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堆毒书毒教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材受用的对象,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逐步形成的青少年学生,本来一张白纸,被涂黑了,以后再想洗白,何其困难!一套蛊惑人心、妖言惑众的教材,足以让青少年生出思想上的脓包。

当学生长期被歪曲事实、煽动暴力的教材误导,难免会头脑遭蒙蔽、思想上“去中国化”、行为趋向偏激,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新疆、香港两地近年来屡屡出现的暴恐事件、分裂图谋,就是血淋淋的注脚。

在今天的复杂环境下,一国教材的意义,绝不仅限于知识传授这一点,更事关守好意识形态阵地、“培养什么人”等根本问题。

换言之,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要体现国家意志,教材作为知识合法化的文本,作为下一代个体社会化进程的基本载体,其意识形态“守门人”、国家长治久安“把关人”的关键定位决不能含糊。

比如鸦片战争,明明是英国人贩卖鸦片不成就改为明火执仗,这样明摆着的历史事实,都能被篡改为因中国“傲慢”、英国不得不决意“维护自身权益”,足见“毒教材”荒唐、离谱到了何种程度。

青少年学了这样的教材后,怎么可能产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想法?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何以构建?循着混乱的历史观,“认贼作父”倒是很有可能发生。

纵观世界,任何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国家,都不会让教育成为无掩鸡笼。铲除“毒教材”,势在必行。

  • 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主题美术作品展在贵州美术馆展出...

  • 在送走2018年最后一场雪后,1月5日清晨,兴义市敬南镇...

  • 落实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以来,贵州省市场主体特别是中...

  • 春暖花开,“黔凤”飞舞。前不久,遵义市4000羽生态乌骨...

  • 辣椒,是我省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特色优势产业。近年来,省...

  • 4月3日,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2019年贵州省技术合同登记...

  • 近日,贵州省科技厅官方网站上设置的科研失信举报信箱已...

  • 新华社华盛顿5月4日电(记者王集旻)美国职业橄榄球大...

  • 据新华社电世界羽联日前宣布,今年在丹麦奥胡斯举行的...

  • 新华社伦敦5月5日电(记者张薇)据英国广播公司(BBC)...

  • 新华社华盛顿5月4日电据美联社报道,男子职业网球选手...

  • 中新网5月5日电据法新社消息,世界羽联秘书长托马斯-伦...

  •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13日在京发布《中...

  • 几乎所有非法学专业的司考考生都拼了命地想在司考改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专门记载毒的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