端。

8、外置MODEM如何通过信号指示灯来观察MODEM的状态?

网达外置MODEM 不用接上计算机,单独给MODEM加电,PWR与CTS灯应该亮,否则该Modem在硬件上很可能已有问题。

DTR灯在终端准备就绪(使用MODEM的程序已启动)时会亮起。如果电脑对Modem发送命令,DTR灯不亮。则表示电脑的串口或串口线有问题(在Modem正常的情况下)。

如果外部有拔入响铃的话,每响一次则AA灯就亮一次。这时在S0不等于0的情况下,AA灯就会亮,Modem就可以自动应答外部的呼叫。否则的话,您只能手动摘机来响应呼叫。

摘机后,OH会亮。有载波时DCD灯会亮。连通后如果DCD灯不亮或亮度比正常情况下暗许多,而且有频繁闪动,则有可能是线路不通或接收信号质量差,载波信号电平没有在指定的范围内。如果TD和RD灯在您浏览时一直亮个不停,那么恭喜您:您的Modem和网络都处于最佳状态。

在安装MODEM时,有时会出现系统找不到MODEM的情况,这时您需要留心RD和TD灯在系统自动检测MODEM时是否闪动几下,如没有,可以使用手工添加的方法来给其安装驱动程序。

在您浏览时CTS、、DTR、OH、DCD都会亮,SD、RD会闪烁。在S0的值不为0时,AA灯也会亮。

  9、为什么当我的PCI调制解调器拨号时,系统会有短时间的停顿?

PCI卡调制解调器一般都属于软MODEM或半软MODEM,只有极少数是硬MODEM,在运行时,他们不可避免的会占用一定的CPU资源,需要CPU来处理并给其发出一系列的指令。这无形中减慢了CPU处理其它程序的速度,因而会出现停顿的现象。这类现象是MODEM使用中正常的,它会随着计算机配置的提高而越来越不明显。

  10、为什么我的56K调制解调器不能达到理想的连接速度?

56K是一种理论速率、它对线路的要求近似苛刻,相比较于中国目前的线路情况,几乎是不可能达到的。内置的PCI MOEM在线路较好的情况时,连接速度一般可以达到50K左右。但MODEM的连接速度和稳定性之间是相互协调的,由于影响因素较多,您可针对以下方面原因来分析改善:

1.驱动程序装的不正确,在您安装MODEM时,如检测的MODEM与您实际安装的不符,应选择更改然后选中正确的型号,如系统没有提供您的MODEM型号,可选择从磁盘安装,然后填入厂家提供的驱动的路径。

2.MODEM的连线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您的电话信号及线路的质量。你可留心打电话时是否有杂音.如有,应要求电信局检查线路.此外,应除去电话线上的其他任何设备,包括分机,分线器等,还要保证电话引线远离电力,打印机等辐射源,因为这些都会使猫不能可靠传输数据而适当降低连接速率。

3.对于内置MODEM,您还需要考虑机内干扰、电源质量、机箱静电对它的影响。要保证机箱电源接地,MODEM卡远离显卡、CPU等辐射源,计算机的电源质量可靠。

4.如果ISP商的MODEM不能支持56K协议,或与您的MODEM不是太兼容,也会使您的MODEM无法运行在较高的速率下。对于后者,您可换一个ISP的帐号试试!

  11、如何在上网中加快网络登录速度?

以WIN98为例说明,MODEM登录网络包括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拨号到检查密码开始登录网络,在这个过程中您的MODEM会发出一阵阵的啸叫声,你的MODEM与对方的服务器通过不断的握手以建立连接。这个过程的长短主要取决于信号的质量,包括线路质量、本机内的干扰、您的MODEM和对方MODEM的抗干扰能力、性能。因为现在MODEM的连接一般是从56K开始,再不断地向下降来适应线路情况以便于和对方MODEM建立可靠的连接。线路情况越稳定,建立连接的速度就越短。如您的线路不足于支持33.6K以上,可使用降速指令来从较低的速率开始建立连接。

第二阶段从登录网络到连接窗口消失,在右下角出现显示连接状态的小图标。这个过程所用时间和对方服务器的性能及本地的设置有关,你可以在“我的连接——属性——服务器类型——高级选项”下将缺省“登录网络”前的勾去掉,同时去掉“所允许的网络协议”下“NETBEUI和IPX/SPX兼容”两项前的勾。这样可以缩短在显示“正在登录网络”的窗口时间。

  12、用猫拨号上网打电话时为什么我能听到对方的声音,而对方听不到我的声音?

如果希望实现互联网上用猫打电话的功能,首先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要使用MODEM打电话,首先需要您的MODEM支持全双工功能,所以,你必须要购买支持全双工功能的MODEM,那么您购买的MODEM是否支持全双工呢?最简单的辨别方法是观察 MODEM上是否有SPEAKER及C插孔。如有,则可能硬件支持;如果没有那么很遗憾,您的MODEM 只支持传真、语音信息,并不能用来打电话。

2、  硬件连接(MODEM卡及其驱动程序已安装完成且正确):
    将麦克风插入MODEM上的MIC上,将音箱接头插入MODEM上的SPEAKER接口(您可能插 耳机,但由于MODEM本身不带功放,最好使用自带功放的耳机,使用普通耳机将会音量太小 而影响使用,相对来说,音箱会好一些)。

 用MODEM打电话可分为两种形式:
    通过MODEM打这类电话,其费用、功能等均和普通电话一样,只是普通电话的听筒换成了 耳机(音箱)和麦克风而已。使用时,必须先安装相应的通讯软件。

拨打任一部普通电话,如PC2Phone、Internet等等。支持这类电话的软件大多为共享软件,各大软件网站均提供下载。但在使用时,绝大多数软件要求用户注册并付费,其具体的安装及 使用请参考软件的Reme或说明文档。

所以,针对题目中所提到的问题,首先可以确定能听到对方讲话的MODEM可以满足以上三个条件,应该不存在什么问题,可以将检查重点放在听不到讲话的MODEM,看是否完全满足以上提到的几点软硬件要求,如不满足是无法实现双方通话功能的,另外,还要注意检查线路是否通畅,另外,建议您使用WINDOWS的“录音机”程序测试您的MIC是否正常。

  13、56KMODEM在线路信号不好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办?

首先,在MODEM的属性设置中,不应将连接速度指定的过高,可以在"拨号网络"的"属性"中的"设置"中降低MODEM的速度。

   其次, 可以咨询以下ISP的接入设备使用的是什么标准,是K56FLEX,X2还是V9.0,可以查找一下芯片厂商是否有的驱动发布,装上最新的驱动往往是提高上网速度的好办法。

   第三,可以将MODEM的属性中等待连接时间调长一些,不然会由于线路不好,MODEM等待时间过久而出现经常掉线的现象。

   第四,如果您在计算机里安装了过多的网络通讯协议,会对您的上网速度有一定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不能打开网页浏览网页信息,您可以进入"控制面板"中, 用鼠标选择"网络", 将其中多余的协议"删除"。上网只需保留一个TCP/IP协议(这是计算机相互通信的公用语言之一)。

   采用以上几个办法通常会对提高MODEM的上网速度有很大帮助。

这种现象一般是由于电话对MODEM的干扰造成的,现在有些电话具有防盗功能,电话本身又是一个通讯器件,如果将其接到MODEM上,很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MODEM的传输信号造成干扰。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通讯站是干什么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